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_三大改造教案

合集下载

第5课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doc

第5课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doc

XXXX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XXXXX年X月XXX 日
课题第5课三大改造课型新授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
技能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
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
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
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
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
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并在过
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教学方法层层设疑,分组讨论。

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性化补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
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五、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五课三大改造(上课开始……)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 三大改造的内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标志、意义。

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吗?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生兴趣盎然,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二)互动探究、合作交流大屏幕展示三大改造首先从农业开始,的原因学生阅读: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

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土改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就使土地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但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在此种情况下人民政府不得不与其进行多次斗争。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学生阅读师进一步引导: 时间:1954年方式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生:由个人所有,变为归集体所有 师展示图片 :公私合营: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赎买政策:”企业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就是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学生了解)(二)手工业的改造 师:三大改造完成从1953年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三大改造后: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短短三年,我国就完成了三大改造,其中难以避免地会发生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艰难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本课与《土地改革》、《工业化的起步》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为下一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里程碑事件,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了解三大改造等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三大改造发生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运用史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理解三大改造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对三大改造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情分析一、从知识基础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在工业化方面的努力有了初步了解,但尚未了解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二、从认知基础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而,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历史材料的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得出结论,即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三、从情感基础分析:这段历史对于学生品然遥远,但学生们的祖父辈大都经历了这段历史,学生们搜集史料应该更有兴趣。

【导入新课】展示《社会主义好》视频,提出疑问“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的?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的?”引入第5课——《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 、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效果?(二)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 点拨,检测。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

点名回答,教师总结。

(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

三大改造教案(张冬梅)

三大改造教案(张冬梅)

第五课三大改造(山东省肥城市石横中学张冬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而“三大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两重任务之一,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是国家资本主义,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将视频、史料等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以“资料展示——问题质疑——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为主体脉络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2、利用历史情景剧,制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能身处历史中,深刻感受情境,更好的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结束了第一单元的学习,随着第一单元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是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第5课三大改造-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在20世纪初进行的三大改造,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掌握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3.分析三大改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改革。

2.分析三大改造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解。

2.对于三大改造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引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20世纪初期的社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 政治改革•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成果,提醒学生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探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通过相关资料、图片等多方位呈现孙中山思想。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它遵循的首要任务,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3. 经济改革•介绍新文化运动,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学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的措施,包括引进、借鉴西方经验,改革海关税制等。

4. 文化改革•介绍“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学、教育、艺术等方面。

•分析中国文化改革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5. 课堂总结•总结中国进行的三大改造,思考这三大改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进行的三大改造,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教学评估针对本次课程,考虑以下评估方式:1.课后完成一篇总结性文章,对本次内容进行梳理与回顾。

2.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品评,让学生从相互的观点中发现新的认知。

3.在考试或者考核中,通过选择题、填空题、问答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学扩展在学生掌握本次历史课程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以下扩展环节:1.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年级:初中主题:三大改造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过程。

2. 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2. 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新编历史教科书》2. 多媒体设备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概念,并了解三大改造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三大改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分析三大改造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

三、讨论与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设计小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大改造的理解。

2. 整理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探讨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2. 检查作业要求和时间。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内容。

2. 强调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内容、过程和历史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3年至1956年进行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三大改造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他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但对于复杂的历史问题还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三大改造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三大改造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三大改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资料:收集与三大改造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大改造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讲述三大改造的过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一、课时分配本课时量较大,请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每节课45分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土地改革、合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内容;3. 理解三大改造对中国农村的深刻影响。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和表述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发展的热爱;2.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内容、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三大改造背后的精神和动力,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件展示、演讲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对三大改造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 情境导入(5分钟)老师打开课件,播放一段片段,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几大困难和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和发展,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

Step 2 案例分析(10分钟)让学生分为小组,观看一段小片段,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出农民们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

Step 3 课件展示(10分钟)让学生观看课件,介绍三大改造的背景、内容和目的,并讲解各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Step 4 小组探讨(10分钟)让学生就三大改造的实施过程展开小组讨论,探究具体的实践案例,思考三大改造的意义和影响。

Step 5 原创汇报(10分钟)让学生就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原创报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现出三大改造的积极含义和发展趋势。

Step 6 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大改造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

第二课时:Step 1 小组合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采用问答方式,回答三大改造对中国时代背景、经济政策、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第5课三大改造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

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5篇)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5篇)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5篇)《三大改造》篇1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⑵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⑶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2.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⑴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⑵适当补充课外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4.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的一项正确的政策;⑵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二.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⑴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⑵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讲解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2.手段: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前写好课题和第一个大标题)(课件)播放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公私合营的片段。

(问)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啊?(学生回答)刚刚老师放给大家看的是电视剧《大宅门》中公私合营的一段,现在大家把书打开到第23页中,看有关北京老字号药店同仁堂的介绍。

其实,《大宅门》中的百草厅的真实来源就是同仁堂药店。

老师读)2.公私合营:好,我们一直在说公私合营,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营呢?公私合营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课件:是我们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那老师要问了,以前我们学过改造的低级形式,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啊?(学生回答)(课件:对工业中的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任经销代销等等)。

(课件:毛泽东在1953.7发表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文中写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资本主义经济。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优秀4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

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学通案课题第5课三大改造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审核教师使用教师备课日期学习目标1、三大改造的内容?方式?2、三大改造的实质?3、改造中的创举?4、三大改造的时间?意义?5、1949—1956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变革?重点三大改造的实质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通案个案补充温故知新一、复习上一课内容:1.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意义?。

2.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二、导入新课:1950---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但这时,我国仍是个私有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以公有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广大农民、工人的生活负担仍然沉重。

这种情况是如何改变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下《三大改造》。

自主学习一.抄写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中的问题看课本内容。

把找到的答案在书上勾画出来。

二.找出疑难问题等待组内交流。

三.作学案中的学习测评。

合作交流自学测评答案:1、D 2、C 3、D 4、C5、C 6、B 7、A学习目标答案:1、内容:是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对农业和手工业,主要是引导他们参加生产合作社,即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是对过赎买方式实现公私合营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3、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1953---195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开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拓展提高1、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1)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2)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课题三大改造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的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能力目标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

知识目标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掌握三大改造的形式和结果、实质和意义。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三大改造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学生欣赏。

教师:歌词中提到社会主义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社会主义有这么高的优越性,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二、思考问题阅读教材23—26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对此进行改造?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4.三大改造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存在什么缺点?三、学习新课(一)农业合作化情景设置一:多媒体展示《王老汉的困惑一》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718公顷农民刚获得的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师问:什么事情让王老汉困惑?学生答:农民把刚分到的土地卖掉,又去借高利贷和租种别人的土地。

师:为什么农民要卖掉土地?(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3页第一自然段)师补充:王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借高利贷生活;新中国建立后,王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5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5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目标1.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2.通过走访当地历史悠久的企业、走访身边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老人,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在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教学重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难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

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

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

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农业合作化(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教师活动】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经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发展缓慢,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学生活动】理解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教师活动】提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大改造》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在1953年至1956年进行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人民群众在改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伟大创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详细内容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和意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2.难点:对三大改造的理解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三大改造实例,让学生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资料:收集与三大改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课前预习: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内容,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三大改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和意义,让学生对三大改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探讨三大改造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一、思路分析:课程资源整合分析1.充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建议。

2.体验式活动:通过“我当社长我自豪、我劝股东来合营、我为建设出新招”,亲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增进对历史的认识。

3.史料拓展:通过补充史料,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提升认识:学生通过辩论会、材料解读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及影响。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习目标1.仔细研读文本材料,用自己的话说出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分为几个阶段,都做了些什么,三大改造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你对三大改造有什么看法?2.三大改造和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联系?你觉得在新时代国家应该做些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学习任务走进三大改造,体验改造的历程,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1.自主学习——我当社长我自豪(课前预习)2.合作探究——我劝股东来合营(课上探究)3.展示交流——我为建设出新招(课上探究)4.拓展提升——三大改造再思考(课后提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分析三大改造的背景及前后联系,将历史知识置于特定的时空中理解。

2.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补充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材料,让学生能够解读、概括和分析史料,进而提升学生的材料加工和分析能力。

3.唯物史观:学完本课后,让学生得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可以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三大改造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目的、方式及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评价。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与能力: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步骤;通过前几课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五计划”成就的认识,为本课学习积累了经验。

第5课,三大改造(转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转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转教案)篇一: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1新人教版第5课三大改造一、教材地位分析:本课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也因为后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致使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二、课程标准: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四、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历史意义从废墟中爬起来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建设成就;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的同时共和国的另外一项重大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三大改造”(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学生在知识回顾中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当中进入本课的学习)(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教师:“三大改造”具体指什么呢学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预习得知)教师:我们党为什么要对这三大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下面我们以农业为例分析为什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展示: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上地总面积的0.22%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交流分享讨论成果学生: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教师: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展示:在目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但国家的帮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全部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那么靠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有两条道路、两种办法: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高利贷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让农村资本主义泛滥发展这就是让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这是旧道路是让农村资本主义漫无限制泛滥发展的道路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也限制了富农的发展这就是组织起来大家富裕的道路——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学生: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展示:农业合作化情况表(设计意图:使学生形象直观认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教师:由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结果样呢?学生: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展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片教师: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向学生说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学生:1956年百分之九十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1+1>2”——公私合营教师: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24页的3——4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思考:(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展示: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展示: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片、“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掌握)三、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教师: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俗话说金无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那么三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缺点学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教师: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白璧微瑕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教师:播放全国人民庆祝三大改造完成的视频(设计意图:以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三大改造完成历史意义的认识)(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教师: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的实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适当补充纠正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向学生阐明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教师: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她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描绘新中国的美好未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中国的老字号得以保存王致和腐乳、全聚德烤鸭、同仁堂的灵丹妙药享誉全世界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也把这句话送给各位同学(设计意图:通过温家宝总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这句话教育学生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六、测验题目: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完成历史助学七、板书设计:第5课三大改造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二、“1+1>2”——公私合营三、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八、教学反思:依据课程标准在教材的处理上将本课的设整合为三部分一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二是“1+1>2”——公私合营;三是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在导入时复习第4课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优点: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温家宝总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这句话教育学生不怕困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篇二: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新人教版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12篇三: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审核:初二历史组课时:1课型:新授课时间:xx年3月7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2.能力目标(1)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三)教学方法讲述法与导学法、讲析法、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要求学生回答“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讲授新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3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教师过渡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二、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3根据“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课堂小结: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设计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原因2.形式:生产合作社二、公私合营1、方式:公私合营2、政策:赎买3、作用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三大改造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大改造》情景故事:李老汉的困惑
李老汉是贫苦农民,老伴早年过世,有一儿一女,和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怀对新生活的向往。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他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指望着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但现实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李老汉的生活,看看能不能帮助他解决一下实际困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困惑一:李老汉在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分到了土地,但是他很快发现靠自己单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也没有耕牛,更没有钱买种子。

后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的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

欲哭无泪的李老汉为了活命,只得将土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种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思考:
1.李老汉为什么要卖地?——分散致贫,制约生产力。

2.怎么解决李老汉的困难?
(一)农业改造的原因
1.史料展示: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1952年山西省对农村调查发现,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

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发现,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教师提问: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合作化的图片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说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

提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李老汉的新生活:李老汉加入了生产合作社后,和其他社员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社里庄稼大丰收,李老汉分到了许多粮食,很快还清了高利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困惑二:李老汉的女儿从事纺织,只有一台织机,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活艰难,回家诉苦后,你知道李老汉如何帮他出主意吗?】
4.教师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提示: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困惑三:李老汉的儿子在上海水泥厂当工人。

来信说:“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

这家水泥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现在都解放了,可是我们的劳动条件很差,工资很低,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剥削工人,不给开工资。

为什么都解放了,资本家还能剥削我们工人呢?”】
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工人?——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2.怎么消灭剥削呢?——把工厂变为国家的。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成国家的?
(一)对工商业的改造
1.教师过渡: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2.史料解读:
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

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
3.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
(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提示:(1)1954年。

公私合营。

(2)1956年初。

(3)赎买政策。

【儿子又来信了:爹,咱社里又丰收了吧!我们厂里也好了,实行公私合营后,公方经理给俺们工人涨了工资和福利,干活的条件也好了,工人们现在干劲可大了!后来国家又把工厂买下来了,资本家每年拿定息,国家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他们也挺满意。

我们还用原来的机器,现在产量都达到设计能力的40%了。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教师讲述: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提示:①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教师总结: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白璧微瑕,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三、课堂总结
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

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他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在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好未来。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优点:上课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

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

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地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