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世界日益全球化和信息化,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大众传媒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它们以各种形式向大众传递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正面和负面的方面。
1. 改变人们的思想大众传媒不仅向人们传递信息,更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人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方式的改变充满了挑战,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这些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
然而,信息的来源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传统媒体受制于政治、利益等因素,让信息流通和影响成为了受限的。
对于这种情况,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它们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媒介制作和传递过程中,这带来了更多的资讯和想法的流通与讨论,同时也让原本受限的观点与立场得以表达。
2. 影响人们的行为除了改变人们的思想外,大众传媒还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
例如,广告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新闻能够影响人们的观点和态度,娱乐节目则能够影响人们的兴趣和爱好等。
这些不同的影响途径既是娱乐又是教育,对形成人们的习惯和认知塑造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一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传媒对于人的欲望和情感进行煽动和引导,从而产生了想必的社会问题,比如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助推虚假的追求,让社会产生了不光彩的“假货”和“伪民主”。
3. 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体可以通过展现生命的真相和关爱,传递正能量的信息,促使人们更加关心社会、尊重生命、关注公益等,可以因此成为一个社会缓冲带,避免社会风险问题的日益侵蚀。
然而,大众传媒也可以渲染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如暴力、色情、物质主义。
这些消极价值观的传播,会对社会的精神、道德及文化方面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障碍。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大众传媒
有自者理 林 曾 - 生 不 l 自 成生 念 语 说I 活 是 - 在 独 。 堂 过 闲 并 富 者 功活 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 和 、的g的权利, ‘ 消
-
种心情是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 生活方式的价值追求实
丽、 、 健康 成功等等, 却能在伸手掏腰包之前, 清楚自己是在 购买“ 完美家庭”“ 、完美人生”还是只需要一块香皂、 , 一份营
号交换, 向受众开出关于完美生活的空头支票.虚拟性的超 “ 现实, 它构造了一个完全人工化的符号世界. 这个世界不断 地对公众施加影响, 使人们深陷于消费的文化中而失去了自 我意识。” 人们在虚无缥缈的放大的欲望需求面前 , 踟蹰彷 徨。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其《 单向度的人》 中 做出了可怕的描述:大众传播直接同接受者相联系——没 “
20 1 0 4.
“ 字辈的《 非” 非你莫属》《 、非常了得》众多婚恋、 , 求职等内容
2 媒介研究: . 《 文本、 机构与受众》f 利萨・ , 英】 泰勒、 安德
鲁・ 威利斯著( 昊靖、 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0. , 2 5 0 4
3 文化研 究概论》陆扬主编, 大学 出 . 《 , 复旦 版社 , 0 . 2 8 0 1
4《 .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蒋原伦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人化的“ 完美 ” 生活 , 出特 定的消费意识 形态 , 就是对 衍生 那
读策略。譬如一个青年女性的消费经验, 通过时尚生活杂志 接收美妆信息——根据经济、 效果进行个性化选择, 网络搜 索了解相关产品——全方位了解并再次筛选 . 网购试用装体 验多种产品——消费体验 ,重新返回网络与网友交流互
一
电视剧《 裸婚时代》 的朋友, 是否有人已经购买那款“ 刘易阳”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化传媒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化传媒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全球化传媒。
1. 全球化传媒导致信息不对称。
全球化传媒的垄断地位使得少数发达国家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被边缘化。
例如,美国的CNN、英国的BBC等传媒巨头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所报道的新闻更多地关注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声音。
2. 全球化传媒加剧了文化同质化。
全球化传媒的传播范围广泛,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
例如,好莱坞电影、美国流行音乐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其他国家文化的边缘化和消失。
3. 全球化传媒加剧了信息泛滥和虚假新闻的传播。
在全球化传媒的影响下,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但同时也加剧了虚假新闻和信息泛滥的问题。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和谣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全球化传媒。
1. 全球化传媒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交流。
全球化传媒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能够更加迅速地传播和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例如,通过全球化传媒,人们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重要事件和信息,有利于国际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2. 全球化传媒促进了文化多样性。
虽然全球化传媒会导致文化同质化的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交融。
例如,通过全球化传媒,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能够更加广泛地被人们了解和欣赏,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3. 全球化传媒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
在全球化传媒的影响下,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
例如,通过全球化传媒,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其他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和合作。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全球化传媒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
”。
2.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著作《未来简史》中指出,全球化传媒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大众传播学教案(必修)
大众传播学教案(必修)第一章:大众传播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学科特点。
3. 理解大众传播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和功能2. 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3.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4. 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和功能2.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学科特点3. 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大众传播在社会中的具体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大众传播在社会中的具体案例。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大众传播媒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理解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2. 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大众传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2. 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2. 比较法:比较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3. 比较:分析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案例分析:分析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媒介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大众传播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种类和特点。
新闻专业必看的书
一,各类新闻传播学的教材基本完善,形成了各自的体系。80年代,我国各高校流通的教材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为主,其他高校缺少自己的系统教材。90年代的情况大大改观,各个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陆续组织写作和出版具有自身特点的各种专业教材。到世纪之交,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则全套更新和增补新的面向新世纪的系列教材,北京广播学院也出版了自己的成套的专业教材。
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少教材了,而是有些教材的质量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垃圾;内容重复现象较为普遍,相互抄,车轱轳话来回说。关于网络的教材,显然为了抢时间,更为粗糙,相当多的这类书籍停留在描述现象和想象的理论层面。如何提高教材的质量和在一定时期稳定教材,是目前教材写作和出版的要务。
二,大量传播学译著在世纪之交的几年内成批推出。这对于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深化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类译著中有世界信息与传播的综述性著作,也有传播学研究的概述性著作,还有一些专题研究的著作,例如组织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媒介形态、媒介与大众文化、电视批评、媒介伦理等等。(参见我在《新闻与信息传播》2001年夏季号的概述文章《直面当今传播学研究----最近两年我国传播学译著展示》)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和传播方面的书籍出版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与过去相比,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但也有令人忧虑的地方,即其中搀水的较多,书籍的内容质量(现在的装帧质量一本赛一本)成为影响新闻传播学外部形象的一个问题。
2002年新闻和传播方面的书籍,大约有300本,比去年增长了一半左右。但总体上水平有限。已出版的书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述如下:
全书共三篇16章。第一篇 “性格”,主要分析了性格与社会的几种类型、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内在导向型和他人导向型的各自特点。第二篇 “政治”,讨论了三种性格类型的政治风格、政治游说和权力问题。第三篇 “自主性”,回顾了不同时期自主性的特征,论述了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书后附有索引18页。
小王子-新闻传播学十大专题论文宝典
新闻传播学十大专题论文宝典一广电系列问题1频道专业化与收费电视(今年热点):9篇郭镇之〈且慢谈卫星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全球化时代电视节目的市场与经营——也谈制播分离》曹璐〈盘活频道资源的金钥匙〉喻国明<解读24小时新闻频道>孙玉胜:〈电视赢利模式的错位---频道专业化与付费电视〉<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付费电视能走多远》《制播交换障碍何在》展江《新闻频道:先更新理念后制度》2广电节目管理创新与经营战略11篇胡正荣〈大陆广播电视媒介管理运行体系创新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战略分析》刘燕南<电视节目“多维组合”分类法及其编码设计〉黄升民《广电媒介经营的改革与创新》《也谈电视节目改版问题》周鸿铎《21世纪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策略与方向17页算2篇》〈电视品牌意识及其经营战略研究〉〈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喻国明《关于大众娱乐类节目的走向与思考》陈力丹〈电视新闻改革论坛〉3广电市场定位与理论探索10篇胡正荣《广播媒介的重新定位及其生命力》刘燕南《中国大陆电视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讨》〈电视收视率的引入:观念应用和教育15页算2篇〉周鸿铎〈广播电视理论新探索〉黄升民:《网络与组织的双轨整合——解读中国电视媒介经营走向》《数字时代:内容何以为王》《2003:生死存亡数字化——分析广电媒介变局的五个观点》《虚拟还是现实——再描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版图(上下)》< 2003年广播电视的发展>4电视评论节目专题(新闻调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11篇龙耘《从新东方时空看电视新闻走向> 申琳《新闻调查:精英品质,大众情怀》陈华《新闻调查何以与众不同》白岩松:〈渴望年老〉〈我们能走多远〉〈忙与盲〉《我看电视评论节目》陈虻:《你到底要什么》杨新敏《焦点访谈节目定位的再思考》关玲《东方之子主持人的文化超越》无名《也谈新闻调查》二媒介集团、产业化经营管理17篇胡正荣《论电视产业结构调整》《广播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制度创新(上下)《瓶颈与出路——我国广电集团化进程分析与对比研究》<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周鸿铎《电视产业集团的组建及经营策略33页算2篇》《重提媒介产业化》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论资本市场与传播产业》〈对目前我国媒体产业投资状况的基本分析〉《寻找与媒介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略论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结缘的机遇》陈力丹〈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问题〉〈关于媒介资本的几个问题〉丁柏铨:〈论传媒市场〉叶乐阳:《试论我国大众传媒产业特征》三传播全球化、国际传播与wto对传媒影响1传播全球化11篇郭镇之《全球化趋势与东北亚三国的传播对策》《全球传播市场及电视文化引进》蔡雯:〈面向经济全球化发展推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经济全球化与跨地区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希光〈全球化时代新闻学基本问题26页算2篇〉李彬《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27页算2篇》刘建明〈全球化的终极与国际传播架构〉童兵《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新闻文化消长》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与构想》2国际传播8篇胡正荣《国际传播与一国的文化一致性》郭镇之《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袁军《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的对外书刊宣传》刘燕南:《跨文化传播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周鸿铎《跨国卫星电视对国际文化传播的影响》关世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寻求中国文化发展对策〉〈第23届“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协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会概述〉〈跨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3 wto对传媒影响6篇刘建明〈“传媒入世”的杜撰〉丁泊铨〈“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考察〉〈加入wto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应对挑战,中国新闻传播业直面wto〉戴元光:〈加入wto后中国传媒面临五大问题〉鲍金虎:〈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广电业的法律影响〉四传播理论研究1传播理论发展17篇胡正荣《从经验到科学的飞跃——我国传媒学术界与实践界面临的共同命题》陈卫星:《影像:传播悖论》《中国现代化的传播学反思》(32页算2篇)袁军:《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研究与教育》〈西方传播学引入中国大陆的历程及启示〉(21页算两篇)刘燕南:《范式转换:大众传播研究话语中心的消解》龙耘〈传播学在中国20年〉朱光烈:〈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科建设的一些感悟〉喻国明:《关于传播研究的若干断想》陈力丹:〈深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丁柏铨:〈再论新闻的有效传播〉杜骏飞〈泛传播社会的总体性信息策略初论〉张俊德:《简论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孙英春:〈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途径〉2传播历史发展朱光烈:〈人类传播史上的三座里程碑〉陈力丹:〈论世界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3受众研究4篇胡正荣《受众群:从混沌到有序》郭镇之:《视听者权益散论》柯惠新:《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不同受众类型对实际研究的影响》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五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14篇胡正荣《广播电视媒介政府规制的制度化研究》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喻国明《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兼论传媒体制改革的现实性与迫切性》陈力丹:〈关于记者暗访和偷拍问题的访谈〉〈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略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心理观〉《公众的分裂心态和矛盾着的舆论》孙玉胜《舆论生态平衡》《舆论的力量》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童兵:《报刊管理四题》丁柏铨《新闻传媒与新闻规律、市场规律》明安香:《传播学的普及与中国新闻改革》六网络传播问题22篇陈卫星:《网络传播的社会张力》柯惠新:《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上下)》周鸿铎:《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的“视角观”探析》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和前景〉陈力丹〈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从何而来〉李希光:〈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上,中,下)〈网络媒体生路在何方?——复兴网络媒体的9中策略〉程曼丽:〈关于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辨析〉杜骏飞:〈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网络传播: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泛传播社会的总体性信息策略初论〉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从何而来》《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评析》明安香:《网络传播学刍议》无名〈网络媒体的17大热门话题〉汪丁丁:〈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李令群《试析网络传播中几对矛盾》七传媒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1传媒竞争状况11篇喻国明:《我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若干关键词》陈力丹:〈境内外传媒的市场态势及应对策略〉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格传局〉程曼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华文报业的发展〉〈论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崛起〉丁柏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竞争力〉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曹鹏:《传媒业应力戒浮躁与浅薄》《传媒业硬件软件应同步发展》禹建强:《解析传媒业竞争的形式》承伟毅:《中国传媒业之五大变数》》2发展趋势7篇喻国明:《中国传媒业的历史方位与现实趋势》《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陈力丹:〈传媒竞争之路——追求不可替代性〉刘建明:〈传播学从“泛化”,“玄化”到两极发展——21世纪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趋势〉明安香《新世纪中国传播研究展望》《关于信息传播全球化和新世纪初我国传播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邵培仁〈跨国传媒集团入粤的思索八传播实践相关问题1传播相关学科5篇丁俊杰:《中国大陆高等广告教育状况》朱光烈〈传播学与经济学合流及研究走向混沌〉〉黄升民《打造专业品牌——关于广告学专业今后发展的思路》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李彬:〈政治经济文化——一种关于批判学派之理论探究的辨析〉2国外传播实践借鉴5篇郭镇之《生活的世界与传播的世界——-韩国传播学者访谈录》《韩国的卫星与放送事业》陈卫星:《法国电视体制的市场化转型》陈力丹〈西方新闻传播产业化的进程〉蔡雯:〈西方新闻传播产业化的进程〉3人才培养2篇柯惠新:《我国传播学研究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和对策探讨》喻国明〈传媒人才的专业主义标准像〉4非典问题3篇喻国明《“非典”事件中信息透明化处理的传播效果探析》童兵:〈非典时期新闻传媒的角色审视〉陈力丹《从媒体应对机制谈对sars疫情的反思》5其它(9、11等)8篇黄旦:《“9。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1. 引言1.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大众文化是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条件的影响,通过商业文化工业的运作,不仅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导致了文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趋势。
进而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指出,消费主义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商业文化工业的推动下,个体的消费行为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扭曲,人们越来越趋向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忽视了对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的关注。
大众文化对个体意识形态的塑造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往往会影响到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趋向同质化,降低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深刻启示。
它提示我们要审视商业文化工业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关注消费主义对社会价值观的冲击,探讨大众文化在塑造个体意识形态和影响社会思潮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2. 正文2.1 批判文化工业的影响批判文化工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通过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文化工业将文化艺术品变成商品,以迎合大众的需求与口味,进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知。
文化工业的影响还表现在大众传媒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上。
大众传媒成为了传递文化理念和观念的主要渠道,但文化工业的商业化逻辑使得这些传媒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呈现出类似的内容和形式,导致大众看到的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大众文化被视为一种消遣和娱乐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多为轻松愉快的内容,但这也容易导致大众对于严肃内容和深度思考的缺失,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享乐和娱乐而非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思考。
方言类节目的存在意义_电视方言节目的文化成因与文化意义
方言类节目的存在意义_电视方言节目的文化成因与文化意义电视荧屏上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方言节目,虽然国家广电总局曾发文“约束”或“禁止”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电视剧使用方言,意在规范媒体的语言文字使用,但这些禁令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也并未因此而停止。
笔者认为,电视方言节目的兴起,自有其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基础。
本文对其文化成因和文化意义作以下粗浅分析。
方言节目崛起的文化成因作为媒介生产的意义和符号的集合,方言节目不仅承载着媒介自身的文化,而且也打着社会文化的深深烙印。
从社会中心论的角度来看,其崛起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民间文化本源。
自从大众社会出现以来,文化的洪流逐渐分为三股支流,即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
英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精英文化是独立于消费者的文化形式,它不会依从、迎合受众的喜好和偏爱,其运作规则是艺术家式审美性的创作。
而民间文化则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本真的原始形态:它没有精英文化所谓的“高尚意义”,也没有大众文化逐利的商业色彩,其享有者是普通的具有地域区分度的人民群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作中自然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代表的是最“草根”的阶层。
电视方言节目的本源就是民间文化。
自1956年推行普通话以后,普通话就成为中国大陆的统治语言。
按照福柯的观点,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占据统治地位的普通话产生的文本也就成了具有精英意义的文本,普通话节目也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了精英文化的载体。
它们措辞优雅精致,书面语色彩浓重,很多时候负载着政治意识形态。
相反,方言是某一地域民俗、习惯、文化和传统的积淀,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和优质载体。
方言中传神的表达、风趣幽默的词汇,或机智或笨拙的掌故正呈现出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无尽的民间智慧。
因而方言节目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自然吸纳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元素。
意识形态批判视野中的大众传媒
化现象更 为突 出, 但是西方政客不断 以干涉新 闻 自由、 言论 自 由来指 责中国的传媒 制度 , 殊不 知西方 国家对 传媒 的控 制 更 为严格 、 隐蔽——大众传媒为大垄断 资产阶级 所控制 , 媒集 传 团化发展迅速 , 传播以市场为导 向、 以实现利润增值 为最终 目
是与生产 力密切相关 的。一 方面 , 社会 的经济发 展程度 直接 影响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 , 在一个偏远、 贫困的地区, 大众传 媒的发展水 平往往也 比较低 下 ; 另一方面 , 生产力发展会进一 步推动 大众传媒 的发 展 , 因为社 会一 旦形成 某种技术 上的 需 要, 则这种 需要会比十所大 学更 能把科 学向前推 进。 此外 , … 大众传 媒作为公共信 息传播 载体 , 其发 展始 终无法摆 脱意 识 形态 的“ 纠缠 ” 。 互 联网 已经成 为当下最 为重要 的传播 媒介 , 也使得 大 众 传媒进 入了新 的发 展阶段 。一方面 , 众获取 与发布 信息 更 公 加便捷 , 实偏 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网本身 的辟谣能 力 事 互联 也会 随着微博等新传 媒技 术 的发 展大 大增 强。另一方面 , 公
导和 规范作用 , 但是这类作用却 日趋 异变 , 成了对大众生活 的 “ 干扰 素” 严 重地 妨碍 了和 谐社会 的建 设 。那 么 , , 如何 构建 符合 大众生活要 求的 、 健康 的大众传媒文化呢? 大 众 传 媒 及 其 功 能异 化 大众传媒 , 亦即 大众 传播媒 介 ( asm da , 名 思义 。 M s ei) 顾 因其受众面 广 、 影响范 围大 , 故称之 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作 为重要的意识形 态传播工具 , 具有引导规范社会价值观 、 文化
本文 系“ 校教 育 、 联 社会科 学、 医学研 究论 文奖计划” 目“ 项 意识 形态批判视 野 中的互联 网功 能问题’ 项 目编号 : S 12 ’ ( Z l04)
大众传媒的功能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功能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当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类型和全球化进程对大众传媒业的制约和推动,愈益受到人们的广泛而深切的关注。
同时,由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大众传媒也兼负着对社会的巨大责任。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兴传媒。
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今天应包括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有被称为新闻传媒。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与责任和其功能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大众传媒的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舆论导向功能:由于大众传媒自身的特性,以及新兴媒体的大众参与性,大众传媒应积极传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的影响大众传媒是群众获取信息的工具也是信息发布者传递信息的工具,如一个政府一条政令的发布依存大众传媒,今年18大的召开因为大众传媒的传递,民众可以获取有关政府改革的第一手信息。
二、大众传媒与社会转型协调社会是一种组合功能,即大众传媒通过对新闻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对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的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就我们国家而言,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成就的背后也出现了,如社会达尔文主义、政治腐败、以及中国特有的问题,诸如人口超饱和、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
基于国际视野的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2-09-10作者简介:周建平(1977 ),男,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3Vol.32No.1基于国际视野的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建平(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合肥231100)摘要:当前,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过程及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应在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传媒产业、加强传媒监管、提升传媒教育水平、创新新兴传媒管理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研究中图分类号:D6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2x (2013)01-0125-0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体系,提高其影响力和辐射力。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众传媒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独特而显要作用。
本文从大众传媒的国际发展的视角,探析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由本国政府主导向本国政府与世界市场混合作用主导延伸,呈现出共生共荣、共兴共赢、多彩多姿、多元多极的发展格局。
大众传媒是思想的外衣、言论的喉舌、政治的表征,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言人和牵引者。
当前世界各国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独特价值,通过大众传媒拥有的广泛的民众基础、庞大的信息网络、先进的传播技术以及便捷的运行环境,高密度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而为特定的国家社会意识形态服务。
第一,利用大众传媒掌控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的整体倾向与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他们本土地域之外的人群、社会和事件。
这一现象被吉登斯描述为“视野的扩大”[1]。
新媒体为民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可以超越日常生活之物质本质的社会和文化图景。
这是一种对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环境地理”因素的大变革,因为这种媒介可以“使我们成为别的地方发生的事件的直接观众,也让我们和并不身处现场的观众直接互动”。
[2]这一由新媒介呈现的世界图景,与国际传播的关联在多大程度上交叉和融合,又怎样复合与辩证地呈现出全球化进程的关系并影响着国际传播的新趋势呢?一、国际传播的形成流变与国际传播的概念理解有学者把自近代以来的国际传播流变脉络做了梳理,自1835年起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国际会议期(1835—1932),为解决由电的使用而引发的传播问题,国际电报联盟(ITU)和国际无线电电报联盟(IRU)先后成立,1932年二者合并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第二时期为政治宣传期(1933—1969),一些国家公开成立国际宣传机关开展政治宣传,“一元垄断”的国际传播局面逐渐被打破;第三时期自1970年起至今,被称为多元复杂期,其中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新时代到来为标志,进入国际传播的新时代。
[3]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社会就国际传播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争论,国际传播思想也借助这场大争论产生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出版而被引入到了中国①。
关于“国际传播”的内涵界定,有各种不同表述,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国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4]二是把国际传播看作是通过各种传播工具、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信息或其他传播活动;三是认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5]。
这些对国际传播概念的阐述虽各有不同,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大同小异,即是“跨越国界的传播”。
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57
高校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微探》中以延边大学 为例,具体介绍了民族高校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培 养模式结构体系的构成和机制。吴智雪、李晓芳 (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数字媒体环境艺 术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考》中详细分析少数民族地 区推动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 并提出教学体系建构的具体措施。
要在变局中求发展,现代化语境下的民族艺术的 最新研究紧跟行业动态,与技术接轨,与时代同步, 后续仍然大有作为。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艺术 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艺术集中于对民族艺术 国际传播整体或者局部研究,从全球视域或地区 视域、民族艺术整体或类型化民族艺术入手,形 成了多元的研究主题。例如,吴晓璇(2019)的《“一 带一路”视野下新疆舞蹈审美》通过大量案例分 析“一带一路”视域下新疆舞蹈的柔和之美、狂 野之美、孤傲美和沉稳美。戴钦、帅晓军(2018)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 播与交流策略研究》中,从创新作品、人才培养、 坚守文化阵地等角度提出建议。喇浩钊(2016) 在《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对 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时代价值、战略 与路径进行具体研究。翁再红(2016)在《从民 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论跨文化传播的“三重门” 中》认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民族艺术文本要经 历“从‘遴选’到‘转义’再到‘输出’”[6](184) 处理,为民族艺术国际传播文本创意、重释和呈 现提供方向。 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艺术研究探讨民族艺术 的国际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然而 与其他几类研究相比,民族艺术根植于特定地缘 环境,其国际传播难度较大,文化折扣现象明显, 加之民族艺术国际传播渠道有限、进展缓慢,尚 未打造出知名的民族艺术国际品牌,民族艺术的 国际传播研究缺乏有效立足点;同时民族艺术传 播研究要求学者具有民族学、艺术学、传播学、 国际关系多个学科知识储备和特定的语言能力, 条件较为苛刻,使得该类研究总体上数量不足、 高水平研究相对较少。 (四)民族艺术的当代教育 就民族艺术的当代教育而言,研究从新语境 下民族艺术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两个 层面展开。前者如胡智锋(2021)在《新文科建 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认为戏剧与影视学科要“开拓新思路、梳理新 理念,积极推进学科的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传承与创新等。”[7](1)孙立军(2020)在《新文 科背景下的电影学科建设创新思考》对电影学科 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等提 出思路。后者如李明、金月仙(2019)在《民族
全球化与大众传播(2012619)
(3)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
计划—市场,农业—工业,农村-城市, 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城邦的概念。城邦是自由 和平等的公民组成的自治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本身就是市民社会。 民间组织是是指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并纳入登记管理范围 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
“依附理论”
•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 普雷维什 (raulprebisch)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 提出。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 系。该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 论学派之一。 • 依附理论视野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大众传播 的发展就是一种依附性发展。
Thanks To Everybody !!!
End & Thanks
思考题: 为何《真心大冒险》在中国没有被成功模仿?
• 《幸运52》模仿英国的电视节目《GOBINGO》,十年后 模仿美国节目《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 • (湖南电视台)《玫瑰之约》模仿台湾节目《非常男女》 • (湖南电视台)《超级女生》模仿美国节目《美国偶像》 • (湖南电视台)《奥运向前冲》模仿日、韩节目(超级海 盗船)和《极限体能王》. • (浙江卫视)《与星共舞》模仿BBC节目Dancing With Stars。 • 国产真人秀电视节目《走进香格里拉》模仿美国节目《生 存者》 • 《非诚勿扰》模仿美国《我们约会吧》
全球传播体系起源与演变的批判性思辨及探析
全球传播体系起源与演变的批判性思辨及探析【摘要】本文围绕全球传播体系的起源、演变及影响展开批判性思辨。
在传播体系的起源部分,探讨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在传播体系的演变部分,分析了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媒介技术的影响部分探讨了媒介技术对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体系部分,讨论了全球化对传播体系的影响和挑战。
政治与经济力量对传播体系的影响部分,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力量对传播内容和方式的控制。
结论部分总结了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未来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
通过本文可以深入了解全球传播体系的起源、演变及影响,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全球传播体系、起源、演变、媒介技术、全球化、政治、经济力量、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播体系起源与演变是全球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关键性不仅体现在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更在于政治与经济力量对传播体系的影响。
在信息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理解全球传播体系的起源与演变对于我们深入探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现象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传播体系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的口头传播和书写传播。
随着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一系列媒介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传播体系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这些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与融合互动,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更深刻影响了个体和社会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体系的演变受到国际化、多元化和数字化趋势的影响,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政治与经济力量对传播体系的操控和引导也日益凸显。
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塑造信息传播的格局,影响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促使我们思考传播自由和权力之间的平衡。
对全球传播体系起源与演变进行批判性思辨和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变化,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传播体系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对话、交流与互鉴:文明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
对话、交流与互鉴:文明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作者:白文刚庞敏来源:《对外传播》2021年第06期【内容提要】在文明传播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现代性。
在当今世界文明对话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文明对话规则与程序,支持多元文化共存,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了世界政治文明对话,为人类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当今文明对话的强劲引擎。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世界文明交流和互鉴的重要指引,但我们在坚持和平、平等理念的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可能的文明自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文明文明对话文明互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也是当时世界文明发展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不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正因为如此,全面、准确地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与成就,不能仅仅着眼于中国,还需要放眼于世界,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视野中考察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评估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为此,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组织专家进行笔谈,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促进了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在当今的世界文明交流和对话中,中国共产党正在扮演着何种角色?放眼未来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共产党会在全球文明传播中发挥哪些影响?中国共产党与现代文明李海青: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迄今,其对现代文明在中国传播的促进大致可分为两个时间段。
一个时间段是党成立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传播,特别是经过革命战争年代卓有成效的群众宣传、组织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巨大成功。
在这一时期,对于其他进步阶级群体的主张,比如当时某些知识分子与民主人士的自由主义思想,我们党也持包容合作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全球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还能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影响呢?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全球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近代的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让学生明白全球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且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深化。
在经济方面,全球化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全球化的贸易体系,各国可以相互交换商品和服务,满足彼此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全球化也促使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但也要让学生看到全球化带来的一些挑战,比如发展中国家可能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一些传统产业可能受到冲击,导致失业等问题。
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影、音乐、旅游等途径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
这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
然而,全球化也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欣赏和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重视和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
科技的发展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人们可以在瞬间获取全球各地的信息,进行远程交流和合作。
但也要提醒学生,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
孔子学院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传播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在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大众传播媒体的共同推动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交流和融合。
面对这一趋势,各国在努力发展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时,民族情感、民族意识和心理认同等文化特性也日益加强,弘扬传统文化已提上日程。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想、中庸的处世态度及以人为本精神,其精髓是“和”。
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的兴建与发展正是以“和谐”为文化内核,肩负着“立足语言,侧重文化,通过语言传播文化”这一使命向世界展示积极包容的中国形象。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语言是一种交流、传递信息的工具,但并不仅限于此,它还直接反应出本民族的特点甚至哲学思想。
①尼采认为,语法结构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海德格尔更进一步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不可分割。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就存在多样性,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把世界文化分为16种,历经发展演变,剩下了比较重要的五种文明,即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和中东等地的伊斯兰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文明、中国和东亚的儒家文明。
然而,随着英语的扩张,英语国家将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核心文化不断输入世界各国家和民族,对他国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隐性影响与深层次渗透,从而进一步影响他国自身的民族与文化意识。
②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进程,始终是以西方世界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则、国家制度、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在世界各地的推行。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1. 引言1.1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是指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和手段,对特定的目标受众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策略。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成为各行各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传播策略的选择和执行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目标受众的接受程度。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包括了对传播目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的全面考量和分析。
传播策略的制定需要结合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形式,设计符合目标受众喜好和接受能力的内容,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目标的达成。
传播策略的探索和分析是大众传播媒介实现信息传达的关键环节。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传播策略的优缺点,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不同情境下的传播策略,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探析将帮助各行各业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实现信息传达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作用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广大群众传达信息、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手段,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能够迅速将信息传达给大量的受众群体。
通过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各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高效。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媒体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
媒体在社会中拥有着重要的话语权,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播媒介已经不再是单向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是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的平台。
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讨论、评论信息,使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桥梁,还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全球化的文化后果与世界主义的可能——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四
全球化的文化后果与世界主义的可能——汤姆林森文化传播
思想研究之四
刘晗;石义彬
【期刊名称】《东疆学刊》
【年(卷),期】2013(30)4
【摘要】在汤姆林森的文化传播思想中,全球化构造的全球邻居关系是一种新型的邻居关系.它以现代传媒与运输技术为依托,虽然其建立机制发生了较大的转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其基本内涵并未发生改变,是传统邻居关系的折射和放大.汤姆林森以全球邻居关系为前提,在批判此前世界主义话语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世界与地方二元对立的世界主义思想.汤姆林森世界主义思想的建构从文化变革开始,在他的视野中,强有力的全球政治体制才可能培育更为成熟的世界主义文化意向,才能使世界主义成为可能.虽然他建构世界主义时强调普世与对话,但却又情不自禁地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泥淖中.汤姆林森的世界主义构想,是其文化传播思想中价值理想的集中表达,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刘晗;石义彬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吉首416000;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61:206
【相关文献】
1.多元还是一元:从国家文化安全视角再读汤姆林森的文化全球化理论
2.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全球化——约翰·汤姆林森教授访谈录
3.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三
4.对文化帝国主义话语的批判与解构——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二
5.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阐释与价值选择——汤姆林森文化传播思想研究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李彬第一节何谓全球化全球化是某种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全球化(如西方政治制度及其价值体系的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如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消费文化的全球化)。
其中经济全球化居于核心地位。
无论事实判断还是就价值判断而言,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的认识与态度,一是把全球化实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而相互间的倚赖加强,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以上认识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全球经济与市场一体化是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先驱或动力,因为通过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最终都将获得比较长远的利益。
其中,特别强调信息及其共享的意义。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做“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其中体现的实际上不过是资本有无止境的欲望和横绝人寰的逻辑。
所以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在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
以上认识以新马克思主义或左翼为代表。
全球化现实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暂时胜利,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两级分化,而国家和政治往往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
这种新帝国主义的危害远远超过“旧帝国”,发展中国家重新沦为帝国主义臣民的前景已经昭然若揭。
关于全球化的起源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无一不是从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角度着眼的。
第一种把1500年作为全球化的源头,标志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仿佛人类所有的文化都以百川归海之势奔向文艺复兴的欧洲,然后由此获得新生再向世界展开向全球蔓延。
第二种是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现象是为全球化的开端,是以苏东解体以及冷战结束位标志的20世纪90年代更被当做真正全球化时代的起点。
批判性学术研究及理论思考,基本上围绕这类时间坐标展开,比如对应第一种的依附理论,对应第二种的后现代理论和全球混乱理论。
公认从科学理论上而不是从形而上学上最早触及全球化现象并解释全球化本质的思想家是马克思,阐发“世界历史”的思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冲破了地域的壁垒,把各个民族都推向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之中。
马克思认为,这种全新的、迥异于以往所有历史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与历史的可能。
他的著名阐发属《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为解析全球化问题,不仅提供了一套通透的思想如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以及科学的方法及历史的、全面的、有机联系的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现实了一种道德力量与价值取向。
尤其一些具有批判意识的理论与学说,其中可大致分为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流派,意识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二是侧重于文化批判的“后学思潮”,三是着眼于全球混乱的各种现实思考。
第二节“依附理论”依附理论(第一套系统化的全球化批判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及其全球扩张不仅将整个世界联为一体,而且导致全球范围的不平衡状态,在近代历史上造成一种“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与边缘部分的不发达或欠发达密切相关,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
边缘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并非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二是由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
依附理论的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加萨米尔·阿明。
早在1957年的博士论文里,他就形成了依附理论的基本思想框架,为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衣服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流派看来,资本的积累依附一种全球分工,而这种分工的本质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进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就日渐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格局,而边缘地区的生产发展都是依附于中心区的。
不发达国家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摆脱依附性的地位。
依附理论在解释或解读全球化方面不失为一种科学、系统而深刻的思想,但对于如何打破这种两极化格局则又不免显得无力与无奈。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世界体系”学说,标志是这个全球化理论的奠基人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的出版。
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并作同一个全球化学说及学派。
按照世界体系理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出现的,它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个组成部分连为一体。
三个区域分别承担不同的经济角色,这种角色是由不同的“劳动分工”决定的。
沃勒斯坦认为看待世界不应该再用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而应该用整个“世界体系”作为“分析单位”。
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大多数文明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
阿明和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分析都是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市场与世界历史的视角切入的,他们的理论旨归都在于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及其成因,另一方面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理论。
贡德·弗兰克的《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阿明代表作《世界范围的积累》和沃勒斯坦代表作《现代世界体系》同为这个全球化学派的扛鼎之作,标志着战后以中国革命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对全球历史资本主义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里,资本积累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1500~1770)、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779~1870)和帝国主义阶段呢(1870~1930)。
通过对每个阶段历史的分析,说明由于依附关系而导致的一种普遍的欠发达状态。
“欠发达”,既非“未发达”,亦非“不发达”,而是由于依附性关系导致的畸形发达。
现代资本资本主义基于自身发展逻辑而系统地、彻底地摧毁了殖民地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文化结构,是指按照宗主国的需要形成一整套依附性的关系。
《白银资本》不仅涤荡了西方中心论与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比较系统地清算了所谓现代与全球化的历史旧账,为审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由此看到的的确是不同于过去习以为常的世界性和全球化图景。
第三节“东方学”后学思潮,从批判性的全球化视野看,其中可以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
如果说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擅长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那么后学思潮里后浪推前浪的诸般言说则大多侧重于“文化批判”的理论视角。
“晚期资本主义”,出自内斯特·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古典资本主义或市场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列宁论述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是他所说的“晚期”或“当下”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在于工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渗透,从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包括的工业化状况”)。
詹明信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发达资本主义即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主宰是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是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或他说的“跨国资本主义”阶段,后现代主义则为一种普遍的“文化逻辑”。
即“现代”是资本主义在“自然”层面的征服,“后现代”则是资本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扩张,后现代社会中,现代化事业已经大功告成,“自然”已经一去不返地消失,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的世界,于是“文化”就变成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
作为一种文化视角和批判理论,后现代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各种话语的五色杂陈。
利奥塔说,我们可以把后现代视为“对元叙事的怀疑”。
就全球化而言,后现代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后殖民主义所解构的“元叙事”,可以归结为一整套或明或显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话语谱系以及文化霸权意识,正如依附理论针对的是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霸权一样。
萨义德代表作《东方学》成为后学思潮特别是后殖民理论的一部经典。
以东方学为标志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仅依赖于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的“运力”,同时也借助于文化、思想与学术方面的“运思”,不仅表现为现实层面的开疆拓土,同时也表现为意识层面的重组一切话语的冲动——一方面在摧毁其他文化,另一方面侧对“非我族类”的社会形态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理解进行意义解说、话语构建和理论重塑。
后殖民理论认为,这种文化层面的帝国主义扩张,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文本化”的过程,旨在让西方之外的其他文化能够成为一种可供西方观看、理解和掌控的东西。
通过这个文本化过程而形成的一整套话语谱系,自然无不体现着一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
随着西方的全球化进程,在知识生产与权力控制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萨义德分析,东方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而是经由“将东方东方化”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一大堆主观想像。
而东方学则可以说是从这类想像中衍生的一大堆话语,从而有效地建构一整套由西方主宰的、名正言顺的现代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东方学的生成并非通过暴力形式,而是借助于“文化霸权”。
葛兰西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是区分了两种控制力,一种是由国家及其如军队、警察和政府等承担的硬性“强权”,另一种就是有市民社会如学校、家庭、民间社团等在自觉自愿且不知不觉中普及的软性“霸权”。
正式经过文化霸权的潜移默化功能,直接间接地导源于西方全球扩张的东方学话语,也就成为一般民众了解东方以及世界的世界观。
一方面剥夺了“他者”的话语权或自我表达权,在文化层面的全球化过程中使其他民族陷入“失语”状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妖魔化“他者”,使东方以及其他一切非西方的存在构成一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从而理所当然地附属于和从属于“文明”的西方。
除了西方自己操持类似东方学的话语君临东方打量世界,甚至就连东方以及整个非西方世界也都跟着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套话语看待自身,特别是其中的精英阶层越来越习惯于模仿西方的口吻来解读自身的历史,解构自己的文化。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不仅表现为现实层面上重组政治经济格局,而且也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看待世界(包括西方与东方)的话语体系,亦即人类中心主义和欧中中心主义相结合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全球人类能够自觉自愿地按照这套理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萨义德以及其他秉持反本质主义的后学理论,则力图消解这类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格局,解构这种文化上的宏大叙事,从而真正建立多元文化共生互动的全球关系。
国际传播理论杨泊叙认为,跨国公司的介入是我们经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变迁,跨国公司主导的是全球传播,他认为跨国公司的介入导致了传播结构的变化,从而是我们进入全球传播中去。
全球传播以因特网为媒介,要传递的信息和文化其实是跨国公司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国家或民族的信息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