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雷达原理期末

合集下载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天气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预先了解天气状况,从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作出计划。

气象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观测仪器,可大大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1. 气象雷达的概述气象雷达是一种主要用于探测大气降水的仪器,在气象科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利用雷达技术,可以对大气中不同高度的降水情况进行探测,从而建立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模型。

2. 气象雷达的组成气象雷达主要由辐射系统、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

辐射系统主要由发射天线和辐射发射机构成,它们的作用是向大气散射高频电磁波来判断降水情况;接收系统由接收天线和接收收音机组成,它们的作用是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并生成气象图像。

3. 雷达波束的形成气象雷达通过辐射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沿着雷达波束向周围空间辐射。

当电磁波遇到物体时,一部分会被散射回来。

这些反射的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上被接收到,并经过信号放大和分析处理,并产生相应的图像。

4.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雷达向大气辐射高频电磁波,接收其反射回来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传递给CPU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最后生成相应的气象图像。

当发射的电磁波遇到大气中的水滴、雪花等物体时,它们就会吸收和散射电磁波。

散射回来的电磁波会被雷达接收,并记录下来。

这种反射的电磁波被称为回波。

5. 气象雷达的应用气象雷达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空中交通、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利用气象雷达,可以对降水、云的形状、结构和运动、风速、风向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握,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天气回报。

除此之外,气象雷达还可以用于飞行安全、农业灌溉计划、防洪防灾工作等。

6. 气象雷达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换代。

高精度雷达、超声速飞行雷达、三维雷达和天际观测雷达都是当前常见的雷达类型。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气象雷达是一种用来探测大气中降水和颗粒物的仪器,它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雷达波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气象雷达不仅对气象预报和天气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灾害预警和空中交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气象雷达的运行状态对于保障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将介绍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维护方法。

一、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雷达波与目标物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探测和测距。

具体来说,气象雷达会产生一束高频雷达波,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到大气中。

当这些雷达波碰到降水或者颗粒物时,部分的波会被散射回来,然后由天线接收并转换成信号。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数量、速度等信息。

在大气雷达的干涉探测领域中,对大气风场的定量观测以及重要的降水要素的诊断都离不开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通过测量回波的强度和时延,可以得到不同粒子的径向分布、速度和大小,从而实现对降水的定量观测。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从而为预警和预报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气象雷达的故障维护虽然气象雷达在天气预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信号衰减、天线损坏、设备老化等。

对气象雷达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气象雷达故障及相应的维护方法:1. 信号衰减信号衰减是指雷达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这会导致探测精度下降。

信号衰减的原因可能是天线驻波比过高、接收机增益不足、传输线路不良等。

为了减少信号衰减,可以定期对天线、接收机和传输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良好的状态。

2. 天线损坏天线是气象雷达的核心部件之一,如果天线出现了损坏会直接影响到雷达的正常工作。

天线损坏的表现可能是天线方向偏离、发射功率下降等。

在发现天线损坏时,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天线,以保障雷达的正常运行。

3. 设备老化设备老化是指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环境因素导致雷达设备出现老化现象,如部件磨损、连接松动等。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和监测大气中降水、降雪以及其他强天气现象的仪器。

它利用雷达技术,能够远距离观测到降水粒子的位置、强度和运动速度,提供重要的天气信息,对于天气预报和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雷达的基本构成气象雷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发射器:发射器产生并发射出脉冲雷达波,一般是用一台高功率脉冲管发射机实现。

2. 天线:天线通过转动和俯仰调整,将雷达波发射到大气中并接收回波信号。

天线的设计决定了雷达的探测范围和精度。

3. 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回波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提取出有关降水的信息。

4.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距离、速度和功率的计算。

5.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将经过处理的雷达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供气象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雷达测距和测速的原理。

当雷达波发射到大气中时,部分波会遇到大气中的雨滴、冰晶等降水粒子,这些粒子会散射部分波回到雷达接收器,形成回波信号。

通过测量回波信号的到达时间和相位差,可以计算出降水粒子与雷达的距离和速度。

这样,气象雷达就能够实时探测到大气中降水的位置、强度和运动信息。

在雷达的显示设备上,通常采用不同颜色的图像来表示不同强度的回波信号。

浅蓝色表示较弱的回波,绿色表示中等强度,黄色和红色表示较强的回波,紫色则表示极强的回波。

气象人员通过观察这些图像,可以判断不同区域的降水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强天气现象,如暴雨、冰雹等。

三、气象雷达的应用1. 天气预报:气象雷达能够实时监测气象现象,准确判断大气中的降水情况和强度,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数据。

通过分析雷达图像,气象人员可以预测降水的时间、范围和强度,帮助公众和相关机构做出应对措施。

2. 防灾减灾:气象雷达可以及时探测到强降水、雷暴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为防灾减灾提供关键信息。

根据雷达的观测数据,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发布预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的发生。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和追踪大气中降水现象的重要工具。

它利用雷达的原理来获取有关降水类型、强度和位置等信息,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发射、雷达波束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1. 信号发射气象雷达利用雷达波段的电磁波来与降水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接收回波信号来获取有关降水的信息。

雷达系统会发射一束脉冲信号,这个脉冲信号会以光速传播到目标区域。

脉冲信号的特点是短暂而高强度,它能够穿透大气并与降水粒子发生散射。

2. 雷达波束当脉冲信号与降水粒子相互作用时,一部分能量会散射回雷达接收器。

为了获得更准确和详细的降水信息,气象雷达会利用雷达波束的特性来探测不同高度和距离上的降水。

雷达波束是通过调整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的。

3. 数据处理接收回波信号后,雷达系统会对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降水粒子的属性和位置等信息。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会使用一些算法和技术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降水,例如雨滴、雪花、冰雹等。

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强度和频率等特征,气象雷达可以确定降水的强度和位置,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气象预报。

4. 数据显示最后,气象雷达会将处理得到的数据通过显示器或其他设备进行展示。

这些数据可以以图像或数字的形式呈现,以便气象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不同颜色或强度的表示,可以直观地了解降水的类型和强度等信息。

总结: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雷达技术,利用电磁波与降水粒子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散射的回波信号获取降水的相关信息。

通过调整雷达波束的方向和位置,可以实现对不同高度和距离上的降水进行探测。

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呈现在显示器上,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依据。

气象雷达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对气象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还对航空、能源、农业等领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雷达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大气中降水和其他天气现象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测物体的散射信号,从而获得天气信息。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一、发射信号气象雷达的首要任务是向大气中发射无线电波。

通常使用的是10公分到1毫米波段的无线电波,这些波段的电波能够穿透云层并与降水粒子进行散射。

雷达通过天线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以高频率向外辐射。

二、波与物体相互作用当雷达波遇到大气中的物体,例如云层和降水粒子时,它们会与这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电波的散射、衰减和反射。

散射:物体的尺寸比电磁波长短时,散射现象就会发生。

散射信号的强度与目标物体的特性以及电磁波的频率有关。

衰减:电磁波穿过介质时会发生衰减,这是由于介质中的颗粒和分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

反射:当雷达波遇到大气中的物体时,一部分电磁波会被反射回雷达的天线。

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会被用来分析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特征。

三、接收和分析信号雷达天线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能并传输到接收机。

接收机会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以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和显示。

四、图像生成和显示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雷达系统可以生成气象图像。

这些图像显示了天空中的降水分布、云层结构、风暴系统等天气现象。

根据图像所显示的信息,气象专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和趋势。

总结:气象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和其他天气现象。

它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信号、波与物体相互作用、接收和分析信号以及图像生成和显示。

通过气象雷达的工作,我们能够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前做好防范和安排。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如有需要请再次告知。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是一种探测大气中气象要素的雷达。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目标物上安装气象探测器,探测出气象要素(如风向、风速、气压、温度等),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发射机传送到接收系统,再由接收机将这些信息译成电信号。

气象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现在有一个目标物,它的大小是0.1厘米,它离雷达的距离是10米。

如果你用一部普通的收音机去接收这个目标物,收音机接收到的信息就会通过无线电波传到收音机里。

这个过程会出现一些干扰,因为其中有许多频率都与我们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频率不同,我们的耳朵就会对这些频率产生反应,把它们识别为相同或相近的频率。

如果我们用一部雷达去接收目标物,也是这样。

它会产生一种同频率、但不同波长(一般用波长为毫米、微米等单位表示)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通过目标物,最后被雷达接收到。

由于目标物在电磁波中反射回的信号强弱与发射信号的强弱是不一样的,所以对这部分回波我们无法进行探测。

—— 1 —1 —。

气象雷达原理

气象雷达原理

气象雷达原理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气象观测设备,它能够实时地探测大气中的降水、云层、风暴等天气现象,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那么,气象雷达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首先,气象雷达利用的是雷达波。

雷达波是一种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它能够在大气中传播并与大气中的水滴、雨滴等粒子发生相互作用。

当雷达波遇到这些粒子时,会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回来的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大气中降水等天气现象的探测。

其次,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

在发射过程中,雷达发射天线向大气中发射雷达波,这些雷达波经过传播后与大气中的粒子发生散射,并返回到雷达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接收到散射回来的信号后,将其送入接收机进行信号放大和处理。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雷达系统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解调、编码等处理,最终形成可视化的雷达图像,显示出大气中的降水、云层等情况。

此外,气象雷达还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实现对降水速度和风场的探测。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于目标物体运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利用这一原理,气象雷达可以实时监测降水的速度和风场的情况,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总的来说,气象雷达通过发射雷达波,利用散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对大气中的降水、云层等天气现象进行探测,并通过信号处理形成可视化的雷达图像。

它在气象预报、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气象观测和预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象雷达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关注气象雷达技术的发展,为气象观测和预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气象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大气中降水粒子的设备,通过反射和吸收微波信号来获取降水的信息。

它可以实时监测降水的位置、强度和移动路径,是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气象雷达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维护。

一、气象雷达原理气象雷达利用微波信号与降水粒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降水的探测。

当微波信号遇到降水粒子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会影响微波信号的强度和方向。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降水的位置、强度和类型。

气象雷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降水的探测:1. 发射微波信号:气象雷达会向大气中发射一束微波信号,这些信号会向四面八方传播。

2. 接收反射信号:当微波信号遇到降水粒子时,部分信号会被反射回来,而这些反射信号会被气象雷达接收。

3. 分析反射信号:气象雷达会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包括信号的强度、方向和频率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确定降水的位置、强度和类型。

4. 生成雷达图像:根据分析得到的信息,气象雷达会生成对应的雷达图像,用于显示降水的位置和强度。

气象雷达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和信号处理知识。

在实际使用中还会面临一些故障和维护的挑战。

二、气象雷达常见故障气象雷达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1. 设备故障:包括天线故障、发射机故障、接收机故障等,这些故障会导致气象雷达无法正常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

2. 信号干扰:由于大气条件的变化和外部干扰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气象雷达接收到错误的信号,从而影响降水的探测结果。

3. 数据传输故障:气象雷达需要将探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气象预报中心,如果数据传输出现故障,会导致无法及时获取降水信息。

4. 功率不足:如果气象雷达的发射功率不足,可能会导致探测距离不足或者探测精度下降。

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气象雷达的正常工作,也有可能导致气象预测和灾害预警的准确性。

及时发现和排除这些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

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

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近年来,随着天气预报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天气预报精度也随之提高。

其中,气象雷达在天气预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气象雷达,它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

一、气象雷达的概念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气象探测的仪器。

它可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云体、气体等物质,测量它们的位置、形态、速度等信息,从而实现对天气变化的追踪和预报。

二、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与被探测物体(如水滴、冰晶等)发生相互作用而反射回来的原理。

具体来说,气象雷达发送出的高频电磁波会不断地在空气中传播,当电磁波遇到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等物体后,会被物体部分吸收,部分反射回来。

这些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也就是雷达回波信号,会被气象雷达接收器接收。

接收器接收到雷达回波信号后,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很多信息,如回波的强度、位置、高度、速度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绘制出降水、云体的三维空间分布图,进而推断天气变化的可能性。

三、气象雷达的分类根据探测物体的不同,气象雷达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降水雷达和风暴雷达。

1. 降水雷达:以探测降水为主要目的的气象雷达。

它主要探测大气中的水滴、雪花等形成的降水量、强度、范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气象预报人员。

因此,降水雷达也称为“降水探测雷达”。

2. 风暴雷达:以探测风暴为主要目的的气象雷达。

它主要探测风暴云体的结构、光学厚度、反射率、垂直分布、雷电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气象预报人员。

因此,风暴雷达也称为“多普勒雷达”。

四、气象雷达技术的应用气象雷达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除了降水、云体探测外,还可以用来探测风暴、冰雹、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对天气灾害的预警和预报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气象雷达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水利、航空等领域,可以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和服务。

总之,气象雷达技术是当今天气预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探测手段。

气象雷达原理期末

气象雷达原理期末

设 R 为雷达天线到目标的距离。从雷达天线发射出去,到后向散射回来至天线接收,其 2R • 2π 4π R dφ 4π dR 4π = = • = • v =2π f d 总的相位变化量为: φ = ωd = l l dt l dt l
fd =
2v
l
(ν向着雷达靠近为正,fd 为正,频率增加)
5. 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要求的阻抗匹配存在差异 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要求阻抗匹配,主要是为了发射大功率微波由发射机至天线的最大 程度传输,且不产生反射,以免形成驻波对发射机造成损坏。要尽量实现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与 波导阻抗匹配,波导阻抗与天线阻抗匹配,即完全匹配状态,无反射,电压驻波比为1。接收 系统要求阻抗匹配,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从天线到接收机(各级)的最大程度信号功率 传递,避免驻波产生而影响信号特性。 6.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器 IAGC 的特点:
4.
5.
6.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播,能流密度的距离平方衰减被距离增加引起的体目标体积的增加“补偿”了。 10. 雷达天线罩是辅助设备,起保护作用。它能消除风沙雨雪等环境负载对天线运动的影响、 改善工作条件,提高雷达天线乃至整机可靠性。天线罩主要用于保护天线,它必须满足 对电磁波传播几乎没有影响的特性。但是,强降水在天线罩表面形成的水膜会严重影响 雷达性能。 11. 天线方向性增益是指在等距球面上某个方向的功率密度与球面平均功率密度之比, 它与辐 射效率因子的乘积即为功率增益。 雷达天线增益一般用 dBi 表征, 它是以全向性天线的辐 射能流密度为参考基准的,单位为 dB。 12. 雷达中常设置低噪声放大器以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它作为接收机的第一级, 要求非线 性失真小、动态范围大、承受的输入功率较大。低噪声放大器主要为了降低接收机的噪声 系数,提高灵敏度,其噪声系数小(1-3dB) 、功率增益大(20—30dB) ,在其带宽下工作 稳定可靠。 13. 雷达定向耦合器是利用波在传播中的相位关系, 将主波导中入射行波或反射行波的部分功 率耦合至辅波导,用于功率或频率等监视的微波元件,耦合度是重要指标。 隔离器是一 种利用波在传播中的相位关系制成的不可逆的衰减器,在正方向(或需要传输的方向上)衰 减量(或插入损耗)很小,而反方向则很大,隔离度是重要指标。 环流器是一种多端口定 向传输电磁波的微波部件, 其输入任一端口的功率, 都会按照一定顺序传输到下一个端口。 隔离度是重要指标, 常用作雷达的收发开关。 旋转关节是用来把高频信号从一个固定的 平台传输到另外一个需要连续旋转的平台上的微波部件,用于雷达馈线的“旋转连接” 。 14. 风廓线雷达主要用于垂直风廓线的探测,根据其使用波长的不同,分为边界层、对流层、 平流层等三个区域。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大气边界层空气质量、中尺度天气预报、垂直风 切变、湍流、尾涡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 RASS 技术,可获取低空温度廓线资 料。 15. 对不同用途,雷达杂波的定义是存在差异的:气象雷达中,天气回波是需要的回波,地物 回波与海面回波是杂波;导航雷达中,飞机回波是需要的回波,地物回波与海面回波和气 象回波是杂波;杂波的定义至于是否干扰正常参量的观测有关,与散射性质无关。天气雷 达的地物杂波必须被抑制掉,因为地物杂波会引起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估计的误 差。 16. 一部脉冲雷达探测远距离目标,测得电磁波走过的时间是 1mS,如果电磁波传播速度为 3×108m/S,则该目标距离约是 150 Km。一部脉冲雷达探测到距离 100 Km 的目标,如果电 磁波传播速度为 3×108m/S,则该电磁波走过的时间约是 0.666 mS。 17. 地球曲率会影响雷达测得高度偏低, 必须经过修正才能使用。 究其原因是雷达测量远距离 (如 100Km)目标时,雷达天线水平射出的电磁波,到达目标处已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18. 大气是电磁波传播的一种介质, 其垂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一些特殊的电磁波传播现象, 如 高度位置误差和超折射地杂波现象,天线大于一定仰角后出现无目标的“晴空”回波。大 气并非均匀结构、难以出现各向同性的特征,这就会引起电磁波传播的折射,最终导致位 置测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能出现偏差。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和监测天气现象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雷达技术。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量并探测目标的技术,利用气象雷达可以获取大气中的降水、风暴和其他天气现象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一、雷达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气象雷达通过发射射频信号来探测周围大气中的目标。

雷达会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发射一束微波信号,并通过一个扫描系统将这束信号逐点地覆盖到探测区域。

这些微波信号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并与大气中的物体发生散射作用。

当微波信号遇到降水等目标时,部分微波会被目标散射回雷达接收机。

二、散射信号的处理雷达接收机会接收到散射回来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有关目标的信息。

为了消除由于雷达设备自身的振动等因素引起的杂散信号,雷达会进行天空背景信号的空时平均处理。

通过不断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并将其进行平均处理,雷达系统可以抑制掉背景杂散信号,从而更准确地检测到降水等目标。

三、目标参数的估测当目标信号被接收到后,雷达系统将会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以估测目标的一些重要参数。

雷达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来判断目标的强度或者降水的强度。

此外,雷达还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相位等参数来估测目标的运动状态和特征。

四、图像的生成和展示根据对目标信号的处理和分析,雷达系统可以生成天气图像,并将其展示在雷达监测站的显示器上。

利用这些图像,气象工作者可以实时地观测到降水和其他天气现象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预测和预警。

这些图像通常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目标的强度或降水的强度,从而方便用户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语气象雷达是现代气象观测和预报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利用雷达技术来实时监测和探测天气现象,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

通过了解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气象预报和监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天气状况,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安全和便利。

雷达气象学复习重点

雷达气象学复习重点

雷达气象学复习重点1、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定向地向空中发射电磁波列(探测脉冲),然后接收被气象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列(回波信号),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从而确定气象目标物的位置和特性雷达的测距原理:雷达根据从开始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目标物回波的时间间隔,来测定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3、雷达主要组成:RDA: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PG: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PUP:主用户处理系统①定时器:定时器是雷达的“指挥中心”它实际上是一个频率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定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它触发发射机,使发射机定时地产生强大的高频振荡脉冲并使阴极射线管同时开始作时间扫描②发射机:在定时器的控制下,发射机每隔一定的时间产生一个很强的高频脉冲,通过天线发射出去③天线传动装置: 天线传动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天线的转动系统,一部分是同步系统。

天线转动系统的作用是:(1)使天线绕垂直轴转动,以便探测平面上的降水分布,或漏斗面上降水、云的分布;(2)使天线在某一方位上作上下俯仰,以便探测云和降水的垂直结构和演变。

天线同步系统(也叫伺服系统)的作用是:使阴极射线管上不同时刻时间扫描基线的方位、仰角和相应时间天线所指的方位、仰角一致(即同步),从而使雷达荧光屏上出现的目标标志(用亮点或垂直偏移表示)的方位、仰角就是目标相对于雷达的实际方位、仰角④天线转换开关: 因为雷达发射和接受的都是持续时间极短(微秒量级)、间歇时间很长(千微秒量级)的高频脉冲波,这就有可能使发射和接收共用一根天线。

天线转换开关的作用是:在发射机工作时,天线只和发射机接通,使发射机产生的巨大能量不能直接进入接收机,从而避免损坏接收机;当发射机停止工作时,天线立即和接收机接通,微弱的回波信号只进入接收机⑤接收机:雷达接收机的作用是将天线接收回来的微弱回波信号放大并变换成足够强的视频信号送往显示器产生回波标志⑥雷达天线:雷达天线的作用是定向地辐射高频脉冲波和接收来自该方向的回波。

雷达气象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雷达气象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雷达气象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我国天气雷达的脉冲宽度是1.57微秒,对应的距离分辨率大约是()答案:250m2.不属于天气雷达的波段是()答案:L3.我国业务天气雷达的天线波束宽度约为()答案:1度4.不是双偏振雷达base data的是()答案:Kdp5.我国业务天气雷达的时间分辨率约为()分钟答案:66.瑞利散射的条件可以不包括()答案:粒子质量密度7.我国目前的主流业务天气雷达是()答案: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8.哲学课本中的天体“红移”与雷达气象学中相对应的知识是()答案:多普勒效应9.多普勒天气雷达不能探测到()速度答案:切向10.不能充分体现双偏振雷达探测优势的降水是()答案:小雨11.天气雷达的最重要参数是()答案:波长12.判别地物回波的最好回波参量是()答案:CC13.Zdr数值最大的是()答案:蜻蜓14.探测台风天气时,探测性能最好的雷达波段可能是()答案:S15.根据大气折射率分布的不同,出现多种雷达电磁波的折射情况,其中对天气雷达影响最大的折射是()答案:大气波导16.S波段雷达估测降雨时,最主要的误差可能来自()答案:雨滴谱变化17.冰雹特殊回波TBSS的长短主要受()的影响。

答案:冰雹高度18.对流雷暴中,产生阵风锋最显著的是()答案:超级单体19.对流雷暴中,容易产生强龙卷的是()答案:超级单体20.与龙卷无关的特殊回波是()答案:TBSS21.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天线大小影响()答案:高度分辨率体积分辨率22.我国业务天气雷达使用的波段是()答案:SC23.VCP21和VCP31的探测差别主要有()答案:脉冲宽度探测目标扫描仰角时间分辨率24.影响雷达照射体积的参数有()答案:目标距离波束宽度脉冲宽度25.雷达气象方程反映的是:雷达探测的是目标的()答案: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功率26.降雨回波强度的上、下限大约是()答案:55dBZ10dBZ27.零度层增强的回波信息有()答案:速度谱宽Zdr28.降雪回波具有的特点包括()答案:回波范围大回波差异小29.对流降水的回波特点包括()答案:回波高度高回波强度的一致性差回波中心的强度大30.目标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具有()答案:和雷达波长无关和复折射指数项大小无关和距离远近无关31.雷达电磁波衰减的原因包括()答案:介质的吸收介质的散射32.雷达电磁波折射对雷达探测的影响是()答案:目标高度有误差地物杂波增多目标距离有误差33.容易发生超折射的气象条件包括()答案:暴雨过后逆温大气层“上层干、下层湿”34.谱宽最大和最小的目标分别是()答案:地物降雹35.回波强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答案:冰雹降雪(干雪)36.降雪回波功率较小的原因有()答案:雪花数量密度小雪花复折射指数项小雪花等效直径小37.与真实回波相比,迟到回波(The second-trip echo)的变化包括()答案:回波距离回波高度回波强度回波面积38.调整雷达的PRF,可能影响()答案:VmaxRmax回波面积回波强度39.雨滴在降落过程中的破碎,对雷达探测和估测的影响有()答案:估测的降雨强度估测的降雨量回波强度40.地物回波和降水回波的差异有()答案:回波的水平分布回波的垂直分布回波的时间分布径向速度分布41.TBSS回波涉及到的显著散射物质有()答案:地表冰雹42.双偏振雷达回波参数中,不受衰减影响的有()答案:ФdpVr43.Zdr在0dB附近的目标有()答案:小雨北方降雪冰雹44.和雨滴数密度密切相关的参量有()答案:ФdpZ45.能用于判别冰雹的双偏振雷达参量有()答案:LdrZdrkdp46.能够产生龙卷的雷暴类型有()答案:飑线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47.与上升气流密切相关的特征回波有()答案:BWERWER48.与雷暴下沉气流密切相关的有()答案:RFD阵风锋49.与冰雹特征回波密切相关的有()答案:很强的ZTBSSV-形衰减缺口50.超级单体引起的灾害可能有()答案:滑坡或泥石流龙卷风51.我国业务天气雷达的脉冲宽度约1.67微秒(实际为1.57微秒),230km处的照射体积约为()立方公里(a)2 (b)3 (c)4 (d)其它请在空内填写A或B或C或D答案:B##%_YZPRLFH_%##b52.用波长为10cm的S波段雷达探测降雨时,某小雨区的雷达反射率是100mm2/m3,用波长5cm的C波段雷达探测,该小雨区的雷达反射率是多少mm2/m3?(注意:不是雷达反射率因子Z)(a)100 (b)200 (c)400 (d)1600请在空内填写A或B或C或D答案:D##%_YZPRLFH_%##d53.雷达探测到50km处的迟到回波(The second-trip echo)强度是30dBZ,PRF为1000Hz,实际回波的强度是多少dBZ ?(log2=0.3,log3=0.5,log7=0.8)(a) < 30 (b)30-40 (c)40-50 (d)> 50请在空内填写A或B或C或D答案:C##%_YZPRLFH_%##c54.波长10cm、PRF为1000Hz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的模糊径向速度是-20m/s,实际径向速度是()m/s(a)+20 (b)+30 (c)-30 (d)-70请在空内填写A或B或C或D答案:B##%_YZPRLFH_%##b55.某处的层云降雨回波强度为39dBZ,雨量计和雷达测值的偏差(Bias)是1.2,经过雨量计订正后,雷达估测的降雨强度大约是()mm/hr. (log2=0.3,log3=0.5,log7=0.8)(a) 10 (b)8 (c)12 (d)20请在空内填写A或B或C或D答案:C##%_YZPRLFH_%##c。

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雷达系统组成:触发信号产生器,发射机,天线转换开关,天线,接收机,显示器 脉冲重复频率PRF :每秒钟产生的脉冲数目,脉冲间隔决定了探测距离;脉冲重复周期PRT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PRT =1/PRF ;脉冲宽度τ:脉冲发射占有时间的宽度,单位微秒波长λ: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在空间占有的长度;脉冲发射功率P :发射机发出的探测脉冲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Pa:发射机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里的平均功率。

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

波束宽度: 在天线方向图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

波束宽度越小,定向角度的分辨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

天线增益:辐射总功率相同时,定向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

灵敏度:雷达检测弱信号的能力。

用最小可辨功率Pmin 表示,就是回波信号刚刚能从噪声信号中分辨出来时的回波功率。

平面位置显示器PPI :雷达天线以一定仰角扫描一周时,测站周围目标物的回波。

以极坐标形式显示。

距离高度显示器RHI :显示雷达天线正对某方位以不同的仰角扫描时目标物的垂直剖面图 散射现象: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降水粒子时,入射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相同频率的电磁波,称为散射现象。

散射过程:入射电磁波使粒子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产生偏移而构成电偶极子或多极子,并在电磁波激发下作受迫振动,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就是散射波。

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定义无量纲尺度参数:α=2πr/λ当α<<1时:Rayleigh 散射,也称分子散射。

如空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0.1<α<50:Mie 散射。

如大气中的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几何光学:折射。

如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折射、反射,彩虹等光现象。

瑞利散射:方向函数的具体形式:当雷达波是平面偏振波时,瑞利散射在球坐标中的方向函数为:()()ϕϕθλπϕθβ222222464sin cos cos 2116,++-=m m r 当入射雷达波长一定,散射粒子的大小和相态一定(即r 、m 为常数),则:()()ϕϕθϕθβ222sin cos cos ,+=C米散射: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Rayleigh 散射与Mie 散射不同点:Rayleigh :前后向散射相等,侧向散射为零。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

气象雷达工作原理嘿,你知道气象雷达不?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像一个超级侦探,时刻监视着天空的动静。

气象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呢?它其实就像我们的眼睛,不过这双眼睛可厉害多了。

它能透过云层,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气象雷达会发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就像一群勇敢的小使者,冲向天空。

当它们遇到云层、雨滴、雪花或者其他气象目标时,就会反弹回来。

这就好比你对着山谷大喊一声,然后听到回声一样。

气象雷达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就能分析出天空中的气象情况。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气象雷达,我们得多摸瞎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刮大风。

有了气象雷达,我们就像有了一个贴心的小助手,随时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

气象雷达的精度可高啦!它能分辨出不同大小的雨滴和雪花。

就像一个挑剔的美食家,能分辨出不同食材的细微差别。

小的雨滴就像小珍珠,大的雨滴就像大葡萄,气象雷达都能准确地分辨出来。

而且,它还能测量出云层的高度和厚度。

这就像一个测量师,拿着尺子精确地测量着天空的尺寸。

气象雷达还能监测风暴呢!当风暴来临时,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毫不畏惧地面对狂风暴雨。

它能检测到风暴的强度、方向和速度,为我们提供及时的预警。

这可太重要了,要是没有气象雷达,我们可能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风暴袭击。

气象雷达的工作可不简单哦!它需要不断地发射电磁波,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然后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这就像一个忙碌的厨师,要准备各种食材,烹饪出美味的菜肴。

而且,气象雷达还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你说,气象雷达是不是很厉害呢?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有了它,我们就能更好地安排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不用担心被恶劣的天气影响。

所以啊,我们应该感谢气象雷达,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准确气象信息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舒适。

气象雷达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重要工具。

我们应该珍惜它,好好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雷达原理期末考试题最全版

雷达原理期末考试题最全版

PG t 4 R 2 Pt G 4 R 2
目标接收到的功率 P 1 反射回雷达处的功率密度 2 =
PG P t 2 2 4 R 4 R 4
雷达接收到的功率 P r
t e 2 Ae PGA 2 4
4
R
=Smin
2 2 2 PG 4 t A G ,得 R 其中接收天线有效面积 e 3 4 (4 ) S min
(3)不会 5 ,某雷达采用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为:脉冲宽度 =50us ,调频宽度 B=40MHz ,中心频率
f0 =2.5GHz,输入的信号幅度为 Ai ,若有一系统对该信号进行匹配滤波,试计算该系统的
压缩比 D,通过脉冲压缩网络后的输出脉宽 T0 ,输出信号幅度 A 0 解:
时间带宽积
B0 1
回波频率
差频
fb ft f r
f r f0 f d
4f 2R (t ) Tm c f d f r f0 4f 2R (t ) Tm c

多普勒频率
3,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已知地球参数半径 a=8490km,雷达架设高度为 4000m,作用距 离为 410km。问(1)在此距离上雷达最近能看到多高的目标。 (2)若有一目标在距离雷达 100km 仰角为 = 3 0 处,问该目标的高度是多少? (1) 可直接用结论 d=4.1( h1 + h2 ),代入 d=410,h1=4000,求得 h2 (2) 如下图
1 1 25 ns B 40 MHz
输出脉冲宽度 0 脉冲压缩比 D
50s 2000 0 25ns
输出信号幅度 A 0=
2000 Ai
大四上学期雷达原理与系统期末考题(大部分)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

气象雷达原理及故障维护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大气中降水、云层、晴空、风等天气现象的仪器。

它可以实时地观测大气中的动向和降水变化情况,对于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维护方法。

一、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是利用雷达原理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和云层情况的仪器。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射与接收:气象雷达首先通过雷达天线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和广播电视中的信号一样都是无线电波,具有高速传播和穿透雨云的特性。

这些电磁波会被降水和云层吸收、散射或反射,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次被雷达接收。

通过测量发射时刻和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电磁波的传播距离,进而得到降水和云层的位置和形态。

2. 信号处理:接收到回波信号后,气象雷达会对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放大、滤波、解调等过程,最终形成降水和云层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反映出降水和云层的分布、强度、高度和速度等信息。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气象雷达可以输出降水和云层的数据信息,包括粒子的径向速度、回波强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气象雷达是一种高精密的仪器,通常需要经过细致的维护和定期的检修,以确保其正常的运行状态。

下面将介绍气象雷达常见的故障和相应的维护方法。

1. 外观检查:定期对气象雷达的天线、支架、发射器、接收器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腐蚀和松动的现象。

同时检查雷达的接地情况,确保接地系统正常。

2. 系统校准:定期对气象雷达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回波速度测量等系统进行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和输出数据的准确性。

3. 调频校准:对气象雷达的信号调频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

6. 通讯系统检查:对气象雷达的通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雷达和数据中心的通讯畅通。

7. 系统升级:定期对气象雷达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气象观测需求和技术要求。

气象雷达探测原理简析

气象雷达探测原理简析

气象雷达探测原理简析气象雷达是一种用来探测大气中降水、云体、风场等信息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发射微波信号,接收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有关大气变化的数据,以便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将就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进行简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原理。

1.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主要依靠反射原理。

雷达向大气中发射微波信号,当信号遇到了云层或降水等物体,就会被部分或全部反射回来,回波信号会被雷达接收并记录。

这些回波信号的反射强度与云体或降水的特性有关,如其大小、形状、密度、含水量等等。

因此,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就能够了解到大气中云体和降水的情况,并从而进行气象预报和研究等工作。

2. 气象雷达的组成和特点气象雷达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等组成。

发射机产生微波信号,经由发射天线向空气中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回波信号,经由接收机放大、处理等,最后反映到显示屏上。

其中,发射机需要高功率、高稳定性和快速调制等能力,以便发射强信号;接收机需要高信噪比,以便接受弱信号并获得高分辨率的回波信号。

气象雷达的特点是能够对大气中云体、降水和其他大气变化进行实时、高精度地探测和监测。

其能够在远距离和广范围内进行探测工作,并能够快速反映气象变化,以协助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等工作。

同时,气象雷达也可以与其他气象设备(如气象卫星、民用雷达等)配合使用,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

3. 气象雷达的应用原理气象雷达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

在气象预报中,气象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云体和降水,以预报未来天气情况。

通过对云体和降雨的形态、密度和降水量等特性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和精细的预报数据,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气象信息。

在气象研究中,气象雷达可以对大气中的云形态、降水分布和风场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云体和降水特性、风速和风向等信息,为气象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关键的数据和资料,以推动气象研究的进展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要求的阻抗匹配存在差异 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要求阻抗匹配,主要是为了发射大功率微波由发射机至天线的最大 程度传输,且不产生反射,以免形成驻波对发射机造成损坏。要尽量实现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与 波导阻抗匹配,波导阻抗与天线阻抗匹配,即完全匹配状态,无反射,电压驻波比为1。接收 系统要求阻抗匹配,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从天线到接收机(各级)的最大程度信号功率 传递,避免驻波产生而影响信号特性。 6.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器 IAGC 的特点:
19. 产生多普勒频移的原因是因为目标相对于雷达存在径向运动(法线方向) 。目标相对于雷 达存在接近的运动, 则雷达回波频率会比发射频率增加一些。 使用多普勒技术可以测量径 向速度,对监测龙卷、台风等极为有利。 20. 脉冲雷达发射机的类型有单级振荡式和主振放大式等。 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包 括接收保护装置、低噪放、混频器、本振等部分。 21. 我国的 L 波段探空测风雷达,采用应答式测距技术,即二次雷达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优 势是降低雷达发射功率,简化雷达发射机及天馈线系统。我国的 L 波段探空测风雷达,采 用假单脉冲角度跟踪技术, 即分时对准慢移动的气球目标的方位和仰角。 采用这种技术的 目的是简化馈线系统,使雷达天线结构更加简单。 22. 雷达接收机中的匹配滤波器就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输出信噪比,不是实现前后级的阻抗匹 配, 更不能提高功率传输比并减少驻波的产生。 匹配滤波器一般在对数中频放大器的各级 电路中部分实现,总效果级联而成,当然也可单独实现。对天气雷达回波的视频积分主要 是为了估计雷达的平均回波功率。对雷达回波的平滑滤波有利于消除回波的瞬时脉动。 23. 发射机有两大类型, 即使用磁控管的单级振荡式和使用速调管的主振放大式等。 其调制器 也有两大类型,即软性和刚性调制器。 24. 由于雷达收发共用天线的原因, 收发开关是完成发射机到天线以及天线到接收机的馈线通 道切换的装置。 雷达收发开关有两大类型,馈线结构实现的通断型和铁氧体环流器型, 前者又有分支线式收发开关和平衡式收发开关之分。 25. 环流器是一种多端口定向传输电磁波的微波部件, 其输入任一端口的功率, 都会按照一定 顺序传输到下一个端口。隔离度是重要指标,常用作雷达的收发开关。 26. 全固态天气雷达一般都使用短波长以获得更强的探测能力,且尺寸更小、重量更轻。 使 用脉冲压缩技术是为了在峰值功率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探测能力和更好的距离分辨 力。 27. 连续波雷达是通过发射复杂调制波形的无线电波, 通过接收目标回波并处理后获得测距能 力的。 连续波雷达如果使用一个环流器, 可以只使用一副天线来实现电磁波的收发工作。 28. 天气雷达中,常使用一种大功率腔体滤波器对雷达发射信号进行滤波以便实现频谱控制, 目的是抑制雷达发射脉冲造成的频谱泄露,这种滤波器称为频谱滤波器。天气雷达中,常 使用一种大功率腔滤波器对雷达发射信号进行滤波以便实现频谱控制, 目的是抑制非线性 失真造成的高次谐波,这种滤波器称为谐波滤波器。 29. 简单脉冲模式中, 雷达发射的信号就是升余弦函数包络的高频载波信号, 接收信号则包含 目标信息。雷达接收的信号中并非简单地重复了发射脉冲的波形,更与目标有关。 30. 雷达定向耦合器是利用波在传播中的相位关系, 将主波导中入射行波或反射行波的部分功 率耦合至辅波导,用于功率或频率等监视的微波元件,耦合度是重要指标。虽然雷达接收 保护装置存在一定的插损,并增加噪声的引入,降低灵敏度,但是,为了保护接收机不被 损毁,这是必须的部件。 31. 风廓线雷达是基于晴空大气结构的不均匀性来产生后向散射的。 湍流尺寸为探测波长的
一、 基本概念
1. 麦克斯韦(Maxwell)建立的电磁波理论,成为雷达的理论基础。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 的发射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国际电信联盟(ITU)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指定 了特定的频段。最初的代码(如 P、L、S、C、X 和 K 等)是在二战期间为保密而引入的。尽 管后来不再需要保密,但这些代码仍沿用至今。天气雷达(weather radar)是用于观测 天气系统(一般属于降水系统,含有水滴——雨滴、云滴、冰雹和雪等)的雷达,常使用 S、C 和 X 工作波段。在天气雷达领域,相控阵技术正在引入,以期缩短资料的采集时间。 2. 在雷达领域,收发开关(T/R)是十分重要的器件,它的发明使得收发共用一付天线,极 大地简化了雷达系统。在雷达领域,磁控管是十分重要的器件,它的发明使得发射功率 大幅提高,而成本更低,结果雷达探测能力极大地提高。 3. 气象雷达(meteorological radar) ,就是用于气象探测的雷达。主要有探空测风雷达、风廓 线雷达、天气雷达(含 mm 波测云雷达) 、光达——激光测风(云、大气成分等)雷达、 声达——测温(风)声雷达等种类。 天气雷达(weather radar) ,则是用于观测天气系统 (一般属于降水系统,含有水滴——雨滴、云滴、冰雹和雪等)的雷达。它是气象雷达的 一种。有常规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种类。 天气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气象目标物时,会产生后向散射波,被雷达天 线所接收,形成雷达回波。 假设 c 为电磁波传播速度,△t 为雷达脉冲从发出到接收到 回波所用的时间,则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为 R =(1/2)c 。 △t 雷达天线的作用是定向地辐射高频脉冲波并接收来自该方向的回波。 天线一般由两部分 组成:(1)辐射喇叭;(2)反射器,它把来自辐射喇叭的脉冲电磁波,以很小的张角高度定 向地向外反射。 天线增益是指天线定向辐射能流密度与全向(4π立体角)时的比值。 方向性增益乘上 辐射效率因子ρT(或天线效率η)就是实际的天线增益。 天线方向图上波束主瓣的最大辐 射的方向就是雷达天线的方向, 也就是雷达天线电轴和机械轴的方向。 天线方向图上与 主瓣的最大辐射量相比,两边的两个半功率点的方向的夹角,称为波束宽度。 后向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也叫雷达截面。它表征的不是目标的横截面或表 面,但与目标及其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材料(体目标介质)的性能、雷达电磁波频率 等有关。后向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用来表征目标反射雷达电磁波能力的量 度,也叫雷达截面。假设有一种理想散射体,当目标的散射能量与其相当时,其散射面积 就代表目标的雷达截面。 8. 雷达测角的前提条件是天线具有极强的方向性, 这一特性获得了天线的增益, 并使目标的 角跟踪成为可能。雷达测距的前提条件是电磁波直线传播,且速度恒定。这种条件的近 似成立,导致测距误差。 9. 点目标雷达方程中, 目标的回波功率与目标距离的 4 次方成反比, 其原因是电磁波在自由 空间中传播的两次衰减, 每次传播发散均造成能流密度的距离平方衰减。 气象体目标雷达 方程中, 目标的回波功率与目标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其原因是随着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
一半时,湍流造成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了,这种现象称为布拉格散射。
二、 简单应用举例
1. 雷达大功率高压调制器所用高压储能电容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 高压储能电容的串并联结构 雷达大功率高压调制器所用高压储能电容器常采用串并联结构,其特点是用较为廉价的 相对较低耐压、较小容量的相同高压电容器,经串联后成为耐压较高的高压电容器(组) ,将 此高压电容器(组)再经并联,成为较大容量和较高耐压的高压电容器(组) 。为了适应电容 器特性的离散性,采用均压电阻技术使每个电容器的承受电压一致。这种方法先并后串效果 也是一样的。其优势是降低成本、提高耐压、提高容量,减少分布电感、提高高频特性。 2. 全相参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的放大器特点 全相参雷达系统中,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对放大器相同的要求是均需一定的线性度、增益 和带宽,需要阻抗匹配。但二者又有很大的差异。发射系统的放大器需要很大的输出功率、较 高的效率,需要专门的冷却措施;到了W量级功率后,各级间一般需插入一个隔离器,以免由 于某个原因引起驻波而损坏前级放大器;不允许空载工作;接收系统的放大器则要求较低的噪 声系数和较高的动态范围。 3. 磁控管与速调管大功率微波源的工作原理异同点: 相同之处:真空管的特征,灯丝加热阴极发射电子,高压强电场赋能,腔体谐振等。 不同之处:磁控管自激振荡,磁场控制电子的横向运动,与电子场共同作用形成旋转电 子轮,工作时需要较少的辅助电路。速调管利用电场对电子的加速来获得高能量,以与输入 周期一致的不均匀电子流激发谐振腔获得与输入信号频率一致的更大能量的电磁波,实现放 大作用;磁场聚焦电子束;工作时需要较多的辅助电路。 4. 径向速度与多普勒频移关系的推导:
设 R 为雷达天线到目标的距离。从雷达天线发射出去,到后向散射回来至天线接收,其 2R • 2π 4π R dφ 4π dR 4π = = • = • v =2π f d 总的相位变化量为: φ = ωd = l l dt l dt l
fd =
2v
l
(ν向着雷达靠近为正,fd 为正,频率增加)
4.
5.
6.
7.
播,能流密度的距离平方衰减被距离增加引起的体目标体积的增加“补偿”了。 10. 雷达天线罩是辅助设备,起保护作用。它能消除风沙雨雪等环境负载对天线运动的影响、 改善工作条件,提高雷达天线乃至整机可靠性。天线罩主要用于保护天线,它必须满足 对电磁波传播几乎没有影响的特性。但是,强降水在天线罩表面形成的水膜会严重影响 雷达性能。 11. 天线方向性增益是指在等距球面上某个方向的功率密度与球面平均功率密度之比, 它与辐 射效率因子的乘积即为功率增益。 雷达天线增益一般用 dBi 表征, 它是以全向性天线的辐 射能流密度为参考基准的,单位为 dB。 12. 雷达中常设置低噪声放大器以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它作为接收机的第一级, 要求非线 性失真小、动态范围大、承受的输入功率较大。低噪声放大器主要为了降低接收机的噪声 系数,提高灵敏度,其噪声系数小(1-3dB) 、功率增益大(20—30dB) ,在其带宽下工作 稳定可靠。 13. 雷达定向耦合器是利用波在传播中的相位关系, 将主波导中入射行波或反射行波的部分功 率耦合至辅波导,用于功率或频率等监视的微波元件,耦合度是重要指标。 隔离器是一 种利用波在传播中的相位关系制成的不可逆的衰减器,在正方向(或需要传输的方向上)衰 减量(或插入损耗)很小,而反方向则很大,隔离度是重要指标。 环流器是一种多端口定 向传输电磁波的微波部件, 其输入任一端口的功率, 都会按照一定顺序传输到下一个端口。 隔离度是重要指标, 常用作雷达的收发开关。 旋转关节是用来把高频信号从一个固定的 平台传输到另外一个需要连续旋转的平台上的微波部件,用于雷达馈线的“旋转连接” 。 14. 风廓线雷达主要用于垂直风廓线的探测,根据其使用波长的不同,分为边界层、对流层、 平流层等三个区域。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大气边界层空气质量、中尺度天气预报、垂直风 切变、湍流、尾涡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 RASS 技术,可获取低空温度廓线资 料。 15. 对不同用途,雷达杂波的定义是存在差异的:气象雷达中,天气回波是需要的回波,地物 回波与海面回波是杂波;导航雷达中,飞机回波是需要的回波,地物回波与海面回波和气 象回波是杂波;杂波的定义至于是否干扰正常参量的观测有关,与散射性质无关。天气雷 达的地物杂波必须被抑制掉,因为地物杂波会引起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估计的误 差。 16. 一部脉冲雷达探测远距离目标,测得电磁波走过的时间是 1mS,如果电磁波传播速度为 3×108m/S,则该目标距离约是 150 Km。一部脉冲雷达探测到距离 100 Km 的目标,如果电 磁波传播速度为 3×108m/S,则该电磁波走过的时间约是 0.666 mS。 17. 地球曲率会影响雷达测得高度偏低, 必须经过修正才能使用。 究其原因是雷达测量远距离 (如 100Km)目标时,雷达天线水平射出的电磁波,到达目标处已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18. 大气是电磁波传播的一种介质, 其垂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一些特殊的电磁波传播现象, 如 高度位置误差和超折射地杂波现象,天线大于一定仰角后出现无目标的“晴空”回波。大 气并非均匀结构、难以出现各向同性的特征,这就会引起电磁波传播的折射,最终导致位 置测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能出现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