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7b310ff78a6529647d5381.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的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先进文化开拓新的渠道。
目前看来,这项工作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大有作为的。
经过系统加工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畅通的网络通道提供给基层群众利用,这将极大开拓他们的视野,补充精神营养,对于丰富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大有裨益。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连续六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卷发纲要(2011—2010年)>重要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十二五”时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在“十一五”基本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建成果,最大化发挥各级网点设备设施的服务能力。
以有效开展服务为重心,以打造精品、优化应用为重点,以全面推动共建共享为途径,以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到2015年,将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传播高效互动、服务便捷贴近、管理科学规范、体系完整可控的公共数字文化传播服务体系,实现“时时可看,处处可学,人人可享”,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为政府主导的公共网络服务阵地,成为资源最丰富、服务最便捷、使用最安全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数字文化资源门户、数字文化网络培训学校,成为基层群众的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和数字文化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65dc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a.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起,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众多文化机构共同推动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整合和共享全国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共享工程于2009年开始筹备,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个试点项目并不断扩大范围,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之一,并为构建数字化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与经验积累。
目标与意义共享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全国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起来,建立一个普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体验,带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共享工程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手段,加速对各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交流。
•增强文化软实力。
共享工程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更广泛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数字化文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和创新提供保障和动力。
内容与成果共享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化资源数字化。
共享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如图书、文献、档案、文物、艺术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扫描、数字编目、数字修复、数字保护等环节,形成数字化的文化信息资源库,提供在线浏览、检索、下载等服务。
2.文化资源共享。
共享工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通用的数字文化服务接口和技术支持,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探讨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8efe87031b765ce04081402.png)
Ke rs hr gPoet P bi Lbay Ifr t n Sri . ywod :S ai r c; u l irr ; noma o ev e n j c i c
国家《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 第 十个 五年计划 纲要 》 明确
建 立并正式 启 动。20 0 6年 国家信 息 产业 部组 织 实施 了 “ 综
合信 息服务工程” 。这些工程 的实施 都必须依靠 大量 的信 息
资料 , 图书馆正是这些资料 的聚集存 放地 。为促进社会文 而 化 和学 术的发展 , 图书资 料工作 者 必须 抓住 机遇 , 接时代 迎 的挑 战 , 加强资料 的收集 、 管理与共享 服务 , 为社 会最大 限度
信息服务工程用 健康 向上 、 形式 多样 的数字 产 品 , 满足农 民 群众多层次 、 多方面 的精神文化需求 。
“ 共享 工程” 的实施 , 通过 网络广泛传播 中华文化 的精 将 髓, “ 实现 以科学 的理论 武装人 , 以正确 的舆 论 引导人 , 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 , 以优秀的作 品鼓 舞人 ” 图书馆 信息化 是 。 社会信 息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 , 是社会信 息化 的应 用工 程。搞 好 图书馆 信息化 服务就 是直 接参 与社会 信息 化 的建设 。而 只有实现 图书 馆 的高 度信 息 化 , 使其 网络化 、 字化 、 拟 数 虚
地 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 不断提 高全 民族 的文化 素
活动时 , 远远达 不到读 者要 求。以庆祝 建党 9 0周年 开展 的
一
系列“ 红色活动 ” 为例 ; 六盘水市钟山区教育局要求各 中小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a95f73ee009581b6ad9eba2.png)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文化信息资源的概念范围极其宽泛。
就现阶段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应当将文化部所能控制的资源,以及设计方案之中所需要达成的资源建设目标作为主要的核心内容。
在工程建设时应当重点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为实现数字图书馆终极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资源共建模式及选题策划方面,也应当予以科学规划。
本文主要就数字资源建设实际存在的问题情况予以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进而提出了调整整体思路、协调建设目标、加强技术支持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改进策略。
标签:文化信息资源贡献工程资源范围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核心与关键,关乎着其建设成效与价值。
而在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怎样能够促使资源建设定位、目标用户、共建模式以及网站策划如何能够引起读者更为浓厚的兴趣,则是开展这一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并且如何能够将共享工程与一般网站建设予以明确区分,也是广大系统研发人员所一直困惑的问题。
对此,就一些似乎已经盖棺定论的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据此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从而促使相对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同时还可进一步提升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效率。
一、数字资源建设需思考的几个问题1.文化信息资源范围界定不论是在初级的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及后续的建设规划当中,或者是在共享工程项目小组对于资源建设的多次论证分析后,均应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化信息资源所应涵括的范围”之上。
虽然不断突出强调工程文化概念是相对狭义的,但即便如此却也依然涵括了大量的内容。
为了符合每个人心目中文化概念,便需要其内涵范围持续扩大,相应的资源专题也要持续增多,后续发展也便愈发困难。
至此,资源建设的范围便会广阔到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与既定的目标追求也渐行渐远。
2.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应用共享工程将“试验数字化图书馆”与“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工作”在数字图书馆技术、资源建设等多个领域之中的发展成果作为主要基础,重点探讨了技术的差异性,在资源建设及服务之中,往往过度关注于采用资源来诠释数值图书馆概念,而针对社会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的数字图书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9ec4b120b4e767f5acfcea3.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立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
该工程由国家财政部拨款,文化部组织并实施。
目的:此项工程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公益性的文化网络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意义: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组织机构:共享工程受全世界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及各省分中心和基层中心。
服务对象:共享工程的服务对象是最广泛的公众群体,包括城市的社区、边远山区、边防哨所的基层文化单位。
服务方式:共享工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最新技术成果,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的、贴近最终用户的组织模式,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共享工程网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一)网络框架实现网络联网的"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和500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
在建设国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或专业分中心;借助国家骨干通讯网,在分中心的周围搭建起一个包括全国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或文化馆、文化站的联网系统,实现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67d2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d.png)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往仅仅是传统的藏书馆,如今的图书馆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的重要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学术资源。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共建与共享。
一、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国家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分享。
该馆将国内各大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为读者提供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数字资源库。
在这个平台上,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到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学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为了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数字化资源共建的理念,开展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的实践。
这些平台实现了不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一站式检索和访问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从自己学校图书馆所没有的资源中获取信息,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容。
三、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案例许多图书馆与学术机构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数字资源库。
比如,某大学图书馆与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建设了一套用于数字化资源管理与存储的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上传、管理和访问学术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除了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以外,一些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行动中。
例如,某市图书馆通过与数字出版机构的合作,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图书和期刊供读者免费在线阅读。
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结起来,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成功的案例。
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等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的数字化学术资源。
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与图书馆建设的结合
![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与图书馆建设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d450e623647d27284b7351e1.png)
省级中 峨 ) 心J 县市支中心圾 乡 菰 村 区) 镑 和 基层
站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 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1图书馆是‘ 工程’ 本 建设的依托 1‘ qI 谴与图书馆建i有机结合 . 1 程’ 殳 ‘ ‘ 共享工程’ 建设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 其重点 在于基层服务网点建设, 并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 以 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 书馆在这一工程建没中, 图 应积 极行动, 为共享工程搭建信息平台。 图书馆的发展面I 晦 许多困 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 难, 方式是其重要原因。 ‘ [ 的 程” 实施将为公共图 书馆服务内 容和方式带 来根本性的改变。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生动、 快捷的 传播方式将为公 众开阔 视野、 获取信息提供圾大便利。 公共图书馆建设直充分利用 ‘ I 共享工程”的成果来延 伸、 丰富服务内 在加强文献9务的同时, 容, 昆 重点发展 公共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 l 建没农 2 村文化共享工 程是建设‘ ‘ 共享工程” 的 重点和关键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 欠发 作为 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 我们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 才优势对乡镇文化站、 图书室进行有层次、 分阶段的建 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主_j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 费苗 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 水平。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多 样, 富有乡土气息、 利用讲座、 戏曲、 图书、 影等喜闻 电 乐见的形式, 为那些渴望文化知识、 渴望致富信 息 渴 、 望科学种田的农民和农业技术员提供搬为宝贵的知识
一
1 S一 4
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需求不旺J 务滞后 _ 3 j &
由 于部分馆领导认 匕 识 的落缸 加上网络状况及 对 c I ^ 颁投 、 的电子阅览室经 费, 可采用政府与 私人 软件使用和资 金获 取困 难等因素, 导致一 蚣 共图书 合作的方 由 — 式, 私人投资硬件设备, 通过适当 收费 或其 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结合地方文化、 科学、 教育、 农业 他方式给予 补偿。 等开展的服务内容有限 多数乡镇点无 人 精通业务处 4 2要 的民生 识 意 于停 半停顿状态 僮 乡 顿、 碍 村居民利用文化信愚资源 ‘ 享工 的强大生命 ‘ 共 程” 力主 要体 现在农村。 为新 的渠道过窄 吲 不旺。 农村 建设服 关键 务, 要洞悉当 代农村所焕发出的巨 大 2. 共享工程’ 建设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文化需 , 求 真正了 解农民的 所思、 想撕 求, E 斤 以强烈的 共享工程建设中涉及版权问 题最多的当属数字 民 生意识, 做好每一 项工 大多 作。 数农民工 甚至不知道 化 信息资 谫建设。 工程的网站, 打开 辱£ 文化新闻、 影 有公共图书馆, 即使知道有图书馆, 但觉得自 己社会地 视剧场、 歌舞戏剧 业 养殖、 名家讲座、 电子书籍等文 位低、 卑, 自 没有时间也不敢到图书馆里来。 会上的 村 化信息资源非常丰富 这些 。 文化信恳 资源大部分是共 残疾群体也是如此, 他们害怕到图书馆遭到拒绝, 甚至 享工程的主要建 设单位即各 级图 书馆 ( 或称共享工程 “ 白眼” 图书 。 馆不仅要 数子降 工作, 月 重要的 是必须转 各级分中心)将已经公开出版发行的作品再j过各种 变观念, 百 树立为弱 势群 体服务的 理念, 消除对农民工和 技术手段 整合 处理后重新对外发 布的, 从这个意义上 残疾群体的岐况和偏 积极主动、 见, 热情周塑 她为 他们 说, 共享工程的建设者首先是作品的使用者, 同时也是 服务, 让其感觉 也 H 们和城市里的居民没什么 两样。 同 作品的f 车 播者。 各及分中 心在使 用和传播这些作品 的 时,公共图书馆应欢迎和感谢农民工和残疾群体的到 同时, 也涉及 到了 本身的 作品 版权和使用范围等诸多 来, 为特殊群体服务姻 书馆工作找到了 创新 点。 问题。 如何处理好这方 面的 法律问题和利用相关规定 4 坚持以人为本 翱 艮 方式提高服务 3 创 务 质量 进行版权 使用的 合理规避成了‘ 享工程’ 共 ‘ 疆竣者面l 临 共享工程的实施丰富了 公共图书 馆的信息资源, 的重要问题 。 缓解了图书馆因资金紧缺而不能为读者购置好书、 新 3发挥图书馆优势建{‘ I ” 殳 理 书、 子图书和声像资源的燃眉之急不 断丰富了 电 公共 l 立基层业务辅导站 建 图书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昆 改善了服务质 对经济发展比 较快, 经济实力雄厚, 在乡镇文化 量庀 的实施对于满足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 站、 图书室的建设方面肯投入 琼 高、 设施全、 藏书丰 是缓解农民看书难、 看戏难、 看电影难、 求文化知识难 富、 自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的乡镇文化站、 图书室, 在满足 农民 求富裕、 求健康、 求文明的需要和 抵御腐朽 使其业 务工作勤 Ⅱ 规范化、 标准化, 便更好地为广大 没落 以 文化培育文明 乡风等方面发 挥了 积极作 用。因 此 农民凑者开展服务工作。 史 洪享工程是— 巧缩 ,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 J 、 3 建立图书2 站 2 i } 渤 沟的文化工 程 _硕功在当代刑 在 千秋的 惠民 工程。 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 总之‘ 哄享工程” 的实施, 是加强农村文t建设, E 是 种方式。 它比较适合于乡镇经济实力不是很强、 财政投 全面琏l } 小康}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殳 土 入有限、 藏书数量不足的文化站、 图书室。图书流动站 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的重要内容, 土 是建设社会 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文献数量可多可少, 文献的 主义 新农村、 满足广大农民 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 载体形式可以互相补充,文献内容更适合本地区读者 要的 有效途径, 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 促进农 阅读特点。与此同时,要重视建立特色文献图书流动 村经济 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 站, 篌其服务 有针对性, 更具 更能发挥 文献资源的作 意义。共享工 佑息化设备和丰富的 ‘ 程’ 数字化资 将 源, 用。 激活和提长 虹传统的公共 文化服务方式, 使之面貌一 3 积极处理发生的版仅问题 3 新。 这对经济欠发迭地区, 进—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 虽然共享工程的目的是文化普及, 完全是无偿使 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史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 用资源, 但是否属 于合理使 除了 用, 要看使用作品的目 用 。 的外, ! 还 愈陡用 作品的 程度和对该作品的 潜在 参考文献 市场价值所带来的影响。 共享工程作为—项民生工程, l 奇志. 】 共享工程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思考l图书馆 J l 20. 4 在努力实现广大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 也必 论坛 .0 9 须考虑到成千上万的 4 作者们为 人类的 文明 和进步做 I 向阳咖 强共享工程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u 2 I 出的贡献和付出的 心血。 可采用以政府投入为主, 捉业图书情报 学刊2 0. 其他 06) ( 8 赞助为辅的多 种资 金形式并存的 版权费 用支付方式。 『手岚 共 享工程与各级公共 图书馆的关 系U企业家 天 3呈 } l 4改变服务理念, 充分利用‘ 共享工程”  ̄2 0(0 071) 4 依托‘ . 1 尊工程” 经费利用率 , 提高 『 4 茹. 发达地区 经济 发展乡 镇图 书馆事业的思考 图 通过与‘ 共享工程” 市分中心联网, 省、 图书馆的可 书馆学研究2 o O4 实际利用文献数量迅速扩展,有效地满足了各类读者 作者简介 : 程超 , , 江省鹤 岗市 图书馆 , 女 黑龙 馆 的不同阅读需求,这就等于将有限购书经费的数量增 员, 黑龙江大学图书管理专业。 值。 图书馆根据需求来确定购书 重点, 使有限的经费得 到充分利用, 同叫利用网络眼务来辅助解决个别需求。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4ee13b71fe910ef12df8e5.png)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分中心服务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 通过合作拓展服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 百县千乡、校校通)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三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 •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 • 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推动我国文化信息化建设; • 文化资源得以长久保存和传播,促进文化创新; • 避免重复建设,更好地发挥数字资源的作用。
P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三)资源建设方式
• 自建和整合:文化艺 术类信息资源
• 开展合作、提供平台, 引入社会优秀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四)初步成果(1)
近70个多媒体资源 库,数据量达6TB
• 12000册图书、 • 461部电影、动画片、 • 130部地方戏曲 • 85场演出
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覆盖全国的网 络传输系统,传送到城市、农村的基层文化单位, 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所享用。
PPT文档演模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0a5f51214791711cc7917be.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新工程;是一项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公共文化工程;是一项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的文化惠民工程;是一项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公益性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2002年开始正式实施。
该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覆盖全国城乡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大力投入下,文化共享工程如今已建成包括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市县级支中心和遍及全国城乡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的五级网络服务体系,极大满足了亿万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改变了基层群众过去“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窘境。
文化共享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包括互联网、卫星、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储存(光盘)等在内的六大数字资源传输渠道基本成形,目前已基本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和“村村通”的目标,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5.28TB,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9亿。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成为基层群众工作和致富的好帮手,闲暇时的快乐消遣,学习、上网、了解天下大事的好去处。
本街道图书馆也能为读者免费提供共享工程各项服务内容,欢迎读者前来使用。
()街道图书馆。
浅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意义的论文
![浅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意义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83983814791711cc7917ba.png)
浅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意义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文化建设;共享工程;知识产权;精神文明;持续发展论文摘要:本文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全国性的文化项目的目标及现状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这项工程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其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
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入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面简称共享工程)是国家级文化创新工程,它的宗旨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整合中华民族几千年保留下来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的精华,依托覆盖全国的网络传输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先进文化,把优秀的文化传送到城市社区、边远山区、边防哨所等基层文化单位,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及现状1.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定位是,建立中华文化数字资源的中心,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的文化资源,并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
它的宏观目标:完成以“百万册(件)文献共建”与“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部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等。
它的具体目标:建设文化领域门类比较齐全的数字资源库,建设海量的文化信息基础素材库。
近期阶段性目标:对文化部所属机构和管辖机构内的可控文化资源进行建设与整合。
2.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为了迅速开展工作,在2002年7月下发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12e9f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png)
通过共享工程,可以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国家 文化软实力。
工程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目标
建设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满足广 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任务
制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整合各级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
数字化和信息化
云计算和大数据
移动化和智能化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在将大 量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构建信息化平台,以便更方便地保 存、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未来,这 一趋势将继续加强,更多的文化遗产 将被数字化,并被用于创新的文化产 业和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 据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未来,云计算将为共享 工程提供更高效、灵活和低成本的数 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而大数据 技术则可以帮助共享工程更好地挖掘 和分析文化信息资源。
04
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共享工程通过整合全国各地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了一个 涵盖广泛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满足了人们对各类文化资源的需求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共享工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 高效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共享工程应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 高文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工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信息 资源和服务模式,推动我国文化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发展。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现状及思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现状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b9e539add3383c4ba4cd234.png)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现状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文化设施基础较为薄弱,各级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尚有不足。
20XX年8月,国家文化部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主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它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将开辟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文化共享工程对激发各级文化单位的活力,转变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自20XX年自治区启动共享工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坚持共享工程以公益性为主,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移动硬盘服务、光盘服务等模式,把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城乡基层文化网点和群众身边,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辟了新渠道,为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开辟了新的阵地,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搭建了新平台。
目前,我县共享工程因服务方式创新、效果明显已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
一、目前我县共享工程运行现状20XX年以来,由于县委、政府重视共享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共享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努力构建遍布全县的基层服务网络,现已建立起以县中心为依托,以乡镇文化中心、村基层服务中心为网络的共享工程基本框架。
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及资源建设情况报告
![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及资源建设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77f1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4.png)
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及资源建设情况报告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及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
数字化服务与资源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现有的实体资料转化为虚拟资料,在网上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并将档案和文化遗产数字化打造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藏和记忆。
一、数字化服务建设情况数字化服务主要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种创新服务模式,如数字阅读、电子资源、数字化收藏、数字化学术研究等,这种服务模式将会大大拓宽用户的获取知识渠道,打造数字图书馆及数字文化资源集成平台,最终达到数字化信息的共享。
以下内容涵盖了数字化服务在图书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数字化阅读服务数字化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阅读渠道,尤其是为长期无法到图书馆实地阅读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查询、下载和阅读服务。
全国图书馆文化与资讯共享工程项目、北大数字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都提供了免费的数字化书籍下载及阅读服务,这些数字化书籍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实体书的标准,为用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阅读体验。
2、电子资源服务电子资源是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化报刊、电子文献等在内的数字化文献资源。
除了向读者提供数字化借阅外,还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大大提升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效益。
如国家图书馆提供的“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数字图书馆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3、数字化收藏服务数字化收藏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它以复制实体文献、珍贵资料的方式,在虚拟的环境中保存和展现文化遗产。
如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数字化工程、华东师范大学“新华文化遗产库”等,形成了大量高质量的数字文献,为数不胜数的人阅读研究和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数字化资源建设情况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收藏的实体文献、珍贵文献、非书资料、文献数据库等信息化处理,从而建立起一套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895b0bde80d4d8d15a4fe6.png)
Z世 界数字 图书馆
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1” 2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中的一个公共服务
体系。其总体 目标是建成 以 C R E E N T为依托 的网上信息资源共
享系统 , 使信息资源网和通讯 网协调发展 , 真正为高校的教学、 科
研人员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 的信息 网络环境, 是经 国务院批准的
报道 , 这是如此全面、 珍贵的 ^ 类文化资料第一次可以在互联网上展
Q I 服务的成员馆 已 S 超过五百家。
2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简称“ 共享工程” )
“ 共享工程” 是指采用现代信 息 技术 , 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
* 收 稿 日期 :O9 7 1 2O 一O — 5
世界数字图书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新建立的图书馆数字信 息共建共享体系。“ 世界数字图书馆’ ’ 网站于 20 年 4 2 09 月 1日开始 开通眠务, 该网站筹办了 4 年之久、 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个小 由来 组和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等方开发, 由联合 国教科文组 ()鳓 IN )
我国高等教育“ 1 工程”“ 21 、九五”“ 、十五” 总体规划 中三个公共服
C I 是 中国高等教育 文献 保障体 系 (hn cdncL— ALS C i A a ̄ i i a bay8 f mao yt n的简称。它是 19 年 l 月经国务院 rr Lno tnS s ) I r i  ̄ 98 1
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 它是—个非赢利的组织, 以推动更多的人 检索世界 E 的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并减少使用信息的费用为主要 目 的机构。早在 16 年, (C就在世界上率先开始 了一场图书馆计 97 0 = I 算机应用方面的革命, 研究和开发了整套的联机计算机系统。它有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49261c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d.png)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2002.04.17•【文号】•【施行日期】2001.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2002年4月1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7号)精神,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送丰富的文化信息,进一步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充实基层文化建设内容,活跃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部、财政部将在全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
为此,特制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与协调“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
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这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
实施“共享工程”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措施,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战略,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各级文化部门要对“共享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为加强领导和协调,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二、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是把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城乡基层文化网点和群众身边,要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充分发挥各级文化、财政部门的积极性。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案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afd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d.png)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轻触动纸张,关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案”的构思如泉水般涌出。
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虚拟空间,与文化碰撞、交融,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一、项目背景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信息资源则是这个灵魂的载体。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文化信息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二、项目目标1.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动态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2.提升公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项目内容1.文化信息资源整合(1)梳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包括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图书、期刊、报纸等。
(2)建立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1)搭建一个集文化信息发布、检索、传播、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平台。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平台的高效运行和信息安全。
3.文化信息资源传播推广(1)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渠道,将文化信息资源推向公众。
(2)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筹备阶段(1)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2.项目实施阶段(1)开展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数据库。
(2)搭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系统测试。
(3)开展文化信息资源传播推广活动。
3.项目验收阶段(1)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目标达成。
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高效运行和信息安全。
应对措施:与专业团队合作,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2.数据风险:文化信息资源涉及众多领域,数据量大,易出现数据丢失、损坏等问题。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b573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f.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创新能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应运而生。
一、背景与意义1.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文化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音像、文物、文献、数字内容等。
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形式多样,但却存在着信息搜集、处理和使用的不便利性,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限制了文化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2. 意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文化信息的便捷获取、高效传播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文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获取成本,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文化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事业的融合和发展。
二、标准的内容与要求1. 标准的内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开放标准:明确资源开放的边界、内容、方式、权限和限制,供用户合法合规地获取和使用。
(2)资源共享标准:规定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和途径,促进文化信息的全面流通。
(3)资源分类标准:建立一套统一的资源分类体系,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使用。
(4)元数据标准:统一资源的元数据描述方式,实现资源的准确识别和描述。
(5)数字化标准:规定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
2. 标准的要求(1)标准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有效指导和规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2)标准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保证统一性的前提下,允许地方性和部门性差异。
(3)标准应与国际接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经验,使我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达到国际水平。
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977ae681c758f5f61f674b.png)
数字图书馆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刍议摘要:本文对数字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阐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加强两者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两者建设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254-03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其传播途径和方式也更为丰富。
传统图书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人们提出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设想。
数字化图书馆的诞生不仅给图书馆业带来一场革命,而且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与此同时,为完善服务手段,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国家于2002年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图书馆服务由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令人振奋的时代。
本文拟就共享工程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等相关问题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1 数字图书馆1.1 数字图书馆的由来“数字图书馆”一词是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
1945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布什(v·bush)发表了《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文。
文中,他首次提出将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以求增强馆藏量,改善服务手段,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人们展示了未来图书馆发展一个美好而发达的愿景。
这应该是数字图书馆的最早雏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78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f·w·laneaster)第一次向世人详细描述了电子图书馆的前景,从而为电子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拉开了帷幕。
但数字图书馆的最早提出却是在1988年。
当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伍尔夫(w·wulf)在其撰写的国际合作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模式。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6b35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a.png)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介绍1. 引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以数字化为核心,以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流通为目标,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服务的国家性工程。
本文将介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服务。
2. 建设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包括: - 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并与国内外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互联互通; - 提供多样化、便捷性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 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保护和管理,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3. 建设内容3.1 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建设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将各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
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各类文化资源,包括文物、书籍、音乐、电影、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信息。
3.2 数据标准与标引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标引规范。
通过标准化处理,不同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互相关联和查询。
3.3 资源开发与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包括对数字化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版权清理、标注、整理和优化。
同时,鼓励各地区文化机构参与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 服务内容4.1 数据查询与检索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和检索各类文化信息资源。
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地域、时间等条件进行精确查询,找到所需的文化信息资源。
4.2 数据下载与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下载和共享服务。
用户可以下载和使用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满足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文化创作等需求。
4.3 学术研究与教育培训支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持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
提供各类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机构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4.4 版权保护与合作交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致力于保护文化信息资源的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为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图书馆也应成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去借助共享工程带来的资源建设力量,在共建共享工程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标签: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图书馆数字
早在2002年4月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便已共同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文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并随即启动。
共享工程的实施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图书馆正是这部分资源的聚集存放地。
因此,为了进一步助推社会文化与学术的发展,我们图书资料工作者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好资料收集、管理与共享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数字信息资源。
一、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
当前,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实际上都是以资源建设为主要核心,建设的重点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地方特色,主要工作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整合,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
出于对数字资源收集、制作以及格式等方面复杂程度的考虑,国家也先后对两者的资源建设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规范[1]。
虽然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两者的建设标准相同,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两者的建设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其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内容侧重点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特色馆藏等等,而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内容则更多地是面向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重点在于增强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注重实用性与大众性。
此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非常重视,在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少年版的资源建设方面尤为投入。
由此可见,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有着同样的建设标准,但在建设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不一样的侧重。
二、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方法
1.借助共享工程资源,制作电子信息简报
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书馆现有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重造,由无序性转变为条理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
将这部分信息资源提供给对信息要求高的政府部门、企业等非个人用户,也可为有特殊要求的个人用户提供。
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电子简报进行生产、加工与传递,其存储形式可以为纸质化,也可以为数字化,同时电子简报的资料来源可以非常广泛,不仅可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杂质、书本等去收集最原
始的信息资料,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以及相关存储设备去收集存储信息,甚至是广播、电视、电影都能够成为信息资料的来源[2]。
此外,电子简报还可对不同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裁剪、综合分类与提炼,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字资源,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库,并且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通讯方式为读者提供信息化服务。
电子简报的制作速度快、成本低、来源广,主要都是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制作快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读者提供不同领域的综合信息,比如财经快讯、楼盘信息、股市快讯以及各类社会事件的追踪报道等等。
电子简报的制作需要各个图书馆负责当地的信息收集与汇总,然后共享给各个合作图书馆,进而各自整理与收集,提供应用。
2.汇总共享工程资源,制作专题资料汇编
对专题资料进行汇编,也即是进行某一專题原始资料的收集,然后按照一定的方式予以编排,为人们提供专题性的工具书。
各个图书馆对于不同专题的信息资源进行汇总,然后再进行整理、分类与重组,进而形成新的专题数字资源库,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服务。
当然,关于这一类型的数字资源建设,由于体量大、范围广且周期长,需要众多合作馆进行协调合作,将资料纲目、节选、全文制作出来,最终汇编制作成电子文本,提供给有需要的读者。
这一类的数字信息资源对读者有着非常明确的针对性,是政府决策、专题研究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制作单一产业的全面资料
所谓单一产业的全面资料指的是特指某一项目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资料汇编。
比如:高寒地区的生猪养殖,其中对各种耐高寒生猪品种(包括国外品种)进行了资料汇编,分层次介绍了耐高寒生猪的习性、生长期、肉质、繁殖、饲养要点、疫病防治等一系列知识。
由于这部分资料主要针对的是广大的农村读者,而这部分读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所以最好不要选择使用纸质化的信息资源,可将其制作成光盘形式的数字资源,在其中添加图片、文字、影像与解说旁白,能够让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村读者理解且掌握信息资源中的技术要领。
DVD在农村地区非常普及,只要通电便可以播放,所以能够很好的解决网络不通的问题,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广大农村以及企业。
这种单一产业全面资料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独立行业资料集中,内容详实;阅读后能够对该产业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具体的基础操作技术,能够对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案查询;资源查找方便,并不耗时,读者只需通过电话便可购买,方便快捷[3]。
而图书馆则只需要利用互联网,通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去调用各个图书馆中的同类型资料,便可实现单一产业全面资料的整合,然后可进行宣传、推销,在完善自身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也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一定的有偿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图书馆在肩负着信息化重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数字资源建设的挑战,针对于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信息收录、加工、整合等工作,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与人才予
以推动和配合,更需要创新的精神与意识,一起共同研究与实践。
因此,笔者希望会有更多的图书资料工作者能够一同努力,不断丰富与完善数字资源库的规范建设,为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富平.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12(4):3-7.
[2]李聪.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J]. 中文信息,2016(10).
[3]解晓毅.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情报,2010,3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