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朱弘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严格意义是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传统货币,而发行者把与传统货币的相等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在消费持有的电子设备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社会正逐步向信息社会迈进。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早开始了电子货币的研究、试验。随后英、德等欧洲国家也相继研发电子货币。而20世纪末,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银行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将支付过程的“现金流动”、“票据流动”等进一步转变成计算机中的“数据流动”。资金在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转帐和划拨正在以以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方式进行。之后全球的电子商务开始迅速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因此,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全新形式的“货币”应运而生。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史,Internet的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美、日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普及信用卡的应用,人均拥有数张银行卡,银行卡的结算交易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发展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货币的运用基本普及到个人企业与政府机构,完成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而进入信息化阶段,为信息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占得了先机。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在带来诸如方便、快捷和实现低成本交易等巨大好处,以及促成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风险也伴随电子货币悄然而至。

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难以确定。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仅仅在l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及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货币有所涉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了储值卡属于银行卡,却没有明确规定非银行是否可以发行储值卡。《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提供了法律保障,却没有涉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等相关问题。发行主体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对电子货币监管的失控。

我国的电子货币的安全认证的标准不统一。电子货币不同于纸质货币,纸币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防伪,而电子货币依赖于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当电子货币的编码和关键技术数据被掌握时,伪造起来很容易,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降低了电子货币的流通效率。这就要求对电子货币安全技术系统的认定具有相配套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但是我国已有的网上银行所采用的安全认证方式各不相同,国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同时对于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而言,电子货币业务尚处于监管真空,其业务没有实行准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主体吸存了社会公众大量的预付资金,这种“先接收付款,后提供商品”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的情形,引发信用风险。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电子货币的使用环境,也为了保障电子货币继续高速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对电子货币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防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对电子货币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952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率先发行银行信用卡,标志着一种新型商品交换中介的出现。

电子货币和纸币一样是一种货币符号,是一种以电信号形式出现的银行存款.它伴随着银行电子化而产生,是货币银行学与计算机科学高度结合的产物.电子货币自诞生日起就以结算简便、调拨迅速、节约纸张、方便用户、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的显

著优点而受到国际金融界的瞩目.自六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的金融机构纷纷为其银行电子化的目标投入巨款并已取得卓越的成效,其中货币材料电子化就是其努力追寻的目标之一.目前,用电子取代金属、纸张做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材料不仅已部分地成为现实,而且已代表了未来货币形态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对电子货币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电子货币起步较晚。如果以银行发行信用卡作为中国电子货币诞生的标志来衡量,也只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事情。由于国情的缘故和信用概念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市场基础,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被推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生存竞争意识才迫使中国的银行界开始思考电子货币的发展策略。

1993年我国政府组织实施了“金卡工程”,它是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启动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旨在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加速金融商贸现代化建设。截至2009年4月,全国的银行卡累计发行量已达到18亿张,银行卡特约商户118万家,POS 185万台,ATM 17万台,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及房地产交易,银行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5%。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在带来诸如方便、快捷和实现低成本交易等巨大好处,以及促成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风险也伴随电子货币悄然而至。

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仅仅在l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及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货币有所涉及。因此为了完善电子货币规范化运作而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电子货币参与机构的权利、义务等势在必行。

电子货币在法律上的缺失,也使得电子货币业务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容易出现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形,形成一些业务领域的规则和管理的真空,导致各种纠纷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在网络金融立法相对落后和模糊的条件下,利用电子货币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定经济合同就会面临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交易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以笔者杜宇国内外相关电子货币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与认知,提出一套适合于中国银行电子货币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建议,并对已存在的电子货币的风险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一)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论述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电子货币的一些定义与研究理论,引出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通过对电子货币等相关概念的文献查询与研究,进行一个比较合理的概念定义,为建立指标模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产品与其存在风险进行评估。将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遇到的电子货币风险问题进行分类与筛选,根据问题的不同,研究银行会如何有效的管理或者防范电子货币的风险。

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如何防范电子货币风险提出建议。

第五部分是参考文献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针对现阶段电子货币发展迅速,其存在的风险性也让人不可忽视的前提下,如何在电子货币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并且通过相关理论以及个别案例的分析,提出自己对于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看法和具体可行的措施。另外本文的研究难点在于及时通过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观察法收集了足够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本文还是比较偏向于理论化,对于调查时得到的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还需进一步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