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考试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伊达拉利亚时期的城市建设
1.城市建设在山岩或高地之上,先筑城墙。
2.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城市地区的划分极为明显。
3.城市奠基仪式四个建设阶段①选址②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③确定街道走向④城市奠基仪式。
4.把城市分为四部分:南北(cardo)向道路与东西(decumanus)向道路相交处建神庙。
5.城市街坊是方格形的。
街坊是个大院子,周围密排着住房,临街有商店和作坊。
二、庞贝城
1.建设时间:BC四世纪,属罗马共和时期古城。
2.城市职能:原为规整的营寨城市,后为重要的商港和休养城市。
3.城市地形:维苏威火山脚下。
4.城市规模:2万人。
5.城市布局:自发形成,没有统一规划。
原为营寨城市后扩展。
平面不规则,略似椭圆形,整个城市有以火山为中心统一构图的思想。
6.城市道路系统:通过广场的十字形中心道路宽约6-7米,次要道路2.4-4.5米,道路坚固。
通往广场的街道用块石整砌,一般道路用乱石,有转弯半径。
7.城市中心:两个广场形成中心,大广场城西南,有守护神神庙、法庭、交易所、市场、公称公尺陈列室、行政机关、会议厅等。
后建一两层柱廊;小广场有神庙,其北有大小两个剧院,东端有大斗兽场,可容纳全城成人。
8.城市防御设施:城墙高7-8米,8个城门。
9.城市用地地块:房子1-2层,围绕天井。
潘萨府邸单独占一个街坊,97*38M。
三、图拉真广场
格局:①轴线对称,有多层纵深布局。
②广场正门是3跨的凯旋门,进门是129*90M 的广场,两侧敞廊中央各有一半圆厅,轴线交点上立着图拉真骑马青铜像。
③广场底部是巴西利卡,巴西利卡之后是一个24*16M的院子,中央立着纪功柱,院子左右是图书馆。
④穿过这个院子,又有一个围廊式院子,内有崇拜图拉真的庙宇,是广场艺术高潮所在。
四、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1.所处时代:公元1世纪
2.主要观点:①关于城址选择,他指出必须占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要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以及有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②关于建筑物选址,他探讨了建筑物的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四周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等;
③关于街道的布置,他研究了街道与常风向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④对广场的设计,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及研究用动物内脏实验的方法进行饮用水的试验等。
⑤同时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
3.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①《建筑十书》中的唯物主义哲学、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各种因素有助于文艺复兴中新文化的产生。
②提出理想城市模式,阿尔伯蒂继承了维特鲁威的思想理论,主要首先从城市的环
境因素,来合理地考虑城市的选址和选型,而且结合军事防卫的需要来考虑街道布局。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1.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模式:①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射箭距离,使防守者易于从各个方面狙击攻城者;②城市路网为放射环形系统;③市中心广场有神庙居中。
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模式对其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阿尔伯蒂理想城市模式:①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②中心点通常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③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3.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模式:帕尔曼—诺伐城,斯卡莫齐按照费拉锐特设想建设。
①中心为六角形广场;②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连接;③城市中心点设置棱堡状防御性建筑物。
4.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模式: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
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
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
4.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理想城市虽不多,但曾影响整个欧洲的城市规划思潮,特别是当时欧洲各国的军事防御城市如法国的萨尔路易等大都采用这种模式。
六、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1.理论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到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控制手段的城市规划完全不合适了,要求探索新的理论和进行新的实践。
2.早期:①托马斯•摩尔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54个城,城与城最远一天可以到达,废弃财产私有观念。
②安得累雅得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都主张废弃私有财产制。
3.后期:①欧文“新协和村”居民人口500-2000人,村中设有公共用的厨房、食堂、幼儿园等。
周围为住宅,附近有工厂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全村产品集中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共有。
②傅立叶的法郎吉,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
3.戈定:1871年力图把傅立叶的思想变成现实,在盖斯进行千家村建设。
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设想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经济的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在城市规划思想占有一定地位。
七、工业城市
法国建筑师戛涅“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效益最大为组织原则
1、各功能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
2、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等
3、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
4、各区间有绿带隔离
5、城市交通是先进的
6、重视规划灵活性,给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
7、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完成市政和交通工程的设计
八、田园城市
1.产生:19世纪末英国政府为攫取政治资本,以“城市改革”和“解决居住问题”为名,授权霍华德进行城市调查和提出整治方案。
2.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
①提出有关建设田园城市的论证,即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
②任何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应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应由邻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
③多中心结合,“社会城市”④城市和乡村结合
3.实践:1903年成立“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1920年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
4.影响: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具有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它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其后来的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有很大的作用,被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九、大街坊与雷德伯恩体系
1.大街坊:为组织好社区生活,并解决住宅受城市交通干扰的问题。
美国早期社区采用建立大街坊的规划组织。
2.雷德伯恩体系定义:居住区中,步行道与汽车分开,这种步行道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然后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按照分级的原则设计。
从主要道路向局部性支路,然后通向按尽端路设计原则的,服务于以小组住宅的局部性道路。
3.雷德伯恩体系共同点:①绿地,住宅与人行步行道有机地布置在一起。
②道路布置成曲线③人车分离④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布置,形成口袋形⑤通往一组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的配置公建,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中央⑥成团的布置建筑群。
4.关系:雷德伯恩体系是在大街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十、雅典宪章
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的会议上形成的。
2.主要内容:①区域规划的观点②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③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的保护④城市规划要考虑三度空间,并主张通过法律保证规划实施。
3.结论:①应按照城市人民意志进行规划②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应多从人的需求出发③工作应考虑与居住缩小距离④游憩,增加城市绿地⑤交通,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全新道路系统。
十一、居住单位
勒·柯布西耶的居住单位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中心区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2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解决 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就业密度和建筑密度 4.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交通系统——铁路和人车分离的高架路
代表作品:马赛公寓 1.可融337户,住1600人。
2.地面屋是敞开的柱廊,上面有17层,每3层设一走廊,住宅为跃廊式。
3.23种不同的类型,1-6,9-17层为住宅层,7-8层为商店和公共设施,17层和屋顶上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有跑道和成人健身房。
4.解决300多户人家的住宿外,还满足家庭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十二、大伦敦规划
1.巴罗报告:1940年提出,指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的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地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①分析人口问题或因及未来变化②分析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③根据国家利益提出对策
2.阿伯克龙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体现了盖迪斯提出的“组合城市”概念,运用“调查—分析—规划方案”的方法
3.规划方案:四层地域圈——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
①内圈:建筑与人口密集,主要改造特征是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的地区,降低居住用地净密度。
②近郊圈: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限制居住用地净密度,每公顷不超过125人,绿化大,以弥补内圈绿化不足。
③绿带圈:圈内严格控制建设,构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保护农田;有利于卫星城不依赖伦敦而进行自给自足的发展。
④外圈:用以疏散伦敦郡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
结论:这一规划方案对当时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以及改善已经很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四五十年代各国的大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总体缺点大于优点,政府采取措施压制。
4.主要问题:
①中心区人口不减反增②对第三产业发展估计不足③新城建设投资大,对疏散人口效果不显著④工业迁出后,旧区矛盾依然严重⑤交通负荷增长、交通延伸至郊区后,站线周围又自发扩张
十三、巴西利亚
1.城市平面模拟飞机形象,象征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
2.顺应地形弯曲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
3.城市交通现代化设计为货运交通设置了专线,为步行交通设置地下通道和步行街,主干道交叉点设立交桥。
4.采用三种手段:一是运用高速公路先进技术;二是运用公园绿地湖泊等美化设施;三是处理好东西干道的空间布局和突出广场上宏伟建筑。
5.连片草地、森林、人工湖
6.根据勒柯布西耶密集城市模式,以宏伟模式建设,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社会、文化和传统较少考虑
十四、魏林比
1.是瑞典的第一个新城
2.本身占地170公顷,设计了为8万人口服务的城市中心
3.新城中心采用岛式布局
4.公共中心周围布置居住建筑
5.住宅区广泛使用周边式封闭街坊布置,庭院式布置,还有一些建筑物布置在阶梯状地形上。
十五、大城市连绵区
1.出现原因:①分工:港口中心,行政中心②创新:清楚的分工形成有创新能力的城市
2.提出者: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
3.现象:一般呈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
以若干个几十万以至几百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带的最发达的地区,组合成
相互依赖,光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
4.举例:①波士顿—华盛顿大城市连绵区②芝加哥—匹兹堡大城市连绵区③圣地亚哥—旧金山大城市连绵区④其他国家的: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大城市连绵区。
日本的一东京,名古屋,大阪为核心,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大城市的东海岛连绵区。
十六、马尔罗法
该法规定对若干城市地区进行全面性的保护规划,把巴黎分成三部分
1.历史中心区,即18世纪形成的巴黎旧区,主要保护原有历史面貌,维持传统的职能活动
2.19世纪形成的旧区,主要加强居住区的功能,限制办公楼的建造,保护19世纪统一和谐面貌
3.对周边的部分地区则适当放宽控制,允许建一些新的住宅和大型设施。
贡献:完整的保持了长期历史上形成而在19世纪中叶为奥斯曼改造了的城市格局。
十七、简述英国新城的建设及历程
英国的新城建设按照规划建设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①1946-1954年以哈罗为代表的第一代新城。
新城较多的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区分比较严格;道路网为环路放射路组成;强调独立与平衡,但对经济问题考虑较少。
②1955-1966年,以朗科恩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城。
新城的特点是城市规模大,功能分区弱化,密度有所提高,重视区域经济平衡,把新城作为经济发展点,通过见者发展点来重新分布区域人口,组织区域经济。
③1967年以后,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城。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基于区域和区域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反磁力吸引体系,企图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经济和社会规划,均衡的分布生产力和就业人口,以对抗现代大城市所产生的向心力。
城市规模显著扩大,更注意自身经济发展,城市社会生活丰富,环境景观优美,管理高效,已成为区域平衡分布生产力和人口的节点。
历程:最初:巴罗报告(由london向外扩散),提出疏散伦敦中心区和人口。
【疏散】阿伯克隆比主持第一代新城(哈罗):城市规模小,密度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
【交通】二代:朗科恩、坎伯诺尔德特点:密度高、与公路联系密切,功能分区弱化等。
三代:密尔顿·凯恩斯更成功的新城特点a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b活动中心布置在环境边缘c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d突出景观效果
美日英新城建设比较:日:a卧城,人口老龄化。
B员工交通费报销,郊外居住,中心工作。
(鼓励政策)英:强调反磁力,中心城市人口真正疏散。
美:呈树状结构,哥伦比亚为典型。
十八、英法的区域规划
英国的区域规划:
在英国,提出了反磁力吸引体系。
认为每个城市有与其适应的地区吸引范围,同时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然有与其相应的区域中心。
著名的英国“东南研究计划”和苏格兰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根据增长极核的理论进行规划的。
其理论是:在精选的极核中密集投资,可以激发整个区域的增长。
法国的区域规划:
法国的区域规划着重研究在增长率水平之下的区域发展,以关心落后地区的区域性增长成为区域规划的主题。
60年代,法国政府指定21个规划大区的区域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地发展了8个平衡性大城市,对国民经济实行“平衡发展法”。
为限制巴黎地区人口和工业的发展,疏散巴黎的经济活动,为此制定了20多个移民方案。
十九、巴黎新城建设
巴黎新城的规划特点:1.城市的性质都是综合性的,其规模25—50万人不等;2.充分利用原有城镇基础。
建设周期短;3.规划结构比较松散;4.占地很广,乡村气息浓重;5.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每个新城中心区的建筑群各有特色;6.法国还将新城作为技术革新的试验场所。
案例:玛尔拉瓦格新城:
区位:巴黎东部,位于北部城市发展轴线的东端;
范围:由3个省,26个市镇共同组成,总长20公里,宽3—5公里,规划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结构:被重新组合成4个城市分区,新城为带型城市;
特点:规模巨大,规划结构合理和交通组织完善,建筑面貌不拘一格,绿化环境优异。
赛尔基·蓬图瓦兹新城区位:巴黎西北25公里范围:15个村镇构成占地10700公顷,规划人口30万人。
结构:新城沿河流右岸呈马蹄形发展,5个居住区分布在河湾旁天然绿化地带的高坡上。
特点:气氛热闹的市中心,广场和公共设施,富有魅力的娱乐基地和公园绿化,形式多样的住宅和步行道路,为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
二十、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
1.艺术手段
①采用中轴线,除了南北向还有东西向,交点建于城几何中心,加强城市总体布
局秩序,封建等级关系需要;
②以高大突出主要建筑物,以道路布局突出主要建筑群;
③结合自然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丰富,院落式住宅;
2.成就
①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图;
②城规思想与古代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关;
③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思想中反映;规划思
想与风水、八卦、阴阳有关;规划中关于数字的应用。
二十一、上海三次大规划
1.大上海都市计划——1929年民国时期规划:受美国早期功能主义规划理论影响;中心区规划采用中国传统手法。
2.1938年日本规划
①规划以原“大上海都市计划”中的新市中心为中心,划分十种地区;②追加吴淞工业地带的规划;③制定建筑条例;④技术标准细致。
3.1946-1948上海都市计划三稿
一稿:①包括大上海区域计划及上海市土地使用及干道系统计划两种;②充分利用
欧美最新规划理论;③注意城市功能及交通问题;④细部的技术问题。
二稿:①人口规模增加;②提高人口密度;③进一步研究铁路、港口问题;④改善市容,管理工厂建设。
三稿:①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②绿化比重提高;③研究工业分布,工业区附近建立住宅;④加强对外交通。
4.影响:三次积累了不少历史资料,对交通等技术问题研究比较细致,尽管未能很好结合中国当时实际,但经验证明当时这些理论是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对近代新的城市规划理论传播也起作用。
二十二、现代中国的城市化主要进程
(1).1949—1957年间的发展起步阶段
1949——1953年,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城市化水平逐步增长。
1953——1957年,中国成功执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工业产业,引进“苏联模式”,例如1954年的武汉规划,国家城建部门聘任了苏联专家巴拉金。
这一阶段制定了沈阳、兰州、郑州的城市规划。
(2).1958——1977年间的城市化波动阶段(反城市化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分为3个时期:超常的工业化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1958——1960),例如大跃进时期的天津上海南京等建设了大量卫星城;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1961——1965)例如1964年的攀枝花、十堰采用干打垒式的低标准、大分散、乡村型城市的规划手法;工业化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1966——1977),例如文革期间北京的建设基本上是在脱离城市规划指导的状态下进行的。
(3)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①降低城镇建制标准,是城市数量迅速上升
②随着各种城市政策的调整,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及其比重上升。
③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共同成为城市化的动力
例如1983年开始在桂林广州上海等地开展类似国外区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90年代以后武汉选定以“两通起飞”为战略突破口以求得全面的主动西安兰州抓住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方向,上海战略定位目标“一个龙头,三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