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五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训练十三借助语境,巧用标
志,答好断句题
练前提示浙江卷断句题近年来大都选选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断,内容有很强的议论性,看似很难,实则不难。
在顾及上下文语境(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关联不大)的前提下,一定要结合内部大意,分清人物、人名是前一句的宾语,还是后一句的主语。
像“也”“矣”“哉”这些句末标志词后面一定要断开,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断句。
对仗、排比的句子,句式一致,同位置词性基本相同,是很好的提示。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势之异,圣贤之所以不得同也。
孟子不见王公,而孔子为季氏吏,夫不以势乎哉?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节选自王安石《进说》) 答案士之进退/不惟其德与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恶/未必今之法度也/是士之进/不惟今之法度/而几在有司之好恶耳
参考译文
情势不同,是圣贤不能相同的原因。
孟子不接见王公,孔子做了季氏的臣子,不是因为情势吗?士人进用与否,不是只靠德行与才能,而是只靠如今的法度。
可是官员们的喜好,未必就是符合如今的法度。
这样一来,士人的进用,不是只靠如今的法度,而是几乎在于官员们的喜好厌恶而已。
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
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节选自明·李贽《答耿中丞》)
答案是非真能明明德于天下/而坐致太平者欤/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为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然则孔氏之学术亦妙矣/则虽谓孔子有学有术以教人亦可也/然则无学无术者/其兹孔子之学术欤
3.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迁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 答案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4.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
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节选自清·刘大櫆《海峰先生文集》)
答案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参考译文
作为人臣却患得患失,那么他们的归宿将是没有什么不去做。
再说假使忧虑得到却果真得到了,忧虑失去却果真没有失去,我也安心我所得到的却让他们不忧虑?于是患得患失,而得失的衡量,最终又不可以靠自我来操纵;我自己能够自得其乐,又何必与那些宦寺亲近呢?这就是我多次再读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的原因啊!
5.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
(节选自《阳明传习录》)
答案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参考译文
每天的课程,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之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
有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
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
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
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
行教育了。
6.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节选自颜之推《涉务》)
答案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参考译文
至于那些尚书省的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都通晓熟悉官吏的职责,能按时完成当时应该处理好的事情,纵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用鞭杖严厉地监督他们,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
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一样看不到自身的短处。
7.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又自山腰缘葛而前,又过十步许,抵小潭。
小潭上曰西潭流水倾沫成白帘阔可七八尺冉冉下注滑而无声两旁石崖峭立苔蚀藓障时有水珠毵毵[注]滴下。
(选自《历代游记选》,有删改)
注毵毵(sān):形容水滴淅沥而下。
答案小潭上曰西潭/流水倾沫成白帘/阔可七八尺/冉冉下注/滑而无声/两旁石崖峭立/苔蚀藓障/时有水珠毵毵滴下
8.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节选自《苏舜钦集·沧浪亭记》)
答案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参考译文
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
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
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的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
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
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9.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观足下十篇之文,信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成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节选自穆修《答乔适书》)
答案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参考译文
阅读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确在古文方面有追求。
(你)来信询问我说:“想要向当今的文章学习,却担心变得浅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学习,却害怕在世上不能够取得功名,学习应该指向什么?”(我)引用韩愈先生的《师说》的观点寻求解惑。
你正值青春年华,怀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
10.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
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
(选自《国语·越语下》,有删改) 答案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参考译文
三年后,吴王打发他们回国。
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怎样才能做到措施有节制?”范蠡回答说:“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
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养育万物不失时机。
它生长万物,畜养飞禽走兽,然后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
万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以养活人的生命。
时令不到,万物不能勉强生长;人事没有到最终的转折点,也不能勉强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