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09_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09_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是( )A、SOPB、GSPC、OTCD、GMP2、100级洁净区适用于下列哪种剂型的分装?A、口服液B、胶囊剂C、片剂D、粉针剂3、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环境下最差A、酸性B、碱性C、中性D、酸性和碱性4、浸出方法中的单渗漉法一般包括6个步骤,正确者为()A、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B、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C、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D、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5、关于软胶囊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可填充液体药物B、有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C、冷却液应有适宜的表面张力D、冷却液应与囊材不相混溶6、最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进行超微粉碎的设备是()A. 球磨机B.万能磨粉机C. 流能磨D. 万能粉碎机7、下列浸出制剂中,哪一种主要作为固体制剂原料而很少直接用于临床()A 浸膏剂 B、合剂 C 、酒剂 D 、酊剂8、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A、每g与原材料2-5g相当B、每g与原材料1g相当C、每ml与原材料1g相当D、每ml与原材料3g相当9、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制软材→制粒→粉碎→过筛→整粒→混合→压片B、粉碎→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和→压片C、混合→过筛→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D、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10、加速片剂在胃液中崩散成小粒子需加入()。

A、崩解剂B、稀释剂C、粘合剂D、润滑剂11、片剂中崩解剂加入方法可影响其崩解速度,一般的崩解速度是()。

A、内外加法>外加法>内加法B、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C、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 D 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12、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含答案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含答案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中药合剂;中药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

它是在汤剂应用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

2、热原;热原(pyrogen)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

3、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

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

4、等渗溶液;等渗溶液,指的是渗透量相当于血浆渗透量的溶液。

如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5、浓缩丸;浓缩丸系指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或提取浓缩成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制成的丸剂。

体积小,便于服用,发挥药效好;同时利于保存,不易霉变。

根据所用粘合剂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6、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7、药物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8、崩解时限;9、HLB值HLB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10、栓剂;栓剂(Suppository)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11剂型: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1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国家协商编订。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含答案一、A型题1.以下有关环糊精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糊精系淀粉的降解产物B.分子外部亲水C.有α、β、γ三种D.为中空圆筒形,内部呈亲水性E.将脂溶性药物包嵌于环糊精分子空腔内,提高水溶解度 2.包合物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刺激性B.增加药物的水溶性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液体药物粉末化E.实现靶向给药3.包合技术常用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饱和水溶液法B.熔融法C.研磨法D.冷冻干燥法E.喷雾干燥淀法4.以下不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微粉化药物B.环糊精包合物C.多晶型中的稳定型结晶D.固体分散物E.固体溶液5.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药物在固态溶液中以分子状态分散B.共沉淀物中药物以结晶状态存在C.药物在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中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中D.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者某些缺点,例如储存过程中老化、溶出速度变慢等E.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可能为多种类型的混合体 6.关于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表面积,增大溶解度和溶出速率B.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可制速释、缓释制剂C.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D.适合于半衰期短的药物E.使液体药物固体化,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刺激性7.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存在形式不包括A.分子状态B.细粉状态C.微晶状态D.微粉状态E.无定形状态8.以下哪个不是水溶液性固体分散体载体A.PEG6000B.PVPC.尿素D.pluronic F68E.乙基纤维素 9.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禁忌B.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减少用药剂量D.控制释放速率,使药物浓集于靶区E.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1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硫酸钠作为A.絮凝剂B.固化剂C.囊材D.凝聚剂E.pH调节剂1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等电点(如pH4.0~4.5) 以下使A.明胶带正电B.明胶带负电C.阿拉伯胶带负电D.微囊固化E.带正、负电荷的明胶相互吸引交联12.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甲醛作为A.乳化剂B.增塑剂C.增溶剂D.凝聚剂E.固化剂13.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为A.环糊精、聚乙二醇B.明胶、阿拉伯胶C.磷脂、胆固醇D.壳聚糖、甲基纤维素E.清蛋白、胆固醇14.不能延缓药物释放的方法是A.减小难溶性药物的粒径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包缓释衣D.微囊化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15.关于控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释药速度为一级速度过程,可恒速释药8~10h,减少了服药次数B.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C.适合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D.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E.避免频繁给药而致中毒的危险16.渗透泵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减小溶出B.片剂膜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C.减慢扩散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E.增加溶出17.关于缓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内维持一定血药浓度,可以减少服药次数B.适于单服剂量大于1g,且溶解度小的药物C.使血液浓度平稳,克服了峰谷现象D.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E.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18.常用做控释制剂中控释膜材料的物质是A.聚丙烯B.聚乳酸C.氢化蓖麻油D.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聚氰基丙烯酸烷酯19.膜控释制剂不包括A.封闭型渗透性膜B.毫微囊C.微孔膜包衣D.多层膜控释片E.控释包衣微丸20.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的缓释膜状制剂称为A.缓释膜剂B.膜控型缓释制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涂膜剂E.多层膜剂2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A.硅橡胶B.蜡类C.海藻酸钠D.聚氯乙烯E.脂肪22.被动靶向制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脂质体B.静脉乳剂C.微球D.毫微粒E.前体药物制剂23.下列哪个是主动化学靶向制剂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24.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定向性?B.提高药物稳定性?C.脂质体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D.速效作用?E.降低药物的毒性?25.脂质体制备常用的类脂膜材为A.明胶、吐温80B.明胶、白蛋白C.磷脂、胆固醇D.聚乙二醇、司盘80E.清蛋白、胆固醇26.以下有关毫微粒的叙述, 错误的是A.实现靶向给药B.能够直接透过毛细血管壁C.载体材料不会生物降解D.氰基丙烯酸烷酯是纳米粒常用的合成高分子载体材料E.粒径一般在10~1000nm范围内27.属于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A.DNA-柔红霉素结合物B.药物-抗体结合物C.氨苄青霉素毫微粒D.栓塞复乳E.PEG修饰的脂质体二、B型题[1~5]A.共沉淀法B.交联固化法C.溶剂非溶剂法D.注入法E.饱和水溶液法或重结晶法为下列制剂选择最适宜的制备方法23.脂质体24.毫微粒 25.微囊 26.β-环糊精包合物 27.固体分散体[6~9]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单硬脂酸甘油脂C.白蛋白D.无毒聚氯乙烯E.阿拉伯胶、壳聚糖6.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7.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8.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9.可用于制备微囊[10~ 12]A.缓释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控释制剂E.主动靶向制剂10.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导弹”,将药物浓集于靶区而发挥疗效11.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制剂12.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通过肌体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等器官13.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14~17]A.微球B.pH敏感脂质体C. 微囊D.毫微粒E.靶向乳剂14.为提高脂质体靶向性加以修饰的脂质体15.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16.系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明胶、清蛋白及纤维素类等制成的一种固态胶体微粒,粒径大小一般在10~1000nm,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的溶液17.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18~22]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B.防止挥发性成份挥发,提高稳定性C.液体药物的粉末化D.遮盖药物的不良嗅味E.提高生物利用度18.橙皮苷-β环糊精包合物 19.茅苍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 20.红花油-β环糊精包合物 21.双香豆素-β环糊精包合物 22.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23~26]A.复凝聚法B.单凝聚法C.溶液-非溶剂法D.液中干燥法E.化学法23.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24.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产生囊膜形成微囊25.以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26.在某种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一种对该聚合物不可溶的液体(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聚合物包成微囊[27~31]A.不溶性骨架片B.亲水性凝胶骨架片C.阴道环D.溶蚀性骨架片E.渗透泵将以下叙述与各种缓、控释制剂相匹配27.用脂肪或蜡类物质为骨架制成的片剂28.用无毒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硅橡胶为骨架的片剂29.用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的片剂 30.用硅橡胶为材料制成的弹性环状物31.用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包衣的片剂,片面用激光打一个孔[32~36]A.前体药物制剂B.包合物C.胃驻留控释制剂D.膜控释制剂E.固体分散体32.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具有独特形式的复合物33.系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34.服用后亲水胶体吸水膨胀漂浮于胃内容物上面,逐渐释放药物的一类控释制剂35.水溶性药物及辅料包封于透性的、生物惰性的高分子膜中而制成的给药体系[36 ~39]A.前体药物制剂B.磁性靶向制剂C.靶向给药乳剂D.毫微粒E.脂质体36.系用乳剂为载体,传递药物定位于靶部位的微粒分散系统37.由磁性材料、骨架材料用药物组成,采用体外磁响应导向至靶部位的制剂38.系指一类由活性药物(母药)通过一定方法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化合物,在体内经酶解或非酶解途径释放出活性药物39.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制成的微型囊泡三、X型题1.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A.提高药物溶解度B.液体药物粉末化C.提高药物稳定性D.制备靶向制剂E.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2.有关环糊精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环糊精是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于淀粉后形成的产物B.是水溶性、还原性的白色结晶性粉末C.是由6-12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D.其中结构是中空圆筒型E.其中以β-环糊精最为常用3.固体分散体常用的水不溶性载体材料有A.乙基纤维素ECB.胆固醇C.聚乙二醇PEGD.含季铵基团的聚丙烯酸树脂E.聚乙烯醇PVA4.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溶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5.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包括A.增加药物的分散度B.形成高能状态C.可提高药物的润滑性D.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对药物有抑晶性6.固体分散体中载体对药物的作用是A.使药物以分子或微细晶粒分散,增加比表面积B.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率C.确保药物的高度分散性D.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水溶性载体可药物聚集与附集,增加润湿性7.固体分散体的制法有A.熔融法B.溶剂法C.溶剂-熔融法D.溶剂-非溶剂法E.共沉淀法8.微囊特点有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9.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常用的凝聚剂有A.亚硫酸钠B.丙酮C.明胶D.硫酸钠E.乙醇10.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有A.甲基纤维素B.壳聚糖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甲醛E.聚维酮11.为提高微囊化质量而加入的附加剂有A.稳定剂B.助悬剂C.阻滞剂D.促进剂E.增塑剂1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缓释长效制剂A.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C.溶解度很小,吸收无规律的药物D.一次剂量很大的药物E.药效强烈的药物13.可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A.生物半衰期<1h或>24h的药物B.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C.不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D.溶解度大的药物E.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14.下列关于骨架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含无毒惰性物质作为释放阻滞剂的片剂B.药品自骨架中释放的速度低于普通片C.本品要通过溶出度检查,不需要通过崩解度检查D.药物自剂型中按零级速率方式释药E.骨架片一般有三种类型15.膜控型缓释制剂包括A.薄膜包衣缓释制剂B.缓释微囊剂C.靶向乳剂D.脂质体E.缓释膜剂16.下列有关渗透泵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和易溶于水的药物为片芯组成的片剂B.为了药物的释放,片衣上用激光打出若干个微孔C.服药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溶解药物后由微孔流出被机体吸收D.具有控释性质,释药均匀、缓慢,药物溶液态释放可减轻局部刺激性E.片芯含有高分子推动剂17.以下哪些是控释制剂?A.渗透泵片?B.注射微乳?C.薄膜衣片?D.胃滞留片?E.胃内漂浮片?18.缓释制剂可分为A.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B.缓释膜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注射用缓释制剂E.缓释胶囊19.以下以减小扩散速度为主要原理制备缓释制剂的工艺为A.胃内滞留型B.包衣C.制成微囊D.制成植入剂E.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20 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B增大难溶药粒子大小C溶剂化D药物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胶体物质中21.下列哪些属于缓释-控释制剂A.骨架片B.静脉乳剂C.脂质体D.渗透泵E.微囊片22.下列哪些属于靶向制剂A.脉冲制剂B.毫微粒C.脂质体D.胃内漂浮制剂E.磁性微球23.注射用缓释制剂包括:A.油溶型B.水溶型C.混悬型D.醇溶型E.胶体溶液型24.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包括A.水溶性(亲水凝胶性)骨架缓释制剂B.脂溶性(熔蚀性)骨架缓释制剂C.乳剂型骨架缓释制剂D.不溶性骨架缓释制剂E.混悬型骨架缓释制剂25.控释制剂的类型有A.渗透泵式控释制剂B.骨架分散控释制剂C.膜控释制剂D.注射用控释制剂E.胃驻留控释制剂26.膜控释制剂可分为A.封闭型渗透性B.微孔膜包衣C.多层膜控释D.眼用控释制剂E.皮肤用控释制剂、子宫用控释制剂27.关于控释制剂叙述正确的为A.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药B.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C.适宜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D.不适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E.以零级或近零级速率释药28.下列有关于脂质体的叙述哪些正确A.脂质体本身无药理作用,可作为药物的载体制成注射剂应用B.油溶性药物可进入双分子层,水溶药物则进入脂质体内部C.脂质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的球形结构D.脂质体可因双分子层的多少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的膜材特点为在水中不易形成胶团,分子不具有两亲性29.关于脂质体表述正确的是A.有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B.药物包囊于脂质体,可延长药物作用C.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对癌细胞有排斥性D.可降低药物的毒性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0.脂质体的制法有A.薄膜分散法B.凝聚法C.超声波分散法D.冷冻干燥法E.注入法31.靶向制剂按靶向作用机理可分为A.前体药物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被动靶向制剂E.脂质体靶向制剂32.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33.靶向制剂利用了下列哪些人体生物学特性,将药物传送到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的A.pH梯度(口服制剂的结肠靶向)B.毛细血管直径差异C.免疫防御系统D.特殊酶降解E.受体反应34.下列有关靶向给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制成毫微粒后,难以透过角膜,降低眼用药物的疗效B.常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微球C.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延长作用时间D.清蛋白是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E.毫微粒可制成冻干粉保存35.靶向制剂的特点包括A.药物主要分布于靶区周围,减少用药剂量B.降低了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副作用C.减缓药效产生时间D.可利用磁性制剂进行局部造影E.可用于阻塞肿瘤血管,使肿瘤坏死36.关于前体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降低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吸收加强,血药浓度增高D.水溶性药物制成难溶性的前体药物后,药物作用时间延长E.可制成靶向制剂38.以下哪些药物可考虑制成前体药物制剂A.溶解度小或溶解达不到要求浓度的药物B.稳定性差,或有刺激性、不良嗅味的药物C.吸收不理想或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D.制成靶向制剂E.有毒副作用无法用于临床的药物参考答案一、A型题1.D、2.E、3.B、4.C、5.B、6.D、7.B、8.E、9.C、10.D、11.A、12.E、13.B、14.A、15.A、16.D、17.B、18.D、19.B、20.A、21.C、22.E、23.E、24.D、25.C、26.C、27.C二、B型题1.D、2.B、3.C、4.E、5.A、6.B、7.D、8.A、9.E、10.E、11.A、12.B、13.D、14.B、15.C、16.D、17.A、18.A、19.B、20.C、21.E、22.D、23.B、24.E、25.A、26.C、27.D、28.A、29.B、30.C、31.E、32. B、33.E、34.C、35.D、36.C、37.B、38.A、39.E三、X型题1.ABC、2.ACDE、3. ABD、4.ADE、5.ABDE、6. ABCDE 、7. ABCE、8. BCDE、9. BDE、10. ABCE、11.ACDE、12.ABCDE、13.BCD、14.ABCE、15. AB、16.ACDE、17. ADE 、18.ABCDE、19.BCD、20.ABDE、21.ADE、22.BCE、23. AC、24. ABD、25. ACE 、26.ABCDE、27. ABCE、28.ABCD、29. ABDE、30.ACDE、31. BCD、32. ABCD、33. ABCDE、34.ABD、35. ABDE、36.ACDE、37. ABCDE。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新技术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新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中药制剂技 术不断涌现,例如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 等。这些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 用度,从而使得药物更加安全、有效。例 如,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 中,这些颗粒可以穿过细胞膜,从而提高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VS
政策环境分析
01
政策支持
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 支持,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02
法规监管
法规监管不断完善,为中药新剂型与 新技术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
03
产学研合作
政府鼓励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产业 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4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前景及挑战
市场前景
要点一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不 断提高,市场对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要点二
国际化进程加快
随着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药新 剂型与新技术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市场潜力巨大。
要点三
技术创新驱动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 展,为市场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 支撑。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某些新型的中药制剂技术可以显著增强药物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药物更加安全、有效。例如,纳米技术可以将 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这些颗粒可以保护药物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药物稳定性与新技术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能力。某些新型的中药制剂技术可以显著 增强药物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药物更加安全、有效。例如,冻干技术可以将药物制成冻干粉,从而使得药物更 加稳定,并且可以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药剂学思考题(二)

药剂学思考题(二)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分析实 验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 意见或建议。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 值、标准差等统计量,绘制图表表示 数据分布和变化趋势。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或文献报道进 行比较和分析,评价实验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
05
新剂型与新技术在药剂学中 应用
缓控释制剂技术及应用
可控性
制剂的质量应可控, 以确保批间质量的均 一性和稳定性。
稳定性
制剂应具有一定的物 理和化学稳定性,以 确保在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不发生变质。
顺应性
制剂设计应考虑患者 的顺应性,方便使用 和携带。
常用药物剂型举例
片剂
如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具有剂量准确、方便携带和使用等特 点。
气雾剂
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 等,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具有 起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包括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 型、气体分散型等。
按制法分类
包括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等。
按形态分类
包括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 。
制剂设计原则与方法
安全性
制剂设计应首先考虑 用药的安全性,确保 药物在有效期内性质 稳定,无毒无害。
有效性
制剂应能保证药物在 体内达到有效浓度, 并维持一定时间,从 而发挥治疗作用。
旋光仪
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水平,光源是否正常。测 量时应保持恒温,避免振动和气流干扰。使用后 应关闭光源,用防尘罩盖好。
分光光度计
使用前应预热并校准波长,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和 参比溶液。测量时应保持光源稳定,避免杂散光 干扰。使用后应清洗比色皿和样品室,关闭光源 和电源。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 在实验记录本上,包括实验日期、实 验名称、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原始 数据等。

最新09-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资料

最新09-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资料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是( )A、SOPB、GSPC、OTCD、GMP2、100级洁净区适用于下列哪种剂型的分装?A、口服液B、胶囊剂C、片剂D、粉针剂3、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环境下最差A、酸性B、碱性C、中性D、酸性和碱性4、浸出方法中的单渗漉法一般包括6个步骤,正确者为()A、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B、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C、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D、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5、关于软胶囊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可填充液体药物B、有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C、冷却液应有适宜的表面张力D、冷却液应与囊材不相混溶6、最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进行超微粉碎的设备是()A. 球磨机B.万能磨粉机C. 流能磨D. 万能粉碎机7、下列浸出制剂中,哪一种主要作为固体制剂原料而很少直接用于临床()A 浸膏剂 B、合剂 C 、酒剂 D 、酊剂8、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A、每g与原材料2-5g相当B、每g与原材料1g相当C、每ml与原材料1g相当D、每ml与原材料3g相当9、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制软材→制粒→粉碎→过筛→整粒→混合→压片B、粉碎→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和→压片C、混合→过筛→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D、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10、加速片剂在胃液中崩散成小粒子需加入()。

A、崩解剂B、稀释剂C、粘合剂D、润滑剂11、片剂中崩解剂加入方法可影响其崩解速度,一般的崩解速度是()。

A、内外加法>外加法>内加法B、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C、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 D 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12、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一、药物的提取技术1微波提取的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对提取溶剂极性的要求微波提取(ME)又称微波辅助提取,是微波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的一种提取方法,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效率的一种辅助提取新技术。

特点:1、快速高效(高频作用下,产生偶极涡流、离子电导和高频率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2、加热均匀内加热,整个物料同时加热,无温度梯度)3、选择性(极性大,对微波能得吸收越大,升温快;对于不吸收微波的非极性溶剂,微波几乎不起加热作用)4、生物效应原理:1、微波(MW),又称超高频电磁波,波长:1mm~1m,频率:0.3~300GHz ,工用与家用:2.45GHz (为防止干扰无线电通讯)。

2、微波具有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电场通过同步的偶极旋转和离子电导作用进行加热。

适应范围:热稳定成分;也适用于苷类、多糖等易被酶解的成分。

(对于蛋白质、多肽等易被热降解、变性、甚至失活)对提取溶剂极性的要求:1、能被微波穿透,具有一定极性;2、对被提取成分有较强的溶解能力;3、对提取后处理干扰较少;4、使用非极性溶剂,则必须加入一种或多种极性溶剂。

(提取温度略低于提取溶剂的沸点)2超声提取的原理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提取不需加热、避免高温加热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提取效率高;节约溶剂;不影响有效组分的活性;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利于进一步精制;节约能源)的性质(密度、黏度、扩散系数、溶解能力)3超临界提取的溶剂、SF-CO2常见超临界流体有二氧化碳、氮、甲醇、乙醇、丙烷二氧化碳的性质:性质:1、密度 SF-CO2的密度随压力和温度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的特点:1)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流体的密度将大幅度的改变;2)在超临界区,其密度变化可在150~900g/dm3的较大范围之间。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复习总结).doc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复习总结).doc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第一章微波与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ME)乂称微波辅助提取,是微波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的一种提取方法,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效率的一种辅助提取新技术。

特点:1、快速高效2、加热均匀3、选择性4、生物效应微波(MW),又称超高频电磁波,波长:频率:0. 3~300GHz ,工用与家用:2. 45GHz (为防止干扰无线电通讯)。

微波具有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电场通过同步的偶极旋转和离子电导作用进行加热。

影响因素:1、溶剂2微波功率3、提取时间4、温度5、基体物质6、冷却时间超声波提取(UAE)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提取效率并不会有显著升高,但可防止有效组分分解。

低频超声般用于生物碱的提取。

特点:1、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传统方法需高温加热提取造成的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作川,尤其适川于对热敏感物质的提取。

2、提取效率高3、节约溶剂4、不影响有效组分的活性5、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利于进-步粘制6、节约能源影响因素:1、溶剂2、超声波频率3、提取时间4、温度5、药材组织结构6、超声波的凝聚机理第二章超临界流体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在超临界温度条件下,改变压力即可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和其他特性,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提取出来, 这种提取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提取。

超临界流体的主要特点:既具有液态时的高密度,乂貝有气态时所具有的低黏度和极强的渗透性,其扩散系数要比普通液体大100倍以上。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F-C02)最为常用,具有较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特点或优点:1、常温下可操作,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可有效地防止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高温破坏和氧化;2、性质稳定、无色无味、无毒,提収物中无残留,无溶解污染;3、价廉易得,易制成高纯度气体,不易燃烧,使用安全;4、提取速度快,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操作费用低,选择性好。

中药药剂学练习思考题

中药药剂学练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剂型与制剂,药物、药品与成药,处方与药典2.中药药剂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3.将原料药材制成制剂有何意义?4.选择药物剂型时应考虑那些因素?5.GMP、GAP、GLP、GCP的含义及实施的意义?6.中药药剂学的研究为什么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第三章制药卫生1. 药剂可能被污染的途径有哪些?怎样解决?2. 不同中药剂型的卫生要求有何差异?3. 灭菌的方法有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及适用范围?4. 常有的防腐剂有哪些?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前处理1. 什么是中药制剂的前处理?前处理对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有何意义?2. 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的适用范围与粉碎特点?3. 何谓串油、串料、蒸罐?各适应哪些物料的处理?4. 中药常用的提取、浓缩、纯化方法有哪些?第八章浸出药剂1.浸出制剂包括哪些剂型?2.浸出制剂具有何特点?3. 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的浓度是如何规定的?4. 浸出药剂、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药酒、酊剂、流浸膏、浸膏剂、煎膏剂、茶剂的概念。

第九章液体药剂1.液体药剂有何特点?2.按分散系统液体药剂分为几类?各举1~2例。

3. 何谓表面活性剂的CMC、昙点、HLB值?4.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有哪些应用?5. 乳剂的基本组成有几项?类型有几种?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条件是什么?6. 根据Stokes定律如何减少混悬剂中微粒的沉降?7.如何增加液体药剂中药物的溶解度?第二十一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1. 研究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有何意义?2. 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包括哪些范畴?3.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4. 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有何特点?5. 稳定性试验方法有哪些?基本试验条件是什么?第十章注射剂(附滴眼剂)1. 何谓热原?热原的组成?除热原的方法?热原的检查方法?2. 等渗与等张的概念有何不同?临床上为什么不能注射低渗溶液?3. 鞣质在注射液中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除去鞣质?4. 请写出中药注射剂的一般制备流程。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肥皂是哪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B、阳离子C、非离子D、两性离子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2、粉体的性质不会对()产生影响A、药物成型B、药物生产C、药物疗效D、A、B、C都不是E、A、B、C都是正确答案:D3、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方法最佳()A、多次过筛B、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C、搅拌D、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E、等量递加正确答案:B4、清洁手部、面部时用药皂反复搓洗至手腕上()厘米处。

A、5B、15C、8D、20E、10正确答案:A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加入()A、滑石粉B、甘油C、白及胶D、二氧化钛E、着色剂正确答案:D6、含油脂的黏性较强药粉,宜选用哪种过筛机()A、手摇筛B、悬挂式偏重筛粉机C、旋风分离器D、电磁簸动筛粉机E、振动筛粉机正确答案:D7、关于粉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法粉碎就是使物料处于干燥状态下进行粉碎的操作B、湿法粉碎可以使能量消耗增加C、湿法粉碎是指药物中加入适当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D、由于液体对物料有一定渗透性和劈裂作用有利于粉碎E、湿法操作可避免操作时粉尘飞扬.减轻某些有毒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答案:B8、下列药物中,不宜采用加液研磨湿法粉碎的药物是()A、薄荷脑B、冰片C、樟脑D、牛黄E、麝香正确答案:D9、关于滴丸特点叙述的是()A、滴丸是用滴制法制成的B、滴丸载药量小C、滴丸可供选择的基质与冷凝液种类多D、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E、滴丸生物利用度高正确答案:C10、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A、葡萄糖B、淀粉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正确答案:D11、不适用于热敏性药物制粒的方法是()A、喷雾制粒B、滚压法制粒C、重压法制粒D、挤压式制粒E、流化制粒正确答案:E12、流动性差的药粉或浸膏粉填充胶囊时宜()A、制成硬胶囊B、可制成颗粒后填充C、制成软胶囊D、制成肠溶胶囊E、粉碎成粉末填充正确答案:B13、下列关于热原的性质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B、被吸附性C、挥发性D、耐热性E、滤过性正确答案:C14、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按大小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B、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C、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D、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E、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正确答案:D15、需要单独粉碎的药物是()A、当归B、大黄C、杏仁D、石决明E、牛黄正确答案:E16、下列有关粉体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粉体轻质、重质之分只与真密度有关B、粒密度为粉体的真实密度,一般由气体置换法求得C、粉体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D、比表面积为单位重量粉体具有的总表面积E、堆密度指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正确答案:B1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缩写为()A、GAPB、GMPC、GSPD、GLPE、SOP正确答案:B18、丸剂处方中含有芳香挥发性或气味特殊的药物,最好处于丸粒的( )A、表面B、底层C、中层D、包衣层E、各层均可以正确答案:C19、关于注射剂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于疾病诊断B、不能产生延长药效的作用C、适用不宜口服的药物D、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E、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正确答案:B20、不得添加增溶剂的是()A、肌内注射剂B、滴眼液C、脊椎腔注射剂D、皮下注射剂E、皮内注射剂正确答案:C21、含油量高的药物适宜制成的剂型是()A、散剂B、硬胶囊剂C、片剂D、软胶囊剂E、混悬液正确答案:D22、干燥终点由()来确定A、班长B、干燥时间C、操作人D、离线样品水分检查结果E、经验判断正确答案:D23、混悬性颗粒剂通常将处方中哪类粉碎成细粉直接应用()A、含水溶性成分的药材B、含醇溶性成分的药材C、含非挥发性成分的药材D、含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药材、贵重药材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24、下列不是常用的粉碎设备()A、研钵B、气流式粉碎机C、冲击式粉碎机D、流能磨E、球磨机正确答案:B25、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A、水丸B、水蜜丸C、滴丸D、蜜丸E、蜡丸正确答案:E26、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A、中粉B、极细粉C、最细粉D、细粉E、粗粉正确答案:D27、下列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A、微波灭菌B、γ射线灭菌C、滤过法D、环氧乙烷灭菌E、紫外线灭菌正确答案:D28、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大的是()A、0号B、1号C、2号D、00号E、3号正确答案:D29、下列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卵磷脂B、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C、硫酸化物D、硬脂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E、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正确答案:B30、下列有关软膏剂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性基质适合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B、O/W型乳剂基质易清洗,不污染衣物C、乳剂型基质可加入保湿剂D、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乳剂型基质E、油脂性基质不适于脂溢性皮炎正确答案:D31、黑膏药药料提取时,炸料应该达到的程度为()A、外表深褐色、内部焦黄色B、表面棕褐色C、表面焦黄色D、内部焦黄色E、内部黄褐色正确答案:A32、属于静态干燥的是()A、烘箱干燥B、气流干燥C、沸腾干燥D、上述都不是E、喷雾干燥正确答案:A33、水飞法得到的粉末属于()A、中粉B、最粗粉C、粗粉D、极细粉E、细粉正确答案:D34、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是()A、炼油B、去“火毒”C、摊涂D、炸料E、下丹正确答案:A35、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检验人员至少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以上学历A、中专或高中B、大专C、研究生D、初中E、本科正确答案:A36、流化制粒也称“一步制粒法”,是指多项操作在同一设备中完成,但不包括()A、药材提取B、物料混合C、制粒D、干燥E、以上答案都不对正确答案:A37、混合粉碎的特点是()A、粒子间相互渗透减少内聚力B、适应大量糖粘性药物C、适应药物的特殊性质D、适应新鲜动物药E、适应大量的油脂性药物正确答案:A38、注射用水可采用()A、低温保存B、循环C、循环 C.70℃以上保温循环D、高温保存E、冷藏正确答案:C39、利用高速流体粉碎的是()A、万能磨粉机B、研钵机C、万能粉碎机D、球磨机E、流能磨正确答案:E40、可用作水性凝胶剂基质的是()A、羊毛脂B、硅酮C、凡士林D、硬脂酸钠E、卡波姆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用于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的安瓿需()A、200℃以上干热灭菌45分钟B、180℃以上干热灭菌1.5小时C、170℃干热灭菌2小时D、160℃干热灭菌1.5小时E、150℃干热灭菌2小时正确答案:ABC2、下列可以作为片剂润滑剂的有( )A、滑石粉B、糖粉C、糊精D、硬脂酸镁E、微粉硅胶正确答案:ADE3、有关橡胶膏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污染衣服B、对机体损害性很大C、载药量大D、携带、运输和使用方便E、黏着力强正确答案:ABCDE4、下列方法中,有利于药物粉碎的是()A、增加韧性B、减少韧性C、增加脆性D、降低黏性E、减少脆性正确答案:BCD5、改善中药注射剂澄明度的措施有()A、热处理冷藏B、调节药液适宜的PhC、合理选用增溶剂、助溶剂与助滤剂D、调节药液适宜渗透压E、采用超滤技术正确答案:ABCDE6、注射剂中常采用的去鞣质的方法有()A、醇溶液调pH法B、胶醇法C、蒸馏法D、萃取法E、聚酰胺吸附法正确答案:ABE7、注射剂防止主药氧化可采用的措施有()A、加抗坏血酸B、加依地酸二钠C、调适宜pHD、通CO2或N2E、降低温度,避光保存正确答案:ABCDE8、输液剂不得加入的附加剂有()A、抑菌剂B、增溶剂C、止痛剂D、渗透压调节剂E、pH调节剂正确答案:AB9、下列哪些属于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A、分离纯化技术B、浸提技术C、粉碎技术D、制粒技术E、干燥技术正确答案:ABCE10、胶囊剂内填充的药物的形式有()A、微丸B、颗粒C、粉末D、液体E、混悬液正确答案:ABCDE11、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片剂类型有( )A、舌下片B、口含片C、分散片D、肠溶衣片E、植入片正确答案:ABE12、影响滴眼液药物疗效的因素有()A、表面张力愈大,使药物易于渗入B、滴药次数和每次滴药的滴数C、滴眼液的pH影响药物的吸收D、滴眼液的刺激性E、增加黏度有利于吸收正确答案:BCDE13、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B、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C、作乳化剂使用时, 浓度应大于CMCD、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E、作O/W型乳化剂使用, HLB值应大于8正确答案:ABCD14、中药注射用原料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主要有()A、超滤法B、蒸馏法C、萃取法D、大孔树脂吸附法E、酸碱沉淀法正确答案:ABCDE15、除去药液中热原的方法有()A、反渗透法B、超滤法C、凝胶滤过法D、离子交换法E、高温法正确答案:ABCDE16、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A、混悬型注射剂B、注射剂C、注射用无菌粉末D、乳浊型注射剂E、大输液正确答案:AC17、下列关于软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充填液体药物B、可以充填固体粉末状药物C、干燥后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不变D、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增塑剂E、可以充填W∕O型乳剂正确答案:ABCDE18、酒溶性颗粒剂原料提取方法是()A、煎煮法B、水蒸气蒸馏法C、回流法D、浸渍法E、渗漉法正确答案:CDE19、关于影响喷雾制粒因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含糖量较高易造成粘壁的物料,加入适量β-环糊精等辅料B、适当升高浓缩液的温度,可加快制粒速度,提高生产效率C、应根据物料的性质和不同制粒目的选择雾化器D、生地、熟地、麦冬、黄精等药材制得的中药浓缩液易产生粘壁现象E、浓缩液的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5(80℃)正确答案:ABCDE20、关于影响挤压制粒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制粒时加料量可直接影响B、软材要求“握治成团,触之即散”C、揉混强度大、混合时间长,制成的颗粒细粉多D、黏合剂过多,制成的颗粒太硬E、筛网规格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正确答案:ABCDE三、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流化制粒时,出现塌床的根本原因是黏合剂的加入速度小于干燥速度。

第十章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简介(附答案)

第十章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简介(附答案)

第十章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简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指纹图谱是指A、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的光谱图B、中药制剂经处理后测得的光谱图C、中药材经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的色谱图D、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测得能够表示其特性的色谱图或光谱图E、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能够表示其特性的色谱图2.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样品采集应A、大于10批B、小于10批C、大于20批D、5批E、1批3.在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供试品溶液应用何种量器配制A、刻度烧杯B、锥形瓶C、纳氏比色管D、刻度试管E、已标定的容量瓶4.用HPLC法研究丹参葡萄糖注射液指纹图谱时,实验中分别在210nm标出2个峰;254nm处标出大于9个峰;280nm标出3个峰;325nm标出1个峰,应选的测定波长是A、200nmB、210nmC、254nmD、280nmE、325nm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作出规定,要求建立指纹图谱的中药新药剂型为A、丸剂B、散剂C、合剂D、颗粒剂E、注射剂6.HPCE中表观淌度是指A、电泳淌度与电渗淌度的加合B、电泳的淌度C、电渗流的淌度D、正离子的迁移速度E、负离子的迁移速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GC-MS分析时可获得的信号参数有A总离子流色谱图B质量色谱图C选择离子监测图D质谱图E色谱保留值2.HPLC-MS系统常用的接口主要有A流通池接口B热喷雾接口C粒子束接口D电喷雾接口E离子喷雾接口3.目前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主要有ATLC指纹图谱BHPLC指纹图谱CGC指纹图谱DMS指纹图谱EDNA指纹图谱4.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哪些部分的指纹图谱应具有相关性A原药材B中间体C有效部位D注射剂产品E注射剂辅料5.HPCE的主要分离模式有A醋酸纤维素膜电泳B琼脂凝胶电泳C毛细管区带电泳D毛细管等速电泳E毛细管等电聚焦三、填空题:1.LC-MS的大气压离子化接口,包括____和____两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多选下列关于中药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有OA.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 (g∕ml)B.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C.为防止微生物的(江南博哥)污染,糖浆剂常加防腐剂D.可分为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E.矫味糖浆可分为单糖浆和芳香糖浆正确答案:A, B, C, D5 E2、单选以凡工林片油质的软膏剂中常加入羊毛脂是为了()A .调节黏度B.改善吸水性C.增强涂展性D.降低基质熔点E.促进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B3、单选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稠膏量的OA 9倍B.8倍C.7倍D.6倍E.5倍正确答案:E4、单选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是OA.避光B ,驱逐氧气C.加入抗氧剂D.加入表面活性剂E.制成干燥的固体正确答案:E5、多选下列有关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有OA.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剂、混悬颗粒剂和泡腾颗粒剂B.挤出制粒法、快速搅拌制粒法、流化喷雾制粒法和干法制粒法等是颗粒剂制备常用的制剂方法C.颗粒剂制备时,辅料的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清膏量的5倍D.酒溶颗粒剂制备时,原料药的提取应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E.混悬颗粒剂制备时,通常将含热敏性、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药材以及贵重细料药等粉碎成细粉备用正确答案:A, B, C, D5 E6、多选膜剂理想的成膜材料应()A.无刺激性、无致畸、无致癌等B.在体内能被代谢或排泄C.与药物不起作用D.成膜性、脱膜性较好E.在体温下易软化、熔融或溶解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OA.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B.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C.在水中不解离D.只可作为外用E.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正确答案:C8、单选明胶浆OA.包粉衣层B.包隔离层C ,打光D.包糖衣层E.片衣着色下列片剂包衣物料的主要用途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片剂包糖衣的物料。

中药制剂新机型重点

中药制剂新机型重点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思考题一、微波提取、超临界提取、微型胶囊1.微波与超声波提取的概念、原理、特点、提取条件与影响因素?2.超临界流体的概念、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提取工艺循环流程?3.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影响因素?4.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技术的应用范围?5.微囊的概念、中药微囊化的特点?6.单凝聚法、复凝聚法的制备原理与常用材料?二、缓控-释制剂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各类缓控释制剂的原理?2.与普通制剂相比,缓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3.渗透泵片的概念、结构类型和控释原理?影响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因素有哪些?4.骨架片的概念、分类、质量要求?亲水凝胶型骨架片的常用辅料?5. 迟释制剂的概念?6.结肠定位制剂的分类?7.哪些药物适合制成胃内漂浮缓释片?8. 哪些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适合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9.拟合缓控释制剂药物曲线的数学模型有哪些?三、经皮给药系统1.药物透皮吸收的概念?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TDDS的概念与分类?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有哪些?3.何为透皮吸收促透剂?应符合哪些条件?常用的有哪些种类?4.巴布膏剂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哪几层?巴布剂常用的材料?巴布剂的特点?5.离子导入的概念?6.用于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熔点范围?分子量范围?四、脂质体1.脂质体的含义、特点与制备方法?2.制备脂质体的材料有哪些?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被动靶向脂质体药物吸收机理主要是什么?4.主动靶向脂质体在体内主要靶向于什么位置?5.适宜制成脂质体混悬型注射剂、且大多为单室脂质体的方法是什么?五、乳剂1.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概念?组成?2.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复乳的特点?4.什么是纳米乳?粒径在100~1000nm的乳剂称什么?六、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1.固体分散体的概念?特点?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固态溶液?2.固体分散体的难溶性载体材料有哪些?水溶性载体有哪些?3.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4.何谓包合物?何谓主分子、客分子?环糊精分子中含葡萄糖分子数是多少?5.包合物的制备方法?6.包合物在中药中的应用有哪些?七、黏膜给药剂型1.黏膜给药的概念、作用特点、黏膜给药的途径有哪些?2.口腔黏膜给药的特点?口腔给药的剂型有哪些种类?3.生物黏附制剂的概念与特点?合成的生物黏附剂有哪些?4.口内速释片的概念与分类?5.鼻腔给药的特点与剂型?那些药物适合鼻腔给药?八、靶向给药系统1.靶向给药的特点?靶向制剂是如何分类的?靶向制剂应具备的基本要素?2.靶向制剂的分类?3.决定靶向制剂疗效的因素有哪些?4.有利于药物脑靶向分布的剂型?5.靶向乳剂的体内分布特点?靶向乳剂的临床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6.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微球可制成哪些剂型?7.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有哪些?哪些属可生物降解材料?。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硬胶囊壳中不含A、遮光剂B、着色剂C、防腐剂D、增塑剂E、崩解剂正确答案:E2.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 )A、不易混匀的物料B、含有难溶性成分的制剂C、胶体溶液D、含有易溶成分的片剂E、小剂量的片剂正确答案:E3.混悬性颗粒剂的药料处理原则错误的是()A、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B、糖粘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C、热敏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D、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E、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正确答案:B4.下列洁净室分级中,洁净度最高的是A、AB、BC、CD、DE、E正确答案:A5.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易霉败变质B、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低于45%(g/ml)C、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口感好E、糖浆剂根据用途不同有两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正确答案:B6.片剂生产中制粒的目的错误的叙述是( )A、减少片重差异B、避免片剂含量不均匀C、避免粘冲现象D、避免松片、裂片的发生E、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正确答案:E7.制备黑膏药的植物油以()A、麻油最好B、花生油最好C、菜油最好D、棉籽油最好E、豆油最好正确答案:A8.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B、稳定性只与分散介质黏度有关C、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D、混悬液型液体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E、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正确答案:A9.浸提过程中加入酸、碱的作用是A、增大细胞间隙B、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C、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作用D、增加浸润与渗透作用E、防腐正确答案:B10.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A、1~1.5gB、0.5~1gC、1~2gD、2~5gE、1g正确答案:D11.必须用加热法灭菌但又不耐高温的制品,宜选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热空气灭菌法B、低温间歇灭菌法C、煮沸灭菌法D、湿热灭菌法E、热压灭菌法正确答案:B12.下列不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治疗剂量大的药物B、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C、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D、难溶性药物E、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正确答案:E13.制备蜡丸时用的辅料为A、液体石蜡B、石蜡C、虫蜡D、川白蜡E、蜂蜡正确答案:E14.下列哪种基质引起皮肤的水合作用最强()A、水溶性基质B、O/W型基质C、聚乙二醇为基质D、油脂性基质E、W/O型基质正确答案:D15.微波灭菌一般需要几分钟A、5-6分钟B、3-4分钟C、4-5分钟D、1-2分钟E、2-3分钟正确答案:E16.片剂包糖衣的物料主要为A、糖浆与滑石粉B、胶糖浆C、胶浆与滑石粉D、胶浆E、糖浆正确答案:A17.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环氧乙烷灭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干热空气灭菌法E、微波灭菌法正确答案:A18.浸提药材时:A、温度越高越好B、溶媒pH越高越好C、时间越长越好D、粉碎度越大越好E、浓度差越大越好正确答案:E19.适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软膏基质是()A、卡波沫B、聚乙二醇类C、纤维素衍生物D、甘油明胶E、海藻酸钠正确答案:A20.下列剂型作用速度最快的是()A、吸入给药B、透皮吸收C、舌下给药D、肌内注射E、口服液体制剂正确答案:A21.蜂蜜炼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蔗糖酶解为还原糖B、破坏淀粉酶C、除去杂质D、增加粘性E、杀死微生物正确答案:A22.《中国药典》规定,每粒装量与标示量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 )以内A、±15%B、±10%C、±20D、±5%E、±25%正确答案:B23.关于片剂崩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衣片只需在包衣前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即可,包衣后不必再检查B、水分的透入是片剂崩解的首要条件C、若片剂崩解迟缓,加入表面活性剂均可加速其崩解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含有胶类、糖类及浸膏片贮存温度较高引湿后,崩解时间延长显著正确答案:C24.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的过程称A、起昙B、昙点C、分散D、增溶E、助溶正确答案:C25.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A、新药B、剂型C、制剂D、成药E、非处方药正确答案:B26.胶囊剂不需要检查的项目是A、外观B、崩解时限C、装量差异D、水分E、硬度正确答案:E27.下列有关泡腾颗粒剂的制法是A、先将枸橼酸、碳酸钠分别与药物制成颗粒后,再混合干燥B、先将枸橼酸、碳酸钠分别与药物制成颗粒干燥后,再混合C、将枸橼酸、碳酸钠和药粉混匀后,再进行湿法制颗粒D、先将药物与枸橼酸、碳酸钠混匀后,再进行湿法制颗粒E、先将枸橼酸、碳酸钠分别制成湿颗粒后,再与药粉混合干燥正确答案:B28.( )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A、《新修本草》B、《汤液经》C、《肘后备急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29.非处方药的简称为A、GMPB、OTCC、GSPD、PEGE、GLP正确答案:B30.回流浸提法适用于A、全部药材B、挥发性药材C、对热不敏感的药材D、动物药E、矿物药正确答案:C31.《中国药典》规定丸剂所含水分应为()A、均为15.0%B、均为9.0%C、水丸为9.0%,大蜜丸为15.0%D、水丸为12.0%,水蜜丸为15.0%E、浓缩水丸为12.0%,浓缩水蜜丸为15.0%正确答案:C32.关于片剂包糖衣叙述的是( )A、包粉衣层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片剂的稳定性B、打光时用虫蜡为包衣物料C、包糖衣层所用物料为糖浆与少量滑石粉D、包有色糖衣层时要注意从内到外有色糖浆的颜色要由深至浅E、包糖衣共需包五层衣层,即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缺一不可正确答案:B33.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A、水丸B、浓缩丸C、蜡丸D、水蜜丸E、蜜丸正确答案:C34.尼泊金类是A、聚山梨酯B、苯甲酸钠C、聚乙烯类D、山梨酸钾E、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正确答案:E35.关于老蜜的判断错误的是( )A、含水量较低,一般在14~16%B、出现“打白丝”C、相对密度为1.40D、有“滴水成珠”现象E、炼制老蜜会出现“牛眼泡”正确答案:A3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A、国家编纂的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C、国家药品委员会制定的药品手册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法典E、国家颁布的药品集正确答案:A37.下列关于润滑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压片原料的流动性B、附着在颗粒表面发挥润滑作用C、其用量越多颗粒流动性越好D、选用不当可影响崩解E、用量不当可影响崩解正确答案:C38.含挥发性成分的颗粒剂的干燥温度一般是A、80℃B、70℃C、低于60℃D、60-80℃E、低于70℃正确答案:C39.片剂硬度检查的根本目的在于( )A、防止松片B、防止产生粉尘C、保证剂量准D、保持外观完整E、使病人信任生产厂家正确答案:C40.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A、减压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喷雾干燥E、鼓式干燥正确答案:D41.药粉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不易混匀应采用何法混合:A、等量递增法B、过筛混合C、打底套色法D、搅拌混合E、研磨混合正确答案:A42.露剂的制备多采用A、醇水法B、水蒸气蒸馏法C、透析法D、双提法E、溶解法正确答案:B43.流通蒸汽灭菌法的灭菌温度与时间一般为:A、100℃,30-60分钟B、100℃,15-20分钟C、100℃,20分钟D、100℃,45分钟E、100℃,20-30分钟正确答案:A44.生物碱、激素、生物制品等药物溶液,宜选用下列何法除菌:A、滤过除菌法B、湿热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干热空气灭菌法E、微波灭菌法正确答案:A45.以PEG为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做冷却剂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E、液体石蜡正确答案:E46.下列关于水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疏肝理气止痛的处方多用醋作润湿剂B、质粘糖多的处方多用酒作润湿剂C、水丸“起模”应选用粘性强的极细粉D、泛丸时酒作为润湿剂产生的粘性比水弱。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考点巩固及答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考点巩固及答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考点巩固及答案1、单选药物在体内经药物代谢酶等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为()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消除正确答案:C2、单选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的是()(江南博哥)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正确答案:A3、多选糖浆剂的质量要求有()A.药用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B.相对密度、pH和乙醇含量符合规定要求C.在贮藏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D.糖浆应澄清,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E.装量差异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正确答案:A, C, D, E4、单选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正确答案:A5、单选硫酸阿托品散常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的治疗,其处方为硫酸阿托品1.0g,胭脂红乳糖(1.0%)1.0g,乳糖98.0g。

根据处方,硫酸阿托品散属于()A.普通散剂B.煮散C.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D.倍散E.溶液倍散正确答案:D6、单选用于去除含热敏性成分中药注射液中热原的方法是()A.热压灭菌法B.高温法C.酸碱法D.明胶沉淀法E.超滤法正确答案:E7、单选片剂制备中目前可代替乳糖的混合辅料是()A.淀粉、糖粉、糊精(7:2:1)B.淀粉、糊精、糖粉(7:5:1)C.淀粉、糊精、糖粉(7:1:1)D.淀粉、糊精、甘露醇(5:1:1)E.淀粉、糊精、糖粉(5:1:1)正确答案:C8、单选以延缓药物溶出速率为原理的缓控释制剂为()A.膜控释小丸B.渗透泵片C.磁性微球D.胃滞留控释制剂E.溶蚀性骨架片正确答案:E9、多选下列关于中药注射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经提取、纯化制成半成品,以半成品投料B.应根据注射剂的类型和药物的性质,加用适宜的附加剂C.供椎管注射的注射液,可添加少量增溶剂或抑菌剂D.灌装注射液时,应按规定增加附加量E.供配制注射剂的半成品,其重金属含量应大于10ppm正确答案:A, B, D10、单选组成与皮肤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A.硅油B.蜂蜡C.凡士林D.羊毛脂E.液体石蜡正确答案:D11、单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中药物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A.2.0%B.3.0%C.5.0%D.9.0%E.15.0%正确答案:D12、单选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B.可采用达峰浓度C比较制剂间的吸收快慢C.药物在规定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D.药物体内转运的程度与速度E.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可以全面反应药物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A13、单选片剂包薄膜衣应用广泛的包衣物料是()A.糖浆B.糖浆和滑石粉C.胶浆和滑石粉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丙烯酸树脂Ⅱ号和Ⅲ号混合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衣层的包衣物料为滑石粉和糖浆。

《中药药剂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以下有关环糊精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糊精系淀粉的降解产物B.分子外部亲水C.有α、β、γ三种D.为中空圆筒形,内部呈亲水性E.将脂溶性药物包嵌于环糊精分子空腔内,提高水溶解度2.包合物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刺激性B.增加药物的水溶性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液体药物粉末化E.实现靶向给药3.包合技术常用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饱和水溶液法B.熔融法C.研磨法D.冷冻干燥法E.喷雾干燥淀法4.以下不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微粉化药物B.环糊精包合物C.多晶型中的稳定型结晶D.固体分散物E.固体溶液5.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药物在固态溶液中以分子状态分散B.共沉淀物中药物以结晶状态存在C.药物在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中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中D.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者某些缺点,例如储存过程中老化、溶出速度变慢等E.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可能为多种类型的混合体6.关于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表面积,增大溶解度和溶出速率B.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可制速释、缓释制剂C.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D.适合于半衰期短的药物E.使液体药物固体化,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刺激性7.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存在形式不包括A.分子状态B.细粉状态C.微晶状态D.微粉状态E.无定形状态8.以下哪个不是水溶液性固体分散体载体A.PEG6000B.PVPC.尿素D.pluronic F68E.乙基纤维素9.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禁忌B.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减少用药剂量D.控制释放速率,使药物浓集于靶区E.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1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硫酸钠作为A.絮凝剂B.固化剂C.囊材D.凝聚剂E.pH调节剂1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等电点(如pH4.0~4.5) 以下使 A.明胶带正电B.明胶带负电C.阿拉伯胶带负电D.微囊固化E.带正、负电荷的明胶相互吸引交联12.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甲醛作为A.乳化剂B.增塑剂C.增溶剂D.凝聚剂E.固化剂13.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为A.环糊精、聚乙二醇B.明胶、阿拉伯胶C.磷脂、胆固醇D.壳聚糖、甲基纤维素E.清蛋白、胆固醇14.不能延缓药物释放的方法是A.减小难溶性药物的粒径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包缓释衣D.微囊化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15.关于控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释药速度为一级速度过程,可恒速释药8~10h,减少了服药次数 B.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C.适合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D.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E.避免频繁给药而致中毒的危险16.渗透泵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减小溶出B.片剂膜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C.减慢扩散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E.增加溶出17.关于缓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内维持一定血药浓度,可以减少服药次数B.适于单服剂量大于1g,且溶解度小的药物C.使血液浓度平稳,克服了峰谷现象D.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E.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18.常用做控释制剂中控释膜材料的物质是A.聚丙烯B.聚乳酸C.氢化蓖麻油D.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聚氰基丙烯酸烷酯19.膜控释制剂不包括A.封闭型渗透性膜B.毫微囊C.微孔膜包衣D.多层膜控释片E.控释包衣微丸20.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的缓释膜状制剂称为 A.缓释膜剂B.膜控型缓释制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涂膜剂E.多层膜剂2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A.硅橡胶B.蜡类C.海藻酸钠D.聚氯乙烯E.脂肪22.被动靶向制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脂质体B.静脉乳剂C.微球D.毫微粒E.前体药物制剂23.下列哪个是主动化学靶向制剂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24.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定向性B.提高药物稳定性C.脂质体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 D.速效作用E.降低药物的毒性25.脂质体制备常用的类脂膜材为A.明胶、吐温80B.明胶、白蛋白C.磷脂、胆固醇D.聚乙二醇、司盘80E.清蛋白、胆固醇26.以下有关毫微粒的叙述, 错误的是A.实现靶向给药B.能够直接透过毛细血管壁C.载体材料不会生物降解D.氰基丙烯酸烷酯是纳米粒常用的合成高分子载体材料E.粒径一般在10~1000nm范围内27.属于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A.DNA-柔红霉素结合物B.药物-抗体结合物C.氨苄青霉素毫微粒D.栓塞复乳E.PEG修饰的脂质体二、B型题[1~5]A.共沉淀法B.交联固化法C.溶剂非溶剂法D.注入法E.饱和水溶液法或重结晶法为下列制剂选择最适宜的制备方法23.脂质体24.毫微粒25.微囊26.β-环糊精包合物27.固体分散体[6~9]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单硬脂酸甘油脂C.白蛋白D.无毒聚氯乙烯E.阿拉伯胶、壳聚糖6.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7.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8.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9.可用于制备微囊[10~ 12]A.缓释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控释制剂E.主动靶向制剂10.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导弹”,将药物浓集于靶区而发挥疗效11.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制剂12.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通过肌体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等器官13.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14~17]A.微球B.pH敏感脂质体C. 微囊D.毫微粒E.靶向乳剂14.为提高脂质体靶向性加以修饰的脂质体15.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16.系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明胶、清蛋白及纤维素类等制成的一种固态胶体微粒,粒径大小一般在10~1000nm,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的溶液17.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18~22]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B.防止挥发性成份挥发,提高稳定性C.液体药物的粉末化D.遮盖药物的不良嗅味E.提高生物利用度18.橙皮苷-β环糊精包合物19.茅苍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20.红花油-β环糊精包合物21.双香豆素-β环糊精包合物22.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23~26]A.复凝聚法B.单凝聚法C.溶液-非溶剂法D.液中干燥法E.化学法23.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24.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产生囊膜形成微囊25.以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26.在某种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一种对该聚合物不可溶的液体(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聚合物包成微囊[27~31]A.不溶性骨架片B.亲水性凝胶骨架片C.阴道环D.溶蚀性骨架片E.渗透泵将以下叙述与各种缓、控释制剂相匹配27.用脂肪或蜡类物质为骨架制成的片剂28.用无毒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硅橡胶为骨架的片剂29.用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的片剂30.用硅橡胶为材料制成的弹性环状物31.用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包衣的片剂,片面用激光打一个孔[32~36]A.前体药物制剂B.包合物C.胃驻留控释制剂D.膜控释制剂E.固体分散体32.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具有独特形式的复合物33.系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34.服用后亲水胶体吸水膨胀漂浮于胃内容物上面,逐渐释放药物的一类控释制剂35.水溶性药物及辅料包封于透性的、生物惰性的高分子膜中而制成的给药体系[36 ~39]A.前体药物制剂B.磁性靶向制剂C.靶向给药乳剂D.毫微粒E.脂质体36.系用乳剂为载体,传递药物定位于靶部位的微粒分散系统37.由磁性材料、骨架材料用药物组成,采用体外磁响应导向至靶部位的制剂38.系指一类由活性药物(母药)通过一定方法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化合物,在体内经酶解或非酶解途径释放出活性药物39.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制成的微型囊泡三、X型题1.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A.提高药物溶解度B.液体药物粉末化C.提高药物稳定性D.制备靶向制剂E.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2.有关环糊精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环糊精是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于淀粉后形成的产物B.是水溶性、还原性的白色结晶性粉末C.是由6-12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D.其中结构是中空圆筒型E.其中以β-环糊精最为常用3.固体分散体常用的水不溶性载体材料有A.乙基纤维素ECB.胆固醇C.聚乙二醇PEGD.含季铵基团的聚丙烯酸树脂E.聚乙烯醇PVA4.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溶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5.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包括A.增加药物的分散度B.形成高能状态C.可提高药物的润滑性D.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对药物有抑晶性6.固体分散体中载体对药物的作用是A.使药物以分子或微细晶粒分散,增加比表面积 B.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率C.确保药物的高度分散性D.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水溶性载体可药物聚集与附集,增加润湿性7.固体分散体的制法有A.熔融法B.溶剂法C.溶剂-熔融法D.溶剂-非溶剂法E.共沉淀法8.微囊特点有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9.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常用的凝聚剂有A.亚硫酸钠B.丙酮C.明胶D.硫酸钠E.乙醇10.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有 A.甲基纤维素B.壳聚糖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甲醛E.聚维酮11.为提高微囊化质量而加入的附加剂有 A.稳定剂B.助悬剂C.阻滞剂D.促进剂E.增塑剂1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缓释长效制剂A.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C.溶解度很小,吸收无规律的药物D.一次剂量很大的药物E.药效强烈的药物13.可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A.生物半衰期<1h或>24h的药物B.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C.不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D.溶解度大的药物E.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14.下列关于骨架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含无毒惰性物质作为释放阻滞剂的片剂B.药品自骨架中释放的速度低于普通片C.本品要通过溶出度检查,不需要通过崩解度检查D.药物自剂型中按零级速率方式释药E.骨架片一般有三种类型15.膜控型缓释制剂包括A.薄膜包衣缓释制剂B.缓释微囊剂C.靶向乳剂D.脂质体E.缓释膜剂16.下列有关渗透泵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和易溶于水的药物为片芯组成的片剂B.为了药物的释放,片衣上用激光打出若干个微孔C.服药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溶解药物后由微孔流出被机体吸收D.具有控释性质,释药均匀、缓慢,药物溶液态释放可减轻局部刺激性E.片芯含有高分子推动剂17.以下哪些是控释制剂A.渗透泵片B.注射微乳C.薄膜衣片D.胃滞留片E.胃内漂浮片18.缓释制剂可分为A.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B.缓释膜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注射用缓释制剂E.缓释胶囊19.以下以减小扩散速度为主要原理制备缓释制剂的工艺为A.胃内滞留型B.包衣C.制成微囊D.制成植入剂E.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20 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B增大难溶药粒子大小C溶剂化D药物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胶体物质中21.下列哪些属于缓释-控释制剂A.骨架片B.静脉乳剂C.脂质体D.渗透泵E.微囊片22.下列哪些属于靶向制剂A.脉冲制剂B.毫微粒C.脂质体D.胃内漂浮制剂E.磁性微球23.注射用缓释制剂包括:A.油溶型B.水溶型C.混悬型D.醇溶型E.胶体溶液型24.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包括A.水溶性(亲水凝胶性)骨架缓释制剂 B.脂溶性(熔蚀性)骨架缓释制剂C.乳剂型骨架缓释制剂D.不溶性骨架缓释制剂E.混悬型骨架缓释制剂25.控释制剂的类型有A.渗透泵式控释制剂B.骨架分散控释制剂C.膜控释制剂D.注射用控释制剂E.胃驻留控释制剂26.膜控释制剂可分为A.封闭型渗透性B.微孔膜包衣C.多层膜控释D.眼用控释制剂E.皮肤用控释制剂、子宫用控释制剂27.关于控释制剂叙述正确的为A.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药B.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C.适宜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D.不适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E.以零级或近零级速率释药28.下列有关于脂质体的叙述哪些正确A.脂质体本身无药理作用,可作为药物的载体制成注射剂应用B.油溶性药物可进入双分子层,水溶药物则进入脂质体内部C.脂质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的球形结构D.脂质体可因双分子层的多少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的膜材特点为在水中不易形成胶团,分子不具有两亲性29.关于脂质体表述正确的是A.有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B.药物包囊于脂质体,可延长药物作用C.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对癌细胞有排斥性D.可降低药物的毒性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0.脂质体的制法有A.薄膜分散法B.凝聚法C.超声波分散法D.冷冻干燥法E.注入法31.靶向制剂按靶向作用机理可分为A.前体药物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被动靶向制剂E.脂质体靶向制剂32.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33.靶向制剂利用了下列哪些人体生物学特性,将药物传送到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的 A.pH梯度(口服制剂的结肠靶向)B.毛细血管直径差异C.免疫防御系统D.特殊酶降解E.受体反应34.下列有关靶向给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制成毫微粒后,难以透过角膜,降低眼用药物的疗效B.常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微球C.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延长作用时间D.清蛋白是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E.毫微粒可制成冻干粉保存35.靶向制剂的特点包括A.药物主要分布于靶区周围,减少用药剂量B.降低了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副作用C.减缓药效产生时间D.可利用磁性制剂进行局部造影E.可用于阻塞肿瘤血管,使肿瘤坏死36.关于前体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降低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吸收加强,血药浓度增高D.水溶性药物制成难溶性的前体药物后,药物作用时间延长E.可制成靶向制剂38.以下哪些药物可考虑制成前体药物制剂A.溶解度小或溶解达不到要求浓度的药物B.稳定性差,或有刺激性、不良嗅味的药物C.吸收不理想或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D.制成靶向制剂E.有毒副作用无法用于临床的药物四、名词解释1.主动靶向制剂 2.被动靶向制剂 3.控释制剂 4.微囊 5.毫微粒 6.微球7.包合物 8.固体分散体 9.胃驻留控释制剂 10.磁性靶向制剂 11.前体药物制剂12.脂质体五、问答题1.试述固体分散体速效与缓释原理。

09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09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页眉内容《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的存在方式包括、、、2.制剂的要求中,三小是指、和。

3.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的主要依据。

现行版《中国药典》是年版。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是。

5.空气净化的等级共分为4级,有、、、。

6.热压灭菌法是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方法,采用121℃温度时,所需灭菌时间为。

7.《中国药典》现行版收载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是。

8.珍珠粉碎时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法粉碎中的法。

9.含毒剧药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应采用。

处方组分比例相差悬殊、难以混合均匀时应采用法进行混合。

10.药典规定“标准筛”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共种筛号。

11.浸提中药材时,选择溶剂应考虑是否适应,是否适当,这两点涉及所浸出的成分对溶媒的溶解度。

12.蒸发系指溶液受热汽化后除去溶媒而达到的过程。

13.混悬型液体药剂在标签及说明书上,应注明。

14.滴水成珠可用于黑膏药制备中程度的判断。

15.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壳,而易潮解药物可使胶囊壳,故不宜将此类药物制成胶囊。

16.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和。

17.成膜试验发现,以为膜剂的成膜材料为最佳。

18. 制备蜜丸所用的炼蜜根据含水量的不同有、和三种,其中的黏性最强。

19.气雾剂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耐压容器。

20.软膏剂所使用的基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基质、基质、基质。

21.注射剂的热原一般来自以下途径:受污染、制备过程生产环境的污染、受污染、受污染、输液器受污染。

22. 丸剂的制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浓缩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4.软胶囊亦称_______,分为2种情况,所谓无缝软胶囊是用_______制备的,而有缝软胶囊是用制备的。

25.在压片时,为增加片剂颗粒的流动性、抗粘附性及润滑性能而加入的辅料称作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有。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2023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 剂型与新技术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药新剂型 • 中药新技术 •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关系 • 中药制剂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引言
课程背景
• 中药制剂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概述 • 当前中药制剂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课程目的
• 培养学员掌握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理论体系和技能 • 提升学员解决中药制剂技术问题的能力
03
中药新技术
基因技术
基因技术概述
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基因 、基因克隆等技术,对生物体的遗传 信息进行操作和利用的技术。在中药 学领域,基因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深入 了解中药材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为 中药材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新品 种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药材基因组研究
通过对中药材基因组的测序、基因鉴 定和基因组结构功能的研究,可以揭 示中药材的遗传背景、物种演化关系 和道地性,为中药材的品种鉴别、种 质保护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纳米粒
总结词
纳米粒是指药物被包裹在纳米级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粒径在1-100nm的固态 胶体分散体系。纳米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体积比,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 吸收效果。
详细描述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制备工艺对粒径、稳 定性、载药量等有重要影响。纳米粒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可用于改善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提高疗效。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中药制剂的国际化
推进际化进程,促进中药制剂在海外的 推广和应用。
符合国际标准
中药制剂应符合国际药品注册标准和规范,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制剂的国际化提供有力 保障。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一、药物的提取技术1微波提取的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对提取溶剂极性的要求2超声提取的原理的性质(密度、黏度、扩散系数、溶解能力)3超临界提取的溶剂、SF-CO24超临界提取适应哪些成分的提取5影响超临界提取的因素6超临界提取的工艺流程二、微粒给药系统1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材料2中药微囊化的特点3脂质体的含义、特点4亚微乳的含义、特点;纳米乳的含义5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含义、组成6临界胶束浓度(CMC)、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7复乳的特点三、固体分散体与包合物1固体分散体的含义与特点;固体分散体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2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哪些?3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4固体溶液的含义5包合物的含义、包合材料、结构、优点6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特点7提高药物稳定性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有哪些?四、口服缓释、控释与迟释新剂型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迟释制剂的含义2与普通制剂相比,缓释、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3结肠定位制剂释药的pH范围4缓释制剂的种类5渗透泵片的含义、影响其释药的因素五、透皮给药系统1TDDS的含义2药物透皮吸收的含义、途经、包括哪三个阶段?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4透皮吸收药物适宜的lgp范围5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6离子导入的含义六黏膜给药新剂型1黏膜给药的概念、黏膜给药的途径2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提高药物口腔吸收的方法3口腔给药系统的含义、口腔给药系统的药物新剂型有哪些?特点?4口腔崩解片的含义5生物黏附制剂的含义6肺部给药的特点7有利于药物脑靶向的药物剂型8适合制成鼻腔给药的药物有哪些?可供鼻腔给药的剂型有哪些?9药物经鼻腔脑靶向的通道10鼻腔给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哪些?七、靶向制剂1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备的三个要素2被动靶向制剂药物的靶向机理3主动靶向制剂在体内主要靶向部位4免疫脂质体的含义、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哪些?5可溶性大分子传递系统的载体材料有哪些?6脂质体的靶向性可产生哪些效应?7微球的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的有哪些?8微球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主要利用其何特点?9乳剂的靶向分布有何特点?10鸭胆子油用于肿瘤治疗时可考虑将其制成何种剂型?11制备前提药物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一、药物的提取技术
1微波提取的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对提取溶剂极性的要求
2超声提取的原理
的性质(密度、黏度、扩散系数、溶解能力)3超临界提取的溶剂、SF-CO
2
4超临界提取适应哪些成分的提取
5影响超临界提取的因素
6超临界提取的工艺流程
二、微粒给药系统
1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材料
2中药微囊化的特点
3脂质体的含义、特点
4亚微乳的含义、特点;纳米乳的含义
5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含义、组成
6临界胶束浓度(CMC)、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7复乳的特点
三、固体分散体与包合物
1固体分散体的含义与特点;固体分散体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哪些?
3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4固体溶液的含义
5包合物的含义、包合材料、结构、优点
6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特点
7提高药物稳定性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有哪些?
四、口服缓释、控释与迟释新剂型
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迟释制剂的含义
2与普通制剂相比,缓释、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
3结肠定位制剂释药的pH范围
4缓释制剂的种类
5渗透泵片的含义、影响其释药的因素
五、透皮给药系统
1TDDS的含义
2药物透皮吸收的含义、途经、包括哪三个阶段?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4透皮吸收药物适宜的lgp范围
5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
6离子导入的含义
六黏膜给药新剂型
1黏膜给药的概念、黏膜给药的途径
2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提高药物口腔吸收的方法
3口腔给药系统的含义、口腔给药系统的药物新剂型有哪些?特点?
4口腔崩解片的含义
5生物黏附制剂的含义
6肺部给药的特点
7有利于药物脑靶向的药物剂型
8适合制成鼻腔给药的药物有哪些?可供鼻腔给药的剂型有哪些?9药物经鼻腔脑靶向的通道
10鼻腔给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哪些?
七、靶向制剂
1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2被动靶向制剂药物的靶向机理
3主动靶向制剂在体内主要靶向部位
4免疫脂质体的含义、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哪些?
5可溶性大分子传递系统的载体材料有哪些?
6脂质体的靶向性可产生哪些效应?
7微球的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的有哪些?
8微球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主要利用其何特点?
9乳剂的靶向分布有何特点?
10鸭胆子油用于肿瘤治疗时可考虑将其制成何种剂型?
11制备前提药物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