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日 民全

八路军,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族 统 一 战 线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正面战场最大
1945年4月,延安
1
主要内容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 2 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

央主席。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
结果: 丧师失地
中共敌 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习题课件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论文题:(一九四五)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 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苏联这 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 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 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 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有效力地配合苏 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人民军队,
2.右图为周恩来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 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抨击的国民党制造的哪 一事变(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七七事变
3.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奠定基
础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1945 年 8 月 15 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 胜利。这是庆祝( D )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 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 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6.(2018·湖北孝感)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
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
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D )

【必备】最新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必备】最新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1.背景(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作为初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最的基础知识,侧重于基本史实的掌握。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汪精卫叛国: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

(周恩来题字:江南一叶,千古奇冤,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国民党制造的反摩擦)3、抗战英烈:张自忠(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牺牲)二、中共七大1、事件: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2、地点:延安3、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意义:(1)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2)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1945年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

抗战以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几个相关时间、事件:14年抗战:1931.9.18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8年全面抗战:1937.7.7七七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45年日本投降(50年)四: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根本原因,也可以表述为:实行全民族抗战,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A.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B.编写数学名著《缀术》C.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纪念祖冲之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祖冲之还创制《大明历》、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A.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B.遵循自然规律C.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D.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贾思勰在农学方面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解答】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戏曲艺术B.诗歌艺术C.绘画艺术D.书法艺术【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1.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A.汪精卫B.蒋介石C.李宗仁D.孙中山2.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佟麟阁B.左权C.张自忠D.赵登禹3.有学者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人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6.1945年8月15日,全国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这是庆祝()A.百团大战的胜利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C.辛亥革命的胜利D.日本无条件投降7.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结局一负一胜。

究其原因我们可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A.是否由先进阶级领导B.是否有大量外来援助C.是否是全民族团结斗争D.是否有多个战场相互配合8.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班级计划组织“团结御侮,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你帮助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是()A.《南昌起义回忆录》B.《抗日战争史》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国民革命史》10.“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它们的反侵略战争。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1.背景(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01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02 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抗战经验,制定了,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03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

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对日本宣战。

0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选择题05广州、武汉沦陷以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B.日军加紧进攻国民党C.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D.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国民党军队06广州、武汉沦陷以后,日本转变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A.武汉会战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B.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C.国民党已经妥协投降D.共产党已经妥协投降0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C.古田会议08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B.大会的目的是争取抗战胜利C.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大会确定了对日战略反攻09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它”是指( )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解放战争10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2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于( )A.1939 年B.1940 年C.1941 年D.1942 年2.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张自忠D.谢晋元3.在1942 年的反“扫荡”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A.杨靖宇B.左权C.项英D.张自忠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A.国民党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三大5.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某班级计划组织“团结御侮,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你帮助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是( )A.《南昌起义回忆录》B.《抗日战争史》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国民革命史》6.1942 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C.中国会打败日本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大会以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朝着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请回答:(1)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2)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3)为什么说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改变策略的原因不包括( )A.战线过长B.兵力不足C.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D.国内资源紧张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1945 年的( )A.8 月15 日B.9 月2 日C.9 月9 日D.10 月25 日3.“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3.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三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重点)
1.背景: 1944 年到 1945 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 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 败局已定。 在美国、 英国的连续打击 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精讲知识
知识点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重点)
1.日军侵略政策的转变 (1)原因: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 资源紧张。 (2)策略: 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汪精卫叛国: 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 子汪精卫❶公开叛国投敌, 于1940年3 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3.国民党反共: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并于 1941 年 1 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❷。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助学资料❶ 汪精卫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广东三水,笔名精 卫,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 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 1921 年孙中山在广州 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1924 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蜕变,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 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 1944 年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张自忠,1937-1940年先后参与徐 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等。
左权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八一三事变后)全民族 抗战开始,为防御阶段。
1938.10-1944
1944-1945
为相持阶段,中共成抗战 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全民族抗战 取得彻底胜利。
胜利原因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⑵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
3、全民族的抗战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 是“团结的大会,胜 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 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 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思想:
•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对华政策的变化主要
有( B

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加紧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③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扩大侵略利益
④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 地点 陕西延安
①总结经验;
主内要容12..中并共为④②③七确制选中立定举大国毛了中为共泽党央争产东的领取党思政导抗和想治机日路为中关战线党;国;的争人指的民导最指思后明想胜了并利写战入准后党备的章了奋;条斗件方,向。
作业布置
配套《基础训练》
国际意义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课堂小结
打击国民党反共活动 全民坚
持抗战 全民族抗战
抗 日
时间:1945年4月
战 争 的
中共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 七大 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作报告

意义:准备了条件 指明了方向
1.局部抗战的开始、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分别是哪一年的哪个历史事件?
1931.9.18年九一八事变 1937.7.7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打破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最大的(指挥官)、
迅速灭亡中国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进入__阶段)、国内外产生影响的、
2、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
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D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3、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
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
D 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三篇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三篇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守住良知】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4.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D.日本无条件投降
A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
2、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 牲. 3、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
4、中国抗日战场不但打破了日本“北进”的战 略,而且迟滞了日本“南进”的计划,有力地支援 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日作战,从而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 “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尝试着猜一下!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使


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因 素
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 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 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 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 开的。
中国军民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3500多万人 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 5000多亿美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 向街上奔走 向广场奔走 …… 笑呀!叫呀! 奔呀!跳呀!

部编历史八年上册第22课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年上册第22课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年上册第22课知识点全民族坚持抗战日军改变政策: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对抗日根据地: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动摩擦,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在敌后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全民抗战:在栆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

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毛泽东思想形成: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日本投降的背景: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历史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背景:二战末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日本法西斯陷入困境。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率先发动局部反攻。
②1945年美国先后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各自投下一枚原子弹。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
4.结果: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最后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一.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易混知识
1.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豫湘桂战役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笔记一.全民坚持抗战1、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民政府抗战: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4、中国全民抗战: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厂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二.中共七大1、召开: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2、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局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站》的声明。

2、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史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 (含答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 (含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1题中华民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都对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实行全民族抗战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D.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差别很大第2题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第3题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统一式样形成于( )A.中共“一大”召开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中共八大召开第4题“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众多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的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最令中国人感到“给力”的时间是( )A.1937.7.7B.1931.9.18C.1945.8.15D.1953.7第5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

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

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第6题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7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虽然国际条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

这主要是由于( )A.中国全民族抗战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D.日本的战略失误第8题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的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笔记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民政府抗战: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4、中国全民抗战: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厂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二.中共七大
1、召开: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2、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局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站》的声明。

2、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史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