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2章1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水稻用α 值法比较好。
2.产量法: 作物产量反映了水、土、肥、热、气、
光等因素的协调及农业措施的综合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作物需水量将随产量的提 高而增加。但是需水量的增加并不与产量 成比例,
单位产量的需水量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 小,说明当作物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要进一 步提高产量就不能仅靠增加水量,而必须同时 改善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它条件。
1.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 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 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 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 要的水量。
生态需水量应该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 的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而并不是指单单的 生物体的需水量或者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 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
②土壤颜色而言,黑褐色土壤吸热较多,其
蒸发较大,而颜色较浅的黄白色土壤反射较 强,相对蒸发较少。
③土壤含水量较高时,蒸发强烈,作物需水
量较大;相反,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作物需 水量较少。
(4)农业技术 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 度。粗放的农业栽培技术,可导致土壤水分的无 效消耗。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使 土壤表面形成一个疏松层,这样可减少水量的消 耗。
法估算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即先确 定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然后按照各生育 阶段需水规律,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ETi = Ki ET
式 中 : ETi— 某 一 生 育 阶 段 作 物 需 水 量 ; Ki—需水量模比系数,即作物各生育阶段需
水量占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的百分数,可以
从试验资料中取得。
作物需水量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 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耗水分的最主要部分。它是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必需的重要资料,同时 也是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依据。
二、作物需水量(蒸发蒸腾量)的估算
ETc的估算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计算法, 另 一 类 是 通 过 参 考 作 物 蒸 发 蒸 腾 量 ET0 与 作 物系数Kc估算的方法。 直接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方法均为经验公 式法,即根据作物蒸发蒸腾量和主要气象要 素以及作物产量等实测成果,用回归分析方 法确定。
(一)直接计算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或α 值法):
水面蒸发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 的相关关系,因此可用水面蒸发量这一参数来计
算作物需水量:ETc =αE0 或 ETc = aE0+ b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或α 值法):
α—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为需水量与水面蒸 发量的比值,由实测资料确定,一般水稻田的 α= 0.9~1.3,旱作的α= 0.3~0.7。
(2)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它 不仅影响蒸腾速率,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气温高、日照时数多、相对湿度小时,需 水量会增加。
(3)土壤因素
①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土壤因素主要有质地、颜色、
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砂土持水力弱, 蒸发较快,因此,在砂土上的作物需水量就大。
在整个作物的生育期内,植株蒸腾和棵 间蒸发两者互为消长。
每种作物都有需水高峰期,需水高峰期 一般处于作物生长旺盛阶段。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 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 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 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各种作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但 大多数出现在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 渡阶段,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缺水,会对产 量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
土壤水分充足、地 面完全覆盖、生长 正常、高矮整齐的 开阔(地块的长度 和宽度都大于200m) 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腾发量
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参照作物 需水量
ETkc(E0T)
实际作物 需水量
作物系数:随作 物不同,随生育 阶段不同
思考题: 1、解释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有何区别? 2、解释作物需水关键期、作物需水系数、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 3、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解释参照作物。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1.作物需水量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
植株蒸腾 棵间蒸发 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地表径流 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植株蒸腾:作物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
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 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 吸水层以下土层渗漏的现象。
作物需水量包含生理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
作物生理需水:作物生命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如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植株蒸腾 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作物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 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棵间蒸发 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为:随着 作物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加,需水量值也不 断增大,在作物苗期,需水量值较小,当作 物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加很快,叶面积 最大时,作物需水量出现高峰;到作物成熟 期,需水量值又迅速下降。
作物需水系数:生产单位产量作物(如 1kg小麦)的需水量(m能生产的产量(kg/mm或kg/m3。
2.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1)作物因素 ①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 ②不同品种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差异; ③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同; ④不同长势的作物需水量不同。
2.产量法(K值法):
用作物产量计算作物需水量的表达式为:
式中:ET―全生育期的需水量(mm); Y―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kg亩-1);K―需
水系数(m3kg-1),为单位产量的需水量。
对于旱作物,在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 高产的情况下,需水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 大,用产量法推算较可靠。
(一)直接计算 在生产实践中,习惯采用所谓模系数
2.产量法: 作物产量反映了水、土、肥、热、气、
光等因素的协调及农业措施的综合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作物需水量将随产量的提 高而增加。但是需水量的增加并不与产量 成比例,
单位产量的需水量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 小,说明当作物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要进一 步提高产量就不能仅靠增加水量,而必须同时 改善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它条件。
1.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 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 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 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 要的水量。
生态需水量应该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 的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而并不是指单单的 生物体的需水量或者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 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
②土壤颜色而言,黑褐色土壤吸热较多,其
蒸发较大,而颜色较浅的黄白色土壤反射较 强,相对蒸发较少。
③土壤含水量较高时,蒸发强烈,作物需水
量较大;相反,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作物需 水量较少。
(4)农业技术 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 度。粗放的农业栽培技术,可导致土壤水分的无 效消耗。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使 土壤表面形成一个疏松层,这样可减少水量的消 耗。
法估算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即先确 定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然后按照各生育 阶段需水规律,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ETi = Ki ET
式 中 : ETi— 某 一 生 育 阶 段 作 物 需 水 量 ; Ki—需水量模比系数,即作物各生育阶段需
水量占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的百分数,可以
从试验资料中取得。
作物需水量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 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耗水分的最主要部分。它是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必需的重要资料,同时 也是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依据。
二、作物需水量(蒸发蒸腾量)的估算
ETc的估算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计算法, 另 一 类 是 通 过 参 考 作 物 蒸 发 蒸 腾 量 ET0 与 作 物系数Kc估算的方法。 直接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方法均为经验公 式法,即根据作物蒸发蒸腾量和主要气象要 素以及作物产量等实测成果,用回归分析方 法确定。
(一)直接计算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或α 值法):
水面蒸发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 的相关关系,因此可用水面蒸发量这一参数来计
算作物需水量:ETc =αE0 或 ETc = aE0+ b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或α 值法):
α—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为需水量与水面蒸 发量的比值,由实测资料确定,一般水稻田的 α= 0.9~1.3,旱作的α= 0.3~0.7。
(2)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它 不仅影响蒸腾速率,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气温高、日照时数多、相对湿度小时,需 水量会增加。
(3)土壤因素
①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土壤因素主要有质地、颜色、
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砂土持水力弱, 蒸发较快,因此,在砂土上的作物需水量就大。
在整个作物的生育期内,植株蒸腾和棵 间蒸发两者互为消长。
每种作物都有需水高峰期,需水高峰期 一般处于作物生长旺盛阶段。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 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 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 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各种作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但 大多数出现在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 渡阶段,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缺水,会对产 量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
土壤水分充足、地 面完全覆盖、生长 正常、高矮整齐的 开阔(地块的长度 和宽度都大于200m) 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腾发量
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参照作物 需水量
ETkc(E0T)
实际作物 需水量
作物系数:随作 物不同,随生育 阶段不同
思考题: 1、解释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有何区别? 2、解释作物需水关键期、作物需水系数、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 3、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解释参照作物。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1.作物需水量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
植株蒸腾 棵间蒸发 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地表径流 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植株蒸腾:作物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
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 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 吸水层以下土层渗漏的现象。
作物需水量包含生理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
作物生理需水:作物生命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如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植株蒸腾 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作物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 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棵间蒸发 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为:随着 作物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加,需水量值也不 断增大,在作物苗期,需水量值较小,当作 物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加很快,叶面积 最大时,作物需水量出现高峰;到作物成熟 期,需水量值又迅速下降。
作物需水系数:生产单位产量作物(如 1kg小麦)的需水量(m能生产的产量(kg/mm或kg/m3。
2.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1)作物因素 ①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 ②不同品种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差异; ③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同; ④不同长势的作物需水量不同。
2.产量法(K值法):
用作物产量计算作物需水量的表达式为:
式中:ET―全生育期的需水量(mm); Y―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kg亩-1);K―需
水系数(m3kg-1),为单位产量的需水量。
对于旱作物,在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 高产的情况下,需水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 大,用产量法推算较可靠。
(一)直接计算 在生产实践中,习惯采用所谓模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