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追星现象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二)2024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二)2024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二)引言:大学生追星热潮在当今社会越来越盛行,对于大学生而言,偶像明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追星的现象及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大学生追星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概述:本报告基于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追星的原因、行为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

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追星行为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和日益增长的趋势。

同时,追星现象也对大学生的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文:一、追星行为的原因1.明星形象的吸引力:大学生追星行为往往源于对明星个人魅力和形象的迷恋。

2.情感共鸣的需要:追星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于情感寄托和认同感的需求。

3.社交媒体的引导:追星行为在社交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下得以加强和扩大。

二、追星行为的模式1.收集和分享明星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聚会等方式,大学生们积极收集和分享与明星相关的信息。

2.参与线上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明星的线上活动,与其他追星者互动交流,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社交互动。

3.参与现场活动:大学生参与明星的现场演出和见面会等活动,享受与明星近距离接触的乐趣。

三、追星行为的影响因素1.社交认同压力:大学生在追星行为中受到同伴和社交圈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社交认同压力。

2.学业压力的分散:追星行为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学业规划存在一定的分散影响。

3.消费观念的改变:部分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消费行为,对个人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追星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1.情感满足与情绪调节:追星行为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并有效地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2.社交关系的建立和拓展:追星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拓展社交关系,增加与同伴间的互动。

3.个人形象塑造:大学生追星行为可以通过与明星的关联来实现自身形象的建构和展示。

五、总结:大学生追星热潮在当下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和日益增长的趋势。

追星意识分析报告精选模板三篇

追星意识分析报告精选模板三篇

追星意识分析报告精选模板三篇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青少年在探寻自己的内在世界过程中由于在心中尚未建立稳定的自我形象, 常常不知自己将来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往哪方面努力。

为走出自我的迷茫状态, 青少年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作为努力追求的将来该成为的对象的象征。

为此, 公众人物中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就成了青少年心中认同的偶像, 满足青少年希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物的一种自我理想, 帮助其实现其自我确认。

我班上午一名梁姓就存在严重的追星现象。

平日里特别喜欢搜集偶像的资料,家里百分之九时以上的DV都是偶像剧的片子。

由于沉醉于“追星”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她对偶像的各种信息、各项活动如痴如醉地关注, 其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在她的生活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对学习、锻炼等活动的兴趣则大打折扣。

平日里她特别喜欢搜集有关自己偶像的资料,这样不仅耗废大量的时间,还要花费许多金钱,为此她还会必须挪用吃早餐、买文具的钱, 有时甚至产生偷窃等不良行为。

当前的青少年偶像崇拜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活动。

青少年主要采取交流、模仿和评价的方式。

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

收集和分享收集是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崇拜方式。

许多青少年会选择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的唱歌、打球、着装、饮食等,收集心中偶像的有关资料,或上网聊天,参加“明星”俱乐部等等。

偶像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问题:即个人在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

也就是说,孩子在青少年阶段需要一个自我认同的心理表现,他们需要借助偶像这种参照力量,对一些激情、梦想产生一种向往。

说它是认同也好,说它是社会学习也好,这种心理特征是非常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

偶像——榜样教育与传统的榜样教育不同。

追星调查报告

追星调查报告

追星调查报告第一篇:追星调查报告追星调查报告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

本假期,本校学生***在本市进行了一次关于追星的调查,共调查学生26人家长24人,共50人。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追星人数过半,在我们调查的26人中,有15人追星,占58%,不追星的占42%。

在我们调查的26人中,87%的人崇拜歌手,27%的人崇拜演员,极少数人崇拜主持人作家。

学生追星的年龄大多在12~18岁。

在所调查的26人中,仅有1名男性追星,而崇拜偶像加实力派的占大多数。

但家长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不支持追星的家长占67%,并且有81%的家长认为追星弊大,有65%的家长认为追星会影响学习,仅有3人赞同自己的孩子追星。

某同学认为,“追星”对于中学生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

把追星当作一种娱乐,在闲暇时,好好地放松下,这未尝不可。

现在的学生学习的担子愈来愈大,在闲暇时间,关注一下娱乐新闻,听听自己偶像的歌,看看他(她)们的电影或电视剧,这对于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喘气时机。

放松后的我们重新投到学习时,学习的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有时,一个歌手、影星、球星等公众人物会成为我们所想要赶超的目标,学习的对象,或是精神上的支柱。

家长的看法是:“追星”是人们对一个明星的喜爱,从而去关注他(她)的新动向的行为。

有时是因为这个明星的脸蛋,还是因为歌声、演技,或是性格。

同样的,追星也会给一些商家带来机会。

“追星一族”会购买明星的各种商品:如海报,电视剧,专辑,杂志报刊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追星也存在着不好的地方。

曾有不少报纸报道,某某小孩为了见自己喜欢1的明星离家出走;多少人又因为与明星见面时因人多挤压而摔;多少人为了支持明星花了许多钱去购买他(她)们各类商品……有些人为了看明星的电视、电影等将学习放在一边;有些人为了追星而用完所有的零花钱;有些人将明星视为梦中情人,甚至达到迷恋的地步。

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追星只是一种娱乐,因适量而行,而不应该把它看得很重要,甚至是生活的全部。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大学生追星作为一种热衷于追逐偶像明星的现象,近年来在年轻人中愈发普遍。

本报告旨在探讨大学生追星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为了解这一现象提供更多深入的了解。

正文内容:1. 追星的动机1.1 社交认同感:追星是大学生表达归属感和社交认同的一种方式。

1.2 精神寄托:追星提供了情感上的接触和寄托,满足了大学生内心对于精神存在的需求。

1.3 梦想追寻:大学生追星将自己的梦想与偶像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励自己为梦想努力奋斗。

2. 追星行为的特点2.1 消费行为:大学生追星涉及到购买明星周边商品、参与演唱会等消费行为。

2.2 虚拟社交网络的利用: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分享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

2.3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学业和其他生活方面。

3. 追星的影响3.1 心理健康: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度追星而忽略现实生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3.2 社交关系:追星可能引发与其他非追星者之间的社交隔阂,影响人际关系。

3.3 价值观影响:追星行为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使其过度迷恋虚构的偶像世界。

4. 大学生追星的解读4.1 偶像文化的发展:大学生追星行为是偶像文化在社会发展下的产物。

4.2 青春追求的表现:大学生追星是他们在寻找自我与追求梦想过程中的一种探索。

5. 应对追星的建议5.1 理性追星:大学生应保持合理与理性的追星态度,避免过度投入。

5.2 平衡学业与追星: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业和其他生活的平衡。

5.3 多元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培养多元的兴趣爱好,不只局限在追星上。

总结:大学生追星作为一种流行现象,既满足了社交认同感和精神寄托的需求,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追星过程中,大学生应该保持理性和平衡,通过培养多元的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大学生追星现状实践报告(2篇)

大学生追星现状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追星现象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普遍。

追星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追星现状的实践调查,分析追星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收集大学生追星的相关数据。

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同时,对部分追星大学生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追星现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追星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追星的经历,其中,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追星。

这表明追星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2. 追星原因多样化(1)崇拜偶像: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追星的主要原因是崇拜偶像。

他们认为偶像具有优秀品质,如才华、努力、坚强等,值得学习。

(2)寻求共鸣:部分大学生表示,追星是为了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共鸣。

(3)情感寄托:部分大学生将偶像视为精神寄托,通过追星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3. 追星方式多元化(1)关注偶像动态: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关注偶像的动态,了解偶像的最新消息。

(2)购买偶像周边产品: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购买过偶像的周边产品,如专辑、海报、玩偶等。

(3)参加偶像活动:部分大学生会参加偶像的演唱会、见面会等活动,近距离接触偶像。

4. 追星影响(1)积极影响:追星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消极影响:过度追星可能导致大学生忽视学业,浪费金钱,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四、存在问题1. 追星过度:部分大学生追星过度,影响学业和生活。

2. 追星盲目:一些大学生对偶像盲目崇拜,忽视偶像的负面新闻。

追星调查报告

追星调查报告

追星调查报告追星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追星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追星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了解学校生追星的心理,做出一些适当的教育,学校生心理不够成熟,对事物缺乏肯定的推断力量,盲目追星可能会影响学业。

要让同学了解这其中的利与弊。

二、调查内容:依据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调查问卷的第一到三题是关于学校生对追星的基本看法,有29%的同学选择自己是追星的,71%的同学表示自己不追星,虽然追星的人数不在多数,但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

有25%的同学表示追星好,75%的同学表示追星这种现象不好,看来大部分同学对追星还是有自制力的。

有75%的同学认为追星会影响学习。

第四题是关于假如你追星,喜爱的是哪一类的明星?我的选择有三种,体育类。

文学类,偶像类,有57%的同学选择了偶像类,这说明白学校生对外在的东西比较在意,但也有3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类。

第五题是关于追星时间的长短,有21%的同学选择了一到两年,虽然一两年对我们来说不算长的,但是对于学校五年级的同学,说明小部分同学已经很早就开头追星了。

第六题是调查他们追星是为了什么,32%的同学选择了追星是为了向他们学习,其实明星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不盲目追星,不影响学习就可以,还可以从明星身上学到一些学问那是最好不过了。

第七题是调查同学会不会盲目的去买明星的任何一样东西,究竟学校生没有自己的积蓄,不能从小就养成乱花钱的习惯,有75%的同学表示不会这样做。

第八题是关于同学父母的态度,问他们的父母会不会阻挡他们追星,61%的同学家长是会阻挡的,学校生追星不仅学校老师要乐观正确引导,自己有很好的自制力,家长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第九题是一个问答题,同学回答各不相同,是关于他们对追星现象的看法,整理起来的结果有三种,一个是追星可以,但不要影响学习,一种是追星不好,最终一种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大学生追星的研究报告

大学生追星的研究报告

大学生追星的研究报告
前言
大学生追星现象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普遍,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报告旨在探讨大学生追星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帮助了解和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地追星。

一、大学生追星的原因
1. 娱乐需求:大学生追星是作为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消磨时间、放松心情。

2. 偶像塑造:大学时期正值追求榜样、模仿偶像的阶段,因此大学生追星也可以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偶像。

3. 情感寄托:大学生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可以成为他们心理上的情感寄托,帮助他们度过低谷期。

二、大学生追星的影响
1. 社交效应:大学生追星促进了社交活动,可以通过与其他追星者交流,增进友谊,扩大社交圈。

2. 文化传承:大学生追星也促进了国内外流行文化的传承,传播了不同地区的音乐、电影、时尚等。

3. 经济推动:大学生追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演艺、影音、时尚等领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三、大学生追星的解决方案
1. 理性追星:引导大学生对追星行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崇拜和不理智的消费。

2. 平衡生活:强调大学生需要在追星之余,保证其他学业、社交、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平衡,避免追星过度影响生活质量。

3. 多元发展:鼓励大学生关注多个领域的明星,而非纯粹聚焦于某一个偶像,以拓宽视野和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榜样。

四、结论
大学生追星是一种常见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人、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的心态和行为,引导他们理性追星,充分发挥追星文化的正面作用,同时尊重他们的追星需求,提供更多健康有益的追星平台和活动,为大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关于追星的实践调查报告(2篇)

关于追星的实践调查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产业的繁荣,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追星,即对某位明星或明星团体进行追捧和喜爱,这种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为了深入了解追星现象的特点、影响以及背后的原因,我们开展了此次实践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追星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1. 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问卷内容涵盖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追星经历、追星方式、追星原因、追星消费等方面。

2. 访谈:选取了10位追星族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追星动机、追星行为和追星经历。

3. 文献分析:查阅了相关书籍、论文和新闻报道,对追星现象的历史、现状和影响进行了梳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追星群体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追星族以青少年为主,其中18-25岁的群体占比最高,达到60%。

此外,大学生、白领等群体也参与了追星活动。

2. 追星原因追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偶像魅力: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偶像具有独特的才华、外貌和气质,是其追星的主要原因。

- 情感寄托:部分追星者将偶像视为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偶像的力量。

- 社交需求:追星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通过参加粉丝活动、交流心得等方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3. 追星方式追星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关注偶像动态:通过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关注偶像的最新动态。

- 购买偶像周边产品:购买偶像的唱片、海报、周边产品等。

- 参加粉丝活动:参加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

- 创作同人作品:创作偶像的同人小说、漫画、视频等。

4. 追星消费追星消费已成为一种趋势,被调查者中,超过80%的人表示在追星过程中有过消费行为。

其中,购买偶像周边产品和参加粉丝活动是主要的消费方式。

5. 追星影响追星现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成长:追星可以激发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追星现象与分析报告

大学生追星现象与分析报告

大学生追星现象与分析报告引言追星现象是指大学生群体中,对明星或偶像热衷追捧的一种行为。

这一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影视、音乐、体育等领域的明星之间。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追星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追星现象的表现形式大学生追星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与活动:大学生会积极参与明星的演唱会、签售会、见面会等活动,以近距离接触和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

2. 收集周边产品:大学生喜欢收集自己喜欢明星的周边产品,如海报、音乐专辑、粉丝会会员卡等,以表达对明星的喜爱。

3. 追看综艺节目:大学生会积极追看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并参与相关的互动讨论,以增进对明星的了解。

4. 社交媒体关注:大学生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关注明星动态,包括新作品发布、私人生活等。

二、追星现象的原因1. 明星魅力:明星通常具备出色的外貌、才艺和个性魅力,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注意。

他们的形象和作品给大学生带来梦想和美好的遐想。

2. 社交需求:追星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

参与追星活动,可以与其他喜爱同一明星的人交流和相互认同,建立彼此的社交网络。

3. 兴趣追求:大学生通常对某一领域的明星有深厚的兴趣,追星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感到充实和愉快。

4. 逃避现实: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未来就业等问题,在追星过程中,可以暂时逃避这些压力,找到心灵的慰藉。

三、追星现象的影响1. 激发潜能:通过追星,大学生可能会在追求偶像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动力,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2. 培养兴趣爱好:追星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才艺展示。

3. 建立社交网络:追星现象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其他志同道合者交流的机会,建立心灵寄托和社交网络。

4. 消费驱动:追星过程中,大学生会购买明星的周边产品,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四、追星现象的问题与改进1. 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度追星可能导致大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追星活动上,影响到学业和生活的平衡。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是对大学生追星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的研究。

以下是一份关于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的示例:一、引言追星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颇为常见,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追星现状、原因及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追星调查。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涵盖了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学生。

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三、调查结果1.追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追星的经历,其中一部分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追星活动,如粉丝见面会、演唱会等。

2.追星类型:大学生追星对象涵盖了国内外影视剧演员、歌手、舞者、网络红人等各个领域。

3.追星时间: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他们在课余时间追星,少数人会在学习时间进行追星活动。

4.追星目的:大学生追星的主要原因包括放松心情、消磨时间、追求偶像的成就和榜样力量等。

四、调查分析1.大学生追星的原因:追星可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追求偶像的成就和榜样力量也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2.大学生追星的影响:追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神动力,但过度追星也可能导致学业、生活和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3.大学生追星的道德认知水平:追星本身并不违反道德,但过度追星可能导致道德认知水平下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对策建议1.引导学生合理追星: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追星视为一种正常的娱乐活动,而非生活的全部。

2.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使其在追星过程中能够自我约束、理性对待。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追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追星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文艺、学术等多元化竞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

学生追星实践报告(2篇)

学生追星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追星文化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日益盛行。

作为一名热爱音乐的学生,我也加入了追星的行列。

以下是我对追星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追星实践过程1. 选择偶像我的追星之路始于2018年,当时我通过观看一档选秀节目,被一位年轻歌手的独特嗓音和才华所吸引。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他的音乐作品、个人生活和粉丝活动,逐渐成为他的忠实粉丝。

2. 了解偶像为了更好地了解偶像,我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参加线上粉丝活动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偶像的成长经历、音乐风格、社会活动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偶像产生了深厚的敬意和喜爱。

3. 支持偶像在追星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以下支持偶像的活动:(1)购买音乐作品:我购买并推荐偶像的音乐作品,支持他的音乐事业。

(2)参加演唱会:我曾在偶像的演唱会现场为他加油助威,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3)参与公益活动:我关注偶像参与的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宣传偶像:我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渠道,宣传偶像的音乐作品和正能量事迹,扩大他的影响力。

三、追星实践收获1. 提高审美能力追星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形式,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兴趣爱好追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3. 学会独立思考在追星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再盲目崇拜偶像,而是关注偶像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参与粉丝活动,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会了团队协作。

5. 提升综合素质追星让我在音乐、艺术、社交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四、追星实践反思1. 保持理性追星在追星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理性,不盲目崇拜偶像,关注偶像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

2. 合理安排时间追星不应影响学习和生活,我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追星活动不影响学业。

3. 注重个人成长追星是个人兴趣的体现,但我更注重在追星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追星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追星一词指的是人们对于明星的崇拜和追求,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追星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探讨大学生追星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追星偏好、追星行为和追星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追星偏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追星方面的偏好主要集中在音乐、电影和体育三个领域。

音乐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追捧的是流行音乐歌手,尤其是偶像团体;电影方面,大学生对于某些演员或导演有较高的追逐度;体育方面,足球、篮球和游泳等项目的明星备受大学生瞩目。

追星行为在追星行为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观看明星的演出、参与粉丝活动、购买明星相关产品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追星热情。

其中,观看明星演唱会或音乐节成为大学生追星的首选活动,其次是参与明星粉丝见面会和线上互动。

追星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追星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明星的才艺和魅力吸引了大学生的目光,他们通过追星来欣赏明星的表演和作品。

其次,追星也是一种情感寄托和社交方式。

大学生通过追星与其他追星者建立联系,分享彼此的喜好和经历,从而增加社交圈子的拓展。

此外,追星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可以暂时摆脱学业和生活的压力,感受到明星带来的快乐和激励。

追星影响大学生追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积极方面,追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梦想和追求,让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和拼搏。

同时,追星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娱乐和放松的方式,缓解压力。

然而,追星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度追星可能会影响学业和社交生活,甚至引发一些精神健康问题。

结论大学生追星现象在当前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追星的偏好、行为和原因,并分析了追星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生追星实践报告范文(2篇)

学生追星实践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娱乐产业日益繁荣,明星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许多学生对于明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加入追星大军。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追星现象,我决定进行一次追星实践,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追星现象日益普遍。

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青少年有过追星经历。

追星不仅成为了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还对他们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解学生追星现象,我选择以某明星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三、实践目的1. 了解学生追星现象的普遍程度及其特点;2. 分析学生追星的心理动机;3. 探讨学生追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4. 提出合理引导青少年追星的建议。

四、实践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关于学生追星情况的问卷,发放给某明星粉丝群体,了解他们追星的原因、追星行为以及对明星的评价等;2. 深度访谈:选取几位追星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追星的经历、感受以及对明星的喜爱程度;3.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校园、网络等场合的追星行为,了解追星现象的具体表现。

五、实践过程1.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追星经历,其中70%的学生表示追星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 深度访谈:共访谈了5位追星学生。

在访谈中,他们表示追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喜欢明星的才华、外貌或性格特点;(2)希望通过追星找到共鸣,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3)认为追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

3. 观察法:在校园、网络等场合观察到以下追星行为:(1)购买明星周边产品;(2)关注明星动态,参与讨论;(3)模仿明星言行举止;(4)参与粉丝组织活动。

六、实践结果与分析1. 学生追星现象普遍存在,追星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

这表明明星文化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 学生追星的心理动机多样,主要包括追求偶像的才华、外貌、性格特点,以及满足情感需求。

关于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在当今社会,追星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普遍。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追星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相关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_____名大学生的有效反馈。

一、大学生追星的基本情况1、追星比例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_____%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追星的经历。

其中,女生追星的比例略高于男生。

2、喜欢的明星类型从明星类型来看,影视演员和歌手最受大学生欢迎,分别占比_____%和_____%。

此外,体育明星、综艺明星等也有一定的粉丝群体。

3、追星的开始时间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开始追星,其中初中开始追星的占_____%,高中开始的占_____%。

二、大学生追星的原因1、明星的才华和魅力很多大学生表示,他们被明星的才华所吸引,如出色的演技、动人的歌声等。

明星在舞台上或荧幕中的精彩表现,让他们心生崇拜。

2、寻求精神寄托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追星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

3、社交需求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也是促使大学生追星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共同喜欢一位明星,能够增加与他人的交流话题,融入特定的社交圈子。

三、大学生追星的行为表现1、关注明星动态通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渠道关注明星的最新动态是大学生追星的常见行为。

_____%的学生每天都会花费一定时间了解明星的相关信息。

2、购买明星周边产品约_____%的大学生会购买明星的周边产品,如海报、写真集、应援物等。

3、参加明星活动部分大学生会积极参加明星的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甚至不惜长途跋涉。

四、大学生追星的影响1、积极影响(1)激发自身努力一些明星的奋斗经历和优秀品质能够激励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更加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2)丰富课余生活追星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乐趣和色彩,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放松的方式。

2、消极影响(1)过度消费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星而盲目消费,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追星问卷调查报告(汇总16篇)

追星问卷调查报告(汇总16篇)

追星问卷调查报告(汇总16篇)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更好地对课题展开有效地研究,特对我校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32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状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所选读物类别单一。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

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在第2题“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的调查中,16位学生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7位学生喜欢读报纸杂志类;13位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9位学生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10位学生喜欢动画卡通类书籍;10位学生喜欢读其他类书籍;1位学生喜欢读学习辅导类书籍。

学生所选取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占了一半,喜欢动画卡通类的也不在少数,说明学生在选取图书上,还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学生所选读物类别单一,无疑会是学生阅读潜力提高的障碍之一。

我们务必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文学类、报刊杂志都就应有所涉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更广。

(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还不够。

在第3题“你每一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多少”的调查中,每一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30分钟的学生占28%;每一天用半小时到1小时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占了53%;每一天用1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只占了19%。

没有用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构成。

(三)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第11题“你写读书笔记吗”的调查中,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6%;有时做读书笔记的占88%;从来不写读书笔记的占6%。

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写作手法,文章的表现形式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在第10题“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样办”的调查中,51%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或老师,40%的学生会查工具书,6%的学生会跳过去不读,3%的学生会随便认读。

大学生追星问题实践报告(2篇)

大学生追星问题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追星现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大学生追星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和社会认同的体现。

然而,过度追星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时间精力投入过多、经济负担加重、心理健康问题等。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大学生追星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象为某高校1000名大学生。

问卷内容涵盖追星动机、追星方式、追星花费、对学业的影响、心理感受等方面。

访谈对象为5名热衷于追星的大学生,旨在深入了解其追星经历和感受。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追星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追星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娱乐放松:78%的学生表示追星是为了娱乐放松,缓解学习压力。

2. 崇拜偶像:56%的学生认为追星是对偶像的崇拜和追随。

3. 社交互动:40%的学生表示通过追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社交圈。

4. 自我认同:28%的学生认为追星可以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二)追星方式大学生追星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网络追星:通过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关注偶像动态,参与线上互动。

2. 购买周边产品:购买偶像的专辑、海报、应援物品等。

3. 观看演出:参加偶像的演唱会、见面会等活动。

4. 话题讨论:在论坛、贴吧等平台上与其他粉丝交流。

(三)追星花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追星花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流量费用:用于观看偶像的视频、直播等。

2. 周边产品购买:购买偶像的专辑、海报、应援物品等。

3. 演出门票:购买偶像的演唱会、见面会等活动门票。

4. 交通住宿费用:参加外地演出时的交通和住宿费用。

(四)对学业的影响追星对学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精力投入过多:部分学生过度追星,导致学业受到影响。

2. 经济负担加重:购买周边产品、演出门票等导致经济压力增大。

3. 心理健康问题:过度追星可能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大学生追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追星消费调查报告大学生追星消费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追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盛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大学生追星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次调查以大学生追星消费为核心,探索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征、追星理念和社交媒体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问卷涵盖了个人信息、追星习惯、消费意愿和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等方面。

数据收集后,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三、追星习惯在调查样本中,有8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追过明星,而有10%的大学生是频繁地追星,几乎每天都会关注明星动态和新闻。

大学生追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60%的大学生表示是因为明星的外貌和才艺,而有30%的大学生表示是因为明星的艺术作品和言行。

此外,还有10%的大学生是因为追星可以获取粉丝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消费意愿大学生的追星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明星相关的商品和参加明星演唱会等活动上。

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大学生购买过明星相关的商品,其中以周边产品和演唱会门票居多;而有30%的大学生在追星活动上的消费金额超过了平时的生活日常开支。

令人担忧的是,有10%的大学生表示在追星消费方面会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五、社交媒体和追星消费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明星的动态和粉丝圈的信息,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明星的关注和追星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明星的动态和粉丝圈的信息;而有40%的大学生会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追星交流和集体追星。

此外,有20%的大学生表示社交媒体的影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追星行为的影响。

六、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追星现象普遍存在,有部分学生追星程度较高;2. 大多数大学生追星原因是出于对明星外貌、才艺和艺术作品的喜爱;3. 大学生追星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明星相关的商品和参加明星演唱会等活动上;4. 部分大学生的追星消费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5.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追星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促使了大学生在追星方面的行为和消费。

追星数据分析报告摘要(3篇)

追星数据分析报告摘要(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追星文化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青少年群体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追星现象的数据分析,揭示追星文化的特点、影响以及潜在的社会价值,为相关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社交媒体数据等。

2.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追星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三、数据分析结果(一)追星人群画像1. 年龄结构:追星人群以18-25岁为主,占调查总数的70%。

2. 性别比例:女性追星者占比超过80%,男性追星者占比约20%。

3. 地域分布: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追星者较多,占比超过60%。

(二)追星行为分析1. 追星渠道:网络社交媒体(如微博、抖音、B站等)是追星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比超过80%。

2. 追星内容:偶像作品(如音乐、影视、综艺等)是追星者关注的重点,占比超过70%。

3. 追星消费:追星者平均每月在偶像身上的消费约为500元,其中30%的追星者每月消费超过1000元。

(三)追星影响分析1. 积极影响:- 增强自我认同感:追星让青少年在偶像身上找到共鸣,增强自我认同感。

- 提升审美能力:追星过程中,青少年接触到不同风格的偶像作品,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

- 促进社交互动:追星成为社交话题,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 消极影响:- 消费过度:部分追星者存在过度消费现象,影响家庭经济状况。

- 精神压力:过度追星可能导致青少年精神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

- 社会道德风险:部分追星行为可能涉及恶意攻击、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

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 追星文化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既是娱乐现象,也是社会现象。

2. 追星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需引起关注。

(二)建议1.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追星观念。

2. 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内容监管,防止不良信息传播。

校园追星调研报告范文

校园追星调研报告范文

校园追星调研报告范文校园追星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园追星是指学生们对偶像明星的狂热追捧和支持,近年来,在校园中校园追星现象日益普遍,为了深入了解校园追星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园追星的原因、方式以及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0名学生参与。

三、调研结果1. 校园追星的原因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偶像明星的追星主要出于以下原因:(1)娱乐崇拜:学生们觉得偶像明星有着娱乐作品和精彩的舞台表演,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追随和感受明星带来的欢乐。

(2)情感共鸣:学生们认为偶像明星的魅力和性格与自己相似,通过追星,他们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

(3)自我表达:追星是学生们展示自我兴趣和追求的一种方式,通过追星可以向他人传达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 校园追星的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追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线上关注:学生们通过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了解偶像明星的最新动态。

(2)线下参与:学生们会参加偶像明星的演出、见面会等活动,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

(3)分享交流:学生们会与同好共同讨论和分享偶像明星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3. 校园追星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校园追星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个人影响:追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激情和热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

同时,追星也会让部分学生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2)学校影响:校园追星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校活力和凝聚力的提升。

(3)社会影响:校园追星现象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

四、结论和建议校园追星是学生们表达自我追求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要保持追星的热情和激情,但同时要注重平衡学习和生活,避免沉迷其中。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更好地运用校园追星现象,提升学校的活力和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追星现象调查报告—以浙师大华晨宇粉丝为例一、调查时间2014年11月5日—2015年11月22日二、调查方式(一)在网上和图书馆寻找参考文献。

(二)在校园内发放问卷以及在网上发放问卷,进行访谈。

三、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追星现象的原因,现状,分析如何引导理智追星。

四、调查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追星”现象逐渐在我国产生。

当“追星”现象用“族”这个词来表示的时候,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大众媒介上群星闪耀,“追星”热一浪高过一浪,致使某些偏激化事件及其更直观的消极后果常常出现,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人们的极大忧虑。

如今,要求对“追星”现象给予重视并提供正确引导是社会的一致呼声。

然而,首先对“追星”现象做出科学的认识,是进行一切建设性导向工作的前提。

五、主要内容(一)大学生追星现象现状1.追星现象普遍在面向华晨宇粉丝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年龄阶段在18—25岁的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6.41%(见图1),而大学生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阶段。

果不其然,在对这一群体深入了解时,我们发现经该粉丝后援会发布的面向粉丝的样本为14025人的问卷调查统计得,粉丝群体中的大学生占40.5%(见图2)。

在面向浙师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4.6%的同学有偶像,84.05%的同学身边有追星族,说明大学生追星现象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图1图22.偶像以歌坛影坛明星为主在对浙师大追星族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在偶像的职业选择上,74.16%的同学选择歌坛影坛(见图3),这说明大学生更容易受娱乐圈的明星的吸引,而这些明星的外貌,性格品质,能力素质也更容易成为吸引大学生成为粉丝的闪光点。

13.48%74.16%3.37%8.99%图33.追星行为理智作为大学生,我们正在受高等教育,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自控能力。

虽然62.92%的同学会为了偶像花费金钱,时间,花费精力,但是75.28%的同学每天能将做与偶像有关的事情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下,88.76%的同学每年花在追星上的钱不到500元。

因此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追星,能保持理智,只在闲暇时间关注偶像以放松身心。

4.娱乐信息获取渠道较单一受学校条件限制,能通过电视获得娱乐信息的同学较少,更多的同学是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获取娱乐信息。

这说明,浙师大的追星族要获取偶像的信息大部分情况也是使用互联网89.57%2.45%1.23%6.13%0.61%图45.对追星族较为包容从对浙江追星族的访谈可以看出,几乎所有追星族都认为外界对这个群体是有偏见的。

但是在对浙师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8.35%的同学可以理解追星族的行为,只要追星是理智的就可以理解,也有19.02%的同学同意追星族可以从追星活动中收获正能量(见图5)。

19.02%11.66%60.74%8.59%图5(二)大学生追星现象产生原因1.“追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崇拜父亲,到了少年的时候就会崇拜英雄,这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追星就是他们想在生活中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以满足他们心理发展需要[1]。

这一点从我们对于追星族的调查中即可知道,有70.23%的追星族认为追星最大的好处是从偶像身上获得正能量,激励自身发展(见图3)。

“追星”也是学生精神活动上本能的寄托和依恋。

根据心理学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人有两类最基本的本能: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就是性的本能。

从12岁开始,儿童就进入“生殖器”阶段,性冲动开始活跃起来。

但是社会并不允许这种性欲的即刻满足,因此青少年必须压抑其本能。

而这种压抑的冲动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移到其他方面,追星便是一个方面。

偶像明星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作他们依恋的对象。

于是“明星”随着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应运而生,走进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中。

越来越多新的明星不断的在社会中涌现出来,给二十一世纪带来了更强烈的影响力,更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图62.感情需要使“追星”成为一种必然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的方针的颁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再和以前老一辈的人一样有许多兄弟姐妹。

而且现在的父母为了工作对子女的关爱越来越少,长期下来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就越来越少。

这样给他们内心造成一定的阴影,所以每当他们听见歌手唱的伤感的歌时,有种像在唱自己,觉得歌词里的一词一句就是自己的写真。

从而,使他们因为某首歌某种情绪而崇拜上某位歌手。

因此有时候追星也是一种孤独感的排遣,23.66%的追星族觉得追星可以充实他们的生活(见图6)。

在对追星族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时候不仅是偶像会吸引粉丝,偶像的粉丝质量也会影响粉丝数量。

很多人谈到追星对生活的影响时都会说起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粉丝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在提自己感动的事的时候也会说起其他粉丝的关心亲切带给自己的感动。

这也说明,追星族都很重视这种情感方面的联络。

[5]3.追求时髦,寻求刺激,使“追星”成为一种风气大学生对追赶潮流的向往,其实许多都没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只是一味的从众。

21世纪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最红,他们就追谁。

他们喜欢在一起聊自己的歌星,搜集他们的资料,谁了解多谁就有本事,不知道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多人在超女过后都学着参赛者的发型、言语和穿着。

他们认为这样很浪漫,最终自己就好像成了自己的崇拜的偶像了。

5.62%4.49%17.98%66.29%5.62%(三)规范大学生追星活动1.理智追星的必要性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人,无论是否追星,他们都认为应该规范追星,引导理智追星。

虽然大部分人都能分清现实,只将追星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味品,但也做出过自认为比较疯狂的追星行为,对自己原本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在对追星族的访谈中,很多追星族认为外界偏见的原因是因为的确存在个别追星族偏执,分不清想象和真实,太过执着于偶像,最终可能不仅阻碍偶像的正常生活,还害了自己。

不理智的追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盲目崇拜,丢失自我,陷入不合理的想象,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个性与品质[1]。

理智追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有利于通过偶像的榜样行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

2.规范追星的措施(1)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自身必须提高对理智追星的认识,应该要清醒地分析追星带来的好处与坏处,比如有得到前进动力的正能量或者娱乐休闲的好处同时也可能要付出金钱与精力。

追星要适度,不仅是时间金钱不能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心理也应适度,要明白偶像与自己的现实之间的距离。

作为偶像可能由于职业需要必须出现在聚光灯下,做一名理智的粉丝应该尊重偶像舞台下的私生活,不去打扰。

大学生在选择偶像方面应尽量选择积极能带给自己正能量的,不应盲目从众或者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口味独特,与众不同。

这样的追星不能给自己带来正面影响,反而可能因为盲目或者一味耍酷而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影响学习生活,更甚影响心灵健康。

(2)家庭方面追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寻找精神寄托。

这里的情感也有一部分是亲情、友情、爱情的转移,比如有些粉丝会称呼偶像为哥哥,儿子等等。

因此,家人在对追星族的态度上不应强硬反对,而是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怀。

父母可以多与自己的孩子对话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他们追星的原因。

深入他们的想法,他们喜欢哪个明星,这个明星有哪些是他所欣赏的等等。

孩子们经常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在“追星”这件事上便是一处体现。

家长们平常多去关注自己孩子喜欢的明星的一些信息,在交流对话时不至于没有共同话题,更多了一份对孩子的了解。

追星族也应多与家人交流,不应只顾追星而忽视对身边人的关注,使自己和身边的人情感淡漠。

(3)学校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榜样教育引导学生理智追星,树立具有真实性的榜样,更让人易于接受。

学校在树立榜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榜样的树立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特点[1]。

设立的榜样可以是学生的同龄人,他们年龄相近,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与学生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无太大差异,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更具备感召力和亲和力,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干事等。

其次,榜样的树立应体现多元化和层次化的要求。

除了学生的同龄人,社团或部门可以多多开展形式丰富的比赛,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关注政坛体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同样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人民群众中的平凡英雄。

再者,老师一般在学生心中具有权威性和感召力。

其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如何做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老师自身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老师应该做到思维、观念、心态的开放[2]。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变化。

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与其对话时不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平等的状态。

只有学生感到被理解时,才能与教师建立起情感和信息的通道。

另外,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的榜样形象总是以正面和完美的人格特征出现。

在进行教育时,应该教会学生以辩证、多角度地认识榜样,促使其对其优秀的方面自觉认同,对其消极方面予以摒弃,从根本上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辩证思维[4],进而也能认识到自己崇拜的明星身上的不足。

此外,学校可以号召多多开展针对“追星”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活动。

让学生去搜寻资料,在这过程中使他们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明星以及追星这种行为的利弊等。

(4)大众传媒方面大众传媒是影响学生追星的重要客观因素,负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

学生掌握的“明星八卦”基本上来自于传媒,因此传媒的价值取向、报道事件的真实性等等,多多少少会影响学生对明星、对这件事的看法。

故传媒在报道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要实事求是,但也不是全权报道、紧追不舍,做到尊重明星的隐私、人权。

可以报道明星背后感人、励志的故事,但也不是刻意隐瞒其存在的恶劣行为,包括吸毒等。

传媒自身要负起引导理智追星的社会责任。

(5)其他方面明星在作为榜样影响粉丝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导粉丝包括大学生理智追星。

粉丝团体的建设和管理制度亟需完善。

目前中国的粉丝团体管理方面仍然较为薄弱,需要建立相关制度,监管粉丝团体的组织、经济等行为[3]。

参考文献:[1] 郑凯.当前中学生追星现象及其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2] 姚慧珍.中学生粉丝追星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3] 马赫.透视追星文化现象后的现代偶像崇拜问题[D].吉林大学,2010.4.[4] 于海燕.从青少年追星谈榜样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5.[5] 劳伦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