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种类、使用原则及不同部位感染的抗生素的选择

合集下载

2023年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册

2023年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册

2023年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册一、抗生素基础知识抗生素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种类。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不同,后者涵盖了抗生素以及其他抗感染药物,如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

二、抗生素种类与用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常用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敏感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常见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常见药物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其他类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阳性球菌感染。

三、抗生素使用原则适应证明确: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感染诊断,确保药物作用于正确的感染部位。

剂量合理:根据感染程度和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剂量。

疗程适当:抗生素使用时间应根据感染病原体和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为3-7天,不宜过长。

联合用药:一般情况下不推荐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免增加药物副作用和产生耐药性。

密切观察: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四、抗生素与抗菌药物的区别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细菌性感染进行抗菌治疗。

抗菌药物还包括其他抗感染药物,如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适用范围更广泛。

在使用时应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五、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的副作用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等。

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为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六、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建议正确选择抗生素:针对不同感染疾病和感染部位,选择正确的抗生素种类和剂型。

按时按量使用: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以确保药物疗效。

抗生素在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治疗和预防院内感染。

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并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然而,由于滥用和误用,抗生素耐药性成为当今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

为了提高抗生素的有效性和避免耐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应用指南。

一、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与目的1. 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生素仅在医生明确判断为细菌感染并且需要药物治疗时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 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细菌敏感性试验来确定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对哪类抗生素具有敏感性,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3.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不同感染严重程度需要不同的抗生素,轻度感染宜选用口服抗生素,重度感染需要使用静脉给药的广谱抗生素。

4. 严格控制使用时机和疗程: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最佳时机和推荐疗程以减少不必要的细菌抗药性的提高。

二、常用院内感染的抗生素应用1. 呼吸道感染:对于轻微呼吸道感染,可考虑使用口服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于重症或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静脉给药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常用的选择。

2. 泌尿道感染:对于常见的泌尿道感染,口服抗生素如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首选。

对于复杂性感染或尿路结石相关感染,静脉给药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更适用。

3. 伤口感染:医院内的伤口感染多由革兰阳性菌引起,因此对于这类感染,静脉给药的青霉素类或万古霉素是首选。

如遇到严重感染或高危患者,考虑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以覆盖更广的细菌谱。

4. 血流感染:血流感染可由多种菌株引起,治疗首选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洁霉素。

严重感染时可酌情使用高级别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药物。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1. 监测耐药性:建立稳定的监测系统,追踪和评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阻止耐药性的蔓延。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以及其他类别的抗生素。

正确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并避免抗生素滥用引起的副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卡那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和泌尿系统感染。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应注意个体过敏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菌株引起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卡那霉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肠道和泌尿系感染,以及对其它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由于其对肾功能的损害,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肾脏功能及监测药物浓度,避免声波超剂量,导致肾毒性作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这类药物与乳制品和钙补充剂有相互作用,请勿同时服用,以免降低药效。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广谱的抗生素,适用于多种感染的治疗,如呼吸道、泌尿系、肠道等感染。

它们的特点是方便口服和高效治疗,但由于对耐药性的易产生性,不能滥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治疗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

使用时应留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注意副作用如肝脏损害、胃肠道不适等。

磺胺类抗生素作为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等。

磺胺类药物常与联合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以增强疗效。

在使用抗生素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应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类型和敏感性,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其次,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用药,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不要自行停药或过量用药,同时注意开药时间和疗程,以保证疗效。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根据其化学结构、杀菌作用和药理特性,抗生素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多粘菌素类等。

下面将对这些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进行详细解释。

1. 青霉素类(Penicillins):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谱效,青霉素分为普通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不同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2.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3.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效。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四环素类包括土霉素、多西环素、甲氧西林等。

4.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这类药物应用范围广泛,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但因其潜在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使用时需要谨慎。

5. 磺胺类(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经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过敏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6. 喹诺酮类(Quinolones):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很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效。

常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

8. 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多粘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强大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兽医领域。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导致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公共健康,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使用原则1. 只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不确定感染类型的情况下,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过敏史。

3. 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也不能中途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二、药物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1. 储存条件:抗生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品瓶上标注的储存条件必须遵守。

2. 注意药品过期日期:使用过期的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起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请检查药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并遵守医生的处方。

3. 避免滥用和分享: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应该随意使用或与他人分享。

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单独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4. 遵守用药时间和频率:按时用药是保证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遵守医生建议的用药时间和频率,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浓度。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1.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感染病的发生,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2. 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遵守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避免滥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汇报人:XX
目录
01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02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03
抗生素的合理配比原则
04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5
抗生素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1
抗生素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定义: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药物。
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复制等过程,达到抑制或杀死细菌的效果。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的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抗生素的分类和适应症
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适应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有不同的适应症,如青霉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等
肝肾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二重感染: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其他感染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确定,不可随意增减。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

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

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

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

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

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

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

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

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

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严重的耐药问题。

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详细阐述抗生素的适应症以及正确的用法。

一、抗生素的适应症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一般来说,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呼吸道感染: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 尿路感染:常见的适应症为尿道感染和膀胱炎。

3. 皮肤感染:比如蜂窝织炎、脓肿等。

4. 腹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腹泻。

请注意,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抗生素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将会根据感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细菌的耐药性等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抗生素的用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 严格遵循医嘱: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2. 按时使用:抗生素一般需要分多次服用,每日固定时间,以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水平。

3. 完成疗程:不可在症状缓解后就中断用药,必须完成疗程。

中断疗程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4. 注意饮食:有些抗生素对食物摄入有一定要求,应遵循医嘱,避免与特定食物相互作用。

5. 避免滥用:抗生素不适用于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此外,抗生素也有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结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为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时,请严格遵循医嘱,按时使用,并完成疗程。

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抗生素是一类药物,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生素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进行分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几个常见的抗生素分类和其使用情况。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和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包括青霉素类(如波尼杰和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作用。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肺炎、腹膜炎等。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

4.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氧四环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

5.真菌抑制剂:真菌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常见的真菌抑制剂有氟康唑、酮康唑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真菌的细胞膜合成来发挥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保证其最佳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抗生素抵抗性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使用指南:1.按照医嘱用药: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频率使用抗生素,不要随意更改剂量和药物使用时间。

2.完全用完:尽量按照医生开具的疗程使用抗生素,即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也不要停用抗生素。

过早停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和其他疾病无效。

滥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药物抗性,严重时细菌无法被常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

根据抗生素的不同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耐药性的出现,并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以下是对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的详细介绍。

1.按照作用机制分类:-杀菌抗生素:杀灭细菌,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抑菌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生素等。

2.按照抗菌谱分类:-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窄谱抗生素:对特定细菌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如青霉素G等。

3.按照化学结构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大环内酯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

-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利福平等。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准则:2.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说明: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不可自行减少或延长用药时间。

3.不乱用抗生素:不可滥用抗生素,仅在确有需要时使用。

对于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抗生素无效。

4.不共享抗生素:抗生素是个人专用药物,不可与他人共享。

不同的病原体需要不同的抗生素,共享可能使感染加剧。

5.不自行中断抗生素治疗:即使感觉好转,也不可自行中断抗生素治疗。

必须完成完整的疗程,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6.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抗生素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如手术、切除脓肿等。

综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1.预防和治疗可能导致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

2.减少细菌感染的传播风险,保护公共卫生。

3.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发展。

滥用抗生素将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这对抗击细菌感染会带来巨大挑战。

4.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指南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指南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根据抗生素的不同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于合理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生素分类,并提供相应的应用指南。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其中较常见的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破坏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1. 头孢菌素:包括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M、头孢菌素P等。

常用于泌尿系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治疗。

2. 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等。

可用于治疗肺炎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等。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特别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这类抗生素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抑菌作用。

1. 庆大霉素:广谱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2. 阿米卡星: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主要用于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感染的治疗。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这类抗生素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1. 红霉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 克拉霉素: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治疗。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常见的细菌感染。

这类抗生素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起到抑菌作用。

1. 强力霉素:广谱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常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2. 多西环素:适用范围广泛,可治疗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五、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能够干扰细菌代谢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

1. 磺胺甲氧嘧啶: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2. 硫唑嘧啶:适用于治疗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肠道感染。

在应用抗生素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别,并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

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

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

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一、抗菌素的定义抗菌素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膜、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学过程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二、抗菌素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菌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多西环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核酸合成过程,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4.磺胺类抗生素:如甲氧苄啶、磺胺嘧啶等,主要作用于细菌叶酸代谢过程,对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5.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主要作用于细菌DNA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三、抗菌素使用原则1.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素。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2.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药敏试验是指将分离出来的病原体与各种抗生素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其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

在治疗感染时应优先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3.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治疗时间”原则。

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4.避免交叉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在医院等高风险场所中,应加强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

5.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不良影响。

6.合理使用联合用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感染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耐药性产生。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临床抗生素是指用作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通常由微生物生产或人工合成。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临床抗生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类别,其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个β-内酰胺环。

其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

这些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

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碍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4.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5. 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磺胺类抗生素有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

磺胺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一、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机制的不同,主要可以将抗生素分为以下几类: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结构中含有苯唑环和β-内酰胺基团。

其中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青霉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应对许多细菌感染;而头孢菌素则更耐酶降解,在某些情况下更具优势。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的特点是含有氨基糖苷结构,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与革兰阴性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来发挥杀菌效果。

3.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以土霉素和卡那霉素为代表。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在治疗严重感染和肠道杆菌科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磺胺药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和结核病。

5. 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代表是利福霉素,适用于治疗结核、李斯特菌感染等。

糖链因子的存在使得将抗生素由细胞壁向胞质转运成为可能。

6. 土霉素类抗生素:该类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炎、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常见感染。

7. 其他类型: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多环芳香类等,都具备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

二、使用原则在应用抗生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 个体化治疗策略:每位患者的体质和感染情况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策略。

2. 遵循药物使用指南:医生应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抗生素使用指南来选择抗生素。

这些指南通常基于大规模研究和专家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3. 了解细菌敏感性: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细菌类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患者所患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4. 合理使用广谱与窄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可以杀死多种类型的细菌,但它们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

抗生素的分类与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分类与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分类与使用原则一、抗生素的分类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之一。

它们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靶点,干扰其正常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该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1.2 氮基嘧啶类抗生素氮基嘧啶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核酸合成过程,在阻断DNA或RNA复制和修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代表性的药物有磺胺类抗生素。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特别是对耐药肠道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包括肠奈及不动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引起的感染非常有效。

1.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是细菌分裂阻滞剂,在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1.5 抗肺结核药抗肺结核药的主要作用是杀死结核杆菌,预防其复制和传播。

常用的抗肺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二、抗生素使用原则2.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根据疾病类型、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医生应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判断,权衡利弊后做出正确决策。

2.2 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的体质和感染状态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给药路径和治疗时间。

2.3 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2.4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变化情况。

这样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在出现耐药情况时及早更换有效抗生素。

2.5 推广联合用药策略单一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不佳,而联合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成功率。

然而,联合用药需要谨慎操作,应避免不必要的复方抗生素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

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

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知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奏效。

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作为抗菌剂使用的抗生素类药有以下几个主要类别: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o青霉素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o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常用头孢噻吩、头孢拉定、及头孢唑啉,后者肌注血浓度为头孢菌素类中最高,是一代中最广用的品种。

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用以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应用较多的有头孢呋辛及头孢孟多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尿路感染以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严重感染可获满意效果。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脑膜炎球菌肺炎也可选用。

头孢他定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绿脓杆菌最强的抗生素,此外头孢哌酮也可选用。

对肠杆菌科细菌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相仿,头孢哌酮稍差。

新生儿脑膜炎和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成人脑膜炎须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o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

如下特点:1.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2.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强。

3.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4.具有首次接触效应。

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地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能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红霉素(含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等沿用大环内酯类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1)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以下感染:①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中的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②敏感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及蜂窝织炎;③白喉及白喉带菌者。

(2)军团菌病。

(3)衣原体属、支原体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4)其他:口腔感染、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等。

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及交沙霉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眼耳鼻喉及口腔等感染的轻症患者。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是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广谱抗生素,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某些原虫等有抗菌作用。

氯霉素(全合成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可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由于不良反应严重现用得越来越少。

既不是微生物分泌物又不是其类似物的人工全合成抗生素类药有:喹诺酮抗菌谱广,对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杆菌活性较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无交叉耐药性;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药库里都是第三代)细菌对本类药物发生耐药突变的机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在体内分布广,体内和组织种药物浓度高;口服吸收好,半衰期长,使用方便;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抗菌作用相似,但价格便宜;治疗腹泻有特效,不良反应少,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和一般变态反应。

磺胺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1 呼吸系统感染时抗生素的选用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包括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喉炎、咽炎.其病原体90 %以上为病毒,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细菌只占10 %左右。

此类病人临床上多数表现为血象不高,病程较短(通常为1周) 。

治疗以休息、多饮水及对症为主,不必使用抗生素。

如果症状持续7~10 天没有改善,并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或发生化脓性或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病、肾小球肾炎)时可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族(青霉素G、阿莫西林) ,也可选用一、二代头孢及大环内酯类药物。

一般抗生素的疗程为5~7 天,伴有风湿病、肾小球肾炎者10~14 天。

若有严重化脓性并发症者抗生素疗程可视病情延长。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其病原体有细菌(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

成人细菌感染率为80 %,儿童为70 %。

在免疫抑制状态、老年、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等情况下真菌性感染的比例明显升高。

目前医学界公认院外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主要为肺炎球菌) ,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

院内获得性感染约60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最多的是绿脓杆菌。

院外下呼吸道感染以往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但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有了较大的变化。

如肺炎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达50 %,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达50 %~70 %。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7 %以上,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达70 %左右,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菌国外亦有报道。

但对复方新诺明和喹诺酮类耐药率低,特别是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故复方新诺明和喹诺酮类合用常常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治疗首选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或二代头孢菌素。

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可加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根据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抗菌作用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分次给药可使总有效时间增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张分次给药。

对于轻、中度感染可口服给药,对于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主张静脉给药,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般二联即可达满意效果。

下面简述几种呼吸系统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及机制:1.2.1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

其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低等特点。

该药在支气管黏膜中的浓度比血液中高 2 倍,在肺泡上皮中比血液中高2~3 倍,在肺泡巨噬细胞中比血液中高9~15倍。

1.2.2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为广泛。

主要包括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及非典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合用可明显增加抗菌活性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泰能、特美汀、马斯平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杆菌均有强效杀菌活性。

1.2.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常用于治疗院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及梭形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并对不典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肯定疗效。

其新一代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浓度及血药浓度高,维持持久,不良反应少。

1.2.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肾毒性。

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此类抗生素有很长的抗生素后续效应。

这一现象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故主张短疗程、大剂量、每日 1 次的治疗方案。

此类药物通过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内,速度缓慢,局部用药能保持良好的浓度。

2 消化系统感染及抗生素的应用胆系感染胆系感染是指整个胆道系统的急、慢性炎症病变,多为结石、肿瘤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而炎症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和增多,并有较高的病死率 %) 。

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无菌的。

由于胆道与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胆系感染的途径为肠道的上行感染或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感染。

感染胆系的细菌大多数直接从肠道经 Oddi 括约肌反流入胆道,故致病菌与肠道菌丛基本一致,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假单胞菌、肠球菌、变形杆菌,且常为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

厌氧菌感染率比其他部位高51 %左右。

选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致病菌种、细菌耐药性、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其在胆汁中的浓度等因素,胆汁培养及药物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得到药敏试验结果之前,要选择具有强大抑菌或杀菌力、在胆汁中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2.1.1 青霉素类青霉素 G在胆汁中浓度不高,对胆系感染一般无效。

羟氨苄青霉素、羧氨苄青霉素胆汁中浓度低于血药浓度,效果不理想。

而氧哌嗪青霉素对胆道致病菌有强大的杀菌活性,同时,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

2.1.2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故肠球菌感染时可用。

二代头孢对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头孢呋肟、头孢羟唑、头孢氧哌唑钠(先锋必)的胆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可用于胆系感染,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