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基层农业防雹增雨工作探讨
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

将 自动 气 象 观 测站 合 理 布局 在 原 州 区 农村 , 同 时将 气 象 信 息站建 立在 乡镇 , 畅 通气 象情 报收 集 渠道 , 同时积 极 争 取 上 级气 象 部 门在 原 州 区建 设 新 一 代天 气 雷达 。 在 每 个 乡 ( 镇) 和村 委 会 安 装 1套 气 象信 息 预警 机 , 由气 象 信 息 员及
农 村经 济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 0 1 4年第 8期
对 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 系建设的思考
段红 霞 韩新 慧
( 宁 夏回 族 自治 区 固 原 市 原 州 区 防 雹 工作 站 , 宁夏固原 7 5 6 0 0 0 )
摘要
介绍 了农 村 气 象灾 害防御 工作 的要 求及 农 村 灾害性 天 气信 息的 发布 和接 收 , 提 出 了农 村 气 象灾 害防御 体 系建设 模 式 , 以促 进
灾 害天 气信 息 的接收 是 农村 灾害 性 天气 防御 工 作 的关 键 和建 设 重点 。 可以 通过 以下 措施 确 保灾 害性 天气 的接收 :
农 村气 象 灾 害防 御体 系建 设 进行 初 步探 讨 , 现 提 出如 下建
农 村灾 害性 天气 预警 , 主要 依赖 气 象雷 达探 测 资料 , 是 开展 乡村 气 象 服 务 的重 点 。 从 雷 达 回 波 的 出现 到产 生 影响
一
般需 0 . 5 ~ 1 . 0 h , 存 在 着 强 度变 化 、 路径变化 、 移速 变 化 等
2 . 1 气 象灾 害的监 测
测预警. 全面 推进 农 村气 象灾 害应 急 工作 的顺 利 开展 , 要弓 I
起 我们 的 重视 。 固原 市原 州 区 是一 个农 业 大 县 , 高效 农 业 、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技术初谈 固原市原州区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技术初谈固原市原州区摘要:针对固原市原州区近年干旱频繁,持续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和旱作农业遇旱有种无收的现状,分析能否利用窖(井)工程在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后向高效节水微灌农业发展,其结果是微灌相对大水漫灌及其他灌溉方式节水增产效益明显。
关健词:窖(井)集雨;微灌"s:.lxzcp.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技术;经济评价1引言从国内微灌技术发展现状看,微灌技术在少风,湿润地区经果林种植方面已广泛利用,但对于果树、蔬菜滴灌技术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我区温棚滴、喷灌技术应用较多,但室外大田滴灌,微喷技术利用尚属首次。
那么,干旱、多风、低温农业区究竟能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室外大田滴灌,微喷技术推广应用可靠性和经济性如何,节水与增产效果如何,这正是我们分析的课题。
2基本概况固原市原州区属典型干旱气候类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385mm,平均气温6.20 ℃,平均风速2.20s,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1 026 mm。
全年日照平均时数2 518h。
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春暖迟,秋凉早,冬寒长,气候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少雨且雨量集中(暴雨多),蒸发强烈。
自然灾害频繁,干旱、风沙、霜冻等自然灾害不时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
该区土壤类型为湘黄土,该类土壤土质特征明显,发育很差,耕种湘黄土有机质含量0.50%~1.20%,pH值7.90~8.60,石灰含量13%~17%,无钙积现象,全剖面有碳盐反应。
机械组成以粗粉粒为主,含量约在50%以上,通体均质,结构松散,粒径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低于10%,遇水极易分散,蓄水保墒能力差,养分特点是潜在养分含量低,供肥速而短,后劲不足。
3工程建设该区经过几年的全面建设,将形成一个以集雨窖(井)为依托水源,集高效农业种植,"s:.lxzcp.coupdate/"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科技示范推广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高效节水示范区,并最终向千家万户推广。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及成效摘要在介绍固原市原州区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原州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显著成效,以期为今后相关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气候变化;措施;成效;宁夏固原;原州区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470~2 900 m;植被在水平带上属于温带草原带,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
原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3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57.7%,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1 361 mm,多年径流深25 mm。
境内年均气温为 6.2 ℃,低于全区5~9 ℃的多年平均气温,年积温 2 263 ℃,干燥度1.63,无霜期103~148 d。
1 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1.1 加强领导,保证林业稳步发展固原市原州区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将林业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生态建设督查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从多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创新林业管理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解决问题,使林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2]。
1.2 合理规划,整体推进林业建设原州区遵循自然、经济和科学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1.3 科技创新,提高林业建设效益一是在全区进行病虫鼠害防治示范,综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二是通过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枸杞示范,在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带动提高了枸杞品质,通过了自治区产地认定和质量检测,从而使原州区枸杞种植户收入逐年快速增长。
三是探索了漏斗式集水坑集流整地、覆膜、套杆、生根保水剂、截干深栽于一体的综合抗旱造林技术,为当前和今后原州区乃至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生态建设和培育后续产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技术储备[3-4]。
1.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保障林业生态建设近年来,原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序进行,共有3.23万hm2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自2006年,原州区3 466.67 hm2森林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畴,2009年,原州区新增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77万hm2,使原州区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了2.11万hm2。
谈原州区防汛经验及做好防汛工作的建议

谈原州区防汛经验及做好防汛工作的建议作者:顾怀富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1期摘要:防汛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大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本文对原州区2010年防汛工作做了简要回顾。
原州区的防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结合原州区近年来面临的的防汛形势,本文对如何做好以后的防汛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如科学调度,全面开展水库防汛安全大检查,认真落实好各项非工程措施,加强防汛值班,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妥善处理防汛与兴利关系等。
Abstract: Flood prevention work is a major problem on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this task is arduous and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d a brief review on the flood prevention work in Yuanzhou district in 2010. Flood prevention work of Yuanzhou distric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inadequacies. Combining with the flood prevention situation faced by Yuanzhou distric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o well the flood prevention work, such as, making scientific control,carrying out a comprehensive safety inspection of reservoir flood control, earnestly implementing the various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strengthening duty and doing well disaster statistics work,and proper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od control and hennessy, and so on.关键词:原州区;防汛经验;工作建议Key words: Yuanzhou district;flood prevention experience;work proposals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91-021 防汛工作回顾原州区去年的汛情从总体形势来看比较平稳,汛期降雨量为340.7mm,(其中5月份63.3mm,6月份30.1mm,7月份120.1mm,8月份60.9mm,9月份66.3mm)。
固原市原州区耕地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措施

固原市原州区耕地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措施摘要分析了固原市原州区耕地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耕地开发利用措施,并提出改良利用措施,以期为该地区耕地的改良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问题;开发利用;改良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原州区现有耕地10.36万hm2,均为中低产田。
干旱缺水,耕作粗放,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耕地存在的问题1.1 土壤干旱缺水原州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为350~650 mm,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的水分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
由于受六盘山脉的抬高影响,降水由南向北递减,且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配不均。
4—6月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25%,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蒸发量为1 753.2 mm,是降水量的3.7倍,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原州区水资源极为贫乏,水量受雨量制约。
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加之埋藏较深,水质较差,给开采利用带来困难。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因水分不足,土壤干旱,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这是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
1.2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肥力是土地生产能力的主要体现,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密切相关。
据调查,原州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1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0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0.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12.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7 mg/kg。
特点为“一高”(钾素含量较高)、“一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三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低)、“一个不协调”(碱解氮与有效磷比值较大),土壤含量低。
大面积的丘陵坡地虽黄土层深厚,但养分含量低,结构疏松,易受水蚀,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弱,生产能力低下。
部分川地重用轻养,犁底层明显、坚实,作物根系下扎困难。
部分土壤供肥能力差,如阴黑土有机质和养分总量贮量虽高,但低温多雨,湿度大,水、肥、气、热不协调,矿质化弱,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
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抗旱面临的形势及目标

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抗旱面临的形势及目标王学德【摘要】固原市原州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降雨稀少,水资源匮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农村用水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畜饮水、农牧业等最基本用水需求如何得到保障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文章主要介绍了原固原市原州区干旱的成因、特点,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情况,面临的情况及建设目标。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抗旱;形势;目标【作者】王学德【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宁夏固原 7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降雨稀少,水资源匮乏,农村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9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60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少且开发利用难度大,属极度缺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农村用水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遇到特大干旱、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等不同等级的干旱,人畜饮水、农业、牧业,城市工业、生活、生态等最基本用水需求如何得到保障,值得深思。
一、干旱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连年干旱已经成为制约原州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干旱不仅造成了粮食大面积减产,土壤沙化,草山植被和森林遭到破坏,而且每年都会给原州区干旱片区人畜饮水带来重大困难,当地政府每年都要不同程度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运输车辆拉水解困、抗旱保苗。
频繁发生的旱灾都会给原州区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制约着了原州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㈠干旱成因及特点原州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地势高,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远离海洋,降水天气少,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下垫面土壤层薄,土壤蓄水量少,土壤植被覆盖率仅为10%~20%;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不200毫米~400毫米,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一般出现在汛期6月~9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水资源量短缺,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需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超采和境内境外来水量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水质差,苦咸水分布广;生态失调,抗灾能力减弱,造成降雨稀少,近年旱灾频繁发生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关于农业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路

关于农业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路作者:刘璐郝宏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5期刘璐郝宏伟极端自然气候常常会导致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必须下工夫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农业增产、农场职工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针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服务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气象在防灾减灾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农业气象积极为防灾减灾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目的。
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场职工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气象部门的工作距高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
存在的问题如下:1、气象部门没有健全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得到的各类灾害信息不够全面准确,而且缺乏时效性。
2、在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工作中,技术不够先进,手段还比较传统与落后,无法满足农业气象为农业减灾防灾服务的工作要求。
3、没有下工夫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可预测预报因素,缺乏防灾减灾措施的分析。
4、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及接收的机制不够健全,限制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更广泛的传播与覆盖。
5、科普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农村及农场职工没有树立起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因此在气象灾害来临时无法从容应对,减少灾害损失。
二、农业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路1、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各级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各种形式,加大对全社会关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及作业站和农场职工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各级主管部门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将此规划列入农场长期发展规划之中。
固原市人工增雨条件判别

固原市人工增雨条件判别翟昱明【摘要】固原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降雨量240-650毫米,主要降水期在7月~9月间,全年表现为干旱缺水。
目前,固原市人工增雨(雪)工作在一年四季开展,催化方式主要以地面催化(高炮、火箭)为主,作业对象为积雨云,尤其是对流云。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1页(P41-41)【关键词】人工增雨;固原市;判别;平均降雨量;气候类型;干旱缺水;一年四季;作业对象【作者】翟昱明【作者单位】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7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81固原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降雨量240-650毫米,主要降水期在7月~9月间,全年表现为干旱缺水。
目前,固原市人工增雨(雪)工作在一年四季开展,催化方式主要以地面催化(高炮、火箭)为主,作业对象为积雨云,尤其是对流云。
根据自己从事多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经验,提出见解,与同行商讨。
一、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条件在春季天气图上,固原市只有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北、西、南边缘地带,受西风或东风系统影响时,产生的对流旺盛,人工增雨的条件才具备。
当固原市处于高空中低层切变系统时,产生的对流单体多,云层厚,即可进行增雨作业。
在夏秋季干旱时期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固原市降水天气影响明显,尤其当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西北或偏西边缘时,常因为受东风波或沿副热带高压移动的西南气流的影响,固原市上空产生局地对流云。
当高空西风带系统影响固原市时,常伴随副热带高压的减弱东撤或南退。
因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成为固原市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总结固原市多年来的人工增雨野外作业,可以将有利于人工增雨的天气形势分类如下:㈠西太平洋高压在500Hpa高空图上,太平洋高压是以588位势米等高线来代表它的外围控制线。
高压外围的584位势米线是易使高压西部边缘水汽向北输送的临界线,固原市在此线附近时,进行增雨作业,效果明显。
固原市原州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固 原 市 原 州 区 位于 宁 夏 南 部 山 区 , 积 3 . 2 面 9 2 万 h , 口集 中 , 固原 市 的行政 中心 。境 内海拔 m。人 是
较高 , 谷、 、 、 陵、 山、 塬 台 丘 沟壑 等 地 形 纵 横 交错 , 气 候 有许多 不 同于周 围地 区 的特征 , 如冬 长 夏短 , 候 气
t m pe at e gr d ly i r a e nd t e wi e e pe a u e a m a y hih ,Pr cpia i a e r ur a ua l nc e s d a h nt r t m r t r no l g e i t ton gr dual e lne, t e a oun — ly d c i h m tofe v po a i n de r a e d t ns n a r to c e s d an hesu hie hou si c e s d e r by y ar Att a e tm e,ci a e c n he i pa tofa i r n r a e y a e , he s m i lm t ha ge on t m c gr—
K e r s:Yu n h udsrc ;Cl t h n e y wo d a z o itit i ec a g ;Ch r ceitc ma a a trsi;Ag iut r lp o u to r lu a r d cin;I a t c mp c ;Re o me d t n cm n ai s o
维普资讯
3 4
甘肃 农业 科技
20 0 8年
第 6期
Ga s r c. n c n N0 6 2 0 nuAg .S ia dTeh . . 0 8
原州区防汛工作经验与今后防汛工作建议

原州区防汛工作经验与今后防汛工作建议1 区域概况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上中游,清水河上游的六盘山东北部,属清水河、葫芦河和泾河三大河系的发源地。
原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58 mm,年内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量7、8月份最多,局地暴雨多,洪水类型一般为暴雨形式出现,具有历时短,挟带泥砂多,流速快,破坏力大的特点,常引起局地洪灾,原州区土地总面积2748.3 km2。
其中:清水河流域总面积2049 km2,葫芦河流域总面积204 km2,茹河流域总面积507 km2。
原州区总人口为48.93万人。
2 防汛工作的措施与经验今年,我区防汛工作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面对强降雨过程偏多的严峻形势,坚持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思想,早准备、早检查、早防范,狠抓组织、机构、预案、队伍、物资、报警“六落实”,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2.1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汛前及时调整区防汛指挥部成员,成立了原州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群策群防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细化了工作职责,于5月中旬召开了防汛工作会议,对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并逐级签订了防汛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明确了管理主体和具体责任人,并将责任人在《固原日报》进行公示,做到了定岗、定人、定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汛责任体系。
2.2 认真修订预案,保障科学调度结合实际,认真研究,修编了寺口子、沈家河两座中型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及冬至河水库和17座重点小一型水库、127座水保治沟骨干工程防洪抢险预案和应急调度方案,提出了可行的“防、抢、撤”措施,得到了上级防汛部门的认可和批复,为抗洪抢险工作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注重汛期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四月初,区防汛办专门发出汛前检查通知,在各基层单位拉网式检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8人,分3个小组对各库坝、河道、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再次进行了详细检查,对库存物资进行了全面清点。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一、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位于暖温带半干 旱区。由于地处内陆,地势高亢,又受 亚欧大陆及青藏高原气团控制,形成冬 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 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和夏初雨量 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 等气候特征。 由于原州区常年降雨量少, 蒸发量大且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季节性 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现有可利 用水资源很难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 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 因素。全区马铃薯种薯、冷凉蔬菜、枸 杞等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 产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且工业用水、生 态用水量快速增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 是原州区农业生产必然的选择。 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作情况 原州区政府将高效节水灌溉规划与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编制 完成了节水灌溉规划,成立了高效节水 灌溉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对涉农资 金、项目和人员实施整合,建立了项目 建设管控机制、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和项 目建成管护机制,实行节水灌溉项目建 设竞争立项制度,积极示范和引导群众 实施节水灌溉,现原州区已经采用了滴 灌、喷灌、小管出流、膜下滴灌等多种 节水灌溉方式,针对不同的种植作物因 地制宜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在大幅减 少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群众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积极 性强、认可度高。 三、存在问题 高效节水灌溉推广不足,建设资金 投入不足;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 小, 自动化程度低, 规模效益体现不充分 ;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成后的管网维护仍 需加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节水灌溉
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水设备器 材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存在问题:①节水 设备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需 求 ; ②滴灌、 自压软管灌设备器材系列化、 标准化和配套程度不高;③设备产品研 发创新力量和投入不足;④灌溉工程设 计质量和系统优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工作宣 传力度 树立农村节约用水的责任感和紧迫 感,继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和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 见》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完善原州区 “十三五” 水利发展规划, 树立 “节水增产, 节本增效” 的理念, 倡导农村 “节水型社会” 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建立农村用水精准补贴 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 推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普及,严格 执行自治区节水灌溉规划,结合产业发 展和不同区域实际、统筹协调、高标准 规划和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着力抓好农 田水利重点项目和大中型节水改造项目 的落实,尽快建立农村用水精准补贴制 度和节水激励机制,多种形式鼓励社会 资金、自筹资金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科 学选择和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逐步增加高效节水农业在全市农村的推 广、普及、应用范围。 (三)充分发挥农村水利工程产权 制度改革的引领作用 加快农村小微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和 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农村 用水协会作用,提高农村水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积极 引导农民土地向种植业大户、各类专合组 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明晰农村 小微水利工程产权和管护责任,建立改革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技术初谈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技术初谈摘要:针对固原市原州区近年干旱频繁,持续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和旱作农业遇旱有种无收的现状,分析能否利用窖(井)工程在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后向高效节水微灌农业发展,其结果是微灌相对大水漫灌及其他灌溉方式节水增产效益明显。
关健词:窖(井)集雨;微灌技术;经济评价1引言从国内微灌技术发展现状看,微灌技术在少风,湿润地区经果林种植方面已广泛利用,但对于果树、蔬菜滴灌技术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我区温棚滴、喷灌技术应用较多,但室外大田滴灌,微喷技术利用尚属首次。
那么,干旱、多风、低温农业区究竟能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室外大田滴灌,微喷技术推广应用可靠性和经济性如何,节水与增产效果如何,这正是我们分析的课题。
2基本概况固原市原州区属典型干旱气候类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385mm,平均气温6.20 ℃,平均风速2.20m/s,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1 026 mm。
全年日照平均时数2 518h。
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春暖迟,秋凉早,冬寒长,气候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少雨且雨量集中(暴雨多),蒸发强烈。
自然灾害频繁,干旱、风沙、霜冻等自然灾害不时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
该区土壤类型为湘黄土,该类土壤土质特征明显,发育很差,耕种湘黄土有机质含量0.50%~1.20%,pH值7.90~8.60,石灰含量13%~17%,无钙积现象,全剖面有碳盐反应。
机械组成以粗粉粒为主,含量约在50%以上,通体均质,结构松散,粒径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低于10%,遇水极易分散,蓄水保墒能力差,养分特点是潜在养分含量低,供肥速而短,后劲不足。
3工程建设该区经过几年的全面建设,将形成一个以集雨窖(井)为依托水源,集高效农业种植,科技示范推广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高效节水示范区,并最终向千家万户推广。
3.1水源工程建设为突出窖井集雨节灌旱作农业的特色,水源工程坚持以路定渠、以渠定窖、以窖定灌溉面积的原则。
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作者:段红霞韩新慧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8期摘要介绍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要求及农村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提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模式,以促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36-01农村历来是气象灾害高敏感区域,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第一现场。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固原市原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县,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十分迅猛。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频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能及时发布,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现象。
暴雨主要集中于6—8月,有时伴有雷电,易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冰雹多集中于7—8月,发生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和农作物减产;高温和干旱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伏秋旱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造成人畜用水困难。
在所有的气象灾害损失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60%~85%。
尽管原州区目前已建立了一整套气象服务体系,但广大农村还没有较完备的气象服务设施,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为进一步提高原州区广大农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笔者对加强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现提出如下建设模式。
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求发展气象防御工作要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群防群治为基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结合,实行统一领导,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逐级落实,建立覆盖面广、联系紧密的农村气象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要在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将资源向其集中,做好灾害频繁地区的气象预测预警工作。
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

农村历来是气象灾害高敏感区域,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第一现场。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固原市原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县,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十分迅猛。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频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能及时发布,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现象。
暴雨主要集中于6—8月,有时伴有雷电,易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冰雹多集中于7—8月,发生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和农作物减产;高温和干旱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伏秋旱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造成人畜用水困难。
在所有的气象灾害损失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60%~85%。
尽管原州区目前已建立了一整套气象服务体系,但广大农村还没有较完备的气象服务设施,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为进一步提高原州区广大农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笔者对加强原州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现提出如下建设模式。
1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求发展气象防御工作要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群防群治为基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结合,实行统一领导,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逐级落实,建立覆盖面广、联系紧密的农村气象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要在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将资源向其集中,做好灾害频繁地区的气象预测预警工作。
争取3~5年内,提高农村气象灾害检测的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防御规划到县(区)、组织机构到乡(镇),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镇)、气象服务站到乡(镇)、应急预案逐步由乡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到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逐步由乡到村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
固原市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服务的对策现状分析

固原市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服务的对策现状分析
王桂芳;常耀军;梁继忠;徐玉东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文章通过对多年来气象为地方经济、党政决策和“三农”提供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提出了如何及时、优质、高效为农服务对策建议,为今后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5页(P98-102)
【作者】王桂芳;常耀军;梁继忠;徐玉东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邓孟珂;潘亮东;田晨
2.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J], 卢兆民;姜冬梅;夏福华
3.农六师农业气象灾害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J], 陈双萍
4.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李金亮
5.遂宁市中药材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对策探讨 [J], 杨丽霞;陈佳;张玲;杨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州区灾害性天气与经济林产业避害技术探讨

2017 年第 10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11科研◎林业科学原州区灾害性天气与经济林产业避害技术探讨王 军通过对原州区的气候、立地条件、经济林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我区“十三五”期间经果林发展思路,提出当前我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1 概况原州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麓,是固原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 739.01 km 2,辖11个乡镇3个办事处。
海拔1470~2900m ,年平均降水量300~550mm ,年平均蒸发量1200~1800mm,年平均气温6.2℃,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3100h,年有效积温2263℃,无霜期120~153d 。
绝对无霜期83d 。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
境内群山环绕,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亦有河谷平原,沟壑纵横,梁峁壕交错,干旱少雨,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区。
2 经济林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富区”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创新机制,推进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建设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更新枸杞品种,培育好红梅杏、小杂果等,大力推广优新经济林树种。
3 经济林发展现状我区经济林主要以彭堡、头营、三营、黄铎堡、河川、寨科等乡镇发展枸杞、红梅杏、早酥梨为主,适量引种推广核桃、花椒、山楂等小杂果及油用牡丹种植,到目前为止枸杞种植2.2万亩;红梅杏1万亩左右;早酥梨0.2万亩;核桃等小杂果0.1万亩左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达不到稳定,每年只能靠天吃饭,遇上没有霜冻,降雨广的年份,农民就稳定收入,据连年观察记录,我区“十年九旱、九冻”,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有降雨也主要集中在8、9月份,除枸杞、油用牡丹能勉遭霜冻危害外,其它经济林每年不同程度遭受霜冻危害,严重的影响果农的收入,挫伤果农的积极性,导致管理粗放,面积减少,制约着发展。
固原市人民政府批转固原市农牧局气象局《关于加强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批转固原市农牧局气象局《关于加强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固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05•【字号】固政发[2010]85号•【施行日期】2010.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固原市人民政府批转固原市农牧局气象局《关于加强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固政发〔2010〕8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市农牧局、气象局制定的《关于加强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五日关于加强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我市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十年九旱,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
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回良玉副总理强调指出:“随着我国重大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多发性和不可预见性越来越突出,‘三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为了贯彻落实《宁夏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回良玉副总理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一、固原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目标用3-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逐步由乡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逐步由乡到村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市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固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固政办发[2012]88号【发布部门】固原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7.03【实施日期】2012.07.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固政办发〔2012〕8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工作由于前期降雨充足、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政策扶持有力,农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往年,虽然近期部分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冰雹、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全市农业生产总体上仍然呈现夏粮丰收在望,秋作物长势喜人。
6月下旬,全市又普降中到大雨,过程累计降水量达35.8㎜-74.2㎜,极大缓解了当前出现的轻度干旱,对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
为了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切实抓好“三夏”工作“三夏”工作即将展开,搞好“三夏”工作,对于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全市由北向南已陆续进入夏粮收获阶段,各县(区)、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组织群众抓紧抢收,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龙口夺食,夺取夏粮生产丰收。
农业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夏收、夏种、夏管;农机部门要做好农机具调度供应,在加快机收、机耕、机播进度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搞好机械检修,严禁不符合作业条件的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公安消防部门要落实“三夏”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做好麦收防火督查工作;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调度,及时检修线路,确保安全、正常供电;交通运输。
探讨基层天气预报在农牧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与对策

探讨基层天气预报在农牧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与对策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天气预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短期天气预报与长期天气预报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效果。
为此,本文将结合天气预报的常见类型以及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提升对策,提出了构建应急反应体系、构建灾害天气预测机制、提高长期预报水平,希望这几点建议能有效的发挥出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天气预报;农业防灾减灾;常见类型;作用对策现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天气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从根本上降低各种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天气进行科学预测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关键性手段。
近些年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活动和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天气预报应用方面的研究力度,同时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开启了有关气象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研究项目,这些都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天气预报的合理运用。
一、天气预报常见类型分析在预测天气时,常见预报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即长期预报与短期预报,进一步细分为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以及中期预报等类型。
其中,短时预报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所在区域进行24-48小时的全面天气监测预报;长期预报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所在区域进行1个月-1年的全面天气监测预报;中期预报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所在区域进行3-10天的全面天气监测预报。
短时预报相对来说难度更大,况且察隅县位于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处,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当地的小气候与大气环流不一致,并且与其他类型对比来看有着更高要求,针对所在区域6h之内的天气情况进行监测,通过诊断分析了解天气系统发生和发展的物理机制为天气预报提供客观的物理依据,常用能量、涡度、散度、水汽输送、铅直速度等,同时做好相应判断,确保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短期预报则主要依靠于先进分析软件,收集与整理短期内的天气变化数据,并结合当地天气实况进行深入分析,在确保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天气预报的时效性,防止由于天气预报过时或准确率不高而影响到农业防灾减灾效果。
气候变化背景下固原市人工增雨工作的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背景下固原市人工增雨工作的应对措施
杨青;张成军;杨长军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在宁夏固原市气候变化出现全年和春夏降水减少、秋冬降水增加的背景下,人工增雨工作中应当加大经费投入、调整四季增雨作业布局、统筹全市人影经费;实行南炮北调、四季不同类型的增雨作业方式,增加流动作业点;增加迎风坡地形降水区的作业点密度;利用雷达、卫星云图等实现全天候主动式指挥增雨作业;提高作业人员薪酬待遇、学历要求.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杨青;张成军;杨长军
【作者单位】固原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固原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固原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玉龙雪山冰川地质公园的旅游应对措施研究
2.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工作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3.春季东北冷涡背景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研究
4.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玉龙雪山冰川地质公园的旅游应对措施研究
5.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开发的应对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原市原州区基层农业防雹增雨工作探讨摘要防雹增雨是一项将现代科技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影响天气
的科技手段,是增加空中云水资源、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文介绍了原州区防雹增雨作业人员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防雹增雨;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04-01
原州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象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是制约原州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等。
其中暴雨主要集中于6—8月,有时伴有雷电,易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冰雹多集中于7—8月,尽管次数不多,但发生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高温、干旱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伏秋旱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造成人畜用水困难。
原州区是固原市农业大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气象灾害种类繁多,自然灾害频发。
当代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的抗灾能力尤为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农
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现根据原州区近年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工作发展概况
防雹增雨是一项将现代科技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多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影部门的高度重视。
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炮点12个,全部为20世纪80年代建设,房屋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区、市人影部门多次责令整改,相继停止了部分作业点,造成了原州区防雹增雨作业盲区增多,高炮防雹覆盖面减少,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该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009年原州区农牧局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修建恢复了5个作业点,其余7个点至今无力恢复。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南山区,林草植被稀少,环境恶劣,十年九旱。
夏季当地常有冰雹发生,重雹可使作物绝产。
解放前,当地农民多以村为单位,设置炮点,用土炮驱震雹云。
土炮效力小,最大震动高度约500 m,且常造成人身伤亡。
1961年,固原县农业局始设防雹办公室,统一组织消雹。
1964年,改进土炮,震动高度增至1 000 m。
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设防雹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多年长期观察、研究、总结的雹云发生和流动规律,在雹云经常可能来路设置炮点,统一指挥消雹。
1975年,自治区气象局首批配备“三七”高炮5门,取代土炮。
1985年,县人民政府专设防雹工作
站,为常设机构,进一步加强消雹工作领导。
1990年,全县设有炮点17处,配备“三七”高炮17门,有经过训练的炮手68人。
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了宁夏新一代火箭防雹增雨作业体系建设,在原州区布设4套火箭增雨作业系统。
其中固定式3套,移动式1套,配备增雨车1辆,组成原州区防雹增雨网。
2004年,全区设有炮点15处(大湾、什字、蒿店3个炮点被划入泾源县),配备“三七”高炮15门和火箭发射架4部,高炮、火箭作业人员60名。
原州区防雹工作站有工作人员10名。
针对原州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点建设是一项惠民的基础性工程。
2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人员现状
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作业点12个,作业人员24名,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所雇佣,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下的有7人,50~60岁的有12人,61~70岁的有4人,70岁以上的有1人(红庄炮点)。
其中大多数是退伍军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身体素质差,其中,45~50岁的人员占40%,年龄在55岁以上的超过60%。
防雹增雨工作属高危险行业,对炮手的身体素质要求很强。
很多炮手年老体弱,腿脚不灵便,行动迟缓不利于防雹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加之养老保险没有保障,存在后顾之忧,导致作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中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
长此以往,对防雹工作势必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工资偏低,且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难以吸收文化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整个防雹队伍存在年龄老化严重的问题,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影工作中新任务的基本要求。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
由于原州区防雹站前身为固原县消雹办公室,属原固原县农业局内设机构,由于当时下辖炮点13个,分别为南郊炮点、开城炮点、程儿山炮点、张易炮点、红庄炮点、彭堡炮点、黄铎堡炮点、官厅炮点、寨科炮点、炭山炮点、河川炮点、中河炮点、杨郎炮点,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对防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行业原因。
原州区防雹站正式成立于1986年1月,从本行业来说,成立历史悠久,且属于高危险行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招工难度大。
从作业人员的培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作业人员被雇佣,就不容易进行必要的更换,一旦更换作业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三是防雹经费不足。
近年来,原州区财政经费困难,每年核拨给该单位的防雹增雨经费只有10万元左右,按照上级人影部门的要求,每个作业点的作业人员至少为4人,2006年,原州区防雹站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将炮点作业人员由原来的4人减少到2人,工资待遇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40元增加到260元,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减员增效的
目的。
2007年,防雹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再次将作业人员工资从原来的2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但由于历史原因,防雹人员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作业人员新老更替没有衔接,导致目前的情况发生。
而纵观固原市周边各县防雹作业人员工资都在500元以上,尤其是邻县彭阳县作业人员工资参照最低收入标准都在1 000元以上,而且全部购买了养老保险,让炮点作业人员能稳定正常工作,留得下,守得住;四是由于长期用工原因。
根据《劳动法》规定,原州区防雹站从养老保险等保险上要给予作业人员适当经济补偿,才能保证现有人员退出该行业。
根据存在的具体情况,防雹站多次上报关于解决原州区基层防雹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等报告。
4 对策
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原州区炮点作业人员待遇问题和后顾之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清退年龄偏大的作业人员。
空缺人员由乡镇推荐,防雹站决定,按照每个点4人,确定合适的人选。
二是增加作业人员工资,使其和现行劳动部门规定的工资水平相适应,由上级政府部门统一解决。
三是由于防雹站作业人员为人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照人影部门的规定,由政府出资办理作业人员的人身意外事故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保证他们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又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是签定年度用工合同,从年龄、制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证作业
队伍的常态化。
五是建立健全人影作业队伍管理长效机制,规定年满55岁者必须退出该行业,保持防雹队伍新老更替的正常化运转。
这样既保证了防雹队伍的稳定,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原州区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
5 参考文献
[1] 李连起,李会群.人工防雹增雨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气象,1999(4):46-48.
[2] 顾巧玲.原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05.
[3] 李非忠.防雹增雨显神威农业发展有保障[n].中国气象报,2006-10-14(003).
[4] 刘志刚.对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思考[j].达州新论,2007(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