红高粱
《红高粱》书评
《xx》之遵从本心人人都向往随心所欲,却终究不得其法。
殊不知,敢做不只是一种勇气,闯出的天地更令人得到自由和解脱。
最难的不是能否成功,而是能否遵从本心,随心之所想,情随感动。
《红高粱》描写了一个封建家庭女子反抗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故事。
这种激昂、反抗的精神贯穿全文,是一种全新追求幸福的观念,赞颂了以戴凤莲为代表的内心守护者的形象。
艳红的高粱穗子,独特甘醇的高粱酒,丰厚高产的黑土地,孕育了这样一群英雄的儿女。
故事从一个旁观者“我”的角度开始讲述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客观而明了。
动荡的年代,不安的心,不一样的情结,不一样的气概。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样一个极度动乱的年代,命运和社会束缚了多少人的自由,而他们是无畏的,勇敢地从自己的束缚中走了出来。
她叫戴凤莲,花一样的容貌,火一样的性格。
她十六岁时爹爹就因为一头骡子把她嫁给了一个麻风病人。
而天无绝人之路,上天让他遇到了轿夫余占鳌。
余占鳌杀了他麻风病人的丈夫和公公,为她开辟了一条新路。
于是她成了单家的东家,在刘罗汉的帮助下把家业做大,余占鳌也正式成为她的情人。
面对入侵的日本鬼子,她勇敢地承担下一份责任,让余占鳌配合政府保卫家园,并最后死在了她心心念念的那片红高粱地里。
她在未出阁时也想过自己有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丈夫。
她的父亲却为了自己能得到一头骡子把她卖给麻风病人做媳妇,这无疑是将她推入火坑,但幸运的是它和余占鳌相爱了,虽然他们的爱不合礼数,不能被世俗所接受,但他们真的相爱了。
正如她所想的,上天没有告诉我什么是贞洁,什么是正道,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办。
什么是贞洁?贞洁和正道就是顺从地接受这一切为父亲换回一头骡子吗?她爱幸福,也努力为自己的幸福拼出了一片天地。
生活就是这样,跨不出这一步就永远看不到门外的风景。
人的束缚太多,或亲人,或伦理常规,无法放手一搏从而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
但她不一样,爱恨情仇,黑白分明。
在那个封建残余的年代里,女子本就是一个惹人非议的群体,更何况是死了丈夫的女人?但她敢冒世俗之大不韪,与卖她的父母决裂,与情人光明正大地在一起,敢于面对并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是怎样的激情才能让她如此勇敢决绝的摆脱枷锁,为自己做主。
《红高粱》分析与阐述
1、《红高粱》通篇都是由作为孙子的“我”充当叙述者,而构成了故事时间的红高粱地里的那一场战斗则是通过父亲“豆官”的视角呈现的,但在逆时序的叙述中视角的承担者则有所变化。
请就以上情形结合《红高粱》文本分析小说中叙述声音与叙述视角的变化及其组合,并指出其功用。
1《红高粱》中“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不由叙述者直接叙述,而是由故事外的“我”提供声音,故事内人物“我父亲”提供叙述眼光,将“爷爷”、“奶奶”高粱地里的爱情故事设置在“我”的追述之中,将先辈们墨水河畔的抗日故事界定在“我父亲”的回忆之中。
面对“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我”的叙述声音是当代的,而“我父亲”的叙述眼光是历史的,“我”和“我父亲”由于年龄、时空、观念的差距而产生不同的认识。
这样,《红高粱》就从不同角度展示“爷爷”、“奶奶”等先辈们历史故事的多元性,这与新历史小说所追求的叙事效果有关2.然而,《红高粱》不仅将“我”作为一个公开露面的叙述者,而且还创设了独特的叙述视角“我爷爷”、“我奶奶”――以“我”的叙述声音为基点前瞻后顾,通过对叙述焦点“爷爷”、“奶奶”故事的不断交错返回,将“我”的现实与“爷爷”、“奶奶”的历史拼贴在一起,建构现实与历史、现在与过去的对话3用人称的变化带动视角的变化,把人称和视角结合起来创设了“我爷爷”、“我奶奶”这种独特叙述视角。
作者形式上是将叙述视角定位在第一人称“我”的位置上,以“我”的口吻叙述祖父母余占鳌、戴凤莲和父亲豆官的抗战经历,但在叙述中,叙事人又突破了第一人称的限制,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解放后出生的“我”根本无法亲历的故事。
作者实际上是将叙述岔入了父亲豆官的视角,或者干脆甩开第一人称视野,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展开叙述。
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是“我”在叙述自己家族的故事,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获得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那种视野的开阔性。
2、结合文本分析《红高粱》的时序构成与叙事速度及其功能。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红高粱为象征,讲述了一个家族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起伏沉浮。
下面是红高粱故事的一部分课文原文。
第一章 红高粱是我家这片边远地方的一种传统农作物,是我们家族生活的象征。
在那遥远的年代,红高粱的栽种是我们家族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我们家祖上土生土长的红高粱种植户,因此,我们家族的传统也是围绕着红高粱展开。
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也就注定了我的一生与红高粱紧密相连。
红高粱这种农作物,是我们这个地方人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每到丰收季节,我们家族的农田都将迎来满载的红高粱。
在我们家族,红高粱的种植有自己的一套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耐心地挖沟,整理土地,用心种植每一颗红高粱种子。
然后,我们要科学施肥,定期浇水,保证红高粱能够生长茁壮。
最后,在收割的时候,我们需要众人的力量一起努力,将庄稼收入囊中。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项艰苦的体力活,还要靠智慧和技巧,因为每一棵红高粱的收获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每年的红高粱收获季节,整个村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人们打扮一新,一起来到农田,忙碌而欢快地收割红高粱。
金黄色的高粱穗一片片向地面倾斜,仿佛在向我们致敬。
红高粱的香气四溢,混合着人们的欢笑声,使整个收割场景显得更加喜庆。
而在红高粱故事中,我家的一位家族老人是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他年近古稀,依然坚持亲自种植和收割红高粱。
他是这片土地上最有经验的红高粱种植专家,负责处理红高粱庄稼的各项事务。
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耕种出世界上最好的红高粱,他种出的红高粱收成多,质量好,为整个家族赢得了丰厚的收益。
正是因为他对红高粱的坚持,我们家族才能在这个地方稳定生活下去。
红高粱不仅仅是我们家族的象征,也象征着这片土地的幸福和繁荣。
红高粱给这个贫瘠的土地注入了生机与希望。
它们像一团团火焰,燃烧着我们的梦想。
而我们,则是红高粱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讲述了一个家族与红高粱紧密相连的故事。
《红高粱》原著:余占鳌与他的三个女人
电影《红高粱》上映之后,一首《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火遍大江南北,巩俐饰演的九儿穿着红袄,骑在小毛驴上昂首挺胸地走着,在影片中,她是余占鳌唯一的女人。
电视剧《红高粱》热播,一首《九儿》被众歌手演绎得荡气回肠,剧中九儿的情敌-恋儿姑娘,像块狗皮膏药似的缠着余占鳌不放。
作者莫言在原著《红高粱家族》中写到,在余家的“家堂轴子”上,余占鳌的名字后面,辉煌地填着三个女人的名字,依次是九儿,恋儿,刘氏。
1,最爱的女人九儿。
九儿是余占鳌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最爱的女人。
她不单止是长得好看,有一双勾起余占鳌情欲的纤纤细足,还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余占鳌对她是又爱慕又钦佩。
余占鳌在单家杀人放火,惊动了县太爷来查案,九儿在现场装疯卖傻,混淆视听,最后还认了县太爷做干爹。
九儿以干爹为靠山,加上超高的情商,稳住了单家十几个伙计,又恩威并施,带领众人撑起了烧酒作坊的生意。
奶奶(九儿)抬手理了理额发,伸手抻抻衣襟,大大方方地说:“伙计们,辛苦了!俺年轻,初当家,不谙事,仰仗着大家伙帮助。
罗汉大叔在俺家十几年,今后烧锅上的是还是靠您来挑头。
老少东家撒手去了,咱抹抹桌子另摆席。
县里头有俺干爹撑着,绿林里的朋友俺不得罪,村里的乡亲,来往的客商,咱一个不亏待,我断定这买卖能做下去。
明日后日大后日,烧锅停火三天,大家伙帮我清扫房屋,老少东家用过的东西,能烧的就烧,不能烧的就埋,今晚就早歇了吧,罗汉大叔您看这样行不行?”l罗汉大爷说:“听少奶奶吩咐。
”奶奶说:“有没有不愿意干的?不愿干也不强留,如觉着跟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出息,就请另寻主儿。
”伙计们互相看看,说:原为少奶奶出力。
“”作为年仅十六岁的少女,这临场反应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镇定,真是令人臣服。
事后余占鳌去投奔九儿,九儿装作不认识一般,装模作样地让管家罗汉大叔收留他做了伙计。
余占鳌心里委屈,但也明白她是为了掩人耳目,他觉得九儿是“肚里长牙,工于心计,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这样的女人,用作家莫言的话形容“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也是野心勃勃的余占鳌最好的贤内助。
红高粱赏析ppt课件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 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 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 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 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 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 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先后出版了 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红高粱 家族》等,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 《丰乳肥臀》等,出版有五卷本《莫言文集》。 《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丰乳肥臀》获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 5
6
小说《红高粱》
作 者 莫 言 成 就 1987年获第四届全国中 篇小说奖
开拓性的意义小说,为90年代以民间立场 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7
《红高粱》内容简介 《红高粱》的作者离开了历史教科书的立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 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 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演绎了以土匪和酒 家女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这篇小说有开拓性的意义,为1990年 代以民间立场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 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 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 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在红高粱地里,罗汉大爷被日军活活地凌割 而死。在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带领下,他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的路 上中弹身亡。 《红高粱》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 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 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 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红高粱》作品讲解ppt
电影《红高粱》
导 演 演 员 张艺谋 我奶奶——巩俐
我爷爷——姜文
成 就 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 节金熊奖
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 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 1988年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金熊奖; 1988年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 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 1988年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 1988年摩洛哥第一届马拉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 阿特拉斯金奖; 1989年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 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1989年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 1989年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0年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提名奖; 1990年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抗日 大背景守护家园
《红高粱》的创作动机
莫言的作品《红高粱》据他所述来源 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故乡的游击队在胶 莱河桥头上打一场伏击战,消灭了日本鬼 子一个小队,结果他招来了日本军队的报 复,把附近村庄的100多个老百姓杀死, 并烧毁了村子里的所有房屋.
《红高粱》叙事视角
一个是孩子“豆官”的 第三人称 “祖宗=子孙“的叙事结构 一个是成人“我” 的 第一人称
用 《 红 高 粱 》 里 的 话 说
他是“最美丽最丑 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 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 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 的人.
:
人物分析——戴凤莲
裹小脚,看似传统,却敢于为命运做抗争, 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 机智聪明、懂得自卫 会感恩、善良
符号式的象征环境: 生命的神圣
爱情 生在此、死在此
《红高粱》赏析.解读
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 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
1981年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引起文坛注意。
莫言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 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 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 放军总政治部工作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 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红高粱》
三、历史文化意识: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 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 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生存 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 们,……,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 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 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 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 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红高粱》
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 密、平度、胶县民伕累计四十万人 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 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人,用铁锨铲 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 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 示众。刘面无俱色,骂不绝口,至 死方休。
《红高粱》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 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 队,也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 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 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间的姻缘 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
《红高粱》
一、“寻根”是要寻什么?
民间写作: 个性化写作/无功利写作
写作姿态: 为老百姓写作 作为老百姓写作
《红高粱》
二、战争题材:土匪抗日
“《红高粱》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发生在我们邻村。起初是国民党的 游击队在村头小桥上打了一场伏击 战,击毁了日本人一辆汽车,歼灭了 日本一个小队。三天后,日本军队 来报复,因为一个人指错了方向,使 得另一个村庄的一百多个百姓惨遭 杀害。”
《红高粱》罗汉大爷 (1)
【细节描写】
人物 次数
长官
罗汉大爷
第一次
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 小风
一道长长的灼痛 长官有话好好说,你怎么 能动手打人?
第二次
微笑不语,举起藤条又 横着抽了一下他的腰
几乎打成两半,两股热辣 辣的泪水从眼窝里凸出来, 血冲头顶
第三次 第四次
罗汉大爷 莫言
“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 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山东高密东北乡
• 请围绕“罗汉大爷”,梳理小说的情节。
倒叙
剥皮零割
·结局
情节的摇摆
被押修路 顺利逃跑 救骡子 杀骡子
· · · 开端 发展
高潮
故事进程
情节的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 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 气走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 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是情节的摇摆。
• 47段:“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 一直没有熄灭。”
• 48段:“只有那簇紫红的火苗子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他 的双耳里嗡嗡地响。”
• 52段:罗汉大爷脑子里的火苗腾一声的燃旺了,火苗把他 丢去的记忆照耀得清清楚楚,他记起半天来噩梦般的遭际。
反抗意识的觉醒
【语言描写】 • “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
• 小个子老伪军实把顺骡子从解、开,卑用力微牵软扯,弱骡、子倔忠强地实高于昂着东头家,死的死不一肯个移步。 大个子伪军上去用枪戳骡子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
• 了大普个伪子军通伪一农军脸拉。民了一形下象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 老混蛋,你来牵,
《红高粱》课件
走近莫言
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 师是“奴隶主”受到警告处分。 小学三年级时读《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 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 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 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 《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 读《新华字典》。
走近莫言
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 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军来 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喂猪、 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 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 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 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 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 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合作探究
2.文中“我爷爷”(余占鳌)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 找出最能表现余占鳌性格特点的语句并加以 分析。
血性汉子。他虽然鲁莽但是真诚,豪爽直率, 朴实中带着野性,粗犷中藏着细腻,散发着蓬勃 的生命力。
合作探究
3.“我”(豆官)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 形成“童年视角”,这种童年视角也就是以 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是作家童年生 活的链接,也就是说,豆官才是作家本人童年回 忆的承载者,而且这种视角对于作品“神秘色彩” 的构架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豆官的独特感觉, 独特怪异的视觉、嗅觉等,这些感觉不同于普通 人的感觉,使读者感到怪异魔幻。
合作探究
1.文中“我奶奶”(戴凤莲)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 研读“天,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 你一直没有告诉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 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什么烈的青 春气息,散发着蓬勃的朝阳活力,对生活是无限 热爱的一个真正的“人”。总的来说,“我奶奶” 就是那红高粱一般的通红的性格的映照。
红高粱
莫言
学习目标
1.了解莫言及其《红高粱》。 2.把握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 3.分析节选部分呈现的主要人物形象,把 握其性格特点。 4.把握《红高粱》艺术特色,培养审美情 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九单元 第18课 《红高粱》 (共85张PPT)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红高粱教案
红高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红高粱》的作者莫言以及小说的背景和主题;2.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现代历史的思考;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小说《红高粱》的分析和理解;2.中国现代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本《红高粱》;3.相关文献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小说《红高粱》的封面和莫言的照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莫言以及他的作品;2.简要介绍《红高粱》的作者莫言及其获得诺奖的背景。
二、讲解背景知识(15分钟)1.介绍《红高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中国的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2.简要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分析小说内容(25分钟)1.讲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包括王二的成长经历、家族的兴衰、红高粱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王二、豆豆、臧三姐、赖四等;3.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包括对中国现代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揭示。
四、讨论课(20分钟)1.分组讨论小说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个人物,分析其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2.根据学生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文革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农村生活的变迁等。
五、延伸阅读(10分钟)推荐学生继续阅读莫言的作品,如《丰乳肥臀》、《蛙》等,了解莫言的其他作品和文学思想。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写一篇与小说内容相关的短文,发表自己对小说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高粱》的作者莫言、小说的背景和主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对小说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也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紧,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红高粱》赏析.解读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3
《红高粱》
另一条是激情的故事线索,突现出 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包括对性 爱与暴力的迷醉和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 力。这是对民间世界和原始生命的讴歌。
2020年9月28日
14
《红高粱》
《红高粱》对于新时期小说具有开拓性 的意义,一方面标志着“寻根小说”的 终结,另一方面又是90年代以民间立场 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和家 族小说的开端。
2020年9月28日
20
《红高粱》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 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 队,也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 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 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间的姻缘 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
《红高粱》离开了历史教科书的立 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
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5
《红高粱》
一、“寻根”是要寻什么?
民间写作: 个性化写作/无功利写作
写作姿态: 为老百姓写作 作为老百姓写作
2020年9月28日
16
《红高粱》
二、战争题材:土匪抗日
“《红高粱》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发生在我们邻村。起初是国民党的 游击队在村头小桥上打了一场伏击 战,击毁了日本人一辆汽车,歼灭了 日本一个小队。三天后,日本军队 来报复,因为一个人指错了方向,使 得另一个村庄的一百多个百姓惨遭 杀害。”
——痛痛快快地活,痛痛快快地死!
2020年9月28日
12
《红高粱》
小说情节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 一条是土匪抗日的故事线索,从罗
汉大爷被日本人拉夫继而残酷剥皮而死 开始,到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墨 水河边伏击日本汽车队,发动了一场全 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
红高粱赏析
《红高粱》
另一条是激情的故事线索,突现出 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包括对性 爱与暴力的迷醉和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 力。这是对民间世界和原始生命的讴歌。
《红高粱》
? 《红高粱》对于新时期小说具有开拓性 的意义,一方面标志着“寻根小说”的 终结,另一方面又是 90年代以民间立场 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和家 族小说的开端。
《红高粱》
? 1987 年,张艺谋执导同名 改编的电影《红高粱》, 姜文、巩俐主演。
? 1988 年,影片获得柏林电 影节金熊奖 。
《红高粱》
?小说梗概
戴凤莲出嫁时余占鳌是轿夫,一路上 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 的土匪。戴凤莲回门时他埋伏在路边,把 她劫进高粱地里,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 迷荡的欢爱。余占鳌杀死了戴凤莲的麻疯 病人丈夫,成为她的情人。几年后,在红 高粱地里,戴凤莲家的老长工刘罗汉被日 军活活地凌割而死。余占鳌和戴凤莲带领 乡亲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 的路上中弹身亡。
?《红高粱》离开了历史教科书的立 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 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红高粱》
三、历史文化意识:
?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 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 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生存 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 们,……,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 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 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 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 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Fra bibliotek《红高粱》
?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 密、平度、胶县民伕累计四十万人 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 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人,用铁锨铲 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 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 示众。刘面无俱色,骂不绝口,至 死方休。
读后评析——《红高粱》
评析历史小说-《红高粱》看过莫言的《红高粱》之后,我对于中国的历史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小说如我们所熟知的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内容上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同时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由此我们看出通常所被人所认知的历史小说大部分都有着一种宏伟磅礴的色彩,有大人物,大事件,和当权者和一个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当然这些也都是我在学习了解历史小说之前的认知,创作都是对某个既定成规的暗中遵循或有意违反,中国历史小说也有其成规所在,一般人们所认可的历史小说,都存有一场大事件,像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大多是其取材来源,比如吴强的《红日》;或是描写一个大人物,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伟大人物,如二月河的《康熙大帝》。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狭义认识下的一方面的历史小说的概念,实际上,这并不是历史小说的全貌,从相关搜索资料可以了解到,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
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所以在遵循历史小说成规的同时,我们还是可以从另一角度出发创作出新的历史小说的版本,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创作呈现叙事立场的民间化、历史视角的个人化、历史进程的偶然化、解读历史的欲望化和理想追求的隐寓化的特征。
叙事立场的民间化表现在对人物的去阶级界限与对历史局部、细部的关注上;历史视角的个人化表现在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历史和对讲述的有意识介入上;历史进程的偶然化表现在将偶然性作为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发展的推动力量与决定性因素;解读历史的欲望化表现在将人的生存欲、情欲、权力欲等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因;理想追求的隐寓化表现在作者对理想人物的塑造、对人性丑恶的展露及对理想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高粱》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节选部分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分析情节、环境、人物,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莫言在《红高粱》献词中这样写到:“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
莫言在献词的最后一句以祭文的形式,用被酱油腌透了的心,祭奠祖宗,他是在为已经丧失了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名利中卑微苟活着的人们而羞愧,他是要寻根,寻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莫言的《红高粱》
二、知识回顾,方法点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我们学习小说往往需要从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入手
三、分析文本,理清三要素
1、情节
本文是小说的第二第三节.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方法: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事
明确:罗汉大爷因压迫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
2、人物
(1)罗汉大爷“顺从”在文中哪里表现出?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发展部分(736)——罗汉大爷被压上工地修路
讨论板书:忠诚、隐忍、坚韧、善良、勤劳
(2)罗汉大爷“反抗”在文中那部分情节表现最突出?有什么特点?
明确:高潮部分(6469)——罗汉大爷救骡子,铲骡子
讨论板书:不屈不挠,嫉恶如仇
(3)是什么让一个老实顺从的农民反抗?在哪一情节体现?
明确:罗汉大爷在工地的无故四次挨打(2852)
讨论明确:
一打:就听到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小风,随即有一道长长的灼痛落到他的背上
反应:罗汉大爷说:“长官,有话好说,你怎么能举手就打人?”
二打:监工微笑不语,举起藤条又抽了一下他的腰
反应:罗汉大爷感到这一藤条几乎把自己打成两半,两股热辣辣的泪水从眼窝里凸出来,血冲头顶
三打:长官又给他一藤条
反应:罗汉大爷气噎咽喉,泪眼模糊
四打:监工在罗汉大爷脖子上抽了一藤条
反应:血肉模糊,大爷被打的六神无主,像孩子一样胡胡涂涂地哭起来
小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一个坚韧的男人露出最没出息的一面,也就到了他人格的极限,所以罗汉大爷不惜用死来证明他血性的一面
(4)罗汉大爷反抗意识的描写
①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也在他空白的脑子里缓缓地亮起来
②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一直没熄灭
③只有那簇紫红的火苗子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他的双耳嗡嗡地响
④罗汉大爷脑子里的火苗腾一声的燃旺了,火苗把他丢去的记忆照耀得清清楚楚,他记
起半天来噩梦般的遭际
3、环境
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一股浓烈的青苗子味道笼罩着工地
这段高粱地的描写你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精神?
明确:不屈抗争
四、探究主题,讨论总结
1、这篇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罗汉大爷等农民形象的塑造,讴歌了他们粗野不羁、热烈奔放的生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
2、思考小说塑造罗汉大爷这一形象的意义.
罗汉大爷是中国农民群体性格的代表,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坚韧,但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在国家危难之时,敢于反抗、敢于斗争
3、在小说的献词中,莫言告诉我们他要寻根,结合课文及中国历史,你认为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根是什么?
讨论总结: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靠的就是磅礴正气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也不会幸福;一个民族如果精神家园缺失,即使经济成就斐然,也难跻身于世界现代民族之林。
而中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支撑就在于许许多多具有民族精神的,热爱这片土地的中国的“脊梁”
4、请大家齐读下面的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五、作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
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我们的民族招魂,或者说他为了重铸我们民族的灵魂,呕心沥血,可以说他的每篇作品都是在启迪民众的灵魂。
那么我们民族的灵魂应该是怎样的呢?重铸我们的灵魂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我们民族的灵魂究竟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请以“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附:板书设计:
罗汉大爷
情节:顺从因压迫反抗
性格:忠诚隐忍不屈不挠主题:生命力坚韧善良嫉恶如仇反抗
自强不息
环境:红高粱不屈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