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二章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22
重复性
图1-4所示为校正曲线的重复特性。
正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为△Rmax1, 反行程的最大重复 性偏差为△Rmax2,重复性误差取这两个最大偏差中之较 大者为△Rmax,再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即
rR
Rmax yFS
100%
(1-15)
式中 △Rmax----输出最大不重复误差。
精选课件ppt
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愈来愈离不开检测技术。例 如现代化起居室中的温度、湿度、亮度、空气新鲜度、防火、 防盗和防尘等的测试控制,以及由有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并有思维能力机器人来参与各种家庭 事务管理和劳动等,都需要各种检测技术。
精选课件ppt
34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资料、自动保护、自动 诊断、自动信号处理等诸系统的总称,基本组成如图1-7。
图1-10 微差法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
精选课件ppt
44
误差处理 主要内容
• 一、误差与精确处理 • 二、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 三、间接测量中误差的传递 • 四、有效数字及其计算法则
精选课件ppt
45
误差与精确处理
主要内容
(1)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失误差 (3)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4)常见的系统误差及降低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方法
(1-17)
由于种种原因,会引起灵敏度变化,产生灵敏度误差。灵 敏度误差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k10% 0 sk
(1-18)
精选课件ppt
25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 分辨率可用绝对值表示,也可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 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一篇 基础知识引论
1 绪论
1.1 检测仪表控制系统 1.2 基本概念 1.3 检测仪表技术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
检测≠测量 检测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
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分析处理方法。
智能楼宇控制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 系统。该系统分为:安全 监测、照明控制、空调控 制、水/废水管理等。
滞环效应分析
同一输入,对应多个输出值,出现误差。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死区: – 死区效应,例如传动机构 的摩擦和间隙。 – 实际上升曲线和实际 下降曲线不重合。 – 仪表输入小到一定范围后不 足以引起输出的任何变化。
死区效应分析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综合效应: – 既有储能效应,也具有 死区效应。 – 各种情况下,实际上升曲 线和实际下降曲线间的差 值称为回差或变差。
误差函数的有关符号:
– 1)y f x
:误差x发生的概率密度
– 2)p x f x dx :误差为x的概率,称为概率元
– 3)p a x b b f x dx :误差在a与b之间的概率 a
– 4)p x f x dx 1 : 检测值存在或检测误差存在的概率为1
(a) 线性传感器
(b) 非线性传感器
作图法求灵敏度过程
y
Δy
切点
传感器 特性曲线
x1
0
K y
Δx
x
xmax x
两者关系
灵敏度高的仪表一定分辨率高(充分条件) 分辨率高的仪表不一定灵敏度高(非必要条件)
原因:分辨率高的仪表,如量程也很小,则灵 敏度也不高。
灵敏度具有可传递性,首尾串联的多仪表系统 总灵敏度是各仪表灵敏度的乘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i 1
i 1
为最小。由于偏差的平方均为正值,故若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即意味
着拟合直线与整个实验数据的偏离程度最小。
按最小二乘法确定待定系数,就是要求出能使Q取最小的a与b值。为
此,将Q分别对a和b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得
Q
a
2
n i 1
( yi
a
bxi )
0
Q
b
2
n i 1
( yi
a
bxi )xi
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个量时,
误 差
随机误差
其绝对值和符号变化无常,但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又符合统计规
律的误差。这类误差的特点是随机分布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用统计的方法找出它的规律,才能使之控制在最小。
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是一种明显歪曲实验结果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操作不 当、疏忽大意、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所造成的。含有过失误差的数据 称为异常数据,在误差分析时应将其剔除。
对于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甚缓的静态测量中,上述术语和误 差计算、表达方法都很明确。但对于动态测量,误差的度量就比较复杂。 如果输入是由多个频率组成,则实际系统总会导致一定的输出失真,如 何度量失真,如何定量表示失真的大小,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对于时不变线性系统,由于频率保持性,系统输入单一频率的正弦 信号,其稳态输出也只能有该单一频率,无所谓失真问题,任何畸变都 是系统偏离理想线性系统的结果。但即使系统是理想线性的,由于系统 的频率特性,对具有多种频率成分的输入波形,仍会引起输出波形畸变。
4.重复性
重复性表示输入量按同一 方向变化时,在全量程范围内 重复进行测量时所得到各特性 曲线的重复程度,如图所示。 一般采用输出最大不重复误差 Δ与满量程输出值A的百分比 来表示重复性,即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讲义PPT教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讲义PPT教案

精度(补充)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 (1)准确度 :反映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精确度 :反映系统、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用不确定度表示。 对于具体的测量,精密度高的而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但精确度高,则精密 度和准确度都高。
①绝对误差 ②相对误差 ③引用误差 ④基本误差 ⑤附加误差
2.测量误差的性质
①随机误差 ②系统误差 ③粗大误差
有关测量技术中的部分名词(补 充)
(1)真值:被测量本身所具有的真正值。 (2)实际值:高精度仪器所测被测量的值。 (3)标称值:测量器具上所标出来的值。 (4)示值:由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所指示出
100
%
1.0%
例 2-3
(3) 结论:用1.0级小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所产生的示值 相对误差比选用0.5级的较大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所产生的 示值相对误差小,因此选用1.0级小量程的温度计更合适
2.2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2.2.1随机误差分析 2.2.2系统误差分析 2.2.3粗大误差剔除 2.2.4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L
式中: δ——相对误差, 一般用百分数给出; Δ——绝对误差;
L——真值。(实际值)
2)示值' (标称)相10对0%误差:x——测量值
x
误差的表示方法(3)
3)引用(满度)误差
引用误差可用下式定义:
xm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
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
γ为引用误差; Δ为绝对误差;xm为满度值。
【例1】
某采购员分别在A 、B 、C 三家商店购买 100kg牛肉干、10kg牛肉干、1kg牛肉干,发现 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C家卖牛肉干的 商店意见最大,是何原因?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ppt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ppt

U2 A2
U4
UO A3
10cm 6mw
电机
光学系统
RT
NTC
传感器
A4 测量电路
结构
调满
定标:U0=4V~1mV , 200℃~ 0℃
校零 线性△U0=-20mv/℃ 用热敏电阻进行补偿
2.2压力检测
2.2.1压力概念及单位 1、压力表现为压强
p F A
1N(牛顿) 1m2
1Pa
(帕斯卡)
1Pa (帕斯卡) 10at (工程大气压)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当恒流源供电时UH=(KH I)B ,可用于: (1)测量磁场大小和方向
(2)可测线中大电流IB>105A (3)利用UH=(KHKB)I×IB,
可做成乘法器等。
(4)做成Hall压力计
B
X 0
线性
(5)Hall元件的温度补偿
I
Rt
H
I0
RL U0
当环境温度升降时,串入正温度系数 的热敏电阻Rt也将增减,使U0保持不变
以PN结作为敏感元件,与放大器、电桥和补 偿电路等集成化,并把它们封装在同一壳体里
改善了半导体的缺点:测温范围增大
复现性和互换性较好 保持了半导体的优点:灵敏度高
体小价廉 使用方便 书中图2.4为AD590用法之一:I0与T成正比
2、热电偶温度计
(1)工作原理

传感器和检测技术ppt课件

传感器和检测技术ppt课件

17.黄俊钦.静、动态数学模型的实用建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18. 马修水. 瑞士SYLVAC电容测量系统的发展. 工具技术,1989 (12)
19.于静江,周春晖.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控制理论与应 用.1996,13(2)
20. 骆晨钟,邵惠鹤.软测量技术及其工业应用.仪表技术及传感器.
17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层次
中专级 大专级 本科级 硕士级 ……
精选ppt课件
18
谢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教学组
精选ppt课件
19
参 考 文 献 (续)
13.张正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14.周春晖. 过程控制工程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5. 陈守仁.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6. 费业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课时数
2 4 6 2 4 6 8 2 34
作业 实验
* * * * * * *
15
参考文献
1. 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2. 常健生. 检测与转换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 严钟豪,谭祖根. 非电量电测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强锡富. 传感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 贾伯年,俞朴. 传感器技术.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6. 王俊杰. 检测技术与仪表.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 郭振芹.非电量的电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6 8. 郁有文,常健,程继红编著.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 西安:西安电子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高低。
传感器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建模参数和被测 量、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要求以及测量系统的 成本等因素。

(4) 传感器的品质参数 灵敏度 分辨率 准确度 精密度




重复性
线性度
灵敏度
灵敏度反映传感器对被测量变化的 响应能力。
O S I
输出变化量
输入变化量
分辨率
如果已知总体精度上限,要计算各部件的 误差,则假定各部件误差对总精度的影响 是均等的。
f N xi xi n
N xi f n xi
[实例]已知角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式 试求转速的不确定性。 [解]
F 5 0 0 3 1 6 . 2 3 m r 0 . 20 . 0 2 5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测量焊接电流
在标准的园环铁芯开一 小缺口,将霍尔元件放在 缺口处,被测电流的导线 穿过铁心时就产生磁场B, 则霍尔传感器有输出。当 测出的小于 规定的焊接电流时,可 控硅的导通角增大,焊接 电流变大,测出的电压大 于规定的焊接电流时,可 控硅的导通角减,焊接电 流变小,控制焊接回路的 电流。
性;
没有机械电位器特有的滑片,彻底解决了滑 片接触不良的问题;体积小,节省空间,易于装 配;寿命长,可靠性高。
数字电位器与机械式电位器的区别
类 特 型 性 机 无 械 源 式 数 有 字 源 式 电阻变 调节 位置 自动 化规律 方法 记忆 复位 连续 变化 阶梯 变化 手动 有 没有 使用 体 寿命 积 短 大
为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一般要用电路进行补偿, 电路补偿的方法较多,可采用以下方法。
• 串联电阻:消除两次级绕组基波分量幅值上的差异;
• 并联电阻电容:消除基波分量相差,减小谐波分量;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PPT课件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PPT课件
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先修《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 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测量技术》,本课程也是《过 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本科教学计划安排
章次
内容
1 绪论
2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基础知识
定义、分类 发展趋势 选用原则 一般特性
检测电路 现代检测系统
传感器原理 检测技术
参考网站
[1]传感器课程 [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3]传感器世界 [4]中国传感器 [5]传感器技术 [6]21IC中国电子网 [7]传感技术学报网

[8]传感器资讯网

参考文献
1.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M].天津:天津 大学出版社, 2007
2.杨万海.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4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流量检测
7.1 流量的基本概念 7.2 差压式流量计 7.3 电磁流量计 7.4 涡轮流量计 7.5 涡街流量计 7.6 超声流量计 7.7 质量流量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成分检测
8.1 概述 8.2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8.3 磁性氧量分析仪 8.4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8.5 红外气体分析仪 8.6感器概述 1.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4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5 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1 应变式传感器 2.2 电阻式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电刷在多匝导线上移动时,电位器的阻值和输出 电压不是连续变化,而是阶跃式地变化。
阶梯误差。
2020/10/4
8
2.1.3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结构与 材料
1.线绕式电位器 2. 非线绕式电位器
1) 合成膜电位器 2)金属膜电位器 3) 导电塑料电位器 4) 光电电位器
2020/10/4
9
2.1.4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灵敏度为 K Ui
全桥差动电路没有非线性误差,电压灵敏度是 单片的4倍,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2020/10/4
26
电桥的线路补偿
① 零点补偿 要求电桥的4个桥臂电阻值 相同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使 电桥不能满足初始平衡条件
(即U0≠0)。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可以在一对桥臂电 阻乘积较小的任一桥臂中串 联一个可调电阻进行调节补 偿。
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应变片、附件等组 成。主要用作各种电子称与材料试验机的测力元件、
12
2020/10/4
13
应变片的黏贴技术
① 应变片的检查 ② 试件的表面处理 ③ 确定贴片位置 ④ 黏贴应变片 ⑤ 固化处理 ⑥ 粘贴质量检查 ⑦ 引出线的固定与保护 ⑧ 防潮防蚀处理
2020/10/4
14
Rl s
2020/10/4
15
2.2.3 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特性
1. 横向效应
2. 机械滞后、零漂和蠕变 3. 温度效应
当电阻率ρ、长度 和面积s
一定时,物体的电阻与其电
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
的关系,可用式表示为 R l
2020/10/4
s
11
2.2.2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材料及 黏贴
电阻丝式应变片基本结构
2020/10/4
应变片主要有金属应变片和半导 体应变片两类。金属片有丝式、 箔式、薄膜式3种电阻应变片
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
2020/10/4
1
引言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量的 变化转换成传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 经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
常用来测量力、压力、位移、应变、扭 矩、加速度等。
电阻式传感器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灵敏度较高,有的还适合于动态测量。
2020/10/4
2
2.1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
Uo
Ui 2
R R
灵敏度为
K Ui 2
线性关系,温度补偿等优点。
2020/10/4
25
③ 全桥4臂工作方式
若将电桥4臂接入4片应变片,即2个受拉应变, 2个受压应变,将2个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对 桥臂上,构成全桥差动电路。电桥的4个桥臂 的电阻值都发生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Uo
RU i R
2020/10/4
16
应变片参数
(1)标准电阻值(R0) (2)绝缘电阻(RG) (3)灵敏度系数(K) (4)应变极限(ξmax) (5)允许电流(Ie) 允许电流是指应
变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6)机械滞后
2020/10/4
17
2.2.4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补偿
电阻应变片由于温度效应引起的误差为温度 误差。原因有: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 变化;电阻丝和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其 产生附加形变。
YHD型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1—测杆;2—滑线电阻;3—电刷;4—弹簧;5— 滑快;6—导轨;7—外壳;8—无感电阻。
2020/10/4
10
2.2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2.2.1 应变效应和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 理
应变效应是指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外界 力(拉力或压力)作用时,将产生机械变形,进 而导致其电阻值的变化。
1.自补偿法 2. 线路补偿法
2020/10/4
18
2.2.5 测量电路
1.直流电路 2.交流电桥
机械应变一般在10 µε~3 000 µε之间,而应变灵
敏度k值较小,因此电阻相对变化是很小的,用一
般测量电阻的仪表是难直接测出来,必须用专门 的电路来测量这种微弱的变化。
2020/10/4
19
1.直流电桥电路
电位器是一种常用的机电元件,广泛应 用于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中。它是一种 把机械的线位移或角位移输入量转换为 与它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 的传感元件,主要用于测量压力、高度、 加速度、航面角等各种参数的测量
2020/10/4
3
2.1.1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的原理
1.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
2020/10/4
2020/10/4
23
① 半桥单臂工作方式
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变化量ΔR只接入电桥
的一桥臂中,在工作时,其余3个电阻
的阻值没有变化(即
ΔR2=ΔR3=ΔR4=0)。电桥的输出电
压为
Uo
Ui 4
R R
灵敏度为 K Ui 4
2020/10/4
24
② 半桥双臂工作方式
安装两个工作应变片,一个受拉应变, 一个受压应变,接入电桥相邻桥臂,称 为半桥差动电路,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直流电桥电路的4个桥臂是由R1、R2、 R3、R4组成,其中a、c两端接直流电 压Ui,而b、d两端为输出端,其输出电 压为Uo。在测量前,取R1R3 = R2R4, 输出电压为Uo=0。
2020/10/4
20
1.直流电桥电路
当桥臂电阻发生变化,在电桥输出端的 负载电阻为无限大时,电桥输出电压可 近似表示为
2020/10/4
27
2.交流电桥
由于供桥电源为交流电源,引线分布电 容( 和 )使得二桥臂应变片呈现复阻抗 特性。
2020/10/4
28
2 .交流电桥
交流电桥平衡调节
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交流信号的频率会影响电桥 的平衡,故在使用之前,要对电桥进行平衡调节。
2020/10/4
29
2.2.6 应变式测力传感器
U0
R1
R1
R4 R2
R2
R3
R3 R4
U
2020/10/4
21
1.直流电桥电路
一般采用全等臂形式,即
R1=R2=R3=R4=R,
Uo
Ui 4
( R1 R1
R2 R2
R3 R3
R4 R4
)
2020/10/4
22
电桥工作方式
① 半桥单臂工作方式 ② 半桥双臂工作方式 ③ 全桥4臂工作方式
4
非线性电位器
对角位移式电位器来说,Uа与滑动臂的
旋转角度成正比,即
2020/10/4
5
2020/10/4
6
2.1.2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的基 本特性及误差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 称为负载特性。
2020/10/4
7
2.1.2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的基本 特性及误差
阶梯特性及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