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文化部网站

一年来,朝阳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为抓手,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特点,各项创建指标顺利推进,文化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

朝阳区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文化工作,多次强调“当前朝阳区发展文化的极端重要性”。2011年1月11日,把全区第一个工作大会定为文化工作大会,并以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朝阳区获得创建资格后,立即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并以区委、区政府文件形式制定下发《创建规划》。2012年2月22日,全区召开了深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暨文化工作会。印发了《朝阳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行动的实施方案》和《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指标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区创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统一了思想,聚焦了工作。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听取示范区进展情况汇报,要求全区各部门加强联动,全力保障示范区创建工作。8月8日,在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程连元明确指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今年下半年要继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各街乡、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折子工程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同时要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如期推进。

二、创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坚持普遍达标、重点突破与凸显特色相结合,坚持将创建工作与区域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双促进双提升,力争通过创建,不断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速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形成“3+3”工作模式

明确公共文化建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以创建为契机,探索机制、完善体系,形成了具有朝阳特色的示范区创建模式。

建立三个保障体系。一是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了“1+6+43”的创建组织网络,形成逐层带动、相互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二是政策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创建规划》和《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资金保障体系。设立创建示范区专项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用好中央财政、市财政下拨创建经费,确保专款专用。2011年公共文化建设投入3.43亿元,比2010年增长38%。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本市先进水平。

形成三个机制。一是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领导小组通过工作调度制度、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创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街乡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通过听查看访四种方式对各街乡创建情况进行测评。三是社会参与机制。将创建工作与全区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扩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自创建以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上报道朝阳区的创建经验88篇(条)。

(二)坚持夯实基础,实现各项指标普遍达标

在创建工作中,朝阳区坚持重心下移,坚持服务基层,使创建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在设施网络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人才支撑、制度规律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目前6大类95项指标达标91项,达标率96%。

四级网络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按照朝阳区面积大、人口多特点,提出建设区级—地区级—街乡级—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同级别服务理念各有侧重,区级设施突出统筹,地区级设施突出共享,街乡设施突出均等,社区(村)级突出便利。目前全区有区级设施3个、地区级设施2个、街乡级设施43个、社区(村)级设施675个。此外,朝阳区还有文化广场181个,50%在1000平方米以上,博物馆54个,以及驻区的中央、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近千个,百姓基本能够就近享有公共文化服务。

三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坚持群众文化、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百花齐放,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社区一家亲”、“书香朝阳全民阅读”等区级品牌活动,不断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保持较高的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传统文化:以北京民俗博物馆为依托,打造“北京民俗文化节”传统节日品牌、建设“东岳书院”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整合一批专家学者、培育社区自愿者,有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时尚文化活动“五一流行音乐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影响力逐年提升,今年大戏节报名作品达149部,再次刷新历届报名记录。各街乡以争创“一街(乡)一品、一社区(村)一特”为抓手,形成了一批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区遍地开花。

特殊群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文化关注,培育一批流动人口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如建立民工影院、打工者艺术基地、农民工图书室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举办打工者艺术节、农民工灯会,开展“同在一片蓝天,关爱打工子女”特色图书服务项目,定期为工地送演出、送图书、送培训。其中“民工影院”荣获文化部“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表彰。

四类队伍整合全区文化人才。坚持“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统筹、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朝阳区文化人才资源、团队资源丰富的优势,筹建规模5000人的“朝阳艺术团”,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

加强系统内部优秀人才培育和挖掘,文化馆实施年轻人培养计划,涌现出一批文化骨干。设置专项经费,扶持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有群众队伍1757支,参与人数达到59327人。逐步建立朝阳人文志愿模式,全区现有注册文化志愿者24061余人。借助创建契机,为每个街乡设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街乡文化中心,内设3—5名编制,实现专干专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有成果。按照北京市文化局要求,承担了文化部《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课题,与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研究中心、北大研究院共同组成课题组。就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朝阳区情,研究制定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制定了“2+5”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即2个评价指标体系,《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朝阳区街乡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5个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文化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博物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街乡文化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朝阳区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目前,正在全区开展《街乡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街乡文化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测评。

(三)坚持区域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突出朝阳区域特征,在专项规划研究、数字化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一些文化项目走在全市前列,发挥示范区带动引路作用。

超前谋划文化设施布局。坚持文化战略整体性思考,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开展文化资源大调查,对全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了《朝阳区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以构建城市整体文化网络为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规划研究,突出政府的保障功能。这是朝阳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文化设施的专项规划,为朝阳区下一步文化设施建设及资源整合预留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为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先行先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技文化融合,实现科技助推文化发展。在北京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区现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50台。建成北京市首个数字文化社区,实现文化资源内容、传载管道、接受环境的全面创新。在街乡图书馆配备电子读报器,推广“绿色环保、方便快捷、节约能源”全新阅读方式。2月23日,北京第一家“数字文化社区”建设在潘家园社区图书馆启动,数字文化社区汇集了300万册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50万册古籍、2万场讲座以及专题视频等文化资源,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潘家园数字文化社区建成后,从3月到6月底,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考察39批次,观众836人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北京市文化局总体安排,年内我区将有计划地建设67个这样的数字文化社区。

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抓好区文化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行项目制和全员聘用制,改革分配机制,增强内部发展活力。建立图书配送中心和基层文化辅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