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规范。
如何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使之相互融合并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首先需要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术氛围浓厚、创新意识活跃、年轻化特点明显;而在企业文化方面,追求效率、注重结果、注重团队合作。
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共通之处,如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创新的追求等。
基于对二者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对接和融合。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
在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创业大赛、邀请企业家进行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企业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接收实习生、举办企业文化活动等方式,让企业员工深入了解学校文化,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只有通过具体的行动,才能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还需要关注双方的需求和诉求。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学生更加注重企业文化与自身的匹配度,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念相符的企业。
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在企业方面,也需要重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和融合度,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平台。
只有双方的需求和诉求能够得到满足,才能够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目标。
还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实践效果评估和跟踪。
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评估和跟踪,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也可以借助评估和跟踪的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前 从 事 眼 镜行 业 及 相 关 配套 的T 贸企 业 共 有 1 1 O 0 多 家 ,眼 镜 生 产 企 业 6 0 0 多 家 ,从 业 人 员 6 万 多 人 ,2 0 1 1 年 销售 额 超 过 了7 0 '  ̄ L 元 。丹 阳 眼镜 业形 成 了设 计 、生 产 、销 售 一 条龙 的完 整产 业 链 及社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等的发展 ,以及合作意识和
合 作 能 力 的培 养 ,它是 一 个 长 期 的 ,经过 渗 透 、 吸 收 、融 合 、更 新 而逐 渐 内化 的过程 ,这 个 过 程
的 实 现 主要 通 过 校 同文 化 建 设 和企 业 文 化 理 念融
入来 完成 j 。
江苏东方光学有限公 司等骨干眼镜企业先后与学 校签 订 了校 企合作 订单 式办班 长期合作 办学协 议 ,每年从高一新生 中通过宣讲 、报名 、遴选 、
会化 分 、规模 化 配 套 、上下 衔 接 的产 业 体 系 , 现 已成 为丹 阳的 “ 第一形 象 产业 ” 。
“ 为 地 方经 济 建 设 服务 ,为 眼镜 行 业 培 养人
才”和 “ 办 好 特色 专 业 ,办 出专 业 特色 ”一 直是
我校 开 办 视 光学 专 业 的指 导思 想 。现代 眼镜 企业 用人 的理 念 发 生 了深 刻 的变化 ,要 求学 校 培 养 和 输 送 的视 光 学 人才 必 须 首 先是 事 业 的共 同体 ,然
面试 等 选 出学 生组 成 “ 海 昌教 学 班 ” 、 “ 东 方教
校园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校园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13级市场营销专升本王尧131562028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是企业员工精神风貌、归宿感、凝聚力的体现,是企业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使人才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适应,实现校企供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应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因素,借助企业文化的内涵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企业化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校园文化的鲜明特征,使学生在职前就能了解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亦策善能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称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校园文化是一种理论文化,更为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能够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学校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关系,个人追求高学历和高理论水平。
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一个人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弱化学历、职称,强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校园文化强调个人,企业文化强调团队。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四篇
(一)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一)校园环境职场化,构建新型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层面,主要指师生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环境。
它包含学校整体布局、学校建造、形象标志、艺术景点、文化走廊等。
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学校可以将本校职业化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入校园布局和设计中,创建浓厚的企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同时,职校要彻底打破普教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或者摹拟的职场环境。
将企业工厂的布置、设施等复制到学校课堂上;在墙上张贴企业核心理念、形象标识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号、上课打卡,让学生每天到学校来上课宛如到企业上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变为对员工的要求,努力为师生构建职场化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二) 导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理想状态是最大水准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和谐、民主、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主要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积沉性、隐渗性、持久性。
好的精神文化会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三) 引入优秀企业制度,提升和完善职校制度文化制度对于学校的师生员工具有强制约束力,天长日久,最后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契约,形成一种制度文化。
那末,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除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学生行为规范、教职员工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外,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将 ISO9000 质量认证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
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
职校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持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人材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习惯以及善于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职校还可以安排学生下到与本校合作的企业,让他们感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
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
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校企合作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校园文化融入校企文化的有效手段。
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如何融入校园文化。
一、构建共同价值观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理念的,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首先需要对各自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对接,找出共同点,并进一步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
比如,校园注重知识传授和人文关怀,企业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实践项目、职业培训等方式,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搭建交流平台为了能够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搭建一个双方可以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校园文化创意大赛、企业实践基地、校园人才市场等形式。
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专业服务的机会。
三、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也是为了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研发平台,从而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提供实践环境和问题场景,为学校的科研项目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基地等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和升华。
五、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合作机制来支撑和保障。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和责任,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机构来管理和推进合作项目。
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及及时调整和优化合作方式和内容,确保合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总之,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共同价值观、交流平台、产学研结合、创新创业培养和长期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融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成与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好与差。
因此,必须探索校企文化的无缝融合,并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及学院办学优势,紧密合作知名企业,成立了“后藤电子-健雄学院产学研中心”,通过“三融通”办学模式,实践并实现了校企文化有效的融合。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文化融合《2010年-2015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1-2]。
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关键在于做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融合。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的价值观[3-4]。
两种文化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从表现上来看,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更为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能够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实践相结合。
其次,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讲求计划、按部就班;企业也讲计划,但是市场的变化很快,企业更强调速度,更强调灵活,这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本质区别。
最后,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
企业与校园最大的不同是责任感,在企业里,责任非常清晰,强调责任重于泰山,注重结果;在学校,体现的是使命感,注重过程。
但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都是以人为着眼点,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
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探究
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探究摘要: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是必然选择。
本文介绍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含义、区别与联系,阐述了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重要意义,同时探索了校企文化在精神、制度、物质、活动四个层面互动对接、渗透融合的有效实践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文化对接融合实践途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着重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精髓是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高职文化经历了由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转变,不仅具有校园文化的特征和共性,还具有其自身特征,包含了校园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外化,更加注重学校全体人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特别强调教育、教学、管理的相互融合,所以说,高职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文化感应力和穿透力非常强,能够影响更广阔的的领域。
我国教育部副部长就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教育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阵地,而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极为密切的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单单掌握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学生还必须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样以来他们在进入企业后才具有立足于企业的职业素质。
1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异同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是学校在办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一种理念、价值认同以及规范制度,是学校全体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一种文化形态。
高职学院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陕 西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a n x i P o l y t e c h n i c I n s t i t u t e
V0 1 . 8 No . 2
J u n.201 3
1 校 园文 化 与 企 业 文 化
广义 的校 园 文 化 是 指 大 学 生 活 和 学 习 的存 在 方式 的总 和 , 即学 校 共 同成 员 在 学 校 发展 过 程 中 ,
逐 步形成 的包括 学 校最 高 目标 、 价值观、 校风、 传统
习惯 、 行 为规范 和规 章 制度 在 内的精 神 总和 。校 园 文 化相对 于社会 文 化是 一 个独 立 的子 系 统 , 其 系统 内又可分 为物质 文 化 、 校 园制 度 和精 神 文化 。校 园
的物质文化、 制度 和精神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 、 相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3—1 8
基金项目: 2 0 1 1 年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计划项 目 “ 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 学 院校 企 文化 融合 的探 索 与 实践
王 娟
( 陕西工业 职业技术学 院工商管理学 院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文章介绍 了校 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的含 义、 区别 与联 系, 阐述 了实行 校企 文化融合 的重要意 义, 重点论述 了
如何” 全程、 全 面、 全 员” 进行校 企文化融合 , 包括 : 全程融合 , 将企业文化融入人 才培 养过程 ; 全面融合 , 将企业文化 渗透到学校 文化 的各个方 面; 全 员参与 , 推动校企文化融合 。
校企合作机制下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策的探索
校企合作机制下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策的探索摘要:文化冲突的结果是组织内耗,文化融合的结果是组织的凝聚力增强,高职院校应自觉地与行业、企业对接,认真分析校企文化融合现状及问题,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文化冲突的结果是组织内耗,文化融合的结果是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为了让学生适应职场,尽快地认同和接受所在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地位与作用1.1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院校始终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在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之中,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使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课程开发模式成效更加显著,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课程改革与开发能力”“职业教育创新能力”“专业实践与动手能力”逐步提升,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职业操守的提升学生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人”,必须具备爱岗敬业、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关键的职业操守。
事实上企业对员工的软能力—职业操守的期望度丝毫不亚于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有必要融合相适应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体验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学习优秀企业管理制度,接受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操守,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1]。
1.3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的建设情况最能淋漓尽致体现出一个学校的风格、特色以及水平。
可见,作为高职特色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高职院校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关键点就是要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浅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
如何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通过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为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校园外部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共赢。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企业则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引进新鲜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和学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产教融合的概念解析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育和生产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将教育和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能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双师素质教育等。
(完整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四篇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四篇(一)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一)校园环境职场化,构建新型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层面,主要指师生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环境。
它包含学校整体布局、学校建筑、形象标志、艺术景点、文化走廊等。
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学校可以将本校职业化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入校园布局和设计中,创建浓厚的企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同时,职校要彻底打破普教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职场环境。
将企业工厂的布置、设施等复制到学校课堂上;在墙上张贴企业核心理念、形象标识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号、上课打卡,让学生每天到学校来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变为对员工的要求,努力为师生构建职场化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二)导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理想状态是最大水准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和谐、民主、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主要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积沉性、隐渗性、持久性。
好的精神文化会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三)引入优秀企业制度,提升和完善职校制度文化制度对于学校的师生员工具有强制约束力,天长日久,最后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契约,形成一种制度文化。
那么,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除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学生行为规范、教职员工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外,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将ISO9000质量认证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
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
职校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持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习惯以及善于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职校还可以安排学生下到与本校合作的企业,让他们感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行性初探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行性初探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为习惯、品牌形象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
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可以让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学校,为学校形塑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文将从可行性、实施模式以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能性。
一、可行性分析1.1 社会需求引领学校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学校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融入企业文化,则能够让学校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真正做到为学生、为社会提供服务。
1.2 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和载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则是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中,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3 促进校企合作学校作为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在学生培养和就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实施模式2.1 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在学校举办主题活动,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例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
2.2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通过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样地,通过对企业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成功经验。
2.3 校企合作实践在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会真正了解到企业文化在实际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增强了对企业文化的深度认识。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具体体验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定位。
校企文化融合研究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业文 化 环 境 .无 法迅 速 融 人工 作 团队 中去 快 乐 工
作 和生 活 。 频 繁 跳槽 或 辞 职 。 出现 “ 用人荒 ” 与“ 无 工作 ” 矛 盾 。从 目前 在企 业 调研 的实 际 情况 看 . 毕
、
校 企文 化 融合是 校 企合 作 的生命 线
1 . 校 企 文化 融合 是 高职 教 育纵 深 发 展 的 必 由
展 培养 高素 质应 用 型人 才 。近年 来 。 高职 院校 非常 重 视技 能 教 育 。 如果 单 纯 从 技能 角 度评 估 。 高 职 院 校 的毕 业 生 完全 符 合 企业 生 产 的需 要 。但 因 为 高 职教育有“ 重技能 ” 而“ 轻 素养” 的倾 向 . 毕 业 生 从
学 校 到企 业 . 由“ 学生” 转变为“ 社会 人 ” 。 面对 的环 境 由校 园文 化 到企 业 文化 发 生 改变 .大 批毕 业 生
决 以上 两 对 矛盾 .需 要在 人 才 培养 中从 校 企 文化 融合 人 手 。在 当前教 育 背景 下 , 校 企 融合 是高 职教 育 发 展 的 必然 选 择 。 校 企 除 了在 教 学设 施 、 教学 场 地、 师 资 队伍 等 方 面共 建 共享 外 , 更 重 要 的 是进 行
当前 ,企 业 与 毕 业 生 存 在 着 这 样 两 对 矛 盾 : “ 用人荒” 与“ 无工作” 、 “ 员工 稳 定 ” 与“ 频繁转岗” 。
主要 原 因是 , 毕 业生 从 学 校走 到 企 业 ( 社会 ) , 未 能 很 好地 实 现 从校 园文 化 到企 业 文 化 的转 变 .对 企
文 化 互 动 和融 合 .既 能体 现 出 有特 色 的 高 职 校 园
文化 。 又 能 顺 利 实 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促进学生 “ 零 距离” 就业 . 还 能 为企 业 培 养 储 备 人 才 。 提 升 企 业 竞争 力 , 实现“ 科 技 兴企 ” 。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方法探索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方法探索【摘要】在职业学校中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校园文化氛围,由对校园文化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行为习惯,使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体验实践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校园,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提升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行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
在校企合作中,中职生就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低;稳定就业率低,学生顶岗实习频频跳槽等。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预备教育,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所有中职学校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学校要秉承从体验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感受、了解、认同、适应和参与的过程。
体验是构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校企文化的动态生成,感悟社会各种角色,了解企业和社会,有助于学生毕业时“零距离”适应企业和社会,为承担社会角色赋予的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具有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下、学习动机较低和学习期望值不高等特征。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就要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校的文化氛围。
其主要做法有:在橱窗中展示学校成功创业的校友偶像,让他们知道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可以获得成功;规定学生穿着统一的实训服装,在模拟仿真的实训室完成自己的作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肯定;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体系,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付出就能被认可,重塑学习的自信心;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跳街舞、玩动漫和玩轮滑等比赛活动中感受轻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自卑要慢慢地消除,自信也要慢慢地培养。
中职生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慢慢地体验和感受校园文化生活,在环境的熏陶和切身的体验之后,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促使他们了解专业,了解职场,了解校园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职业发展的驱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其探索过程、探索成果值得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联动;岗位调研;工学结合课题:本文是云南省高教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高职教育科研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深化教学产教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过程中,笔者学校财会金融学院会计专业坚持主动适应本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紧密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相关产业、行业、中小企业,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形式。
为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近年来,会计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与云南商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长顺商务代理(云南)有限公司(协会)、昆明瑞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协会)、云南瑞宸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昆明昌鼎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协会)、北京用友、深圳金蝶、东莞百正税务师事务所、昆明南方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协会、企业合作,逐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课程学习内容与工厂的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一体”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知识通过螺旋式的实践项目逐步渗透到工作岗位中,“工学交替”以课堂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实习交替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产教结合”以真实的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促使教师教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生真正学到真本领。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围绕生产、管理的一线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学环境。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482023年12月下 第24期 总第420期学术研究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石油、化工行业是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强劲发展态势的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锦州市,建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产业园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上的重要一点,具有非常好的区域发展前景。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形态升级,石化行业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带来新一轮的人力资源需求旺季,因此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积极对接石化产业集群的需要[1]。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石化类高职院校与对接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互派专家,搭建企业模拟工况,共同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性近年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院提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抢抓发展机遇,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具有特色的优质高职院校。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近十年来校企合作发展建设的缩影,对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院作为全国首批骨干高职院校中的优秀单位,其实训条件均为模拟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按照企业生产装置建造开发而成的,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其中,汽提塔、柴油加氢装置、化工设备维修车间、HSE 体验馆、3D 虚拟现实中心、重整实训车间、催化裂化实训车间均为全国独创。
学院利用先进、具有企业生产特征的实训设备,按照工匠标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使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不断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状元、石化企业十佳新员工、石化企业劳动模范等优秀毕业生代表,为“弘扬工匠创新精神,打造科学技能强国”作出积极贡献[3]。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篇
校内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3 篇第一篇一、校内文化校内文化是依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在长期的训练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哺育同学的人生和高尚的品所必不行少的训练途径。
优质的校内文化环境有利于哺育同学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打造良好的校内文化环境对于增加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分外乐观的意义。
高职高专的训练包含了文化训练和职业训练两个方面,这就要求高职训练要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高职训练要为同学供应工学结合的平台。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哺育面对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材。
在校内文化的建设上,要重点突出职业的特点,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抱负,使哺育出来的同学既要有职业技能又要具备肯定的素质。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方针、形象等一系列的的总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文化要与生产、管理、经营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其目标是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乐观参预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不断创新、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益。
它是以激发员工的乐观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使员工充分感觉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文化与校内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一)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假如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那末它将难以长期生存。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表现在管理、专业、服务等方面,还包含了校内文化特色,固然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校企结合的特色。
假如忽视校企合作,那末职业院校的办学将失去了它的价值。
学校将先进的企业引进高校、引进课堂,那末就可以针对企业的需要哺育合格的特地性人材。
(二)可以增加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量有不少高职院校的的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课堂文化学问可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但是大部份的毕业生在选择完企业之后会有一大部分人不能适应从而跳槽或者被开除,这又是什么原由呢?这是由于他们不适应企业,一方面无法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工作的环境之中去,动手力量较差,理论学问与实践无法融合。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Ch i e n - S h i u n g Co l l e g e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p r a c t i c i n g a n d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e ra g t i o n o f s c h o o l - e n t e pr r i s e c u l t u r e b y “t h r e e i n t e ra g t i o n ”mo de .
【 A b s t r a c t ] A s a l l i m p o  ̄ a n t c o n t e n t a n d t h e c a r r i e r o f s c h o o l - e n t e r p r i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 , I ’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s c h o o l c u l t u r e a n d e n t e r p i r s e c u l t u r e i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S u c c e s s a n d f a i l u r e o f s c h o o l — e n t e pr r i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r e l a t e d t o g o o d o r b a d o f t h e v o c a t i o na l t r a i n i n g q u a l i t y .T h e ef r o r e ,we mu s t
【 摘 要】 校 园文化与企业 文化 的融通、 融合作为校 企合 作的重要 内容与 载体 , 关 系到校 企合作 的成与败 , 关 系到高职人 才培 养质量 的好 与差 。因此 。 必须探 索校企文化的无缝融合 , 并应用 于人才培养的 实践过程 中。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及学院办学优 势, 紧密合作知 名企业 , 成立 了“ 后藤 电子一 健雄 学院产学研 中心” , 通过 “ 三融通” 办学模 式, 实 践 并实现 了 校 企文化有效 的融合 。 【 关键词 】 校 园文化 ; 企业文化 ; 文化 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含义、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实行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如何“全程、全面、全员”进行校企文化融合,包括:全程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全员参与,推动校企文化融合。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文化融合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王娟(1967- ),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高职教育。
(陕西咸阳 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下半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计划项目“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jy11-3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26-02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必须紧密结合,而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校企文化的融合。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即学校
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
相对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其系统内又可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和精神文化。
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和精神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精神文化的作用有赖于一定物质文化的保证。
物质文化的建立有赖于一定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支持。
制度文化体现了精神文化的内涵,精神文化的倡导与发掘则是制度和规则的集中反映,是比制度更深的层次。
我们常说的校风、风气、风貌等,都是校园文化品位和作用的自然体现。
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起源于美国,根植在日本。
关于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一致的看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经营哲学、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两种文化必须相融合、相贯通、相协调。
高职校园文化应当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制度,同时,高职校园文化又可通过毕业生为介质,对企业文化起到辐射作用,产生积极影响。
二、实行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很难养成的,企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职业素质的最佳方法。
况且不同的职业(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
求,例如机械工人、建筑工人需要有严谨思维、一丝不苟等职业素质,文秘人员需要善于沟通、语言表达流畅的职业素质,各种不同的素质要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来陶冶。
要想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能体验到这种职业(或行业)文化,初步养成相应职业素养,就需要通过相应职业文化来熏陶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渐了解、适应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养要求。
由此可见,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校企文化融合途径才能形成。
2.教育为企业服务的需要。
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人才,直接为企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全体教职员工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与企业有更多的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很多企业反映学生进入企业后自由散漫、怕苦、怕累、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接受批评,一被批评就走人。
学生不能接受企业文化,不能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中。
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不仅要把知识和技能的“零距离”作为培养目标,更要把校企文化的“零距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行校企文化融合,使学生从入学起就开始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方式
1.全程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通过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将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案中。
我校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方式上,把课堂搬到车间,围绕典型产品做训练,结合生产编教材,积极运行“2+1模式”等;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训中采用企业的看板管理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流程;将实习产品的检验改为企业的评定标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注重培养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等。
通过多层次的产教结合,实现与企业的融合,我校工商管理学院与咸阳益利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用友—益利德”订单班。
订单班的同学经过一个月的企业课程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进入益利德软件公司正式开始顶岗实习;电气学院与日本欧姆龙公司联合举办订单班,邀请日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讲课,介绍日本企业的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欧姆龙公司上班。
第二,在课程开发上,按照能胜任所从事职业必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开发课程,应用企业工作模式,通过工作项目和任务
来展开教学,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偏重知识讲授模式,体现职业导向的特点。
如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毕业设计的图纸为企业的真实产品;邀请企业各类士人开设相关讲座,进行就业和创业的辅导,我校“企业家讲坛”邀请了各商界名人来我校作了“当代大学生的信念与追求——从‘学生娃’到‘职业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大学生学习与职业规划”“树立梦想、扬帆起航”等讲座,效果甚好。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课堂教学熏陶。
如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优秀品牌企业的企业精神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精神专题教育。
如企业管理中介绍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在会计中介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先进模范等。
2.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
第一,渗透到精神文化方面。
在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把这些精华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如我校结合工科特点形成校训“明德、笃学、精艺、强身”;在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校内刊物、校园网、学校产品、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等都印上学院校徽,体现工业职业院校特色。
第二,渗透到物质
文化方面。
一是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我校在校内建立了铸造和机械加工两个生产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实施企业“6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为一体,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置身于职业环境中,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
二是注重校园职业人文氛围的营造,校园内设置企业宣传栏,集中宣传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同时,及时发布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动态,让学生视线所及无不带有“职业”。
我校在教学楼走廊、橱窗中展示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在各行各业表现优秀的校友事迹;介绍优秀企业生产情况、经营理念和宗旨等。
第三,渗透到各项活动中。
在校园活动中,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鼓励他们积极主动走出去。
我校利用暑假选派青年教师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顶岗锻炼,既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又感受企业文化,一举两得;大三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融入企业文化;另外,诚心诚意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进行座谈交流,促进学校活动文化与企业活动文化的有效融通,承办各种技能大赛,以此为契机全面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3.全员参与,推动校企文化融合。
由于校企文化融合是全过程的、全面的,尤其是学风、校风与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有关系,因此,有必要调动校企双方所有人的力量,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建设。
例
如,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总之,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全员的共同目标,特别是职业院校全员的共同目标,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为此做好自己的工作,校企文化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为.造魂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之道[m].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2008.
[2]吴兆方,梁枫.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