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 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 (3)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 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课堂小结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
a.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 b.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走上了非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容易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 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一 个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必然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围剿直至颠覆, 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e.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f.苏联东剧巨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相反中国已吸取教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五章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第_14_课___《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第_14_课___《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

“多强”推动多极化
普京执政伊始,就将复兴俄罗 斯、重振大国雄风,使俄罗斯 成为多极化中重要一极作为俄 罗斯 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
“多强”推动多极化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国际地位空前 提升,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 步的重要力量。
“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 国家集团。
“两极”中的的“极”与“多极化”的“极” 有无区别?
“两极”中的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来控制操 纵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是凭借综合国力, 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 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多极化”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 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 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
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 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 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
最后一块阵地。
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 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 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他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 独霸世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 单极的世界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 内所有国家的反对。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 联盟的势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 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罪恶的“三角 贸易”以中国澳门为中 心的丝银贸易“马尼拉大帆 船”贸易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课小结
欧洲人侵 入美洲非洲人被贩 卖到美洲亚非拉的 族群混合
欧亚大陆物种 传人美洲
美洲的物种流 向世界各地
各种疾病的 传播
亚非拉 灾难
价格 革命
欧 洲 兴 起
商业 革 命
海 外 扩张
14-18世纪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变动
1、 殖民时代·1581年授予海 盗德雷克骑士称 号;·1583年,写信 给中国明朝万历 皇帝,希望通商; ·1588年,英军 击溃西班牙“无 敌舰队”;·1600年,授权 成立英属东印度 公司;
海盗式掠夺、 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 …不icYsets
力 系
非 洲
菲律宾群岛
欧 -
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 荷兰有1.5万艘海上马军大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 公司,是股份制的起源。17C 上半叶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藏兰殖民地」
1、 殖民时代1566年,爆发尼 德兰革命,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1588年,成立荷 兰联省共和国, 是第一个共和国不同于西葡,同 为资本主义国家 为何败给英国?运输业VS 制造业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 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 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 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 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 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 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
14-18世纪世界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交织中,落后国家何以自处?
客观进步性,主观破坏性!
纵向发展:不同 生产方式的演变 和由此引起的不 同社会形态更迭。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横向发展:各地 区由彼此分散到 逐步联系密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示意图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EC)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近6000亿美元,进口总额约7000亿美元,经济实力超过欧盟,为世界第二大区域间合作联盟。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好莱坞星光大道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本国经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规范跨国公司的活动,使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1.(2010·徐州中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下列图片分别是哪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标志?中国是否都加入了下列经济组织?
A、机遇与挑战并存;B、应当继续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爱因斯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哪幅图片能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2)根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种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流通量增加
的商业强国崛起
里斯本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塞维利亚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塞尔维亚港
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 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2)对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
伴随新航路开辟,商业领 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 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教皇子午线以东为葡萄牙势力范围, 包括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 教皇子午线以西为西班牙势力范围, 包括美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菲律宾。
17世纪
西班牙殖民地示意图(红色)
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
18世纪
葡萄牙殖民地示意图(绿色)
英国殖地示意图(红色)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1)对殖民地


整体化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大变革时代: 世界格局的演变
带来
人口迁移、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印度洋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 改变人类文明格局、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 人类文明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
文化: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3、人类文明格局:
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 从属与西方。
4、国际政治格局: 以西欧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亚、非、拉美、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对欧洲: (1)经济: ①欧洲同亚非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欧)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③西欧成为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的中心。 (2)导致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 ①引发了“商业革命”。 ②引发了“价格革命”。 ③社会分化: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的解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历史进程: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财富化为 资本,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第14课世界格局的演变_课件(中华书局版_共36张_ppt)

第14课世界格局的演变_课件(中华书局版_共36张_ppt)



答: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冷战。形成两极格局 对峙的局面。
材料三 (见图)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 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3分)

答:苏联解体。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或世界格局出 现多极化趋势)。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 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20世纪圆了美国的 梦想,21世纪将是 “美国的世纪”; 到 2015年前将没有哪 个国家能对美国构 成全球性的挑战。 ——克林顿

79页参与园地:1.填表 国际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之间的对抗 冷,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美国不占首要地位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暴力,更加混乱,更 少民主和经济增长更加困难的世界。 ——塞缪尔· 亨廷 顿 材料二 少数国家垄断一切,这种形式过去多少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今后也 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邓小平 (1)材料以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答:维持美国首要地位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 (2)材料二 的观点可以在哪些历史事件中得到证实? 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气势汹汹,想一口把南联盟吃掉,但它们已经发现自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大斗嘴”
普京来做客,布什当司机
快乐预习感知:
一 二
一、“冷战”结束与“一超多强”
美国 1.“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 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企图建立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2.“一超多强” (1)“一超”:美国 。 (2)“多强”:欧盟、 日本 、俄罗斯、中国 等成为制约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的主要力量。 ① 欧盟: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②日本:到 1989 年,其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经济强国。 随着 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日本越来越要求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标。 ③俄罗斯:“冷战”结束后, 俄罗斯 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其主要目标是恢复大国地位,实现民族振兴。 ④中国:实行全面的 对外开放 政策,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 升,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⑤其他: 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南非 、巴西等地区强国也在迅速崛 起。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共20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共20张ppt)
甘'花 薯生可化和142Z肌 们 线 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欧洲马林遍
洋发暂伦海峡
第美 洲洲
四州
榄等水果引入美洲
裸麦燕麦
非 洲 非
好望角
欧洲
亚洲
里断本
大素
萄 心
橄 横
番茄




;
部。 ……吸收天州心T作物,旧加丁习时长物供应,地市寸致八口和 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材料三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 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新全球史》
0制莫桑
西
摩座加畔岛
英尔菇比准珊 期 海
不哇岛
印 度

新 荷 兰(澳大利亚)大 洋
巴 西塞古特亚松赛加布宣诺斯艾利
阿森松品圣赫勒拿岛的热同洋
道 壹 于 糖
罗安达洲
古巴岛西 哥 城
新何姆斯特丹(纽约☆马群岛尔被多黎各岛海地岛泰马城南
新的全球性视野
西方对世界的了解(1一18C)
世界原来这么大 … …
致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详阿拉斯加

尔汉格尔斯克
第霍次克湖
两期对洲
海东海品尼拉非律安群岛爱克坦岛
太平洋
斯坦布尔鑫开罗麦加
亚 拉
第 值
德里 P 尔转
洲 ( 明
广州讼
)锡兰岛
场六甲
线




D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流 动与变 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世界格局的演变(共45张PPT)

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世界格局的演变(共45张PPT)

考点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及影响
巴黎和会 时间 主导国 核心 条约 1919年 英、法、美 德国问题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英、日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实质
影响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地区 欧洲 、 西亚、 非洲统 东亚 、 太平洋 的统治秩序 治的新秩序
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结合所学和上面三幅图,语言描述三个时期美苏争 霸的特点和典型事件。
2、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考点3考点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3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2、苏联解体于哪年?其实质是?
4、五四运动导火线?与哪一会议相关?有何启示?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习题检测 夯实考点 当堂检测,夯实考点
1、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签字:一 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 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以下地点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说明美国想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考点2

世界格局PPT课件.ppt

世界格局PPT课件.ppt

B 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战后 二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两极格局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发展方向
一超多强
科索沃战争 多极化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 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 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 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和 平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B 世界政治局势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中“极”是指
A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 B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多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C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 D政局稳定的国家
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 国际冲突,直接威胁 世界和平, 科索沃 战争即是其中一例;
2、 1999 年3~6月,以 美国 为首的 北约 越 过联合国安理会 ,以 南联盟 军队屠杀 科索沃 地 区 阿尔巴尼亚 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 进行轰炸;
3、科索沃战争是 美国 对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挑战。
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与1991年 迅速解体,分裂为五个国家:斯洛文尼亚、克 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南 联盟(塞尔维亚、黑山)。由于领土、财产和利 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 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共和国内的不同民 族之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 的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 和克罗地亚。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强”
(一)一超多强
——目前的“一超多
1、随着 东欧存在,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朝多着极化

《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2

《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2
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政策认识2、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阅读并观察P76-79“世界格局的演变”,完成同步导学P94课前预习、同桌交流并在课本上作标记。
课前预习
一、“一超多强”
自主探究
1、“一超”是指哪个国家?“多强”又指什么?
2、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趋势怎么样?特点是什么?
(4).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 “一超多强”的局面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存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当今世界不安定的因素。
材料三 (见右图)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3分)(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整理、提高: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1)一战后:
4---英国---------1,7750亿美元
5---法国---------1,7316亿美元
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7---中国---------1,3720亿美元 8---加拿大----------8505亿美元

精品课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精品课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外交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明清时期政 府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文化 “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
进的西方文化。
【小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格局 结1.】政治上:国际政治格局的奠基与发展
(1)导致欧洲部分国家的实力对比出现变化
贸易路线由陆上转移到海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 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如意大利等逐渐衰 落,葡萄牙、西班牙一时获利但很快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 荷兰、法国、英国逐步崛起。

早期殖民扩张
1.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与扩张
1.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与扩张
时间
国家
殖民范围
16世纪
葡萄牙
将巴西变为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 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 民据点和商战
西班牙
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 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
➢ 西、葡为争夺殖民地, 矛盾日益尖锐。1493 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 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 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 线”。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经营方式----创新
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英、法、荷 商业强国崛起
3.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2)对欧洲 商业革命
第一家股份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成为 世界贸易中心
新航路开辟后的欧洲市场
3.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小结】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格局
1.政治上:国际政治格局的奠基与发展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的阶
美国占优势(表现之一: 古巴导弹危机)
段性
表现
20世纪70年 代
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美国战略收缩, 苏联积极进攻(如:苏联出兵阿富汗)
20世纪80年 代
影响
双方实现有限缓和
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两强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中主考干目知标识引整擎合
二、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3、两极格局的结束
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可 能长期维持下去。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苏联
冷战
实 力 世 界 第 一
经 济 、 军 事
美国
二、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1、美国的“冷战”政策
含义
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
思考:影响世界格局变 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社会制度、国际形势等。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
20世纪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含义:是指在世 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 时期内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 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 力量结构或战略态势。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三次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多强”、多极化方向
一、一战后的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会议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时间 操纵国 目的
结果以 及体系 构成 实质 影响
1919年1月-6月 英、法、美
帝国主义战胜国为 了重新瓜分世界

《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冷战政策
表现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实质
(冷战全面开始)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标志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知识梳理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
1、二战后初期,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世界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杜鲁门主义”出台 B. 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C. 同苏联争霸 D.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建立 D.华约建立3、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结果:
表现:
美苏争霸
二战后初期形成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991年苏联解体
美国占优势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占优势
——苏联占领阿富汗
双方缓和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1年苏联解体
美 苏 争 霸 三 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国家——英国(2分); 地盘——英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分)格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立。(2分)
写照——两极格局(2分); 事件——古巴导弹危机(2分)结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分)
趋势:多极化趋势。(2分); 因素:经济实力。(2分)
C
A
D
1、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图二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医生开的药方是什么?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3、图三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组成了什么军事组织?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A.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和破坏
B.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了社会近代化
D.新航路开辟促使新旧大陆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
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 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 的热带水果、古巴的態糖等。其主要原因是 A.亚非拉美国家发展民族经济 B.全球航路的开辟 C.欧美列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D.三角贸易的推动
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
荷兰17C
兴起的 条件 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 殖民帝国
过 程——“海上马车夫”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殖张民的扩方垄断贸易;
式和 特点
英国17-18C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经济优势 ③政治优势 ④军事优势
①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②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③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 ,18世纪 下半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非洲
域 亚洲
殖民特点
共同特点
葡萄牙
西班牙
非洲和亚洲 巴西
美洲 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
西非、东非海岸的一些据点
印度、印尼、马六甲、澳门
菲律宾
侵占军事据点,垄断商路, 开采黄金白银、
建立商站,进行暴力掠夺和 建立大庄园、种植园、
敲诈勒索
奴隶贸易
①都采取暴力征服手段掠夺财富 ②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掠夺的财富用于奢侈消费,
经济: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
新 对欧洲 政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思想:证实地圆学说,冲击神学理论,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形成了世界力量 的均势状态,在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
③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 的发展和胜利。
④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12
⑵消极作用: ① 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
治。 ②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
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什么是“世界格局”?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极”的条件
1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或:当今世界格局)
。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经济出现
趋势,
趋势。
2
一、什么叫“世界格局”? 决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含义:世界格局是指国际主要政 治力量(国家或结合体)之间的力 量对比,是一种大国关系的相对稳 定状态。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3
“世界格局”是“世界秩序”的基
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大国实力消
长及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
格局必然变动。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
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
14
四、成为世界权力一“极”的条件 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指具体
的国家,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凝聚力的 国家集团。其中,特别强大的一极 (世界权力中心),就是世强大的综合国力。
包括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
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科
技能力等。
(实力)
条件2: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
8
2.1945~1991:以雅尔塔体系为基 础的两极格局
• 历史背景(条件):
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美国经济军 事实力膨胀,苏联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
• 确立: 四次会议 • 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 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
• 国际组织: 联合国
9
• 演变 -两大阵营的对抗(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
解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过程:
30年代希特勒德国打破《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扩军 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日本武装侵略 中国(东北全国);英、法等国执行绥靖政策,国际联盟名存 实亡,体系基本解体。
1938~1939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 德区乃至全国。
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意识形态 ⑶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
作用
11
•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 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对 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⑴积极作用:
①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 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 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19
不同点:
(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 意志;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图示
巴黎和会 一
凡尔赛 体系
确立了 在西方 的新秩

构 成 国
战 结


确立了在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 体系
太平洋地 区的新秩
新 格


7
作用: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秩序
评价: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帝 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必然激化帝国主义国 它建立在战胜国对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 持久
⑴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 础上建立
⑵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 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⑶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 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 印
⑷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18
或:都是按照世界大国的利益和意志重 新划分世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 局,都带着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都 说明弱国无外交,都极大地伤害了当 事国的民族感情……。 )
力,即对周边邻国、所处地区、
国际组织及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具
有别国不得不正视的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
16
思考:世界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1、那些极? 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
中国,第三世界的兴起等 2、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
极? 3、多极化的趋势有何影响?
17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的大变革之后。
●近现代二个主要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
雅尔塔体系
(二战)
4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一)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格局 1.15世纪末至16世纪80年代:西班牙逞威的时代 2.16世纪80年代至1763:多强争霸的时代 3.1763~1919:一超多强,英国是霸主
英帝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受到三次大挑战
③ 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 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 地区战争爆发的根源。
13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世界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1.1991年以来(暂时)一超多强格局,
美国独霸
2.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强)化
(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12) 2.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欧盟的壮大 3.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崛起
第一次: 1775~1781:北美独立战争 第二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法国 第三次:1871~1918:德意志帝国
5
(二)1919年以来的世界格局
1.1919~1945: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基础的多强格局
(1)背景: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 生了变化。
战争摧毁了俄、德、奥等帝国,英、法、 意等国家被削弱,俄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日本借助战争大大扩充了实力。战后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国要 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急需调整。 (2)形成:
-美苏争霸(5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 动摇:70年代
原因: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力量的逐渐强大,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0
• 特点: ⑴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⑵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