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红高粱》
《红高粱》的造型艺术
《红高粱》的造型艺术
编辑:以沫来源:网络时间:2011-08-25 11:06
《红高粱》追求的是对生命力的讴歌,影片在表现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抬轿的狂颠,高粱地上的野合,酿酒时热闹繁忙的场面,伙计们抱着酒罐向日本的汽车冲去;太阳下爷爷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
《红高粱》中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黄土弥漫的土围墙,火光,水汽冲天的酒坊,都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热烈张扬。
“颠轿”一场戏:黄土高原的空旷,崎岖的道路,滚滚的黄尘,轿夫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鲜活地呈现出了一种张扬生命的力量。
颠轿是纯自然的表现,光头的汉子有在异性面前表现的强烈欲望,在空旷寂寥的黄土地上的那种狂热是缺乏理性的、完全凭感觉的、粗糙的、原始性的情绪自然的表露。
“酿酒”一场戏:通过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烟气和来回走动的人从而营造出来一种热气腾腾的气氛,来表现一种强烈的力量美。
给观众以强烈震动的是“剥皮”的场面,鲜血淋漓,控诉了侵略者的暴行和中华民族的英勇不屈。
“剥皮”是自然主义的展示,有一些暴力美学倾向,是一种令人震惊的感人造型。
《红高粱》中的这些造型或体现了人的力量、情绪和生存方式,或展示了人的活力、死的悲壮和民族气节。
这些热烈鲜明的造型,增强了电影的形象直观冲击力,使作品在总体上透出了一种强悍的、狂野的、生机勃勃的气质。
电影《红高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与赏析
电影《红⾼粱》中⾊彩艺术的运⽤与赏析2019-09-30[摘要] 当前,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们视觉审美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种视觉艺术,图像是其造型语⾔,⽽⾊彩是其造型语⾔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
影视作品的画⾯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视觉享受,⽽⼈的视觉感受在⼈的感官中最为强烈。
电影《红⾼粱》是最能反映张艺谋早期风格的⼀部经典作品。
电影中⼀个个油画似的场景,勾勒出了⼀个以红⾊为基调的“红⾼粱”世界,歌颂黄⼟⾼坡上的中华⼉⼥抗⽇⽣活的电影,⽤来祭奠那些激荡在⽆边⽆际的如⽕如荼的⾼粱地⾥的灵魂。
[关键词] 《红⾼粱》;⾊彩艺术;⼈性;魅⼒⾼粱,象征着狂野的、⾃然的⼈性,它们在风中劲舞,⾃⽣⾃灭,是世间⽣命万物的象征。
《红⾼粱》对红⾊渲染达到了⽆以复加的地步。
红⾼粱,红褂,红裤,红轿⼦,在烈⽇的灼烧下通红的汉⼦背,以及影⽚最后染满整个银幕的鲜⾎,既象征了⾯对恶势⼒的践踏,以最本质的⽅式进⾏反抗的原始⽣命⼒,也使整个电影充满了诗情画意。
《红⾼粱》,以浓烈的⾊彩、豪放的风格,歌颂了中华⼉⼥激扬亢奋的民族精神,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写实与写意联系得相得益彰,把电影语⾔的独特魅⼒发挥得淋漓尽致。
该部电影充满了神奇的⾊彩,它颂扬了⼈性的本质及⽣命的不可抗拒,对⼤⾃然⾊彩的运⽤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电影《红⾼粱》的⾊彩艺术效果《红⾼粱》中所营造出的以红⾊为基调的画⾯以及恢宏的氛围,部分来⾃于作者⾃⾝所注⼊的感情,部分则来⾃于客观事物烘托的意境,情境⾃然结合,“情与景会,意与象通”。
这正是影⽚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观众喜欢的魅⼒所在。
在这部电影意境的营造⽅⾯,⾊彩发挥了⾄关重要的作⽤。
⾊彩在电影创作中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它主要依赖于⼈们的联想来获得,即⼈们通过⾊彩⽽获得的感受。
⼈物的内⼼深层次的刻画能够烘托其复杂的⼼理活动及其性格特点。
⽽要想在限定的较短时间⾥,有限的场景中来形象、细致刻画⼀个⼈的内⼼活动,那就需要能够让观众看到⼀个恰到好处的视觉载体,⽽美术⾊彩艺术的巧妙作⽤就恰好可以充当这⼀载体。
红高粱电影美学文化
红高粱电影美学文化
《红高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
电影以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家族和生存的故事。
从电影美学文化的角度来看,《红高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色彩运用:电影中大量运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红色代表了热情、生命和爱情,黄色则代表了土地、丰收和希望。
这些颜色的运用不仅营造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表达了对生命和爱情的赞美。
2. 视觉风格:电影采用了大量的特写和远景镜头,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
同时,电影中也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红高粱地、酿酒坊等,这些象征手法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些文化内涵。
3. 音乐运用:电影中运用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如民间戏曲、唢呐等,这些音乐元素不仅为电影增添了一些地方色彩,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4. 主题表达: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和家族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电影也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封建礼教、贫富差距等。
总之,《红高粱》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也表达了对生命和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红高粱赏析ppt课件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 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 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 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 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 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 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先后出版了 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红高粱 家族》等,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 《丰乳肥臀》等,出版有五卷本《莫言文集》。 《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丰乳肥臀》获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 5
6
小说《红高粱》
作 者 莫 言 成 就 1987年获第四届全国中 篇小说奖
开拓性的意义小说,为90年代以民间立场 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7
《红高粱》内容简介 《红高粱》的作者离开了历史教科书的立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 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 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演绎了以土匪和酒 家女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这篇小说有开拓性的意义,为1990年 代以民间立场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 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 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 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在红高粱地里,罗汉大爷被日军活活地凌割 而死。在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带领下,他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的路 上中弹身亡。 《红高粱》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 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 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 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极致绚烂的红——解析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T01114207孙雅玲在我们当代中国众多电影导演里面,对电影画面色彩应用表现较为完美的,张艺谋算是其中一位。
他大量运用色彩来展现、烘托、渲染电影的中心主题,这种手法不但让众多电影观众的视觉神经感到强有力的冲击,而且很好的展现了审美情趣与深刻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让电影画面更有艺术意蕴。
张艺谋所导演的《红高粱》,其中应用的美术色彩不但展现他孜孜不倦追求的电影艺术表现风格,还最终征服大批喜爱其电影作品的观众。
视觉, 是人感官的五官之首, 是对客观的最重要的反映。
按照形象化的要求, 色彩词语作为视觉表象的信号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语言、电影语言中。
张艺谋就非常善于运用色彩词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红高粱》以独特的电影语言体现出涌动的生命活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首先,在色彩上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渗透着鲜明的意识形态。
红色是激情、正义、生命力的象征。
《红高粱》通篇贯穿红色,太阳、血、高粱、高粱酒是组成红色的基本物象,也是主要情节的标志物。
接下来本文将就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做出浅显的探讨。
看完《红高粱》这整部电影会觉得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平凡真实的,他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日本却践踏了这样一个安静的高粱地。
但是张艺谋并没有因此而大写战争,而是用平静来代替激烈,无论是时时唱起的陕北的民歌,作战时响起的唢呐声,还是豆官对着红彤彤的天空唱起的那首童谣都是内心激动的体现。
正如电影名称一样,作品中有很多的“红”,这部影片将绚烂的红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其一大标志。
《红高粱》一开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成的画面,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黄土飞扬,客观描述了生存环境的艰难,但也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力;“我奶奶”身着红袄、红裤、红鞋,头顶红盖头,象征着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原始的激情。
众所周知,在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人认为红色能够给人带来喜庆欢乐的精神感受,到后来,红色也逐渐含有积极、向上、正确、正义的寓意。
《红高梁》赏析
《红高梁》赏析关于《《红高梁》赏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高粱》中充满对于人的个性和生命强力的热烈赞美。
在高密东北乡那一片粗犷、野蛮的乡土大地上发现爷爷、奶奶们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
这种现实人生与过往历史的交流,使过往民间世界中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当代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其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感性丰盈、生命鲜活的艺术形象。
崇尚生命的强力、赞美个性生命的伟大是莫言《红高粱》的主题。
下载论文网在这里,莫言引出了一个关于“原始生命力”的主题。
这一主题首先可以通过其所描写的野生的“红高粱”这一富于象征寓意的意象而得以确立。
这些野生的、蓬勃的“红高粱”,既是农民们赖于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生存活动的现实空间。
他们在高粱地里野合和打埋伏。
这里是性和暴力、生命和死亡的聚合地。
“红高粱”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北方中国农民的生命力的象征。
《红高粱》显然超越了其题材所固有的一般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观念的含义,而是展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包含了更为深该的生命力寓意。
与此主题相关,莫言笔下的主要人物往往不是那种由正统文明观念所认定的所谓“历史主体”,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人群。
在《红高粱》中,参与那场英勇的战斗的主角是一帮由地匪、流浪汉、轿夫、残疾人之流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然而,正是在这些粗鲁、愚顽的乡下人身上,莫言发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站在正统的文化立场上看,这些人是历史的“边缘性人物”。
他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大大僭越了文明的成规。
他们随意野合、杀人越货、行为放荡、无所顾忌,像是未被文明所驯化的野蛮族群。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生命力的破坏性因束缚。
莫言赋予这种破坏性的生命强力以精神性,升华为一种“酒神精神”,透露了民族文化中所隐含的强悍有力的生命意志。
尼采曾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里的桥梁,不是为了摆脱恐惧和怜悯,不是为了通过猛烈的宣泄而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亚里士多德如此误解);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命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着毁灭的喜悦。
《红高粱》作品讲解ppt
电影《红高粱》
导 演 演 员 张艺谋 我奶奶——巩俐
我爷爷——姜文
成 就 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 节金熊奖
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 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 1988年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金熊奖; 1988年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 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 1988年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 1988年摩洛哥第一届马拉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 阿特拉斯金奖; 1989年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 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1989年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 1989年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0年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提名奖; 1990年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抗日 大背景守护家园
《红高粱》的创作动机
莫言的作品《红高粱》据他所述来源 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故乡的游击队在胶 莱河桥头上打一场伏击战,消灭了日本鬼 子一个小队,结果他招来了日本军队的报 复,把附近村庄的100多个老百姓杀死, 并烧毁了村子里的所有房屋.
《红高粱》叙事视角
一个是孩子“豆官”的 第三人称 “祖宗=子孙“的叙事结构 一个是成人“我” 的 第一人称
用 《 红 高 粱 》 里 的 话 说
他是“最美丽最丑 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 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 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 的人.
:
人物分析——戴凤莲
裹小脚,看似传统,却敢于为命运做抗争, 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 机智聪明、懂得自卫 会感恩、善良
符号式的象征环境: 生命的神圣
爱情 生在此、死在此
《红高粱》鉴赏
从视觉和听觉打动人心——电影《红高粱》赏析作为电影主要构成元素的画面和音乐,在电影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是构成电影声音的组成部分,出色的电影音乐能完整地呈现出影片的气质,深化影片的主题,强化观众的心理活动。
同时色彩可以唤起观看者不同的感觉和联想,具有很强烈的情绪性。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色彩对于整部电影的情绪表达,风格基调还有气氛渲染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多次捧回国际大奖的《红高粱》,并不是张艺谋最钟意的一部电影,但却是他的一部激情之作。
它由始至终力图表现出“感性生命的躁动”。
《红高粱》不只是很好的作品,也是很好看的电影。
对于比较强调故事情节的我,在看完这部电影并不能清楚地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看下去,并在最后被打动。
电影《红高粱》根据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改编,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
影片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情节曲折跌宕,出人意料之外。
明快、紧凑、张驰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浓烈。
同时它标志着抗日战争题材创作的突破,在电影《红高粱》中,自由奔放、热血沸腾的生命跃到前台。
战争场面比重较比同样时代背景的作品明显下降,而且拒绝任何政治说教成份的介入——这在当时已经相当难得。
影片结尾的战斗画面完全以电影写意手法呈现,人物不多,却比擅长人海战术的国产战争片更多震撼。
日食、红色笼罩的世界、响彻天地人间的童谣,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地……《红高粱》把战争造成的创痛深深烙印在观众的记忆之中。
电影《红高粱》胜在纯美,礼赞了敢爱敢恨、激情燃烧的生命。
《红高粱》中,由迎亲引出了奶奶,为了换一头骡子,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一个麻风病人。
迎亲路上窜出一个劫道的,轿夫结果了劫道人。
红高粱色彩分析
《红高粱》色彩分析张艺谋是一个十分擅长运用色彩的导演,他尤其喜欢使用红色,而《红高粱》这部电影恰恰使用了大量的红色,奠定了红色的基调。
红色,既能表达热烈、喜庆、吉祥、兴奋的积极意义,也能表达敬畏、残酷、危险、血腥的消极涵义。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角九儿穿着红色衣服带着红色盖头,坐在红色的轿子上,一身红色表明女主角要出嫁交代了故事的开端。
开头除了红色,还有黄色,男主角是黄土地的汉子,说明他的性格豪爽敢作敢当无所畏惧。
在抬轿的过程中,镜头里表现出的是整片黄土地,红色的轿子与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那一点红色代表着当时的妇女地位,黄土地代表着压迫,表现出在封建时代,妇女地位的卑微,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自由。
新婚当晚,屋里除了微弱的灯光外,就是大片黑色和九儿身上的红色,黑色代表九儿无限的恐惧,外面天空的蓝色预示着即将发生危险的事。
在回娘家时,路过绿色的高粱地,绿色代表生命,片头也出现了这片高粱地,说明即将再次发生生命的转折。
一个大全景,绿色的高粱地和深色的天空形成对比,表现出男女主角的爱情将受到挫折和考验。
回到家中,女主的红色和家中的黑色形成对比,表现出与家里关系的不和,预示着即将决裂。
而老掌柜死后,外面的强光和抛洒的高粱酒和剪纸的红色预示着女主将获得新生,希望。
造酒时被男主破坏,画面并没有变成代表愤怒的暗红色,而是变成代表希望的金黄色,表现出热烈与喜庆的气氛,也说明日子的红火和生命的灿烂。
在祭奠罗汉时,红色蜡烛,红色高粱酒,红色的光,表现出他们的愤怒和为罗汉报仇的决心,而出现深蓝色的天空和黑色的石头,暗示结局。
在家中准备外出报仇时,送行的酒宴中,血红色的高粱酒,代表着危险与血腥,暗示着结局。
在送行中,女主穿着白色的衣服,与血红色的高粱酒相互照应,暗示了结局时女主的死亡。
最后女主中枪时,使用红色的画面和喜庆的音乐,以喜衬悲,暗示最后结局女主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烘托了一种悲伤的气氛。
结局是男主的视角,世界变成红色,表现出他内心的悲伤,日食发生了,世界变成了红色海洋,红色的高粱杆高速摇摆,预示着生命的崛起和抗战的继续。
《红高粱》赏析
《红高粱》
2、独特的叙述方式:
“我爷爷”、“我奶奶” 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 来,创造出贴近历史情景、复活历 史想象的功效。
《红高粱》
父亲说:“爹,俺娘想你啦,叫你去。” 爷爷问:“你娘还活着?” 父亲说:“活着。”父亲牵着爷爷的 手,向着高粱深处走。 奶奶躺在高粱下,脸上印着高粱的暗 影,脸上留着为我爷爷准备的高贵的笑容。 奶奶的脸空前白净,双眼尚末合拢。 父亲第一次发现,两行泪水,从爷爷 坚硬的脸上流下来。 爷爷跪在奶奶身旁,用那只没受伤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 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 前„„
《红高粱》
余司令的队伍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 过四十人,但这些人住在村里时, 搅得鸡飞狗跳,仿佛满村是兵,队 伍摆在大路上,三十多人缩成一团, 像一条冻僵了的蛇。枪支七长八短, 土炮、鸟枪、老汉阳,方六方七兄 弟俩抬着一门能把小秤砣打出去的 大抬杆子。哑巴扛着一盘长方形的 平整土地用的、周遭二十六根铁尖 齿的耙„„
《红高粱》
3、两种视角: “豆官”/“我父亲” “我”
“父亲不知道我的奶奶在这条土路上主 演过多少风流悲喜剧,我知道。父亲也 不知道在高粱阴影遮掩着的黑土上,曾 经躺过奶奶洁白如玉的光滑肉体,我也 知道。”
《红高粱》
“站在河堤上,抬眼就见到堤南无垠的 高粱平整如板砥的穗面。它们都纹丝不 动。每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的成熟的面 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 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
《红高粱》
另一条是激情的故事线索,突现出 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包括对性 爱与暴力的迷醉和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 力。这是对民间世界和原始生命的讴歌。
张艺谋影片《红高粱》中美术风格及审美情趣的探究
张艺谋影片《红高粱》中美术风格及审美情趣的探究胡茵四川音乐学院摘要:张艺谋所拍摄的《红高粱》当中,通过美术色彩元素的合理运用从而较好的展现出其所要表达的美术风格,并对人的审美情趣起到有效的征服效果,本文对此展开现实的论述。
关键词:《红高粱》;美术风格;审美情趣从我国导演当中将美术色彩运用到电影效果当中,张艺谋导演是中国导演界的第一人,他运用大量的美术色彩艺术对中心主题进行有效的展现和渲染,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让观众在视觉神经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并且还让整部电影充满了不同韵味的艺术魅力。
本文其电影《红高粱》为例,探讨其美术风格及审美情趣。
一、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电影美术风格的具体体现在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当中,在影片的刚开始环节就出现各种红色景象,在电影当中的女主角九儿也是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衣服,头上还盖着红色的盖头,然后坐在大红色的轿子当中,脚上也是穿着红色的鞋子,红红火火的出嫁景象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对红色特别喜爱的张艺谋导演别出心裁的将高粱酒也变成了红色,使整部电影都散发出红色的氛围当中,观众在强烈的红色冲击当中也没有感受到其有任何造作的感觉,在观众的心中自然的深受了高粱酒是红色的客观事实。
张艺谋导演向人们展示了一场充满红色的视觉享受,在他精心设计的红色氛围当中不仅有效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且还对观众带来具有强烈红色气息的视觉冲击。
特别是电影当中所展示的那种具有狂野气息、火红热情以及自由奔放的画面感受有效的融合在了这火红的颜色当中,电影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主题背景下,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具有凄美气息的爱情故事。
二、画面艺术色彩的和谐运用所带来的审美享受在电影《红高粱》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大片的红黄色交织的颜色就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达到对电影主题效果的烘托作用。
在美术绘画艺术当中,红色和黄色都是能够让人产生兴奋和激情的重要颜色形式,在电影当中所展示的黄土高坡的景象、土地贫瘠的景象以及大红色的花轿在尘土飞扬的环境当中不断摇摆的景象,特别是《红高粱》当中的轿子颠簸的景象,在在整部电影当中是最为出彩的地方,黄土高原的黄色背景和轿子的大红颜色在场景当中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在影片当中所描绘的满屋子的红色不批以及旁边的火红颜色的染缸之间形成了鲜明而又强烈的和谐对比,人们身穿的各种颜色的衣服和高原黄色的背景之前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画面,还有在电影当中任务角色的个性化特征以及显示社会昏暗的社会现状等,这些内容的有效融合形成了一幅具有丰富视觉效果的优秀的美丽画卷,让观众对此产生无限的遐想。
《红高粱》赏析.解读
《红高粱》
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 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 前„„
《红高粱》
余司令的队伍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 过四十人,但这些人住在村里时, 搅得鸡飞狗跳,仿佛满村是兵,队 伍摆在大路上,三十多人缩成一团, 像一条冻僵了的蛇。枪支七长八短, 土炮、鸟枪、老汉阳,方六方七兄 弟俩抬着一门能把小秤砣打出去的 大抬杆子。哑巴扛着一盘长方形的 平整土地用的、周遭二十六根铁尖 齿的耙„„
《红高粱》
2、独特的叙述方式:
“我爷爷”、“我奶奶” 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 来,创造出贴近历史情景、复活历 史想象的功效。
《红高粱》
父亲说:“爹,俺娘想你啦,叫你去。” 爷爷问:“你娘还活着?” 父亲说:“活着。”父亲牵着爷爷的 手,向着高粱深处走。 奶奶躺在高粱下,脸上印着高粱的暗 影,脸上留着为我爷爷准备的高贵的笑容。 奶奶的脸空前白净,双眼尚末合拢。 父亲第一次发现,两行泪水,从爷爷 坚硬的脸上流下来。 爷爷跪在奶奶身旁,用那只没受伤的 手,把奶奶的眼皮合上了。
——我父亲那时还小,想不到这些 花言巧语,这是我想的。”
《红高粱》
4、感受化、体验化的叙述方式:
小说是“人”写的——作家的眼、耳、鼻、 舌、身,他流动的血液,他的心脉,他勇 敢的、无坚不摧的力比多一股脑儿和汉字 搅和在一起了。
《红高粱》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 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 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 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 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 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 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 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 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问的 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 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 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红高粱鉴赏
《红高粱》鉴赏《红高粱》作品讲述了余占鳌领导的游击队是一支理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经过训练的民间抗日武装。
在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伸进高密东北乡之际,“余司令树起抗日旗”,拉起抗日的队伍,目的明确,剑指鬼子。
他请任副官担任教官,既开展政治教育,又进行军事训练。
“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快起来,拿起刀拿起枪,打鬼子保家乡”,唱出了他们卫国保家的心声。
大刀、土炮、鸟枪、老汉阳、两支手枪与三支大盖子枪,是他们训练与杀敌的武器。
游击队纪律严明,对余占鳌有养育之恩的叔父余大牙强奸民女,司令抑制私情,最终按照任副官的意见,将他就地正法。
游击队坚持联合御侮,当余司令和冷支队长发生争执,戴凤莲说:“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去。
”余司令甚至忍辱负重地说:“谁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
”他还教育儿子豆官要把“枪子儿先向日本人身上打”。
游击队“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过40人,摆在大路上,30多人缩成一团,像一条冻僵了的蛇”,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却在一场伏击中消灭了包括一名少将在内的日军车队40多个鬼子官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宁愿战死也要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作品还通过叙述者“我”对爷爷奶奶们的抗日业绩,或寓论于叙,或直接赞美。
“我”称赞爷爷为“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
“我”记叙道:爷爷1958年从日本归来时,村里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县长尊爷爷为老英雄,给他敬酒,说他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光荣。
“我”称赞爷爷辈的父老乡亲们“精忠报国,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
“我”认为:“用铁耙挡住鬼子汽车退路的计谋竟是我奶奶这个女流想出来的。
我奶奶也应该是抗日的先锋,民族的英雄。
”“我”还写道:“奶奶,这一担沉重的拤饼,把她柔嫰的肩膀压出了一道深深紫印,这紫印伴随着她离开了人世,升到了天国。
这道紫印,是我奶奶英勇抗日的光荣的标志。
”作家莫言说:《红高粱》的叙述者“我”采取的“全知全能”“这种视角同时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评判态度。
红高粱[鉴赏]
红高粱[鉴赏]
红高粱之约——高密,我们的记忆
高密中专李赞文
莫言出生于高密,他以处女作《红高粱》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
高密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
在这里,不仅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而且有独特的三绝: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
扑灰年画同现代年画不同,在于其截然不同的工艺过程和工料,制作扑灰年画,作者是根据画的内容,用柳枝碳作笔,先在画纸上起出轮廓,然后用这张带画的画纸在其他画纸上面扑抹扑后的画稿与原稿完全对称相同,这种特殊的工艺,一般可以使一稿扑数张,高密扑灰年画从明代产生以来,经过许多杰出画师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年华中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种,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独具艺术个性的画种。
剪纸艺术是“高密三绝”第二,在中过剪纸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高密剪纸在民间历史悠久,广为普及,但高密剪纸究竟起源于何时,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考古发现。
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塑,从明朝元历初年聂福来制作的“锅子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
高密泥塑造型憨朴实,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别具一格。
在高密这地方,人才辈出,高密三贤就是,他们是春秋名相晏
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和清代大学刘墉,他们都是高密的骄傲。
高密是许多伟人的故乡,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后人永远的记住他们,不能忘记他们的训诫。
高密物产丰富,美丽富饶,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化物质遗产,要我们去欣赏,去保护他们,让他们永远的保存下去,现在我们的高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科技也随之发展起来,现在的高密已经焕然一新,高密文化将永远的传承下去。
辅导老师徐宝良。
许同印写意红高粱的审美与内涵
《名家名作》·品味016画家许同印笔下一穗一穗火红的高粱,得日月精华,受天地雨露滋养,扎根乡野,是植物成熟后浓郁热烈的昭示,大自然中生命的奇谲瑰丽在风中呼啦啦地伸展开来。
这种直观的绘画语言,打破了绘画的常规性语体色彩,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
我想许同印定是读过莫言的《红高粱》,或者家乡种植红高粱,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情感宣泄。
写意花鸟画以明代的徐渭为代表,其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
徐渭有首诗《题画梅》:“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青藤老人画梅、画葡萄的时代,世人对写意墨梅、葡萄还不认可,也许才有“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悲凉。
如今,写意花鸟画领域大家辈出,在画坛独树一帜,真已成春。
许同印的写意红高粱,继承了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用笔,无论是中锋还是侧锋,线条灵活有力度,疏密有致、骨气洞达;在水墨渲染上,对于浓与淡、干与湿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在写意精神上,亦有标新立异之处。
当他选定红高粱作为自己的主要创作对象,用来描绘和塑造内心所追求的一种情调或境许同印写意红高粱的审美与内涵王 浩界时,他的艺术高度就令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画家在特定的文化心境下,把个人追求转化为艺术展示的一种物化形态。
看过许同印在邯郸阳光美术馆、邯郸图书馆等的展览作品,毋庸置疑,他在自己的艺术方向上选对了路。
《醉色》 许同印/作017清人邹一桂说:“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为主,而他色附之。
”自古国画以淡雅为基色,忌大红大绿,偶然一二尚可,否则太俗。
例如许同印的作品《丹心铸山河》,一丛丛火红的高粱穗,洁白的纸上红黑亮烈,浓郁的红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生命的热烈洇开了,花枝浓密处,起伏如山峦,仿佛蕴藏了崇山峻岭,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岁月悄无声息地附着在草木的深处,隔了千山万水,是一片惊鸿照影。
许同印的写意花鸟画在设色上重彩最多,这幅画色彩艳丽,具有富丽而厚重的效果,这是他掌握了笔墨技法,领会了中国花鸟画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规律,融会贯通、化为己用后的迁思妙得。
《红高粱》色彩分析
• 一边是金黄色照耀下的饭 桌 一边是泛着红色的血泊
详地倒在血泊中,高粱齐 声哀呜,慷慨、悲凉。太 阳出来了,太阳被暗红色 的血抹成深红,红色的太 阳燃得正旺,世界都是红 色……
• 红高粱》既是"视觉游戏" 艺术品,又是视觉性中枢 部游戏艺术品。那种铺天 盖地的淡淡的红色既愉悦 了视觉器官本身,又象征 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 (红色是血的颜色)。一 种敢爱敢恨、敢作敢为、 酣畅淋漓、尽情挥洒的人 生态度,两者交融在一起, 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们的烧酒也会到达一 个鼎盛的时期。
• 红红的火焰和刚酿出的高 梁酒都是红色 说明着日子 的红火和生命的灿烂对生 命的礼赞喜庆的颜色.
• 看见流淌出的红高粱酒, 那份真切的喜悦感染着在 场的每一个观众。酿酒工 人用浑厚的声音唱出的 《酒神曲》不仅是勤劳的 结晶更是生命的礼赞。
• 金黄色 男主角蓄意破 坏刚你酿出来的新酒 在金黄色的环境下 这
同时张艺谋更深一层地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将影片的美学的意义由第一级反射上升到二三级反射即神经中枢的更为复杂更为高级进化的反应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产生了极好的美感效果主色调红色红衣裳红盖头红轿子红高粱红高粱酒红色的鲜血以及红色的太阳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美满也代表革命激进
红高粱的色彩分析
• 影片的开始 女主角九儿穿着红 色衣服带着红色盖头,服装的 色彩表明女主角要出嫁交代了 故事的开端 九儿面无表情纯真 脸的表情和一身的红色成为独 特的风景。
• 一碗碗翻滚着的红高粱酒, 一个个满腔热血的西北汉 子,一片片倒下的红高粱 这一切在一声撕心裂肺的 怒吼中都站了起来!
• 男人们在外面准备报 仇女人在家准备丰盛 的饭菜等待胜利的归 来红红的高粱酒像血 一样 暗示着血腥 也暗
浅析
《红高粱》赏析——独特的先锋性叙述技巧《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第一次写童年,他用童年的视角显现了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令读者称赞,他早期的作品注重表现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达到自然与感觉的和谐,自《透明的红萝卜》之后,由于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莫言开始文体实验,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而他真正对小说结构叙述技巧的探索和追求,是从他的一部《红高粱》开始的。
首先,他对叙述技巧的探索体现在他的叙述结构上,《红高粱》摒弃了以往传统的线性结构的叙述,采用了复调叙述结构,莫言将“爷爷的历史”、“父亲的历史”,与我的现实剪碎,重新组合,把我的时代与我爷爷的时代进行对比.例如,《红高粱》是这样开头的:“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左右,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我爷爷”跟“我奶奶”是由作为孙辈后来的“我”转化出来的叙述视角,这种复调结构的使用,使作者可以轻易进入当时的历史时空,博古通今。
《红高粱》中,通过“我爷爷”建立了我和祖先的一种联系,打通了过去和现在的一个通道,作者非常自由的穿越历史,“我”可以看到、听到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我爷爷”、“我奶奶”这样独特的叙述视角,塑造了他们光辉的英雄主义形象,小说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蓬勃的生命力,就是那种张扬、无拘无束、坦荡的生命观,作品所采用的复调叙事,是对生命的礼赞。
其次,是叙述视角上的越界,作者采用了内外聚焦的结合,而聚焦指的是谁在作为视觉、心里或精神感受的核心,叙述信息通过谁的眼光与心灵传达出来,在叙事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在谁的眼光的限制下被传达出来。
《红高粱》中外聚焦体现在小说中说到:“为了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不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而是处于故事外的一个叙述者,也即外聚焦视角,通过这种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红高粱色彩分析
影片《红高粱》色彩简析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是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色彩来展示影片主题,不仅能使观众视觉感官受到有力冲击,而且可以传达出导演的意念,体现影片的内涵。
《红高粱》是张艺谋色彩运用较为极致的电影之一,对该片色彩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体会色彩在电影表现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利用色彩表达深蕴。
《红高粱》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是红色。
红色既能表达热烈、喜庆、吉祥、兴奋的积极意义,也能表达敬畏、残酷、危险、血腥的消极涵义。
影片开头,女主角九儿穿着红色衣服带着红色盖头,服装的色彩表明女主角要出嫁交代了故意的开端。
九儿在花轿上也是一片红色,显示出她性格不屈服,和对生命的希望,以及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本片除了红色为主就是黄色,男主角是黄土地的汉子,说明他的性格豪爽敢作敢当无所畏惧。
在抬轿的过程中,镜头里表现出的是整片黄土地的一点红,红黄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在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年代,父母之命不可违的悲惨命运。
在花轿里,九儿拿出的剪刀在喜服红色的映衬下,显示出她想要结束生命的危险信号,但她坚强的性格又使她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
花轿经过绿色的高粱地时,“万绿丛中一点红”代表着希望,说明九儿的命运有希望出现转机。
九儿第一次从花轿出走出来,站在绿色高粱地里向男主角使眼色,这暗示出他就是拯救九儿悲惨命运的人。
限的恐惧,九儿手里的剪刀被红色照亮,既说明她心怀一丝希望,但也预示了危险的信号。
回娘家的路上,九儿奔向太阳,金黄色下她的身影说明她正在走向光明。
她独身经过绿色高粱地,也说明九儿的命运即将在这里发生改变。
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时,镜头里一片片狂舞的绿高粱给人一种生命的神圣感,这里将是新生命的开端。
随后,一个远景镜头里,火烧云的天气下与油油的高粱地形成强烈反差,这说明他们新生的爱情即将接受考验,面临危险。
九二跟她爹回到家后,九儿的一身红色与家中黑灰的冷色调形成对比,显得二者格格不入,预示九儿与这个家的决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红高粱》之“红”
《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
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
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
影片中最让人深刻的是它的“红”,它“红”得炽热、“红”得血腥、“红”得愤怒、更“红”得生机勃勃,带来了无尽的视觉冲击和对生的渴望。
作为张艺谋导演的早期影片,该片充分体现了导演的风格特色,将色彩运用得淋漓尽致。
表达了创作者对敢爱敢恨的西北儿女的讴歌,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谴责和鞭挞。
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它是以自身的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而影片中的“红”正是一种美的享受。
红,炽热的情感。
黄土地,黄沙漫天,轿夫的肤色、衣着都被风沙侵蚀成了土黄色,连太阳也仿佛灰突突的。
此时,一顶大红花轿映入眼帘。
这看似格格不入的大红既预示着这段婚姻的不幸,也反映了轿中人将是一个能改变或试图去改变不幸生活的人。
接下来,由巩俐扮演的女主人公九儿以大红的形象出现。
这时,红盖头、红嫁衣、红轿子成为了影片开篇的一大亮彩,也为影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即九儿与姜文扮演的轿夫在高粱地的“野合”。
影片一开始,导演采用与整个画面形成强烈反差的大红开场,象征着九儿炽热的情感。
至于情感的对象设置,又用一
个主观视线模拟镜头给了观众答案。
至于后来,这象征着情感的红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男女主角共处的地方,反映了鲜艳的红色为男女主角带来的炽热的情感。
红,残酷的血腥。
剥皮、拆骨、大片大片的鲜血,有正在被剥皮的动物的血,有被枪杀的人们的血,有的已经发暗,有的还是鲜血淋淋。
灭绝人性的日本人要求屠夫将反对日本统治的中国人活生生地剥皮!罗汉大哥死了,剥皮!就在屠夫举起刀的那一刻,镜头迅速切换!满身是血的屠夫瘫坐在一滩血泊之中,满眼的惊恐的红!映衬着血色残阳,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巨大的恐惧感之中。
红色的地,红色的人,红色的天,是血染红了一切。
这红,象征着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他们杀人剥皮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的控诉。
红,是血腥,是残酷,更是一个民族、一群人种无法言语的切肤之痛。
红,燃烧的愤怒。
罗汉大哥惨死,象征仇恨的红覆盖了整个烧酒窑。
人们点起盆火,倒上一碗碗红色的高粱酒。
火,剧烈地燃烧,火焰迅速地跃起,手捧红高粱酒的人们的脸倒映在这火红的酒中。
是的,是愤怒!是的,是复仇!至此,红色成为影片的主色调。
人们的怒火已经点燃,再不可能轻易熄灭。
复仇吧,让愤怒的火花熊熊燃烧。
九儿与妇女前来送酒,前面是身穿红肚兜奔跑的孩子,后面是挂着笑脸、正在谈话的九儿与酒窑妇女(她们的脸也红扑扑的)。
突然,日本人来了。
此时,孩子的紧张惶恐、九儿的悠闲自得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这里,导演用极其夸张的镜
头方式表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枪响了,九儿中枪倒地,成坛成坛的红高粱酒应声落地。
酒染红了九儿的衣裳,染红了高粱地,也激发了大家的仇恨之情。
刹那间,枪声、破碎声、哭喊声、爆炸声此起彼伏。
血流成河,无数人倒在了红色的血泊之中。
颤抖的镜头为我们再现了那场场面的激烈。
死了,都死了,幸存的只有九儿的轿夫和儿子。
此时,画面呈现了强烈的红色。
红色的天地人混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这红,红的刺眼,红的残酷,红的悲愤。
影片到结尾,“我”的爷爷再次唱起了以前为奶奶唱的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红,强烈的红色是燃烧的愤怒。
《红高粱》用它的“红”尽展了美,真实而神秘,粗狂而震撼,而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手法,更是一种社会的告知。
它以它的色彩来展现民族的热血,以它的色调来倾述它的热情,更以它的“红”来让人怦然心动。
《红高粱》的红是一团火,熊熊地燃烧着。
起初这让生于南方的我难以接受,它刺眼、灼热,毫无江南的柔情,我还曾责怪过导演为何如此不尽人情。
但我渐渐发现我错了,那份热那份红逐渐窜入我的心、甚至灌入我的灵魂,我懂得只有那样地红,才唤得醒我们内心的那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