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对五行及常见病穴位

五脏对五行及常见病穴位
五脏对五行及常见病穴位

五脏对五行及常见病穴位按摩首先,五行对五脏的关系如下:

木—肝 火—心 土—脾 金—肺 水—肾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

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

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

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6.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

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连续做10次。

7.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

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8.治疗更年期障碍的穴位及指压法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而且身心也会谐调,能愉快的渡过更年期。

9.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这样后遗症,“列缺”穴在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最具效果。此穴位常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另外脚痛时,指压膝盖里侧中央称为“委中”的穴位最具效果。

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

委中是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

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

10.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11.治疗假性近视的穴位与指压法

假性近视和眼睛疲劳都是眼睛酸痛所引起。现在为你介绍消除眼睛酸痛的穴道指压健康法。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

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使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治疗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不足、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12.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能治疗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使情绪好转的“膏肓”。

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就可治愈肩膀僵硬、酸痛

13.治疗睑腺炎(麦粒肿)的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睑腺炎,可以指压“二间”。将手握拳,在食指的第二关节有一深沟状,在沟状的顶端就是“二间”。这个穴道在针炙上是很有名的穴道,请务必牢记。

“二间”对治疗膝盖疼痛也非常有效

14.治疗脚气的穴位及指压法

对脚气病有效果的穴位是在针炙治疗常使用的“足三里”凹洼的周围。

找足三里的方法是使膝盖直立,使与膝盖相反的手的食指端向外侧,使食指的指根点

置于胫骨上,抓住胫骨骨端,摩擦膝盖。在膝盖住手处食指指尖就是足三里。

缓缓的吐气,并一面强力按压此穴道6秒钟,反复做20次。

每天反复做,与此同时,如刚才所述,需充分注意改善饮食生活。

指压足三里,除了脚气病外,对各种的病症亦有效,例如神经质、头痛等也相当见效。 15.治疗口腔炎的穴位与指压法

指压“口内点”对治疗口腔炎非常有效。“口内点”位于中指指根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就能治愈口腔炎和疼痛。指压“口内点”,对其它口内疾病也很有效。

16.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中脘”是治疗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

感到舒适。中脘指压法如果在胃痛时采用的话,效果更佳,它与过酸性和减酸性无关。

过酸性的话,指压“阳陵泉”。它位于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刺激时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会使制酸作用活泼,不会打酸嗝。

减酸性的话,只要指压“足三里”。指压要领同前,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

胃感到舒服。如果弄错过酸性和减酸性,会产生反效果,因此必须多加注意。

17.治疗老花眼的穴位及指压法

眼睛是胃肠的穴道所支配,因此指压“胃肠点”就延缓身体老化,也预防眼睛老化。“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约6秒钟,每回做20次,每天做5回。指压左手则对右眼有效,指压右手则对左眼有效。

其次采用相同要领指压后颈左右2厘米处穴道,此处穴道是有名的“眼点穴”和“天

柱穴”。

18.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

次就能去除疼痛。

19.治疗麻疹的穴位及指压法

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左右处称为“里内庭”,一面缓缓的吐气6秒钟,用两手

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痛。重复做30次。

另外,在耳朵上“麻疹区”的穴位,这个穴位用火柴棒之类的东西一按压,就会感觉

到痛。

以拇指与食指由前后用力夹住此穴道,连续按压6秒钟。此时,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反复做20次左右,麻疹大体痊愈。

20.治疗目眩、头昏眼花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中渚穴”,是在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此穴位对目眩、站起来头昏眼花会马上见效,请务必记住。

21.治疗膀胱炎的穴位及指压法

首先将肚脐到耻骨连成一线,将线五等份,由下算起1/5处的穴位称为“中极”。此穴不但能增强精力,对泌尿系统也有特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慢压6秒钟,如此重复

20次。

其次是指压脚底中央稍近趾侧凹穴的“涌泉”采用同样要领指压10次。指压治疗膀胱

炎必须有耐性,要能持之以恒,才能使你脱离苦海。

22.治疗气喘发作的穴位及指压法

为防止气喘,在突出的第7颈椎下的“大椎”,与其左右2厘米处,有一称为“治

喘”凹洼附近的穴位,非常有效果。

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重复做3次。此,会使气喘舒适。

在突然发作时,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俞府是在锁骨正下面。以和前面同样的要领,稍微按压6秒钟。

将此重复10次以上的话,则在痛苦前,发作会制止。

23.治疗疾病性气喘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脊椎的“心俞”“厥阴俞”等周围的穴道,能扩大气道,使心脏舒服,对气喘有

直接的效果。

心俞是在第5胸椎与第6胸椎中间左右2厘米之处,厥阴俞是在第4胸椎与第5胸椎中间左右2厘米之处。

24.治疗怯寒症的穴位及指压法

以下四个穴位指压时,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每6秒钟按压一次。

全身寒冷的情况,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称为“气海”,做6次。

治疗脚部寒冷的穴位称“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做20次。

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治疗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称为“申脉”。在脚踝根的凹洼处。做20次。

腰部寒冷的情况。此穴位称为“腰之阳关”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做10次。

25.治疗妊娠恶阻的穴位及指压法

镇静呕吐、恶心,指压称为“天柱”的穴位是最有效果的。另称为“女三里”的“三阴交”亦有效果。

天柱是在后颈凹洼稍微下方左右2厘米之处。用两手握拳的同时,一面吐气,每隔一秒钟强力敲打。每十次做一组,一面稍做休息,做十组。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至6厘米左右以上之处。此亦以与前面相同的要领敲打,做三组。请每一组左右相互敲打。

26.治疗闪腰、慢性腰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上仙点”位于第5腰椎正下方凹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就能使疼痛减轻。另一种方法是将双膝站直后弯曲,加压折邹顶点也有效。

27.治疗湿疹的穴位及指压法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

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

其次,以和前面相同的要领一面吐气一面按压叫做“太白”,即在脚拇趾下部,大骨

外侧的穴位大约按20次。如此,因湿疹而引起的红色斑疹便会消失。

28.治疗食欲不振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第6、7胸椎,能使食欲中枢产生显著的功效,能使食不振渐渐治愈。第6胸椎右侧、第7胸椎左侧是穴道所在,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后将手收回,恢复自然呼吸,

如此重复30次。

这种穴道指压法必须在餐前一小时进行而且餐前尽量少吃甜味料、白砂糖这些会减低食欲之物。还有,时常保持情绪稳定也能防止食欲不振,有烦恼事情的话,最好将它忘却,可以多活动或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将心理的不安去除后,食欲就能随之产生。

29.治疗手腕筋肉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肌肉疼痛以指压“肩井”和“手三里”最有效。“肩井”位于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和食指,两肩同时捏到稍感疼痛程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其次是指压手三里,要领相同,左右手交替指压10次,如此便能去除手部肌肉疼痛。

30.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的穴位及指压法

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此肌肉外侧凹处是“天柱”,我们所要寻找之处就是“天柱”。凡治疗颈部以上异常之处,都离不开“天柱”。它与视神经也有关,能使眼睛爽朗明亮。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其次是指压第7颈椎和第1胸

椎之间的“大椎”。指压时要颔同前,重复10次。此穴对颈部、肩膀、手腕、背部的异常也很有效。

31.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治疗关节痛非常有效。现在简单介绍此穴道。

“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则关节疼痛在不知不觉间就可去除。

32.治疗下痢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下痢的穴位,一处是位于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的下痢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第二处是“天枢”。它位于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指压时先放松筋肉,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出一面同时轻压6秒钟,气吐尽时才将手离开,如此重复10次。

33.治疗月经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此介绍对月经痛非常具有效果的两个穴位。

一个称为“三阴交”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又叫“女三里”对妇女并颇有疗效。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面缓缓的吐气,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20次。

其次,指压称为“内关”的穴位。内关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

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如此,月经痛便会消失。

34.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道位于两腿后侧正中线上。但是所谓正中线并非指整条线,要在按压会有疼痛感之处才有效。会疼痛处由上向下,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

15次。一条腿压完后换另一条腿。

35.头痛

头痛不必吃药,用此摩擦法即可治疗。一旦头痛,就立刻将大拇指压于左右的太阳穴上,一边用力压,一边做旋转的动作,共计做三十六次。注意每次按压后要稍微抬起拇指,并换气后再进行按压。这点一定要注意。

患有慢性头痛或严重头痛的人,持续做此太阳穴摩擦法,一定可以解除您的痛苦。但此摩擦法并非对所有头痛都有很好的疗效,太阳穴摩擦法对于因血管原因引起的头痛治疗效

果明显,尤其是对两侧太阳穴附近的头痛疗效更是显著。

36.摩擦肩部可治疗五十肩

肩膀有几处穴位,其中肩井穴的摩擦对肩酸、肩膀疼痛最有效,而肩外俞穴的摩擦则对气喘、咳嗽有效,风门穴的摩擦对于肺病、支气管炎有效,同时对于脸部苍白、皮肤干燥也有帮助,不但具防止肌肤粗糙、湿润的功劳,也有预防感冒的效果。

37.摩擦手臂可治便秘、强化肠胃

手臂上布满着许多可以锻炼五脏六腑的经络与穴位,特别是位于外侧有与肠胃相关的

经络与穴位。当一个人有了便秘情况时,只要拼命地摩擦手臂即可;它能从体内治疗痔和气喘病,并且有改善体质恢复体力的功劳。

38.按压合谷穴可止牙痛、头疼

当手掌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

有一个“合谷穴”。合谷穴对于治疗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国古代拔牙时都在此穴针灸以为麻醉之用。

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由于合谷穴与整个头部组织有关,若继续摩擦可使颜面变得光滑、细嫩,并且有预防面皱的功效。而且合谷穴的摩擦对于治疗颜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头部之疼痛将能发挥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个人生气蓬勃。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将头疼的症状治疗。

39.内脏疾病可由五根指头查出

手指检查法可以了解内脏的健康情形,用手指抓住另一只手的指甲根部,强劲地加压

旋转,由小指到拇指的顺序抓住试试看,有没有特别疼痛的手指。

实际上在人的五个手指尖上都有穴位,且各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若某根指头感到疼痛,则表示与其穴道有关的内脏有了某种障碍或异常的现象。

小指疼痛的人,表示其心脏与小肠有了疾病。在小指尖与无名指相临的一侧有“少冲穴”,其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可用力压小指甲的尖部位,可以抑制发作现象;在相反的一侧有“少泽穴”,与小肠有密切关系,当肠子不舒服时,可强力按压此穴位。 无名指疼痛的人,必有喉咙痛或头痛的现象,由于无名指有三焦经的“关冲穴”,在

感冒、发热时摩擦此穴即可。在中指上有一处“中冲”的心包经穴,当中暑、心脏衰竭时,中指会感到疼痛。

食指上有属于大肠经的“商阳穴”,便秘时按此指会痛,则可确定是大肠某个部位有

了异常现象。

大拇指上有个“少商穴”,肺疾者按此部位会疼痛得受不了。

各位现在就不防试试手指检查法看,若感到稍有疼痛,就表示手指经穴显示的部位有

衰弱的征兆,此时要忍住摩擦的疼痛,一直摩擦到疾病复原时为止。

不但是双手,双脚的脚趾部位,也同样可以检查,如果养成了指尖摩擦的习惯,则能

使血液的循环良好、强化内脏,尤其是强化心脏机能。

40.摩擦心窝可止呕吐

当晕车想吐或过于紧张不适、饮酒过度而呕吐时,一般人通常都是替患者做背部摩擦,其实那并没有什么效果。

事实上,能抑制恶心的经穴在心窝到腹部的位置,包括了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三个经穴。

当身体不适或晕车、酒醉时,用手指尖使劲地在心窝处上下摩擦,约经二三分钟后,恶心就会自然停止,且能消除掉胃的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

此法简单且随时可进行,最好将它牢记心里。

41.腹部摩擦法可缓和胃疼及腹痛

健康的根源在于内脏是否健全,所以强化内脏,使其机能充分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希

望各位能确实来做腹部摩擦法。

方法十分简单,用手掌以画圆的姿势摩擦腹部,首先将右手放在右胸部下,依逆时针

方向,由上腹部绕到下腹部,再通过左腹部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用左手同样从左胸部开

始绕圈,用右手、左手交替使用,合计三十六回即可。

此腹部按摩法能消除消化器官的疲劳且强化之,持续做下去,胃肠会好转。同时也能预防胃痛、腹痛。

42.腿根摩擦法可促进荷尔蒙的分泌

特别介绍一种腿根摩擦法给有性欲倦怠的夫妇。此种方法不论男女,都可促进内分泌性荷尔蒙旺盛。

但所做方法,男女稍有不同。女性要将双手各放在腿根内侧,斜着摩擦三十六次,然后在下腹部左右摩擦三十六次即可,注意摩擦的时候,要往腿根里侧摩擦,摩擦方向不要弄错,否则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男性摩擦时用一手把阴茎靠拢一边,用另外一只手摩擦,与女性一样地做由下而上摩擦腿根三十六次,然后换手,做同样地摩擦,接着由下而上提升阴茎,摩擦下腹部三十六次即可。

腿根摩擦法,能促进性荷尔蒙活泼,假如能够与腰部摩擦法一起实行,更能提高性功

能的效果。

43.摩擦膝盖可治风湿、关节症

平常若能做预防膝老化的膝盖摩擦法,根本就不心担心自己会有风湿症,其摩擦方法

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抱住膝盖团团转使劲地摩擦,膝盖内侧也做同样的动作。膝盖摩擦法可利用空闲休息时轻易做到,但是在洗澡时直接在素肌上实行更有效,在实行的时候,将两个膝盖同时迅速地做,一直到膝盖发热为止。

膝盖摩擦法除能矫正O型脚或X型脚外,还可以促进膝盖关节的新陈代谢作用,对于

轻微风湿痛也有极佳的效果。

常感脚弱者,可用双手互相搓揉三十六次,引起体电之后,再使用那温暖的双手立刻

做膝盖摩擦法。

44.摩擦腰部可治疗腰痛

腰部摩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而后大力的上下摩擦,透过此摩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

经络和穴位,如“命门穴”、“肾脉穴”、“志室穴”等,而使腰部觉得轻松。

腰部摩擦法对于早泄、性无能等症也很效,因为能刺激“命门穴”、“肾俞穴”、“志室穴”等穴位之故,同时又刺激到对女性性器的疾病,特别是赤带、白带有效的奇经带脉,及对肾脏病有效的胆经。

45.摩擦足背可解宿醉

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于治疗宿醉有极佳效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之处。其方法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一只脚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

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续做此足背摩擦运动三分钟后,头

脑就会非常清醒。

46.摩擦涌泉穴可消除失眠症

“涌泉穴”在脚心斜走处,用手摩擦脚也可以。但是使用脚心相互摩擦,能同时刺激双脚之“涌泉穴”是比较合理的。如此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情自然就会稳定下来而能入睡。 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

结合足反射疗法,首先打开穴位,取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点压开穴。 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上腺,肾脏,

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点穴时间:比如说患者年纪比较大,体质差,那么我们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力度小

一些,时间短一些,年纪轻的,体质好的,健壮的,力度大一些,时间长一些。

点穴位时的注意事项:

1、学习前。首先要准备两份图。1.针灸人体挂图,2.足反射图。首先了解各穴位的位置,隶属那一条经络,熟悉以后,再找相关的穴位,他们基本都在一条线上,很方便查找。

2、认真参考文章里所提的到的穴位和注意事项。

3、在点穴治疗时,所点到的穴位,患者应该有酸胀稍微带一点痛的感觉,如果出现单一的疼痛感,那是穴位拿不准确,需要重新寻找穴位。治疗结束后,患者应该感觉有些微微出汗,这种效果最好。

4、点穴位时,手法保持垂直方向,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点完穴位后,适当轻柔一下穴位,因为有一些患者本身血小板减少,如果点完穴位后,不轻柔一下穴位,就会

在点压穴位的肌肤上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轻柔一下,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5、经过点穴治疗的患者肢体。上肢或者下肢,一般在第2天至第3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症状,这种现象属正常反应,过两天会自然消失,无需要任何处理。不影响对患者的继续治疗。

6、在给患者治疗时,只要穴位拿得准确,力度到位,患者经过治疗后,原来不能动的肢体或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原来能动的肢体或相关部位,应该更加灵活,活动的范

围应该更大。

7、经过点穴治疗的患者,当他们的肢体第一次能够活动后,可以叫患者间接的活动,但禁止要求患者连续活动,因为他们的肢体因病长期失用,当他们的肢体第一次能够活动时,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大脑发出指令,经过肢节神经系统的协调,他们相

当要耗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够完成某个动作,一般15至20分种以后才能重复运动,在患者

的体质增强以后,才适当增加他们的运动量。

8、对正在康复中的患者,首先要有爱心,耐心,当他们每前进一步,我们都要加倍给予他们鼓励,在后期的康复训练中,患者会做错很多事,或者在训练的时候不认真,或者

动作不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去体贴他们,不厌其烦的去帮助他们,因为他们

是患者,是我们的朋友,或是你们自己的亲人。

9、患者在后期最大的困惑,就是不敢大胆学习走路,原因是患者的足底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知觉,在他们行走之前,一定要加强足底穴位的点穴治疗,要求足底神经系统

的每一个部位都要恢复知觉,为患者今后行走排除回顾之忧。

10、最后:不要急于让患者走路,在他们的肢体康复以后,首先让他们学习靠墙站立,如果能靠墙站立坚持20分钟以上,就可以学习原地踏步,如果原地踏步30分钟以上,这

个时候患者就可以稳步前进了。

上肢瘫痪:取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面部瘫痪:取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等穴位,进行点压8-10

秒钟

经过第一次点穴治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叫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

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一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

最佳治疗时间:如果病人是初发病时,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对病人进行点

穴治疗,如果患者及家属配合得好,大约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治疗效果:通过临床证明,采用手法点穴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时间短,速度快,疗

效显著,不反弹,效果看得见,患者及家属满意。

注意:

1,治疗者首先修饰自己的手指甲,以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高危病人不能进行点穴治疗,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点穴治疗。

3,女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点穴治疗,酒醉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进行点穴治疗。

作者发表目的:因为每年我国患中风瘫痪及后遗症的病人高达200多万人,而我国大

多数医院都是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病人经过治疗,完全康复或达到

生活自理的比例却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目前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般家庭都难以承受得起。所以;我将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共同研究,进一步探讨,让更多的同行,朋友,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尽快掌握这门医术,造福于广大患者朋友,让他们重新站立

起来,享受新的人生。最后;祝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祝各位同行朋友万事如意。

按摩后溪穴治疗颈椎病

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

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颈椎病会提前光临。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

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

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

后溪。

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当一项机能特别突出的不足,就破坏了和谐,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疾病. 我们还可以通过颜面望诊来观察周围人的健康状况。 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五色来表现: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 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 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闹耳底。 五体: 肝主筋和指甲: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好筋自然柔软,肝不好腿抽筋,指甲有竖纹,不光滑。 心主脸:心脏不好的人早晨起来脸浮肿。 脾主肌肉:脾胃不和,肌肉就不发达,四肢无力。 肺主皮毛:肺功能不强,头发干燥,汗毛孔粗,皮肤无光泽。 肾主骨:肾功能不强时,影响骨骼健康。 从五志来看:情绪会伤肝,怒则伤肝脾气暴躁,控制不了天气,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喜则伤心,注意心情,乐极生悲,不要去那种过于激动的场合。 脾:思则伤脾。现在来自个方面非压力很大,情绪紧张,思虑过度,导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肺:悲忧伤肺,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悲也悲,喜也悲,悲伤过度,不停咳嗽,时间久了开始咳血,形成肺结核而死。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木、火、金、水、土 东、南、西、北、中 春、夏、秋、冬、换季间 肝、心、肺、肾、脾 酸、苦、辛、咸、甘 风、暑、燥、寒、湿 温、热、凉、寒、平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戊己

八卦符号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为谓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阳入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带所伤:久视伤血,久卧蓖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带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脉:弦、洪、缓、浮、沉。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五行,就有相生关系:肝属木,生心火;心属火,生脾土;脾属土,生肺金;肺属金,生肾水;肾属水,生肝木。 五色就是:青、赤、黄、白、黑。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的属性以及生克,都和以上的生克关系相同。 五色配合五脉:在《四诊心法》中说:“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在诊断之时,色与脉应该相合,如果发现这个病人表现有青色,应是属于肝病,肝病的脉应该是弦脉;病人表现有赤色,应是属于心病,心病的脉应该是洪脉;病人表现有黄色,应是属于脾病,脾病的脉应该是缓脉;病人表现有白色,应是属于肺病,肺病的脉应该是浮脉;病人表现有黑色,应是属于肾病,肾病的脉应该是沉脉。这些都是正常的色脉表现。如果色脉不合,有会死的也有没事的:“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2)子病及母:子脏先病,然后累及母脏。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 (3)相乘:即相克太过。可能是克者太旺,或者被克者太虚造成。这种情况下病情容易严重。 (4)相侮:即克制不足,反被其克。可能是被克者太旺,或者克者太虚造成。 五脏和季节的关系 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在各个季节里,对应的脏负担较重,而所相生的脏得到补益。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因为春季木生火,肝的负担重。同时由于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畅。 五脏强弱和性格的关系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火多无制,急躁而欠涵养。水多无制,聪颖而意志不坚,亦且好动。木多无制,刚愎自用。金多无制,精干而敏锐。土多无制,慈厚而好静。当然即使这样,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 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单从表面看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相互影响制约。《黄帝内经》里有记载称,五色五味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若身体有外在疾患,人们相对容易察觉。但若病变在内脏,就会变得复杂,或许就得借助各种医学器械。更为糟糕的是,大多数内脏的病变,治疗起来都比较复杂棘手,因此如何养护内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推荐一种简单且实用的中医五脏保养办法——五行调理法。 读五行知五脏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广西名中医史伟介绍,人的身体有五行属性,五脏同样也可分为五行,“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轻松地对身体进行调理。 广西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罗鸿宇认为,掌握了五脏的五行,便能有针对性地去调理身体,养护脏腑,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保护好它要“克”的,而防范要“克”它的。 以肝脏为例,“肝属木,水生木,木生火”,而“金克木,木克土”,要养护肝脏就需保护好“土”,就要健脾,同时要防御“金”,即注意及时补足肺气,防范肺部疾患。 五色五味养五脏 人体五脏不但有五行属性,还跟五种味道、五种颜色有联系。《黄帝内经》便是利用五行学说,把五色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的。 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因此肝属木,可以酸味养之;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所以心属火,要多食苦味;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属土,可用甘味滋养;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属金,喜辛味;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属水,好咸味。 不但五味对五脏有影响,五色亦可影响五脏功能。绿色属木,是肝之苗;红色属火,是心之苗;黄色属土,是脾之苗;白色属金,是肺之苗;黑色属水,是肾之苗。也就是说,平日多吃白色食物,如雪梨、百合、白果等可益肺;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可补肾;红色食物如红枣、番茄、红豆等可强心;黄色食物如土豆、豆制品等可健脾;而绿色或青色的食物如绿豆等可养肝。五行五色五味五脏的具体关系如下表: 五味过偏亦能伤五脏 不同的味道养不同的脏器,但值得提醒的是,若五味过偏,也可能会引发疾病。 如过食酸味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偏好苦味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饮食偏甜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嗜好辛味则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吃得太咸往往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

五行口诀

木生春月旺、水多主灾殃、不是贫困守、就是少年亡、最喜戊己土、见火大吉昌、见官反无官、庚辛命不强、夏木不为凋、火炎怕土燥、火盛要水养、水盛木则漂、最喜见寅卯、子辰亦为好、财官若根轻、午未运不高、木生四季节、怎把戊己克、求逢壬癸水、反宜金叠叠、辰丑须用火、未戍水木扶、全是火土现、土运亦可安、秋木逢旺金、金旺及伤身、不宜重见土、干头爱丙丁、金木若相战、财运反遭陷、壬癸若相助、定然名利亨、冬木枯叶调、水冷怕金削、有土相逢火、温暖发根苗、冬天水木泛、名利总虚无、运逢火土助、名利才自如。火到春见阳、木盛火必强、水旺金不旺、富贵理应当、火多木必焚、最喜见官乡、支中见多卯、反倒为灾殃、夏火非寻常、木多主不祥、水旺要金相、方才显高强、火盛土必燥、无水焉能好、宜壬不宜癸、不须寅卯绕、火生四季衰、水多常有害、用金不和谐、甲己喜相爱、未戍多孤寡、丑辰是良才、休逢戊己旺、必定有祸殃、秋月火不强、唯喜甲丙帮、用木还用土、土重则为殃、岁运逢火地、自然财兴旺、水盛最无情、不夭眼目盲、火生冬不旺、四柱怕金乡、爱用甲乙木、干适戊己乡、人生若逢此、必定是官郎、只恐财杀旺、刑冲见阎王。 人生若逢此、必定是官郎、只恐财杀旺、刑冲见阎王。 五行形体类象

木主人物修长,须发美,眉目秀,肤色白,坐立身多倚侧,声音畅快,音调较高。 如木气死绝休囚,则身材瘦小,发稀少,枯焦,眉眼不正,颈长喉凸,皮肤干燥,柔语细声,坐卧行止不稳定。 火主人面貌上尖下阔,肉多,印堂窄,眉毛浓,鼻露窍,头小脚长,背部厚实,腹部较宽大。太过则血气旺,头发粗、浓,面色带红,说话速度快,好动。不及则身形瘦小偏黑,脸色略黄,语无伦次。 土主人头圆、面阔、鼻大、口方、面色黄,眉毛淡而不秀,背厚腰粗,声音重浊,常缄默,静多动少。休囚死绝则面常有忧愁之相,体格单溥、瘦。 金主人脸形方。圆,肤色白皙,眉目英俊,鼻直口正,声音清亮,体质健壮。太旺则体态略肥,声浊,不及休囚则瘦小貌丑。 水主人眉清目秀,圆脸,肩不阔,身体易摇摆不定,语音清和,皮肤细白。太旺则肥大,死绝则矮小黑丑。 五行性情类象 木:仁慈、忠厚、理智、有主见、虚心、举止稳妥端庄、潇洒. 寅木为阳有向上进取之心、正直、风雅、有情义、有责任心、敏捷、有应变力。卯木为阴,柔顺和蔼、有同情.心、外表谦虚、内心有占有欲。 太旺则暴躁、偏执、固执、嫉妒、宁折不弯、难以与人相处、把简单事情搞复杂化。 死绝则优柔寡断、意志薄弱、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小心眼儿、斤斤计较、办事无条理 火:喜修饰、装扮、作风严谨、尊长爱幼、谦和淳朴、大方聪敏、有文彩、有奋发精神、创造力、不畏艰辛。 巳火为阳,性格外向、稍显急躁、自尊心黟、喜欢表现自我、爱与人争辩、稍乏忍耐力。午火为阴,思维细密、性情和顺、聪明而富有同情心、多疑。 太旺则性情暴戾、易冲动而失去理智、做事不计后果而后悔.死绝则生性喜阿谀谄媚、*诈、狡辩、做事虎头蛇尾、无恒心、不变通、惹人烦、不果断。 土:稳重、忠诚、孝顺、守信、心胸宽广、有度量、敬信神佛、自信、喜安静、坚忍、有耐心、随和。 阳土沉稳,阴土有内涵、才艺。

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摘要: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等。 关键词:五行,五脏,养生,临床指导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一,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

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水”。 二,五脏 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气)肝藏魂(血)脾藏意(肉)肾藏志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 肝开窍于目 《黄帝内经》对于肝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

五行和五脏六腑

五行和五脏六腑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这个世界有分阴阳两面 如太阳是阳,月亮是阴;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 男人是阳,女人是阴… 同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五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木、火、土、金、水。3GCL立式船用三螺杆泵 我画一个叶子代表木,木燃烧就变成了…火; 火化为灰烬变成了…土; 土里孕育着金子; 金子融化了变成水;3GR三螺杆油泵 水继续滋养着树木。 这是五行当中的相生,五行还有相克: 木克土,树木稳固了土壤; 土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sn三螺杆泵 水可以浇灭火; 火可以融化金子; 金子“咔,咔”把树木砍断。螺杆泵的安装尺寸 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础,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当然还有更深奥的理论我们不多说。 那中医藏象学说是研究什么的呢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腑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3GR普通型三螺杆泵 藏象学说是以腑脏为基础,按照其生理特点可以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所以多虚,属阴。 六腑:胆、小、胃、大、膀、三焦。YCB系列圆弧齿轮泵 另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组成的奇恒之腑 中医藏象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YCB齿轮泵 我们来看看, 木对应着肝; 火对应着心; 土对应着脾; 金对应着肺;YCB圆弧齿轮泵型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水对应着肾,这是五脏,。 我们再来看看六腑: 木(肝)对的是胆; 火(心)呢对的是小肠;lyb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土(脾)对的是胃; 金(肺)对的是大肠; 水(肾)对的是膀胱, 还有三焦,三焦又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主进(我们吃的);中焦主存(消化、吸收);下焦主出(排泄)。YCB圆弧齿轮油泵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就是府字,有聚集的意思,所以为阳;五脏六腑由经络连接着六腑,互为里表。 为什么五脏六腑对应着五行呢 以木而言,木可以曲可以直,枝条发达,有生发的特性,而肝喜欢跳大而恶抑郁,有疏泄和藏血的功能,所以肝属于木。YHB-LY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火性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功能,所以心属火。

五脏口诀

【五脏★五怕决】 一、“肝将军”怕堵★ 肝脏主泄疏,喜通抑郁梗。喝酒若过量,导致肝不通。心情若郁闷,令肝结难行。用眼若过度,导致血不供。春季阳气升,有助肝血通。多吃酸食物,能增肝功能。 二、“心君主”怕累★ 心脏主血脉,面色红莹莹。心浮又气燥,影响心跳动。情绪若压抑,导致心失衡,烦躁致心累,心气难旺盛。静卧三十分,养神宜清静。夏天食苦味,养心把火清。 三、脾胃怕生冷★ 食物靠脾运,方能化为精。吃得太生冷,寒气进体中,思虑若过多,就伤脾功能。药物最伤脾,切记久服用。甘甜补气血,调和脾胃通。 四、肺怕环境差★ 肺像大伞棚,罩在六腑顶,肺气若调和,气机才畅通。吸烟危害肺,影响肺功能。污染若严重,肺气难旺盛。过度悲伤肺,不宜久悲痛。常做深呼吸,多笑肺气平。 五、肾怕缺水★ 肾主水藏精,决定机体生。元气虚太多,口味就变重。若是缺了水,伤害肾功能。夜生活过多,导致虚火升。热水泡泡脚,滋阴强肾能。按摩双脚心,有助补肾功。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 1、人体的五脏六腑 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也是按照东、南、中、西、北排列的。五脏所对应的是五腑,可是我们都知道是“五脏六腑”,怎么对应五腑?这里有一个相表里的关系。因为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心包络对应的是六腑中的三焦。三焦:上焦是指心和肺、中焦指肝和脾、下焦是肾,它是把五脏分为了三块。 2、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1、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一、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 系。 相生 木→ 火→土→金→水

中医五行五脏

龙教授讲解(五行五脏)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元素。这五种 物质属性元素“相生”、“相克”的规律作为阐释天地万物 联系的基本法则,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个系统,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以五行相生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所达成的平衡关系。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_ (小肠)岂辛虽心) 中医将人体各藏象与五行中的五种元素相对应,从而将人体各个系统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系统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关系,使复杂的人体结构变得简单明了,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八、 五味酸苦甘辛咸 情志怒喜忧思悲恐 开窍目舌口鼻耳及二阴 其华爪面唇皮肤发 在身筋心脉肉皮毛骨 明白以上对应关系,再结合五行生克原理,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到疾病的症状所对应的脏腑功能失调,对相应脏腑功能的调整,就能消除疾病的症状! 一、肝血之存库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胆■馆 Cci^ii v*sica? Vn^esaiC Me 。、 胪右of : 0?u$ hapMi*、 dffKtw 七二和愉AT Ug- Er-engU^e dt?VKT) J 、 肝 The liver 藏血: 肝,血之存库,肝是藏血的地方,对血液进行 清洁净化。肝解毒的过程就是清洁血液的过程,因此在人体 里面,肝是最主要的排毒器官! 主疏泄: 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 郁。说明肝就象树木生长一样将干净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 处,使身体 方 Of Lebus qg 血畑 十二前■!£遙 严 Hrrprv^o W IE tf lrhp^HU? 二 霑IT 地載 esoph 闭 V. WXbe JXFUll 轧 丁 閒观 Inferior aspect ? L? VBHMjrtn appendix 術w htfutfs 心厲右内栋 A - MpatiB prgr 订 上皿 “(J& tbM bfpqfFl 9*用邈 Jnixasiio 乳买聲 Froottsus pdpihnc

最新国医启蒙口诀节选

国医启蒙口诀节选

国医启蒙口诀节选 第一节 理念:做事先做人,学医先学道,诚信与包容,天道之核心,济世与救人,学医之初衷、救死与扶伤、医生之天职。 框架:阴阳医疗观、五行方法论、脏腑与经络,内涵是功能、望问与闻切,整体集互补。 故事:李时珍一事——“坟地不能卖,药费不多收”。 要求:家长督导孩子背熟理念和框架的内容。 第二节 理念:唯天道为上、唯实践为上、唯患者为上。 框架:理法与方药、中医药框架、阴阳医疗观、五行方法论、气与血共存、生命之物质、脏腑与经络、内涵是功能、望问与闻切、整体集互补、心病与身病、证侯与症状、病因与病机、辩证与施治、物药与法药、内治与外治。 故事:李时珍一事——“幸运女孩和壮汉”:“金荞麦煮鲫鱼治筋骨病” 第三节 理念:做事先做人,学医先学道,诚信与包容,天道之核心,济世与救人,学医之初衷、救死与扶伤、医生之天职。肯定与否定、对象是自我、环节有四个、认识与把握、战胜与超越。唯天道为上、唯实践为上、唯患者为上。

框架:理法与方药、中医药框架、阴阳医疗观、五行方法论、气与血共存、生命之物质、脏腑与经络、内涵是功能、望问与闻切、整体集互补、心病与身病、证侯与症状、病因与病机、辩证与施治、物药与法药、内治与外治。太过与不及,中医药哲理,通字为根本、中医药治则、通则必不痛、不通则必痛。 故事:“笑料”治怪病 第四节 理念:做事先做人,学医先学道,诚信与包容,天道之核心,济世与救人,学医之初衷、救死与扶伤、医生之天职。肯定与否定、对象是自我、环节有四个、认识与把握、战胜与超越。唯天道为上、唯实践为上、唯患者为上。学医之诀窍、虔诚与潜心、勤学与磨练、悟性与灵通、从医之诀窍、一心为患者、修德贯始终、长者为我师、患者为我师、师生相对言、普天有老师、善学永拜师、反省永不息、继承是前提、整合是通道、创新是提升、纲目疏理清、复杂变为简、重在个性化、效在个性化。 框架:理法与方药、中医药框架、阴阳医疗观、五行方法论、气与血共存、生命之物质、脏腑与经络、内涵是功能、望问与闻切、整体集互补、心病与身病、证侯与症状、病因与病机、辩证与施治、物药与法药、内治与外治。太过与不及、中医药哲理,通字为根本、中医药治则、通则必不痛、不通则必痛。墨家逻辑学、插类后明故、重在别同异。 夫肝青心赤夫脾脏色黄夫肺白肾黑 乃五脏之常五脏色为主四时色为客

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人 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指食指中指拇指小指无名指 五形筋脉肉皮毛骨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自 然 界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1.向上对应五行 2.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精制内容)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构成了宇宙万物,在宇宙中如果五行平衡时,自然界中会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所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五行不平衡时,自然界就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沙尘暴等等。也就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中医、道教、佛教把人体比做一个小宇宙,人的心、肝、脾、肺、肾、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胰)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当人体五脏相对平衡时,身体就会很健康,体内肾滋养肝,肝滋养心,心滋养脾,脾滋养肺,肺滋养肾,肾越好,肝越好,各脏器之间会产生相生的作用,良性循环。但平衡是相对而言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为100%的健康人是不存在的。现代人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的农药、化肥、药物中的毒素沉积等等,都会导致机能失调。当其中一个脏器有病的时候,如不及早治愈,慢慢的各脏器之间就会恶性循环,产生相克。假如一个人脾胃不好就会克肾,肾会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也就是“顺之生,逆则克”。(附五行图)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窍目舌口唇鼻耳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色青红灰黄白黑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情魂神情魄志 五味酸苦甘甜辛辣咸

五体筋脉肌肉皮毛骨 五方东南中央西北 五常仁礼信义智 五事貌视思言听 五时春夏四季秋冬 五大系统免疫循环消化吸收呼吸生殖泌尿五脏功能藏血泵血统血净血造血 五脏作用主疏泄主血脉主运化吸收主气主精 五谷麦黄黍玉米稻谷大豆 营养食品VE VB 果蔬VB 蛋白质 1. 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 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循环系统不好,则肝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循环系统不好,则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土能阻挡水运行。如果脾循环系统不好,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 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

五行与五脏要论

五行与五脏要论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先天与后天

五行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

五脏之歌诀

心之歌诀夏季心脏当令 心主血行在脉中,喜则志达营卫通; 其华在面窍在舌,血旺面色均匀红; 面色苍白心血虚,青紫血行不畅通; 心健神清反应敏,心有主宰神明功;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用药与心同; 汗为心液与心关,治汗可把心药用; 心病健忘失眠悸,舌疮昏谵狂心痛; 嬉笑失常或惊醒,痴呆烦闷躁多梦。 心脏气血盈亏特点及保健 心阳虚的特点: 稍累则心慌气短,头昏乏力,前胸自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保健方法:

用人参3克,上好的肉桂3克,黄芪3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口服液等调理。 心阴虚的特点: 心慌心跳,失眠多梦,心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保健方法: 用麦冬,百合,莲子,桂圆肉,红枣,小米,茯苓泡水或煎汤熬粥。 中医的进补原则: 先补气再补血,补血不补气等于白费力。 肝之歌诀——春季肝脏当令 肝主疏泄升散动,调畅气机使络通; 调达情志助脾胃,调节男女生殖功; 藏血摄血于脉管,调节血量之变动; 在志为怒液为泪,视物开窍于目中; 在体合筋华在爪,藏魂之处筋之宗; 肝病目赤或干涩,急躁头痛晕协痛;

震颤抽筋经不调,外阴乳病关肝功。 肝脏气血盈亏特点及保健 肝阳虚的特点: 易疲倦,生机不振,情绪低落,怕冷乏力,面色晦暗,舌 淡苔白,脉弱无力,关脉有甚。 保健方法: 可服西洋参,时令果蔬调养。 肝阴虚的特点: 头晕目涩,协肋灼热,五心(双手心.双足心.胸心)烦热, 眼花,筋脉不舒,舌红口干,苔少,脉弦细数。 保健方法:

可服杞菊地黄丸或枸杞泡水,或生地十克,白芍十克水煎服调理。 脾胃歌诀——长夏脾胃当令 脾主运化水谷液,升清使精化气血; 统摄血在脉内行,在体合肌主四肢; 在窍为口荣在唇,在液为涎志为思; 脾病多病食后胀,消瘦乏力便稀溏; 水肿出血脉濡细,实证多系湿困脾。 脾脏气血盈亏特点及保健 脾脏阳虚的特点: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 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 1:00--3:00(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 3:00--5:00 (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 5:00--7:00(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 7:00--9:00(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 9:00--11:00(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 11:00--13:00(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 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 13:00--15:00(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 15:00--17:00(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 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 17:00--19:00 (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 19:00--21:00 (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 21:00--23:00 (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 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 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导读: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 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 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金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肺最强时间:7:00~9:00 肺最弱时间:21:00~23:00 强肺关键词:润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两款食疗法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梨膏 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 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 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因为罗汉果、秋梨的金气最重,且有极强的药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强壮。 *木肝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肝最强时间:1:00~3:00 肝最弱时间:13:00~17:00 强肝关键词:舒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五行口诀断五脏之病

五行口诀断五脏之病 国医馆 金弱土衰燥火旺,必定伤肺没商量,湿气水重来灭火,能救金肺和大肠。 木衰水无金过旺,肝胆目发定损伤,火重克金能救木,若见土旺更遭殃。 水弱土厚燥气旺,有金也难通水乡,湿气重时能救水,无湿伤肾和膀胱。 火弱有木不怕水,木衰水旺火受伤,若是湿气旺无制,定伤心血痛小肠。 土虚最怕木水旺,肠胃皮肤肌肉伤,火旺能解水木气,火衰只求燥气帮。 五行金木水火土,精深变化妙无穷,生克制衡得安康,冲克混乱病在床。 血气乱者水火战,湿水燥火怕极端,命局水火若失衡,心血肺肾病常犯。 木不受水肝血疾,水不受金智力障,土不受火主气伤,皆因子弱母太旺。 燥气太重土克金,湿气太重土生水,五行生克看气侯,燥湿能定五行情。 蓝黑之气祸深藏,生克不乱暂安康,若是五行乱克战,常年离家在病房。

元神厚者病在表,五行无情也灾小,红黄元气存生机,灾病来侵皆化掉。 看图学习参考; 金弱土衰燥火旺,必定伤肺没商量,湿气水重来灭火,能救金肺和大肠。 注解;此图木火两旺,燥气又旺,湿气很弱,必伤金肺;

木衰水无金过旺,肝胆目发定损伤,火重克金能救木,若见土旺更遭殃。注解;木衰金旺又无水,火弱无法克金护木,多得木疾。

水弱土厚燥气旺,有金也难通水乡,湿气重时能救水,无湿伤肾和膀胱。注解;火旺土燥,金水两弱,湿气又少,必伤肾水,金肺之症也要防范。

火弱有木不怕水,木衰水旺火受伤,若是湿气旺无制,定伤心血痛小肠。注解;火衰水旺被水克,幸好木旺泄水生火,火不受伤;不需担心火疾。 土虚最怕木水旺,肠胃皮肤肌肉伤,火旺能解水木气,火衰只求燥气帮。

注解;土衰又见水木两旺,无火生土,湿气又重,必有严重脾胃及皮肤病。

五行与颜色、五脏详解

五行与颜色、五脏2008年09月13日星期六21:22五行与颜色 【五元素配五色】 在天地之间各有形形色色各有不同,随个人喜好不同,在太阳光中有七种颜色,在色彩中有三种基本颜色红蓝绿混合变化千万种颜色,【五行】是以那五种颜色来代表。 木在【五形人】是以苍青为主,木以一切的树木做代表,所以木是以青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有青色,表示代表肝脏有问题。 火在【五形人】是以赤为主,赤以一切的火做代表,而火又是红色,所以火是以红色或赤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太红润,表示心脏有问题,我们常说心火旺盛就是这个意思。 金在【五形人】是以白为主,金以一切的白做代表,白在方位上是在西方,太白金星这位天上神明主管西方,所以金是以白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苍白,表示代表肺脏有问题。 水在【五形人】是以黑为主,水以一切的黑做代表,黑在方位上是在北方,所以水是以黑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幽黑,表示肾脏有问题,我们常说肾水不足就是这个意思。 土在【五形人】是以黄为主,土以一切的黄做代表,黄在方位是主中央,所以土是以黄色为代表,一般在看面相时有面黄肌瘦,表示脾脏有问题,我们常说脾土不开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是五行和五种颜色相互关系,知道五种颜色后,和我们人体之间到底有何互动,有了五行和五色认识,和我们切身相关当然是各人健康问题,这五行和五色代表五脏。 五行与五脏 【木】代表肝脏,如果是木形人喜好青色,【火】代表心脏,如果是火形人喜好红色,【金】代表肺脏,如果是金形人喜好白色,【水】代表肾脏,如果是水形人喜好黑色,【土】代表脾脏,如果是土形人喜好黑色。 既然五种元素代表五脏,而五脏在饮食方面各有不同的尝好,从地球各地方的生活习性来看,品味各有不同,酸、甘、苦、辛、咸这五种味道随各民族和所住的地方而定,也是五形人分别的区分。 【木】代表肝脏,如果是木形人喜好酸性的东西,如肝脏失调最好不要食酸性的食物;【火】代表心脏,如果是火形人喜好苦涩的食物,如心脏失调最好不要食苦涩的食物;【金】代表肺脏,如果是金形人喜好辛辣的食物,如肺脏失调最好不要食辛性的食物;【水】代表肾脏,如果是水形人喜好咸味的东西,如肾脏失调最好不要食咸性的食物;【土】代表脾脏,如果是土形人喜好黑色。 五种味道当然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人体除了五脏六腑为主轴,保护身体和运输血液及气味,当然要*其他附带器官,这五种元素又包含这些器官,为了使人体发挥正常运作,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