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背诵
温病学背诵
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10】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湿热病篇》
【1】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5】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浸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当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如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燥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温热论》
【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温病学中要求背诵的条文
⑤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
⑥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燥。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⑨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多。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③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 《温热论》 - 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 - 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 - 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 - 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 -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 - 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2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病因病机条文,中医必背!
《温病学》病因病机条文,中医必背!一、温病大纲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二、上焦篇(一)温热类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虐,不在此例。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有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
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
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二)湿热类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中焦篇温热类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
温病学方歌(医学方向必背)
一、卫分辨治
1、风热犯卫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宣肺卫煮无过。
桑菊饮
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绕,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2、燥热犯卫
桑杏汤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无痰咽干渴,辛凉甘润燥能医。
二、气分辨治
1、邪热雍肺
麻杏石甘汤
五汁饮
五汁甘寒救胃阴,麦梨荸荠藕苇根,
或以蔗浆易藕汁,欲救肾阴地玄参。
益胃汤
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
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
3、阴虚火炽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白芍共成方,
水亏火炽烦不卧,滋阴降火自然康。
4、暑伤心肾
连梅汤
连梅汤治心肾伤,麦冬生地阿胶襄。
5、邪留阴分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
湿滞大肠舌苔腻,化湿清热气机宣。
7、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王氏连朴饮
连朴半夏石菖蒲,栀豉芦根湿热除。
8、湿热并重,肺胃பைடு நூலகம்和
黄连苏叶汤
9、湿热蕴毒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10、湿热酿痰,蒙蔽清窍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菖蒲郁金紫金片,栀翘通竹沥灯丹,
2、燥热伤肺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3、燥干清窍
翘荷汤
翘荷汤有绿豆皮,甘草桔梗栀皮俱,
燥气化火咽不利,咳痰难出总相宜。
4、肺燥肠热,络伤咳血
72学时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原文1、叶天士《温热论》第1—10条;2、薛生白《湿热病篇》第1条。
3、吴鞠通《温病条辨》(共30条)上焦篇:3、4、6、7、9、11、15、16、17、26、36、37、43;中焦篇:1、6、17、23、24、29、30、31、63;下焦篇:8、11、12、14、16、17、18、36。
(其中《温病条辨》上篇:36、37,中篇:6,下篇8条文,教材未列)具体条文:叶天士《温热论》第1—10条;(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最新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必背条文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27凡斑疹初见,须用纸捻照见胸背两胁。
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见多。
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30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
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
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湿热病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9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17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瘥,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
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温病条辨》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 《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单选1. 首先使温病脱却伤寒的医家是元代王安道2. 提出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金代刘河间3. 既属于季节分类命名的又属于以四时主气命名的病种是秋燥4. 症见身热,烦躁,汗出不解,呕恶,脘腹胀满疼痛,大便溏垢不爽,如败酱,如藕泥,舌苔白腻或黄浊,脉滑数等,属于湿热积滞搏结肠腑5. 身热不扬的病机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6. 昏聩不语是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7. 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为;斑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 舌苔薄白而于,舌边尖红的病机为温邪未解,肺津已伤,也可见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 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9.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代表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10.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的病机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之征象,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11.咽喉上覆白膜多由肺胃热毒伤阴 _所致12.“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出自叶天士《幼可要略》_1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出自明代王纶的《明医杂著》 _14. “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5.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16.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症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
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应用方药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17. 湿胜阳微症见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薛氏扶阳逐湿汤18.清浊相于证治的代表方为然照汤和蚕矢汤19. 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分别指阳伤与阴伤20.“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中下泉指肾阴多选1.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有哪些;煅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2.清营汤和清宫汤相同的组成药物有;玄参,竹叶心,连翘,麦冬,犀角3. 白虎四禁:①脉浮弦而细者,②脉沉者,③不渴者,④汗不出者4.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易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6.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组成7. 三甲复脉汤有哪三甲:生牡蛎生鳖甲 , . 生龟板名词解释1.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得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平时背诵整理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I)【提要】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机变化,与伤寒辨治的区别。
【释义】温病的病因是“温邪”,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多为“上受”,首发病位是肺卫,如及时正确地诊治,病邪即可外解,可谓不传。
若邪不外解,肺卫之邪将进一步深入。
温病病情传变有顺传、逆传两种趋势。
条文提出“逆传”,是指邪不外解,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造成病情在短期内急剧转化,病势重险。
“逆传”是相对于“顺传”而言,其义叶氏未明确指出,结合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之语理解,当指上焦肺卫之邪下传中焦阳明气分。
温病病变有卫气营血证候之不同。
心肺同居上焦,肺主一身之气,与卫气相通;心主一身之血,营气通于心。
在温病过程中肺与心包的病变必然影响到卫气营血,出现不同的证候。
此处与原文第8条“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可相互印证。
提示卫气营血的病位浅深及病程先后是按卫气营血的顺序递次发展的,邪在肺卫者,病情轻浅;传气则病情较重;逆传心包及病在营分者病情更重;深入血分者则病情最重。
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其发生发展及传变均符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均有人体功能的失调和实质的损害,故叶氏言“同”。
但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初起邪在肺卫时主以辛凉,入气方可清气,入营主清营泄热,入血需凉血散血。
温病全病程均易耗伤津液,故须重视养阴生津。
伤寒以六经辨证,初起寒伤太阳主以辛温解表,进而邪入阳明则或清或下,邪在少阳则和解表里,而太阴之脾胃虚寒,少阴之心肾阳虚,厥阴之寒热错杂等均有不同之治法。
伤寒病程中易伤阳气,故重顾护阳气。
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温病学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条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戟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加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
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
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
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湿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
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
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
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9.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
肾液,且二经之血,走于此处。
病深动血,结瓣于上,阳血色紫,紫如干漆;阴血色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惟症尚不逆者犹可治,否则难治矣。
此何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10.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证见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
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1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求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13.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汪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
术皮藿香叶鲜荷叶鲜荷叶白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14.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
15.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咳,热伤肺络也。
身不
甚热,病不重也。
渴而微,热不甚也。
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16.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17.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
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
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烁津液,涸尽而死也。
19.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
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20.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
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21.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
汤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22.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23.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