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五例分析
肠结核致小肠淋巴管扩张伴低钙血症1例
Cae LUZ e , H N hmi ,Y ag eat etfItn l d ie( ) uhz S i aH si l K r— s I hn Z A G Z i n g UF n .Dp r n o e a Mein Ⅱ ,D sai hh o t , aa m nr c u pa m y Xna gU g r u nmos e i 8 3 0 ) a , iin y u t o u go j A o R n( 36 0
K e r Tu e c l ss,Ga to nesi a Ly y wo ds b ruoi sr i t tn l; mph “ i ca i a g e t ss,I tsi a ; Hy c l e a n e tn l po a c mi
病 例 : 者 女 ,5岁 , “ 下 肢 水 肿 2 患 5 因 双 5年 , 间 断 腹 伴 泻” 2 1 年 1 于 01 2月 9 日入 院 , 患者 2 5年 前 无 明显 诱 因 下 出
1 L一 .4X1 L, 巴细胞 百分 比 6 0 ~ .% , 巴 O/ 9 1 / 淋 0 .% 82 淋 细胞计 数 0 4 . 0×1 L~0 5 0/ . 8×1 L, 0/ 血红 蛋 白 、 小板 均 血 在 正常范围 , 肾功能 、 肝 甲状腺功能 、 胆红素 、 血尿 淀粉酶 、 血 糖、 血脂血凝系列 、 脉血细胞沉降率 、 常规 、 静 粪 粪潜血 试验 、 粪便培 养 、 粪寄生虫鉴 定 、 尿常规 、4h尿 蛋 白均 正常 , 2 乙肝 五项 、 丙肝抗体 、 V抗体均阴性 , HI 自身抗体 、 补体 、 风湿 因 类 子、 抗链球 菌溶血素 O抗体 、 C反应蛋 白均未见异常 , 免疫球 蛋 白和蛋 白电泳未见 明显异 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 律 , 肢 导低 电压 , 胸片未见异常 , 双下肢静脉 B超检查 未见异常 , 胃 镜检查示慢性 胃炎 。腹 部 C T检 查示 肝 和腹腔 内可见 数个 点状钙化灶 , 下腹 肠管 壁稍 增厚 。患 者平 素 身体 状况 一 右 般 。2 5年前 曾因发 热 、 力 、 乏 腹痛 、 泻在 外 院诊 断为 肠结 腹 核 , 异烟肼 、 经 利福平 、 嗪酰胺抗 结核 治疗 3个 月后痊 愈 , 吡
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除术对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进 行 充分 引 流 , 肠 管 内压力 降低 , 胃肠 分泌 物 得 到减 少 , 梗阻 以上 部 位 的肠 管 内液 体 、 气 体 积 聚 扩散 , 治 疗 的 关键 在 于 有 效 的 胃肠 减 压 。若 胃肠减 压 深度 得 到增加 , 进 一 步缓 解 肠梗
改善 ; 好转: 临床症 状 、 体 征 及腹 部立 卧 位平 片 检查 肠道 梗 阻 征象 部分 缓 解 ; 无效: 临床 症状 及 体 征未 缓解 或 加剧 , 腹部 立
研 究通过 应 用经 鼻肠 梗 阻 导管 小肠 内排 除术 进 行 治疗 , 对比 分 析其 临床效 果 , 现报 道 如下 。
行 活动 , 促 进 恢复 要采 取 有效 手段 进 行诊 断[ 1 。保 守 治疗 方 式有 禁 食 、 肠 道 减压、 肠 外进 行 营 养等 , 若 治 疗 无效 , 应 及 时进 行 手 术 治 疗 ,
但 常用 的开腹 手术 的疗效 不太 理 想 , 术后 梗 阻 的复 发率 较 高
l 临床医学●
Q ! 鱼 生! 恩
经鼻肠梗 阻导管小肠 内排 除术对 急性 小肠梗 阻患者 的 临床疗 效分析
宫 革
( 米脂县医院, 陕西 榆 林 , 7 1 8 1 0 0 )
摘要 : 日曲 探 究经鼻肠梗 阻导管小肠 内排 除术治疗急性小肠梗 阻的临床效果。方 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9 8 例急性 小肠梗 阻患
且 有并 发症 的 发生 。 临床 中经 鼻肠 梗 阻导 管更 多在 治 疗肠 梗 阻 中进 行运 用 ,
广泛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尤其在小肠梗 阻中应用广
泛, 通 过 引流 肠 道 内部气 体 和 液体 的方 式 , 并 配合 利 用 x 线 探 测 管位 置及 梗 阻部 位 , 在 肠道 中根 据 肠道 本 身 的蠕 动 力缓
胶囊小肠镜检查25例分析
胶囊小肠镜检查25例分析发表时间:2012-03-21T13:40:04.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蔡树生陈静[导读] 据胶囊镜检查发现小肠疾病的病例,称为阳性病例,相反,称为阴性病例。
相应的比例称为阳性率或阴性率。
蔡树生陈静 (朝阳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朝阳 122000)小肠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起病隐匿,所以一直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诊断疑难问题,被认为是检查“盲区”。
单气囊、双气囊、螺旋式小肠镜的相继出现解决了小肠疾病诊断疑难点。
但因为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或镇静下检查,操作时间长、痛苦、有创等,患者依从性差,其优点是检查同时可以活检和治疗[1]。
胶囊内镜本世纪初诞生应用以来,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胶囊内镜检查具有无创、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省时,患者和医生舒适度高的优点,也存在胶囊滞留、检查不全、不能活检和费用昂贵等问题。
关于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这两项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如何应用,最大的发挥各自优势。
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较少[2]。
我院于2009年引进以色列Given小肠胶囊式内窥镜诊断系统,产品型号pillcam SB,我们收集了2009—2011年9月的检查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小肠胶囊内镜检查25人,男17人,女8人(其中1人检查2次),年龄16—81岁,平均48.5岁。
患者以清化道出血,反复黑便、粪便隐血阳性。
反复腹痛或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上病例均为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无阳性结果而疑为小肠病的患者。
1.2器械主要为以色列Civen小肠胶囊内窥镜诊断系统,产品型号PillamSB。
富士450胃镜,奥林巴斯标准圈套器。
1.3操作方法患者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食物,检查前禁食10h,检查前4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液2000ml和西甲硅油乳剂50滴。
肠道清洁后进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登记患者相关信息,然后安装可携式的记录仪,吞服胶囊内镜后,留诊观察患者30min,无异常情况发生,受检者可离开。
小承气汤加减对消化道肿瘤术后肠梗阻的疗效
小承气汤加减对消化道肿瘤术后肠梗阻的疗效郑婉群;赵杰;周雪;季乔雪;李家丽;周岱磐【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年(卷),期】2024(44)6【摘要】目的研究小承气汤加减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肠梗阻的疗效。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照2:1分别纳入6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西医常规组和30例联合小承气汤加减口服治疗的患者作为小承气汤组,观察至患者出院。
比较2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恢复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生活能力评分、实验室指标。
结果小承气汤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组(P<0.05)。
小承气汤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西医常规组,住院总费用低于西医常规组(P<0.05)。
2组疼痛评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小承气汤组低于西医常规组(P<0.05);2组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小承气汤组高于西医常规组(P<0.05)。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小承气汤加减口服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肠梗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缩短病程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安全有效。
【总页数】5页(P682-686)【作者】郑婉群;赵杰;周雪;季乔雪;李家丽;周岱磐【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相关文献】1.肠梗阻导管合加味小承气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2.观察小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3.小承气汤加减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4.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_超
山东医药2024 年第 64 卷第 12 期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超/CT图像表现及诊断(附11例分析)娄琰琰1,刘元涛2,许宗兰1,田永会1,郝长宏11 临沂市中心医院妇科,山东临沂 276400;2 临沂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超/CT图像表现及诊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8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2 d~4 a;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腹部肿物、腹胀、无症状各1例。
B超/CT检查:单房型囊状淋巴管瘤3例,多房型囊状淋巴管瘤8例;淋巴管瘤位于一个区域9例,累及腹腔内2个区域1例,累及颈部和腹腔1例;直径3.3 cm×3.4 cm~18.5 cm×5.8 cm;9例呈液性低密度(密度均匀一致),1例为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见脂性密度灶,部分病灶内见点状钙化密度影),1例囊实性占位病变。
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剥除淋巴管囊肿,其中10例在囊壁完整有张力情况下剥除,1例行肠系膜囊肿引流+肠系膜肿瘤切除术。
11例随访4个月~9 a,均未复发。
结论 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B超/CT检查提示为囊性、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尚清,沿解剖间隙蔓延,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多房者囊壁及间隔菲薄,无血流信号;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腹痛;B超检查;CT检查;腹膜淋巴囊肿剥除术;肠系膜淋巴囊肿切除术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12.019中图分类号:R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12-0077-03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非真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准确性差,目前尚无指南指导治疗。
淋巴管瘤儿童多发,先天性原因为胚胎淋巴管囊泡异常增生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导致淋巴液引流障碍,其他诱因多为手术创伤、继发感染、放射治疗等。
腹部淋巴管瘤5例分析
和( ) 或 肌壁间肌瘤 ; ③单个肌瘤最大直径 ≤7C'最小 ≤5 m, l l, l 肌 e
瘤数 目≤3 。 个 11 一 般 资料 . 2 岁, 1 最大 6 岁 。 3 本组 5例 中男 4例 , 1 , 女 例 年龄 最 小
3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 除术 的手术技巧 . 2 321 充分评估 , . . 正确选择 切 口, 对手术 的安全性 和手术 成功较 为重要 。术前细致 的盆腔检查及 B超 检查对 肌瘤的位 置、 大小 、 数量等进行充分 的了解非常必要 , 其结果决定手术途 径 的选 择 , 当肌瘤 位于 前壁时 , 术切 口为前 穹 隆 , 手 反之 则相 反, 当为多发肌瘤 , 前后壁均有肌瘤或子宫体积 ≥1 2孕周 , 则需 同量切开前后 穹隆 , 有助 于子 宫的活动及暴 露 , 口选择正确 , 切
流, 以及 时发现术后 出血 。 经 阴道子宫 肌瘤剔除术 创伤小 , 无需 昂贵 的设 备 , 只要具
备 阴式手术 技巧 ,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 开展本术 式安全 、 有效 ,
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
参 考文献
道、 后腹膜 、 、 、 脾 肝 胰等处 。腹部淋 巴管瘤 病因尚不明确 , 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先天性 的。一般 文献将其 分成三种类型 , 即单纯性淋 巴管瘤 、 海绵 状淋 巴管瘤和囊性淋 巴管瘤 。临床最 常见 的腹部淋 巴管瘤为囊性 淋 巴管瘤 , 组 5例 中 , 纯性腹 本 单 部淋 巴管瘤 1 , 例 囊性 腹部淋 巴管瘤例 , 例 囊 淡黄色 2例 , 乳糜 样 1 。 例 多数腹部淋
理想 的治疗方法[ 腹部淋 巴管瘤虽属 良性 , 2 1 , 但淋 巴管瘤生 长具 有“ 人侵 ” 的特征 , 易侵犯包绕临近 的组织器官 。手术方法应根 据肿瘤的大小 、 部位 、 累及范 围、 切除的复杂性和操作 的危 险性 决定【 3 J 。尽量一次完整切除瘤 体 , 必要 时部分或 全部切 除受 累 脏器 , 同时结扎周 围的淋 巴管 道 , 防止淋 巴管瘘发生及 术后复 发 。海绵状腹 部淋 巴管 瘤常包绕 肾及输 尿管或血管 ,界 限不 清 , 中分 离 困难 , 术 要妥 善保护 重要器 官或 组织 结构 , 无把 如 握, 不必 强求完 整切 除 , 可行 大部分切 除 , 留囊 壁 的内层用 残
2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临京医学工 00 月 7 程21年7 第i卷第7 期
2 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8
谢 旺忠 ,姚 学 清 (广 东 省韶 关市 曲 江人 民医 院 普 外科 ,广东 韶 关 52 0 ; 1 10
广 东 省人 民医 院 ,广东 广 州 5 0 8 ) 1 0 0
中 图 分类 号 :R 3 . 5 5 42 7 53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di 03 3  ̄i n17 — 6 92 1 . . 3 o: .9 6 .s.6 4 4 5 .0 00 0 1 s 77
S r ia e t e to l n Ca c r Co p ia e t n e t a sr c i n u gc l Tr a m n fCo o n e m l t d wi I ts i l c h n Ob t u t :A po to 8 Ca e o Re r f2 s s
Th lnia t a e ol a e om pl a e i i e t lobs uci n w e e te t d w i ur e y a er pe tv nay e e c i c ldaa of28 c s sofc on c nc rc i t d w t ntsi c h na t to r r a e t s g r nd r tos ci e a l z d. r h
X/ W a g ho g E n z n .y/ X u qig l 0 e n
.
D p r n o eea S r r, ui gP o l H s i h ou n5 2 0, un dn , hn, e at tfG nr ug y Q j n epe opt S ag a 1 10 G ag o g C ia me l e a l a "
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短期获益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短期获益的影响李昊阳;李世宽;路浩;李振鲁;彭洪皓【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24(14)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短期获益。
方法:我们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小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患者36例,手术治疗患者73例)的临床数据(基本资料 + 血检结果 + 影像学特征),使用SPSS27.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结果:手术治疗组在流质饮食率、症状缓解率方面,住院时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住院花费高于非手术治疗组;造口组患者腹腔内径纵横比大于非造口组患者;造口组患者肠壁水肿率、腹水出现率、大网膜区域肿瘤沉积率高于非造口组;造口组患者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时间小于非造口组患者。
手术治疗组总体生存时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造口与非造口手术方式对总体生存并无明显差异。
结论:手术治疗能够使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短期获益,并延长生存时间。
【总页数】10页(P3511-3520)【作者】李昊阳;李世宽;路浩;李振鲁;彭洪皓【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2.早期、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获益3.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NK细胞的影响——附30例报告4.不同饮食营养方式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保守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观察5.初诊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应用不同序贯治疗方案对患者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用于腹盆腔创伤性淋巴漏
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用于腹盆腔创伤性淋巴漏
张明清;孙兴伟;张健;白旭明;靳勇
【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卷),期】2024(21)5
【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用于腹盆腔创伤性淋巴漏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腹盆腔创伤性淋巴漏患者,均接受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记录临床表现、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12例共接受21次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其中5例接受单次、6例接受2次、1例接受4次造影;造影技术成功率100%。
造影后,12例中,7例(7/12,58.33%)治愈、5例
(5/12,41.67%)无效。
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3/21),包括慢性腹泻2例次、穿刺点疼痛1例次;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对腹盆腔创伤性淋巴漏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4页(P281-284)
【作者】张明清;孙兴伟;张健;白旭明;靳勇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26;R445
【相关文献】
1.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和治疗乳糜漏6例
2.淋巴管造影在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表现及临床价值
3.结内淋巴管造影在乳糜尿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4.
淋巴管造影在指导创伤性乳糜漏诊治中的研究5.淋巴管造影治疗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后难治性淋巴漏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杜小勇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33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收治的31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3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共24例(右半结肠11例,左半结肠13例)。
术后肺部感染2例,伤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由于术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死亡1例。
所有感染患者经换药、抗感染、减张缝合等对症治疗方法处理后均治愈。
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梗阻应尽量选择具有明显优点的Ⅰ期手术治疗,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大有好处的。
【总页数】1页(P7104-7104)
【作者】杜小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外六科,四川凉山6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0.5
【相关文献】
1.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孙琦
2.结肠癌并发肠梗阻52例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董现立;李海燕
3.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蒋万里
4.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蒋万里;
5.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40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奚拥军;倪世宇;孟凡岗;王冰;李双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乳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王锡宏;王永征;韦后清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年(卷),期】2003(006)004
【摘要】目的探讨乳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乳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划分类型,再选择手术方式.结果55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乳管扩张症的主要方法.
【总页数】2页(P254-255)
【作者】王锡宏;王永征;韦后清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合
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纤维乳管镜在乳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J], 金虹豆;王世全
2.纤维乳管镜在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J], 涂巍;赵曼;于作夫;曲文志;潘金娣;胡松;宋翔
3.乳管扩张症与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杜新萍;
4.纤维乳管镜在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J], 温健;涂巍;赵嫚;于作夫;曲文志;金光华
5.纤维乳管镜在乳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膜淋巴管扩张的门诊手术治疗
结膜淋巴管扩张的门诊手术治疗目的比较结膜淋巴管扩张不同治疗方式的操作方法及治疗适应症。
方法对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的患者分别采用囊肿放液治疗,针刺挑除囊肿及手术切除囊肿治疗,比较手术创面的愈合情况,结膜充血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
结果囊肿放液治疗操作简单,损伤最小,但囊肿壁未取出,术后有部分患者复发。
手术切除囊肿适合于囊肿较大及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的病例,其创面较大,需缝合,术后患者结膜充血明显。
结论针刺挑除囊肿方法简单,易操作,创口小、无需缝合,适合临床实际操作。
标签:结膜淋巴管扩张;结膜囊肿;手术治疗结膜淋巴管扩张在眼科门诊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球结膜表面串珠状透明小水泡伴或不伴有局部充血,偶尔可表现为较大的孤立透明囊样水泡。
患者可有眼部异物感、眼睑闭合障碍或因影响美观而就诊。
因其为外眼疾病,且治疗相对简单,故多采用门诊手术治疗。
我们常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囊肿放液治疗,针刺挑除囊肿及手术切除囊肿治疗。
现就我院门诊自2010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治疗的结膜淋巴管扩张的病历回顾整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56眼56例,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31~78岁。
均为单眼发病,多位于睑裂部位。
1.2裂隙灯检查见睑裂区球结膜下透明水泡样囊肿,可为串珠状或单个,一般均可推动,部分年轻患者囊肿与tenon囊关系紧密而活动度小。
其大小一般为5 mm左右,最大者为1位62岁男性患者,囊肿位于鼻侧睑裂区,囊肿外缘位于鼻侧角巩膜缘,内侧达泪阜部,其内侧边缘窥不清。
1.3方法1.3.1治疗前常规完善视力、裂隙灯、眼压及眼底检查。
1.3.2囊肿放液治疗予丙美卡因点术眼2次,常规消毒术眼,置开睑器。
患者头部放在裂隙灯颌托上,眼球向囊肿反方向注视固定目标,以1 ml注射器针头的针尖自囊肿最低处刺穿囊肿壁,囊肿内液体多可自行溢出。
如有液体残留,则以无菌棉签挤压囊肿促使残存液体流出。
术后术眼滴用抗炎滴眼液治疗。
1.3.3针刺挑除囊肿予丙美卡因点术眼2次,常规消毒术眼,置开睑器。
火龙罐应用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个案报道
火龙罐应用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个案报道
刘佳;张兴荣;陈志美;夏琴;龙叶运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24(22)6
【摘要】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是常见并发症,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依据其丰富的治疗、护理手段在此病的干预上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就1例使用火龙罐护理的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刘佳;张兴荣;陈志美;夏琴;龙叶运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
【相关文献】
1.宫颈癌术后早期徒手淋巴引流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2.一例3级糖尿病足伴下肢闭塞患者火龙罐应用的个案报道
3.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自我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4.火龙罐联合综合消肿治疗双下肢Ⅲ期合并外阴部Ⅱ期淋巴水肿1例的护理
5.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犬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临床诊治
櫇櫇櫇櫇櫇櫇櫇櫇殱殱殱殱宠物诊疗收稿日期:2023 05 28一例犬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临床诊治魏仁生1,汤永豪2,关钰澄2,蓝婷婷2(1.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2.爱诺百思动物医院)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3)04-0034-004 蛋白丢失性肠病(PLE)是一种胃肠道蛋白过度丢失进入肠腔的综合征。
任何胃肠道表现炎症、浸润、充血、出血的疾病均可引发PLE。
在报道的病例中,较常见病因包括消化道淋巴瘤、慢性肠套叠、钩虫感染、炎性肠病(IBD)、淋巴管扩张以及食物过敏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PLE。
诊断该病的关键在于识别出低蛋白血症,并排除皮肤、肾脏、肝脏原因引起的蛋白丢失。
由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均具有挑战性,以下将对一例犬PLE的诊治展开详细论述。
1 基本情况3岁3月龄,雌性已绝育日本柴犬,定期常规驱虫、免疫,该犬以普通商品成犬粮为主食。
主诉该犬2018年6月开始出现水样腹泻,腹泻长达9个月,一天腹泻约3次,量大,无里急后重,曾于同年8月于外院初诊,胰腺特异性脂肪酶(SNAPcPL)和粪便检测及腹部X光片,未见出现异常,除此以外未见其它胃肠道症状。
曾使用将近10种抗生素进行试验性治疗,包括口服诺氟沙星及甲硝唑等,病情反复,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于2019年3月至我院就诊。
2 诊断2.1 生理学检查 患犬精神尚可,食欲佳,消瘦明显,体重从最初的7kg下降至5.3kg,BCS评分2/9,可视黏膜稍显粉白,被毛较粗糙,心肺音未见明显异常,体温38.4℃,脉搏108次/min,呼吸17次/min,未见明显脱水,腹部触诊未见腹壁肌肉紧张,肠道轻度肿胀。
2.2 血液学检查 对患犬进行了五分类血常规、生化17项、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离子4项(Ca2+、Na+、K+、Cl-)、血清基础可的松值、胆汁酸、胰蛋白酶样免疫反应性(TLI)、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和血清叶酸浓度检测的血液学检查(表1)。
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
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付殿跃;李志新;杨英伟;焦永波【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28)1【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
方法选择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常规治疗+针刺公孙、四缝穴)与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脏腑点穴)。
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与体征变化,并检测血清I-FABP、VIP表达水平。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后,2组血清I-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血清I-FAB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血清VI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后,研究组主要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可用于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调理和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血清I-FABP、VI水平,缓解患儿主要症状与体征,临床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5页(P82-85)【作者】付殿跃;李志新;杨英伟;焦永波【作者单位】河北生殖妇产医院中医科;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急诊科;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儿二科;河北以岭医院针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5;R245.31;R244.1【相关文献】1.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2.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研究3.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4.肠痈消炎汤灌肠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5例5.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章胸部5-病例分析
问题: (1) 食管癌为何引起气短和咳嗽? (2) 为何声音会变嘶哑? (3) 食管癌可能会累及纵隔的哪些脏器? (4) 食管癌的扩散途径?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未闭的动脉导管较粗分流至肺动脉的血量大增可引发肺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症肺动脉的高阻力导致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肺动脉的血液经动脉导管到主动脉的返流从右至左的分流
病例分析 1.动脉导管未闭
8岁的男孩,医生在体检听诊时发觉其左胸第二肋间 近胸骨角处有机械样杂音,收缩期末最响并伴有震颤。其 他检查正常,患者自述既往体育活动时容易疲劳,运动耐 力较其他男孩低。胸部CT检查。 影像学报告:胸部增强CT扫描、MPR重建后显示, 肺动脉主干与主动脉弓部间可见一细管状结构相互沟通。 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从左至右的血液分流)。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4. 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异物阻塞
2岁的女孩,突然窒息。其母发现后马上为其拍背后略 有缓解,但不久又开始咳嗽并有呼吸困难。送医院急诊,医 生询问小儿咳嗽、呼吸困难前是否吃过什么东西,其母认为 可能误食了花生。 体格检查:小儿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 右胸运动受限。右肺呼吸音减弱。右侧胸中、下部叩诊音为 浊音。 影像学报告: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中、下叶支气管 开口处有异物堵塞;右侧支气管未见明确显示,左侧支气管 显示良好。 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在CT 提示的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处发现异物。经支气管镜将异物 钳出,为一粒花生。诊断为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异物阻塞。
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消化内镜特点及临床15例分析
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消化内镜特点及临床15例分析段元冬;陈北方;尹飞【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09(015)008【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9年3月该院收治年龄3-16岁,15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消化内镜特点及其病理结果.结果消化内镜特点:8例消化内镜发现十二指肠黏膜白色点状或小斑块(胃镜6例,小肠镜2例),其中2例发现病变附近有肿块或不规则溃疡,同时结肠镜发现回肠末端局部黏膜息肉样隆起;7例小肠镜发现空回肠黏膜白色粟米样改变,6例病变附近见肿块或不规则溃疡.病理特点:8例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伴淋巴管扩张(其中2例回肠末端黏膜慢性炎症,伴淋巴滤泡增生,淋巴管扩张),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间质瘤各1例;7例空回肠黏膜慢性炎症,伴淋巴管扩张,回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小肠淋巴管瘤、小肠间质瘤、回肠绒毛状腺癌、炎性病变并肌纤维母细胞瘤样增生及Cohn's病各1例.结论有血浆蛋白与球蛋白同时下降的浮肿患儿,伴或不伴淋巴细胞减少,要重点怀疑IL,行消化内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尽量寻找其原发病因.【总页数】4页(P850-852,855)【作者】段元冬;陈北方;尹飞【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高压氧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相关文献】1.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及营养干预对预后的影响:附5例报告 [J], 文洁;汤庆娅;吴江;王莹;蔡威2.3例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护理体会 [J], 张小君;杨芸3.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临床分析 [J], 张晓艳;王萍4.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三例CT及MRI影像特点分析 [J], 潘海鹏;劳群;费正华;赖灿5.手术治疗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五例分析 [J], 朱继领; 李秋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造口患者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造口患者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陈燕林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2)010
【摘要】回顾性分析20例小肠造口患者术后发生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包括疾病特点、剩余小肠长短、甲氧氯普胺及激素的影响、感染等。
严密观察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医生排除诱因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脱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表现,做好饮食与造口护理,是护理重点。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陈燕林
【作者单位】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门诊部,浙江宁波3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造口患者造口高排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2.一例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术后造口高排量的护理
3.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4.肠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周围过敏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5.影响大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 白水平 , 以维持 循环 血容 量及抑 制过 度 的血管 外 液体 滞
留 。目前 尚无特效疗法 , 先采 用 内科 治疗 j 内科 治疗 : 。
采用高蛋 白低脂饮食 , 即减 少普通脂 肪的摄入 , 增加 中链 甘 油三脂 ; 补充血浆 白蛋 白; 利尿剂 及生长抑 素应用 J 。内科 治疗部分患者 的病情 可得到缓解 , 对治疗 时间长 , 但 效果 不 确切 , 依从 性差 , 对于局 限性 、 症状 严重 内科治 疗无效 、 生 发 并发症 、 能 排 除恶 性 病 变 的 PL 仍 须 考 虑外 科 手 术 治 不 I, 疗 。本组 5例 中 , 均经 内科治疗无效 , 转入外科手术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淋 巴管静脉分 流术和肠 段切 除术 。淋 巴 管静脉分流术通常胸导管 颈外静脉 术和淋 巴管其他 静脉分 流术 。本组 1 例行胸 导管颈外 静脉 术 , 后随访 3年 , 术 明显
中华 普外科 手术 学杂 志 ( 电子版 )21 00年 2月 第 4卷 第 1 C i pr reG nS r( l t i E io ) Fb∞l , 04 o1 期 hnJ e o e ug Ee  ̄nc dtn , e O P e i O V l ,N .
・ 1・ 6
.
提 出淋 巴管造影造影 剂进入小 肠腔是诊 断小肠 淋 巴管扩 张
症金标准 。 治疗 :I PL治疗 的首要 目的为减少 蛋 白丢失 , 持血 浆 维
合征。患者腹泻 , 4例粪便 中含有乳糜液 。2例脂肪泻可引起 低钙性抽搐 。在发病过程 中, 3例出现腹腔或胸腔乳糜积液。 辅助检查 : 血浆蛋 白降低 5例 , 总蛋 白 1 4 / , 8~ 2g L 平均
好转 , 无并发症 。 肠 段切除术 确定术 中肠段 切除 范围是 手术关键 。虽 然
对数减少 5例, ( . 0 5 为 0 1~ . )×1。L, 0/ 平均 0 3 1 L 血 .5× 0/ ,
色素 (2~7 )gL 2 8 / 。核 素 9 r e标记 白蛋 白腹部 扫描5例 9T o ( 在外院检查 )第 2 3组小肠 扫描 2例 , 4 5组小肠 扫描 , 、 第 、
病例报告 .
手术治疗小肠淋 巴管扩张症五例分析
朱 继领 李秋 英
细胞绝 对 数 减 少 ; 4 实 验 室 证 明 肠 道 蛋 白质 丢 失 增 多 ()
原发性小 肠淋 巴管扩张症 ( r ayitsnly p ag— pi r et a l hni m n i m et i,I ) ca a PL 的特征是 小肠 黏膜 淋 巴管结构 缺 陷 , 而 导致 s 从 淋巴管扩 张和功能性阻塞 , 不能正常地接受乳 糜微粒 和淋 巴
本组 5例患者 主要症 状为腹 泻、 水肿 、 低蛋 白血 症以及外 周
为持续性 。临床少见 , 治疗效果 不确切 , 术治疗 有陆续 报 手
道。 自 19 9 0年 3月至 2 0 0 8年 4月 我院共 手 术治疗 小肠 淋
血淋 巴细胞 绝对数 减少 , 放射性核素标 记 自蛋 白腹 部显像 5 例 , 明 5例有肠道 蛋 白质 丢失增 多 ; 证 5例术 后标本 病理 证 实有小肠淋 巴管扩 张 ; 例 内镜 活检标本病理也 证实有小 肠 1 淋巴管扩张。因此本组 5例均可确诊 PL I 。近年来还有学者
回流。水肿和腹泻是主要症状 。水肿开始是间歇性 , 以后转
( 排除蛋 白质摄入不足 ; 肝病 所致 蛋 白质合 成 下 降; 慢性 疾 病消耗过多等) ( ) ;5 内镜活检 或 手术标 本病 理证 实有小 肠 淋 巴管扩张 。具 备前 3条应 疑诊 , 备后 2条 即可确 诊口 。 具 J
位避免过多切除小肠 , 术后 随访 1 3年 , ~ 均临床治愈 。术 后
病理诊断 PL I。 讨 论 小肠淋 巴管扩 张症是 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小肠
带 , 限不十分清楚 , 纯 目测病 变肠段 行肠段切 除术是 不 界 单 可靠 的。切除小肠越多 , 对小 肠吸收 消化功 能影响越 大 , 尽 量避免切除过多小肠 。我们采用肠浆膜下注射亚 甲蓝 , 合 结 肠镜分 4步判断病变 的肠 段。第 1步 目测 , 面探查 小肠 , 全 注意小肠颜色 、 壁厚度 、 肠 表面有无 含乳糜 扩张的淋 巴管 和 肠系膜或腹膜后有无乳 糜囊肿 和肿大淋 巴结 。并在 肠腔外 缝线标记。第 2步镜检 , 切开小肠纤维 内镜全面检查 小肠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例 , 全小肠扫描 1 。直接淋 巴管造影 5例 , 例 腹膜后淋 巴管
扩张 2例 , 发育不 良2例 , 导管末端 回流障碍 1例。消化道 胸
造影 4例 , 显示小肠黏膜肥厚 3例 , 局限性肠壁僵硬 1 例。
二、 结果
本组 5 中, 例术前确诊为 PL 2 例 3 I , 例高度 疑似为 P 。 I L
均经 内科治疗无效 , 转入外 科手术 治疗 。本组行淋 巴管静脉
分 流术 ( 胸导管颈外静 脉术 ) 例 。行肠段切 除 4例 , 中采 1 术
用小肠浆膜下亚 甲蓝注射 和纤维 内镜检查 确定小 肠病变 部
放射性 核素标记 白蛋 白肠 道显像 , 但还没有确定淋巴漏病变
部位 的方法 。 目前对 于病变部位 的判断 多采用术 中 目测 病 变相对 明显 的肠段 , 病变 的肠段与正常肠段之间有中间过度
巴管扩张症患者 5例 , 报道 如下 。
一
、
资料与方法
本组 5例 中, 3例 , 2例 。年 龄 1 4 男 女 6~ 8岁 , 均 平 3. 0 6岁 。 本组 5例 中水 肿和腹 泻是 主要 症状 。水肿 开始 是 间歇性 , 以后转为持续性 , 由于患者有大量蛋白质丢失 , 引起 严重的低蛋 白血症 , 大多数患者有轻度脂 肪泻和吸 收不 良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