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煤现行标准
GB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a92359453610661fd9f406.png)
灰皿
干燥器:同.3。
分析天平:同.6。
耐热瓷板或石棉板。
试验步骤
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
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的xx恒温区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继续升温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玻璃称量瓶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分析天平:感量0.1mg。
试验步骤
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平摊在称量瓶中。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1)中。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 h。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氮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为准。
将xx加热到,打开炉门,将放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石棉板缓慢地推入xx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min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燃,试验应作废)。
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左右的缝隙,在(815±10)℃温度下灼烧40min。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超过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灰分小于15.00%时A和方法B。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16e8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1.png)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煤质检测项目:包括总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硫分、粘结、抗压强度等。
标准:GB/T 212-2008《煤的分析试验方法》等。
2. 煤炭热值检测项目:主要是测定煤的发热量,以判断其能源价值。
标准:GB/T 213-2008《煤的发热量试验方法》等。
3. 煤化验检测项目:主要是对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碳、氢、氧、氮、硫等。
标准:GB/T 212-2008《煤的分析试验方法》等。
4. 煤炭物理性质检测项目:主要是测定煤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度、透气性、耐磨性等。
标准:GB/T 23835-2009《煤的物理试验方法》等。
5. 煤炭环境检测项目:主要是对煤中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如重金属、苯并芘等。
标准:GB/T 212-2008《煤的分析试验方法》等。
总之,煤炭检测涉及的项目和标准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来进行选择。
煤炭相关标准(国标、部标)
![煤炭相关标准(国标、部标)](https://img.taocdn.com/s3/m/de41697c2b160b4e767fcf55.png)
煤炭相关标准(国标、部标)JB/T 9222-1999 湿型铸造用煤粉JB/T 9225-1999 铸造用粘土、膨润土化学分析方法GB/T 11957-2001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GB/T 12937-1995 煤岩术语GB/T 15223-1994 液体树脂密度的测定方法比重瓶法GB/T 15224.1-2004 煤炭质量分级第1部分:灰分GB/T 15224.1-1994 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灰分分级GB/T 15224.2-2004 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GB/T 15224.2-1994 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硫分分级GB/T 15224.3-2004 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 15224.3-1994 煤炭质量分级煤炭发热量分级GB/T 15334-1994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GB/T 15458-1995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GB/T 15459-1995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GB/T 15460-2003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电量--重量法GB/T 15588-2001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GB/T 15589-1995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GB/T 15590-1995 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GB/T 16414-1996 煤矿科技术语岩石力学GB/T 16658-1996 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GB/T 16659-1996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GB/T 16773-1997 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GB/T 17607-1998 中国煤层煤分类GB/T 17608-1998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GB/T 17609-1998 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GB/T 17610-1998 水煤气两段炉用煤技术条件GB 14181-1997 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GB/T 18023-2000 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GB/T 18342-2001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511-2001 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8702-2002 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GB/T 18711-2002 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GB/T 18712-2002 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GB/T 19092-2003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GB/T 19093-2003 煤粉筛分试验方法GB/T 19222-2003 煤岩样品采取方法GB/T 19224-2003 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19225-2003 煤中铜、钴、镍、锌的测定方法GB/T 19226-2003 煤中钒的测定方法GB/T 19227-2003 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半微量蒸汽法GB/T 19494.1-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法GB/T 19494.2-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 19494.3-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GB/T 19559-2004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9560-2004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 189-1997 煤炭粒度分级GB/T 21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3-200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5-2003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GB/T 216-2003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219-1996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220-2001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T 397-1998 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GB/T 476-200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 477-199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T 478-2001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9-2000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T 480-2000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483-1998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 3812-1983 褐煤蜡试样的采取和缩制方法GB/T 1341-2001 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1572-2001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GB/T 1573-2001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574-1995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575-2001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GB/T 1819.6-2004 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2559-1981 褐煤蜡熔点测定方法GB/T 2560-1981 褐煤蜡滴点测定方法GB/T 2561-1981 褐煤蜡中溶于丙酮物质(树脂物质)测定方法GB/T 2562-1981 褐煤蜡中苯不溶物测定方法GB/T 2563-1981 褐煤蜡灰分测定方法GB/T 2564-1981 褐煤蜡酸值和皂化值测定方法GB/T 2565-1998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T 2566-1995 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GB 4632-1997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GB/T 3558-1996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 3715-1996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T 3813-1983 褐煤蜡密度测定方法GB/T 3814-1983 褐煤蜡粘度测定方法GB/T 3815-1983 褐煤蜡加热损失量测定方法GB/T 3816-1983 褐煤蜡中地沥青含量测定方法GB/T 4633-1997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4634-1996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4757-2001 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GB 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GB 481-1993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GB 482-1995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T 5447-199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T 5448-1997 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电加热法GB/T 5449-1997 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GB/T 5450-1997 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GB/T 6948-199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GB/T 6949-1998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 7560-2001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7561-1998 合成氨用煤技术条件GB/T 7562-1998 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7563-2000 水泥回转窑用煤技术条件GB 8207-1987 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 8208-1987 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899-1998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GB/T 9143-2001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MT/T 736-1997 无烟煤电阻率测定方法MT/T 801-1999 煤系高岭岩(土)及其煅烧土悬浮性能测定方法MT/T 740-1997 煤炭堆密度大容器测定方法MT/T 800-1999 煤系高岭岩(土)煅烧土白度测定方法MT/T 737-199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MT/T 963-2005 煤中汞含量分级MT/T 964-2005 煤中铅含量分级MT/T 965-2005 煤中铬含量分级MT/T 966-2005 煤中氟含量分级MT/T 967-2005 煤中锗含量分级MT/T 799-1999 煤系高岭岩(土)及其煅烧土沉降体积测定方法MT/T 917-2002 工业型煤结渣性测定方法MT/T 918-2002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MT/T 849-2000 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MT/T 851-2000 选煤厂浓缩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MT/T 741-1997 煤系高岭岩三氧化二铝浸出率测定方法MT/T 852-2000 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MT/T 739-1997 煤炭堆密度小容器测定方法MT/T 916-2002 工业型煤样品制备方法MT/T 738-1997 选煤厂水力分级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MT/T 915-2002 工业型煤样品采取方法MT/T 230-2005 哈氏可磨性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MT/T 936-2005 锤式破碎缩分联合制样机通用技术条件MT/T 938-2005 烟煤奥阿膨胀计通用技术条件MT/T 939-2005 电量―重量法碳氢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MT/T 940-2005 煤中氟、氯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3058-1996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2559-2005 褐煤蜡测定方法GB/T 213-1996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MT/T 732.1-1997 水泥回转窑用阿干煤矿煤技术条件MT/T 732.2-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阿干煤矿煤技术条件MT/T 732.3-1997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阿干煤矿煤技术条件MT/T 733.1-1997 合成氨用永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3.2-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永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3.3-1997 水泥回转窑用永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3.4-1997 高炉喷吹用永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4.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郑州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4.2-1997 高炉喷吹用郑州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5.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蒲白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 163-1997 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表通用技术条件MT/T 846-1999 煤体导水性分类MT/T 850-2000 煤的全水分分级MT/T 853.1-2000 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 853.2-2000 煤灰流动温度分级MT/T 877-2000 DZS型电磁振动高频筛MT/T 698-1997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699-1997 煤矿采空区阻化汽雾防火技术规范MT/T 701-1997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702-1997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714-1997 煤粉生产防爆安全技术规范MT/T 724.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澄合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5.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新汶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5.2-1997 冶金焦用新汶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6.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肥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6.2-1997 冶金焦用肥城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7.1-1997 蒸汽机车用阜新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7.2-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阜新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8.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大通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9.1-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义马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9.2-1997 水泥回转窑用义马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29.3-1997 冶金焦用义马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0.1-1997 冶金焦用鸡西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0.2-1997 蒸汽机车用鸡西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0.3-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鸡西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1.1-1997 冶金焦用峰峰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731.2-1997 发电煤粉锅炉用峰峰矿务局煤技术条件MT/T 988-2006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MT/T 1009-2006 动力配煤导则MT/T 621-2006 矿井生产检查煤样采取方法MT/T 1010-2006 矿井生产检查煤样采取方法MT/T 1011-2006 固定床气化用型煤技术条件MT/T 1012-2006 煤的转鼓试验方法MT/T 1013-2006 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MT/T 1014-2006 煤灰中主要及微量素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MT/T 1015-2006 煤的塑性测定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MT/T 1016-2006 煤和煤矸石浸出试验方法SN/T 1599-2005 煤灰中主要成分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 1600-2005 煤中微量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MT/T 996-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的测试方法MT/T 997-2006 活性炭吸附NH3穿透容量和穿透时间的试验方法MT/T 998-2006 活性炭吸附SO2饱和容量的试验方法MT/T 999-2006 活性炭水溶物的试验方法GB/T 15458-2006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GB/T 15459-2006 煤的落下强度测定方法GB/T 17608-2006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GB/T 20475.1-2006 煤中有害素含量分级第1部分:磷GB/T 20475.2-2006 煤中有害素含量分级第2部分:氯MT/T 1034-2006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MT/T 240-1997 煤矿降尘用喷咀通用技术条件MT/T 712-1997 煤矿防尘措施的分级除尘效率测定方法MT/T 713-1997 煤矿粉尘真密度测定方法MT/T 752-1997 煤的甲烷吸附量测定方法(高压容量法)MT/T 764-1997 矿用泡沫除尘剂性能测定方法MT/T 1025-2006 煤炭检测报表规范(动力煤)MT/T 1026-2006 煤炭检测报表规范(炼焦、喷吹煤)MT/T 1027-2006 煤芯煤样视相对密度测定MT/T 1028-2006 煤中硒含量分级MT/T 1029-2006 煤中镉含量分级MT/T 239-2006 褐煤蜡技术条件MT/T 1030-2006 烧结矿用煤技术条件GB/T 483-2007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1341-2007 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1574-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6416-2007 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GB/T 16658-2007 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GB/T 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8207-2007 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8-2007 煤中镓的测定方法MT/T 1017-2007 选煤用磁铁矿粉GB/T 3715-2007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MT/T 737-200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JB/T 9222-2008 湿型铸造用煤粉。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504174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d.png)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 动力煤灰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灰分小于或等于10%、硫分小于或等于1%的为特低灰煤;灰分在~20%之间、硫分在~%之间的为低灰煤;灰分在~30%之间、硫分在~2%之间的为中灰煤;灰分在~40%之间、硫分在~3%之间的为高灰煤;灰分大于40%、硫分大于3%的为特高灰煤。
2. 炼焦煤灰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灰分小于或等于10%、硫分小于或等于%的为特低灰煤;灰分在~20%之间、硫分在~1%之间的为低灰煤;灰分在~30%之间、硫分在~%之间的为中灰煤;灰分在~40%之间、硫分在~2%之间的为高灰煤;灰分大于40%、硫分大于2%的为特高灰煤。
3. 动力煤黏结指数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黏结指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为不黏煤;黏结指数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的为弱黏煤;黏结指数大于85且小于或等于105的为中黏煤;黏结指数大于105且小于或等于250的为强黏煤;黏结指数大于250的为焦煤。
4. 炼焦煤挥发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挥发分小于或等于%的为贫煤;挥发分在~%之间的为瘦煤;挥发分在~16%之间的为正常煤;挥发分在~37%之间的为肥煤;挥发分大于37%的为焦煤。
以上是煤炭等级划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详细的等级划分,可以查询煤炭工业局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的专业资料。
煤炭质量检测常用标准汇编
![煤炭质量检测常用标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94711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9.png)
煤炭质量检测常用标准汇编煤炭质量检测是煤炭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煤炭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为了保证煤炭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炭质量检测标准。
本文将对煤炭质量检测常用的标准进行汇编,以便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煤炭质量检测。
1. GB/T 5751-2006《煤质分析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质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分析项目,包括了煤的基本性质、元素分析、物理性质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煤炭质量检测中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热值、灰分、挥发分等指标,为煤炭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GB/T 474-2008《煤的分类》。
该标准对煤的分类进行了规定,包括了煤的类型、品种、名称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需要根据煤的分类来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GB/T 5752-2006《煤的质量分级》。
该标准规定了煤的质量分级方法,包括了煤的质量分级标准、分级依据等内容。
通过对煤炭进行质量分级,可以更好地指导煤炭的开采、利用和管理,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6.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7.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6—2006
![7.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6—2006](https://img.taocdn.com/s3/m/b4cc8732c5da50e2524d7fc2.png)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煤开采、选煤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煤炭地面生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煤炭采选企业所属煤矸石堆置场、煤炭贮存、装卸场所污染物控制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煤矿(含露天煤矿)、选煤厂及其所属煤矸石堆置场、煤炭贮存、装卸场所污染防治与管理,以及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污染防治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生产线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生产线的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6.1~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T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11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煤炭工业指原煤开采和选煤行业。
煤炭质量分级标准
![煤炭质量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ed003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5.png)
煤炭质量标准——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2004年)GB/T 15224.3—2004前 言GB/T 15224《煤炭质量分级》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灰分;——第2部分:硫分;——第3部分:发热量。
本部分为GB/T 15224的第3部分,与GB/T 15224.3—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标准的名称由“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分级”改为“煤炭品质分级发热量”;——煤炭按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范围分级改为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 gr,d)范围分级;——对无烟煤和烟煤与褐煤分别进行分级(前版的第2章,本部分的第3章);——发热量分级由原来的6级改为:无烟煤、烟煤分5级,褐煤分3级(前版的第2章,本部分的第3章);——本标准附录A为数据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华、严骏、吴宽鸿、刘淑云、张小舟。
本标准1994年首次发布,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GB/T 15224.3—1994。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负责解释。
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 gr,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发热量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224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3—2003,neq ISO 1928:1995)GB 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GB 475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5—1996,eqv ISO 1988:1975)3 煤炭发热量分级3.1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1进行。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a7f276700abb68a882fb35.png)
GB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代替GB212-1977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方法A(通氮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试剂a.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c.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仪器、设备a.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c.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 玻璃称量瓶e.流量计:量程为100~1 000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v.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计算。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GBT212_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_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cbf57f77232f60ddcca1d5.png)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代替GB/T 212-2001,GB/T 15334-1994,GB/T 18856.7-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和水煤浆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水煤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218-1996,eqv ISO 925:1980)GB/T 7560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7560-2001,eqv ISO 602:1983)GB/T 18510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856.1 水煤浆试验方法第1部分:采样3 水分的测定本章规定了煤的三种水分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见附录A)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 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
3.1 方法A(通氮干燥法)3.1.1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1.2 试剂3.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0.01%.3.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3.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3.1.3 仪器设备3.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煤矿基础知识)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煤矿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e2ce50ad02de80d4d840ad.png)
一 一- 一-一 -- -一- -一- -一
国 标准 9 6 0 一 9 布 家 局1 8 一 1 0 发
18 一 0 0试行 96 1 一 1
GB 5751一 86
32 4 褐煤的分类 ( 4) .. 表 ;
G 5 5 一8 B 7 1 6
表 4 褐煤的分类
享 拼一二 二
凡 r .0, 0 50的 P 3. 0。 煤,如恒湿无 V 3 0o M 7 灰基高位发 Q 大于2M /g 0c1 )则划为长 热量QGG - A 4 Jk ( 0a g W, 5 7 /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31 各类 . 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 卜 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 ,烟煤为1 , 一4 褐 煤为5 。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 , 一3 表示煤化程度; 烟煤类为1 , 一6 表示粘结性;褐 煤类为1 , 一2
表示煤化程度。
32 按中国煤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
对G 8的煤,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 5 气肥煤与其他煤类 当Y 5O 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 2.m
按 b值划分 类别时 , V 2 .0 ,暂定 b 10 为肥煤 ; V .",暂定 b 20、 为肥煤 或 ' 80o 5 0的 , , 0 80 o 2 2 .0的
GB 5751 86 一
表 3 烟煤 的分类
若
当 烟煤 的粘结指数测值 ‘小 f 或等 于8 时,用干燥无灰 基挥发分 V 5 r 和粘结指数 G来划分煤 类。当枯结指数 测 值 ‘大 F 5 8时, 则用干燥 无灰基挥 发分 V 和胶 质层最 大厚 度 Y r ,或 用干燥 无灰基挥 发分 V 和奥亚膨胀度 b r 来 划分煤 类。 5 。 ‘ 8时 ,用 Y和 b 。当 并列作为分类指标 。当 V -2.%时, b 定为10 , V 2."时 , 暂定 为20一 r 80 , 暂 5 0; 80 ` b 2' , 当b值和 Y 有矛盾时, 以 Y 为准来划分煤类 。 值 值 制 备方法,用氯化锌 重液减灰 后再分类。 分类用的煤 样, 如原煤灰 分小于或等于 1 0 者, 不需减灰 。灰分大 于1。的煤 样需按 G 44 8 的煤 样 0 0 / 0 B - 3 7
煤国标
![煤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a7bd2e7e21af45b207a822.png)
煤岩国标GBT 16773-1997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MT 262-1991煤岩样品采取方法GB/T 19222-2003煤岩样品采取方法显微煤岩类型分类(GB/T15589-1995)GB/T 18023-2000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GB/T 6948-200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GB/T 8899-199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GB/T15590-2008)MT/T 507-1995煤岩分析方法一般规定:O0 i N; G$ g煤岩术语(GB/T12937-1995)MT/T 807-1999烟煤的镜质组密度离心分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502-2009):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该类国标不需要)论坛上煤炭分析的常用国家标准很多,也有很多重复了.本次上传到资料中心的85个煤炭分析相关国家标准为论坛没有的(资料中心和附件都搜索过,应该没有重复的,但不排除).认证会员免积分下载.本人上传的标准链接:http:以下所列标准目录为本论坛都有的.不知道怎么搜索的朋友学习一下发哥的【推荐】查找国家标准GB的便捷方法http:论坛里煤炭分析相关国家标准目录如下:注:标准名称后面带"(2006)",表示最新标准为2006年,而论坛找不到,只有以前的老标准.GB 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81-1993生产煤样采样方法GB 482-1995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 3812-1983褐煤蜡试样的采取和缩制方法GB 4632-1997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GB 5751-1986中国煤炭分类GB 14181-1997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GB 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89-1997煤炭粒度分级GBT 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GBT 216-200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17-1996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 218-1996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219-1996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220-2001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T 397-1998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GBT 476-200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 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T 478-2001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9-2000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T 480-2000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483-1998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1341-2001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1572-2001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GBT 1573-2001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574-1995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575-2001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GBT 2559-2005褐煤蜡测定方法GBT 2560-1981褐煤蜡滴点测定方法GBT 2561-1981褐煤蜡中溶于丙酮物质(树脂物质)测定方法GBT 2562-1981褐煤蜡中苯不溶物测定方法GBT 2563-1981褐煤蜡灰分测定方法GBT 2564-1981褐煤蜡酸值和皂化值测定方法GBT 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T 2566-1995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GBT 3058-1996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558-1996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 3715-1996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T 3813-1983褐煤蜡密度测定方法GBT 3814-1983褐煤蜡粘度测定方法GBT 3815-1983褐煤蜡加热损失量测定方法GBT 3816-1983褐煤蜡中地沥青含量测定方法GBT 4063-2001蒸汽机车用煤技术条件GBT 4633-1997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4634-1996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4757-2001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GBT 5447-1997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T 5448-1997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电加热法GBT 5449-1997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GBT 5450-1997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GBT 6948-199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GBT 6949-1998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 7186-1998煤矿科技术语选煤GBT 7560-2001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7561-1998合成氨用煤技术条件GBT 7562-1998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7563-2000水泥回转窑用煤技术条件GBT 8207-198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8-1987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899-199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GBT 9143-2001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11957-2001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GBT 12937-1995煤岩术语GBT15224."1-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1部分灰分GBT15224."2-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GBT15224."3-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 15334-1994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GBT 15458-1995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2006)GBT 15459-1995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2006)GBT 15460-2003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电量-重量法GBT 15588-2001烟煤显微组分分类GBT 15589-1995显微煤岩类型分类GBT 15590-1995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GBT 15591-1995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GBT 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GBT 15716-2005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GBT 16415-1996煤中硒的测定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GBT 16416-1996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GBT 16658-1996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GBT 16659-1996煤中汞的测定方法GBT 16660-1996选煤厂用图形符号GBT 16772-1997中国煤炭编码系统GBT 16773-1997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GBT 17607-1998中国煤层煤分类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GBT 17609-1998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GBT 17610-1998水煤气两段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18023-2000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GBT 18510-2001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511-2001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 18512-200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GBT 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8702-2002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GBT 18711-2002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GBT 18712-2002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GBT 18855-2002水煤浆技术条件GBT18856."1-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采样方法GBT18856."2-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GBT18856."3-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筛分试验方法GBT18856."4-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表观粘度测定方法GBT18856."5-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稳定性测定方法GBT18856."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GBT18856."7-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GBT18856."8-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GBT18856."9-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GBT18856."10-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GBT18856."11-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GBT18856."12-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氮测定方法GBT18856."13-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GBT18856."14-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水煤浆pH值测定方法GBT 19092-200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GBT 19093-200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GBT 19094-2003选煤厂流程图原则和规定GBT 19222-2003煤岩样品采取方法GBT 19224-2003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19225-2003煤中铜、钴、镍、锌的测定方法GBT 19226-2003煤中钒的测定方法GBT 19227-2003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半微量蒸汽法GBT194."1-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法GBT194."2-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194."3-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GBT 19560-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 19952-2005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GBT 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20475."1-2006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1部分:磷。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f7b8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为了确保煤炭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和检测。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是保障煤炭质量的重要工具,有助于监督和控制煤炭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确保煤炭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质量检验标准:煤炭的质量是影响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
煤炭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煤种、灰分、挥发分、硫分、水分等指标的检测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和用户准确了解煤炭的质量特性,选择适合的煤种和使用方式。
三、煤炭安全性检测标准:煤炭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对煤炭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煤炭安全性检测标准包括煤尘爆炸性、有毒气体产生、煤矿火灾危险性等指标的检测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识别煤炭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四、煤炭环境污染检测标准:煤炭的燃烧和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煤炭环境污染检测标准包括燃煤产生的气体排放、煤灰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等指标的检测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和环保机构监督和控制煤炭的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第二篇示例: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煤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情况。
煤炭的检验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煤炭检验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煤炭检验检测标准的意义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氧、氢和硫等元素,而煤炭的质量受到其含硫量、水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影响。
如果煤炭的质量不达标,将导致煤炭的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建立健全的煤炭检验检测标准,对于确保煤炭质量、提高燃烧效率、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煤炭检验检测工作主要由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煤研院)承担,该机构制定并不断完善煤炭检验检测标准。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e398217c1cfad6195fa7e7.png)
GB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代替GB212-1977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 方法A(通氮干燥法)i.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 试剂a.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 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c.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 仪器、设备a.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c. 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 玻璃称量瓶e. 流量计:量程为100,1 000mL/min。
f.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v. 分析步骤a. 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1)b.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计算。
c.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煤中氯含量标准
![煤中氯含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0f836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6.png)
煤中氯含量标准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氯含量标准也是很关键的。
目前,我国煤中氯含量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业界通用的GB/T 5751-2006《煤中总氯的测定法》标准,另一种是现行国家标准GB/T 211-2017《固体燃料化学分析方法》中有关煤中氯的含量的规定。
根据GB/T 5751-2006标准,煤中总氯的含量限值应该在
0.001%~4.00%之间。
对于不同类型的煤,其氯含量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烟煤中的氯含量应在0.15%以下,烟煤中的氯含量应在0.25%以下,而褐煤中的氯含量则应在0.08%以下。
此外,在国际贸易中,煤中氯含量的限制也比较严格。
例如,欧洲联盟规定进口烟煤的氯含量不能超过0.1%。
与GB/T 5751-2006标准不同,GB/T 211-2017《固体燃料化学分析方法》中有关煤中氯的含量的规定,则是以测定痕量氯(即微量氯)的方式来表达氯含量限值。
该标准规定:煤中测定痕量氯含量应当小于等于0.04mg/g。
由于氯在煤中的含量会对发电设备的损耗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煤的氯含量标准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高氯煤燃烧时,氯会与烟气中的水汽或二氧化硫等形成酸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对锅炉、电力设备和
环保设施等造成损伤,从而额外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总而言之,煤中氯含量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其标准也是需要公司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
企业应当依据国家和国际标准,合理选择煤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煤的验收标准
![煤的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d0d0eb9b89680203d82550.png)
煤的验收标准1 适用范围适用于煤的检验2引用文件GB213-2003适用一般燃料煤的检测3 质量标准发热量≥5000千卡/千克,水份≤8%, 挥发份≥24%,灰份≤28%,硫≤0.8% 4仪器设备:马福炉,坩锅,干燥箱,干燥器,化验室一些常规仪器5 分析步骤:5.1、水分的测定将取来煤样砸碎,四分法,留下做样品,粉碎过20目筛。
①将过筛的煤样,充分混匀后,用预先烘干和称出重量的称量瓶,称取煤样10~15克(称准至0.01克)并铺平。
②将煤样放至在105~110℃的烘箱内干燥至横重。
(烟煤干燥2小时,无烟煤干燥2.5~3小时)。
然后将称量瓶从烘干箱中取出,立即盖上,在空气中冷却片刻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30分钟),称重。
G1WQ= ×100G(平行样误差:0.4%)式中:WQ—煤样的全水分,%G1----煤样干燥后的失重,克G-----煤样的重量,克5.2灰份①失去水分的煤样,再四分法,粉碎至60目样。
准确称量1±0.1克,称重准确至0.002克,放入已称重过的坩埚(横重)。
②将马夫炉加热到850~900℃,打开炉门,把称有煤样的坩埚缓缓推进炉,使坩埚中的煤样慢慢灰化,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厘米的速度,把煤样推进炉中心灼热部位(若煤样着火爆燃,实验应该作废)关闭炉门。
③在850~900℃炉中烘至2~3小时,取出,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
G1A+ = ×100G(平行样误差:灰份<15% 0.2 式中:A+—煤样的灰份,%<15~30% 0.3 G1----横重后灼烧残留物的重量,克>30% 0.5G-----分析煤样的重量,克5.3挥发份a在预先850~900℃下灼烧到恒重的带盖坩锅中,称取过60目筛下的失水煤样1±0.1克(称准到0.0002克),然后将坩锅轻轻振动使其中的煤样铺平后加盖.b将马弗炉预先加热到920℃,打开炉门,迅速将坩埚送入炉内稳定温度区,关好炉门,将坩埚继续加热7分钟.试验开始时,炉温会有所下降,要求3分钟内炉温应恢复到850~900℃并继续保持此温度到试验结束,否则作废c从炉中取出坩埚,在空气中冷却5~6分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分钟),称重。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2a3f6ff5335a8102d2200b.png)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一、有关标准及规程GB 482-1981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 481-1964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GB 475-19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4-1983 煤样制备方法GB 212-197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 476-1979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 5447-19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 479-1964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 5450-1985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GB 2566-1981 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GB 213-197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 4632-19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煤炭部颁布(1979)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二、分类参数1、本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进行分类。
2、采用煤的煤化程度参数来区分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3、无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无烟煤的小类。
4、采用两个参数来确定烟煤的类别,一个是表征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另一个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参数。
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
烟煤粘结性的参数,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选用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烟煤中的类别。
5、褐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透光率作为指标,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以及褐煤中划分小类。
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三、煤类的划分和编码1、种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
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
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2、按中国煤炭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2.1煤炭分类总表(表1):类别符号数码分类指标VR,% PM,%无烟煤WY 01,02,03 <10.0烟煤YM 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 >10.0褐煤HM 51,52 >37.0* <50**2.2无烟煤的分类表(表二):类别符号数码分类指标VR,% Hr*,%无烟煤一号 WY1 01 0~3.5 0~2.0无烟煤二号 WY2 02 >3.5~6.5 >2.0~3.0无烟煤三号 WY3 03 >6.5~10.0 >3.0*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址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小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号中文题名收 藏标志GB/T 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200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GB/T 217-1996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218-1996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219-1996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T 220-2001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GB 253-1989煤油* GB/T 258-1977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T 382-1983煤油烟点测定法* GB/T 397-1998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 GB 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T 476-200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 GB/T 478-2001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T 479-2000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T 480-2000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 482-1995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T 483-1998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1341-2001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T 1341-2007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 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T 1572-2001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GB/T 1573-2001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574-1995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1574-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575-2001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2290-1994煤沥青* GB/T 2291-1980煤沥青试验室试样的制备方法* GB/T 2295-1980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 GB/T 2559-2005褐煤蜡测定方法* GB/T 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GB/T 2566-1995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T 3058-1996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GB/T 3414-1994煤机用热轧异型钢* GB/T 3558-1996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 3715-1996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 3812-1983褐煤蜡试样的采取和缩制方法*GB 3836.15-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 3836.16-200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 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T 4063-2001蒸汽机车用煤技术条件* GB 4632-1997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GB/T 4633-1997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4634-1996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4757-2001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 GB/T 5447-1997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48-1997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 GB/T 5449-1997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50-1997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 GB 5751-1986中国煤炭分类* 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T 6412-1986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GB/T 6948-199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 6949-1998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6968-1997膜式煤气表* GB/T 7186-1998煤矿科技术语 选煤* GB/T 7560-2001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GB/T 7561-1998合成氨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2-1998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3-2000水泥回转窑用煤技术条件* GB/T 7701.1-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2-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3-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4-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5-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6-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2.1-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水分的测定* GB/T 7702.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粒度的测定* GB/T 7702.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强度的测定* GB/T 7702.4-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装填密度的测定* GB/T 7702.5-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水容量的测定* GB/T 7702.6-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碘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9-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着火点的测定* GB/T 7702.10-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防护时间的测定* GB/T 7702.11-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GB/T 7702.1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1997GB/T 7702.1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4-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饱和硫容量的测定* 1997GB/T 7702.15-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灰分的测定* 1997GB/T 7702.16-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1997GB/T 7702.1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漂浮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9-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20-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孔容积的测定* 1997GB/T 7702.21-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的测定* 1997GB/T 7702.22-煤质颗粒活性碳试验方法 穿透硫容量的测定* 1997GB 7958-2000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GB 8173-1987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T 8207-198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7-200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8-1987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208-2007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727-1988煤沥青结焦值的测定方法*GB/T 8899-199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GB/T 9143-2001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9143 AMD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 修改单1* 1-2005GB/T 9649.17-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煤地质学* 2001GB/T 10410.1-人工煤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1989GB/T 10978.2-煤矿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与规格* 1989GB/T 11130-1989煤油燃烧性测定法*GB/T 11957-2001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GB/T 12209.2-城市煤气中萘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1990GB/T 12210-1990城市煤气中氨含量测定*GB/T 12211-1990城市煤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GB/T 12937-1995煤岩术语*GB 12972.2-1991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GB 12972.3-1991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GB 12972.4-1991矿用橡套软电线 第4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线*GB/T 13269-1991大气 试验粉尘标准样品 煤飞灰GB/T 13593-1992民用蜂窝煤* GB/T 13612-2006人工煤气GB/T 13813-2001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GB 14181-1997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GB/T 14445-1993煤炭采掘工具用硬质合金制品* GB/T 15224.1-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 GB/T 15224.2-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 GB/T 15224.3-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GB 15322.4-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4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5322.5-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5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5322.6-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6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GB/T 15334-1994煤的水分测定方法 微波干燥法* GB/T 15458-2006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GB/T 15459-2006煤的落下强度测定方法* GB/T 15460-2003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 GB/T 15588-2001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GB/T 15589-1995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GB/T 15590-1995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GB/T 15591-1995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GB/T 15663.1-1995煤矿科技术语 煤田地质与勘探* GB/T 15663.2-1995煤矿科技术语 井巷工程* GB/T 15663.3-1995煤矿科技术语 地下开采* GB/T 15663.4-1995煤矿科技术语 露天开采* GB/T 15663.5-1995煤矿科技术语 提升运输* GB/T 15663.6-1995煤矿科技术语 矿山测量* GB/T 15663.7-1995煤矿科技术语 开采沉陷*GB/T 15663.8-1995煤矿科技术语 煤矿安全* GB/T 15663.10-1995煤矿科技术语 采掘机械* GB/T 15663.11-1995煤矿科技术语 矿山电气工程* GB/T 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6-2005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 16154-2005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155-2005民用水暖煤炉热性能试验方法* GB 16413-1996煤矿井下用玻璃钢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GB/T 16414-1996煤矿科技术语 岩石力学* GB/T 16415-1996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GB/T 16416-1996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GB/T 16416-2007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GB 16543-1996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T 16658-1996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 GB/T 16658-2007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GB/T 16659-1996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GB/T 16660-1996选煤厂用图形符号* GB/T 16772-1997中国煤炭编码系统* GB/T 16773-1997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GB/T 17222-1998煤制气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T 17607-1998中国煤层煤分类*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GB/T 17609-1998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10-1998水煤气两段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023-2000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 GB/T 18024.1-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总则*GB/T 18024.2-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采煤工作面支护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3-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采掘机械图形符号* GB/T 18024.4-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井下运输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5-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提升和地面生产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6-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露天矿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7-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压气、通风及排水机械图形符号*GB 18096-2000煤矿许用电雷管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 GB 18097-2000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GB/T 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510-2001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511-2001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 18512-200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GB/T 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8702-2002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GB/T 18711-2002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GB/T 18712-2002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GB/T 18817-2002高炉喷吹用烟煤技术条件*GB/T 18855-2002水煤浆技术条件*GB/T 18856.1-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水煤浆采样方法* 2002GB/T 18856.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3-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3部分;水煤浆筛分试验方法* 2002GB/T 18856.4-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4部分;水煤浆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5-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5部分;水煤浆稳定性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6-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7-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2002GB/T 18856.8-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9-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9部分;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0-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1-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3-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4-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4部分;水煤浆pH值测定方法* 2002GB/T 19092-200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GB/T 19093-200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GB/T 19094-2003选煤厂 流程图原则和规定*GB/T 19222-2003煤岩样品采取方法*GB/T 19223-2003煤矿矿井水分类*GB/T 19224-2003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19225-2003煤中铜、钴、镍、锌的测定方法*GB/T 19226-2003煤中钒的测定方法*GB/T 19227-2003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GB/T 19229-2003燃煤烟气脱硫设备*GB/T 19494.1-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法* 2004GB/T 19494.2-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2004GB/T 19494.3-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2004GB/T 19559-2004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9560-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容量法*GB/T 19833-2005选煤厂 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测定*GB/T 19952-2005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GB/T 20061-2006煤矿许用炸药抗爆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判定*GB/T 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 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0475.1-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1部分;磷* 2006GB/T 20475.2-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2部分;氯* 2006GB/T 20966-2007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GB/T 21151-2007煤矿用轴流主通风机 技术条件GB 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50175-1993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5-19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197-2005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359-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 50360-2005水煤浆工程设计规范*GB 50383-2006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8-2006煤矿井下机车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 50399-200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6-2007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418-2007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GBJ 44-1982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试行)GBJ 146-19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