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室外温度的采暖热负荷 延续时间及供热量表 定泗路锅炉房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单体式辐射板(带状或块状辐射板、红外辐射器等)
辐射设备的构造不同
建筑构造相结合的辐射板(天棚式、墙壁式、地板式等)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一、低温辐射供暖负荷的计算
低温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计算确定。热负荷分为全面 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与局部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两类。
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照第二节~第五节的方 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的修 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建筑物地板 敷设加热管时,采暖负荷中不计算地面的热损失,并 可不考虑高度附加。局部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可按整 个房间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乘以该区的建筑面积与 所在房间的面积的比值和表1-11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 定
Q
' 2
Q 2 ' 0.278Vw cp(tntw ' )
式中 V ——门、窗缝隙渗入总空气量,m3/h
w ——供暖室外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 p
0 .2 7 8 ——单位换算系数,1kJ/h=0.278W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第四节 冷风渗透耗热量
式中 q ' a K F (tn tw ') K F (tn th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供热工程第四版第1章室内供暖系 统设计热负荷
t w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a ——温度修正系数 ;
一、室内计算温度 t n
室内舒适性要求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低,人体向 外辐射热过多,产正不舒适感。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热指标。

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

我觉得体积热指标更合适些,因为和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和围护结构的面积关系更密切。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韩国电热膜供暖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 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持续供暖时长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的影响

持续供暖时长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的影响

持续供暖时长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的影响亢燕铭;张云;王舒寒;钟珂;刘加平【摘要】针对冬冷夏热地区冬季常采用间断供暖模式的现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供暖能耗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温层位置、供暖持续时间与间断时间等因素对供暖能耗影响很大.持续供暖时间越短,平均热指标qλ,i越大;相同持续供暖时间时,外墙采用内保温时的能耗低于外保温的能耗,但是随着供暖周期的增加,内保温的节能优势逐渐下降.【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2)006【总页数】6页(P900-905)【关键词】间断供暖;供暖时长;保温层位置;供暖能耗;热指标【作者】亢燕铭;张云;王舒寒;钟珂;刘加平【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2随着人们对建筑内部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我国冬冷夏热地区冬季室内供暖现象日益普遍. 然而,由于该地区供暖特征与北方地区不同,因此,供暖房间的传热过程与能耗变化规律也不相同.北方地区采取集中连续供暖方式,室内温度基本不变,维护结构传热近似为稳态过程.但冬冷夏热地区大多数建筑的供暖系统采取“人在则开,人离则关”的运行模式,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供暖的起止时间,因此具有间断供暖的特点[1].在这种间断供暖方式下,室内气温大幅变化,不仅外围护结构的受热情况随着时间有明显的变化,内墙、家具等蓄热体的温度也会产生波动. 所以,北方建筑供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很难直接用于冬冷夏热地区.尽管已有不少关于冬冷夏热地区冬季供暖能耗的研究,但是关于持续供暖时长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却很少有人涉及.文献[25]着重阐述了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建筑热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与供暖能耗的相关性;文献[68]研究了保温层位置对供暖能耗的影响,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长时间持续供暖的情况下展开的.在间断供暖模式下,向房间供给的热量不仅要补充围护结构向外界传递的热量,还有一部分热量被房间内温度较低的家具等蓄热体吸收,而后者在连续供暖房间中是不存在的.因此,为了得到冬冷夏热地区居住建筑的供暖能耗特点,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间断供暖房间室内气温、内部蓄热体和外墙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并分析供暖间断时间和保温层位置对供暖能耗的影响,以便为降低间断供暖房间能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1.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为研究不同的间断供暖时长下保温层位置对供暖能耗的影响,本文分别以房间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保温方式进行模拟研究.模拟房间外表面尺寸为4.4 m ×4.7 m ×3.1 m (L×W×H),房间内表面尺寸为4.0 m×4.3 m×2.7 m,房间模型如图1所示.将模拟房间设置在建筑的中间层中间位置,屋顶、地板和隔墙均为内围护结构,厚度设为0.2 m,主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外墙体由0.2 m厚的钢筋混凝土承重层和0.08 m的苯板保温层组成.假设相邻房间均不采暖,各内围护结构邻室表面温度均为12 ℃.冬季最不利条件为全阴天,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可以不考虑室外温度波动的影响,外墙外表面温度接近大气温度,设为0 ℃.窗户的面积为3.0 m × 1.5 m,材料为玻璃,冷风渗透量取为1次/h.门的尺寸为2.1 m ×0.9 m,材料为榆木.沙发尺寸为2.4 m ×0.8 m ×0.4 m,电视柜尺寸为1.8 m×0.55 m ×0.4 m,材料均为榆木.各种材料的热工性能参数见表1所示.图1所示房间模型中,采用变频空调热风供暖,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尺寸均为0.7m×0.1 m,位于侧墙上部.供暖时室内温度ti维持在18~20 ℃,空调送风量为0.141 5 m3/s;当室内空气温度ti低于18 ℃时,采用大功率(3 750 +1 000)W 辅热送风,送风温差t为28 ℃;当室内空气温度ti升高至20 ℃时,空调改用小功率2 375 W运行,送风温差t为14 ℃.如此循环,使供暖期间室内空气温度ti 维持在舒适温度18~20 ℃.为研究供暖间断时间对能耗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外墙分别为内外保温情况下不同时长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和能耗情况.供暖周期是指供暖设备开始运行至下一次开始运行所经历的时间,即包括供暖时间和非供暖时间.每个周期供暖时间与非供暖时间各不相同,为方便描述供暖间断时间特征,定义供暖时间比(λ)为一个供暖周期内供暖时间与该周期总时间之比,如表2所示.1.2 计算方法本文的模拟研究采用三维不可压缩流体,在模拟研究中认为流体的属性不变.数值模型中所有墙体外表面设为等壁温,墙体内表面沙发和电视柜表面以及门内表面均满足对流耦合条件.送风口和窗户边界类型定义为velocity-inlet形式,回风口边界类型定义为outlet.研究模型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对保温层表面附近区域进行网格加密处理.1.3 模型验证为了保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首先需要验证上述模型的合理性.为此,本文在上海的一个人工气候实验室进行了热风采暖试验.对室内的温度场(t)和速度场(u)分布进行实测,试验方法参照文献[9].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得的结果之间吻合较好,因此,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2.1 供暖过程中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特征本文对表2所示的4种工况进行连续24 h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当λ=33%时不同保温方式下外墙内表面温度随时间(τ)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到,外墙采用外保温方式时,外墙内表面温度在供暖时间缓慢上升,供暖停止后缓慢下降,温度波动范围很小,仅为1.3 ℃.而外墙采用内保温方式时,一旦开始供暖,外墙内表面温度急剧上升,并在供暖期间基本维持不变,停止供暖后急剧下降,波动范围高达13.4 ℃.这主要是因为外保温时,热容量大且导热系数大的承重层位于室内一侧,当房间开始供暖时,整个承重层温度较均匀且上升缓慢;当停止供暖时,之前储存在承重层内的热量会逐渐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热容量很大,温度下降缓慢,这部分先储存在承重层中后又散发出来的热量对改善热环境无效,本文中称为无效能耗.而内保温时,热容量小且导热系数小的保温层位于室内一侧,当房间开始供暖时,保温层温度迅速上升;当停止供暖时,储存在保温层内的热量会快速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热容量小,温度下降很快.为了同时看到室内温度与供暖功率的变化情况,当λ =33%时,外墙分别采用外保温和内保温时室内空气温度和送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图4包括多个连续供暖周期,可以看到,开始供暖时,室内气温在较大供暖功率作用下迅速升高到舒适温度后,变频空调采用小功率供暖,以维持室内气温.当停止供暖时,室内气温逐渐下降.在较早的供暖周期内,变频空调需要多次启动大功率供暖,这是因为供暖设备初次运行时,内蓄热体及室内空气温度较低,加热这些物体所需要的热量比较多.由图4还可以看到,外墙采用外保温时,较早供暖周期内,供暖设备大功率运行次数比内保温多.这主要是因为外保温时,墙体内表面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墙体的导热系数和蓄热能力均较大,墙体蓄热产生的热损失较大.而内保温时,保温层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保温层导热系数和蓄热能力均较小,所产生的蓄热热损失较少.随着供暖周期的增加,供暖设备大功率运行的次数减少.这是因为室内蓄热体在非供暖期间热量未完全散失,其余时间小功率运行便可以维持室内舒适温度.表2中其余3种工况的模拟结果有上述类似规律,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述.2.2 能耗分析综上可知,间断供暖时,有部分能量需要用于加热室内蓄热体.另外,不同的保温方式使得通过外墙传热产生的热损失不同,因而可以认为不同保温方式和供暖间断时间都会影响到单位时间供暖能耗.为分析供暖间断时间及墙体保温方式对房间供暖设备能耗的影响,定义供暖设备能耗(Q)为式中:τ为时间,s;q为τ时刻对应的供暖功率,kW.当外墙采用外保温和内保温方式时,不同供暖时间比下供暖能耗随供暖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供暖时能耗呈直线上升,非供暖时间内能耗则保持不变.由图5还可以看到,内、外保温情况下,都表现为在相同供暖时间时,供暖时间比越大,供暖能耗越高.比较图5(a)和5(b)发现,供暖时间比相同时,外保温的供暖能耗比内保温略大.为此,在较早供暖周期时,墙体分别采用内保温和外保温时,能耗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到,外保温房间对应的供暖能耗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内保温房间.这是由于,间断供暖时,室内气温波动较大,导致室内蓄热体的吸热和发热过程对能耗造成影响,墙体外保温时,室内蓄热体吸热过程造成的蓄热热损失高于内保温,因此能耗较高.为便于比较保温层位置对供暖能耗的影响,定义间断供暖时的平均热指标(qλ, i)为式中:Qλ,i为供暖时间比为λ时第i个供暖周期的供暖能耗,kJ;A为房间地面面积,m2;τ为第i个供暖周期的供暖时间,s.不同供暖周期下平均热指标qλ,i随供暖时间比的变化特征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到,每个供暖周期的外保温条件下平均热指标qλ,i均大于相应的内保温情况. 这是因为外保温时热容量大的承重层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室内气温上升过程中,有大量热量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墙体内侧的承重层,使得供暖时段内外保温房间启动大功率的供暖次数明显大于内保温房间(见图4),造成外保温房间室内一侧墙体蓄热性能造成的无效能耗高于内保温.由图7还可以看到,由于连续供暖时间越长(即λ越大),先储存在蓄热体中后又在非供暖时间散发出来的无效能耗,相对于供暖总能耗的比例越小,因此平均热指标qλ,i越小.另外,对比图7(a)、7(b)和7(c)可知,内、外保温对应的热指标差值随着供暖周期数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供暖周期数的增大,室内蓄热体温度逐渐升高,其在供暖时段吸收的热量(无效能耗)下降.图8为外墙采用不同保温方式下平均热指标qλ,i随供暖周期数的变化特征.由图8可以看到,由于供暖初期内围护结构内表面和室内蓄热体温度较低,有部分热量用于蓄热损失,第一周期内两种保温方式下房间平均热指标qλ,i最大,随着供暖周期的增加,室内蓄热体的吸热与放热过程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在某个供暖周期后,平均热指标qλ,i基本保持不变.供暖时间比λ越大,室内蓄热体吸热与放热过程趋于平稳且热指标稳定时对应的周期数也越小.外保温时平均热指标qλ,i下降速率比内保温方式时快,热指标达到稳定所需要的供暖周期数大于内保温.因此可以看出,间断供暖过程中有部分能量用于加热室内蓄热体,导致供暖能耗偏高.为了比较间断供暖比连续供暖时所增加的能耗,定义能耗增加率(ηλ, i)为式中:q0为连续供暖时的平均热指标,W/m2.外墙采用不同保温方式时,第一周期和稳定周期能耗增加率ηλ,i的变化特征如图9所示.由图9可以看到,所有情况下的能耗增加率均大于70%,冬冷夏热地区的供暖负荷或热指标的估算不能按照北方集中供暖时的稳态计算方法进行,必须考虑到室内蓄热体吸热与放热过程对间断供暖的能耗影响.由图9还可以看到,第一周期的能耗增加率明显大于稳定周期,且在相同供暖时间比下第一周期外保温与内保温能耗增加率ηλ,i的差值远大于稳定周期.这是因为随着周期的增加,室内蓄热体及墙体的受热情况基本稳定且供暖时段内的吸热量减小至最低值.由图9还可以看到:外保温的能耗增加率ηλ,i大于内保温,这主要是因为外保温时蓄热造成的无效能耗大于内保温;且随着λ的增大,外保温和内保温的能耗增加率ηλ,i在逐渐减小,其差值也在逐渐减小,这是因为λ越大,非供暖时间越短,在非供暖过程中散失的无效能耗就越少.冬冷夏热地区冬季常采用间断供暖模式,北方地区集中连续供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很难直接用于该地区.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4种供暖时间特征下冬冷夏热地区冬季间断供暖的情形进行了模拟和分析,讨论和对比了外墙保温层的位置对供暖能耗的影响. 主要结论如下:(1) 间断供暖过程中,室内蓄热体的吸热与放热过程对供暖能耗影响很大. 内保温时,由于导热系数和蓄热能力均较小的保温层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因材料蓄热而造成的热损失较少,使得外墙采用内保温时的供暖热指标低于外保温情况,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2) 房间间断供暖时,供暖时间比λ越小,内保温的节能效果越明显. 鉴于冬冷夏热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中大多数家庭采用间断供暖方式且连续供暖时间较短,因此,既有建筑保温改造工程中使用内保温墙体将可能更有利于该地区降低供暖能耗. (3)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间断供暖情况下的热指标均远高于冬季连续供暖的情况,因此,冬冷夏热地区的供暖负荷或热指标的估算不能照搬北方集中供暖时的稳态计算方法,必须考虑到室内蓄热体吸热与放热过程对间断供暖的能耗影响.【相关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冬冷夏热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2001[S] (条文说明).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 付祥钊.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J].保温材料与建筑节能, 2000,6(9):1317.[3] BROWN M. The thermal effect of thermal mass in large office buildings[J].Solar Energy, 1990, 11(2):273282.[4] 冉茂宇.封闭空间蓄热体对室内空气温湿度调节性能[J].华侨大学学报,2004,25(4):396400.[5] 钟珂,王琦,亢燕铭.冬冷夏热地区冬季供暖方式的选择[J].暖通空调,2004,34(12):7073.[6] LIANG J, LI B, WU Y,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and trends i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in China[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7, 39(10):10981106.[7] 王建辉,李百战,刘猛,等.冬冷夏热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9,39(11):36.[8] 王焱.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3.[9] 钟珂,王新伟,华凤娇.高大空间风口位置高度对供暖效果的影响[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3):334338.。

室外温度变化与间歇供暖对值班供暖室温的影响

室外温度变化与间歇供暖对值班供暖室温的影响

是值班供暖设计的关键。
感觉冷点外,无其他严重影响。 但对 5 ℃ 值班供暖的
下室内温度降至 0 ℃ ,避免值班供暖失去保护作用,
在严寒与寒冷地区,冬季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是非
常普遍的现象。 如北京地区 2012 年 12 月与 2013 年
1 月间每天气象温度变化记录如图 1
[3]
、图 2
[4]
所示,
粗线是当天最低温度,细线是当天最高温度。
由此可见,5 ℃ 既是值班供暖的最低设计计算温
度( 工业暖通规范) ,又是设置值班供暖房间需要维持
的室内温度( 民用暖通规范) 。 相比其他普通房间的
供暖室内设计温度 18~24 ℃ 而言,5 ℃ 更加靠近水的
结冰点 0 ℃ 。 冬季的突然降温甚至供暖系统的运行
调节或工作制度的变化,都容易导致房间温度下降至
几度,如下降 5 ℃ ,室温变成 13~17 ℃ ,除了房间人体
工艺性用房,室温下降同样温度,结果却迥然不同,室
temperature of non⁃working time heating (5 ℃ ) , this paper provides a temperature limitation of non⁃
working time heating rooms, and analyzes its ability toresist outdoor temperature drop, as well as the
分别比较采取间歇供暖的轻型外围护结构、重型外围护结构室内温度变化的特点。
关键词: 值班供暖; 连续供暖; 间歇供暖; 轻型外围护结构; 重型外围护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37(2020)02⁃0163⁃06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以济南地区某办公楼为例,根据规范规定,民用建筑供热指标取45~70W/ m2,取建筑热负荷指标50W/m2。

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其热负荷等于常规负荷值乘以系数0.9~0.95[1]。

则采暖设计热指标:q¹=W/ m2由于上述设计热指标是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计算出来的,计算采暖期的耗热量时,应该将其折算成面积平均热指标(即建筑耗热量指标)。

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1]:(1)式中,——面积平均热指标(W/ m2);——室内计算温度(℃),这里按18℃计;——月平均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济南地区为-7℃。

根据平均热指标,按照各个月的平均温度可以得出采暖期内各月的月平均面积热指标,进而算出每个月的采暖热负荷及采暖期内的总负荷,如表1所示。

根据详细热工计算,可将热负荷换算成水量,列于表1。

g/s (2)式中:——采暖系统热负荷指标, W/m2;——水的平均定压比热容,4.18KJ/(kg·K);——采暖供回水温度差(℃),低温地板采暖供回水温差为8~15℃,这里暂取10℃。

表1 采暖期内各月的采暖热负荷说明:假定太阳能集热器每天运行9小时。

2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量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器的热量平衡方程式,其总集热量等于有效太阳得热量减去热量损失,数学表达式为:(3)式中,——闷晒水量(kg);——T1~T2范围内水的平均定压比热容,=4.18 KJ/(kg·K);——水的初始温度(℃);——水的终止温度(℃);——玻璃管的太阳透射率;——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率;——累积太阳辐照量(KJ/m2);——集热管采光面积(m2);——T1~T2范围内水的平均热损系数(W/m·K);——累积辐照时间(h);——散热面积(m2)。

则一根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日产热水量的计算式为:(4)式中取采暖期日平均累积太阳辐照量(KJ/m2·d)根据太阳能厂家提供的样本及其他资料,以上公式中的性能参数取以下值:=0.88, =0.9, =0.062 m2, =0.9 W/m2, =0.137 m2。

第二讲 集中供热热负荷及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PPT文档资料

第二讲 集中供热热负荷及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PPT文档资料

' t 注: w
t
p j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 (某城市) 即可求出Q n f (n)曲线
p j
' N zh 和 t a.若已知 w 、
t
结论
b.误差 5 %可用工程上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
生产工艺热负荷延续曲线图的绘制方法
a.较供暖图复杂
特点 b.误差大 c.按冬季与夏季典型日 时间图为依据绘制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2.
利用数学公式绘制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
3.
4.
5. 6. 7. 8. 9.
Q f( tw )
t w f ( n) 若能求出 的函数 t w f ( n) 当注意是否需要有函数 求出 2 3
Q f (w) 代入即可得到 中详细气象资料
4 t A B n C nD n E n w
5.
6.
一 热负荷时间图
二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应用在 季节性负荷
综合曲线
采暖曲线
通风曲线
采暖
通风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特 点 1. a)是时间与室外温度变化 热负荷图的综合。 b)负荷按大小排列不按时间顺序。
供应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个坐标2条曲线,其中横轴左侧为室外温度,右侧 为小时数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图6-5 生产工艺热负荷延续时间图曲线图的绘制
一 热负荷时间图
2.
年热负荷图
3. 4.
月份为横坐标,对应的该月热负荷为 纵坐标绘制图;其中采暖,通风热负 荷按月平均负荷(室外月平均温度函 数),生活热水供应按小时平均负荷, 生产工艺按日平均负荷。

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及地热加热管间距规定(2008)

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及地热加热管间距规定(2008)

沈阳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 2008,1一、依据: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 J10922-2007 二、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卧室、客厅、书房、餐厅、卫生间:20℃ (设计说明为18℃) 厨房:17℃ (设计说明为15℃)三、 计算软件:鸿业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软件4.0。

四、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1、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见下表:(按体型系数≤0.25)另: a.房间窗宽<2.4m,窗户缝长按4m 计算;房间窗宽≥2.4m, 窗户缝长按8m 计算;带有露台的客厅,窗户缝长按10m 计算; 转角窗缝长按8m 计算。

对厨房、卫生间开设的小窗按窗户周长计算。

b.外窗渗风系数A1=0.5(III 级)。

2、朝向修正:采用软件给定数值。

给定值如下:南向—0.75 东、西向—0.95 北向—1.0 3、温差修正系数:a.与由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温差修正系数a=0.8;(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与不采暖房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系数应为1.0W/m 2.k ,计算软件中的最大选取值仅为0.747 W/m 2.k ,故温差修正系数由a=0.6改为a=0.8)。

b.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温差修正系数a=0.75。

4、主要房间(不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5;非主要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3。

5、其他: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不计入一层地面(土壤)热负荷,但一层地面为不采暖地下室时,需计算楼板采暖热负荷。

6、底层为网点、车库时,其上一层住宅采暖热负荷的修正系数见下表:五、多层及高层采暖热负荷分区方式:1、层数<10层按多层方式计算(采暖不分区, 标准层按2层计算,顶层为2层与屋顶热负荷之和); ≥10层按高层方式计算;2、高层采暖热负荷计算时,热压系数Cr=0.2,竖井温度5℃。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热负荷计算表格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热负荷计算表格
0.47
1
140
0
100
140
地面n
0.4176
0.23
1
3
0
100
3
1526
1526
243
179
1948
1104
卫 生 间
北外墙
4.56
2.08
18
-9
27
1
256
0
0
100
256
0
957
122
0
北外窗
1.08
5.82
1
170
0
100
170
东外墙
9.9
2.08
1
556
-25
75
556
地面I
3.28
5.82
1
509
0
100
509
地面I
5.82
0.47
1
150
0
100
150
地面n
0.47
0.23
1
5
0
100
5
1515
1515
130
0
1645
1102


北外墙
2.7
2.08
18
-9
27
1
152
0
0
100
152
0
476
107
0
北外窗
1.8
5.82
1
283
0
100
283
地面I
2.52
0.47
1
32
0
100
0
95
336

第二讲集中供热热负荷及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精)

第二讲集中供热热负荷及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精)

' ' 0 (5 tw ) /(tn tw )
注:式 t n 中——供暖室内设计温度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5 t p j ) /( t p j tw )
N zh /( N zh 5) nzh /(nzh 120)
' t 注: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 p j ——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
用最小二乘 法求解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
无因次综合公式法
特点:速算法,工程上方便
该方法的 三条依据 (采暖用户 的3条共有 条件)
a.供暖温度为+5℃ b.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 c.供暖期长短与其室外温度
变化幅度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结果
Q =
1
b 1 0 Rn
N 5
5 N N2 h

Qn =

Qn
N 5
b (1 0 Rn )Qn 5 N N2h
Qn Q ——供暖相对负荷比, Qn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N N zh—延续天数和总天数
Rn —无因次延续天数或小时数
即Rn Biblioteka N 5 n 120 N zh 5 nzh 120
注:式中
n 、nzh ——延续小时数和总小时数
三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2.
利用数学公式绘制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
Q f (tw) 若能求出 tw f (n) 的函数 当注意是否需要有函数
tw f (n)
代入即可得到 Q f (w) 中详细气象资料求出
其中A、B、C 、 D 、 E为常数。 特点:气象数据越多,精度越高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PPT文档演模板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q'=KF(tn- tw ' )a W (1-3) 式中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 围护结构的而积,m2; 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w '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止系数。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冬季室内温度标准
许多国家所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 大致在16—22℃范围内。
根据国内有关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认为: 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 况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 15℃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
PPT文档演模板
“′”的上标符号均表示在设计工况下的各种 参数。
PPT文档演模板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 可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1.j'+Q1.x'+Q2'+Q3' 式中 Q1.j'—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1.x'——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 度,t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
温度tp.j=(tg+td)/2(℃)
PPT文档演模板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l 9-87) 规定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 的设计热负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3.1.0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3.1.0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3.1.0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表说明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1.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按下式计算∑++wn αα/1R /11K =[W/(m 2·℃)](1.1)式中n α ——内表面换热系数[W/(m 2·℃)];w α ——外表面换热系数[W/(m 2·℃)];ΣR——各层热阻之和(m 2·℃/W),其中:各层建筑材料热阻R=δ/(b·λ),δ为材料层的厚度(m),b 为材料层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W/(m·℃)];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k R 按其厚度和方向取值,详见《措施》表11.2.3-4。

1.2 房间采暖热负荷M Q Q ?+?=h f w 21q Q )+(αα (1.2)式中 Q ——房间热负荷(W);Q w ——房间围护结构热负荷(W),见1.3条; Q f ——门窗冷风渗透热负荷(W),见1.4条;α1 ——热源修正系数;α2 ——分户计量住宅户内间歇采暖修正系数;q h ——分户计量住宅通过户间楼板和隔墙的单位面积平均传热量(W/m 2);M ——房间净面积(m 21.3 房间围护结构热负荷Q w 应按下式计算:[]Η?+=∑m w nq t tK F Q θβα)n iiw ((W)(1.3)式中 K i ——各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 F i ——各项围护结构的面积(m 2); t n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 wn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当计算采暖房间与相邻房间的传热量时,为相邻房间的计算温度;α——外围护结构的朝向修正系数或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β——风力修正系数,取β=1;θ——外门开启附加率; q m ——外门基本耗热量(W)H ——房间(不含楼梯间)高度修正系数。

1.4 门窗冷风渗透热负荷Q f 按下式计算:)(28.0f wn n wn p t t L C Q =ρ (W)(1.4)式中 L ——渗入冷空气量 (m 3/h),按1.5或1.6条确定;C P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 =1 kJ/(kg ·℃);ρwn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kg/m 3),t wn =-9℃时,ρwn =1.336kg/m 3;t n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 wn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采暖负荷计算书一、工程信息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18二、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房高附加—间歇附加α)(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二面外墙有窗房间三面外墙有窗房间门厅换气次数k0.50.5-1.01.0-1.5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w)*k*V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三、气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0.25东/西[朝向修正]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0.13kqj Q Q β?=33Q j Q kq β。

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讨论

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讨论

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讨论
刘艳峰;杨黎黎;王登甲
【期刊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49)004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连续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结合间歇采暖室外间断性气象数据与连续采暖的数据源差异,提出数种从原则上适用于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统计方法.分别对各方法进行分析,排除不合理的,指出不当之处;最终得到三种合理的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并提出各方法适用条件.利用所得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不同间歇运行模式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进行取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间歇运行建筑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能提高2~4℃.
【总页数】6页(P536-541)
【作者】刘艳峰;杨黎黎;王登甲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4
【相关文献】
1.石家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变化分析 [J], 肖文静;马笑棣;连小侠
2.间歇运行建筑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 [J], 杨黎黎;王登甲;刘艳峰
3.关于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 [J], 刘艳峰;王莹莹;孔丹
4.温室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取值方法探讨 [J], 周长吉;丁小明
5.基于高校建筑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值 [J], 杨黎黎;齐尚榕;任永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AutoCAD自动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应用AutoCAD自动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应用AutoCAD自动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1概述热负荷延续时间图是将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指供暖热负荷)按照大小排序,结合热负荷延续时间(即任意室外温度的持续时间)绘制的[1]159,在集中供热工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确定热源规模与配置、供热介质的最佳参数以及热源运行方式等方面。

在传统工作中,热负荷延续时间图需要通过大量计算确定关键参数(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延续时间、热负荷)后,再由人工绘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计算精度有待提高。

因此,快速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在设计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介绍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延续时间、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提出基于AutoCAD软件Auto Lisp语言功能,实现自动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方法,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2计算方法目前,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延续时间、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无因次公式法[1]160。

在采用无因次公式法进行计算时,有以下设定原则:原则1,开始、终止供暖的室外日平均温度为5 ℃;原则2,以不保证时间为120 h为原则,确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①热负荷延续时间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延续时间t的计算式为[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热负荷指标,根据供暖面积,可计算得到设计热负荷Φd。

结合供暖室内设计温度θn,d、供暖室外计算温度θw,d,由式(5)可计算得到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Φ。

当任意室外温度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相等时,热负荷为设计热负荷。

3AutoCAD软件绘制方法笔者采用AutoCAD软件自带的Auto Lisp语言功能,通过编程实现任意室外温度对应的热负荷延续时间、热负荷自动计算,以及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自动绘制。

Auto Lisp语言功能为AutoCAD软件提供了二次开发途径,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扩充AutoCAD软件的功能。

在AutoCAD软件的工具选单的Auto Lisp选项中直接调用Visual Lisp编辑器,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在Visual Lisp控制台界面中编写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