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农场人工增雨防雹及效果分析
人工增雨防雹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enhancement; Hail suppression; Crop
planting; Impact
作者简介 李小强(1985–),男,山西大同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 收稿日期 2020–11–18
164
农业灾害研究 2021,11(2)
候会受到蒙古冷空气的影响,继而发生 冰 雹。因 此,要 提 前 采 取 措 施,进 行 预 防,以防农作物受到损害,从而造成农 业损失 [2]。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we should
reasonably apply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to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planting. Drought and hail are relatively
作 物 种 植 的 影 响 [J]. 广 西 农 业 机 械 化 ,2019(6):97. [3] 张海鹰 , 钱文海 . 枣庄市农村人工增雨 防 雹 作 业 指 挥 系 统 浅 谈 [J]. 商 场 现 代 化 ,2012(18):132–133.
责任编辑:黄艳飞
165
关键词 人工增雨;防雹;农作物种植;影响
中图分类号:P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2-164-02
我国气象灾害多,干旱和冰雹会给 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进行人 工增雨可以有效地缓解旱情,进行人工 防雹可以有效减少冰雹对农作物的损 害,从而减少农业损失,促进产业的良 性发展。
茎 秆,严 重 的 话,可 能 会 毁 坏 农 田,给 农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1.2 人工降雨和防冰雹的原理
2023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2023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2023年是人工增雨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人工增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对2023年人工增雨的总结和技术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2023年人工增雨总结人工增雨是一种通过干扰自然降水过程来增加雨量的技术手段。
在2023年,人工增雨在农业、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2023年人工增雨在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人工增雨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灌溉不足的问题,帮助农民在干旱季节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人工增雨还可以解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改善土壤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其次,人工增雨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增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水资源的手段。
通过人工增雨技术,可以使一些缺水地区获得更多的水资源,满足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需求。
另外,人工增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了积极的应用。
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一些地区经常发生干旱、旱灾等自然灾害。
而人工增雨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通过增加降水量来减轻干旱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总结2023年是人工增雨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人工增雨技术在观测预报、人工诱导、效果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首先,在观测预报方面,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实现了高精度远程气象观测和多尺度气象数据融合技术。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雷达观测技术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湿度、云层特征等气象要素,准确预测降水区域和降水量。
其次,在人工诱导方面,2023年出现了一种基于云物理过程的人工增雨技术。
通过释放人工触媒、催化云滴生成等手段,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促使云层形成更多的云滴,从而增加降水量。
这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地区。
另外,在效果评估方面,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效果评估和可视化分析。
人工增雨工作总结

人工增雨工作总结人工增雨工作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促使云滴形成雨滴并落地的一种技术手段。
以下是人工增雨工作的总结:1.技术原理:人工增雨是利用云中存在的雾凇核或云凝结核的作用,增加云中的云滴数量和粒径,从而促使云滴形成雨滴并落地。
2.增雨方法:常见的增雨方法包括飞机撒播云雾凇核,地面撒播云凝结核和云体激发增雨等。
飞机撒播云雾凇核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通过飞机撒播云雾凇核,使其与云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冰晶,然后通过云中的湍流作用,促使冰晶和云滴结合形成雨滴。
地面撒播云凝结核是在云下通过火炮、火山石或其他撒播器撒播云凝结核,促使云中的云滴增多和增大。
云体激发增雨是通过激光、火箭等手段,在云中产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促使云中的云滴增多和增大。
3.增雨效果评估:增雨效果的评估是人工增雨工作的重要环节。
评估方法包括对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观测和分析,对云滴和雨滴的粒径、数量等进行观测和分析,以及对增雨前后的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评估增雨效果,可以调整增雨的方案和方法,提高增雨的效果和效率。
4.应用领域:人工增雨工作广泛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管理、气象灾害减轻等领域。
在农业领域,人工增雨可以补充降水不足,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水资源管理领域,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源地的供水量;在气象灾害减轻领域,人工增雨可以减轻干旱、旱灾、雪灾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人工增雨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应用广泛的工作,通过人工手段促使云滴形成雨滴,以解决干旱和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争议,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人工增雨是一种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在特定地区或特定时期人为引发降水的一种气象调控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云的物理性质或气象环境条件来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最早应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增雨技术也逐渐完善和提高,成为气候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工增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喷射催化剂:在云中喷洒催化剂,通过与云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云粒子,促使云的凝结和冷却,增加降水。
2. 云碰撞:通过飞机喷洒大颗粒的冰核,使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冰晶,再使用化学物质或机械手段使冰晶聚集形成较大的雨滴,增加降水。
3. 雷电引爆:利用人工电场或雷管等技术在云中引发雷电,通过雷电的放电作用来诱发降水。
人工增雨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农业灌溉、旱灾救灾、城市供水、森林火灾控制等。
在干旱地区,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在干旱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增雨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在山区和森林火灾等植被火灾发生时,人工增雨可以抑制火势,降低火灾的危害。
人工增雨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降水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人工增雨只是通过人为手段引发降水,不能改变降水的分布和时空格局,也不能解决长期的干旱问题。
其次,人工增雨技术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高,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条件和云层特征。
此外,人工增雨技术还存在经济成本较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总之,人工增雨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调控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降水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和缓解干旱灾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增雨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严格的监管,以确保人工增雨技术的安全、可行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2024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2024年,人工增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年,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管理变得更加迫切,特别是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一年里,人工增雨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和突破,以下是对这些进展的总结。
首先,针对人工增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2024年,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和模拟技术,实现了对云层的精细观测和预测。
通过准确分析云层的物理属性和环境条件,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增雨作业的时机和区域。
此外,人工增雨技术也逐渐向着精细化和个性化发展。
科学家们通过调整喷洒形式、喷洒剂的成分和浓度等,提高了人工增雨效果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其次,人工增雨技术在应对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在一些干旱地区,人工增雨技术被广泛应用以补充自然降雨。
人工增雨不仅提供了及时的水源,还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灵活的人工增雨机构和管理机制,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人工增雨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2024年,科学家们在研发人工增雨技术的同时,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他们正逐步推动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喷洒剂和喷洒设备,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人工增雨活动的地点和时间也被精确控制,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这些措施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人工增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工增雨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贫困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人工增雨技术的效果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云层的特性、地形、气象条件等。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了解这些因素,提高人工增雨技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此外,人工增雨技术的长期环境影响和风险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2024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____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____年是人工增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随着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人工增雨技术成为保障农业灌溉、补充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增雨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并且在____年更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____年人工增雨技术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传统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主要包括云种植、云裂解、云激发等方法。
在____年,这些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首先,国内外研究机构在云观测和云模拟技术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引入高空无人机和卫星等观测设备,可以更准确地获取云的物理特性,为人工增雨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云模拟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可以更真实地模拟云的形态和运动轨迹,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工增雨操作。
其次,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在材料和设备上也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新型的云种植剂、云裂解剂和云激发剂相继研制成功,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新材料具有更好的增雨效果和环境友好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工增雨的需求。
同时,新型的增雨设备也逐渐投入使用,包括高效的飞机喷洒装置和地面催化剂发射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增雨效率和减少资源消耗,为人工增雨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新兴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之外,____年也涌现出了一些新兴的人工增雨技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首先是基于气象雷达和数值模式的精准增雨技术,通过对雷达数据和数值模式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准确预测降水的分布和强度,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人工增雨方案。
这种技术在城市防洪和农田灌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是基于纳米材料的人工增雨技术,通过向云内喷洒纳米材料,可以增加云内的凝结核数目,从而促进云粒子的凝结和降水的形成。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对于干旱地区的降水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于太阳辐射调节的人工增雨技术也开始引起重视。
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评估

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评估
李宏宇;嵇磊;周嵬;罗布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14(0)4
【摘要】基于近年来北京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情况,利用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和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04 2010年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
结果表明:(1)在5 9月的评估期,随着作业样本数逐年累加,人工增雨平均相对增雨率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20%左右;在所选目标区,连续7年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量约417.8 mm,增雨效果显著。
(2)年平均人工防雹经济效益约2.48亿元,多年平均防雹投入产出比为1∶16。
人工防雹效益最高、最低年份分别在2009年和2005年,对应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和1∶6。
【总页数】12页(P1119-1130)
【作者】李宏宇;嵇磊;周嵬;罗布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云降水物理研究与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81;P482
【相关文献】
1.人工增雨与人工防雹解析
2.提早准备,成功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rn——记田林县气象局成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体会
3.黔西南州烤烟生产区人工增雨防雹技术效益评估
4.当前国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效果评估
5.龙镇农场人工增雨防雹及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增雨作业对农业的作用分析

人工增雨作业对农业的作用分析作者:赵博吴建威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加之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导致气象灾害频发。
特别是近些年我国极端天气突发,导致干旱成为最严重的影响农业产量的灾害。
人工增雨是干旱灾害下人工影响农作物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我国气象灾害问题,探索人工增雨的原理、对农作物的作用,对于未来开展此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増雨;农业;产量;作用;科学技术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大国。
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农作物产量深受气象条件影响。
当前,随着科技和气象服务农业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农业中。
通过利用多学科技术,运用雷达、超微量化学分析和卫星探测技术,综合使用物理学、结晶学和表面学的学科知识的人工作业对农业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
1.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了解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是加强有效防御的基础,影响我国农业作业的比较普遍的气象灾害主要有:1.1干旱干旱是我国的一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由于我国干旱区域分布最大,所以对农作物影响严重。
干旱主要表现为长时间不下雨或者雨水较少二造成农作物水分失衡,引起干枯死亡或者生长缓慢、落叶、落花、落果,导致绝产或产量下降。
我国干旱分为三季,分别为春旱、夏旱和秋旱。
1.2洪涝洪涝灾害主要发生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我国各省普遍降雨比较频繁,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我国洪涝频发的地带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淮河流域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带。
特大型洪涝灾害表现为多日的持续性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江河洪水决堤泛滥,甚至导致冲毁农作物,有时甚至在洼地中绝收。
小的影响也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1.3冻害冻害也叫作冷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
主要表现为由于温度低(主要是低于0℃)影响农作物生长,或在生长周期内越冬期间突发气温骤降使作物生长过程受阻,物体原生质受到破,导致减产或者绝产。
人工增雨工作总结

人工增雨工作总结人工增雨是一种人工干预天气的方法,旨在通过在云层中引入一些合适的物质,以促进云滴的形成和降水过程的发生,以达到增加降水量的目的。
作为一项关系到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人工增雨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下面将对人工增雨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人工增雨的目的是增加降水量,改善旱情。
在干旱地区,人工增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大气中的水分,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
通过合理的人工增雨工作,可以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
同时,人工增雨还可以增加水库的蓄水量,提高地下水位,改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其次,人工增雨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科学技术。
在人工增雨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云体和合适的增雨物质,以及确定合适的增雨时机和增雨方法。
这需要依靠天气预报技术、雷达监测技术、云物理学和增雨模拟等科学手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人工增雨还需要与环保、气象、农业等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增雨方案,确保增雨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人工增雨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增雨效果的不确定性。
虽然人工增雨方法已经有所成熟,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气象条件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增雨效果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确定。
其次是增雨对环境的影响。
增雨物质的投入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等问题。
此外,人工增雨工作还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限制,比如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等。
最后,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增雨工作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人工增雨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加强多部门的协作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加强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增雨工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优化人工增雨工作的决策和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人工增雨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工作。
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我市雨季结束于6月27日,28日开始我市持续了长达16天的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温度为37.5℃(7月12日),连续达到35℃以上有11天,达到了中等高温热害标准,部分乡镇旱迹初露。
为确保一季稻和晚稻的生产用水,经请示,我市政府决定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7月,我局车载火箭炮展开了行之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部分乡镇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至今,人工增雨工作共作业2次,为全市抗旱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降雨情况:今年1-8月,全市总降水量为1132.9mm,较去年同期685.6mm偏多65%,较历年同期1079.4偏多5%,属于正常年份。
我市雨季结束于6月27日,28日开始我市持续了长达16天的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温度为37.5℃(7月12日),连续达到35℃以上有11天,达到了中等高温热害标准,部分乡镇旱迹初露,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
二、增雨情况:我局在7月份利用车载火箭炮作业2次,发射火箭增雨弹4发。
14日受高空槽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雷雨天气,市气象局分别在龙塘、南京乡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后,效果显著,作业影响区域普降中到大暴雨,局部暴雨,市部分乡镇旱情得到进一步缓解。
根据全市区域雨量站统计,作业后各乡镇降雨量总计如下:清平65.2、州里62.7、长坪57.6、小水52.2、泗门洲50.4、五陵49.8、易成46.5、竹市43.8、花坪36.9、马水34.7、排山34.3、磨形26.3、沙明26.1,其他乡镇都在25毫米以下。
三、几点体会:人工增雨是目前抗旱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科学手段之一,其经济效益是成本的300-400倍。
今年人工增雨成绩显著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我市政府领导历年来高度重视人工增雨工作,今年旱象刚露头,市委常委、主管农业的陈小平副市长就亲自询问了我市人工增雨工作的准备情况,特别是作业期间陈市长相当关注,晚上12点之后还在打电话过问作业情况。
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地位分析

JIANGXI AGRICULTURE 32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地位分析文/李 峰(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50003)摘 要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持。
近年来,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防灾减灾手段,为提高农业产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基于此,简要分析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 农业经济;气象服务;人工防雹;防灾减灾1 冰雹成因分析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其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等其他天气过程。
中国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冰雹每年都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许多人在雷暴天气中曾遭遇过冰雹,通常这些冰雹最大不会超过垒球大小,它们从暴风雨云层中落下。
然而,有时冰雹的体积却很大,曾经有36.29 kg的冰雹从天空中降落,它们落在地面上会分裂成许多小块。
2015年5月6日晚,河南省洛阳市突遭冰雹袭击,并伴有雷雨大风,根据网上提供的图片来看,冰雹犹如鸡蛋大小,因冰雹“袭击”,不少停在路边的车玻璃被砸碎,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2002年,郑州市的一场冰雹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
冰雹大多情况下伴随以下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局地性,每次发生冰雹的影响范围的宽度大约几十米到数千米,其长度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第二,冰雹持续的时间比较短,通常一次冰雹天气持续的时间大约有2~10 min,极少数情况下能够持续在30 min 以上;第三,冰雹天气受到地形的影响比较大,地形越是复杂的地方,就越容易发生冰雹;第四,冰雹通常会出现在每年的4-10月份,这段时间内因暖空气较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冰雹天气的出现。
2 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冰雹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虽然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危害性极大,农作物在受到冰雹的击打后,会使其根叶受到破坏。
人工增雨与人工防雹解析

人工增雨与人工防雹解析摘要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实例,阐述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及其效果,从科学角度出发,宣传人工影响天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从而支持和推动人工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人工防雹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但天有不测风云,大自然有时发起怒来,常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气象灾害就是其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人工影响天气就是人们采取一定的技术措,局部控制和影响天气,达到消除和减轻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的一种科技手段。
本文就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进行简要解析,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积极参与和支持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工作,从而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1人工增雨原理及实例1.1人工增雨原理分析在一定区域的地面所需的水,90%来源于空中自然降水。
空气中含有水汽,但空气中的水汽量是不断变化的,只有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才有可能形成液态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有三个途径,一是有水汽补充;二是空气温度不断降低到露点温度;三是增加空气中的凝结核,前面两个条件都是大气运动自然生存,水汽补充条件主要是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将由海水蒸发而形成的水汽输送到别的地方。
空气温度降低条件是由于北方寒冷的冷空气南下所致,或局部空气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降温。
所以大气自然降水应具备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两个条件。
否则就不会产生降水,一个地方长时间无降水,导致工农业生产缺水,人畜饮水困难,沟渠断流,山塘干涸,农作物因缺水而停止生长或死亡。
这种现象在气象上称为干旱。
在春季发生就称为春旱,在夏季发生就称为夏旱,在秋季和冬季发生则称为秋干和冬干,相对于农业生产,春旱和夏旱比秋干和冬干带来的灾害更大。
如果干旱时间长,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
这个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人工增雨。
简析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及地位

简析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及地位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生产与气象有着密切联系。
冰雹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随着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
为此,本文主要对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工防雹;农业生产;关键作用;地位前言: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冰雹是一种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剧烈气象灾害,其出现的实践较短、范围较小,但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冰雹每年都会给我国的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冰雹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亿甚至十几亿元。
随着人工防雹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对冰雹活动跟踪监测预报的能力,起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
做好人工防雹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冰雹的形成冰雹,就像云中的雨和雪,在云层中达成特定条件后降落在地面,但是形成冰雹云的云是较复杂的结构云,不仅会产生冰雹,也可能会下雨。
空气中有几种类型的空气运动,形成不同的云。
如果云中对流较弱,则上升气流不会达到凝结高度,那么不会形成云层,只有干燥对流。
如果对流性强,就可以发展成浓云的形成,顶部的密度云就像椰子树一样,由一系列轮廓清晰的凸起的云泡组成,其厚度可达4-5公里。
如果对流运动剧烈,则可形成累积雨云,云层暗底,云层高度高,可达10公里,云层边缘模糊,云层经常膨胀形成砧木。
普通雨云可以产生雷暴阵风,只有发展出特别强大的雨云,非常高的云层,云层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层中有大量的水分,才会产生冰雹,通常被称为云雹。
2冰雹对农业的危害2.1砸伤作物作物因为冰雹的砸落压力其叶片、茎和果实脱落,支承断裂和产量下降。
晚春出现冰雹,主要危害谷物、瓜类、冬季作物和果实的生长;正是在盛夏,由于冰雹的作用,经常伴有暴雨,不仅导致作物面积下降,同时冲击叶片、苹果,还破坏茎;早秋的冰雹灾害威胁着苹果、玉米、荞麦和其他秋季作物以及马铃薯块茎的生长。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 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设备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为促使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开展夯实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防灾减灾;分析1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1 有助于抗旱减灾人工影响气象技术的主要方法是化学试剂(化学)与云层接触后,将适当的化学试剂(主要成分是碘化银)发射到天空,以预防灾难性天气现象,达到减灾目的,从而影响结构。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干旱灾害不仅会导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还会使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降低农民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制约,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工影响天气能够起到增雨抗旱减灾的作用,在相应的条件下,采用催化技术,能够成功进行人工增雨。
一方面,对于需要进行人工增雨的云层进行物理特征分析,按照云层的物理特征和实际情况明确增雨的时机;另一方面,利用人工增雨炮弹,向云层内喷射碘化银催化剂或是干冰催化剂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云层降水,进一步增加降雨量,与此同时,还可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利用炮弹和飞机喷射增雨催化剂,能够消除雾霾,预防雾霾灾害带来的影响,在旱灾方面的防灾减灾作用非常明显。
1.2 有助于消除冰雹减灾冰雹属于破坏性很强的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就是气候变暖所引起,除了会对农业生产效益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受灾区域人们的生命安全,为避免冰雹灾害带来的危害,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预防冰雹取得了良好成绩,清代末年间就有记载采用土炮预防冰雹,证明人工对天气的影响能够有效防御冰雹气象灾害。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冰雹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有所进步,从当前的情况来讲,人工影响天气预防冰雹灾害和人工增雨的方式存在相同之处,主要是利用火箭炮或是三七高炮向云层内喷射防冰雹催化剂,破坏冰雹的形成,使冰雹无法形成和增大,最终会以降雨的形式落地,降低甚至能够消除冰雹灾害对农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
气象局人工降雨防雹工作总结_气象局半年总结

气象局人工降雨防雹工作总结_气象局半年总结近半年来,气象局人工降雨防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对过去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一、完成情况总览在过去的半年中,气象局人工降雨防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共进行了20次人工降雨作业,成功减轻了局部地区的旱情,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
在防雹工作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人工干预、气象预警等,有效减少了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损失。
我们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1. 工作计划不够具体和周密。
在过去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存在着工作计划的不足,很多时候是临时性的安排和应急处理,导致了工作效果的不稳定和不可控。
2. 缺乏综合性的考虑。
在人工降雨和防雹工作中,我们只关注具体的作业过程和效果,很少考虑到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工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3. 工作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和专业。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着人员不足和专业水平不够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4. 缺乏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手段。
在工作成效的评估和监测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很难客观地评价我们的工作成绩和效果。
5. 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在人工降雨和防雹工作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包括人工降雨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防雹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三、改进和完善措施1. 加强工作计划的制定。
我们需要在工作前就制定好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包括人工降雨的时间、地点和量级等,防雹工作的预案和应急措施等。
2. 加强综合考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
3. 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
我们将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加强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总结:高科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总结。

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总结:高科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总结。
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总结:高科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总结人工增雨技术是一种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在干旱地区制造降水的方法。
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项手段。
在2023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增雨技术也得到了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提升。
本文将对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 2023年人工增雨技术的进展在过去几年中,人工增雨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增雨的准确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23年的人工增雨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一种通过接收从空中发射的微波信号来探测降水的设备。
在过去的几年里,气象雷达在人工增雨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年,气象雷达技术经过不断完善,其对降水的探测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利用气象雷达的精确控制能力,可以在目标区域内实现对雨量的准确控制。
2. 云物理仿真模拟云物理仿真模拟是一种针对云物理学过程的模拟方法。
它可以精细地模拟云物理学过程,从而为实现人工增雨提供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云物理仿真模拟通过对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可以实现气象控制的精确计算,从而更好地实现人工增雨。
3. 无人机技术在过去几年里,无人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探测领域。
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设备,对大气进行测量和探测。
2023年的无人机技术进一步发展,无人机可以通过在云上释放气体,从而在云中引发冷却,最终实现雨水的凝结。
4.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可以精准地控制物理过程,从而实现对降水的控制。
在过去的几年里,激光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人工增雨领域。
在2023年,激光技术技术有了重要突破,可以实现在空中产生合适大小的降水,达到更有效的人工增雨。
二、人工增雨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人工增雨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还可以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2024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2024年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人工增雨(Artificial Rainfall Enhancement)是一种人工干预天气过程的技术手段,通过在云层中引发凝结作用或改变云滴特性,以增加降水量或调整降水分布。
人工增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农业、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____年的人工增雨技术进行总结。
一、技术原理总结在过去几年,人工增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____年实现了以下重要技术突破:1. 云物理助催技术的突破: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主要是通过向云层中喷洒催化剂(如银碘化银)来引发凝结作用,形成降水。
在____年,新型的云物理助催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种技术利用高能激光器对云内的凝结核进行定向激励,使云滴快速生长并聚集成降水。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高效性和精准性,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2. 水汽源调控技术的创新:传统人工增雨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云内的凝结核数量来形成降水。
然而,由于凝结核的来源和数量受限,限制了人工增雨的实施效果。
在____年,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气象条件,创新性地利用地面或近地面水汽来源来增加云层中的水汽含量。
这种技术通过增加水汽来源,扩大了人工增雨的潜在范围,并提高了增雨的效果。
3. 降水调控技术的精细化:传统的人工增雨技术主要是增加降水量,但对降水过程的调控较为粗放。
在____年,研究人员通过精细的调整云滴大小、数量和降水形态等参数,实现了对降水的精细化调控。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降水的时空分布,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
二、应用总结在____年,人工增雨技术在以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水资源管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性的挑战。
人工增雨技术可以通过增加降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____年,各国政府积极推广人工增雨技术,用于补充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保障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2. 农业:____年,人工增雨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工增雨农业减灾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增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作物生长效率,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
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其技术进行了简明分析,希望能够提高认识,助力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工增雨;气象防灾减灾;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P48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8.18.078李斌,马春萍,杨丽(双辽市气象局,吉林双辽136400)人工增雨农业减灾技术分析nong ye qi xiang随着技术发展,农业减灾技术水平也不断完善,其中人工增雨技术就是重要技术之一,为提高对于该技术的认识,本文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
1人工增雨作业对农业生产的作用1.1缓解干旱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矿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自然界原有的水文生态平衡,进而导致了许多气象灾害的发生,干旱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尽管滴灌灌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旱情,但是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对于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只能依靠人工增雨的方法来缓解干旱。
1.2降低温度人工增雨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也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促进人工增雨作业发展的思考2.1充分认识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性目前,政府已经正式的将人工增雨作业的资金纳入到了当地财政预算中,同时,有关人工增雨作业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提升自身的认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2.2加强人工增雨系统科研开发及队伍建设要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研发团队,工作人员要对人工增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每一次人工增雨的成果,在经验中寻找新技术,提升人工增雨本身的技术含量。
此外,优秀团队的建设不只是优化技术,也要积极引进一些青年人才,同时还要做好基层人员的培训,进而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2.3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技术支撑是保证人工增雨效果的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人工增雨知识的研究,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大量的研究来提升作业效果,不断提升人工增雨方面的技术支撑,使人工增雨发挥其最佳生态效益。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作者:尹萧羽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第06期摘要天气状况会对农业生产显著影响,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越发迅猛,人工影响天气逐渐成为农业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
结合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现状,从防灾减灾作用和应用对策2个方面分析该技术对气象的影响程度,为当地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农业生产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6–0134–03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主要影响方式是通过向天空发射相关化学试剂(主要成分为碘化银),使化学试剂与云层相接触后对其结构产生影响,预防灾害性天气发生,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气候问题频发,灾害性气象时有发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是农业生产必然发展趋势。
1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1.1 人工增雨防旱的作用增雨防旱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用,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此类气象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形成农业气象灾害,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业生产部门常年监测农作物的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当地的降雨量、日照与农作物生长情况,深入研究并熟练掌握该技术可使农业部门尽早发现旱情,能够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旱情,避免旱灾的发生。
在水汽条件充沛的情况下,最佳影响方式为发射催化剂至-30℃的云层。
云层水汽凝结从而引发降水,完成人工增雨防旱作业。
相关农业部门需明确干旱的判断条件,比对当地往年同期降雨量、日照和农作物正常生长趋势,综合考量2种因素后确定是否开展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旱作用。
云南省鹤庆县属高原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呈冬干夏凉,因此防旱是当地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研究方向[1]。
受当地气候类型的影响,冬季降雨量低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旱灾,而人工降雨是避免旱灾并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9 O ・
农 林 科 研
龙镇农场人工增 雨防雹及效果分析
王 国 池 1 6 4 1 3 5 )
摘 要: 科 学研 究 证 明 , 人 工增 雨 防 雹作 业效 果在 防 雹作 业 保 护 区可 减 少 受 灾 面积 5 0 % - 8 0 %; 在 增 雨 作 业 的 炮 点及 其 附 近 和 下 风 方 向 可增 加 降 雨 2 0  ̄ 4 0 %, 随 着科 技 的 发展 , 各 项 技 术 不 断提 高 完善 , 为 此 项 工作 的 开展 奠 定 了基 础 。 本 文针 对 黑龙 江 省 龙 镇农 场 的 工作 经 验 进行 阐述 , 仅供 参考 。 关键 词 : 龙镇农场 ; 人工增雨; 防雹 ; 高射 炮
表 1
人工增 雨防雹作业是有效增加降水缓解旱情 , 防御 冰雹减轻雹 灾的重要科技措施 。 我场 自 2 0世纪 8 0年代 开始 先后 进行 四年 的高炮 增雨 作业 ( 1 9 7 7 、 1 9 7 9 、 1 9 8 1 、 1 9 8 2年 ) , 1 9 9 9 年再次开始 , 间隔 十 几 年 。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学科 不断发展 , 技术装 备不 断更 新 , 使 防 雹增 雨 作 业 的技 术 水 平 有 了较 大 的提 高 。 2 0世纪 6 0 - 7 0年代 , 大多 由气象人员观 云测天指挥作业 , 现已 发展 为采用施放探空仪 、 卫星云 图、 雷达 、 微波辐射计和 闪电定位仪 等多种手段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提供 了多项 物理判据 , 从而提高 了 作业 的科学性 , 减少 了盲 目性 。为进一步提高作业 的科 学性 、 客观 性, 目前 都 着 力 于作 业 系 统 的 建 设 , 取 得 了较 好 效 果 。 一 是 监 测 系 统, 包括卫星 、 雷达 、 遥感 、 探空 、 地 面观测 等各 种气 象装 备采集 时实 信息 。 二是通信系统 , 利用先进的有线 、 无 线通讯设备收集实时的信 息 以快 速 传输 到作 业 指 挥 中心 。三 是 决 策 系 统 , 把 快 速 传来 的 实 时 信息进行 深加工 , 并 结合各种常规 资料 , 包括 老预 报员 的经验 等进 行分析判定 , 以此 得 出较 为 准 确 的预 报 及 与 所 需 要 的各 种 数 据 。科 雹灾 次 干旱 次 合计 发生率 防雹 增 粮豆 平 科 技投 学研 究 证 明 , 人 工增 雨 防雹 作 业 效 果 在 防雹 作 业 保 护 区可 减 少 受 灾 时段 项目 数 数 雨年 数 均亩 产 入 面积 5 0 %~ 8 0 %;在增雨作业 的炮点及其 附近 和下风方 向可增加 降 1 9 5 9 -1 9 雨2 0 %一 4 0 %, 随着 科技 的发展 , 各项技 术不断提 高完善 , 为此项工 9 4年 作 的 开展 奠定 了基 础 。 1 9 9 5 —2 O 9 1 3 2 2 1 . 2 9 4 1 3 7 1 6 较大 龙镇农场从 1 9 9 9年开展增雨防雹作业以来 ,投入逐年 陆续 提 1 1妊 高, 由两 门高 炮 增 至 7门 , 火 箭 发 射 器 增 至 2个 , 基 本 覆 盖 场 区 。高 炮 及 弹 量 消 耗 作业 等情 况 见 表 1 。 在 防雹增雨工作中的几点现实体会 : 增雨 、 防雹 自 1 9 9 9年再 次作业 至今 , 按管理及作业水平可分为 ( 1 ) 在冰雹灾 害多发期或 干旱期 间 , 一定 要坚持昼夜 守班 , 一旦 两个 阶段 。2 0 0 4年 以前属于认识学习探索阶段 , 此阶段炮手很不稳 有 天 气 征 兆 , 要 密切 注视云 系变化 , 及早 通知各 炮点 , 做 好 各 项 准 定, 没有经验 , 管理不统一 , 各 自为政 , 调配协调差 , 职工群众认识不 备 , 特 别是防雹 , 一刻也不能放松 , 突 出一个 “ 早” 字, 才能不失 时机 高 。2 0 0 4年 后 是 完 善 提 高 阶段 , 此 阶 段 炮 手 和 指 挥 员 相 对稳 定 , 领 地作业 。 导及职工群众认 识明显提高 , 由以前一遇作业 时领导怀疑 、 职工群 ( 2 ) 冰 雹 云 的类 型 还 需 进 一 步 总 结 , 在指挥作业 时 , 应 密 切 注 意 众说 “ 瞎打 , 有 雨都打 跑了” 到“ 还得 相信科 学 , 打炮后雨 确实下 大 云 的结 构变化 , 了解 天气形势背景 , 充分发挥 现代 通讯设备及 卫星 了, 打的好 , 这几年雹灾也轻 了” , 遇干旱或似冰雹云 时, 职工群众 自 云图、 雷达 的作 用 , 看清 认 准 冰 雹 云 。 发与指挥 中心联系“ 旱了还不打炮 呀或来冰雹云 了快打吧” 。 各炮点 ( 3 ) 卫 星云图 、 雷达 回波 , 对于现场指挥人员来讲都是 间接 的 , 还 作业逐步正规化做到了统一指挥 ,指挥员随时与指挥中心联 系 , 了 必 须充 分 地 发 挥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射 击 的 时机 和射 击 的部 位 至 关 重 解 云的移动方 向移 动速度 、 发展 强度等 , 指挥中心充分运 用卫星云 要 。 图、 雷 达 回波信息及时 与上级部 门联络 , 及时下达作业命 令及射击 ( 4 ) 有 天气 系统侵入 时 , 在本地是否 能发展 为冰雹 云 , 必须要认 诸元 和用 弹量 。 真分析天气形势 图, 本地 区上游是何气 流 , 有没有 明显 的辐合 区, 各 资料显示 1 9 9 4年后 冰雹及 干旱灾 害几率 明显增加 ,见龙镇农 层温度分布情况 , 清晨气层 的稳定性程 度 , 有否指示性云 出现等 , 尽 场 不 同 阶段 冰雹 及 干 旱 灾 害 发 生 率 表 即 表 2 。 可能减少空准备次数 。 由表 2中看 出 , 近 十几 年 来 气 候 异 常 , 冰雹 、 干旱灾 害多发 , 出 ( 5 ) 严 格 按 射 界 图作 业 , 每 名 炮 手 必 须 提高 认 识 。 现几率 比十几年前 明显偏 高。近十几年前 冰雹发 生几 率为 0 . 2 2 ; 之 ( 6 ) 各 炮 长 及炮 手 还 要 进 一 步 加 强 学 习 和 总 结 , 随 时 了 解 局 地 云 后为 0 . 5 2 9 , 升高 0 . 3 0 9 。 干旱 发生 几率 之前 0 . 3 6 1 ; 之后为 0 . 7 6 4 , 升 系变化 。不失时机地发炮 和控制用弹量 。 高0 . 4 0 3 。 全场粮豆平 均亩产 比前些年平均提 高近 3 0 0斤 。 虽然灾害 ( 7 ) 各 别 炮 点 通讯 不 畅 通 , 炮 长有 “ 关机” 或“ 无法接通 ” 现象 , 有 发生率高 了, 但是 由于科技投入 的增 加 , 抵御或 减轻 自然 灾害 的能 贻误战机的隐患 , 特 别是夜 间更为突 出, 应手机和 固定电话并用。 力也 明显提 高 , 人工增 雨防雹就起到 了主要作用 之一 , 近年来连续 ( 8 ) 多数炮点都 以拆迁 , 为炮手提供待命 休息场所及提 高炮 手待 丰产丰收就是证 明, 防雹增雨取得 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遇, 稳定炮手 队伍势在 必行 , 炮 手积极性不高 , 很难做 到召之 即来 , 人l T增 雨 防雹 作 业 是 一 项 复 杂 的系 统 工 程 它 涉 及 到 多 学 科 、 多 来之能战 , 战之能胜 , 频繁更换炮手 , 对开展此项工作很不利。 部门 、 多行业 。 就高炮作业而言它需要气象 、 民航空军及作业队伍的 通力合作 , 才能圆满地完成这项工作。做好人工防雹 增雨作业 前的 准备 工作是非常重要 的 ,必 须得到有关部 门的大力支持 与密切配 合。首先是资金保障 , 要早到位 。 把握天气至关重要 , 准确预报强对 流天气 , 把住天气关 , 适 时开展防雹增雨作业 , 提高作业 的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