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011年11月22日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二)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一)是符合会计的原则要求
(二)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公允价值在具体交易或事项中的运用及影响
(一)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
(二)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
(三)在债务重组方面
(四)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面
(五)在金融工具方面
四二、国内公允价值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
(二)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
(三)公允价值不易直接获取
(四)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五)与盈余管理动机的纠结
五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 完美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前提
(二)完美公司治理结构
(三)增强队伍培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强化内外部看管,提防独霸利润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问题及其分析
姓名:金芳芳
【内容摘要】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早已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计量属性,作为国际惯例在很多交易中被广泛采用。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是本次准则修改制定中的一大亮点,体
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
本文就新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
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核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
分析并对公允价值运用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优越性影响对策
引言
? ? 公允价值是继承历史成本发展以后的新兴产业,公允价值这1概念,从法律上讲,是指得到公众认可的价值,价值是否公允,最终是由法院来
决定的。
而历史成本1直是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局面。
为保持信息质
量的有用性,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就如火如荼地展开。
本文首先从公允价值的
本质和定义开始展开;着重剖析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计量的比较,这是文章的
核心部分;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与前景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的启示。
由此也可得知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研究是大势所趋,而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上的滞后等,这使得对它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
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发展过程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已经具备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客观条件;同时伴随着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日益活跃,一些复杂的交易事项在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下不能得到准确计量,计量结果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由于在成本计量模式下,一些会计事项或资本交易事项的市场变化不能得到及时与可靠的反映,不能为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遂昌旅行社,较大地限制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分析能力的发挥。
因此,对一些特殊事项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得越来越迫切,决策有用观成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主要有:
(一)是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
(二)是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
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是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
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
导地位的确立,促使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为决策有用观为主。
在受托责任观下,受托方(资源的所有者)侧重于关注资本的保全,以及经营业
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而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
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这种相关性需求,促使会计计量加强对有利于反映现
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关注。
在决策有用观下,相
关性重于可靠性,但历史成本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忽视相关性,而且
由于历史成本会计不确认资产负债在初始计量之后价值的变化,资产负债表上
只是不同时点历史数据的堆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与
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相关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
满足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三、公允价值在具体交易或事项中的运用及影响:
(一)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新准则第10条和第11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
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原制度,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应
计提折旧或摊销。
执行新准则后,满足一定条件按照公允价值计价时,不计提折
旧或进行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
此外,将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将
增加利润。
(二)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在原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的双方,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只有收到补价时,才可以用公允价值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并确认收益。
新准则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两个条件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由此看来,新准则对满足一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计价基础,对损益的确认规定也不同。
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生很大影响。
而旧准则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
(三)在债务重组方面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按旧准则,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如果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人则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债务人则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用于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转账,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支出”。
如果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债权人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 债务人则将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和对方放弃债权所取得的股本之间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所以,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很少涉及公允价值。
也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新准则第5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第6条规定,
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有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有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改变了旧准则一刀切的规定,将原来因债权人让步导致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偿还负债获得的收益全部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由于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差异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进行债务重组,将增加债务人的利润。
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重组,其重组收
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会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所以,那些
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重组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
(四)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面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它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
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新准则颁布前,企业合并业务主要根据1996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企
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以及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有关长期投资的规定执行。
对企业兼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购买法,并没有涉及权益结合法。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3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也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运用,要求符合准则范围
的所有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但从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控股结构
来看,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已成为我国集团公司的主要控股模式,这一控股模式
不可避免地导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大量出现,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越来越迫切。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准则要求,对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类似权益
结合法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这是因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一定是合并
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
果,不代表公允价值,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可以避免利润操纵。
之所以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
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充分展现了我国
准则制定机构在立足我国国情和实现国际趋同的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策
略性。
新准则第12条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原制度,按账面价值计量,不产生损益。
在新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
负商誉复核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正商誉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期
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
这样执行新准则后将使资产增加。
(五)在金融工具方面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分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新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
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
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与旧规范关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是,第一,在金融工
具计量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
第二,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并一律以公
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准
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而且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这改变了原制度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具有不确定性,故执行新准则后,利润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
尽管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已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突出表现在估价技术的欠成熟上。
实务界对复杂的估价技术无所适从。
很多领域短时间内还很难克服人为的因素影响,也使其处于明显的阶段性的规定上。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如何协调JAsB与FASB对公允价值的不同意见,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协调方案保证二者在重要问题的立场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
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确认的,如果两个交易主体之间除了交易事项之外没有其他利害关系,那么他们的交易价格被认为是公允的。
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与其关联方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
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会计主体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
在实践中,有少数企业不考虑公允与否,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
比如通过资产减值以及以后的减值冲回等手段从而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
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能提高或不会减弱。
(三)公允价值不易直接获取
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
然是难以取得的。
在此情况下,新准则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没有
合适的替代方法,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
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
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
要的技术手段。
但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也成为公允价值计
量模式推行应用的难点。
(四)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
用的不确定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
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
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
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五)与盈余管理动机的纠结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最大障碍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
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
盈余管理可能会在
短期内使企业管理当局甚至现有的投资者受益,但是如果考虑到潜在的投资者、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盈余管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公允价值本
身并不是造成盈余管理的原因,但却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手段,运用估价技术进
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充满了主观判断和估计,只要在输入变量上“稍做手脚”,所得出的结果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别。
我国在2001年对公允价值紧急“叫停”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大量公司通过公允价值进行的盈余管理损害了投资
者利益。
从规范公允价值应用的角度抑制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提供统一的
准则以及加强监管。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对策
(一)完美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前提
首先,强化法制情形培植,增强功令看管。
拥有好的法制情形,资本
的拥有者才会安心地与其他生意方进行生意,才能达到资本优化设置装备摆设
的下场。
其次,鼎力成长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并增强对他们的监管。
当公允价
值需要估量才能运用时,企业除了可以自行估量外,还应有自力的、公允的中
介机构辅佐估量。
同时,增强信息系统的培植,保证信息通顺,从而敦促资本
的有用流动。
我国应增强市场情形的公允竞争,打破行业和地域垄断,成立活跃、流动、健全的市场,供给公允生意的市场空气,使得公允价值简直定能够
成立在这种公允生意和双方生意者熟悉情形的基本之上。
转贴于
(二)完美公司治理结构
完美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作的透明度,可觉得公允价值的运用缔造
精采的内部情形。
解决的对策就是尽可能地完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
更多的投资者能够介入到成本市场,成长产权多元化。
这样,可以使内部人节
制场所排场获得缓解,确保在我国合理运用公允价值。
首先,可以实施国有股
减持,并发生多个有能力和积极性节制企业的社会股东,进行国有股分持,增
强年夜股东之间的制衡[2]。
其次,可以加年夜培育职业司理人市场,打消行政指派董事、司理轨制,更多地经由过程选聘机制任免公司打点者。
还可以设置
董事、司理期股激励打算,使董事、司理的小我益处与公司的久远价值方针一致,让他们的会计政策选择以股东益处为基本。
要成立完美的信息披露轨制,
将企业的财政报表及相关的财政信息合理规范地披露给信息使用者,防止欺诈
行为的发生。
要成立完美的企业风险打点系统,拟定与之相关的风险打点政策
和轨范,以保证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打点框架以及董事会
核准的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打点方针[3]。
(三)增强队伍培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新的会计情形下,不仅需要会计师把握新的会计措置体例、轨范,
能够适当运用现值手艺,而且要提高会计师的职业判定能力。
为了会计人员整
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年夜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
持久开展公允价值评估
的教育,能够使会计人员正确地舆解公允价值计量,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现实
操作能力。
同时,要经由过程持续的后续专业常识教育培训,提高我国会计队
伍中的会计人员对生意和事项简直认、计量和陈述进行复杂剖断和措置的能力,
改变对公允价值的剖断误差的晦气场所排场。
此外,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计较机
手艺以解脱复杂的计较,削减酬报计较的错误,提高切确度。
(四)强化内外部看管,提防独霸利润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加年夜、专业判定事项增多,导致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准则的机缘增年夜。
对此,我们应增强会计监管,真正
把会计准则的执行落到实处。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严酷按照会计法及其他相关
律例的划定,搞好各项会计监管机制的培植;强化单元内部看管、社会看管和
政府看管的会计看管轨制,阐扬会计看管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界定清楚财政、审计、金融、税务等监管的本能机能和浸染,合理分工,明晰责任,严加监管。
对已成立的律例和轨制要果断执行,并将这一本能机能自力出来以增强功令力度。
公允价值在我国成长的时刻不是很长,在应用中不成避免地接见会面
临一些坚苦和呈现各类问题。
可是,跟着经济形势的不竭成长,经济情形、市
场秩序、律例培植的逐渐完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实务中的运用将会慢慢走
向成熟,快乐假期旅行社,以公允价值模式为主进行计量必将阐扬出其应有的浸染。
展望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但在切实解决公允价值计
量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问题之前,保留现行多重计量属性并用是有意义的,同
时也应在保证足够可靠的前提下,应该更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以多重计
量属性并存是目前计量属性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
[2]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新旧对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
[4] 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