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佛教史:

yindufojiaoshi@ YINDUFOJIAOSHI

2011-9-6

教义和思想,与中国的佛教的关系,不讲中国佛教史

佛教产生在印度

考试:

期中:写一篇论文两周左右30-40%

期末课堂上一篇文章

参考书籍:《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佛教思想与文化》

佛教的产生主要发展阶段和史料

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二,东巴与西巴之间也有着很深的宗教冲突。最终出现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各地的佛教的基础是印度,佛教的大多数的教义和思想都产生在印度,包括今天看到的很多佛教的经典都是来自印度。佛教有很多分支学科。

印度古代最主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现代是印度教。婆罗门教在印度古代相当于我国的儒家,佛教最多相当于道教。到了近现代,基本上婆罗门教向着印度教发展,而印度教基本上是婆罗门教。印度在现当代,大多数的人都是信印度教。佛教在当代印度不到0.5%。佛教在印度古代不是影响最大的宗教。佛教也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婆罗门教比佛教早很多。婆罗门教基本没有创始人,是印度一个阶层的宗教。印度是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掌握宗教大权与祭祀。刹帝利是武士和贵族。吠舍是商人或者农民。首陀罗是贱民,属于社会最底层。印度的宗教和种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佛教最主要反应了刹帝利和吠舍的思想。佛教产生的时候对于婆罗门的一些理论是反对的,佛教最初理论的提出是针对婆罗门教的。

第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教的创造过程:Sakya muni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圣人的意思。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地在尼泊尔,一个叫做蓝毗尼的地方,父亲是一个小国家的国王。印度一直是一个比较分裂的时期。印度比较统一的时期是在阿育王的时期,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印度有很大的发展,阿育王时期是印度比较统一的时期,也是佛教较大发展的时期。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比较统一。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他的姨同时也是他的继母将他养育大,也是最早第一个信佛教的女众。生卒年代无法查证。史料很不全,只有一部分是其他国家的人记载的。南传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公元前7世纪,涅槃是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蒙藏佛教认为是在公元前11世界。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公元前565-486年,根据中国南齐《善见律毗婆沙》的翻译。印度的气候不好,印度有一个雨季,就不能出门了。佛教在雨季休息三个月叫安居,颂诫。这个制度相传从释迦牟尼入灭开始。在南齐永明7年(489年),得了975点。

释迦牟尼很聪明,19岁或者29岁他就立志要出家。出家在印度是很普遍的,确定比较完整的生活方式。童年入,家居参与世俗生活,修行出家,遁世行。这是印度普遍的认识阶段。因为生活在王族中,他的出家就不同了。他出家之后,他父亲派了五个人,跟了个禅修的人,禅定不是佛教的发明。他向两个人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就放弃了。又开始学习苦行,这是在远古时期就流行的,学习了六年,收获也不大。在尼连禅诃和菩提迦叶。差点死去,被一个妇女救了,最后就把苦行也放弃了,洗干净了就进入了菩提迦叶,在一棵菩提树下悟出一些基本佛教的基本道理。然后开始传教,跟随他的五个人是最早出家的。“五比丘当知”在鹿野苑的地方为他们讲解道理“初转法轮”。后来有了十大弟子,在某一方面有特俗能力。最早在两个国家传法成功,一个叫摩揭陀国,当时最大的国家。

第二个问题:主要阶段:四个时期,原始佛教,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释迦牟尼本人和他最初的弟子,这个阶段佛教基本的理论和戒律形成。

小乘部派佛教,释迦牟尼圆寂百年以后印度佛教分裂成了18派或者20派,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

大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1世纪,把之前的部派的派别总结为小乘,自称为大乘。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后7世纪。

后期佛教,公元后7世纪到公元后11世纪,密教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婆罗门教。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丢掉了自己特色的东西,被婆罗门教同化了。伊斯兰教形成后又对于佛教有了很大的影响,到了10世纪后佛教就不行了。到公元13世纪就基本没有佛教了。之后在思想界就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了。后来的复兴是从斯里兰卡反传回去,现代信佛教的人在印度大多都是地位比较低的人。

史料:《大藏经》分为经、律、论。佛说的话叫经;戒律就是佛教的行为规范,是佛制定的;论是对于经的解释,是后来的僧人对于先前的思想的阐释。最开始的佛典是用的是俗语,而梵文是属于比较高的人的会的。这些文献流传下来的很少,到公元前4世纪才大量流传梵文。《大藏经》主要有巴利文、汉文和藏文版。巴利文是西南地区的一种方言。在斯里兰卡巴利文佛典得到了流传。而汉文佛典主要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西藏佛教从7世纪才有的。西藏的佛教是从尼泊尔过去的,大量的佛典在印度没有了,但是在西藏保存着。在世界上用的比较多的是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藏》

2011-9-20

原始佛教学说第二讲:

早期佛教的理论和婆罗门教有着很大的关联

无常,是佛教提出的主要理论,也是佛教成立后的重要的理论。就是非永恒,事物都是不断的变化,《咋阿含经》“一切行无常”“迁流变化”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变化的,无常的。“色无常”。“色”物质性,直接针对婆罗门教的观念的,而婆罗门教主张永恒,认为存在不变的东西,是最深的东西,叫“梵”。印度政治上婆罗门至上,对于这种不平等是不满意的,释迦摩尼讲四姓平等,后来成为众生平等。

无我,这是婆罗门教提出来的“有我”相对立的。“我”,“阿特曼”死后有灵魂留下来,这就是“我”。

无神,是为了与无我想配合,因为不承认有一个最高的东西,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佛教里,神的地位比人高不了多少,也要经历六道轮回,其中有一个“天道”,即是“神道”。比“鬼道”“地狱道”要强,但是仍然受着因果轮回的影响。从佛教否定有一个不变的实体来说,佛教是无神论。

即无本体,无主体,无根本因。

涅槃,是个英译词,“禅”及“佛”都是英译词,但是吞掉了最后一个元音。涅槃是熄灭的意思,被佛教用来指烦恼及欲望熄灭。烦恼有很多种,其中有“无智无明”,欲望与渴盼是直接引起痛苦的,但是无知无明是根本因。“圆寂”“入灭”都是一个词。消除了所有的可爱,所有的无知就消除了所有的痛苦,消除痛苦是佛教根本的目的。涅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的目标。涅槃状态是一种不可言状的状态,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亦有亦无,不可为非有非无。“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谓涅槃。”

在早期佛教时期,佛教讲无常,无我,这些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最中心的理论。“三法印”,三条印证是不是佛教理论的标准,无常,无我,涅槃。

五蕴,是佛教关于人的功能的理论,是对人的一个分析。佛教认为人是有五种成分构成的,色受想行识,蕴原意是积聚。“色蕴”是物质性的东西,具体到人就是指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构成的。“受蕴”是指感受,“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想蕴”是观想、概念。“行蕴”他认为和一般的意识现象有区别的,比如意志力、欲望、生、灭、入定。“识蕴”是识别、认识。五蕴是用来印证无我的,反对用我来解释人生现象。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