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合集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第1篇一、综述去冬今春气温高天气干燥,利于越冬昆虫生长发育,死亡率较低,病虫发生情况较往年略有上升。

我县主要森林资源以松、杉、竹及阔叶林为主,我县林地面积227.4万亩,纳入监测范围的现有林面积223.4万亩,其中松林面积55.9万亩,毛竹43.6万亩,板栗3.8万亩,杨树0.9万亩,其他经济林12万亩。

2020年度计划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松褐天牛、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栗实象、剪枝栎实象、板栗疫病、竹镂舟蛾、美国白蛾等十种,也是是我县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的重点。

二、松树病虫害1、松材线虫病2020年县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时间自5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

今年调查面积55.9万亩,小班面积943亩。

其中5个乡镇为复发疫情,4个乡镇是新发生疫情。

2、马尾松毛虫2020越冬代松毛虫全县有虫面积2万亩,发生面积0.6万亩,轻度发生,比去年比较,略有上升。

松毛虫防治主要采用以防为主的措施方法,轻度以下的主要采用生物防治,中型的采用仿生制剂防治。

主要分布在我县下符桥镇、与儿街镇、太平畈乡等常发区。

经过春季一轮防治和综合治理,虫口密度下降,其原因除防治及时外,最主要的是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所显现。

上半年轻度发生1.1万亩,经过防治,预计下半年松毛虫有虫面积稳定在2万亩,轻度发生0.3万亩,不会有大发生。

3、松褐天牛近几年我县松褐天牛危害严重。

根据观察,松褐天牛在水域周边发生较为集中,活动较为猖獗。

2020年上半年轻度发生面积0.9万亩,中度发生0.1万亩。

松褐天牛综合防治要长期进行,冬季加强对枯死松树全面清理。

当年、上年的枯死松树,生长势较弱的松树,被大量采脂的松树都是容易被松褐天牛侵害的寄主松树。

今年我县进行政府采购招标,由防治公司进行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挂设诱捕器300个,更换诱芯,设置和清理诱木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控制了松褐天牛发生。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林场xx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场造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上级和有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与此同时,我场森林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xx年上半年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在上级防检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我场森防工作,秉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经森防人员和全场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场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场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了对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的监测与防控,圆满完成上级防检部门下达给我场的任务指标。

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森防意识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等地建立了病虫测报点,对全场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并及时上报,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三、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总结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总结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总结
扶沟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在省、市森防站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按照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一站三网”体系建设,结合“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及“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试点试验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完成了下达我县的各项测报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心测报点的自身建设
1、人员配备情况:我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现有工作人员16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 人,工程师1 人,助理工程师3 人,技术员7 人),专职测报员5 人,各乡、镇(场)均配有一名兼职测报员,使全县林木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98%。

2、办公设施:办公室5 间,设有实验室、标本室、微机室、资料档案室;实验室配有显微镜、解剖镜、冰箱、检疫及调查取样工具等仪器设备;微机室配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并加入国际互联网;办公室绘制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防治图和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测报点及临(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com,转载请注明!)时测报点分布图,档案室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历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统一归档,各类档案齐全,内容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每次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每年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防治情。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完整版)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完整版)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XX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全县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监测率100%, 测报准确率95%,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5%,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的显着成效,全面完成了市局“森防责任书”中的各项目标任务。

现将今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及发生情况我局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方针,加大监测力度,全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率达100%。

其中:松赤枯病、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和松墨天牛实际监测 16.61万亩;长足大竹象实际监测2.72万亩;其它害虫实际监测.68万亩。

全县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31万亩。

其中病害发生0.14万亩(松赤枯病),虫害发生2.17万亩(其中马尾松毛虫发生1.02万亩,蜀柏毒蛾0.8万亩,长足大竹象0.2万亩,其它虫害0.15万亩)。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况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2.31万亩,共防治2.31万亩。

其中:人工防治0.95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0.3万亩、蜀柏毒蛾0.3万亩、长足大竹象 0.2万亩和它虫害0.15万亩;化学防治0.24万亩,包括松赤枯病0.14万亩和马尾松毛虫0.1万亩;生物防治0.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 0.22万亩和蜀柏毒蛾0.3万亩;物理防治0.6万亩,防治率100%。

(三)森林植物检疫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局森检部门已实施产地检疫种苗、花卉繁育基地5个,种苗10余万株,种子4.1吨,花卉5.6万株,实施调运检疫木材4190 3,竹材1678吨,苗木15万株,实施调运复检木材13833,花卉1.4万株,苗木5.4万株(油橄榄、银杏、湿地松、油桐),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410份,收取检疫费2.0万元。

通过依法检疫和依法管理,把好了林木种子、种苗产地检疫和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关口,杜绝了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传播,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安全。

林业测报点个人工作总结

林业测报点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作为一名林业测报点的工作人员,我有幸参与了我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省、市森防站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林业测报工作,我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我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完善测报体系在中心测报点的实施方案指导下,我积极参与“一站三网”体系建设,负责各乡镇(场)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确保全县林木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98%。

3. 强化测报工作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要求,定期进行实地调查,采集病虫害样本,及时分析发生趋势,为上级部门提供准确的测报信息。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推广防治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我深入基层,向农户普及防治技术,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针对不同病虫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确保防治效果。

5.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我认真履行林业植物检疫职责,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我县林业生态安全。

三、工作感悟1.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在林业测报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在工作中,我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3. 勤于学习,勇于创新面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创新,为林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林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措施如下:1. 深入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继续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前言搞好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

从目前来看,要想搞好这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性工作,就必须弄清楚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从这些关键得层面入手,不断探寻这些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众所周知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各地各部门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与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根治,切实避免平时不调查,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从当前发展看,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

不仅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还要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篇二:《森防个人工作总结》森防检疫站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2014年森防检疫站对照年初工作计划,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宏伟目标,对照局党委工作任务的安排,突出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创新防治机制和手段,强化检疫执法,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建设防治基础能力,提高防治成效和可持续控灾水平,保障生态安全。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森林掩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确定。

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化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专心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加,取得了可喜成果,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xx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报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化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躲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平安,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

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85万亩,全年预报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

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40万株,林木种子5吨。

应施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监测掩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把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

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当培训老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把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20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800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三季度林业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三季度林业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三季度林业工作总结2024年三季度,我司林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总的来说,本季度的工作重点是保护森林资源和提升林业产值。

首先,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我们加强了对非法砍伐和疏伐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巡林管护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了大规模清理和整治林区的工作,提高了防火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我们还着力提升了林业产值。

我们充分发挥了林业资源的优势,积极推进林产品加工和利用,开展了一系列林产品开发项目。

我们加强了对林产品质量的把控,推动了林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林业产值。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了林业对外合作和交流。

我们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展林业项目和技术交流。

通过这些合作和交流,我们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林业管理经验和技术,为我司林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总的来说,2024年三季度,我司林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们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值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加强了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林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提升林业产值,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三季度林业工作总结(二)____年前三季度,林业工作按照《____县委____年工作要点》、____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____年林业总体工作思路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一)继续实行全县封山育林政策,取消外销商品材采伐指标。

1、进一步完善封山育林管理措施。

一是在经过考核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村级护林员,淘汰了一些责任心不强、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的村级护林员,重新落实了有较强事业心的青壮年充实村级护林组织;二是加强村级护林员管理,制订护林员工作职责,健全护林员日常巡山制度和报告制度,强化源头管理。

2022年上半年林业局森林病防工作总结

2022年上半年林业局森林病防工作总结

2022年上半年林业局森林病防工作总结一、计划完成情况1、四率指标(1)、成灾率___%,(2)、测报准确率___%、(3)、无公害防治率___%,(4)、地检疫率___%。

2、工作任务(1)计划发生防治___万亩,监测面积___万亩次。

(2)实际发生___万亩,防治___万亩,其中:鼠害防治___万亩,虫害防治___万亩。

监测面积___万亩次,监测点的种类有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球蚜、樟子松红斑病、鼠害等。

目前全部通过林业局自检。

(3)实施产地检疫面积___亩涉及单位___个,检疫苗木___万株。

其中:上山造林苗木___万株,五味子经济苗木___万株,绿化苗___万株,其它苗木___万株,调运检疫苗木___万株,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___%。

木材产地检疫___万立方米,其中调运检疫1..___万立方米,药材___吨,种子___公斤,花卉___万株。

收取检疫费___万元。

检疫程序执法规范。

(范本)二、主要做法1、加强检疫防止检疫对象的传入传出(1)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检疫检查。

(2)强化了调入地的森林植物检疫复检,外地调入的苗木一律复检。

(3)强化现场检疫,严格执行调运检疫要求书制度,严禁不经检疫调运现象的发生。

2、加强了调查监测及技术培训(1)每个林场所对每种监测对象都设立1-4快标准地,测报员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防治地块重点监测。

(2)按照培训计划,___月份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森防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印发讲解春季鼠害防治作业管理规定。

安排全年森防工作及要求。

___月份结合补贴试点例会再培训。

对新队员随时进行知识问答和单独面授。

上半年办班两期共培训___人次,达到了预期目的。

今后将不失时机的继续教育学习。

3、认真执行设计审批管理规定,早调查、早设计、早审批,并下发防治作业通知单。

并保证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到位。

挂鸟巢___月份开始,鼠害防治与更新造林同步进,小蠹虫诱捕器防治___月末结束,要求各单位严格按设计施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病虫测报工作总结

病虫测报工作总结

病虫测报工作总结
病虫测报工作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
测和预测,及时提供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依据,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病虫测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来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病虫测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病虫害监测
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我们还开展了病虫害的预测研究,为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防治建议,帮助他们避免了一些病虫害的损失。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病虫害监测网络还不够完善,一些地区
的监测数据不够准确,影响了我们的预测和防治工作。

其次,一些农民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最后,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够先进,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提高防治效果。

总的来说,病虫测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
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引进,提高防治效果。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病虫测报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

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1为及时准确掌握杨树病虫害发生动态,确保20xx年不出现大的疫情,切实做好为农增收增效工作,我站暨6月中旬两次普查以来,近日对我县不同类型的杨树地开展了第三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入夏以来,我县杨树食叶害虫危害严重,局部地方已经暴发成灾,形势非常严峻。

今年食叶害虫发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害虫种类增加。

往年6、7月份,主要是杨树食叶害虫危害,虫种较单一,今年出现了二尾舟蛾、柳蓝叶甲等新虫种。

二是虫口密度高,蔓延速度快。

今年食叶害虫来势较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均较罕见。

三是发生面积广,且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造成今年食叶害虫大发生的原因:一是气候异常所致。

今年的高温高湿气候给食叶害虫提供了适宜的。

繁殖条件。

二是食叶害虫世代重叠,繁衍速度快,现有的防治器械、防治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其严重发生局面;三是防治组织困难,防治效率不高。

由于林主过于分散,难以组织统一防治,往往是此防彼不防,东防西起,导致虫情扩散蔓延。

二、情况分析1、现状长期以来,杨树一直是我县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占面积的xxx 以上,大面积纯林,极易爆发虫灾。

因此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很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每年防治率一般稳定在xxxx左右。

全县推广塑料薄膜带阻隔蚧类等害虫、树干注射防治杨舟蛾等害虫、利用灌水、截干等措施减轻溃疡病的危害等,全县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但由于生态、经济等原因,其病虫害没有得到更有效的遏制。

近年来杨树病虫害呈蔓延扩散态势,吃花甚至吃光屡有发生,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原因①树种单一,林相单纯,近年来全县每年杨树栽植数占当年造林总株数的8xx—xx以上。

20xx年文山县森防站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文山县森防站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文山县森防站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文山县森防站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文山县森防站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在州林检局的支持帮助下,面对今年发生的重大旱灾,到目前为止我县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森林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我县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一、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对我县15个乡镇、一个林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的25个固定监测点进行调查,并加大踏查走访力度,开展监测预报工作。

全县发生林业有害生物以松纵坑切梢小蠹、文山松毛虫和经济林病虫害为主。

我县认真做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根据我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发生规律,在发生期加强监测调查,做好防治准备,编制防治预案,一旦发生,尽力做好早发现,早除治。

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防治措施和防治方法,力求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减少灾害损失,达到降低灾害损失的防治目标。

年初我县购入防治药物松毛虫病毒、青山绿水等一批防治药物,并对器械进行维护,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1、纵坑切梢小蠹现阶段松小蠹处在树干上,有成虫、幼虫、蛹三种虫态存在。

在这次调查中,我县重点对红旗林场、开化、德厚、马塘、红甸、秉烈、东山、古木等乡镇的松林地进行了调查,发现纵坑切梢小蠹在以前发生的基础上,发生范围持平,但发生面积比20xx年有所下降。

重度和中度危害的面积持平,轻度危害的面积有所下降。

从调查结果看,发生面积2.75万亩,其中轻度危害1.94万亩,中度危害0.47万亩,重度危害0.34万亩。

主要分布在我县红旗林场的大以古、东山、清水塘、茶安四个林区,开化镇的大石洞、瓦白冲,德厚镇的乌龟塘、新海尾、坝头、克地,柳井乡的麦子地、古木莲花塘。

根据调查结果和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对蠹害木进行了人工防治,共防治1.05万亩。

2、文山松毛虫越冬代文山松毛虫多数处于三龄幼虫期。

今年,在马塘镇的新开田、兔瓦、卡模;德厚镇的坝头、马荣;秉烈乡的弥勒湾、旧老龙、老安寨等村寨仍然有零星发生,发生面积为1.1万亩,属轻度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近年来,随着**建设生态岛的定位,在大面积建设生态林的过程中,本县从外地引进了大量苗木,随之带来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使得本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回顾今年,特别是近阶段我站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抓好近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往年进入10月份后,常见的病虫如刺蛾、杨树舟蛾大多进入结茧、化蛹阶段,但由于今年10月上旬温度仍偏高,落叶迟后,造成虫害食源充足,使为害重阳木的食叶性害虫重阳木锦斑蛾在我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为害。

10月8日上午,在水源涵养林港西镇双津村段重阳木上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现场,经县站技术人员确认,系重阳木锦斑蛾为害,此虫暴发在**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下午站业务科即迅速向全县各乡镇林业养护社及有关单位下发了“林果病虫简报”。

根据面上发生情况,10月10日下午,县农委林业科会同县林业站,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和有关单位参加的“重阳木锦斑蛾发生与防治”专题会议,会上布置各乡镇立即对本地区生态林内的重阳木进行调查,要求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并将调查、防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林业站。

之后,我站业务科每天安排两辆车,分两组对全县重点区域生态林内重阳木上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及时督促各养护社及施工单位采取防治措施。

截至到10月16日,全县共调查重阳木面积4280亩,其中发生面积为2120亩,药剂防治面积达2680亩,防治效果90%以上。

事后在我站业务人员踏田检查中,仍发现有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佳,有大量活虫的情况,于是,在10月19日又对全县有关单位发了“进一步加强重阳木锦斑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采取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控制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进一步为害。

据报道,今年10月份发生重阳木锦斑蛾不尽在我县,上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该虫大暴发的情况。

从10月17日开始,根据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书面汇总情况,县林业站站长率领业务科、执法中队主要成员,会同县公益林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港东生态片林、庙镇种种生态片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施翘河段至西滩湿地段、东平林场、竖新镇新征村水源涵养林、陈家镇入岛通道林等重点生态林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对全县各病虫测报点设施配套、日常运作、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

检查证明,我县绝大部分测报点运作正常。

二、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回顾今年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站从今年3月至10月,根据病虫的发生时段,基本上每天派技术人员到全县重点生态林,进行巡回监测,并在病虫高发的6至8月,有时每天分两组巡回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病虫监测,并将每天巡查情况做好台帐记录工作。

至目前为止,我站有针对性地下发了14期“林果病虫简报”。

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如何做到测报网络的全覆盖,在测报点建设上,我们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并通过自筹资金,从20xx年的7个测报点增加到现有的50个病虫测报及监测点,大部分配备了测报灯或诱虫灯,并与每个点测报人员签订了“病虫测报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
使我县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我站在今年7月26、27日两天,又对50个监测点的病虫监测员进行了“林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培训,专门聘请市农校和市站教授、专家进行讲课,并对防治机械的使用做现场操作指导。

三、目前我县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理念落后。

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彻到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实践中来,往往等到虫害发生后再进行防治,造成防治工作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

此次重阳木锦斑蛾的大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2、监测预报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迟后。

虽然我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测报灯、捕虫网、放大镜及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

3、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监测人员。

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尽靠县站4名专职植保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测报的需要,各乡镇也没有专职测报、监测人员,而且现有各测报点上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经费补贴少,影响了各测报点、监测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

生态林经过2-3年的管护,林木生长较快,形成树高林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射程、大功率的喷雾器来进行药剂的防治工作,但我县目前只有几家单位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林业用喷雾器,大型喷雾器只有一台,还是市林业总站支持的(现存放在我站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

在今次防治重阳木锦斑蛾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及养护社使用的都是农业用的小型手动喷雾机,将喷头用长竹竿挑着,两人搭档着喷药,远远不能适应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

5、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第2页
没有道路和水系,给有效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虫害,人走不进,水输不进,机运不进,就变得束手无策。

6、防治经费,特别是农药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财政拨发的经费是每亩50元(含化肥费),这远远不能满足病虫防治的需要(见“全县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表”)。

四、今后森防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生态林的大面积建设势必带进许多新的病虫种类;林木的生长使得病虫基数急剧累加;气候的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变化;树种的增加使主要、次要害虫交错更迭;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十分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我县必将暴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这次重阳木发生虫害就是对我县森防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警示。

为搞好我县的森防工作,未雨绸缪,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建议:
1、组建一支森林病虫害专职监测队伍。

我县现有生态林面积近10万亩,尽靠县站的4名植保人员负责监测全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非常不现实。

因此,今年11月,打算在各乡镇林业养护社人员中选3-4名初中以上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考核筛选出1-2名,作为各养护社病虫监测的专职人员,负责本区域内面广量大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7年,在现有50个测报点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分布及树种配置情况,再增加30个病虫害监测、测报点,并要求财政投资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达到监测、测报网络体系全覆盖。

3、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体系。

一是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全年天气预报资料及历年各类病虫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年前对全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情况告知全县各有关单位;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前个月对下个月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作预测,提前让各养护社及相关单位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三是加强平时监测巡查及虫害发生信息收集工作,发现病虫害即发布“林果病虫简报”。

4、为有效监督各相关单位在收到“林果病虫简报”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喷药后的防治效果,明年开始对全县面上防治情况作跟踪调查,并发布“**森林简报”,通告相关信息。

5、防治药液建议由县公益林办集中采购、分发,一是控制部分单位为减少防治经费而使用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避免经费分散,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治经费,并建议我县公益林将防治药液经费提高到每亩100元。

6、建议政府为各养护社配备必需的防治设备。

7、建议结合07年公益林的间伐,在大型生态林中开辟一条3米左右宽的通道,便于日后的防火治虫工作开展。

8、根据虫害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建议在造林设计,上采取纯混交林或小块混交林的模式,以减少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危害的威胁。

**县林业站
20xx年10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