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习题答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5d362e58fb770bf78a551b.png)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1.授课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
3.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解决。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课后计算题答案
![高鸿业第五版宏观经济学课后计算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609693169a4517723a34e.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
(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
10.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乙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零。
如果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就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由于甲乙两地属于同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739da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c.png)
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436~438 >1.3>理由:两部门IS方程:y=1/〔1-β〕·〔α+e-dr〕=K·〔α+e-dr〕,当r不变,自发投资e增加10亿美元时,∆y=K·∆e=K·10〔亿美元,其中K为自发支出乘数〕,因为y与e的变化同方向,所以IS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2〕理由:三部门IS方程:y=1/〔1-β〕·〔α+e+G-βT-dr〕,当r不变,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时,∆y=-β/〔1-β〕·∆T=K T·10〔亿美元,其中K T为税收乘数〕。
因为y与T的变化同方向,所以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1〕理由:L=ky-hr,y↑→L〔实际货币需求〕↑〔M、P不变,即m不变〕→r↑。
4.3〕理由:LM方程:y=m/k+〔h/k〕·r,当r不变,货币供给m增加10亿美元时,∆y=∆m/k=10/k 〔亿美元〕。
因为y与m的变化同方向,所以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5.1〕理由:IS右方的点有:I<S〔若从横轴来看,利率不变,即投资不变,右方的点相对于均衡点来说,收入较低,所以储蓄相对于均衡点来说也较低,由于投资水平不变,所以任何位于IS右方的点都有I<S。
从纵轴看也可推出〕。
LM左方的点有:L<M〔分析与上相似〕。
<6> 1〕理由:当组合点位于IS左下方,LM右下方时有:I>S〔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L>M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y↑,r↑。
6.这一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通论》发展出来的,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的最流行的阐述。
凯恩斯理论的中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而这一原理的支柱又是MPC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与流动偏好这三大心理规律,这三大心理规律涉与了四个变量:C、I、L、M。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docx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8ff23c0c281e53a5902ff89.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吋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oA.物品与劳务B.生产要素C.为物品为劳务进行的支付D.为生产要索进行的支付4.下而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企业牛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岀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6.在下列项H中,()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8.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氏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I口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o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通丿I]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木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12.F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14章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五版)答案PPT演示课件
![14章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五版)答案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ec62ac281e53a5902ff22.png)
13
10.假定每年的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 的名义美元计算,这此项目仍值得投资么?
解:由于年通胀率是4%,实际利率是3%
所以 名义利率: 3%+4%=7%
三个项目的现值分别为
120 104.8 1.072
、102.0
和99.1万美元。所以,第一、二个项目现值大
于100,值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1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 右移10亿美元; B. 左移10亿美元; 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本题考察IS曲线移动。e增加10亿美元,y增加e/(1-β)
y e dr - dr e 1 1 1
A. 右移10亿美元; B. 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 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D. 右移k除以10亿美元。
y mhr kk
本题考察LM曲线移动。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 移,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左移。
6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 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
1
1
3
r
IS1
IS0
IS2
r0
E2 E
紧缩性财 政政策
财政政策图解
LM
E1 扩张性财
政政策
O
y2 y0
y1
y
y0y2=kt·Δ t y0y1=kg·Δ g
4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 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82643866fb84ae45c8d87.png)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作业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D.200亿元计算过程:投资等于储蓄,所以储蓄增加6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3,所以收入增加=储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60/0.3=200亿元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但非计划投资必然为零。
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为零。
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如果不为零,则产出与需求不一致,不是均衡产出水平,因此在均衡产出你水平,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不能。
根据c=c(y)消费曲线的图形可以看出,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曲线上个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社会经济背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公认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高鸿业_宏观经济学_课后题答案
![高鸿业_宏观经济学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d1500a417866fb84a8eb0.png)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作业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D.200亿元计算过程:投资等于储蓄,所以储蓄增加6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3,所以收入增加=储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60/0.3=200亿元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但非计划投资必然为零。
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为零。
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如果不为零,则产出与需求不一致,不是均衡产出水平,因此在均衡产出你水平,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不能。
根据c=c(y)消费曲线的图形可以看出,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曲线上个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社会经济背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公认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四章(新).docx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四章(新).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5559b6bec3a87c24128c442.png)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解答:⑴投资支111增力口 10亿美元,即有原先的i=e-dr 变成i=e-dr+l(),又a + i a + e-dr + y= ----- = ------------------- 1-0 1-0以选(3)o (2) 净税收增加1()亿美元, 即I S 会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所即意味着Ar = 10有根据公式⑶如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则货币总供给量就不变,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处于交 易动机和谨慎动机,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货币需求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吋,利率上升。
防+ M +10⑷根据L=M 即紗-防=M +10可以得到y = ---------------------------- 使LM 右移10亿美元除 k以k 。
⑸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Illi 线右上方,即代农投资小于储蓄,而同时出现在LM 曲线的左下方,即表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2、 解答:第一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具现值是120/(1.03X1.03)= 113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值得投资.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130/(1.03X1.03X1.03)=114万美元,大于100万美 元,也值得投资.第三个项冃回收值的现值是130 / (1.03 X 1.03 X 1.03X 11.03)=115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 也值得投资.如果预期利率是5%,则上而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120/(1.05X1.05)=108.84万美 元,125 /(1.05X 1.05X 1.05)=107.98 万美元,130 /(1.05X 1.05X 1.05X 1.05)= 106.95 万美元. 因此,也值得投资.3、 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贝IJ 120万美元,125万美元,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为120/(1.04 X 1.04)=110.9 Ji 美元,125 / (1.04X1.04X1.04)=111.1 万美元和 13() / (1.04X 1.04X 1.04X 1.04)=111.1万美元,再以3%的利率折成现值,分别为:110.9/(1.03X1.03)=104.5万美元, 111.1 /(1.03X1.03X1.03)=101.7 万美元,111.1 /(1.03X 1.03X 1.03X 1.03) =98.7 万美元。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1c759ddccda38376baf59.png)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版)答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35b104b35eefdc8d3337d.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答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1)政府转移收入不计入GDP,因为转移收入是收入的再分配,并不对应着当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根据定义,不应计入。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它在第一次被购买时已经统计过了。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普通股票的买卖是财富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移,与当年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4)购买一块地产不计入GDP,因为地产并不是当年所生产的产品。
2、当社会保险税增加时,受到影响的是PI和DPI。
因为PI是由国民收入NI加减了若干包括社会保险税在内的项目后得到的,而DPI又是由PI扣除个人纳税后的余额,所以,它们会受到影响。
3、在两国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GDP总和保持不变。
理由是:两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额不影响分析的结论,可假定为零,这样甲国的出口品X甲全部出口到乙国,等于乙国的进口品M 乙,而乙国的出口品X乙也全部出口到甲国,等于甲国的进口品M甲,则有:GDP甲=C甲+I甲+G甲+X甲-M甲,GDP乙=C乙+I乙+G乙+X乙-M 乙,合并前,GDP甲+ GDP乙= C甲+I甲+G甲+ C乙+I乙+G乙,合并后,甲、乙两国成为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甲国卖给乙国的产品X甲(=M乙)不必从乙国的GDP中扣除,但这部分产品也不能再计算在甲国的GDP中,因为它已经包括在乙国的C、I和G之中了,乙国卖给甲国的产品也是同样处理,结果GDP甲+ GDP乙= C甲+I甲+G甲+ C乙+I乙+G乙依然成立.4、(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GDP等于最终产品的价值,即40万美元。
(2)银矿公司增值10万美元,银器制造商增值30万美元。
用增值法计算GDP为10+30=40万美元。
(3)工资为7.5+5=12.5万美元,利润为2.5+2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5、(1)1998年的名义GDP为1450美元。
宏观经济学第14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4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4ae8483d049649b665863.png)
第十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1.如果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则IS曲线将右移。
()2.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3.增加政府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都将使IS曲线右移。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利率由4%上升到5%,则IS曲线向右方移动。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20亿美元,会使IS曲线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美元。
()6.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物价水平上升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7.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8.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9.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10.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11.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12.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13.IS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14.在IS曲线所代表的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的关系中,利率是原因,国民收入是结果,前者决定后者。
()15.LM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6.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7.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8.当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9.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20.当LM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
()二、单选1.IS曲线满足以下哪一种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总需求均衡C.储蓄—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2.IS曲线倾斜表示()之间的关系。
A.利率与利率影响下的均衡收入B.收入与收入影响下的均衡利率C.商品与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与利率D.政府购买与收入3.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A.投资需求增加B.投资需求减少C.储蓄意愿增加D.储蓄意愿减弱4.引起IS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A.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B.政府削减国防开支C.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5.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D.本国汇率升值6.政府支出增加1元将()A.使意愿的支出曲线上移1元B.使IS曲线向右移1/(1-mpc)元C.不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D.以上都正确7.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A.y增加,r下降B.y增加,r上升C.y减少,r下降D.y减少,r上升8.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A.无数个B.一个C.一个或无数个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收入不变利率上升10.货币供给量增加将()A.使IS曲线左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B.使IS曲线下移(右移),同时提高利率和收入水平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但降低利率D.使LM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但降低利率11.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A.投机货币需求减少B.交易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给量减少D.货币供给量增加1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量增加将导致()A.y减少,r下降B.y增加,r下降C.y增加,r上升D.y减少,r上升13.若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大,则()A.投资需求曲线斜率的值越大B.投资需求曲线越平缓C.IS越陡峭D.IS曲线越平缓14.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小,则()A.货币需求曲线越平缓B.货币需求曲线越陡峭C.LM曲线越陡峭D.LM曲线越平缓15.如果净税收增加20亿元,会使IS曲线()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20亿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20亿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元16.LM曲线表示满足以下哪一种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总需求均衡C.储蓄—投资均衡D.货币供求均衡17.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是()A.互为因果,相互影响B.利率为原因,实际国民收入为结果,前者决定后者C.实际国民收入为原因,利率为结果,前者决定后者D.没有任何关系,各自独立决定18.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A.所有收入水平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组合的点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的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19.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等量增加,使得IS曲线()A.不变B.向右平移KB×ΔGC.向左平移KB×ΔG (KB指平衡预算乘数)D.向右平移ΔG单位20.设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元,其他条件不变,则使LM曲线()A.右移10亿元B.右移k乘以10亿元C.右移10亿元除以k D.左移10亿元除以k21.设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22.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第十四章练习题答案一、1.F 2.F 3.F 4.F 5.F 6.F 7.F 8.T 9.T 10.T 11.F 12.F 13.T 14.F 15.T 16.T 17.F 18.T 19.T 20.T 二、1.D 2.B 3.A 4.C 5.D 6.D 7.D 8.A 9.A 10.D11.D 12.B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B 20.C 21.B 22.D。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3ff8f7375a417866f8fb2.png)
(2)PE=7,QE=25 (3)PE=5.5,QE=22.5 (4)1 为静态分析,2、3 为比较静态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 联系:二者都是 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 因素;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
生变量;P 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
求内生变量。
从均衡的角度,联系: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 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个变量达到均衡是的特征;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S
P
S
P
S
P
S’
D
(1) Q
D
D’
(2)
Q
D
(3) Q
4、(1)根据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
(2)D’=LS, 即 5500+300P=10000-200P 得 P=9, Q=8000 (3)其他条件不变,当 D 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均衡量增加 12、(1)D=SS,即 6300-400P=3000+150P,得 P=6,Q=3900 (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 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 P=6 因此,市场均衡。 行业内厂商数量为:N=3900/50=78 (3)D’=SS’,得 Q=5600,P=6 (4)市场长期均衡,N=112 (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不变)
10
15
20
25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9e643a21614791711286c.png)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0715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73.png)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301c284b-6ebf-11ec-89ae-7cb59b590d7d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宏观部分)主编:高鸿业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01第1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1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8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7第1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2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37第1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42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46第二1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52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60第二3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65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在微观上是合理有效的,而在宏观上是不合理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体经济的单一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核心理论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分析都围绕着价格机制的运行进行,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分析都围绕着国民收入进行-0-j、 c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收入(产出)的决定被执行。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分析和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LM和IS在7.么?解答: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这是因为IS和L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
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 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8.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时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
9.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
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假定价格稳定。
)120≈113.11(万,其现值是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解答:第一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21.03美元),大于100万美元,故值得投资。
125≈114.39(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31.03投资。
130≈115.5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
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41.03120125 ≈108.84(万美元),,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如果利率是5%321.051.05130≈107.98(万美元),≈106.95(万美元)。
因此,也都值得投资。
41.0510. 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解答: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是234≈111.12(万美元),再以3%125/1.04≈111.12(万美元)和130/1.04120/1.04的≈110.95(万美元)、23≈104.58(万美元),111.12/1.03≈101.69(万美110.95/1.03:分别为利率折成现值,4≈98.73(万美元)。
),111.12/1.03元从上述结果可知,当年通胀率为4%,利率是3%时,第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而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
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到:由于年通胀率为4%,实际利率为3%,因此名义120120125125≈≈104.81(万美元);≈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7%,这样,利率约为321.2251.071.1451.07130130≈102.03(万美元),≈≈99.18(万美元)。
41.3111.0711. (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3)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
解答:(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则当r=4时,i=100-5×4=80(亿美元);当r=5时,i=100-5×5=75(亿美元);当r=6时,i=100-5×6=70(亿美元);当r=7 。
)亿美元65(=5×7-100=i时,(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0.25y,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40+0.25y,解得y=560-20r,根据(1)的已知条件计算y,当r=4时,y=480(亿美元);当r=5时,y=460(亿美元);当r=6时,y=440(亿美元);当r=7时,y=420(亿美元)。
(3)IS曲线如图14—1所示。
图14—1假定:12.;-5r,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a)消费函数为c=50+0.8y;-10ri=100(亿美元)(b)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
10r=100(亿美元)-=(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曲线;的IS(a)、(b)、(c)(1)求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a)和(b),(2)比较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和(c),(3)比较(b)i 再根据均衡条件+0.2y,-(50+0.8y)=-50y解答:(1)根据y=c+s,得到s=y-c=IS(b)的;同理可解得曲线为y=750-25r解得可得100-5r=-50+0.2y,(a)的IS=s,。
-40r600(c)的IS曲线为y=曲线为y=750-50r,曲线上IS(b)的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更敏感,表现在比较(a)和(b),我们可以发现(2) 曲线更平坦一些。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即IS就是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大IS0.75)时,0.8(c),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从变为(3)比较(b)和曲线更陡峭一些。
的IS了,即(c)。
5rL=0.2y-13. 假定货币需求为亿美元时的货亿美元和1 0008006%而收入为亿美元、900(1)画出利率为10%、8%和币需求曲线;,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1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2) 入与利率;LM曲线;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3) 有何不同?曲线与(3)相比,这条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LM(4)若货币供给为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1 100y=,LM曲线,若r=10对于(5)(4)中这条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亿美元和亿美元、900,y为800r=0.2y-5,所以当r=10(1)解答:由于货币需求为L,8当r=130110亿美元、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同理,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1401 000900亿美元和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800y为亿美元、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1 000亿美元、y为800900亿美元和,=亿美元;当和160r6 所示。
14—2亿美元。
如图17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130为图14—2联立150,P=150/1=r5,M=m=M/(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L=M,由L=0.2y-SS 150,即-5r=这两个方程得0.2y25ry=750+可见,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10=1 000,r y=8=950,ry=6=900,ry……)即预防需((3)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LM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
也就是说,收入y和利率r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所示。
曲线,如图14—325750+r,就可以得到LM根据(2)的y=14—3图曲′25+r。
这条LM-5r=200,即y=1 000美元,则(4)货币供给为200LM′曲线为0.2y个单位。
中得到的这条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250线与(3)0.2×1 5r==亿美元,则货币需求L0.2y-10(4)(5)对于中这条LM′曲线,若r=,y=1 100由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而货币供给M=200(亿美元170(100-5×10=220-50=亿美元),S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
表hr=ky-L1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示。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1)求LM的斜率的值。
时,0.10h=10LM=;=,=;=,=找出(2)k0.20h10k0.20h20k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LM增加时,h斜率如何变化;LM变小时,k当(3).(4)若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解答:(1)LM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MM组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