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话语权的回归

合集下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无棣县水湾中心小学王春霞课堂,学生学习之场所,师生互动之舞台!“课堂之道在于,如何围绕学生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关注于课堂,对课堂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英语课堂不应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英语课堂不应是“一言堂”的教学,英语课堂不应是优秀学生的交流场所,英语课堂应是“群言堂”、“彰显生本”理念的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但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充当了“复读机”的角色,学生只是机械操作,动脑太少,没有很好的融入课堂之中,没有达到语言的综合运用。

而我们的英语老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发现学生不会,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领读,语言繁琐,学生越听越迷茫,结果教师过多地抢夺了学生课堂上的“话语权”,变成了教师“秀”课堂,课堂没有了自由、没有了发展,没有了生命。

那么,如何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生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在一线的教学经验,和各位同仁进行商榷:一、精炼教师课堂用语,为课堂节省的时间。

优美的语音语调是一名英语老师具备的基本条件,它能很好的展示一名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40分钟的课堂,小学生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如果,这时老师再滔滔不绝表演自己的优美语言,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就会变得沉默,课堂不再活跃,最后导致课堂的失败。

所以,我们要精炼自己的语言,把时间还给学生。

比如:“Let’s say it again! ”可以直接说成:“Again!”“Now student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her!”可以简化为“Attention, please!”“Are you ready?”可以简化为:“Ready?”……同时,由于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缺乏,比如,词汇的掌握量、语言的沟通等,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语言表达,这时老师一定不要着急,不要一遍遍的重复自己的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或者是转化一下语言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加上肢体语言,让学生通过大脑思考来获得知识,并加以表达出来。

试分析问题主导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试分析问题主导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147Crazy English Teachers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发生变化,以学生为中心并以问题为主导的小学英语课堂逐渐形成。

文章围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分析问题主导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探索如何实践问题主导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主导;小学;英语教学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徐 敏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被人们重视,填鸭式英语课堂教学现象有所减少。

但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没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导入问题教学,以及问题主导、应用不到位等,这些都表明其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热情,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分析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导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众多学校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小学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并没有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健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体制形成正确认识。

在笔者的自身经历与多年的观察中得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多偏向于授业、解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多围绕于学习问题,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

并且某些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教师身份,单纯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畏惧多尊敬少,这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极度紧张,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

在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英语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设置相关课堂问题,探索提问方式。

而是按照多年之前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积极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

此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以学生期末考试分数来衡量的,并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师授课质量的直接评价。

小学英语教师小组合作专题讲座《把精彩还给学生》

小学英语教师小组合作专题讲座《把精彩还给学生》

小学英语教师小组合作专题讲座《把精彩还给学生》把精彩还给学生小学英语小组合作研究专题讲座亲爱的老师们,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

我想可能很多老师是第一次到我们学校,我们学校也是第一次承办区级英语教研活动,感谢我们XXX把此次机会给了我们,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了在如此大的平台上大胆开口说英语、展现精彩的舞台。

还要感谢我们亲爱的XXX对两位上课老师悉心的指导。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专题分享。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把精彩还给学生——“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反馈与参与。

首先,给大家分享一句话:“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的精彩,真正的精彩是孩子的精彩。

”在大力践行“生本教育”和“三性课堂”的今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的英语老师应该达成了共识。

如果把课堂当成一个舞台,那么主角一定是学生。

教师的精彩只是一个人的精彩,只有学生绽放出精彩,我们的课堂才是真的精彩。

正所谓“一只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因此,我们应该把精彩还给学生。

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选择:作为教师的你,是愿意做“纤夫”还是“牧者”呢?“纤夫”是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牧者”:则是把羊群(学生)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由地吃草,这意味着又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独立的生命活动。

答案毋庸置疑,我们当然选择当“牧者”。

那么大家肯定会有一个疑问:怎样当一名智慧的牧者,把精彩还给学生呢?下面我将联合“三性课堂”中的“四学”——首学、互学、群学、共学及我们学校英语组老师们这一年多以来开展“研究生本教育,构建生态课堂,推进“三性教育”大实践活动中所做的尝试和总结出的不太成熟的经验给大家做分享。

一、精心设计,“首学”更充分。

首学”是学生为围绕研究任务进行预与先学的研究阶段。

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将首学放在课前能让学生对新课的预更充分,也更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我不知道现在大家是否还在让学生进行课前预,确实学生如果课前进行了预,上课时就缺乏了“信息差”,但前置研究又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方式,同时联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目前我们仍然在请求学生进行预,并把它视为“首学”。

小学英语教师话语困境及其出路

小学英语教师话语困境及其出路

小学英语教师话语困境及其出路
小学英语教师话语困境可分为两个方面:学科话语困境和教学
话语困境。

学科话语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地位低下。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国内的地位相对较低,因此在学科话语中存在被忽视的情况。

2. 语言水平不足。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普遍不高,难以在
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从而影响到学科话语的传播。

3. 大量翻译式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量出现了翻译式教学,使得学科话语不能得到真正的传播与应用。

教学话语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话语权受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权往往被学
生和家长所限制,导致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2. 考试导向过重。

小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考试,教师的话语往
往只限于考试内容的讲解,不能充分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

3. 教学资源缺乏。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缺乏先
进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源,使得教学话语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对于这些困境,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1. 提高自身语言水平。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才
能更好地传播学科话语。

2. 坚持多样化教学。

教师需要坚持多样化教学,才能实现教学
话语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3. 注重教学资源建设。

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更新
教材与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话语得到充分的发挥。

4. 提高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话语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基于“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对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研究

基于“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对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研究

基于“课堂评估评分系统( CLASS)”对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摘要:师生互动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教育过程质量的研究中,师生互动质量的评价是关键。

本文以“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为工具对两位优秀小学英语老师的优质课实录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分别从整体水平以及情感支持、班级管理和教学支持这三个维度对师生互动质量进行评价,就评价的结果进行讨论,对高质量课堂师生互动特点进行总结,并得出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课堂师生互动;课堂评估评分系统;小学英语;师生互动质量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1]。

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师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应用的实践机会,这对于外语课堂上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师生互动的质量,也可使我们能更多的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关注师生互动的过程,从传统的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化,为教师如何与学生互动提供经验,帮助教师顺利达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一)简介CLASS 是由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科里学院教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 RobertC.Pianta,Bridget K.Hamre(2008)团队历经 10 年之久研发的,是用于评估从学前到高中阶段课堂中师生互动质量的一种观察评估工具,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师生互动质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进步,两者(师生互动质量与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业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2][2]。

CLASS 的研发基于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和美国国家早期儿童发展和学习研究中心(NCEDL)对4000 多个从学前到小学六年级的课堂观察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3]。

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5篇

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5篇

一、研究背景2000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

在现行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

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

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

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提出了《对话教学》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基础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是由社会驱使(socially driven)、心理机制运行控制(psycho-motor control)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发展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发展

浅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发展【摘要】本文考察我国开设小学英语课时可能面对的困境,同时也探讨这一政策可能给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教学的实施;教学法引言从2001年1月18日,我国颁布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英语教学起始年级从原来的初中一年级提前到小学三年级。

文件对城市和农村学校做了不同要求,规定城市学校2001年秋、农村学校2002年秋开始在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hu,2008)。

我国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提前的原因是什么了?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英语在当全球交往中的主导语地位;第二个原因是希望提升小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拓展视野;第三个原因更多的家长认定及早开始学习外语能让孩子争取到更多的优势;第四个原因是大部分的人认为小学生比中学生或成年人更加容易学习英语。

本考察我国开设小学英语课时可能面对的困境,同时也探讨这一政策可能给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

文章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1)关于我国小学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2)我国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政策的有效实施;3)什么样的外语教学法更适合用于我国小学生的英语教学。

一、关于我国小学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直至现在没有研究能够证明提早开始英语教学有什么优势。

munoz(2006)研究了在学校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学中年龄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在学习者经过了200小时,416小时和726小时的课堂教学之后,对学习者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检测。

其结论是,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学得更好,而且这一优势不随时间发展而发生逆转。

但是,自然习得环境下,儿童比青少年或成人更容易达到目的语母语者的语音水平(oyama,197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优势只能是在长期的二语习得的环境下才能形成,例如一些母语非英语但是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例如新加坡,而这种条件中国学生来说并不具备。

我国在小学开展英语课程得不到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支持,首先,儿童学习英语的优势是在二语习得的环境中习得,但是在我国基本是课堂教学,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达不到二语习得是输入量。

浅谈小学英语高年级故事阅读教学后开放性活动设计

浅谈小学英语高年级故事阅读教学后开放性活动设计

浅谈小学英语高年级故事阅读教学后开放性活动设计作者:杨海娇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20年第2期杨海娇(上海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小学,上海 200233)摘要:故事语篇教学,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

阅读后活动(Post-reading)作为语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前两个环节的巩固和升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故事语篇教学中尤其如此。

设计开放性的阅读后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学习效果。

文章以牛津英语上海版5A、5B的故事语篇为例,重点探讨了开放性阅读后活动的类型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就故事类型和相关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做了浅显的说明。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开放性阅读后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2-0099-030引言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把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阅读中)和Post-reading(阅读后)。

阅读前就是“导”,针对不同课文内容采用精练到位、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如问答、故事、听有关内容、看有关图片或片段并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入本课话题[1]。

阅读中就是“读”,即指导学生如何读,通过教授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和精读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的各种思维能力。

前两个阶段是语言的输入环节,而第三环节则是语言的输出环节。

它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深化,能帮助学生练习、巩固、扩展阅读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所以,阅读后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故事阅读教学中也同样如此。

英语故事的情节性和趣味性强,对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

尤其在高年级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多以精彩有趣的故事材料为载体。

开展故事语篇阅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作者:朱娟来源:《教育·教育评价》2021年第11期互动式的英语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突破传统教学课堂的瓶颈,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沟通和互动的桥梁,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最终目标,能够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程英语知识的掌握状况,并且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述以及重要性(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述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英语课堂中始终将学生放在主角位置,围绕本堂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习状况展开学习交流与互动,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领路人的角色,注重与学生之间位置的转换,在课堂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启发。

除此之外,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状况,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条件下进行个性化以及差异性的教学,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而活跃英语教学课堂的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价值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合理应用显然顺应了时代发展下教育改革的潮流,这种先进、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瓶颈,并采纳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

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发挥自身智慧锦囊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让学生也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问,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互动式的教学优化方式能够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与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改进与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改进与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改进与探索口语教育在很多年都曾是我国教育的短板。

我国曾有数量极多的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却仍旧难以开口用英语进行沟通表达,造成“哑巴英语”现象。

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英语口语教育中却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基于自身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探讨。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一)教学侧重点存在偏颇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知识点及解题技巧的讲解,学生的口语表达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

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小学教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接受,大量使用解题技巧进行授课,导致学生难以在脑中形成英语思维,进而约束其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一些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教学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得到很高的分数,却无视学生对英语知识本身的理解。

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被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毒害的学习方式,学生难以得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也难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同时,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二)语言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仍有一定顾虑,认为全英授课效果不理想。

另外,部分教师因自身能力问题,不能运用全英授课。

许多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英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

但有些教师不以课本为基础,脱离课本,训练效果不佳[1]。

二、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意义(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使得英语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位置。

很多新的教育模式,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适用,例如互助式教育模式。

该教育模式是现代英语教育的方向和特征的体现,强调了教育互动的特点。

其有助于英语环境的构建,充分强调英语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阅读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加深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乡村小学的英语教师,从教3年以来,就自身的感受,我觉得小学生的口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英语对话。

学生是通过听,学会听,通过说,学会说的,听与说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目前我所带年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正值孩子语言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他们不仅善于模仿,而且敢于模仿,这就决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即以听说为主线,通过交际性的听说训练来引导学生步入英语之门。

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小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每堂课上部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试着创设情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生活的片断,对学生进行英语会话训练。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强化小学英语日常会话训练,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搭建英语会话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说英语我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说英语,直接把学生带进英语思维的环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我通常用以下几种方式:(1)让学生唱英文歌以及教过的一些chant,让学生能很快的进入到英语课学习的氛围当中。

(2)老师问学生答,即老师不指定会话范围,不需要用特定的句型,学生会什么,就说什么,甚至是几个简单的单词,尽量使学生感到轻松,敢于开口。

这样师生见面时适当地、即兴地运用英语问候几句,例如:How are you ? Are you happy today?等等既能增加师生问用英语对话的机会,又能建立融洽的课堂交际气氛,同时由于谈论的是他们身边发生的事,同学们兴致高。

他们觉得用英语谈论身边发生的事并不困难,听说的兴趣就更浓了。

(3)值日报告。

即学生自由编故事,或者背诵已经学过的课文,也可随意挑选同学回答他们询问的问题,座位上学生也可轮流向该生询问,并得到真实回答,并且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这一小小的平台给了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促使他们用英语真实交流,此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一定的效果。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作者:李彦子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1期摘要:“满堂讲”的小学英语教师还大有人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高效学习方式仍被束之高阁……笔者将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分析,就解决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变革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40-01一、理念陈旧导致课堂主权无法交还学生(一)现象分析。

笔者所观察到的小学英语课堂,很多都是以教师的表演为主,在学生的努力“配合”下,整节课看上去很热闹,但如果课后询问学生有何收获,多数学生却说不上来。

这种看似热闹的公开课过分强调活动的堆砌,过分追求课前所预设的教学效果,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状态,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生成。

首要原因,还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剥夺学生的“学习主权”所导致。

(二)应对之策1.转变观念,切实调整教师的课堂角色。

实施课堂变革,首先就是要把课堂的主权交还给学生,将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角色相当于球队的教练:建立学习小组就相当于组建球队;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就相当于安排前锋后卫;教练传授运球进球的技巧,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最后球队上场去比赛了,不管赛况如何,教练都不可能替球员踢球。

2.改变思路,备课以设计学生活动为主。

我们要改变只备教师活动,对学生活动却交代不清的备课模式,提倡“师生双向同步活动”模式,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明确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而且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只是配合和引导学生活动。

如果条件允许,完全可把教师的“教案”改成学生的“学案”,或者改成“导学稿”、“讲学稿”发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大胆展示创造条件。

3.严格限制教师课堂上“讲”的时间。

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权交还给学生,还体现在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口语教学始终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想要做好口语教学并不简单,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英语时的自信、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是口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却与此相背离,仍倾向于知识、语法以及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却成纸上谈兵,完全与现代英语教育脱节。

这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学生在英语考试中表现非常好,但是一旦到实际应用场景,却往往无从出口,进行最基本的交流都非常困难。

国外也对中国的此种英语教育充满批评的声音,称其为哑巴英语。

若想改变这种英语教学畸形的现状,则必须以小学教育为起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以上论述,本篇文章通过采用文献查阅法和调查法等方法,以国内外前人所作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国内外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为本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以观察、访谈的形式深入小学,围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剖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获得改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实施的最佳策略,从而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解决对策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5 研究内容 31.6 研究方法 32 相关概念界定 42.1 小学英语 42.2 英语口语教学 43.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意义 53.1 小学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53.2 培养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53.2.1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兴趣 53.2.2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63.2.3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64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4.1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84.1.1 学生缺乏口语交际环境 84.1.2 学生对学习英语口语兴趣不高 84.2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94.2.1 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并且英语口语水平不高 9 4.2.2 教师对课程标准认识不够并轻视口语教学 10 4.2.3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交际性 104.2.4 班级人数过多缺少口语交际机会 114.2.5 小学生的自信心不高 115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35.1 教师主动利用资源提高口语水平 135.2 提高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 145.3 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45.4 减少大班额提高教学效率 155.5 优化口语教学评价方法增强小学生自信心 16结论 17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13年8月第29卷第16期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Aug.2013Vol.29No.16一、前言教师话语主要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切语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所用语言的总和。

它包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导入激趣、组织教学、提问设疑、信息反馈、师生交流等语言,还包括课后的个别辅导、个别交流、第二课堂的组织以及思想教育等话语。

课堂话语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媒介手段,其主要是为了进行传输知识、获得知识、建构知识等。

因此,课堂话语研究一直在教育界中被视为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

课堂话语所涵盖的内有很多,有老师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有师生互动方面的,还有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其他无关紧要的话语等。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话语的研究,既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特点、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也可以侧面的了解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既可以了解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

在当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英语课堂语境,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都要通过教师的话语进行传播和输入给学生。

因此,课堂话语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截止2013年5月20止,在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章,以主题为“课堂话语”并含“教师话语”进行精确、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支持资金“模糊”等条件进行搜索,共收集到了534篇论文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课堂教师话语方面的文章检索结果分析(一)文章来源数据库统计情况分析在搜索到的534篇文章中,其中246篇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87篇来源于特色期刊,有4篇来源于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196篇来源于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由此可见,我国硕士以上高学历的研究者对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程度较为重视。

让学生的话语权真正得以回归

让学生的话语权真正得以回归


激 活 生 活 经 验 。让
g u e s s w h e r e 1 w o u l d l i k e t o g o . ”作
思考 、多提问 、多质 疑 、多讨论 。 不断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促使学
生加强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因此在 u 8的课文 教学 中 ,我根据课 文对 话 内容 .把对话 以陈述的形式进行 改 变 出现 。用 多媒 体 展 示 I t ’ s
别 样 课 堂

■三 军
让学生 的话语权真正得 以回归
● 熊瑜颖
被誉为 “ 权 力 思 想 家 ” 的 法 国 哲 学 家 福 柯 说过 : “ 人 类 的 一 切 知
学生 生成话 语
在英语学 习中.学生进行语言 交流的主营地就在课堂——这个英 语语言输入 的主要环境。因此 ,用 好课前几分钟 的 Wa r m u p 。激活学
交际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每节英语 课最初几分钟 ,教师可根据学 生知 识储备的实际情况 以及当前课 堂的 需要 ,组织学生进行 自由会话 、故 事表演 、做游戏等 ,促使学生进行
见解 ,使学生 的话 语权真正 回归 。
这里结合执教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
第 七 册 Mo d u l e 3 U n i t 8 J a n e t I s G o .
J a n e t ’ s b i r t h d a y n e x t S a t u r d a y .S h e
i s g o i n g t o h a v e a p a r t y . 一边叙 述 .

边创设 提问机会 ,鼓励学生提 出
Wi l l J a n e t i n v i t e h e r t e a c h —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常见问题分析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常见问题分析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常见问题分析摘要: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的话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当前小学教师课堂话语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述不准确、不清晰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话语;问题引言:教师的话语是教师组织和实施课堂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媒介和手段,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

当前,一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会存在重设计、轻实践的观念,这种观念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质量,对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话语权,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话语表达不合理一些教师在表述话语方面使用的语言缺少针对性和规范性,以人教版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一些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会让学生使用“dress”造句,一些学生会这样造句“I like wearing dress.”或者是“I want to buy dress.”一些女学生造出这样的句子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女孩子能够穿裙子,但一些男学生造出这些句子是不合理的,学生学习英语目的是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教师在让学生造句时,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学习英语知识,让话语表达具有合理性。

此时,教师要指出男学生这样造句是不对的,可以这样造句“I can’t wear dress.”“My mother’s dress is beautiful.”这样能够引导每一个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缺少逻辑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思维发展能力还不够完善,不具备灵活性,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话语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相符合,引导学生思维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但一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向学生随心所欲地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关联性,这会让教师的课堂话语缺少逻辑性[1]。

给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开口率“开个处方”

给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开口率“开个处方”

给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开口率“开个处方”作者:朱晓桐周琳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剖析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中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原因,探讨了如何从转变提问依据、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和实施“变教为学”等方面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开口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互动学生开口率语用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许多教师花了很多精力来设计课堂提问,然而大多数时候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依然没话说,很少参与互动,课堂开口率仍有待提高。

本文拟对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课堂提问中学生开口率不高的现状诊断1.不想说—偏重对直接信息提问,学生缺乏互动兴趣。

[案例1]在教学人教版《英语》(2012版,下同)五年级上册Unit3 Animals中Get Ready部分时,教师用一幅“池塘”主题图呈现情境,让学生用英语正确描述图中的动物和它们的动作。

对话如下: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I can see some birds.T: Great.How about you?S: I can see a lake.…T: Look,what’s the frog doing?S: Maybe singing.T:Ok.What’s the bird doing?…在案例1中,师生间看似有问有答、互动频繁,但实际上全部是基于图片直接信息提出的展示性问题。

问题答案虽然明确,却在日常交际中很少使用,思维水平也较低。

显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和互动的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更无法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讨论。

2.不会说—问题预设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表达空间。

[案例2]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5 Clothes中Good to know部分时,教师希望向学生渗透保护益虫的观念,对话如下:T: Do you like insects?Ss: No.T: Does anyone like insects?S:…T: You like insects?Me,too!Because they can…在案例2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学需要预设了问题和答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情感体验,面对现实课堂中“一边倒”的答案,只得被迫结束提问和互动。

杭州市第24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的通知

杭州市第24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的通知

附件:杭九中沙里淘金,入深读之境黄 浩杭州市源清中学在时评写作中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喻霄骐杭州市采实教育集团以任务撬动语文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汪湖瑛萧山河庄镇中探寻教学价值点,提升教学适切性——确定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内容的实践策略熊长发萧山临浦镇中奏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节奏王亚珍萧山十一中真实备课: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屠立勇萧山十中进一步,海阔天空——阅读课堂中二次提问组织策略的思考庞卓琳萧山义蓬一中“实录”教学开启提质语文常态课之门的研究靳 敏临安市教研室让阅读教学焕发出个性的光芒周日山临安天目高中学案导学,让我欢喜让我忧杜立农富阳市场口镇中学徜徉于充满语文芳香的课堂——基于文本细读的有效阅读教学实践研究陈晓松杭二中此中有深意,用心挖掘之——提升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刻性的实践与探索邵桂瑾杭二中激发兴趣 体验快乐——创设有趣味的高中语文课的实践李莳春浙大附中一线串珠 一发全动——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的实例探究与思考王 婷杭州市开元中学课堂话语权的回归林丽丹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立足文本审美特质,让情境体验阅读富有张力与悬念丁剑平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基于言语特征的文本细读探究陈金兵杭州翠苑中学无为之处皆有为,假作真时真愈真——“问题假设”在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孙秀春杭州市第24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 果中学语文(共 66 篇)一等奖 (共 11 篇)二等奖 (共 25 篇)杭州十五中(浙大附初)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作技巧训练在初中语文层级式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策略探究王 伟西湖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缄默知识外显化的策略研究俞红琴萧山朝晖初中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型的构建与运作郑素欢萧山临浦镇中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初中语文混沌性的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王 青萧山十一中语文文学课以学案为依托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倪 佳萧山十中暮鸦归巢,水到渠成——高中语文课堂收尾艺术探微于丹青萧山义桥实验学校新型图形板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赵银芳余杭高级中学高三作文教学的原点思考和宏观安排林荣凑陈叶珍林友珠余杭区仓前中学言语形式:文本解读的核心 ——例谈文本解读的问题、理念、方法与视角卢媚娜余杭区教研室高中语文实施“徽格教研”培养青年教师的策略研究周海英临安天目高中汲取古典诗歌营养,提升学生审美品质柳奕娟临安杨岭中心学校初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胡丽萍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中语文小说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彭晓萍富阳市万市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词”的撷取与释放陈健华陈位群富阳市胥口镇中学从教学实践中认识教研小专题陆淑芳浙江电大富阳学院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冯丽芬建德新世纪实验学校找准切入点,文本解读更精彩赖照良吴 娟淳安千岛湖初中捕捉瞬间信息 促成别样精彩——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生成的策略研究方秀琴杭高谈论语阅读教学的五种效应刘保华杭二中例谈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诗意课堂的构建邱明峰杭七中渗透·整合 ——“语文为体,他科为用”教学探索斯剑鸣杭师大附中黏 合 已 学,“推” 陈 出 新高建国三等奖 (共 30 篇)杭十四中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合理化”卢 艳杭十四中设计与生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朱 燕浙大附中关于《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突破的一点探讨屠晓丹杭州市惠兴中学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研究冯丽萍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合理调整 优化拓展曹 洪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关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生成”靳家骊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小班化背景下构建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思考杜凯媚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度技术化现状的分析及突围策略实践研究徐冬岚杭州市文晖中学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的形似与神似江建红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重组教材 三维并进——初中写作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张英飞杭州市三墩中学纳多媒体之灵动 展语文课之本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产生的问题与策略姚晓兰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引领,让课堂闪耀灵动的光辉叶莺燕杭州浦沿中学利用文本契机,激发写作热情——“融写作训练于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虞琰斐萧山党山镇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在作文评改中的实践研究俞风女萧山二中高中语文参与式作业批改的实践研究胡彩英萧山河庄镇中初中语文生态化阅读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高文英萧山六中基于预习作业的课堂导学设计与操作的策略研究郑玉涛萧山中学高中文学阅读审美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赵凌云余杭区太炎中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金枭钦临安昌化中学让学生动起来王海生临安锦城第三初级中学初中作文批改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研究郑爱莲临安中学以本为本,以读促读王秀丽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作业生态化的构想与实践肖 钢富阳市大源中学读赏与模仿相结合——谈初中写作教学策略孙金良富阳市东洲中学基于情景性理解的初中文学作品创意阅读的实践探微陆春芬建德严州中学(新)运用随笔训练提高作文教学绩效的实践探究周 艳杭二中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本原性情境创设胡克元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运用“出声思考”促进数学教学张娟萍杭州四季青中学立足数学本质 架构数学体系任敏夏杭州十五中(浙大附初)追本溯源 洞悉本质——对初三数学“动态平行问题”的教学研究李春梅林正道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基于“过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以“平方根”概念教学为例邓云艳萧山朝晖初中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问题导学的策略研究李卫星萧山三中以生为本 为学而教——浅谈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安月华萧山中学整合夯实基础,变式引领探究,反思提高效率李金兴余杭博陆中学我型我秀 幸福课堂——“发现式复习课型”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研究与实践邹方剑田从顶临安昌化中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运用汪 明淳安二中识错 纠错 思错——农村普高数学“错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余建明方 明杭二中大胆猜想 小心求证 逐步推广——类圆锥曲线内接三角形一边直线过定点问题结论的推广徐存旭杭州师大附中实践性思维主导下的高中数学校本主题教研叶文建杭州市采实教育集团一道中考数学题引发的思考——兼谈“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杨美娇杭州十五中(浙大附初)相异构想背景下《图形与坐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周 筠西湖高级中学合作促成功,携手同发展 ——小班化的高中数学小组合作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严兴光西湖高级中学“说错题”:小班化背景下高中数学个性化辅导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张仲庚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说题,说的并不全是题——由一次说题比赛带来的思考金 怡萧山八中几何画板在高三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郭军明二等奖 (共 17 篇)中学数学(共 52 篇)一等奖 (共 11 篇)萧山党山镇中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说数学活动的教学研究戚雅芳萧山高桥初中预学,导学,验学——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052510”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究钟玲芳萧山九中仰视、平视、俯视——高考真题背景下的高三数学复习选题策略研究陈 勇萧山新湾初中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汪 海萧山中学发挥试题效能,提升教学效益沈建刚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高考数学题的文化特征剖析王 伦富阳市永兴学校初中部有效挖掘数学教材中“探究活动”栏目的实践研究覃红英富阳市郁达夫中学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导引策略探微陈位君富阳市郁达夫中学新课堂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思考陈镐强杭高尝试用“透明式备课”落实“有效教学”郭 振杭二中基于高中学生数学能力差异的课堂例题设计吴祝飞杭四中新课标下数学概念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陈红艳杭九中谈新课标教材中(人教A版)习题的伏笔功能缪荷芳浙大附中以建构主义“抛锚式”理论看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李刚豪邵肖华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三数学个性化辅导的实践研究陆 峰杭四中吴山校区唤醒 引导 鼓舞—数学课堂有效问题的建构策略分析金海燕杭州市建兰中学不“立竿”何以“见影”——初中生数学课堂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陆 韵杭州市青春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悟境设置研究杨 岚杭州钱塘外语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异步构想”策略倪剑芬郑小冬杭州市袁浦中学运用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金阳兵杭州市周浦中学“后1/3”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金 霞萧山高桥初中初中数学预习作业低效现象探析及有效策略研究傅晓军萧山瓜沥二中变废为宝,让纠错本成为学生再次起飞的新力量——初中数学纠错本合理设计和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沈国芳金 华三等奖 (共 24 篇)萧山河庄初中“变式创新”嫁接课堂,试卷讲评精彩纷呈——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变式运用的实践研究陈国亚萧山五中自主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沈 良萧山中学应用上得心应手,概念上似懂非懂王 芳富阳市郁达夫中学初中生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创设的思考陈建国桐庐中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若干策略——基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视角周慧芳邹宗平建德大同二中给力课堂问答,打造高效课堂聂玉平淳安汾口中学苦中做乐 以乐促学——构建自主探究数学复习课堂研究与实践洪之来淳安千岛湖初中巧用错题资源 提升解题能力——错题资源二次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陆新才淳安唐村中校用心等花开 俯身闻花香——浅谈“延时诊疗法”在试卷讲评中的运用管 斌淳安威坪中学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堂效率的实践及思考徐锦龙杭高过程写作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王 菲杭四中从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和语境推理分析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听力试题的个案研究高考听力试题的个案研究——以2008-2010年浙江省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为例何倩妤杭州市勇进中学Go for it 教材Section B3a-4板块以读促写的教学尝试——以Go for it教材八年级上Unit6 Section B3a-4为例胡晓娟杭州市行知中学有巧思,无难事——八年级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促进减负增效的实践和思考俞晴雯杭州文三街小学让插图语言在课堂中灵动起来马虬虹萧山朝晖初中以说促写,说写双赢——初二英语写作“五层”教学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陶慧芳萧山高桥初中聚焦写作活动,优化过程指导——初三英语过程写作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章 洁萧山汇宇小学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创新设计与应用的策略研究谢玮玮萧山六中基于导学案的高中英语预习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卢 华萧山义蓬一中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舞台和平台王 丽富阳市永兴学校初中部刨根问底 入木三分—— 也说“解读文本”凌旭群中小学英语(共计 80 篇)一等奖 (共 12 篇)淳安汾口中学着力“三招”,做好“衔接”——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和实践叶丽鲜杭十一中基于教材资源的“窄式阅读”深化英语写作的策略研究陈 燕杭州师大附中树立“生本”意识,促成高中英语“立体式”阅读教学毕小亮杭州师大附中高中生词汇习得策略的障碍分析与矫正措施孙丽芬浙大附中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材料改编的原则和实践吕敏姿杭州市江城中学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蔡丽萍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陈 瑶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直拼法在小学起始年段英语课程中的规划与实践陈 莹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偱问题之径 入文本之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观察和反思冯 涛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浅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适切性凌霄燕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初中英语作业批改与反馈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郑旭亚杭州市人民小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中渗透语音教学的实践研究俞佳萍杭州求是(竞舟小学)唤醒已有经验 创新知识运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赵 涯杭州三墩中心小学利用课文题目为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导航的实践研究姚赟娜杭州上泗中学聆听英语“六乐章” 感受视听新世界何莺莺杭州十三中(本校)立足文本资源 提高学生阅读课堂效能——基于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实践与研究吴 芳西湖高级中学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三导”教学策略研究宋晓红杭州浦沿中学《Go for it》英语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策略研究徐成英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设计教学三维目标的策略研究周君君萧山党山镇中构建农村初中英语“渐进序列式”作文训练体系的实践研究张 英萧山二中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有效操作策略与实践研究单红燕余杭区塘栖三中“一体化”课后教学设计在ELTK中的实践与研究马巨梁临安锦城四中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梅旭峰二等奖 (共 28 篇)临安天目高级中学定目标 重方法 求效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探析鲁 瑶临安中学浙江省英语高考书面表达分析及应对策略陈泽虹桐庐县叶浅予中学听写有声,落笔有实——提高初中英语听写实效性的策略研究周旭燕建德寿昌初级中学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邱慧琴建德新安江第三小学以“主题课本剧”为载体变革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章 丹建德新二中基于“语义场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邵立君杭二中浙江高考完形填空命题特点解析及教学建议黄 科杭二中精心设计预习任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李陈珠杭州七中浅谈英语写作训练中的放胆王 静杭九中课文复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刘庆菊杭九中浅谈英语试卷讲评课的策略章绍慧杭十一中浅谈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张蒲卿杭十四中创设情境,优化高三语法复习教学王 蓓杭州学军中学行为表现评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和实践郭 婷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兴趣激发探究,合作开发潜能——高中英语课堂project课有效尝试初探倪 啸杭州市源清中学“依托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探究樊小荣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编写英语短剧,拓展教学资源——浅谈小学五年级英语短剧的编写高一鸣杭州市建兰中学立足文本资源 提升阅读能力——基于课内文本资源的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闻群英杭州饮马井巷小学借助思维导图,促进语篇学习郑劲峰杭州市长寿桥小学运用故事语音教学法进行小学高段语音教学的实践研究赵玉琴沈姝兰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徐 燕杭州市文晖中学通过“过程性评价”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细节设计探微方菊梅杭州市文澜中学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多元化作业的初探杨志琴三等奖 (共 40 篇)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巧用音乐智能辅助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傅 勃杭州民办东方中学刍议英语外教课堂的实效性与适切性陈金仙杭州求是(浙大附小)小学低段英语认读能力缺失分析及其对策林 娴杭州十三中(公益)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板书优化策略研究许 岚杭州市学军小学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策略研究倪 勤杭州育才教育集团基于韵文故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音形意用”有效整合陶 洁胡菊萍(执笔)西湖(文新)小学 PEP小学英语毕业班复习课的思考和有效策略的研究余德慧杭州长河中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杨美芳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基于学情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有效策略新探——从一节初一英语语音教学公开课说开去李静云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Phonics教学法在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实践方睿华萧山贺知章学校对话,靠近你并不容易沈保华萧山三中“自主-合作-展示-拓展”模式在高三英语试卷讲评中的实践研究姚海芳余杭第二高级中学英语书面表达“六步法”洪 女余杭高级中学2011年9月浙江省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分析及施教建议唐华东余杭区仁和中学精彩预设 动态生成—— 一次校级英语常态课调研的启发与思考邓有田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小图片,大智慧——看图说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王 芳余杭区中泰中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赵琳玲临安晨曦小学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尝试——以“Animalsbig and small”教学设计为例陈益娇临安天目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复习学案设计研究叶舒颖富阳市东洲中学从“吸收”式阅读到“倾吐”式写作俞洪芳富阳市实验小学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童雨萌桐庐实验初中创设初中英语“软”作业 凸现个性化学习品质姚满芳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把握最初精彩——例谈小学英语“课始导入”的实践研究王 霖杭十四中《光的干涉》教学思考与实验改进刘铭峰萧山二中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实践研究裘思远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实践 反思 成长——高中物理规律课教学的课例研究王国强富阳中学高中物理师生互动型演示实验的开发与探索孙晓飞建德新安江中学高中物理低成本实验教学开发的实践研究唐志富杭四中开发利用演示实验资源,“将探究进行到底”刘小训杭州师大附中提高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动起来邓新云杭州师大附中课到尾声也精彩——谈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张向宙杭十四中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张传兵萧山六中基于导学案的目标导向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究黄明江萧山三中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及其培训模式研究钱利红黄新军富阳中学例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实验再现沈忠立淳安汾口中学DIS系统与自制教具的开发使用郭雪立郑建文杭十四中高三课堂高效复习方法系列探讨王胜利浙大附中高中物理课堂笔记的现状调查与学习策略指导李 鸣西湖高级中学小班化背景下高三物理习题课“四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赵小琴萧山二中千里之行,始于审题——高三物理复习中培养学生计算题审题能力的研究朱财亮萧山六中借力导学习题,优化物理学习高校军余杭中学近三年高考主干章节命题的规律分析与典型章节复习策略研究裘梦恩余杭第二高级中学谈物理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毛利尧中学物理(共 22 篇)一等奖 (共 5 篇)二等奖 (共 8 篇)三等奖 (共 9 篇)临安天目高级中学高中物理“活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方向如临安中学摄像头在中学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周 敏杭九中运用微型实验培育科学素养赵 琦杭州学军中学构建化学概念,打造灵动课堂肖中荣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初探沈彩娣建德教研室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剖析及对策探讨来年珍杭州师大附中注重知识整合,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有效性岳明阁杭州市源清中学基于“观念建构”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探究徐卫瑛杭四中吴山校区铜在乙醇催化氧化实验中角色的疑义与探析郭丽萍萧山六中借助“问题设计”推动化学课堂导学金露霞高 明萧山六中高考有机成环与开环试题的研究与教学邱新德张雅春杭州市塘栖中学一节公开课的心路历程——酸碱盐相互转化之规律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曹丹丹杭州市余杭中学相同课程标准不同教学行为的教学效能比较研究金国文临安昌化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资源二度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章新阳临安昌化中学以教材插图为背景 谈原创试题的编制王建民建德严州中学(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表现评价案例研究罗莉雅杭高化学眼光看世界杨春萍杭二中莫让化学实验成为教学中的鸡肋——谈谈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几点有益尝试史宗翔杭二中以实验为载体建构动态生成式化学课堂教学杨小群杭四中新课程化学高考试题的知识呈现方式及其价值取向王爱富二等奖 (共 10 篇)三等奖 (共 12 篇)中学化学(共 26 篇)一等奖 (共 4 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 让学生学好英 语 , 达到激发他们 的好奇 心 , 引导他们 的兴趣 , 带他们掌握 “ 说” 的基本方法 , 并让这种方法 培养成一 种习惯 , 从而达到大纲 的 目的 , 是从教 者一直 以来都 在探索 的 问题 。然而任何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 , 学生从接受英 语到学好是一个艰辛 的过程 , 笔者从教 以来感触最深 的就是保
说、 怕说成为所有学生的通病 , 在这样 的情况下 , 学生 的创新能 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只能遗憾地“ 夭折” 。 如今 的新教法提倡学生在课堂上 、在学习 中要大胆说 、 勇
持他们的兴趣 , 培养他们 的习惯 , 让他们 做 自己喜 欢做 的事 , 快
乐地学习 , 而 不 是 只 为 了一 种 任 务 。 学 生 接 受学 习最 主 要 的是 在课 堂 , 四十 分 钟 不 长 的 时 间 ,


让 学 生 成 为 课 堂 的主 人
级, 由于 对 学 生 情况 摸 不透 、 不了解 , 只能 在 前 进 中摸 索 。在 这
英语 这门语言早在多年前 已经列入小学生的学习科 目, 并 成为需要 重点考核 的学科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 笔者发现学生
个过程 中笔者 发现 , 在说、 读、 写的作业 中 , 学生 的进 度参差不 齐。 比如 : 写出一句英文长句要求朗读时 , 一些学生可以流利 朗 读, 一些学生磕磕 巴巴勉 强跟得上 , 还 有一些学生干脆 哑 口无 声。 这让笔者有种顾此失彼 的挫败感。抱着对每一个学 生都要 负责的想法 , 笔者决定要 以最快 的速度 了解班级所有学生 的情
设计轻松快乐的课堂活动至关重要 。笔者在三年级 He l l o 一课
中用 了这样 的方 法 , 收 到 了不 错 的效 果 。 在课 堂活 动 中 , 笔者 分
成了i个部分 : 演示 , 导读 , 板书跟读 。这些常规 的方法让他们 熟悉学习内容。 然后设计了几个不 同的小游戏 , 强化学 习内容 , 让学生慢慢理解 。 如抢板凳 、 卡通角色扮演及有关英语歌 曲。 利
用学生的好胜心, 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 , 抽去桌凳 , 每个小组学 习好的两个 带头进行情景对话 , 笔者在其 中不 时给予肯定和鼓
励, 那些差 的学生也敢慢慢尝试 了。 整节课 , 笔,在他们 有不适应 的时候给予调
整, 让他们真正地放 开。最后 , 鼓励 学生见面都要 用英语打招 呼, 把说 的能力养成一种习惯 。
二、 鼓励学生开 口说 英语 传统教育 的课 堂教学 中, 学生对教师是害 怕的 , 课堂上从 头到尾更是惜 言如金 ,只有教师高亢 的声音 回荡 在教室 的上
空, 偶尔或许有提问 , 学生的 回答却从 来都是中规中矩 , 从不逾 越那 个小 小范 围。 或许许许多多的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创新 想法 , 或许好多时候都有 对各种问题 的质疑 , 只是 一触碰到教 师的眼神 , 刹那 间被教 师唯我独尊的气势压倒 。不敢说 、 不善
新 校 吲
X i n X i a o Y H a r l
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话语权的回归
项 晨 曦
( 临海市大洋小学 , 浙江 台州 3 1 7 0 0 0 )

要: 学生的课 堂话语权主要是指在课 堂教 学活动 的实
三、 让缺点“ 隐形 ”
施过程 中, 学生具有 与教 师积极主动对话 的权 利 , 对各种形 式
况, 后来终于掌握 了所 有学生的情况 , 就琢磨要做一 个教学实
验, 制订一 系列计划 、 实施一些举措 来改变这种现状 , 让每一名 学生都踏踏实实、 安安稳稳地走好每一步。
四、 让学生在玩中学 , 在 学 中玩
把学生作为课 堂主体 , 自己仅为主导 , 最终实现教 师把话语权
还 给 学 生 的 目标 。
因, 许 多教师对待学生全部都是“ 一视同仁” , 从来 不管进 度差 、
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是否能跟得上。 结果导致同一个班级 内的学 生出现“ 两极分化” 严重的现象。这是在教学中所 不能容忍的 , 这也是一个 教师教学 中的败笔。 笔者在教学过 程中也曾犯过类似 的错 误 ,刚接 手一个班
敢说 , 这为学生提供 了一 个畅所欲言 的机会 , 但这需 要教师 的 鼓励 作为推动 。笔者认为 向学生发出表扬 、 赞许与传达信任是 最好 的鼓励方式 。 学生不敢说其实是怕说错换来教师的责备和 同学 的嘲笑 , 这个时候教 师就要努力发掘学生语言 中的长处给
予赞扬 , 提取学生思路 中的可行性因素给予认 可 , 相信有此种 经历的教师都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 教师会惊异于一个鼓励 的 眼神给学生带来 的动力是多么无穷 !英语 课堂需要语言交流 ,
课程的理 解、 质 疑 的权 利 , 以及 对教 师 权 威 的 挑 战 和 解 构 的权
自古 以来 , 人 的能力都有优 劣之分 , 在 同一个班 级内这种 情况更是鲜 明。在 曾经的教学中 , 为 了赶教学进度或是其他原
利等。为充分调动 学生参与课堂学 习的积极主动性 , 就要 让学 生充分 享有 和运用课 堂话语权 , 这样 , 还可 以保证 师生互动 的 顺利和有效开展 , 引发更深层 次的思考 。 关键词 : 小学英语 ; 课 堂; 话语权
在学习过程 中一 直处于被动 的地位 , 而英语学 习最重要 、 最基
本的方式偏偏是学 习者要 自由交流才能达到 目的。因此 , 要想
改变这种 现状 , 让学生掌握话语主动权是当务之急。 中国 自古 以来 “ 师道 尊严 ” 的思想 根深 蒂固。 要想打破这种
局面 : 首先 , 教师要一改往 日沉闷 、 刻板 、 严厉的形象 ; 其次是提 高学生 的地位 , 英语 是一 门语言 , 必须让学生能用语 言大胆表 达才能成就其 意义 , 再次 , 教师要 改变陈腐 的观念 , 推陈 出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