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7ddb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f.png)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文主要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通过丰富的实例,全面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优势病种中的疗效表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 优势病种概述及中医诊疗方案介绍2.1 优势病种概述及流行情况2.2 中医诊疗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3. 临床疗效总结3.1 病种A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1.1 病例分析3.1.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1.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3.2 病种B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2.1 病例分析3.2.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2.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3.3 病种C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3.1 病例分析3.3.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3.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4. 疗效分析4.1 优势病种中中医诊疗方案的总体疗效评估4.2 不同病种间中医诊疗方案的异同点分析4.3 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5. 临床实践启示与展望5.1 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5.2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6. 结论总结本文所述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强调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和潜力,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包括相关的研究论文、专著等。
附录:提供相关疗效数据和病例详细信息的附录,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
以上所列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报告结构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此报告所包含的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是基于已有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果,仅供参考,读者在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时,还需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5533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8.png)
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的措施及建议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诊疗质量。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优势病种的种类及数量
优势病种种类:肺癌、肝癌、胃癌、结直 肠癌、乳腺癌等
优势病种数量:共计50种
优势病种的特点及现状
优势病种是指具有明显疗效和优势的疾病种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以 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包括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 显著的疗效。
XX公司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
结分析报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02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03
临床疗效总结
04
诊疗方案分析
05
未来展望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的选择标准
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代表性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成熟,疗效显著 病种覆盖面广,具有推广价值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卫生需求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精品名师资料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精品名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8db6edc850ad02de8041d6.png)
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我科自2013年7月底成立以来,对本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本年度总结。
一.总结: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漠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青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以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A中风: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69例病例中,中药汤剂4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69例,针灸治疗55例,康复训练57。
就治疗方法看,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博,下一步继续注重康复器械治疗特色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凤阳上扰9例,风痰阻络60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真辩证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⑤治疗周期:平衡13.7天;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由于我科室新成立好久,团队年龄整体偏于青年,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缺乏群众信任度,加之我科室中医特色运用比例不够,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差。
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烦、细密解释。
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B眩晕: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32例病例中,中药汤剂12例,用中药静脉制剂32例,耳穴压豆25例,针灸治疗10例。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8b0b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4.png)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病种。
其治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中医药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节,
与西医以症状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施中医疗效分析时,可以
对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整体性、个性化进行系统评估,并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进行比较,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例如,中医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可以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案进
行系统分析,评估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
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中医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其优势。
中医药注重
以人为本,讲究个体化调理,注重刺激人体自愈功能。
因此,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极调理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等方面的
平衡,提高患者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疾病或病种的治
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在特定病种中的疗效和应用优势,从而为中
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8年度肺癌优势病种优化地地总结
![2018年度肺癌优势病种优化地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a9ae1eee06eff9aef8079d.png)
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肿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癌病—肺癌一.中医病名:癌病—肺癌二.西医病名:肺癌三.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I)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 .,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1.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声音嘶哑、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脉细数。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061d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7.png)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概述: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病种的治疗当中。
但是,由于中医药的疗效常常需要长时间观察和临床验证,其疗效评估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旨在对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优势与疗效。
一、肝病中医药在肝病方面的应用早已形成独特而完善的治疗体系。
针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医药疗法常常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肝阴亏虚、肝气郁结等不同病机,应用补肝益肝的中药,如柴胡、丹参等,以有效改善肝功能。
同时,针灸疗法对肝病的治疗也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如温经散寒、理气活血等针刺技法,能够有效缓解肝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对于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中医药常常采用草药治疗和艾灸疗法。
中草药中的养阴清热、健脾舒肝的药物,如黄连、白术、柴胡等,能够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和炎症。
艾灸疗法则通过灸热刺激胃部穴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有利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
三、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中药治疗中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时,常常应用活血化瘀、平肝降压的中药,如川芎、山楂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血压。
针灸疗法方面,中医药常采用针刺心八穴、足三里等穴位以及耳针疗法,以调整心血管功能,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四、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例如,对于帕金森病、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常常采用草药治疗和穴位按摩等疗法。
中医药中的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抓药等,有益于改善神经功能。
穴位按摩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总结:中医药在优势病种的治疗中展现出明显的疗效和优势。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精品多篇)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精品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b6482c4028915f814dc27e.png)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多篇)(2)、大便末肛门滴血或粪便表面附着有鲜血。
(3)、可见痔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有的可见到出血点。
(4)、肛门指检指套上有血迹,并可排除直肠内癌瘤出血。
(5)、直肠镜检查可见到内痔核及出血点。
(6)、必要时做粪便细菌培养、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一)外治法外治法是采用熏药、敷药、塞药等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表面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内痔保守疗法既包括了内治法也包括了外治法,两者结合治疗可起到相得益彰、增强疗效的效果。
常于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汤坐盆。
拟方如下:苦参25g芒硝30g花椒20g五倍子20g元胡20g苍术15g侧柏叶15g冰片5g艾叶30g乳香10g没药10g(水煎坐盆)坐浴时间约20至30分钟。
每日1至2次。
(二)内治法(常用于门诊治疗)1、风伤肠络证:症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消痔固脱。
方药:槐角丸2、湿热下注证:症候:便血色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仁丸(《温病条辨》)3、气滞血淤证:症候: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痛疼,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消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郁金4、脾虚气陷证:症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消痔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用参林白术散5、大肠实热证:症候: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燥结,小便短赤,便时出血较多,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痔核脱出,糜烂不能回缩,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1b68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7.png)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
疗效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对中医疗效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优势病种的定义和分类,并论述中医在优势病种的诊疗中的优势。
其次,详细分析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包括方案制定、临床应用和评估等环节。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评估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疗效,并结合具体举例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优势病种的定义和分类2.1 优势病种的概念和特征
2.2 常见的优势病种及其分类
2.3 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优势
第三部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3.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制定
3.1.1 方案制定的目标和原则
3.1.2 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
3.2 临床应用情况
3.2.1 方案应用的基本步骤
3.2.2 方案应用的效果评估
3.3 方案评估情况
3.3.1 方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3.3.2 方案评估的结果和改进措施
第四部分:中医疗效分析
4.1 疗效评估指标
4.2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估方法4.3 中医在优势病种中的疗效分析4.3.1 疗效实证分析
4.3.2 中医疗效的可能机制分析
第五部分:综合举例分析
5.1 优势病种样本选择
5.2 临床疗效分析
5.3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第六部分:讨论与展望
6.1 诊疗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6.2 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潜力6.3 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ff7d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f.png)
研究目的
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 系统总结和分析。
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 参考和指导,促进中 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和 应用。
评估不同诊疗方案在 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 适用性。
02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定义
优势病种是指在一定地区、一 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医治 疗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疗效 较好的一类疾病。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临床疗效总结 分析报告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引言 • 优势病种介绍 • 中医诊疗方案 • 临床疗效评估 • 总结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病和复杂性疾病方面。
临床实践认可度
选择那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 可,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更具有实践基础。
优势病种特点
病情复杂
治疗难度较大
优势病种通常病情较为复杂,可能涉 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病变,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
优势病种通常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需 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中医诊疗方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了
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诊疗方案制定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在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时需
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https://img.taocdn.com/s3/m/bf9d27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1、引言本文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我们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临床数据,探讨了中医诊疗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和作用。
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横向对比研究方法,对病例进行分组,其中一组采用中医诊疗,另一组采用传统西医诊疗。
同时,还结合了对病人的访谈调查和医生的观察评估,全面了解了中医诊疗的疗效。
3、优势病种分类及疗效分析3.1 糖尿病中医诊疗疗效分析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医诊疗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和针灸疗法在缓解糖尿病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3.2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疗效分析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中医药在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降低血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药的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诊疗疗效分析中医诊疗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中药的健脾和胃肠调理作用能改善消化功能,针灸疗法可以缓解胃肠道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诊疗能够有效地治疗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3.4 皮肤病中医诊疗疗效分析中医诊疗在皮肤病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的清热解毒和凉血活血作用对治疗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外治法如中药洗剂和中药熏洗也能够减轻瘙痒和改善皮肤条件。
4、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病例数据统计表、访谈调查问卷和研究结果图表。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中医诊疗:传统中医药在诊断和治疗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5.2 传统西医诊疗:传统的西方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5.3 辨证施治:中医诊断和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5.4 针灸疗法:中医诊疗中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刺激来改善身体健康的治疗方法。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393b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d.png)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报告对多种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病例资料、回顾病症表现和治疗方案,以及衡量治疗结果,我们评估了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种中的优势和疗效。
该报告旨在为医疗界提供有关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的重要信息,促进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
1. 引言- 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概述- 相关研究现状和意义介绍2. 方法- 研究设计和目标- 病例收集和筛选- 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3. 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3.1 儿童哮喘-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汤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按摩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程度- 肺功能测试结果- 复发率和药物副作用3.2 痛经-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丸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月经周期正常化指标 3.3 高血压-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中药汤剂和颗粒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治疗效果评估- 血压控制率- 合并症改善情况- 药物减量指标4. 优势分析和讨论4.1 个案疗效展示- 典型病例展示,以佐证中医疗效优势 4.2 中医特色疗法评价- 综合分析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和优势- 对疗效提升的意义进行讨论5. 结论- 通过对多种病种中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中医在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 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病例资料和治疗方案详情备注:以上仅为报告的大致结构和内容提纲,实际完成的报告需根据你选择的病种和可用的研究材料进行具体填写和分析。
建议在每个病种的分析部分加入临床案例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4cb62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胃癌与中医学的“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医宗全鉴》对胃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
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
”由于癌细胞的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是目前胃癌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存又是关键所在。
另一个难点是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措施包括: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药治疗,常用方有:四物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五味子汤等;手术后积极进行化疗,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复发病变。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术后复发。
疼痛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
应遵循"三阶梯"及"按时、个体化与口服给药"的止痛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也可配合中医药,并治疗用西药止痛所造成的副作用。
常用的中医止痛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止痛;中药内服生津润肠通便改善止痛药副作用。
我们有协定癌痛方外敷,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和治疗难点之二:肠癌的治疗方案难点之三:肝癌晚期的恶病质综合征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肠癌和肝癌晚期的恶病质综合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肿瘤患者改善症状体征,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整体调节人瘤生存。
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2
![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2](https://img.taocdn.com/s3/m/ab8d254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5.png)
咱们来说说中医常见病。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以,针对常见病,我们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方面入手。
拿感冒来说,它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等类型。
风寒感冒,咱们常用的是葱鼓汤,散寒解表;风热感冒,则用银翘散,清热解毒。
当然,这些都是基础方案,具体还得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来调整。
再来说说优势病种。
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有很多,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我就拿心脑血管疾病举个例子。
1.病因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年老体弱等。
2.病机分析: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脉瘀阻。
a.气虚血瘀型:常用补气活血的方药,如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
b.阳虚寒凝血瘀型:常用温阳散寒的方药,如当归四逆汤。
c.痰浊瘀阻型:常用涤痰化瘀的方药,如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
a.气虚血瘀型:补气活血,通络止痛。
药用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b.阳虚寒凝血瘀型: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c.痰浊瘀阻型:涤痰化瘀,通络止痛。
药用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1.注重病因、病机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2.辨证分型,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3.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4.注重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5.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疗效。
实施中医常见病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时,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如下:1.注意事项:药物过敏:治疗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
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依从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他们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方案得以有效执行。
中西药相互作用:若患者同时使用西药,要特别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2.解决办法:药物过敏问题:治疗前进行过敏试验,或选择替代药物,确保患者安全。
病情变化应对: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必要时请专家会诊。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c89e8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4.png)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势进行分析总结,并评价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内容丰富、举例充分的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字数超过6000字。
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的特点2.1 中医诊疗方案的整体性2.1.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独特性 2.1.2 中医治未病和治未病的区别 2.1.3 中医证候学与肿瘤分类的关系 2.2 中医诊疗方案的个体化2.2.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灵活性 2.2.2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针对性 2.2.3 中医诊疗方案的拟制与调整 2.3 中医诊疗方案的综合性2.3.1 中医综合疗法的应用2.3.2 中医辨证并治疗体系的优势 2.3.3 中医药材和治疗手段的多样性第三章:肿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分析与评价3.1 肺癌3.1.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3.1.2 典型案例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肺癌患者中的实际效果评价3.2 乳腺癌3.2.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3.2.2 典型案例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实际效果评价3.3 胃癌3.3.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3.3.2 典型案例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胃癌患者中的实际效果评价3.4 肝癌3.4.1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3.4.2 典型案例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肝癌患者中的实际效果评价第四章: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4.1 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势4.1.1 预防和调理功能4.1.2 综合治疗效果显著4.1.3 个体化治疗4.2 中医诊疗方案的局限性4.2.1 临床应用中的困境与挑战4.2.2 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质疑与评价 4.2.3 中医诊疗方案的完善与改进思路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5.2 研究成果的意义与局限5.3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ae51dbd52d380eb63946d3b.png)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与肠癌。
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得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得“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医宗全鉴》对胃癌得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
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细胞得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就是目前胃癌难点与焦点,从临床得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与改善生存又就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得发生。
由于胃癌得病因复杂,患者得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得预防与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得有关预防胃癌得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得生活习惯,尤其就是不良得饮食习惯。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c11f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d.png)
一、感冒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感冒注重辨证论治。
我通常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风寒感冒,我常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治疗;对于风热感冒,我则选用银翘解毒汤或桑菊饮加减。
我还会在治疗中加入一些拔罐、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疗效。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调理脾胃、疏肝解郁。
我常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或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中成药,如香砂六君子丸、疏肝理气丸等。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减轻症状。
三、失眠四、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颈椎病注重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我常用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以减轻症状。
五、抑郁症六、糖尿病一、感冒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中医治疗感冒主张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风寒感冒,我通常采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风热感冒,我则会选择银翘解毒汤或桑菊饮加减。
我还会在治疗过程中引入拔罐、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调理脾胃、疏肝解郁。
我常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或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中成药,如香砂六君子丸、疏肝理气丸等。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减轻症状。
三、失眠四、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颈椎病注重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我常用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以减轻症状。
五、抑郁症六、糖尿病七、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常见病因。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a7163ef78a6529647d5394.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篇一: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一、基本情况包括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病种名称(中西医病名)诊疗方案应用时间、应用病例数、主要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日(或门诊治疗时间)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提供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的应用例数和使用率,并对这些治疗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如临床适应症、技术优势、可操作性、医生执行情况、患者依从性等,对未使用的诊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也应作简要说明。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从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要求:1.明确中医临床疗效点;2.围绕每个疗效点进行分析;3.提供与疗效点相关的全部病例基本信息;4.至少详细分析3个典型病例。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依据本病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中医药治疗的优劣点以及作用环节等进行分析,也可结合目前本病西医治疗现状进行分析。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外的具有本专科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的名称、使用率、效果、费用等。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包括姓名、性别、病历号、联系电话、出入路径时间等。
篇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X年5月到201X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痧、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125bb3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8.png)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等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都有哪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呢?一起看一看吧~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登革热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亨特综合征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痿病(视神经脊髓炎)支气管扩张症风温肺热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紫癜性肾炎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严重并发症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频(神经性尿频)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恶阻病(妊娠剧吐)盆腔淤血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纤维肌痛症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呆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痿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痿病(运动神经元病)痿病(重症肌无力)喉痈(咽喉部脓肿)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血精(精囊炎)(急慢性睾丸附睾炎)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石淋(尿石症)黄水疮(脓疱疮)慢性光化性皮炎葡萄疫(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胁痛(胆囊结石)乳岩(乳腺癌巩固期)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血灌瞳神(玻璃体积血)脏躁(解体转换障碍)(急性应激反应)酒厥(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血栓性静脉炎热淋病(急性肾盂肾炎)耳眩晕(梅尼埃病)卵巢癌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肉芽肿性乳痈(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天疱疮(天疱疮)手足口病(重型)颤病小便失调(帕金森病膀胱功能障碍)眩晕(后循环缺血)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巨幼细胞贫血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相关性贫血肝瘟(慢性肝衰竭)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鼓胀(酒精性肝硬化腹水)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淤胆型肝炎)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头痛(颈源性头痛)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伤筋病(踝管综合征)臀肌挛缩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痛(腰椎滑脱症)鹳口疽(骶尾部藏毛窦)悬珠痔(肛乳头肥大)脏毒(肛隐窝炎)足底病(跖骨痛)上述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已分两批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上发布供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8a457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4.png)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1000字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医疗领域。
中医药在治疗众多疾病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许多慢性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篇文章将基于优势病种,对中医药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报告。
一、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诊疗:中医药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同一种疾病,采用的治疗方案也应该是不同的。
因此,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辨证施治: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病位,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针灸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而中药可以杀菌、降血糖等。
3、综合治疗: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时,不仅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还应该综合治疗,包括改善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等。
通过对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优势总结,可以看出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主要在于针对个体化、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等几个方面,需要通过专业中医医师进行诊疗。
二、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也具有其独特优势。
中医药的治疗思路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流动和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平衡人体内的阴阳之气,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穴位,促进气血流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降低血压。
3、中草药疗法:中草药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草药,如天麻、柴胡、当归等。
通过对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优势总结,可以发现中医药主要依靠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和中草药疗法等手段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66776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9.png)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是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针对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展开研究和探索。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肿瘤科优势病种展开中医诊疗方案的分析总结及评价,主要包括乳腺癌、胃癌、肺癌和肝癌四种肿瘤的中医诊疗方案。
1.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辨证施治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根据患者体质、肿块质地等病情特点,辨证施治能够更好地解决乳腺癌的根本问题。
例子:有的患者乳腺肿块质硬,脉象沉细,属于气滞血瘀型,中医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调理。
1.2. 调理养生中医认为调理养生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通过调整饮食、生活规律和心态等,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达到乳腺癌细胞被抑制和自身康复的目的。
例子:乳腺癌患者饮食上宜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中医还可结合调理脾胃功能,提高体内湿气排除能力。
1.3. 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结合放化疗或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副作用。
中药有许多具有抗癌作用的草药,如青蒿素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子:青蒿素作为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 胃癌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在胃癌治疗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在胃癌治疗中,中医注重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例子: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医可采用健脾和胃的方剂,如六君子汤,增加脾胃功能,改善食欲。
2.2. 保护胃粘膜中医强调保护胃粘膜,减少因药物治疗或化疗导致的胃黏膜损伤,中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和肠癌。
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
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
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的“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医宗全鉴》对胃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
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
”由于癌细胞的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是目前胃癌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存又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的发生。
由于胃癌的病因复杂,患者的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的预防和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的有关预防胃癌的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二级预防即提倡“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治愈率达到70-80%以上,而我国仅有40-50%;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监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和HP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等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应定期复查,对这些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综合治疗,在监控的同时,对上述这些癌前病变应进行“不懈的治疗,直至痊愈”,中医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难点之二:如何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思维力,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对胃癌病人实施有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最好途径,只有实施正确的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术后巩固治疗、中晚期固本清源、带瘤生存,才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愈胃癌最重要的第一步,对于中晚期病人实施非根治性手术,仅能消灭瘤灶的“主力部队”,但术后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不赞同对实行“二步手术”,因为手术的打击太大,免疫力下降非常明显,中医治疗对于恢复,对预防复发改善症状非常有效。
化疗虽对缩小瘤灶、杀灭残留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具有肯定的作用,但因其非专一“不分敌我”的作用可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损害病人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严重者造成病人死亡。
放疗目前对于胃癌只是一个姑息性治疗作用,副作用大,所以,中医药对化疗的减毒增效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晚期的扶正赔本、固本清源、人瘤共存的治疗更有意义,不能一味的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二:肝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8年1—12月份共收肝癌住院病人30人次,按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5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
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癌痛膏外敷止痛,临床疗效很好,副作用少。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肝癌归属于“肝积”、“癥瘕”、“积聚”、“臌胀”、“痞气”、“黄疸”等范畴。
《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
”肝癌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淤滞不通,肝体失却柔润,疏泄失职。
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难点之一:癌前期病变的预防与治疗1.预防(1) 忌酒、忌霉变食物、亚硝酸食物、污染水等。
(2) 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尤其应重视乙型与丙型肝炎的治疗。
(3)调节情志,避免c型性格。
2.治疗积极寻求中医药治疗,控制癌前期病变的进展。
(1)疏肝利胆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常用方有:小柴胡汤、逍遥汤加减、消炎利胆片,一贯煎等。
适于肝炎肝气不舒、肝胆湿热等症,可长期服用。
(2)健脾益气养血,促进NK细胞活性,常用方有:人参养荣汤(《和刑局方》),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汤等。
适于肝病日久体弱之人,可长期服用。
(3)清热解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常用方有:逍遥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等:适于病毒性肝炎,身热口燥,泄泻,泛黄等症,病愈即应换方加减。
(4)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皆可抗氧化。
常用方有:逍遥汤、膈下逐瘀汤、四君子汤等。
通过抗氧化而抑制肝细胞突变。
难点之二: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有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其1、3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7.1%、32.5%和61.5%。
无复发者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有复发者,分别为48.9%和11.0%。
术后2年内为复发高峰期。
可见术后复发问题严重影响了肝癌的远期疗效,因此预防与治疗术后复发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1)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2年内每2月复查一次,2年以上可3-4个月一次以上每半年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AFP、B型超声、CT扫描、X线胸片及肝功能等。
(2)复发的预防:复发的预防应以中医药为主,常用的预防方法和药物有:①疏肝利胆、健脾益气,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常用方有:逍遥汤、小柴胡汤、丹参金钱草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随证加减变化应用。
②健脾疏肝软坚散结,预防肝癌复发甚至带瘤生存。
方选逍遥散加减。
(3)复发的治疗:对于肝癌复发,应早期发现,早期切除。
不能切除的可选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栓塞治疗,或射频消融、靶向治疗,肿瘤缩小后也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
不能选用介入灌注栓塞治疗的可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最终人瘤生存。
难点之三:肝癌转移的防治癌症转移的研究过去一直进展不大,近十年随着医学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癌症转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首先,癌浸润是转移的先决条件,浸润转移过程与"转移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有关,前者可增加肿瘤细胞转移,诱发肿瘤血管生成。
近几年对中医药预防限制癌症转移进行了很多研究,热门的是有关限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的中药研究'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冬虫夏草、党参,刺五加、枸杞子、淫羊藿、猕猴桃,何首乌、山萸肉、生地黄、补骨脂、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汤等。
目前我科研究主要从患者整体出发,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扶正疏肝清利湿热为重中之重,目的疏通肝脏气血运行周流,防止阴邪聚集肿瘤复发转移。
难点之四: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疼痛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
疼痛的特点与性质随肿块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分化程度不同而异,常需止痛治疗。
应遵循"三阶梯"及"按时、个体化与口服给药"的止痛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也可配合中医药,并治疗用西药止痛所造成的副作用。
常用的中医止痛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止痛;中药内服生津润肠通便改善止痛药副作用;可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我科有协定癌痛方外敷,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难点之五:肝癌晚期,食欲不振,腹胀--恶病质综合征(CACS)的辨证治疗肝癌晚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恶病质。
导致恶病质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肿瘤消耗,肿瘤病人内分泌代谢紊乱,营养摄取障碍等因素有关,另外伤害性的抗癌治疗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西医对CACS诊断与治疗研究较多,一般均以营养支持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较差,多数只能获得暂时缓解。
对CACS,中医多按虚劳来辨证论治,认为与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误治失治,或攻伐太过,耗损正气,也与久病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等有关。
治疗应分清五脏气血之虚,以治本;分清何邪侵袭致癌,以治标。
目前我科在恶病质这一块主要应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配合疏肝利胆,采用疏肝健脾降逆和胃之法,疗效满意。
三:肠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肠癌住院病人56人次,按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6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8%,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
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抗癌化痰散方,临床疗效正在总结中。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固本清源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肠癌古方中医属于“肠蕈”、“肠中积聚”、“症瘕”、“下痢”、“脏毒”等范围。
《灵枢》谓:“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晋代王叔和《脉经》谓:“肠癖不脓血,脉沉细流连者生,洪大数身热者死。
”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燥热或不洁之物,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逐渐发生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