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下)
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上)
![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上)](https://img.taocdn.com/s3/m/8856564a4028915f804dc2f0.png)
1、一般不放在统计表中的项目为()*• A.线条• B.横标目• C.纵标目• D.数字• E.备注2、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A.构成比• B.相对比• C.定基比• D.环比• E.率3、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 A.直线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4、统计表的主语通常放在统计表()*• A.下面• B.上面• C.左侧• D.右侧• E.中间5、若X值的均数等于7,标准差等于2,则X+3的均数()*• A.也等于7• B.等于9• C.等于10• D.界于7-3与7+3之间• E.界于7-1.96×2与7+1.96×2之间6、一般来说,一个基本的统计表其标题、标目和线条的数量为()*• A.1、2、3• B.1、3、2• C.2、1、3• D.3、1、2• E.3、2、17、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8、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9、不是样本的指标的是()*• A.p• B.s• C.t• D.F• E.μ10、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11、截至2014年7月23日,全球共有21个国家累计报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837例,死亡291例,利用该信息计算得34.8%是()*• A.患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 D.相对比• E.发病率12、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A.条图• B.百分条图• C.圆图• D.直方图• E.线图13、以下哪项不属于定量资料()*• A.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 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细胞突变率(%)• D.血压值• 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14、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产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半对数图• C.条图• D.线图• E.百分图15、进行统计描述可采用的方法是()*• A.计算统计量和绘制统计图• B.计算统计量和编制统计表• C.计算统计量• D.绘制统计图• E.计算统计量、绘制统计图和编制统计表16、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 A.原始资料要多• B.原始资料要正确• C.整理资料要详细• D.分析资料要先进• E.统计计算精度要高17、统计学工作基本步骤()*• A.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是18、统计学中,率是指()*• A.某现象实际发生数在全体观察对象中所占比重• B.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不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之比• C.可能发生某现象的单位总数与实际发生数之比• D.某现象的实际发生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 E.实际发生数占能够观察到的单位数的比例19、表示儿童体重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20、某研究者检测了100例45~50岁女性的血清雌二醇( pg/ml)和腰椎骨密度BMD(g/cm2)含量,欲了解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依存,拟通过血清雌二醇水平预测腰椎BMD,宜先绘制()*•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21、总体应该由()*•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个体组成22、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总体中()*• A.任意的一部分• B.典型部分• C.有意义的一部分• D.有价值的一部分• E.有代表性的一部分23、构成比之和为()*• A.100%• B.<100%• C.>100%• D.不确定值• E.10024、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 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 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 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 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25、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 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 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 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 E.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和备注5部分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60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数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 B.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 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 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27、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 A.等级资料• B.计数资料• C.定性指标• D.数值变量• E.定性因素28、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 C.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 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29、假设某地随机抽取了100名4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收缩压均数为124.2mmHg,标准差为13.2mmHg,则标准差反映的是()*• A.个体变异的大小• B.抽样误差的大小• C.系统误差的大小• D.收缩压的平均水平• E.收缩压变化的范围30、研究者欲描述某指标随另一连续型变量变化的速度快慢,宜绘制()*• A.圆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复式条图• E.半对数线图31、原始数据都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k()*• A.均数不变• B.均数大小不定• C.均数变为k倍• D.均数增加k倍• E.均数减少k倍。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下)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下)](https://img.taocdn.com/s3/m/afc4d196eefdc8d377ee3281.png)
1、某地进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共发现病人231例。
其中男性158例占68.40%,女性73例占31.60%,提示()*• A.男性因在外就餐机会多发病机会就高• B.男性病人比例高于女性病人• C.男性发病率高• D.男性患病率高•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2、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A.不能用甲地数据• B.不能用乙地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3、若已知该省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欲了解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4、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0.9,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A.b>0• B.b=0• C.b<0• D.b=1• E.不能确定正负5、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B.综合资料•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6、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E.随机化、对照、重复7、作符号秩和检验时,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 A.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C.P值与T值毫无关系• 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对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C.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D.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9、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B.综合资料•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1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比为100%11、欲评价某市某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依据()*•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 E.均数的标准误12、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21d633964bcf84b9d57b92.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
住院医师(卫生统计学)题库及答案(一)重点题库单选未弄 (过关必做)
![住院医师(卫生统计学)题库及答案(一)重点题库单选未弄 (过关必做)](https://img.taocdn.com/s3/m/1585b277ad02de80d4d840f3.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卫生统计学)题库及答案(一)题型:单选题1.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μ值,校正结果使( )A.μ值增大,P值减小B.μ值增大,P值增大C.μ值减小,P值增大D.μ值减小,P值减小E.视具体资料而定答案:A2.关于正偏峰分布资料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变量值集中在较大的一端B.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右,长尾向左侧C.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左,长尾向右侧D.可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E.可考虑运用几何均数标来描述其集中位置答案:C3.一些以儿童为主的传染病,患者的年龄分布,集中位置偏向年龄小的一侧,称为( )A.正态分布B.正偏峰分布C.负偏峰分布D.偏峰分布E.对称分布答案:B4.欲表示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平均水平时,宜采用的指标是(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众数E.算术均数和中位数答案:C5.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3,10,12,9,8,11,98。
问中位数是( )A.23B.11C.12D.10E.10.5答案:B6.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答案:C7.原始数据中的每个值都加(或减)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后,则( )A.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B.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C.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D.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E.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答案:C8.常用的表示个体离散程度(变异程度)的指标包括( )A.标准差B.极差、标准差C.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D.极差、标准差、方差和变异系数E.极差、标准差、标准误、方差和变异系数答案:D9.描述一组偏峰分布资料的变异度,较好的指标是( )A.全距(R)B.标准差(S)C.变异系数(CV)D.E.答案:D10.关于变异系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系数就是标准差与均数的差值B.变异系数是指均数为标准差的倍数C.变异系数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D.比较同一人群的身高与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度时宜采用变异系数E.变异系数的数值一般为负数答案:D11.关于正态分布,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正态曲线的形态由μ唯一确定B.正态曲线的形态由σ唯一确定C.检验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最简单的办法是编制频数分布直方图D.正态曲线是关于1完全对称的图形E.正态曲线下面积与μ和σ有关答案:C12.正态分布曲线,当μ恒定时,σ越大( )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陡峭C.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平缓D.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E.曲线位置和形状不变答案:C13.某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理论上在(-S,+S)范围内的变量值个数占全部例数的( )A.95%B.68.27%C.99%D.48.27%E.65%答案:B14.正态曲线下中间90%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范围是( )A.μ-1.645σ,μ+1.645σB.μ-1.96σ,μ+1.96σC.μ-2.58σ,μ+2.58σD.-∞,μ+σE.-∞,μ-σ答案:A15.标准正态分布是( )A.μ=0,σ=1的正态分布B.μ=0,σ=0的正态分布C.μ=0,σ任意的正态分布D.μ任意,σ=1的正态分布E.它的曲线位置和形状并不惟一答案:A16.在制定生理指标的95%参考值范围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B.95%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生理指标的波动范围C.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值范围D.生理指标超出参考值范围即为异常或疾病E.答案:B17.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关于X的回归方程y=3.0+5.0X,则X变化1个单位,Y平均变化的单位为( )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答案:E18.B.ρ≠0C.ρ>0D.ρ<0E.ρ≥0答案:A19.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 )A.nB.n-1C.n-2D.2n-1E.2n-2答案:C20.在秩相关的分析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它更适用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B.C.D.E.答案:B21.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研究其数量关系的是( )A.性别与体重B.性别与血型C.体重与体表面积D.母亲职业与儿童智商E.工龄与患病率答案:C22.测出一组正常人的胆固醇值和血磷值,对此资料进行分析的适用方法是( )A.卡方检验B.配对设计计量资料的t检验C.相关分析D.方差分析E.配对设计计量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答案:C23.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A.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D.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E.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增加0.30个单位24.如果相关系数|r|近似等于1,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A.回归系数6近似等于1B.有很大的把握否定β=0C.有很大的把握否定α<0D.有很大的把握否定β>0E.回归直线与横轴近似成45°答案:B25.直线相关分析中,若总体相关系数ρ>0,则从该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相关系数( )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可能大于0,小于0或等于0E.等于1答案:D26.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图的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则( )A.r=1B.r=-1C.|r|=1D.α=1E.b=1答案:C27.已知n对变量值的相关系数r>0,则回归系数( )A.6>0B.b<0C.6=0D.-1E.不能确定6>0还是6<0答案:A解析:已知n对变量值的相关系数r>0,则回归系数b0,答案A正确。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d9a0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a.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bdsfid="230" p=""></p<0.5<>【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 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01c6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8.png)
卫生统计学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随访研究中,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接受某处理,直到预先规定的时间终止。
如下简图示(×:表示死于研究因素,0:表示继续生存),其中哪种属截尾值!加图!A、2、3、6B、3、4、5C、1、2、3、6D、3、4、5、6E、1、5正确答案:D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v区组等于A、v处理+v误差-v总B、v总-v处理-v误差C、v总-v处理D、v总-v误差E、v处理-v误差正确答案:B3.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645σ面积为A、90%B、47.50%C、45%D、49.50%E、95%正确答案:C4.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以A、A减小I型错误B、B减小II型错误C、C减小抽样误差D、D提高检验效能E、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5.选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时,其假设为A、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B、两样本对应的总体的中位数相同C、两样本均数相同D、两样本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6.描述人口金字塔不正确的是A、A用统计图来表达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B、B纵坐标为年龄分组,横坐标为年龄组人数构成比,一般男左女右C、表现为尖顶阔底,其形状如“金字塔"D、一般变化缓慢,但若相隔十年,可能会有明显的变化E、人口金字塔的形状是长期以来人口出生、死亡、迁人、迁出而形成的,不能反映人口变动的历史痕迹正确答案:E7.55,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何者可使第二类错误最小A、α=0.10B、α=0.15C、α=0.20D、α=0.05E、α=0.01正确答案:C8.343,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加图!表中的不同疗效被称为统计表的A、配对设计的四格表B、横标目C、成组设计的四格表D、纵标目E、标题正确答案:D9.直线回归方程y^=0.000419+0.058826x,必定过哪点A、原点B、(x平均,y平均)C、等于截距aD、平行于横轴E、等于0正确答案:B10.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需用哪种方法A、正态性检验B、q检验C、t检验D、方差分析E、t'检验正确答案:B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样本的b和r的假设检验结果不同B、同一样本的b和r的假设检验结果相同C、同一样本的b和r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能相同,可能不同D、同一样本的和的假设检验结果无关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12.上面哪一个图是用直条表达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的A、A直条图B、B圆图C、C线图D、D直方图E、E散点图正确答案:D13.以上哪一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A、(x平均-μ)/σB、(x平均-μ)/σx平均C、(x平均-μ)/SD、(x-μ)/S看不清E、(x平均-μ)/Sx正确答案:B14.某医生用国产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西咪替丁作对照组,当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有无差别(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衡可比)时,可以选用!加图!A、x平方=(|b-c|-1)^2/(b+c)B、x平方=(ad-bc)^2*n/(a+b)(c+d)(a+c)(b+d)C、x平方=(b-c)^2/(b+c)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E、x平方=(|ad-bc|-n/2)^2*n/(a+b)(c+d)(a+c)(b+d)正确答案:B15.352,!加图!甲乙两个副食品零售点均出售同一批发市场的猪肉。
卫生统计学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57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卫生统计学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57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c0370c281e53a5802fffe.png)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76-卫生统计学方法在
医学中的应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卫生统计学相关概念
1、医学统计学包括了()
A、研究设计
B、数据收集、整理
C、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和表达
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正确
2、有关统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对客观现象数量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B、是收集、整理、分析、推断、判断等认识活动的总称
C、数据汇总仅是统计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
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正确
3、收集资料要求()
A、完整
B、准确
C、及时
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正确
4、分析资料包括()
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正确答案]
D、t检验
E、卡方检验。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https://img.taocdn.com/s3/m/561208f048d7c1c709a14509.png)
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某研究欲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尿白蛋白浓度的关系,收集了100名患者尿白蛋白浓度与IMT的数据,经计算得尿白蛋白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系数r=0.2,假设检验得P<0.05(α=0.05)。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成轻度正相关B.尚不能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相关性C.无法判定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性D.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较强相关性E.虽然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际意义不大3、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值D.标准误E.概率4、预测量某地2002年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其总体为()*A.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C.2002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D.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E.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5、下列关于频数表说法错误的是()*A.便于观察离群值B.便于观察异常值C.便于观察平均值D.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E.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离散趋势6、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7、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A.< P95B.<P97.5C.> P5D.P2.5~P97.5E.P5~P958、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用P表示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C.某时间发生的频率即概率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常难以直接获得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9、关于两条生存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描述是()*A.生存曲线都是严格下降的B.生存曲线的纵坐标为生存概率C.生存曲线平缓的,表示预后较好D.如果采用寿命表法,则生存曲线呈阶梯型E.生存曲线横坐标中点为中位生存期10、正态分布()*A.都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B.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到+3C.由均属与方差共同固定D.方差大于1E.均数小于方差11、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C.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12、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疾病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习惯以包含95%或99%的观察值为界值C.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E.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13、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除正态性外,还要求数据应满足的是()*A.独立性和均衡性B.均衡性和随机性C.方差齐性和独立性D.独立性和随机性E.方差齐性和随机性15、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1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资料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统计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17、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B.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18、检查9个人的血性,其中A型2人,B型3人,O型3人,AB型1人。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2222f24028915f804dc24c.png)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4.总体5.样本6.抽样误差7.频数表8.算术均数9.中位数10.极差11.方差12.标准差13.变异系数14.正态分布15.标准正态分布16.统计推断17.抽样误差18.标准误19.可信区间20.参数估计21.假設检验中 P 含义22.I 型和 II 型错误23.检验效能24.检验水准25.方差分析26.随機区组設计27.相对数28.标准化法29.二项分布30.Yates 校正31.非参数统计32.直线回归33.直线相关34.相关系数35.回归系数36.人口总数37.老年人口系数38.围产儿死亡率39.新生儿死亡率40.婴儿死亡率41.孕产妇死亡率42.死因顺位43.人口金字塔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 D ).A .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2.总体是由(C) .A .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目是( B ) .A .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B ) .A .参与个体数B.总体统计指标C.样本统计指标D.样本总和5.关于随機抽样 ,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A).A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機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機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 .均数不变 ,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 ,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A .变异系数B .方差C.极差 D .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A .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指标是(C).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10.两样本均数比较,可用( C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两者均可 D .方差齐性检验11.配伍组設计方差分析中 ,配伍等于( D).A .总-误差B.总-处理C.总-处理 +误差D.总-处理 -误差12.在均数为, 标准差为正态总体中随機抽样,|X|( B )概率为 5%.A .1.96B. 1.96 X C.t0.052,s D.t0.05 2, S X13.完全随機設计方差分析检验假設是( D ) .A .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 .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C.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14.已知男性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比较方法是(D) .A .分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χ 2 检验C .不具备可比性 ,不能比较D .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15.率 标准误 计算公式是( D) .A . p(1 p)B .p(1 p)C.p p(1 p)n 1D.nn16.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 C ) .A .总体是正态分布B .若两组比较 ,要求两组 总体方差相等C .不依赖于总体分布D .要求样本例数很大17.下述哪些不是非参数统计特点( D ) .A .不受总体分布限定B .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简单,易于掌握C .适用于等级资料D .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18.設 配对設 计资料 变量值为 X 1 和 X 2,则配对资料秩和检验( A ) .A .把 X 1 与 X 2 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B .把 X 1 和 X 2 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 .把 X 1 和 X 2 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 .把 X 1 与 X 2 差数从小到大编秩19.秩和检验和 t 检验相比 ,其优点是(A ) .A .计算简便 ,不受分布限制B .公式更为合理C .检验效能高D .抽样误差小20.对两样本均数作比较时 ,已知 n 1 、n 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偏态,宜用( C ).A . t 检验B . u 检验C .秩和检验D .F 检验21.等级资料 比较宜用( B ) .A . t 检验B .秩和检验C .F 检验D .四格表2X 检验 22.两个小样本比较 假設 检验 ,应首先考虑(D).A . t 检验B .秩和检验C .任选一种检验方法D .资料符合哪种检验 条件23.对于配对比较秩和检验 ,其检验假設 为( B) .A .样本 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 正态总体B.样本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非正态总体C.样本差数来自中位数为0总体D.样本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总体24.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原则是各观察点 ( B ).A .距直线纵向距离相等B.距直线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C.与直线垂直距离相等D.与直线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25.实验設计三个基本要素是 D ).A .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B .随機化、重复、設置对照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機化 D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26.实验設计基本原则(D) .A .随機化、盲法、設置对照B .重复、随機化、配对C.随機化、盲法、配对 D .随機化、重复、設置对照27.实验設计和调查設计根本区别是( D ) .A .实验設计以动物为对象B .调查設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設计可随機分组 D .实验設计可人为設置处理因素28.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 A ).A.0与1 B.1与0C.0与0D.1与129.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与,( C)相应正态曲线形状越扁平.A.越大 B .越小C.越大D.越小30.若X 服从以,为均数和标准差正态分布, 则X第 95 百分位数等于(B). A. 1.64B. 1.64C. 1.96D. 2.58三、简答题1.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 50 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 10 人测量身高 ,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平均身高大于乙班 ,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2.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涵义及制定参考值范围一般步骤.3.假設检验时 , 当P 0.05 , 则拒绝H0 , 理论依据是什么?4.t 检验和方差分析应用条件?5.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率?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7.应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制表注意事项有哪些?9.调查設计包含哪些内容?10.实验設计基本内容和步骤 .11.诊断试验設计主要包括哪些程序和内容?四、分析计算题1. 假定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12(10 /L标准差为 0.29 正态) 近似服从均值为 4.18,分布 . 令 X 代表随機抽取一名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 , 求 :( 1)变量 X 落在区间( 4.00,4.50)内概率;(2)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95%参考值范围 .2.某医生研究脑缺氧对脑组织中生化指标影响 ,将出生状况相近乳猪按出生体重配成7 对;随機接受两种处理 ,一组設为对照组 ,一组設为脑缺氧模型组 ,实验结果见表 1 第( 1)、(2)、( 3)栏 .试比较两组猪脑组织钙泵含量有无差别 .表 1两组乳猪脑组织钙泵含量( g/g)乳猪号对照组试验组差值 d(1)(2)(3)(4)=(2)-(3)10.35500.27550.079520.20000.2545-0.054530.31300.18000.133040.36300.32300.040050.35440.31130.043160.34500.29550.049570.30500.28700.0180合计0.30863.某医院比较几种疗法对慢性胃炎病人疗效:单纯西药组治疗79 例,有效 63 例;单纯中药组治疗54 例 ,有效 47 例;中西医结合组治疗68 例 ,有效 65 例 .问 :①该资料属何种资料?实验設计属何种設计?②欲比较 3 种疗法疗效差别,宜选用何种假設检验方法?③写出该种检验方法H 0与 H1;④若求得检验统计量为8.143,相应于0.05 检验统计量临界值为 5.99,伱如何做出结论?⑤根据伱结论,伱可能犯哪一类统计错误?4.为比较胃舒氨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以纤维胃镜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选20 名患者 , 以病人年龄、性别、病型和病情等条件进行配对 , 在纤维胃镜下观察每一患者溃疡面积减少百分率 , 面积减少百分率为 40%以上者为治疗有效 . 问 :(1) 如何将病人分组?(2)如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5.试就表 2 资料分析比较甲、乙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 .表 2甲、乙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 5 年生存率( %)腋下淋巴甲医院乙医院结转移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无453577.7730021571.67有71045068.38834250.60合计75548564.2438325767.106.某年某单位报告了果胶驱铅疗效观察,30名铅中毒工人脱离現場后住院治疗,治疗前测得尿铅均数为 0.116( mg/L ),血铅均数为 1.81( mg/L ).服用果胶 20 天后再测 ,尿铅均数降为0.087( mg/L ) ,血铅均数降为 0.73( mg/L ) ,说明果胶驱铅效果较好 .请评述以上研究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大小,所得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表現为数值大小 ,一般有度量衡单位.2.计数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 ,表現为互不相容类别或属性 .3.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某种属性不同程度分组 ,所得各组观察单位数 , 称为等级资料( ordinal data ).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 .4.总体 :总体( population )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测量值.5.样本 :从总体中随機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集合称为样本( sample) .6.抽样误差 :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差别 .在总体确定情况下 ,总体参数是固定常数 ,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随機变量 .7.频数表 :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在不同取值区间出現频繁程度(频数) .8.算术均数 :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平均水平 .总体均数用表示 ,样本均数用X表示 .9.中位数 :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 ,位次居中那个数 .10.极差 :亦称全距 , 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用于资料粗略分析 ,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1.方差 :方差表示一组数据平均离散情况 ,由离均差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12.标准差 :是方差正平方根 ,使用量纲与原量纲相同 ,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大样本、小样本均可 ,最为常用 .13.变异系数 :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比较 .14.正态分布 : 若资料 X频率曲线对应于数学上正态曲线 , 则称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 .通常用记号 N ( ,2 ) 表示均数为,标准差为正态分布 .15.标准正态分布 : 均数为 0 、标准差为 1 正态分布被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通常记为N (0,12 ) .16. 统计推断 :通过样本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这种通过样本获取有关总体信息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17. 抽样误差 :由个体变异产生 ,由于抽样造成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差异 ,称为抽样误差 .18.标准误 :通常将样本统计量标准差称为标准误 .19.可信区间 :按预先给定概率确定包含未知总体参数可能范围 .20.参数估计 :指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参数估计有两种方法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1.假設检验中 P 含义 :指从 H0规定总体随機抽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現有样本获得检验统计量值概率 .22.I 型和 II 型错误 :I型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成立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 I 型错误 ,其概率大小用表示;II 型错误 ,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H0,这类”存伪”错误称为 II 型错误 ,其概率大小用表示 .23.检验效能 :1-称为检验效能 ,它是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检验水准所能发現该差异能力 .24.检验水准 :是预先规定 ,当假設检验结果拒绝 H 0,接受 H1,下”有差别”结论时犯错误概率称为检验水准 ,记为 .25. 方差分析 : 就是根据资料設计类型 , 即变异不同来源将全部观察值总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 , 除随機误差外 , 其余每个部分变异可由某个因素作用(或某几个因素交互作用)加以解释 . 通过各变异来源均方与误差均方比值大小 , 借助F分布作出统计推断 , 判断各因素对观测指标有无影响 .26.随機区组設计 : 事先将全部受试对象按自然属性分为若干区组,原则是各区组内受试对象特征相同或相近,且受试对象数与处理因素水平数相等.然后再将每个区组内观察对象随機地分配到各处理组,这种設计叫做随機区组設计 .27.相对数 :是两个有联系指标之比 ,是分类变量常用描述性统计指标 ,常用相对数有率、构成比、相对比 .28.标准化法是常用于内部构成不同两个或多个总率比较一种方法 .标准化法基本思想就是选定一个统一”标准”(标准人口构成比或标准人口数) ,然后按选定”标准”计算调整率 ,使之具备可比性以后再比较 ,以消除由于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比较带来影响 .29. 二项分布 : 若一个随機变量X, 它可能取值是0,1,⋯ ,n, 且相应取值概率为P( X k ) (k n )k (1)n k,则称此随機变量X 服从以n、为参数二项分布 .30. Yates 校正 : 英国统计学家Yates F 认为 ,由于2分布理论上是一连续性分布,而分类资料是间断性 ,由此计算出2值不连续 ,尤其是自由度为 1 四格表 ,求出概率 P 值可能偏小 ,此时需对2值作连续性校正( correction of continuity ),这一校正即所谓 Yates校正( Yates ’ correction) .31.非参数统计 :针对某些资料总体分布难以用某种函数式来表达, 或者资料总体分布函数式是未知 ,只知道总体分布是连续型或离散型,用于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具体形式统计分析方法 .由于这类方法不受总体参数限制 ,故称非参数统计法(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或称为不拘分布( distribution-free statistics )统计分析方法 ,又称为无分布型式假定( assumption free statistics )统计分析方法 .32.直线回归 :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平方和为最小 .直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一种 ,故又称简单回归 .33. 直线相关 : 是用来描述具有直线关系两变量x、y间相互关系.34.相关系数 :又称积差相关系数 ,以符号 r 表示样本相关系数 ,ρ表示总体相关系数 .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两个变量间 ,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指标 .35. 回归系数 :为直线斜率,其统计学意义是自变量x 改变一个单位时,应变量 y 平均变化 b 个单位.36.人口总数 : 人口总数 (population)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特定时间点上存活人口和 .国际上统计人口数有两种办法:①实际制 (de facto): 即只统计标准时刻某地实际存总在人口数 (包括临时在该地人).② 法定制(de jure):只统计某地常住人口.37.老年人口系数: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100% .老年人口系数用于表明一个人口总数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其大小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卫生保健水平等因素影响 .38.围产儿死亡率 : 围产期是指胎儿体重达到 1000 克及以上、或孕期满 28 周 ,至出生后 7天以内时期.在此期间死亡称为围产儿死亡.计算式为:围产儿死亡率=同年围产期死胎数+死产数+出生 7天内的新生儿死亡数某年围产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1000%.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孕期、产前、产后保健工作质量敏感指标,它不能从出生报告及死亡报告直接计算,需要利用妇产科病例资料分析计算.39.新生儿死亡率 : 新生儿死亡率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NMR) 指某地平均每千名活产数中未满28 天新生儿死亡数.计算式 :同年未满28天的新生儿死亡数1000‰新生儿死亡率某年活产总数新生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占很大比重 .死亡主要原因是早产、先天发育不良、畸形、分娩外伤、破伤风等难于控制疾病 .40.婴儿死亡率: 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 1 周岁(婴儿) 死亡数.计算式同年未满岁婴儿死亡数为 : 婴儿死亡率‰1000某年活产总数41.孕产妇死亡率 : 指某年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 ,常以万分率或十万分率表示,计算式为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孕产妇死亡率10000(或 10万)某年活产数42.死因顺位 :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从高到低排列位次 ,说明死因重要性 ,反映了各种死亡原因导致死亡严重程度 .43.人口金字塔 :将人口性别、年龄分组数据 ,以年龄 (或出生年份 )为纵轴 ,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 ,按男左女右绘制直方图 ,其形态如金字塔 ,故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对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综合反映特殊统计图 ,指示了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情况 ,是长期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而形成,反映了历史痕迹和变动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1.D2. C3. B4. B5. A6.B7. A8. D9. C10. C 11.D12. B13. D14. D15. D 16.C17. D18. A19. A20. C 21.B22. D23. B24. B25. D 26.D27. D28. A29. C30. B四、简答题1.答题要点: :不能.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10 人 ,测量其身高 ,得到分别是甲、乙两班一个样本.样本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一个点估计值.既使是按随機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因此 ,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判断 ,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2.答题要点:医学中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某资料范围称为该资料参考值范围,也叫正常值范围. 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所研究资料疾病和有关因素同质人群.制定参考值范围一般步骤 :(1)定义”正常人”,不同资料”正常人”定义也不同 .(2)选定足够数量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3)用统一和准确方法测定相应资料 .(4)根据不同用途选定适当百分界限 , 常用 95%.(5)根据此资料实际意义 , 决定用单侧范围还是双侧范围 .(6)根据此资料分布决定计算方法 , 常用计算方法 : 正态分布法、百分位数法 .3.答题要点: P值系由H0所规定总体做随機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依据現有样本信息所计算得检验统计量概率 .当P0. 05时 ,说明在H 0成立条件下,得到現有检验结果概率小于,因为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在一次试验中发生,所以拒绝H0.同时 ,下”有差别”结论同时 ,我们能够知道可能犯错误概率不会大于,也就是说,有了概率保证.4.答题要点:t检验和方差分析均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正态总体且各总体方差齐.5.答题要点: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有:⑴计算相对数分母一般不宜过小.⑵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⑶不能用构成比动态分析代替率动态分析.⑷对观察单位数不等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⑸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⑹对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应随機抽样,并做假設检验.6.答题要点:率和构成比所说明问题不同,因而绝不能以构成比代率. 构成比只能说明各组成部分比重或分布 , 而不能说明某現象发生频率或强度.例如:以男性各年龄组高血压分布为例 ,50 ~ 60 岁年龄组高血压病例占52.24%, 所占比重最大,60 ~岁组则只占到 6.74%.这是因为60~岁以上受检人数少, 造成患病数低于50~ 60 岁组 , 因而构成比相对较低. 但不能认为年龄在50~ 60 岁组高血压患病率最严重, 而 60 岁以上反而有所减轻. 若要比较高血压患病率, 应该计算患病率指标.7.答题要点: 注意以下五个问题,⑴作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时要有实际意义,不能把毫无关联两种現象作回归、相关分析必须对两种現象间内在联系有所认识.⑵在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前,应绘制散点图 .但观察点分布有直线趋势时,才适宜作回归、相关分析 .如果散点图呈明显曲线趋势 ,应使之直线化再行分析 .散点图还能提示资料有无可疑异常点 .⑶直线回归方程应用范围一般以自变量取值范围为限.若无充分理由证明超过自变量取值范围外还是直线,应避免外延 .,⑷双变量小样本经t 检验只能推断两变量间有无直线关系,而不能推断相关紧密程度要推断相关紧密程度 ,样本含量必须很大.⑸相关或回归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有相关或回归关系不能证明事物间确有内在联系.8.答题要点:一般说来,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四部分构成(有时附有备注).编制统计表注意事项 :(1)标题概括表内容 , 写于表上方 , 通常需注明时间与地点 .(2)标目以横、纵标目分别说明主语与谓语, 文字简明 , 层次清楚 .(3)线条不宜过多 ,通常采用三条半线表示 ,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横隔线及合计上半条线 .(4)表内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 同一指标小数点位数要一致, 数次要对齐 . 表内不留空格.(5)备注不要列于表内 ,如有必要 ,可在表内用”* “号标记 ,并在表外加以说明 .9.一个完整调查設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明确调查目;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指标和变量;确定调查工具和設计调查表;确定样本含量;调查员选择和培训;调查组织计划;涉及伦理道德方面问题处理.10.答题要点 : 实验設计基本内容和步骤( 1)建立研究假設: 在选题时应当考虑题目科学性、新颖性、可行性以及所选课题是否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主要问题 . 根据研究目确定本研究需要解决主要问题及相应辅助问题.(2)明确研究范围 : 审慎考虑规定适当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选择适宜本次实验受试对象.(3)确立处理因素 : 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 并注意处理因素标准化 .(4)明确观察指标 : 选用客观性较强 , 易于量化 , 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指标.( 5)控制误差和偏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误差(error)和偏倚( bias),使处理措施效果能够真正体現出来 .11.答题要点 : 诊断试验設计主要包括哪些程序和内容 :(1)确定金标准 :诊断试验金标准是指目前公认最可靠、最准确、最好诊断方法 ,也称标准诊断方法,用来衡量新诊断试验是否符合真实情况 .临床上常用金标准有组织病理学检查( 活检、尸检 ) 、手术发現、影像诊断 (CT 、核磁共振、彩色 B 超 )、细菌培养以及长期随访所得结论 .(2)选择研究对象 :诊断试验研究对象应包括两组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定为有某病病例组 ,另一组是用金标准证实为无该病患者或人群 ,作为对照组 .病例组应包括各种病例,如症状典型和非典型,病程早、中、晚期,病情轻、中、重型 ,年龄不同层次等 ,以便能反映该病全部特征 .对照组应包括确实无本病而患有易与本病相混淆疾病病例 ,这样对照才具有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3)同步盲法测试 :经金标准确定病例与对照两组中受试者同步接受新诊断试验方法测定 ,将测定结果与金标准判定结果进行比较 ,计算新诊断试验与金标准符合和差异程度统计学指标 ,再根据这些指标对新诊断试验进行评价.在试验操作全过程和判定试验结果时 ,采用盲法 (尽可能用双盲法 ) 是保证诊断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关键 ,即观察者 (和受试者 )不能预先知道何为金标准确定病例或对照 ,以免发生人为偏差,过高或过低估计新诊断试验与金标准符合程度 .四、分析计算题1.解 :(1)根据题意 , 变量 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求变量 X 落在区间( 4.00,4.50 )内概率 , 即是求此区间内正态曲线下面积问题 , 因此 , 可以把变量X 进行标准化变换后, 借助标准正态分布表求其面积, 具体做法如下 :P(4.00X4.50) P(4.004.18 X 4.50 4.18 )0.290.29P( 0.62 u 1.10)1 ( 1.10)( 0.62)10.1357 0.26760.5967变量 X 落在区间 (4.00,4.50)内 概率为 0.5967.(2) 因为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直接用正态分布法求参考值范围,又因该资料过高、过低都不正常,所以应求双侧参考值范围 ,具体做法如下 :下限为 : X 1.96 4.18 1.96(0.29) 3.61( 1012/ L)上限为 : X 1.964.18 1.96(0.29) 4.75( 1012/ L)95% 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所在范围是3.61 ~4.75( 1012/ L) .2.解 : 本例属异体配对設计 , 所得数据为配对计量资料 , 用配对 t 检验进行处理 .( 1)建立检验假設 ,确定检验水准H 0: d = 0H 1: d ≠ 0=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n=7, dd n 0.3086 7 0.0441( g / g)d22nS ddn 10.05716( g / g )d0.04412.0412tS d n0.05716 7( 3)确定 P 值 ,作出推断结论按 = n-1=7-1=6 查 t 界值表 ,得 t 0.025,6=2.447,t<t 0.025,6,则 P>0.05,按 =0.05 水准不拒绝 H 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即按現有样本不足以说明脑缺氧乳猪钙泵平均含量与对照组不同.3.解 :① 该资料属计数资料 ,实验設 计属完全随機設 计;。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真题精选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真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14ff7adf705cc17552709f5.png)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真题精选[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艾滋病的预防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检疫工作,使用血液及其制品时必须行HIV检测B.HIV阳性者禁止献血、捐献器官及其他组织,女病人应避免怀孕C.可以共用牙刷、剃须刀D.医务人员在接触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应注意防护E.禁止吸毒、卖淫、嫖娼等活动,对高危人群应进行长期监测参考答案:A,B,D,E[单项选择题]2、男孩,1岁半。
单纯母奶喂养。
长期腹泻入院。
查体:虚胖,毛发稀黄,面色苍白,表情呆滞,肝、脾轻度大。
化验: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2×110/L,红细胞平均容积(MCV)105fl,中性粒细胞多分叶,血清铁14μmol/L(80μg/dl)。
最可能的诊断是(2010)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混合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维生素B和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2岁者占96%以上,起病缓慢:(1)一般表现:多呈虚胖,或伴轻度水肿,毛发稀疏发黄,严重病例可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2)贫血表现:轻度或中度贫血者占大多数。
患儿面色苍黄,疲乏无力。
常伴有肝、脾大。
(3)精神神经症状: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
维生素B:缺乏者还可出现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发育、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
此外,还常出现肢体、躯干、头部和全身震颤,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4)消化系统症状:常有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和舌炎等。
(5)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
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推荐文档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f965bd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4.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 〔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开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 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 得阳性人数228名.假设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那么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假设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A.总体中典型的一局部B.总体中任一局部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局部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局部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局部【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外表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r〕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对于变量值呈倍数关系或呈对数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如抗体效价及抗体滴度,某些传染病的潜伏期,细菌计数等,宜用几何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计算公式可用直接法和加减法.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k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fi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分类变量」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分类变量是指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等方面的变量,其作用是将调查响应者分群.描述变量是描述某一个客户群与其他客户群的区别.大局局部类变量...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 405085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选项是.A.构成比中某一局部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局部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局部所占的分布D.假设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假设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那么采用.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假设算得F 药物=7.604 , P<0.01 ; F 区组=1.596 , P>0.05.按“=0.05 水准,贝U 4 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异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A.P=1B.P=0C.P= —0.5D.0 0 PW 1E. — 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 .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8.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9.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假设,可作单侧检验.A.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B.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D.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答案】D10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答案】D11.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A.内部构成不同B.内部构成相同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答案】B12.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X2检验不必'校正.A.T>1 且n>40B.T>5 或n>40C.T>5 且n>40D.1<T<5< P>E.T>5 且n<40【答案】C13.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A.t检验B.方差分析C. x 2检验〔两样本配对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D.秩和检验〔多样本的计数资料的秩和检验〕E.u检验【答案】D1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预防抽样误差的产生〔抽样误差不可预防〕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答案】C15.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以上都不对【答案】D16.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整群抽样【答案】C17.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 , P>0.05 ,说明两变量之间.A.有相关关系B.无任何关系C.无直线相关关系D.无因果关系E.有伴随关系【答案】C18.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相互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答案】B19.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 0, 7, 14, 32, 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 1 , 2, 4, 4, 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A.2 , 3; 1B.1.5 , 1.5 ; 3C.2 , 2; 2D.2.5 , 2.5 ; 1E.不参加编秩【答案】C20.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对样本来说:.A.两组秩和相等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答案:〔A〕〔多组均数的秩和有:各组的平均秩和近似相等〕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每题1分〕1.卫生统计工作的根本步骤包括.A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B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C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D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E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2.以下不属于定量资料.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细胞突变率〔%〕D.中性核细胞百分比〔%〕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3.关于频数表的制作,以下论述是正确的.A.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B.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C.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E.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4.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cy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5.从科到科+1 .96s范围外左右两那么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 A. 2.5% B. 95% C. 5.0% D. 99% E. 52.5%6.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在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B药好或相等时,可选单侧检验B.检验水准定得越小,犯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C.检验效能1-?定得越小,犯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D. 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绝H0E.在其它条彳相同时,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7.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cA. t 值不变B .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 .不能判断8.将90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A、B和C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选项是.A.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t检验B.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C.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方差分析D.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E.以上都不对9.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有效率为50 % B .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10.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4/105 ,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4.5/105 ,乙地为3.8/105 .因此可认为.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B .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11.不适宜用Poisson分布描述的实例是.A.广深高速公路一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分布B.每毫升水样品中大肠杆菌数分布C.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放射出质点数分布D.单位空间中某些昆虫数分布E.一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人数分布12.调查某地居民1600人,得蛔虫感染率为50%,那么其总体率的95 %可信区间为OA. 47.55 〜52.45 %B. 48.75 〜51.25 %C. 45〜55%D. 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13.以下不是x 2检验的用途.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异B.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C.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D.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异E.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异14.在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3,7,14,32,对照组的观察植为,0,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A. 1; 2,3 B . 3; 1.5,1.5 C. 2; 2,2 D. 1; 2.5,2.5 E.不参加编秩15.根据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16.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 ,经t检3氐,P<0.01,可认为A. X与丫间相关密切B. B.总体相关系数p =1C.总体相关系数p = 0D.总体相关系数p w 0E.总体相关系数p >017.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齐J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设计不适宜.A.配对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 .交叉设计D.配伍组设计E,以上设计都不适宜18.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A.受人群数量的影响B.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C.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D.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E.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19.与实验相比,.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限制更为严格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那么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20.在某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随访研究中,不属于截尾数据的是A.随访对象死于其它疾病B.随访对象因在随访期间移民出国C.随访对象因严重付作用未能完成治疗D.随访对象到研究结束时仍未死亡E.随访对象失去联络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在A,B,C,D,E 中选一个最正确答案,将答案字母填在下划线里〔每题1分〕1.在医学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A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局部B样本是总体中最有特点的一局部C样本是总体中典型的一局部D样本是总体中有意义的一局部E样本是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局部2.以下关于概率的定义中, 是错误的.A.当概率小于0.05,那么为不可能事件B.当概率等于1,那么为必然事件C.当概率在0至1之间时,为随机事件D.当重复实验次数足够大时,事件发生频率接近概率E.当概率等于零,那么为非随机事件3.频数表不能.A.反映频数分布的特征B.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计算C.便于发现异常值D.精确估计算术均数的值E.用于分类资料4.在描述定量资料白^集中趋势时,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均数适宜于对称分布资料B.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适宜于正偏倚分布C.同一正偏倚分布资料,估计的均数值小于中位数值D.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值等于中位数值E.几何均数特别适宜于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测指标的描述5.用大量来自同一总体的独立样本对总体参数作估计时,关于95%可信区间〔CI〕,正确的说法是.A.大约有95%样本的95%CI覆盖了总体参数B.对于每一个95%CI而言,总体参数约有95%的可能落在其内C.各个样本的95%CI是相同的D.对于每一个95%CI而言,有95%的可能性覆盖总体参数E.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假设检验中,关于P值与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值是决策者事先确定的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的概率值B.P 值是在H0成立的条件下,出现当前值以及更极端状况的概率C.a值并不一定要取0.05,根据实际需要甚至可以取到0.15D.在同一次假设检验中,作单侧检验时所得P值比作双侧检验时所得P值小E. a值越小,所得结论越可靠7.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关系是一.A.完全等价且F=t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 t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t =E.以上都不对8.以下关于方差分析的陈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B.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C.方差分析中判断F值相对应的P值时需查双侧界值表D.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大,说明总体均数差异越大E.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小,越没有理由疑心H0成立9.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假设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那么.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10. Poisson 分布独有的特征是.A.离散型分布B.参数是总体均数C.方差等于均数D.当样本较小时是偏倚分布E.当样本足够大时近似正态11.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B.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C.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D.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E.代替假设检验发现两个率之间的差异12.用A法和B法分别检测100名确诊的癌症病人,A法的阳性率为pA, B法的阳性率为pB.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的方法应采用.A.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B.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C.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D.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E.两非独立样本的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13.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判定为.A.T越大,P越大B . T越大,P越小C . 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E.以上都不对14.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中,各组混合编秩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15.为比较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采用.A.直方图B.复式直条图C.线图D.构成比直条图D.圆图16.回归分析是研究.A.两变量X, Y 变化的关联性B.两变量X, Y 变化的方向性C.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D.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E.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比例17.为减少测量顺序比照拟新药与常规药治疗结果的影响,作统计设计时最好应采用以下哪项举措.A.设对照组B.随机化安排C.增加实验次数D.盲法E.以上都不行18.关于寿命表,以下正确的陈述是.A.现时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B.定群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C.期望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指所有调查对象死亡时年龄的平均值D.随访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所得资料可做现时寿命表分析E.因期望寿命受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地区的期望寿命19.关于随机抽样,以下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B.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的优点是抽样误差较小D.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限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E.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20.以下指标中,的分母不是用平均人口数.A.死因别死亡率B.粗死亡率C.某疾病发病率D.婴儿死亡率E.以上都不是1.II 型错误2.非参数检验3.正常值范围4.组内变异四、简做题:扼要答复以下问题.〔每题6分〕1.简述怎样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2.试述假设检验中I型错误与II 型错误的意义及关系.3,试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根本思想.4.医院拟研究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试确定该研究设计中的三要素.5.试述死亡概率、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的关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12分〕1,某研究调查了山区、丘陵、平原和沿海地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如下表, 试问1〕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有无关系2〕有人说,如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为P<0.05 ,可认为,饮水中氟含量高是导致氟骨症高发的原因之一,对吗氟含量〔mg/l 〕 X 0.480.644.001.481.602.863.214.71患病率〔%〕Y Y 22.3723.3125.3222.2928.5935.0046.0746.082,在某地卫生效劳调查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00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947元,标准差是291元.设家庭医疗费用近似正态分布,请估计这些家庭的95%年医疗费用支出范围,并估计当地家庭年医疗费用平均支出.1,检验效能2,参数检验3.可信区间4.组间变异四、简做题:扼要答复以下问题. 〔每题6分〕1,试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关系与意义.2,请简述对两总体均数作独立样本假设检验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及适用条件.3,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4,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三者的关系.5.试述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12分〕1.某医生欲比较三种镇咳药的疗效,分析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的时间.结果经方差分析得下表,2,请补充并完成方差分析,3.解释结果.表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时间的方差分析表。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https://img.taocdn.com/s3/m/8dbe82b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5.png)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某研究欲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尿白蛋白浓度的关系,收集了100名患者尿白蛋白浓度与IMT的数据,经计算得尿白蛋白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系数r=0.2,假设检验得P<0.05(α=0.05)。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成轻度正相关B.尚不能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相关性C.无法判定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性D.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较强相关性E.虽然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际意义不大3、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值D.标准误E.概率4、预测量某地2002年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其总体为()*A.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C.2002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D.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E.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5、下列关于频数表说法错误的是()*A.便于观察离群值B.便于观察异常值C.便于观察平均值D.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E.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离散趋势6、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7、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A.< P95B.<p97.5< p="">C.> P5D.P2.5~P97.5E.P5~P958、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用P表示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C.某时间发生的频率即概率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常难以直接获得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9、关于两条生存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描述是()*A.生存曲线都是严格下降的B.生存曲线的纵坐标为生存概率C.生存曲线平缓的,表示预后较好D.如果采用寿命表法,则生存曲线呈阶梯型E.生存曲线横坐标中点为中位生存期10、正态分布()*A.都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B.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到+3C.由均属与方差共同固定D.方差大于1E.均数小于方差11、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C.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12、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疾病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习惯以包含95%或99%的观察值为界值C.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E.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13、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除正态性外,还要求数据应满足的是()*A.独立性和均衡性B.均衡性和随机性C.方差齐性和独立性D.独立性和随机性E.方差齐性和随机性15、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1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资料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统计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17、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B.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18、检查9个人的血性,其中A型2人,B型3人,O型3人,AB型1人。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001]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001]](https://img.taocdn.com/s3/m/9b4d7cdb524de518964b7dd5.png)
()率的检验
分布
()分布的概念
()分布总体均数的估计
()分布总体均数的检验
七、卡方检验
.四格表资料
()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及应用条件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及应用条件
.行×列表资料
()行×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八、秩和检验
.非参数检验
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工作的步骤
统计工作的四个步骤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同质与变异
()资料的类型
()总体和样本
()参数和统计量
()概率与频率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的特征
()频数分布的类型
.集中位置的描述
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值的正确含义
()避免结论绝对化
四、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适用条件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常用设计方案的方差分析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
五、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常用相对数
()率
()构成比
()相对比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
.人口统计
()人口统计指标
()出生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指标
.疾病统计
常用疾病统计指标
十三、寿命表
.寿命表
简略寿命表的概念
.寿命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2018北京住院医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上)答案
![2018北京住院医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c75e83284ac850ad024227.png)
1、表示儿童体重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a2、不是样本的指标的是(e)*3、一般来说,一个基本的统计表其标题、标目和线条的数量为(a )*4、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 )*5、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总体中(e )*6、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 b)*7、统计学工作基本步骤( e)*8、总体应该由(d )*9、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 e)*10、统计学中,率是指(d )*11、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 b)*12、某研究者检测了100例45~50岁女性的血清雌二醇( pg/ml)和腰椎骨密度BMD(g/cm2)含量,欲了解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依存,拟通过血清雌二醇水平预测腰椎BMD,宜先绘制(e )*13、进行统计描述可采用的方法是( e)*1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 )*15、截至2014年7月23日,全球共有21个国家累计报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837例,死亡291例,利用该信息计算得34.8%是( c)*16、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d )*17、构成比之和为(a )*18、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 d)*19、一般不放在统计表中的项目为(e )*20、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e)*21、若X值的均数等于7,标准差等于2,则X+3的均数( c)*22、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产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c)*23、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d )*24、原始数据都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k( c)*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26、假设某地随机抽取了100名4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收缩压均数为124.2mmHg,标准差为13.2mmHg,则标准差反映的是( a)*27、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e)*28、统计表的主语通常放在统计表( c)*29、研究者欲描述某指标随另一连续型变量变化的速度快慢,宜绘制( e)*30、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b)*31、以下哪项不属于定量资料(c )*。
卫生统计学试题演示文稿_OK
![卫生统计学试题演示文稿_OK](https://img.taocdn.com/s3/m/6542059925c52cc58ad6be35.png)
7.组间变异
57
是非题
1.实验设计中,采用随机化分组能保证比较组间具有均衡性( ) 2.为研究四种饲料的差别,四组动物分别用四种饲料饲养六周后观察体重变化,
可用方差分析. 3.四个样本均数间比较,不可用t检验. 4.方差分析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比较. 5.作方差分析时,要求各组数据的方差必须相同.
A.组距相等 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 C.原始数据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 布 D.没有条件限制
26
18.一组数据中20%为3, 60%为2, 10% A.1.5 为1, 10%为0,则平均数为( ).
B.1.9 C.2.1 D.不知道数据的总个数,不能计算平均 数
27
19.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如下:2、3、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
4
3.抽样的目的是(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样本统计量 D.研究总体统计量
5
4.参数是指( )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 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和总体
6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 正确的( )
39
4.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1.96倍 A. 95%标准差到均数的面积为( ) B. 45% C. 97.5% D. 47.5%
40
5.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 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μ的范围是 A. -1.64~1.64 ( ). B. -∞~1.64 C. -∞~1.28 D. -1.28~1.28
二.选择题
1.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
A. 0与1
别是 ( )
B. 1与0
C. 1与1
30道实用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解释
![30道实用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fab2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c.png)
30道实用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解释:一、选择题1. 卫生统计学主要用于()A. 研究社会医学B. 研究基础医学C. 研究预防医学D. 研究临床医学答案:C。
卫生统计学在预防医学中广泛应用,用于描述、分析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等。
2. 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 性别B. 职业C. 血压值D. 疗效(治愈、好转、未愈)答案:C。
计量资料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血压值有具体数值。
3. 小样本的样本量是指()A. n<10B. n<20C. n<30D. n<40答案:C。
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量n<30。
4.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宜用()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D。
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不受极端值影响。
5. 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好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差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好答案:D。
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越集中在均数周围,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6.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极差D. 标准差答案:A。
身高和体重单位不同,比较变异度大小宜采用变异系数,它消除了单位的影响。
7.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 倍标准差的面积为()A. 45%B. 47.5%C. 95%D. 97.5%答案:B。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 倍标准差的面积为47.5%。
8.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不纯B.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C. 个体差异D. 样本含量太少答案:C。
抽样误差是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9.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性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答案:D。
医学院-卫生统计学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
![医学院-卫生统计学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cfd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b.png)
医学院-卫生统计学专项考核试题一、最佳选择题1.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单选题]*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V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2.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单选题]*A普通线图√8.直方图C.直条图D.散点图E.统计地图3.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单选题]*A.直方图B.半对数图C.条图√D线图E.百分图4.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单选题]*A.直条图√B线图C.直方图D.圆形图E.百分条图5.对某市七个区的S02年平均浓度作比较,应绘制()图()[单选题]*A.构成图B.直条图√C.直方图D.线图E.曲线图6.抽样的目的是()[单选题]*A.研究样本统计量8.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7.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单选题]*A.必然事件8.不可能事件D.小概率事件VE.偶然事件8.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单选题]*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V9.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单选题]*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V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0.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单选题]*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1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单选题]*A.所有成年男子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12.抽样调查的目的是()[单选题]*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13.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单选题]*A.平均数√B.相对数C.t值D.标准误E概率14.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单选题]*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15.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2019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180e1cc850ad02df80410a.png)
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相对数
率、构成比、相对比
2.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
(2)合计(总)率的计算
(3)指标的可比性
(4)观察例数的问题
五、率的抽样误差与Z检验
1.率的标准误
(1)率的抽样误差
(2)率的标准误的计算
2.总体率的参数估计
总体率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2.集中位置的描述
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3.离散程度的描述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4.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特征
(2)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3)标准正态分布
5.医学参考值范围
(1)正态分布法
(2)百分位数法
三、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1.均数的抽样误差
卫生统计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工作的步骤
统计工作的四个步骤
2.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同质与变异
(2)资料的类型
(3)总体与样本
(4)参数与统计量
(5)概率与频率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1)频数分布的特征
(2)频数分布的类型
(1)区别
(2)联系
4.等级相关
(1)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
(2)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九、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
(2)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3)制表的注意事项
2.统计图
(1)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统计图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用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用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a5ba7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9.png)
1、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2、多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 *• A.方差分析• B.检验• C.Z检验• D.Kruskal-Wallis检验3、两样本均数的比较,P<0.01,可认为两总体均数() *• A.差别非常大• B.有差别• C.无差别• D.差别较大4、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能用来说明两组总体均数间差别大小的是() *• A.t值• B.P值• C.F值• D.两总体均数之差的95%置信区间5、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为X1与X2,则配对设计的符号的秩检验() *• A.把X1与X2的差数军队之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 B.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 C.把X1与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与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6、欲比较两地的钩虫感染率,今调查了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
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u检验• C.不具可比性•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7、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 A.操作方便• B.为了应用t检验• C.提高组间可比性• D.减少实验误差8、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均麩比较的方差分析,当p≤0.05,可认为() *• A.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样本方差不等或不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D.各总体方差不等或不全相等9、调查100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50名为孕妇,据此可推断() *• A.孕妇易患乳腺癌• B.孕妇不易患乳腺癌• C.该组乳腺癌患者中5.0%是孕妇• D.妊娠可诱发乳腺癌10、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时,若用t检验,则出现() *• A.结果与q检验相同• B.结果比q检验更合理• C.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D.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11、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SS误差等于() *• A.SS总-SS处理+SS区组• B.SS总-SS处理-SS区组• C.SS总-SS处理• D.SS总-SS区组12、常用的变量变换的方法有() *• A.对数变换• B.平方根变换• C.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D.倒数变换13、定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 *• A.t检验• B.F检验• C.Bonferroni检验• D.t检验与F检验均可14、配对计量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 *• A.仅能用配对t检验• B.仅能用成组t检验• C.仅能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D.用配比t检验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均可15、关于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有实验设计方法决定• C..检验结果若P值大于0.05,则接受H0犯错误的可能性较小• D.用u(Z)检验进行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时,要求方差齐性16、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总变异等于() *• A.SS组间+SS组内• B.SS组间-SS组内• C.MS组间+MS组内• D.MS组间-MS组内17、描述分类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 A.平均数• 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18、两样本均属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9、各组数据方差不齐时,可以做() *• A.近似检验• B.秩和检验• C.数据转换• D.ABC均可20、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方差不齐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秩和检验• B.采用t′检验• C.仍用t检验• D.变量变换后再作决定21、针对食管癌的某大型调查,获得了几十万分资料,所选的危险因素有200余个,现对资料做初步分析,筛选出一部分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准备,宜采用() *• A.Logistic回归• B.多元线性回归• C.方差分析• D.非参数检验22、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 *• A.t值变小• B.t值变大• C.t值不变• D.t值变小或变大23、第I类错误的概念是() *• A.H0是不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未拒绝H0• B.H0是对的,统计检验的结果未拒绝H0• C.H0是不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0• D.H0是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024、反应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是() *• A.患病率和发病率• B.患病率和感染率• C.发病率和病死率• D.病死率和感染率25、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用于() *• A.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B.比较各个区组间的样本均数有无差别• C.比较各个区组间的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D.比较各个处理组间的样本均数有无差别26、正态性检验,按α=0.10检验水准,认为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 *• A.大于0.10• B.等于0.10• C.小于0.10• D.等于β,而β未知27、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相比,() *• A.检验结果更为准确• B.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C.完全等价且• D.不完全等价且28、当两总体方差相同时,以下方法中不适用于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是() *• A.t检验• B.t’检验• C.Z检验• D.方差齐性F检验29、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检验,对差值编秩,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 *• A.符号不同,按数值大小编秩• B.取平均秩次• C.符号不同,按顺序编秩• D.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30、对于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于配对设计资料应作配对t检验,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 B.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不但合理,而且平均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C.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配对t检验• D.做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的统计设计类型而定31、在方差分析中,如果P≤α,则结论为() *• A.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B.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各个样本均数不全相等32、配对设计的符号秩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 A.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B总的秩和等于0• C.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33、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计量资料• B.正态性• C.随机性• D.方差齐性34、如果t≥t0.05/2,v可以认为再检验水准a=0.05处() *• A.两个总体均数不同• B.两总体均数相同• C.两个样本均数不同• D.两个样本均数相同35、非参数统计的应用条件是() *• A.样本数据来自正太总和• 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样本方差相等• C.总体分布类型未知• 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36、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之前,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地进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共发现病人231例。
其中男性158例占68.40%,女性73例占31.60%,提示()*
• A.男性因在外就餐机会多发病机会就高
• B.男性病人比例高于女性病人
• C.男性发病率高
• D.男性患病率高
•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 A.不能用甲地数据
• B.不能用乙地数据
•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 E.以上都不对
3、若已知该省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欲了解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4、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0.9,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5、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6、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齐同、均衡
• E.随机化、对照、重复
7、作符号秩和检验时,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
• A.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C.P值与T值毫无关系
• D.T值越小P值越小
• E.以上都不对
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
•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 C.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 D.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 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
9、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
•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 E.构成比之和比为100%
11、欲评价某市某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依据()*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12、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 g/L)。
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3、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
• A.生存时间
•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 C.生存率
•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4、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 A.P=1
• B.P<0.5
• C.P=-0.5
• D.0≤P≤1
• E.P=0
1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 A.各对比组样本方差不相等
• B.各对比组总体方差不相等
•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
• 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 E.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1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 B.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太总体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足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17、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A.IQ得分
• B.心率
• C.住院天数
• D.性别
• E.胸围
18、若某一回归直线走向为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则其回归系数b值()*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19、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20、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 A.个体
• B.全部观察值
• C.随机因素
• D.处理因素
•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21、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
• A.观察对象失访
• 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
• 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
• 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
• 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
2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 A.性别
• B.病人白细胞计数
• C.血型
• D.疗效
• E.某病感染人数
23、下列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 B.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 C.生存概率是生存率的累积
• D.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
• E.生存概率一定小于生存率
24、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25、随机抽取某市10岁女孩100名,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所在范围,需进行()*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26、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 B.算术均数=中位数
• C.几何均数=中位数
•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 E.以上都没有
2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 A.四位分数间距
• B.标准误
• C.变异系数
• D.百位分数
• E.中位数
28、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 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
• C.样本重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29、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 A.率
• B.标准化率
• C.构成比
• D.相对比
• E.绝对数
30、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 A.直线相关分析
• B.秩相关分析
• C.直线回归分析
• D.方差分析
• E.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