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焙烤食品
焙烤工艺学1(DOC)
![焙烤工艺学1(DOC)](https://img.taocdn.com/s3/m/903619988762caaedd33d4d8.png)
一、焙烤食品的概念焙烤食品是指以谷物为主原料,采用焙烤加工工艺定型和熟制的一大类食品。
二、焙烤食品的特点(1)所有焙烤食品均以谷物为基础原料;(2)所有焙烤食品均以焙烤工艺成熟和定型;(3)所有焙烤食品均属于固态食品;(4)所有焙烤食品均可以直接食用;(5)大多数以油、糖、蛋品为主要配料。
三、约翰·蒙塔古三明治四世伯爵。
两片面包之间夹点肉。
后来风糜全世界的三明治(Sandwich)面包。
四、按发酵和膨化方法分类(1)用培养酵母或野生酵母使之膨化的制品:包括面包、苏打饼干、烧饼等。
(2)用化学方法膨松的制品:各种蛋糕、炸面包圈、油条、饼干等。
总之是利用化学疏松剂小苏打、碳酸氢铵等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制品膨化。
(3)利用空气进行膨化的制品:天使蛋糕(Angel Food Cake)、海绵蛋糕(SpongeCake)等不用化学疏松剂的食品。
(4)利用水分气化进行膨化的制品:主要指一些类似膨化食品的小吃,它不用发酵也不用化学疏松剂。
1、我国粮食生产消费,为何还从境外进口粮食?(1)种类太少,引进新品种。
(2)质量不佳2、角质和粉质小麦从表观看是如何区分的?按照小麦胚乳的质地可分为粉质和角质小麦。
一般识别方法是将小麦以横断面切开,观察其断面,如果呈粉状就称作粉质小麦,呈半透明状就称作角质或玻璃质小麦,介于两者之间的也称中间质小麦。
4、世界很矛盾,不完美,靠近小麦籽粒中心的胚乳蛋白含量(高?低?)质量(好?坏?)。
胚乳是制造面粉的主要来源部分。
细胞极小,细胞膜很薄,内含淀粉(Starch)和面筋质(Gluten-Parenchyma)。
越近麦粒中心的胚乳其面筋含量越少,但是其面筋质量越好。
5、小麦维生素营养中,有少量?不含?所以为弥补主食营养不足,哇哈哈开发了?饮品。
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小麦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较多,含有少量的维生素A,微量的维生素C,但不含维生素D。
6、美国杜伦麦属于?小麦,适合制作??特硬的小麦粉不适于作面包,而主要制成硬质小麦内胚乳粉(Semolina),用来生产通心粉(Macaroni)。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训报告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3d9cd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0.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焙烤食品作为我国传统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提高我国焙烤食品的工艺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校特开设了焙烤食品工艺学实训课程。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焙烤食品的原辅材料、生产配方、加工工艺及设备。
2. 掌握焙烤食品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焙烤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原辅材料的学习与识别- 面粉:小麦粉、玉米粉、米粉等。
- 糖和糖浆:白糖、红糖、糖浆、糖醇等。
- 油脂:植物油、动物油、起酥油等。
- 乳及乳制品:牛奶、奶粉、酸奶、奶酪等。
- 蛋及蛋制品:鸡蛋、鸭蛋、蛋粉等。
- 食盐、水、膨松剂、酵母等。
2. 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 面团调制:包括面粉、水、酵母、糖、盐等原辅材料的混合,以及发酵过程。
- 成型:将面团加工成各种形状,如面包、饼干、蛋糕等。
- 焙烤:将成型后的食品放入烤箱中,进行高温烘焙。
- 冷却:将焙烤好的食品冷却至室温。
3. 焙烤食品的常见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 面团问题:如面团过硬、过软、发酵不良等。
- 焙烤问题:如表面焦糊、内部未熟、口感不佳等。
- 质量控制:如色泽、形状、口感、营养等方面的控制。
4. 新型焙烤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乳化剂、面团改良剂、增稠剂、着色剂、食品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等。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讲授、阅读教材等方式,了解焙烤食品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的制作。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面团调制、成型、焙烤等工艺。
3. 质量分析- 对制作的焙烤食品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与反思- 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焙烤食品工艺学
![焙烤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7c94af7f1922791688e8db.png)
焙烤食品工艺学讲稿第一章概述阐述焙烤食品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新的研究动态。
一、焙烤食品的概念焙烤制品(食品):是泛指用面粉及各种粮食及其半成品与多种辅料相调配,或者经过发酵,或者直接用高温烘焙,或者用油炸而成的一系列香脆可口的食品。
基础原料:谷类主要原料:油、糖、蛋二、焙烤食品发展的历史焙烤食品多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所以焙烤食品的生产和发展与小麦的栽培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按照人文学的观点,不但把人类的饮食文化当成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还认为人类的饮食文化是从芋文化、杂谷文化、米文化发展到小麦文化这一淀粉文化层的最高峰的。
6000年前,埃及已有用谷物制作的类似面包的食品;公元前1175年,埃及首都的宫殿壁画上发现了面包的图案;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从埃及学会了发酵面包的方法;公元前312年,罗马出现了面包作坊;中世纪后,法国逐步形成了大陆式面包:小麦粉+少量其他谷物+盐;英式面包:面包+牛奶+黄油;英美式面包:面包+糖+黄油+其他辅料。
三、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1.原辅材料逐步规格化、专用化2.生产工艺日臻完善和成熟3.行业行管体系不断加强,产品标准不断完善4.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四、焙烤食品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1.基础原辅材料供应全部达到规格化和专用化2.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3.大力采用现代高新技术4.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5.大力加强相关行业间专业化协作6.安全、健康位于首位7.保健、功能性产品发展迅速8.低能量、无糖产品开发增长第二章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第一节面粉是制造面包,饼干的最主要原料,面粉的工艺性质受小麦品种、生长地区的土壤、气候、加工方式的影响,给制作面制食品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小麦和面粉的化学、物理性质,并利用所掌握的性质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在生产中随时调节工艺操作条件。
一、小麦的结构与成分胚乳: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约占麦粒总量的80%胚芽:约占麦粒干重的1.4 ~2.2%,麦粒中的脂肪主要小麦籽粒集中在胚芽中,另外还含有脂肪酶等。
焙烤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焙烤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866b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d.png)
焙烤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主要介绍焙烤食品的工艺学知识,内容包括面粉的性质及种类、面团制备、面包、蛋糕的制作、烘焙设备的选购和使用等。
这门课程适合食品科技、烘焙制作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焙烤食品的基本制作工艺、质量控制技术和烤箱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设置1. 面粉的性质和种类本部分内容将主要介绍面粉的性质和种类。
首先介绍面粉的基本成分,掌握面粉的品种和性质,如面筋含量、蛋白含量等指标,以及不同类型的面粉的使用方法。
2. 面团制备本部分内容将介绍面团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准备、面团的配方设计和搅拌工艺、发酵工艺等环节。
学生将掌握面团的基本搅拌方法和酵母的使用方法。
3. 面包的制作本部分内容将主要介绍面包的制作方法和工艺,包括面包的形状、面团的醒发工艺、烤制工艺等环节。
学生将学习掌握制作法棍、蒜蓉面包、牛角面包、奶酥面包及吐司等面包的制作工艺。
4. 蛋糕的制作本部分内容将主要介绍蛋糕的制作方法和工艺,包括蛋糕的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及搅拌工艺、烘焙工艺等环节。
学生将学习掌握制作海绵蛋糕、戚风蛋糕、提拉米苏蛋糕等蛋糕的制作工艺。
5. 烤箱的选购和使用本部分内容将主要介绍如何选择和使用烤箱,包括烤箱类型和选购、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学生将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烤箱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烤箱维护和保养。
三、课程实验本门课程需要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包括:1.面团制备实验:学生将进行面团的主要搅拌过程实验,学习面团制备技巧。
2.面包制作实验:学生将学习掌握制作不同类型面包的工艺和技巧。
3.蛋糕制作实验:学生将学习蛋糕的制作技巧和工艺。
4.烤箱使用实验:学生将学习烤箱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四、课程考核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实验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
1.期末考试: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将涵盖本学期全部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核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食品工艺学——焙烤食品
![食品工艺学——焙烤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390d118484868762caaed585.png)
焙烤食品第一节焙烤食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发展现状(1)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落后设备陈旧,未经过改造,技术含量少,管理模式陈旧,死板。
(2)基础原料质量和品种有待提高和丰富。
(3)经营模式陈旧,有待改进在经营模式方面。
(4)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由于烘焙行业介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技术人员大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2发展前景烘焙食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应时适口,丰富多彩,不断推陈出新。
除传统的普通烘焙食品外,近些年又出现了强化营养,注重保健功能的烘焙制品。
既可以在饭前或饭后作为茶点品味,又能作为主食吃饱,满足多种消费者的不同需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因此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前景第二节焙烤食品定义及分类1焙烤食品的定义指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2焙烤食品的分类(1)面包类A 硬式面包有浓郁的麦香味,其表皮松脆芳香,内部柔软具韧性,是吸引人的最大特色,并且是所有面包中油脂含量最少的,全麦面包与杂粮面包均属此类。
B 软式面包主要以吐司烤盘所烘烤出的面包,其特色为组织细、样式美观,普通的吐司面包及水果面包均为此类。
C 软式餐包软式面包较其他种类的面包更柔软,且具有甜味,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油脂。
D 果子面包加有果酱和果料(2)饼干类A粗饼干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经调粉、成形、烘烤等工艺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B韧性饼干其外观光滑,表面平整,印纹清晰,断面结构有层次,咀嚼有松脆感,耐嚼,表面有针眼。
C酥性饼干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较多的油脂和砂糖制成的口感酥脆的饼干.D发酵饼干以小麦粉、糖、油脂为主要原料,酵母为疏松剂,加入各种辅料,经调粉、发酵、辊压成型、叠层、焙烤制成的松脆且具有发酵制品特有香味的焙烤食品。
(3)糕点类A 蛋糕B 点心(4)松饼类A派类B丹麦式松饼C牛角可松D我国的千层油饼第三节面包的生产工艺面包生产工艺主要三大过程:面团搅拌→面团发酵→面包的整形→醒发→成品焙烤→冷却包装1面团搅拌:1.1面团的调制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面筋蛋白和淀粉吸水润胀,最后得到一个具有良好黏弹性、延伸性、柔软、光滑面团的过程。
食品工艺学4(焙烤)
![食品工艺学4(焙烤)](https://img.taocdn.com/s3/m/30dd28257375a417866f8ff1.png)
食品工艺学4(焙烤)第三章饼干生产工艺第一节名称与分类一名称饼干这一名词来源于法国,称为Biscuit,其意是再次烘烤的面包,它属于非主食,是一种比较方便、大众化的食品。
二分类饼干的花色品种很多,要将饼干严格分类并非易事,按工艺特点可将饼干分成四大类。
1 一般饼干(1)按制造原理分类韧性饼干、酥性饼干(2)按照成型方法分类印硬饼干、冲印软性饼干、挤出成型饼干(线切饼干、挤条饼干)、挤浆成型饼干、辊印饼干。
2 发酵饼干(1)苏打饼干(2)粗饼干(3)椒盐卷饼3 派类4 深加工花样饼干第二节生产工艺流程一酥性饼干生产工艺流程物料1,2,3予混头子和生坯次品↓↓↑面粉→过筛→调粉→小轧车→成型→拾头子→烘烤→冷却→拣次品→成品其中:物料1 砂糖、糖浆、水组成的糖水物料2 油脂、抗氧化剂组成的混合物物料3 蛋、奶粉、磷脂、色素、小苏打、阿莫尼二韧性饼干生产工艺流程物料1,2,3、4↓面粉和淀粉→过筛→调粉→静置→辊压→冲压成型→烘烤→冷却→整理→成品其中:物料1 砂糖、糖浆、水组成的糖水物料2 油脂、磷脂、组成的混合物物料3 奶粉过筛物料4 碳酸氢钠、碳酸氢氨、食盐经过溶化过滤后溶液第三节面团的调制面团的调制是饼干生产中首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它是将各种原辅材料按照配方要求配合好,再根据工艺特点按一定次序把料进行调制。
一面团调制的基本过程面团的形成过程是逐步由自由水转变为水化水的水化过程,它分为三个阶段。
1 面团拌和阶段:物料呈分散的非均态混合态。
2 面团形成阶段:整个面团外观上呈现软硬不一的状态。
3 面团成熟阶段二酥性面团的调制酥性面团调制面团温度为20-26o C,故俗称冷粉。
为达到酥性面团调粉要求,需适当控制面筋的吸水率,故调粉过程中控制好几方面的因素。
1 配料次序油、糖、水等辅料先搅拌混合,再与面粉、奶粉等原料混合。
目的限制面筋性蛋白质水化作用,控制面筋形成的程度。
2 糖、油用量糖、油都具有反水化作用,能把已吸收的水排挤出来,使面团变软。
食品工艺学-焙烤
![食品工艺学-焙烤](https://img.taocdn.com/s3/m/1fdc8a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d.png)
食品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焙烤部分1.焙烤制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2.面筋性蛋白:麦谷蛋白:延展性和粘性好,弹性差,赋予面包延伸性。
麦胶蛋白:弹性好,延展性差,赋予面包弹性3.面粉在分类:①强力粉:湿面筋含量>=35% (干面筋>=11%)。
面团粘性和弹性大,适宜做面包②中力粉:湿面筋含量25%—35% (干面筋7%—11%)。
适宜做面条、馒头③弱力粉:湿面筋含量<=25% (干面筋<=7%)。
面团柔软,流变性好,适宜做糕点、饼干4.面筋:将面粉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
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5.高油脂面团的走油现象:面团温度超过油脂熔点,油脂熔化从面团析出的现象。
6.影响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①面团温度:影响面筋形成和酵母发酵。
适宜温度25—28℃②面团放置时间③面筋质量7.评价面筋质量的指标及分类指标:①延伸性:面积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②弹性: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③韧性:面筋对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④比延伸性:面筋每分钟自动延伸的厘米数分类:①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②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③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8.糖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①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②提供酵母发酵的碳源③糖对面团结构的影响(反水化作用)——双糖>单糖;糖浆>糖粉④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防腐;抗氧化9.氢化油:加氢到动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生成饱和度和熔点较高的固态酸性油脂。
10.起酥油: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酯交换油或它们的混合物,井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成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11.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主要区别:有固态、液态、粉末状,无水相,不可直接食用12.油脂在面包、饼干中的工艺性能:可塑性、起酥性、充气性、乳化分散性、稳定性。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063f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c.png)
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焙烤食品工艺,包括分类、原理、注意事项、加工方 法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为你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烘焙之旅。
什么是焙烤食品工艺?
1 定义
焙烤食品工艺是将食品借助热源作用,通过温度和时间掌控,从而实现烘烤及其它热加 工的食品生产工艺。
2 范畴
包括多种烘焙食品,如面包、饼干、蛋糕等等。
结束语
1 烘焙的快乐
2 前景展望
3 总结
焙烤食品工艺的魅力在于, 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制 作出美味的面包、饼干和 蛋糕等食品,为自己和家 人带来愉悦。
现代人对于健康的越来越 高的要求,意味着焙烤食 品工艺能够做到健康、美 味、环保是其未来发展的 方向。
本课程介绍了焙烤食品工 艺的基础知识,包含分类、 原理、注意事项、加工方 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通 过学习,可以让你更好的 掌握焙烤的技巧和方法, 制作出更美味的焙烤食品。
பைடு நூலகம்
温度和时间是掌控焙烤的关键因素,要 根据不同的食材和烘烤工艺进行调整和 掌控。
常见焙烤食品的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面包
揉搓、发酵、定型、二次发酵、 烘烤等流程需要掌握,如何让面 包发“丝”也是制作过程中的重点。
饼干
有切割、压制、模压等多种制作 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好整个烤制 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
蛋糕
制作程序繁多,需要掌握打发蛋 白,蛋糕发生的情况,烤制温度 和时间等。
微波烤
使用微波炉进行烘烤, 短时间内加热到温度, 多用于蛋糕的制作。
焙烤食品工艺的原理
基本原理
食品在焙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物化变化,如蒸发、酥化、焦糊、发酵等,其过程和结果主 要取决于温度和时间。
与其它加工工艺的区别
焙烤工艺学ppt课件
![焙烤工艺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4a4d7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 第一节 小麦粉
一、小麦的种类
1、按播种季节分: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 冬小麦(Winter Wheat):秋季播种,初夏成熟。 ➢ 春小麦(Spring Wheat):春季播种,夏末收获。 ➢ 根据气候条件,我国小麦划分为三大自然产区
➢ (1)北方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 东、陕西)
of Fat)
• 影响起酥性的原因 • (1)油脂的种类 • (2)油脂的用量 • (3)温度 • (4)辅料 • (5)搅拌混合的方法及程度 • 2、油脂的可塑性(plasticity) • 3、油脂的充气性 • 4、油脂的乳化性
5、油脂的润滑作用
• 第三节 糖和糖浆 • 一、糖的种类 • 1、白砂糖(white granulated sugar) • 2、绵白糖 • 3、蜂蜜(honey) • 4、饴糖(Malted Syrup Solid) • 5、淀粉糖浆
➢公元前8世纪,埃及人将发酵技术传到了 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
➢发酵面包于公元前600年传到希腊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和埃及,面包制作技 术又传到了罗马。
➢罗马人又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到了匈牙利、 英国、德国和欧洲各地。
➢18世纪末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大批的家 庭主妇离开家庭纷纷走进工厂,从此面 包工业兴起。同时,制作面包的机械开 始出现。
➢ (2)南方冬麦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四 川、湖北)
➢ (3)春麦区(主要包括黑龙江、新疆、甘肃)
• 2、按皮色分类: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
• 白皮小麦:其种皮中无色素而呈黄白色或乳 白色。它具有皮薄、质软、出粉率高、筋力 小等特点。
• 红皮小麦:其种皮含有色素而呈黄色、红色 等多种颜色。它具用皮厚、质硬、出粉率低、 筋力较大、结构紧密等特点 。
焙烤食品工艺学
![焙烤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f9f557360cba1aa911da0e.png)
绪论烘烤食品——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基本原料,通过发酵,高温焙烤过程而熟化的一大类食品叫烘烤食品。
焙烤食品的历史:国外最早在古埃及,国内:三国,北魏,元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第一章(重点)小麦分类:按生长条件1.冬小麦(温带)2.春小麦(寒带)白色(硬质粒,软质粒)红色(硬,软质粒),混合色(硬,软质粒)硬质粒与软质粒区别:硬质粒又叫角质粒,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品质好,筋力强,细胞排列整齐有序。
软质粒又叫粉质粒,筋力弱,排列无序。
为什么面粉中的水分不能太高?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皮层:9%,主要是纤维素糊粉层:3-4%,主成分色素和蛋白质胚乳淀粉层:80-86%,薄壁细胞组成,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籽粒胚(胚芽):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千粒重,容积重都是越大,小麦越好。
(看期中试卷)小麦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小麦粉的化学性质:1. 淀粉(支链多于直链)2. 蛋白质:a.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b. 非面筋蛋白:球蛋白和麦白蛋白面筋蛋白:不溶于水,可形成面筋,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3. 脂质:胚芽,糊粉层,2-4%,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时要除去面筋定义: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柔软性的胶状物就是面筋。
可将面筋分为以下三类:(重点)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或弹性中等,延伸性适中;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由于自身重力而自然延伸和断裂,还会完全没有弹性,或冲洗面筋时不黏结而冲散。
简答:形成面筋的蛋白是哪两种?各自有何特性?如果麦胶蛋白或麦谷蛋白太多,各自会导致什么后果?(重点)答: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面粉内所含蛋白质越高,制作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011c0641ed9ad51f01df22f.png)
目录1.目录―――――――――――――――――――――――――――――1 2.前言―――――――――――――――――――――――――――――2 3.实验一焙烤食品的品尝与评价―――――――――――――――――3 4.实验二面粉面筋值的测定---------------------------------------8 4.实验三面包制作―――――――――――――――――――――――10 5.实验四蛋糕制作的配方研究――――――――――――――――――13 6.实验五糕点制作―――――――――――――――――――――――14 7.实验六韧性饼干制作―――――――――――――――――――――16 8.实验七蛋挞制作----------------------------------------------17前言焙烤工艺学是食品工艺学中的一大分枝,而焙烤制品是以谷类作为基本原料,采用焙烤工艺手段加工而成的一类制品。
它在食品工艺专业中属于专业课。
本课程以饼干和面包工艺作为讲课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焙烤制品的特点,涉及的范围以及最基本的工艺操作方式,以此来带动其他同类焙烤产品工艺学习,为今后从事有关研究打下基础。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是《焙烤食品工艺学》的组成部分,是学习《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了解并掌握一般食品加工的工艺过程,了解并掌握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实验一、焙烤食品的品尝与评价实验学时数:2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焙烤食品品尝与评价的方法二、实验内容进行焙烤食品品尝与评价三、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刀、托盘、卷尺、各种焙烤食品若干四.实验原理各种打分技术常用来试验及使主观评价标准化。
属性所列举的数目根据个人要求而定。
照片或图片与属性的打分常用作观察者在试验及标准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
用这种方法可以改进打分的一致性。
五、实验流程与步骤焙烤食品品质测定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于专家的主观评价,因为实在难以给焙烤食品的某些极为“个人化”特征以客观的测量。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面包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面包](https://img.taocdn.com/s3/m/8de821537f1922791788e87b.png)
实验一、面包制作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通过试验了解糖、食盐、水等各种食品添加剂对面包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以面粉为主料,加入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面包三、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1、原材料:面包粉、砂糖、黄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泡打粉、水等。
2、仪器设备:和面机、醒发箱、烤箱、烤盘、台秤、面盆、烧杯等。
四、实验原理: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以酵母、水、蔗糖、食盐、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过面团的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面团在一定的温度下经发酵,面团中的酵母利用糖和含氮化合物迅速繁殖,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增大,结构酥松,多孔且质地柔软。
一次发酵法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又称直捏法、直接面团法等。
其特点:比多次发酵法具有生产周期短,节省人力、动力和所需设备厂房,发酵损失少等优点。
本次实验是采用的是后糖后盐法,先将除食盐和70%的糖调制成面团,发酵2h后,再加入食盐和70%的糖搅拌捏合。
五、实验流程与步骤1、配方主食面包标准配方见下表,仅供参考。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1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2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3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4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5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6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7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8第二次调粉加入剩余的13.3%的糖146.3g ,1%的食盐11g。
焙烤食品工艺学01-绪论
![焙烤食品工艺学0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e03af8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e.png)
另外,还有按生产地域分类、产业特点分类等。 按照生产工艺特点分类有如下一些种类: (1)面包类 包括听型面包、硬式面包,软式面包、 主食面包、果子面包等。 (2)松饼类 包括牛角可松、丹麦式松饼、派类及 我国的千层油饼等。 (3)蛋糕类 (4)饼千类 (5)点心类。
二、焙烤食品的发展趋势
(1)烘焙食品的基础材功料能成逐分步开发专业 不同烘焙食品对面粉的要求也不同,我国开
饼干是一种用面粉加糖、鸡蛋、牛奶等烤制 的小而薄的块状食品。它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 英国。
我国饼干生产起步较晚,合资企业占市场主 导,近年来,饼干业的生产工艺、自动化机械设 备、包装技术的明显提高,使饼干业迅速发展 。
我国糕点起源于古代商周时期,唐宋时期已 发展为商品,元、明、清代得到继承和发展,清 代的糕点作坊已遍及城乡。
(6)经营模式的改进 成熟的烘焙市场离功不能开成分分开工发 合作,烘焙行业
特别是烘焙原料将会出现更为细致的分工。
(7)烘焙食品行业从功业能成人分员开发逐步专业化
(8)加强行业管理,标准不断完善
焙烤食品工业的不功断能成发分展开发,促进了本行业的 管理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地科研部门成立了焙 烤食品研究机构,许多大学、专科院校(职业技 术学院)开设焙烤食功品能成加分工开发技术课程。有些学校 专门开设培训技术人员,推广焙烤技术,这些对 我国烘焙行业发展十分有利。
(4)焙烤食品的原料多样化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功制能作成分面开包发 的原料除了小麦 粉、黑麦粉以外,还有荞麦粉、糙米粉、玉米粉 和其它杂粮等。发达国家超市货架上各种原料烘
功能成分开发
焙产品琳琅满目。
(5)发展功能型焙烤食品
功能性烤焙产品已功在能欧成分美开国发 家兴起,低糖、 低脂及功能型的焙烤食品受到欢迎。如玉米面包、 荞麦面包可以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添加了低聚糖 和糖醇的烘焙产品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病、高血 压等患者食用。焙烤食功能品成中分开添发加植物纤维素(大 豆蛋白粉、麸皮、燕麦粉、花粉等)可预防便秘 和肠癌。
食品工艺学-焙烤
![食品工艺学-焙烤](https://img.taocdn.com/s3/m/14ffb1de2cc58bd63186bdb7.png)
《食品工艺学》-焙烤部分1.焙烤制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2.面筋性蛋白:麦谷蛋白:延展性和粘性好,弹性差,赋予面包延伸性。
麦胶蛋白:弹性好,延展性差,赋予面包弹性3.面粉在分类:①强力粉:湿面筋含量>=35% (干面筋>=11%)。
面团粘性和弹性大,适宜做面包②中力粉:湿面筋含量25%—35% (干面筋7%—11%)。
适宜做面条、馒头③弱力粉:湿面筋含量<=25% (干面筋<=7%)。
面团柔软,流变性好,适宜做糕点、饼干4.面筋:将面粉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
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5.高油脂面团的走油现象:面团温度超过油脂熔点,油脂熔化从面团析出的现象。
6.影响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①面团温度:影响面筋形成和酵母发酵。
适宜温度25—28℃②面团放置时间③面筋质量7.评价面筋质量的指标及分类指标:①延伸性:面积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②弹性: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③韧性:面筋对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④比延伸性:面筋每分钟自动延伸的厘米数分类:①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②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③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8.糖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①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②提供酵母发酵的碳源③糖对面团结构的影响(反水化作用)——双糖>单糖;糖浆>糖粉④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防腐;抗氧化9.氢化油:加氢到动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生成饱和度和熔点较高的固态酸性油脂。
10.起酥油: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酯交换油或它们的混合物,井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成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11.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主要区别:有固态、液态、粉末状,无水相,不可直接食用12.油脂在面包、饼干中的工艺性能:可塑性、起酥性、充气性、乳化分散性、稳定性。
食品工艺学焙烤工艺
![食品工艺学焙烤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158a5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e.png)
1.面粉的筋力和面筋的工艺性能
③影响面筋形成的主要因素: 面团温度:温度过低会影响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
面团温度控制不好,会影响Yeast发酵和面团体积 的膨松。
面团放置时间: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需要经过一段
时间,故面团调制后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以利于 面筋的形成。
面粉质量:面筋的数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烘烤)及其管理
2
第一节: 前言
一、焙烤制品的特点和范围
焙烤制品是泛指糖食制品中采用焙烤工艺的一个大类 产品。
1.焙烤制品的特点: 2.范围
面包、饼干、糕点、夹馅饼(pie)、膨松食品 (snack food)等,还有近年发展的巧克力涂布的焙烤制 品、油炸食品与肉类制品的结合产品。
3
二、面包、饼干的发展
作用机理:将-SH基团氧化成—S—S—键,抑制蛋白
酶活性。目前使用最多的是Vc。
38
二)还原剂:
能够降低面团筋力,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 性的一类化学合成物。
机理:使蛋白质与分子中的二硫键断裂,转变成硫
氢键,蛋白质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降低面团的筋力 和韧性、弹性。
39
三)面团改良剂的应用
1.韧性面团 为调节面筋胀润度和控制面筋弹性强度,常用NaHSO3 作面团改良剂。其对面团的辊压有特殊作用,有利于 成形。
猪油、乳化起酥油、面包用人造奶油、全氧化起酥油 等。
选择油脂时首先考虑油脂的起酥性和风味,面包用油 脂其在面包中能均匀分散,润滑面筋网络,增大面包体 积,增强面团持气性,不影响酵母发酵能力,还能改善 面包内部组织、表皮色泽、口感等。
28
2.饼干用油脂:
选择油脂时优先考虑要有优良的起酥性、稳定性,其 次要有好的可塑性,可选用人造奶油、起酥油、氢化起 酥油,加入少量猪、奶油以调节风味。
食品工艺学焙烤制品工艺学资料
![食品工艺学焙烤制品工艺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12c52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6.png)
应选择发酵能力强、纯度高、添加剂少的辅料。
04
焙烤制品制作工艺
面团调制与发酵
原料及辅料
面粉、水、酵母、糖、油脂等 原料的准备和配比。
搅拌与发酵
面团搅拌、发酵时间、温度控 制、翻面等操作。
成熟度判定
面团成熟度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
成型与装饰
成型方法
手工成型、机械成型等。
装饰技巧
面团装饰、馅料添加、烤前喷水等。
酵母
使面团发酵,产生气体并赋予面团 独特的口感和质地。
盐
增强面团的口感和风味,同时平衡 酵母发酵的速度。
油脂
润滑面团,影响面团的延展性和质 地。
糖
提供甜味,同时影响面团的发酵速 度和色泽。
焙烤面团发酵原理及影响因素
发酵原理
酵母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乙醇,同时产生热 量,使面团膨胀。
种类
包括鸡蛋、鸭蛋等。
作用
提供黏性和营养,影响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选择标准
应选择新鲜、品质好的蛋品。
乳品
种类
01
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
作用
02
提供营养和黏性,影响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选择标准
03
应选择新鲜、营养价值高的乳品。
其他原料与辅料
种类
包括酵母、泡打粉、盐等。
作用
提供发酵、调味、营养等作用,影响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面包制作流程
面包的制作流程包括配料、搅拌、发酵、成型、烘烤、冷却等环 节。
制作要点
制作面包时需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好发酵时间和温度 ,以及烘烤温度和时间等。
蛋糕制作实例分析
蛋糕种类
根据口味和制作方法的 不同,蛋糕可分为多种 类型,如奶油蛋糕、巧 克力蛋糕、水果蛋糕等 。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c34a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4.png)
焙烤食品工艺特点
01
02
03
原料处理
焙烤食品原料需要进行清 洗、筛选、破碎等处理, 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口感。
加工过程
通过和面、成型、醒发、 烘烤等工艺步骤,实现食 品的加工和熟化。
设备要求
焙烤食品生产需要使用专 业设备,如烤箱、和面机、 成型机等。
焙烤食品发展趋势
健康化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 关注度提高,焙烤食品逐 渐向低糖、低脂、高纤维 等健康方向发展。
如全谷物、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提升焙烤食品营养价值。
功能性配料
如益生菌、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赋予焙烤食品特定健康功能,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替代性原料
如非麸质原料、无麸质面粉等,满足特殊人群(如麸质不耐受人群)的消费需求。
加工技术创新与实践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新型烘烤设备、节能工艺等,降低焙烤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生产效 率。
HACCP体系应用
危害分析
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识别。
关键控制点确定
明确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和操作规范。
监控与记录
定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和检测,记录相关数据,确保产品质量与 安全。
05
生产工艺实例分析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原料准备
选用优质小麦粉,添加适量的 水、酵母、盐、糖等。
创新化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 求,焙烤食品在口味、形 状、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
工业化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焙 烤食品生产逐渐向自动化、 智能化方向迈进,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2
原料与辅料
焙烤食品工艺教学课件
![焙烤食品工艺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7a21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e.png)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和口感的需求不断提高,焙烤食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 前景。
趋势分析
未来焙烤食品将更加注重健康、营养和功能性,同时将不断创新和开发新型焙烤 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பைடு நூலகம்
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焙烤食品正朝着低糖、低脂 、高纤维等健康方向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原料和工艺,以创新产品满 足市场。
02
焙烤原料与工具
原料介绍
面粉
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 根据蛋白质含量的不同 可以分为低筋、中筋、
高筋面粉。
糖
甜味来源,提供热量, 常见的有白砂糖、红糖
新工艺的探索与实践
低温焙烤
采用低温焙烤工艺,以保 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同时降低食品的热量和 脂肪含量。
真空焙烤
利用真空焙烤工艺,使食 品在密封环境下进行焙烤 ,以保留食品的原汁原味 和营养价值。
微波焙烤
探索和利用微波焙烤工艺 ,实现快速、均匀的加热 和焙烤,提高焙烤食品的 品质和口感。
焙烤食品的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蛋糕制作工艺
蛋糕分类
糖量控制
蛋糕可以根据原料、口感和用途的不 同分为多种类型,如海绵蛋糕、戚风 蛋糕、重油蛋糕等。每种蛋糕的制作 工艺和配方都有所不同。
糖在蛋糕制作中除了提供甜味外,还 起到稳定蛋白和影响蛋糕口感的作用 。适量的糖量可以增加蛋糕的细腻度 和口感层次。
蛋白打发
蛋白是制作蛋糕的重要原料之一,通 过打蛋器的高速搅拌,将蛋白打发至 硬性发泡状态,是制作蛋糕的关键步 骤。
05
焙烤食品的创新与发展
新原料的应用与开发
天然有机原料
利用天然有机原料,如有机面粉 、有机糖、有机油等,来制作焙 烤食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
食品工艺学焙烤制品工艺学资料
![食品工艺学焙烤制品工艺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1d85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资料2023-11-01contents •焙烤制品概述•焙烤制品原料与辅料•焙烤制品制作工艺•焙烤制品品种及制作方法•焙烤制品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焙烤制品应用与发展趋势目录01焙烤制品概述焙烤制品定义焙烤是指将物料置于热源上,经干燥、加热、熟化等过程,使物料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达到膨胀松脆、香美可口的加工过程。
焙烤制品是经过焙烤工艺加工的食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焙烤制品分类根据原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焙烤制品可分为面包、饼干、蛋糕、月饼等不同类型。
焙烤制品的定义与分类特点独特的口感:焙烤制品具有香甜可口、松脆酥软、细腻柔软等特点,给人以美味的享受。
营养价值:焙烤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优势易于消化吸收:焙烤工艺能够改善物料的内部结构和口感,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便于携带和储存:焙烤制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和稳定的储存性能,便于携带和储存。
焙烤制品的特点与优势焙烤制品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发展趋势健康营养: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焙烤制品向健康营养方向发展,如低糖、低脂、高纤维等健康面包、饼干类产品的研发。
个性化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焙烤制品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如定制化、创意性产品不断涌现。
•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焙烤制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焙烤制品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焙烤制品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前景展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焙烤制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企业应注重产品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企业应加强国际化战略和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02焙烤制品原料与辅料种类作用选择标准提供焙烤制品的基础结构,影响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焙烤食品第一节焙烤食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发展现状(1)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落后设备陈旧,未经过改造,技术含量少,管理模式陈旧,死板。
(2)基础原料质量和品种有待提高和丰富。
(3)经营模式陈旧,有待改进在经营模式方面。
(4)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由于烘焙行业介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技术人员大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2发展前景烘焙食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应时适口,丰富多彩,不断推陈出新。
除传统的普通烘焙食品外,近些年又出现了强化营养,注重保健功能的烘焙制品。
既可以在饭前或饭后作为茶点品味,又能作为主食吃饱,满足多种消费者的不同需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因此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前景第二节焙烤食品定义及分类1焙烤食品的定义指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2焙烤食品的分类(1)面包类A 硬式面包有浓郁的麦香味,其表皮松脆芳香,内部柔软具韧性,是吸引人的最大特色,并且是所有面包中油脂含量最少的,全麦面包与杂粮面包均属此类。
B 软式面包主要以吐司烤盘所烘烤出的面包,其特色为组织细、样式美观,普通的吐司面包及水果面包均为此类。
C 软式餐包软式面包较其他种类的面包更柔软,且具有甜味,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油脂。
D 果子面包加有果酱和果料(2)饼干类A粗饼干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经调粉、成形、烘烤等工艺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B韧性饼干其外观光滑,表面平整,印纹清晰,断面结构有层次,咀嚼有松脆感,耐嚼,表面有针眼。
C酥性饼干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较多的油脂和砂糖制成的口感酥脆的饼干.D发酵饼干以小麦粉、糖、油脂为主要原料,酵母为疏松剂,加入各种辅料,经调粉、发酵、辊压成型、叠层、焙烤制成的松脆且具有发酵制品特有香味的焙烤食品。
(3)糕点类A 蛋糕B 点心(4)松饼类A派类B丹麦式松饼C牛角可松D我国的千层油饼第三节面包的生产工艺面包生产工艺主要三大过程:面团搅拌→面团发酵→面包的整形→醒发→成品焙烤→冷却包装1面团搅拌:1.1面团的调制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面筋蛋白和淀粉吸水润胀,最后得到一个具有良好黏弹性、延伸性、柔软、光滑面团的过程。
1.2面团搅拌的投料顺序调制面团时的投料次序因制作工艺的不同略有差异。
一次发酵法的投料次序为:先将所有的干性原料(面粉、奶粉、砂糖、酵母等)放入搅拌机中,慢速搅拌2min左右,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湿性原料(水、蛋、奶等),继续慢速搅拌3~4min,最后在面团即将形成时,加入油脂和食盐,快速搅拌(4~5 min),使面团最终形成。
加入食盐和糖目的:抑制面粉水化的作用二次发酵法是将部分面粉和全部酵母、改良剂、适量水和少量糖先搅成面团,一次发酵后,再将其余原料全部放入和面机中,最后放入油脂和盐。
1.3面团搅拌时间的确定搅拌时间一般需15~20 min1.4加水量加水量越少,会使面团的卷起时间缩短, 但水分过少时,会使面粉的颗粒难以充分水化,形成面筋的性质较脆,稳定性较差。
故水分过少,做出的面包品质较差。
1.5面团温度的控制控制在26~28℃,因为酵母菌的最适温度在28℃以下.2面团的发酵面团的发酵以酵母为主,发酵是使面包获得气体、实现膨松、增大体积、改善风味的基本手段。
酵母的发酵作用是指酵母利用糖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生成CO2气体的过程.3面包的整形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一定形状的面包坯称做整形。
整形包括分块、称量、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
但要注意在整形期间,面团仍进行着发酵过程.4醒发指将成型好的面团放入暖房,使面团中的酵母重新产生气体使面团体积增大,最后醒发的温度为35~38℃。
相对湿度是为80~85%,如果温度过高面团内外的温差较大,使面团醒发不均匀,会引起内部组织不好。
过高的温度还会使面团的表皮的水分蒸发过多,过快面是造成表面结皮,成品表皮会很厚。
温度如超过40℃,还会使面包产生酸味,只是因为乳酸最佳的繁殖温度是40~45℃,如果在这温度下醒发,乳酸菌会迅速殖而使面包变酸。
温度过低则醒发过慢,时间较长,还会便产品扁平。
5面包的焙烤指醒发好的面包坯在烤炉中成熟的过程。
焙烤条件的范围大致为180~220℃,时间15~50 min。
因此在这三个基础上又分为三种A一次发酵法(直接法) B二次发酵法(中种法) C快速发酵法.A 秤重→搅拌→基本发酵(约两小时)→分割整型→最后发酵(40-60分钟)→烘烤B 60%-85%面粉+55%-60%水+酵母=中种面团→搅拌→基本发酵(两小时以上)→与40%-15%面粉+水+糖+油+盐→第二次搅拌→延续发酵(20-40分钟)→分割整型→最后发酵→烘烤C秤重→搅拌→发酵→分割整型→烘烤5 制作面包实例圆顶面包5.1.1 生产工艺流程配料→和面→醒面→压片→卷条、分块→整形→摆盘→烘烤→成品5.1.2 醒面和好面或发好面后再放在不通风处放一会儿,然后才“塑形”,目的是为了使蒸出的面食口感更松软,或是煮出的面食更软嫩好吃。
第四节饼干的生产工艺1原辅料预处理→面团的调制→辊轧→成型→焙烤→冷却→包装1.1 面团的调制原料的选择和调粉1.2辊轧排除面团中的气泡,改善制品内部组织或使面团具有一定的粘接力,不易断裂,把原来的面团辊轧成型状规则厚度一致的面片。
目的 1)改善面团的黏弹性2)使面团组织成为有规律的层状均整分布3)使产品组织细腻1.3饼干成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饼干,成型方式是有差别的,成型前的面团处理也不相同。
主要分为:冲印成型、辊印成型、辊切成型。
1.4 饼干的焙烤饼干焙烤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产品水分,使其熟化,并赋予产品特殊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
在焙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饼干的体积增大,并形成多孔结构,淀粉胶凝,蛋白质变性凝固,使饼干定型。
对于配料不同、大小不同、厚薄不同的饼干,焙烤温度,焙烤时间都不相同。
1.5冷却刚出炉的饼干表面温度在160℃以上,中心温度也在110℃左右,必须冷却后才能进行包装。
冷却目的。
:一方面,刚出炉的饼干水分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口感较软,在冷却过程中,水分进一步蒸发,同时使水分分布均匀,口感酥脆;另一方面,冷却后包装还可防止油脂的氧化酸败和饼干变形2韧性饼干生产工艺流程2.1疏松剂主要用于蛋糕、油条、包子、饼干、桃酥类等面制品的快速制作,具有产气多、用量少、蓬松快、色泽好的特点2.2面团调制韧性面团的调制,不但要使面粉和各种辅料充分混匀,还要通过搅拌,使面筋蛋白与水分子充分接触,形成大量面筋,降低面团黏性,增加面团的抗拉强度,有利于压片操作。
另一方面通过过度搅拌,将一部分面筋在搅拌桨剪切作用下不断撕裂,使面筋逐渐处于松弛状态,一定程度上增强面团的塑性,使冲印成型的饼干坯有利于保持形状。
韧性面团的调制时间一般在30~35 min。
2.3面团改良剂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
2.4饼干成型韧性饼干一般需辊轧或压片3酥性饼干生产工艺流程3.1混合过筛将其原料混合在一起进行过滤3.2面团调制在酥性面团调制过程中,要不断用手感来鉴别面团的成熟度。
即从调粉机中取出一小块面团,观察有无水分及油脂外露。
如果用手搓捏面团,不粘手,软硬适中,面团上有清晰的手纹痕迹,当用手拉断面团时,感觉稍有连接力,两拉断的面头不应有收缩现象,则说明面团的可塑性良好,已达到最佳程度。
面团调制好后,适当静置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使面筋蛋白水化作用继续进行,以降低面团黏性,适当增加其结合力和弹性。
若调粉时间较长,面团的黏弹性较适中,则不进行静置,立即进行成型工序。
面团是否需静置和静置多少时间,视面团调制程度而定。
3.3饼干成型酥性饼干一般直接成型,而生产威化饼干则需挤浆成型4.饼干的实例玉米苏打饼干1.1 材料玉米粉40kg、白面粉60kg、小苏打1kg、干酵母2kg、食盐1.5kg 和植物油14kg。
1.2 工艺流程玉米粉、白面粉、酵母、水→第1次调粉→第1次发酵→第2次调粉→第2次发酵→压面、包油酥→成形→烘烤→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其中第2次调粉添加的原料为:玉米粉、面粉、水、小苏打、油脂和食盐。
1.3 操作要点(1)第1次调粉与发酵首先把玉米粉与白面粉按4∶6的比例混合均匀,过筛备用。
取总发酵量50%的混合粉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酵母和水,搅拌4min左右,然后放置在温度为28℃、湿度为75%~80%的环境中发酵6h。
(2)第2次调粉与发酵将第1次发酵好的面团中加入剩余的混合粉,再加入油脂、精盐和水等辅料,最后加入小苏打,在搅拌机中搅拌4min左右,置于温度为28℃、湿度为75%~80%的环境中发酵3h。
(3)压面与包油酥将油脂、玉米面粉和精盐混合均匀,制成油酥备用。
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到压面机中先压7次,折叠4次,包入油酥,再压6次,折叠4次。
面团压至纯滑,并使面团形成数层均匀的油酥层便可。
(4)成形与烘烤把面团压成2mm厚的面块,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条状,放进烤盘中,再在面片上打上分布均匀的针孔,放到烘炉中进行烘烤。
烘烤初期把底火调为250℃、面火为220℃,中期把面火逐渐升高至250℃、底火逐渐降低至220℃,最后阶段把底火和面火都降至200℃,烘烤大约10min,至饼干呈金黄色。
(5)冷却与包装烘烤好的饼干完全冷却后,再进行包装。
1.4 面团发酵度的测定将酵母与其他材料调制好的面团,置于量筒中,在试验条件下发酵,面团所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升高,测定其膨胀高度来衡量面团的发酵度。
2 注意事项2.1 酵母用量对玉米苏打饼干的影响在面团发酵过程中,增加酵母的用量,可以促进面团发酵速度。
但是,当酵母用量过大时,面团中可用来提供的营养不足,则酵母的生长受到抑制,会影响面团的醒发,从而影响到苏打饼干的疏松感。
2.2 不同发酵时间对玉米苏打饼干的影响在配方其他成分不变的情况下,第 1 次发酵的目的是通过较长时间的静置,使酵母在面团中大量繁殖,以增加面团的发酵潜力。
第1 次发酵除酵母的繁殖外,面团本身亦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酵母呼吸和发酵作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呈膨松状。
当二氧化碳逐渐达到饱和时,面筋的网络结构便处于紧张状态,继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筋中的膨胀力超出其本身的抗胀限度而塌架。
除了这种物理变化之外,再加上面筋的变性等一系列变化,使面团弹性降低到理想的程度,这样就达到了第1次发酵的另一个目的。
第1 次发酵的时间为6h较为合适,面团的醒发度已足够,制作出来的饼干口感较为酥松。
2.3 小苏打的用量对苏打饼干的影响小苏打是制作苏打饼干的一种重要原料,它在焙烘过程中受热分解,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饼坯体积膨胀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