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材大纲

合集下载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1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1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分析现代汉语的事实。

自学考试者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语法学简史、汉语语法特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构成句义的因素、词的分类问题、主宾语问题、歧义句问题、语法结构及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的语法现象。

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十一章, 其中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和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重点章。

第十一章为可选章, 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其余章为一般章。

二、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这一概念、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 特别是了解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2.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着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着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着,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200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卷

200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卷

200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由语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素。

2.偏正结构的前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中心语。

3.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

4.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___________ 作为基本单位。

5.区别词是只能在______________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

6.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_____________。

7.汉语和印欧语在语法上的显著区别之一是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直接充任____________而无需改变形式。

8.主语是对谓语说的,_____________是对述语说的。

9.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不带“的”)做修饰语时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于中心语是体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性成分。

10.纯粹的介词只能用在连谓结构里,不能单独做谓语。

既能用在连谓结构中,又能单独做谓语的介词兼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面( )组词都是合成词。

A.语言书本饼干馄饨 B.电脑床单骆驼火腿C.汽车钟表桌子车辆 D.大纲课本妯娌问题2.“沙发是一种家俱”由几个词几个语素组成( )。

A.7个词7个语素 B.6个词6个语素C.5个词6个语素 D.4个词5个语素3.下列语言单位中不符合两个语素一个词条件的是( )oA.葡萄干苜蓿园玩偶 B.徘徊灿烂康拜因C.惊呆日食地震 D.乒乓球司机嘴脸4.下面( )组词都是述宾式复合词。

A.内疚眼花性急耳背 B.矛盾出入得失呼吸C.司机雪耻平反造谣 D.汽车大衣飞机甲鱼5.下列关于词缀的论述,( )项是错误的。

A.词缀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

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自己的素质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

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精讲(无笔记)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精讲(无笔记)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第十章难点第四章难点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含义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吃了写了看了红了亮了(动/形+了)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状语[+名词]+动词+补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句子+状语+动词+补语+名词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3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如:+谓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34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如:明天王明哥哥偏正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4如:a bc dea/c///d//e一、语法的基本属性412[xìng][wùmèi]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A.B.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 :•B.•••dao ran)••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偏正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 c.如:a ()wave和()d.they them。

e.,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数,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c.+d.+股+浪+个+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畴。

ab人----人们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d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课后习题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119 2、1898一、传统语法学12(1(2(3二、结构主义语法学120世纪3020世纪50608021234三、转换生成语法学1)20世纪50三、转换生成语法学21234四、功能语法学1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

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自己的素质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

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语法学)一、教学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高等师范学院校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基础知识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为从事语法学习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第一章,掌握好一些语法及语法学史的基本常识。

第二章,掌握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好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四章,掌握好影响句义的因素。

第五章,掌握好划分词类的标准及方法,能正确地判断词性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掌握好主语、宾语、谓语的划分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划分层次。

第八章,掌握好变换的基本理论,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

第九章,掌握好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十章,掌握好歧义的类型、原因以及歧义的分化方法。

三、教学原则1、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要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法令,加强规范化观念。

2、教学中必须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把握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

同时注意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知识变为技术能才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的要求。

四、学时安排本课面授时数为三天,21课时,第一天,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三天,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比如:二、语法学的简史1、外国语法学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等四个阶段。

2、中国语法学的历史。

我国语言学在古代很发达,主要集中研究训诂、音韵、文字,语法学的系统研究较晚,从清未至今才100多年。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等三个历史的时期。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及语法形式学。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课程名称与考试方式:汉语言专业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方式为:闭卷二、本课程考试内容、基本要求与复习方法建议:本课程考试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词类研究,主要是从词的语法角度对汉语的千千万万个词进行分类;汉语句法分析,主要是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范畴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语义范畴对句法进行研究;汉语虚词研究,主要从虚词的用法和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介绍当今这两大语法研究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即与汉语研究的关系;汉语语法应用研究,通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让汉语更好地为我们的交际活动、创造活动服务。

三、考试试题的基本题型和所占分数比例: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占20%、名词解释占30%、简答题占30%、问答题占20%,总计100分。

四、本课程期末复习的范围或各章节复习要点:绪论:三组重要的概念重点掌握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一般掌握第一章词类研究,主要是从词的语法角度对汉语的千千万万个词进行分类。

第一节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重点掌握第二节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第三节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第四节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一般掌握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主要是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

不考虑意义的句法分析时代已经过去,句法研究与分析发展到今天,必须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道路。

第一节层次分析法重点掌握第二节变换分析法重点掌握第三节语义特征分析法一般掌握第四节配价分析法一般掌握第五节语义指向分析一般掌握第三章范畴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语义范畴对句法进行研究,不同的语义范畴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第二节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重点掌握第三节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重点掌握第四节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一般掌握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主要从虚词的用法和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串讲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串讲

第二章词类分析第三章短语分析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辞格分析第十章话语分析第十一章语体分析第十二章网络语体难点第四章句子分析难点考核目标:能力要求:1.2.3.4.课程特点:••考试题型分析:为20%30%30%20%2:3:3:2。

15060考试题型可能所占分值分析:/20203030考试真题题型特点分析:12/20345应试注意事项谢谢本课考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2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2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2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3•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3•考点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4考点2、语法学体系1)18982考点2、语法学体系320世纪304)20世纪50考点2、语法学体系5考点3、语法单位12•ã•考点3、语法单位3•A. ++B.C.考点3、语法单位4•A.•B.。

C.D.考试真题2020 08 11【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试模拟题1)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后习题5海带——海浪老师——老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本课考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1、词类标准的划分12——教教看——看看3——考点1、词类标准的划分量词词语考点2、实词的语法特点1234考点3、虚词的语法特点123考试真题2018 042)A. B.C. D.【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试真题A.B.C.D.【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试真题1512【正确答案】:12【答案解析】:考点4、易混词和兼类词11——阻碍障碍阻碍12-+ 34-+——考点4、易混词和兼类词2——忽然突然忽然异:123——考点4、易混词和兼类词23•:•:•:课后习题61——2——3——【正确答案】:1)是23【答案解析】课后习题31)花122123124)刻1字 251思念2 61来了谢谢本课考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1、短语组合1••考点1、短语组合1•考点2、句法成分12•••::考点2、句法成分3••••。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语法、语用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语法、语用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语法、语用部分)1. 引言1.1 汉语语法与语用的定义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学科,主要探讨词语如何组合成句子,句子如何表达意义,以及汉语的构词、词类、词序等基本规则。

语用学则关注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研究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利用语境和语言外的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1.2 研究语法与语用的意义研究汉语语法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内在规律,为语言教学、翻译实践、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语用研究则有助于提高交际效率,增进跨文化理解,对促进人际沟通、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3 本复习大纲的结构与目标本复习大纲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汉语语法和语用的基本概念、关系、现象分析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巩固汉语语法和语用知识,提高汉语运用能力,为深入研究汉语语言学奠定基础。

2. 汉语语法概述2.1 词法2.1.1 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和数词等。

各类词在句中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了解各类词的特点对于掌握汉语语法至关重要。

2.1.2 词的构成与变化汉语词的构成主要有复合、派生、重叠等方式。

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尾、词缀等方面,如动词的时态、体态、语气等变化。

2.2 句法2.2.1 简单句简单句是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

汉语的简单句具有灵活的语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句子成分的位置。

2.2.2 复合句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通过一定的关联词或关联手段组合而成的句子。

常见的复合句类型有并列句、主从句、递进句、选择句等。

2.3 语法范畴汉语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数量、时态、体态、语气、情态等。

这些范畴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表达句子的意义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汉语语法概述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类词的特点、词的构成与变化、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结构以及语法范畴等方面的知识。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江苏教育考试院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江苏教育考试院

高纲号123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657 公关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公关心理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系统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基本概况,掌握公共心理、公共关系心理和组织团体心理的基本理论,并能将所学理论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有九章:第一章绪论,总体概述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原则;第二、三、四章论述公众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和第九章探讨组织团体心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原则等学科概况;2.理解并掌握公众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和心理定势;3.理解并掌握对公众心理的认知、与公众的心理沟通和对公众心理的影响;4.理解并掌握组织的形象和心理氛围。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学科,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是在公共关系原理和普通心理学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

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一般包括公共关系学、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原则。

(二)学习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原则等,形成对该学科的初步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心理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掌握: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熟练掌握: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公众心理特征的含义和结构、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和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教材。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不使用标题,以便更好地组织内容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内容概述,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汉语语法基础
-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 词类与句法
- 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第二章:句子结构与成分
- 主谓结构
- 宾语与宾语补语
- 状语与状语从句
第三章:动词短语与动词短语的补语
- 动词短语的构成
-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 动词短语的补语类型
第四章:名词短语与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
- 名词短语补语的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中的数量与修饰成分
第五章:形容词短语与副词短语
- 形容词短语的修饰和强调
- 分类与比较级
- 副词短语的功能和修饰
第六章:句法关系与语言样式
- 主谓关系与语序
- 定语与状语的位置
- 被动句和倒装句
第七章:语法规则与语用规则
- 语法规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 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法差异
- 修辞手法与语法用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希望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

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却不包含“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1、研何(研究什么)2、为何研(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怎么研究)第一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三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方法。

下面分别来看一看。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语之法”,即语言的法则。

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指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使用规则等。

什么是语言实体?语言实体是语言中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和音义气(指句子语气)结合体。

语言实体也就是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主要有:语素、词、短语现代汉语中的音义气结合体主要有:单句、分句、复句现代汉语语法便是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

而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由于语法离不开语言实体,因此,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算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于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便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1、就狭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2、就广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现汉语法、词汇、语音纲要

现汉语法、词汇、语音纲要

《现代汉语 . 语法》纲要一 语法概说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研究语法就是来发现这样的规则, 或者说就是寻找语言的形式跟意义之间的系统的对应关系。

单句二 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组)— 词 — 词组 — 句子复句三 词类 : 1. 动词2. 形容词 谓词3.状态词4. 代词5. 名词6. 数词 体词7. 量词8. 区别词9. 副词 10. 介词 11. 连词 虚词12. 助词 13. 语气词14. 感叹词(叹词) 15. 拟声词(像声词)四 主谓结构 :1.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主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谓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主谓谓语句中大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4. 受事主语句 —— 注意受事主语句中主语的特点和谓语的特点五 述宾结构 :1.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区分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3. 能够充任宾语的语言成分 ——4. 双宾语结构及其层次分析六 述补结构 :1. 补语的语义指向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补语的语言成分4. 述补结构不同的意义类型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 可能补语 | 程度(状态)补语七 偏正结构 :1.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定中结构定语和中心语的成分;能够充任状中结构状语和中心语的成分3.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de ”与没有“.de ”的区分以及定语的顺序4. 定中结构跟状中结构的区分5. 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层次分析八 复谓结构 :1. 复谓结构的三种类型:连谓结构 | 递系结构 | 连锁结构2. 复谓结构的组成成分及意义类型:注意递系结构跟主谓结构作宾语的述宾结构的区分3. 复谓结构跟联合结构的区分4. 复杂的复谓结构:同类嵌套 | 异类嵌套九 句法结构歧义 :1. 歧义—— 一个形式,多个意义(包括多义词,多义词组,多义句子等)2. 结构层次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3. 结构关系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述宾/述补;……4. 语义关系歧义 :施事/受事;对象/结果;空间/处所;……5. 排除歧义的方法:语境排歧 | 调整语序(结构)排歧 | 增词或换词(词汇)排歧十 复句 : 1. 复句的定义:两个以上造句单位连用,意义上关系密切,结构上相对独立2. 复句的构造:主谓句(非主谓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3. 复句的关联成分 连词 | 副词从句(前句)关联成分 | 主句(后句)关联成分4. 复句的关系类型 联合复句(并列 | 选择 | 递进 | 连贯 | 分合)偏正复句(转折 | 条件 | 假设 | 因果 | 目的 |5. 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十一 虚词 : 1. 虚词的用法 —— 虚词所在的句子格式,以及该格式对出现其中的成分的限制要求2. 虚词的意义 —— 通过虚词的用法来把握虚词的抽象的语法意义3. 相近虚词之间的区分 —— 如:何况/况且;不管/尽管;只要/只有;…… 4. 注意多义和兼类虚词的不同用法 —— 如:就是,既,和,……十二 句子的语气 :1. 对句子语气的不同认识2. 决定句子语气的不同表达手段 —— 语调(停顿、重音、升降调)| 语气词3. 从功用角度区分出的句子语气的四种基本类型 —— 陈述 | 疑问 | 祈使 | 感叹4. 疑问句的分类及对疑问语气词的选择 —— 是非 | 特指 | 选择 | 反复(正反)十三 特殊句式 : 倒装、插说、复指(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包括改变顺序,插入非结构成分等) 十四 常见语法错误分析:1. 错误类型:残缺 | 赘余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结构混乱2. 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类比法 | 简缩法《现代汉语. 词汇》纲要2 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3 词、语素、汉字(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4 词的语音形式——词中不能有停顿+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二词的构造 1 单纯词2 合成词并列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陈述式合成词支配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前缀+ 词根词根+ 后缀3 简称减缩紧缩其他三词的意义 1 词义(词的概念义)2 词的附属义——词义的感情色彩| 词义的语体色彩3 语素义——不成词语素的意义| 成词语素的意义4 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四多义词 1 词的固定义和临时语境义2 义项3 多义词和单义词4 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五同音词 1 什么是同音词2 同音词的类型3 同音词的来源4 同音词跟多义词的区别六同义词 1 同义词的类型——绝对同义词| 相对同义词2 同义词的来源3 同义词的辨析——从概念义辨析| 从功能上辨析| 从附属义辨析横4 同义词的作用七反义词 1 反义词的类型——绝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2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3 反义词的作用八 上下位词 1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2 上位词3 下位词4 各类词中的上下位关系5 上下位词的作用九 词汇的构成 1 基本词汇2 一般词汇3 古语词 —— 历史词语 | 文言词语4 新词5 方言词6 术语7 行业语8 外来词 —— 译音词 | 译音兼译义词 | 半译音半译义词 [9] 熟语(固定结构) 成语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十 词典 1 词典的类型—— 百科词典 | 语文词典单语词典 | 双语词典| 多语词典2 词典释义模式 —— 用同义近义词释义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 定义式释义 展开描述式释义 摹状式释义 比喻义释义语文性释义 | 百科性释义3 词典的编排 —— 条目的编排 (词条排序)条目下组成内容的编排 条目下义项的编排(一)关于词的基本概念的概述 (二)一个词内部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不同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同音词) 和意义关系(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 (四)现代汉语词汇(全部词语)的构成 (五)词典 (词汇学的实践)《现代汉语 . 语音》纲要一 概述 1 语音单位的划分:句子 – 节拍群 – 音节 – 音素2 记录语音的工具 – 语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国际音标 (1888 年)3 研究语音的三个角度:生理 – 物理 – 心理发音 – 传音 – 听音二 元音 1 定义:声带振动 + 不受阻碍2 元音舌位图:基本元音舌位图(8 个)普通话元音舌位图(8 3 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6 个)+ 舌尖元音(2 个)+ 卷舌元音(1 个)三 辅音 1 定义:受到阻碍 + 声带不一定振动四 声母 1 定义:音节开头的辅音2 分类: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分 —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b p m | f | zc s |d t n l | zh ch sh r | j q x | g k h从发音发法的角度分 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 送气音|不送气音 || 清音|浊音五 韵母 1 定义: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2 分类:按韵母内部组成情况分 — 单韵母 | 复韵母(前响,中响,后响)| 鼻韵母(前,后)按韵头性质分 — 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撮口呼六声调 1 定义: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相对音高或音高变化2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形式3 调类:一种语言中的声调调值的类别4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 )| 阳平(35 )| 上声(214 )| 去声(51 )七音节 1 定义:言语里最自然的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2 普通话音节的构造:音节……第 1 层……第 2 层……第 3 层……第 4 层3 普通话音节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律复韵母内部的组合规则声母跟韵母的组合规则声调跟声韵母的组合规则八音位 1 定义: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单位2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心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3 音位变体:有一些音素不会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而是分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形成互相补充的分布局面。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复习考试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复习考试资料
15.体词和谓词(单项选择、分析)
★★
(1)概念及依据:从功能上看,实词包含体词和谓词两大类。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
谓语,同时也能做主语和宾语。
16.词类表一词的归类(单项选择、填空、分析)★★
实词
体词: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
词、代词(体词性)
(2)词组的结构类型(依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俄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⑶层次分析法(二分法)的运用:
我们班有许多学生第1层:主谓结构
第2层:偏正结构、动宾结构
第3层:偏正结构
(4)词组的功能类型(词组作为一个整体所承当的语法功能):名词性结构、动词性结构、副词性结构等。
③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第三章词类
I1划分词类的依据(选择、填空、简答、论述)★★★★
(1)分类目的: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法。
27.概数词(分析)★★
(1)概数词“多"和“来”充任系位组合的末一项,跟它紧邻的前一项必须是简单的系位构造。
(2)由“多"和"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或是放在量词之前(一千多个,
十来个),或是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一千多万,十来亿〕。
由“多”组成的系位组合是自由的,由”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是粘着的。
(3)实词绝大局部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局部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1、联合结构与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结构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联合结构是指几个地位平行的成分并列在一起,例如:苹果、香蕉、橙子。

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结构与联合结构的方根区别在于:前四种结构都是由两部分组成,而联合结构包含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两项。

偏正结构的前一部分修饰或者限制后一部分,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并不完全相同;述宾结构包含述语和宾语两部分;配方案补结构包含述语和补语前后两部分;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前后两部分构成。

2、如何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

一般地说,组成成分里有粘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如果组成成分都是自由语素,整个格式可能是句法结构(我去买票),也可能是复合词(白菜小米)(2)最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走吧我的)(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如:“大方”不是“大大方方”,有些熟语性的句法结构有特殊性的词汇意义,光凭组成成分也是推断不出来的。

如:半瓶酒。

3、并立式复合词和复合词中的联合结构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答:并立式复合词的结构很象联合结构,实际上性质完全不同。

1)联合结构的项数没有限制可以扩展;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2)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它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比如:“你呀我的”虽然是由人称代词“你”“我”构成的,但它的语法功能跟“你”“我”大不相同:“你”“我”不能作谓语,也不作状语,“你呀我的”既能作谓语,又能作状语,如“你别再你呀我的了”3)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总和;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1.音节
学 习
汉 语
音节: 形成语流 的最基本 单位
xué

hàn

音节(syllable):是语音的基本结 构单位,是听感上能自然感觉到的语音片 思考1: 断。
音节与汉字的关系
2、音素
xué x-u-e xí hàn x-i yǔ h-ɑ-n y-u
音素(phoneme):从音节里分出来 一般是一个字母一 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个音素,但zh、ch、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所以 又有生理属性。 语音有表意功能,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 达什么样的意义,是由社会及其成员约定形 成的,因而还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的快慢,即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音高在汉语 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话的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变 化形成的。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弱。语音 中轻重音的区别主要就是音强在起作用。
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时间 持续的久暂。音长对于普通话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作 用。音长与普通话的轻声。 音色:也叫“音质”,表现声音的本质,不同的 人显示 出不同的声音,便是音色不同造成的,音色是一个声 音区别 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形式的不 同。

书面语:用笔写下来的话,形成大都有充 裕的时间仔细推敲,句子完整,文章层次 井然。
区分辨别:
文章中记录下来的对话,这些对话是什么 语言? 主持人念出来的司仪稿,这些话事什么语 言?

第二节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材大纲2006-11-27 17:34 【大中小】【我要纠错】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 0350)(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

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自己的素质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

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理论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必然是盲目的自发的,即使学习了一些语言分析技巧,也是事倍功半的。

但是仅仅掌握理论还不行。

脱离实践的理论必然是空洞的,无用的。

考生自学时,应该把分析汉语的理论、方法和汉语的语言实际联系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语言结构,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分析、归纳语言规律。

(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综合、判断、分析和理解能力。

自考专科段开设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的语法部分和本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是相通的。

不同的是,本课程专门讲述现代汉语语法,在分析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讲得更深、更细,对语法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涉及较多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些都体现了专家语法体系的特点,也是教材特点的具体体现,自学时应该深刻领会,认真把握。

另外,本科段开设的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门讲授人类语言分析、语言规律的课程,学好语言学概论,对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这门课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自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语法现象,归纳出语法规律。

(二)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第一章语法单位一、考核知识点(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二)确定词的方法(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二、考核要求(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1、识记:(1)语素;(2)自由语素;(3)粘着语素;(4)定位语素;(5)不定位语素。

2、领会:(1)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1、识记:(1)词;(2)单纯词;(3)合成词;(4)成语语素;(5)不成词语素。

2、领会:(1)词与语素的关系;(2)确定词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1、识记:(1)词组。

2、领会:(1)词组的结构类型;(2)偏正结构中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3)述宾结构中宾语的意义类型;(4)连谓结构中动词之间的关系;(5)词组构成的层级性。

3、运用:(1)能把词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2)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1、识记:(1)句子;(2)主谓句;(3)非主谓句;(4)复句2、领会:(1)句子的特点;(2)句子和词、词组的区别;(3)句子的结构分类;(4)句子的功能分类。

第二章词的构造一、考核知识点(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二、考核要求(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1、识记:(1)句法研究;(2)词法研究;(3)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1、识记:(1)研究重叠式合成词应该注意的问题;(2)附加;(3)词缀;(4)词根;(5)前缀;(6)后缀;(7)复合;(8)复合词;2、领会:(1)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词的区别;(2)词缀和非词缀的区分;(3)常用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和作用;(4)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方法。

3、运用:(1)能具体分析重叠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2)能够辨别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1、领会:(1)复杂合成词的层次;(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三章词类一、考核知识点(一)划分词类的根据(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三)词的兼类问题(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五)体词和谓词二、考核要求(一)划分词类的根据1、识记:(1)语法功能;(2)词类;2、领会:(1)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1、领会:(1)词类共性和个性的相对性。

(三)词的兼类问题1、领会:(1)兼类问题和词义分析的关系。

(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1、识记:(1)实词;(2)虚词。

2、领会:(1)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五)体词和谓词1、识记:(1)体词;(2)谓词。

2、运用:(1)能够正确区分词类。

第四章体词一、考核知识点(一)名词的语法特点和名词的分类(二)处所词的类别(三)时间词的语法特点(四)方位词的类别和用法(五)数词的类别和构造(六)量词的类别(七)数量词的语法性质(八)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二、考核要求(一)名词的语法特点和名词的分类1、识记:(1)体词包含的词类;2、领会:(1)名词的语法特点;(2)名词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分出来的类别。

(二)处所词的类别1、识记:(1)处所词。

2、领会:(1)处所词所包含的类别及其特点。

(三)时间词的语法特点1、领会:(1)时间词的语法特点。

2、运用:(1)能够区分时间词和其他表示时间的词。

(四)方位词的类别和用法1、领会:(1)方位词的类别;(2)合成方位词的构成方式;(3)方位词的用法。

(五)数词的类别和构造1、识记:(1)系位构造;(2)系位组合;(3)复杂的系位构造;2、领会:(1)数词的类别;(2)“二”和“两”用法上的区别;(3)概数词“多”和“来”在系位组合中的位置。

3、运用:(1)能够分析数词的构成方式;(2)能够正确使用“二”和“两”。

(六)量词的类别1、识记:(1)量词2、领会:(1)量词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七)数量词的语法性质1、识记:(1)数量词。

2、领会:(1)数量词的语法特点。

(八)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1、识记:(1)区别词。

2、领会:(1)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

第五章谓词一、考核知识点(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二)动词的分类(三)动词的重叠和动词后缀(四)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五)名形词(六)谓词的体词化二、考核要求(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1、识记:(1)状态形容词;(2)性质形容词。

2、领会:(1)划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标准;(2)动词的类别;(3)动词宾语的类别;(4)形容词的重叠式和动词的区分。

3、运用:(1)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标准具体分析、区别动词和形容词。

(二)动词的分类1、识记:(1)体宾动词;(2)谓宾动词;(3)真谓宾动词;(4)准谓宾动词;(5)名动词。

2、领会:(1)动词分类所依据的标准;(2)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3)名动词的语法特征;(4)助动词的语法特点;(5)常用助动词的用法。

3、运用:(1)能根据语料具体分析名动词的语法特点;(2)能够区分同形的一般动词和助动词、形容词和助动词。

(三)动词的重叠和动词后缀1、识记:(1)时量;(2)动量。

2、领会:(1)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2)常用动词后缀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3、运用:(1)区分动词后缀“了”和语气词“了”;(2)区分动词后缀“过”和动词“过”。

(四)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1、识记:(1)状态形容词所包含的类别。

2、领会:(1)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五)名形词1、领会:(1)名形词的特点;(2)“多”和“少”的语法功能的特点。

(六)谓词的体词化1、运用:(1)能具体分析谓词体词化的方法。

第六章代词一、考核知识点(一)代词的性质和分类(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三)常用指示代词的用法(四)学用疑问代词的用法二、考核要求(一)代词的性质和分类1、识记:(1)代词的类别;(2)根据代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

2、领会:(1)代词的性质。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1、领会:(1)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2)常用人称代词意义和用法。

2、运用:(1)能正确运用人称代词。

(三)常用指示代词的用法1、领会:(1)常用指示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运用:(1)能够区分zhe-zhei、na-nei用法上的异同。

(四)学用疑问代词的用法1、领会:(1)常用疑问代词的意义和用法;(2)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第七章主谓结构一、考核知识点(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二)主语的类型(三)谓语的类型二、考核要求(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1、领会:(1)汉语主语和话题的关系。

2、运用:(1)能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主语的类型1、识记:(1)主语的类型。

2、领会:(1)时间词、处所词做主语和做状语的区别;(2)主语指受事、与事或工具的主谓结构的特点;(3)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谓词不看成是名词的理由。

(4)谓词性成分充任的主语的类型。

(三)谓语的类型1、领会:(1)体词性谓语的类型以及各自的语法特点;(2)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做谓语的区别;(3)动词谓语“是”所带的宾语类型以及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4)主谓结构作为主的主谓结构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