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地下水 2-硝基苯胺 质量标准、

地下水 2-硝基苯胺 质量标准、

地下水 2-硝基苯胺质量标准、题目:探讨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在当今社会,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下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2-硝基苯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物质,其质量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并将共享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来源及危害1.1 2-硝基苯胺的定义及性质2-硝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3O2,具有毒性,主要用作染料、炸药、医药和橡胶助剂等工业原料。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硝基基团,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

1.2 2-硝基苯胺在地下水中的来源2-硝基苯胺可通过工业废水、炸药生产过程和农药残留等途径进入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

1.3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危害地下水中的2-硝基苯胺一旦超标,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2.1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国家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相关规定,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10mg/L。

这一标准为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2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监测方法目前,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地下水中的2-硝基苯胺浓度,保障地下水质量。

三、个人观点及总结3.1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等对地下水的污染,以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绿色发展。

3.2 总结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关乎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硝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p-nitroaniline 中文名称2:4-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2:4-nit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744CAS No.:100-01-6 分子式:C 6H 6N 2O 2分子量:138.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毒性比苯胺大。

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吸收后数小时内可出现紫绀。

并有溶血作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对硝基苯胺 100-01-6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硝基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002

2硝基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00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硝基蔡化学品英文名:2-nitronaphthaleneCASNo.:581-89-5ECNo.:209-474-5分子式:C10H7N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及有机合成。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固体,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遇火或摩擦可被引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硝基苯胺

2-硝基苯胺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性比苯胺大。

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它脏器的损害。

并有溶血作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6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ug/皿。

DNA修复:枯草菌5mg/皿。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皮]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间硝基苯胺

间硝基苯胺

间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间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m-nitroaniline 中文名称2:3-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2:3-nit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779CAS No.:1999-9-2 分子式:C 6H 6N 2O 2分子量:138.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毒性比苯胺大。

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吸收后数小时内可出现紫绀。

并有溶血作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间硝基苯胺 99-09-2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胺化学品英文名称:aniline中文名称2:氨基苯英文名称2:aminobenzene技术说明书编码:716CAS No.:62-53-3分子式:C6H7N分子量:93.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苯胺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3-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3-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3-nitroanilineCAS号:99-09-2分子式:C6H6N2O2分子量:138.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31吸入会中毒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1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14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胺化学品英文名称:aniline中文名称2:氨基苯英文名称2:aminobenzene技术说明书编码:716CAS No.:62-53-3分子式:C6H7N分子量:93.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苯胺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2硝基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001

2硝基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001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硝基蔡化学品英文名:2-nitronaphthaleneCASNo.:581-89-5ECNo.:209-474-5分子式:C10H7NO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固体,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遇火或摩擦可被引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2,4-二硝基苯胺

2,4-二硝基苯胺

2,4-二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4-二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称:2,4-dinitroaniline技术说明书编码:655CAS No.:1997-2-9分子式:C6H5N3O4分子量:183.13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死亡。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中毒表现有恶心、眩晕、头痛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具有爆炸性,但只有在强起爆药引爆下才能起爆。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对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对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邻氯对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邻氯对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无资料
折射率
1.646
爆炸下限(%)
无资料
黏度(mPa·s)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pH
无资料
其他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九部分: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氧化剂、碱类。
避免接触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第十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中毒。LD50:6430mg/kg(大鼠经口),1250mg/kg(小鼠经口)。
刺激性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生态学信息
第十二部分: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三部分:包装与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61772
UN编号
2237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4(毒害品)
危险性类别
第6.1(b)毒害品

二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急性毒性:
LD50:2900 mg/kg(小鼠经口);11500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C12H11N
分子量:
169.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2-nitroanilineCAS号:88-74-4分子式:C6H6N2O2分子量:138.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31吸入会中毒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1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14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2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2-nitroaniline;o-nitroaniline;1-amino-2-nitrophenyl化学品别名:邻硝基苯胺;1-氨基-2-硝基苯CASNo.:88-74-4ECNo.:201-855-4分子式:C6H6N2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生产染料、橡胶防老剂和农药多菌灵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OOOO-2O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令④>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粉尘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接触会中毒,吸收后可导致全身发生反应。

3,5-二硝基苯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3,5-二硝基苯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有毒!
3,5-二硝基苯胺
3,5-dinitroaniline
C6H5N3O4
CAS号:618-87-1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凝固点(℃):160;
初沸点和沸程(℃):>35;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586;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未制定
PC-STEL:未制定
消防中心
人民急救:120
溶解性(mg/L):与水部分混溶。
固体。吞食后有剧毒。跟皮肤接触有剧毒。吸入有剧毒。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对水生物有毒。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健康危害
现场急救措施
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烟雾能导致严重的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意外食入本品可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皮肤接触可产生严重毒害作用,吸收后可产生全身影响,并可致命。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再用甘油浸洗10min。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

邻硝基苯胺88-74-4

邻硝基苯胺88-74-4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 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扫掉和铲掉。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11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急性毒性 半致死剂量(LD50) 经口 - 大鼠 - 1,600 mg/kg 备注: 行为的:嗜睡(全面活力抑制)。 行为的:抽搐或对癫痫阈值的影响。 半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4.0 h - > 2,554.29 mg/m3 备注: 呼吸失调 营养与总代谢:体重降低或体重增长减小。 营养与总代谢:变化:体温降低。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长期或反复接触导致个别人过敏反应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0 mg/kg(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经皮)
急性毒性LC50:
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777
UN编号:
1661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化学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o-nitroaniline
中文名称2:
2-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2:
2-nit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789
CAS No:
88-74-4
分子式:
C6H6N2O2
分子量:
13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质 含量 CAS No: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形状:
橙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
69.7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4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13(104℃))
燃烧热(kJ/mol):
3201.1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硝基苯胺 88-7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描述
健康危害:
本品毒性比苯胺大。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吸收后数小时内可出现紫绀,可发生溶血性贫血。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1.44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521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中间体及合成照相防翳剂,也用于微量碘化物的测定、农药多菌灵的生产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酸类、酰基氯、酸酐、氯仿、强氧化剂、强还原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