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基层农业防雹增雨工作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原市原州区基层农业防雹增雨工作探讨摘要防雹增雨是一项将现代科技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影响天气

的科技手段,是增加空中云水资源、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原州区防雹增雨作业人员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防雹增雨;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04-01

原州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象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是制约原州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等。其中暴雨主要集中于6—8月,有时伴有雷电,易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冰雹多集中于7—8月,尽管次数不多,但发生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高温、干旱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伏秋旱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造成人畜用水困难。

原州区是固原市农业大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气象灾害种类繁多,自然灾害频发。当代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的抗灾能力尤为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农

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现根据原州区近年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工作发展概况

防雹增雨是一项将现代科技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多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影部门的高度重视。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炮点12个,全部为20世纪80年代建设,房屋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区、市人影部门多次责令整改,相继停止了部分作业点,造成了原州区防雹增雨作业盲区增多,高炮防雹覆盖面减少,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该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2009年原州区农牧局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修建恢复了5个作业点,其余7个点至今无力恢复。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南山区,林草植被稀少,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夏季当地常有冰雹发生,重雹可使作物绝产。解放前,当地农民多以村为单位,设置炮点,用土炮驱震雹云。土炮效力小,最大震动高度约500 m,且常造成人身伤亡。1961年,固原县农业局始设防雹办公室,统一组织消雹。1964年,改进土炮,震动高度增至1 000 m。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设防雹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多年长期观察、研究、总结的雹云发生和流动规律,在雹云经常可能来路设置炮点,统一指挥消雹。1975年,自治区气象局首批配备“三七”高炮5门,取代土炮。1985年,县人民政府专设防雹工作

站,为常设机构,进一步加强消雹工作领导。1990年,全县设有炮点17处,配备“三七”高炮17门,有经过训练的炮手68人。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了宁夏新一代火箭防雹增雨作业体系建设,在原州区布设4套火箭增雨作业系统。其中固定式3套,移动式1套,配备增雨车1辆,组成原州区防雹增雨网。2004年,全区设有炮点15处(大湾、什字、蒿店3个炮点被划入泾源县),配备“三七”高炮15门和火箭发射架4部,高炮、火箭作业人员60名。原州区防雹工作站有工作人员10名。

针对原州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点建设是一项惠民的基础性工程。

2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人员现状

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作业点12个,作业人员24名,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所雇佣,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下的有7人,50~60岁的有12人,61~70岁的有4人,70岁以上的有1人(红庄炮点)。其中大多数是退伍军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身体素质差,其中,45~50岁的人员占40%,年龄在55岁以上的超过60%。防雹增雨工作属高危险行业,对炮手的身体素质要求很强。很多炮手年老体弱,腿脚不灵便,行动迟缓不利于防雹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养老保险没有保障,存在后顾之忧,导致作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中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

长此以往,对防雹工作势必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工资偏低,且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难以吸收文化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整个防雹队伍存在年龄老化严重的问题,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影工作中新任务的基本要求。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由于原州区防雹站前身为固原县消雹办公室,属原固原县农业局内设机构,由于当时下辖炮点13个,分别为南郊炮点、开城炮点、程儿山炮点、张易炮点、红庄炮点、彭堡炮点、黄铎堡炮点、官厅炮点、寨科炮点、炭山炮点、河川炮点、中河炮点、杨郎炮点,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对防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行业原因。原州区防雹站正式成立于1986年1月,从本行业来说,成立历史悠久,且属于高危险行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招工难度大。从作业人员的培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作业人员被雇佣,就不容易进行必要的更换,一旦更换作业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三是防雹经费不足。近年来,原州区财政经费困难,每年核拨给该单位的防雹增雨经费只有10万元左右,按照上级人影部门的要求,每个作业点的作业人员至少为4人,2006年,原州区防雹站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将炮点作业人员由原来的4人减少到2人,工资待遇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40元增加到260元,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减员增效的

目的。2007年,防雹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再次将作业人员工资从原来的2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但由于历史原因,防雹人员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作业人员新老更替没有衔接,导致目前的情况发生。而纵观固原市周边各县防雹作业人员工资都在500元以上,尤其是邻县彭阳县作业人员工资参照最低收入标准都在1 000元以上,而且全部购买了养老保险,让炮点作业人员能稳定正常工作,留得下,守得住;四是由于长期用工原因。根据《劳动法》规定,原州区防雹站从养老保险等保险上要给予作业人员适当经济补偿,才能保证现有人员退出该行业。根据存在的具体情况,防雹站多次上报关于解决原州区基层防雹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等报告。

4 对策

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原州区炮点作业人员待遇问题和后顾之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清退年龄偏大的作业人员。空缺人员由乡镇推荐,防雹站决定,按照每个点4人,确定合适的人选。二是增加作业人员工资,使其和现行劳动部门规定的工资水平相适应,由上级政府部门统一解决。三是由于防雹站作业人员为人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照人影部门的规定,由政府出资办理作业人员的人身意外事故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保证他们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又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签定年度用工合同,从年龄、制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证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