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重难点
第1章引言1.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载体;信息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内涵。
2.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与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满足三条件:比拟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易于人们理解;易于计算机实现三个组成要素:数据构造〔静态,数据对象本身构造及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对数据对象操作及操作规那么的集合〕与完整性约束〔语义约束:数据模型、数据内部及之间联系〕3.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构造与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外模式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与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构造与特征的描述,是及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也称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或用户视图。
内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构造与存储方式的描述,也称为物理模式或存储模式。
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像关系,使得应用程序不必随之修改,从而保证数据及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数据的物理存储构造改变时,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与应用程序不随之改变,保证数据及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4.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共享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那么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包括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应用程序。
5. 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及控制、数据库建立及维护。
DBMS包括查询处理器与存储管理器。
查询处理器实现面向用户的查询分析处理与优化功能。
存储管理器为用户与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应用数据的接口。
6.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现实世界中的每个客观对象对应表中的一行叫做一条记录,表中的每个列〔属性〕描述对象类的某一特征,列的值〔属性的取值〕刻画与描述客观对象的某一具体的特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知识重难点解析
第1章引言1.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载体;信息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内涵。
2.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满足三条件: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易于人们理解;易于计算机实现三个组成要素:数据结构(静态,数据对象本身结构及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对数据对象操作及操作规则的集合)和完整性约束(语义约束:数据模型、数据内部及之间联系)3.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外模式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也称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或用户视图。
内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也称为物理模式或存储模式。
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像关系,使得应用程序不必随之修改,从而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随之改变,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4.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共享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包括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程序。
5. 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与控制、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DBMS包括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查询处理器实现面向用户的查询分析处理和优化功能。
存储管理器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应用数据的接口。
6.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现实世界中的每个客观对象对应表中的一行叫做一条记录,表中的每个列(属性)描述对象类的某一特征,列的值(属性的取值)刻画和描述客观对象的某一具体的特征。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笔记
第一章引论1、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2、外模式/模式的映射保持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的映射保持了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3、数据库关系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和控制、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4、查询处理器包括:DML编译器、嵌入式DML预编译器、DDl编译器、查询和执行引擎5、存储管理器包括:权限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第二章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1、软件生命周期: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2、DBAS组成:与数据访问有关的事务模块、与数据访问无直接关联的应用模块3、DBAS系统生命周期: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4、数据字典: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5、需求分析:数据与数据处理需求分析、业务规则需求分析、性能需求分析(数据库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量、每TPS代价值)、其他需求(存储需求分析、安全性需求分析、备份和恢复需求分析)6、系统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1、需求分析的过程:标识问题、建立需求模型(DFD图和IDEFO图)、需求描述(需求模型和软件需求说明书)、确认需求2、DFD构成:数据流(有名字的箭头)、处理(矩形)、数据存储()、数据源及数据终点(平行四边形)第四章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1、概念设计的依据:需求说明书、功能模型、在需求分析阶段搜集到的各类报表2、概念设计的步骤:确定实体集、确定联系和联系类型、建立有信息模型表示的企业模型、确定实体集属性、对信息模型优化3、数据建模方法:ER方法、IDEF1X方法(数据建模方法)4、ER建模方法:矩形表示实体,菱形表示联系、椭圆表示属性5、IDEF1X建模方法:矩形框表示独立实体集,圆角矩形表示从属实体集第五章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1、部分函数依赖:X的真子集能函数决定Y,则称X部分函数决定Y,否则完全函数决定Y2、平凡函数依赖:X函数决定其子集Y,则称X决定Y为平凡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右边的属性集是左边属性集的子集时非平凡函数依赖:右边的属性集中至少有一个属性不属于左边的集合时完全非平凡函数依赖:右边的属性集中的属性都不在左边的属性集时3、关于范式第一范式:R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关系中的元组的每个属性都只能取一个值)第二范式:R的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即不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第三范式:R中不存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改进的第三范式:R中即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也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于候选码,即一条记录中每个函数依赖的决定放都是候选关键字第六章存储技术与数据库物理设计1、数据库物理设计步骤:逻辑模式调整、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2、各种类型的文件适用:堆文件:数据量少,插入、删除、更新操作频繁顺序文件:用户的查询定义在查找码上散列文件:用户的访问顺序是随机的聚集文件:用户查询经常要进行多表连接第七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1、概要设计提供的文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或数据结构设计说明书、组装测试计划等文件2、概要设计侧重于模块的外部功能描述和模块间接口的功能关系,详细设计则是细化概要设计产生的模块的功能,还要制定模块测试方案,其结果是星系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重点知识:函数依赖实用1篇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重点知识:函数依赖实用1篇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重点知识:函数依赖 1(1) 设R(U)为一关系模式,X和Y为属性全集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并记作XY,其中X称为决定因素,因为根据函数依赖定义,给定一个X,就能惟一决定一个Y。
(2) 这里讨论的函数关系与数学上的不同,是不能计算的,是一个关系中属性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它是一种语义范畴的概念,只能根据两个属性之间的语义来确定一个函数依赖是否存在。
2、完全与部分函数依赖:(1) 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XàY成立,并且对X的任何真子集X’不能函数决定Y,则称Y对X是完全函数依赖,被记作__f__àY。
(2) 若Xà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是部分函数依赖,记作__pàY;3、传递函数依赖:在关系R(U)模式中,如果X决定Y,(Y不属于X),Y不决定X,Y决定Z,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
4、平凡与非平凡函数依赖:(1) 若X决定Y,但Y属于X,则称XàY是平凡函数依赖,否则称非平凡函数依赖;(2) 即平凡函数依赖,仅当其右边的属性集是左边属性集的子集时成立;(3) 非平凡函数依赖,仅当其右边的属性集至少有一个属性不属于左边有集合时成立;(4) 完全非平凡函数依赖:仅当其右边的属性集中属性都不在左边的集合时成立;5、码:(1) 在关系模式R(U)中,K为R的属性或属性组,若K函数决定A1.A2。
.An,则K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包含在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否则为非主属性;(2) 若一个关系的候选码不止一个,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关系R的主码;(3) 关系的码属性除了必须完全函数决定关系的所有其他属性外,还必须满足最小化规则,即在关系模式R(U)中,不存在一个K的.真子集能够函数决定R的其他属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部分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软件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进程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服务提供者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
2.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3.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
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UNIX是一个良好的、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
1969年AT&T公司Kenneth L.Thompson 用汇编语言编写了Unix第一个版本V1,之后Unix用C语言编写,因此事可移植的。
1.3操作系统分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2.分时系统:特点是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
3.实时操作系统4.嵌入式操作系统5.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6.网络操作系统7.分布式操作系统8.智能卡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结构1.整体式结构2.层次结构3.微内核(客户机/服务器)结构:①可靠,②灵活(便于操作系统增加新的服务功能),③适宜分布式处理的计算机环境第二章操作系统运行机制2.1中央处理器寄存器:用户可见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程序状态字。
目态到管态的转换唯一途径是通过终端和异常。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设置PSW指令(修改程序状态字)实现。
PSW包括:①CPU的工作状态代码②条件码③中断屏蔽码2.2存储体系存储器设计:容量,速度,成本存储保护:①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产生程序中断-越界中断或存储保护中断②存储键2.3中断与异常机制分类:中断:时钟中断,输入输出(I/O)中断,控制台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异常:程序性中断,访管指令异常2.4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程序被看成是一个低级的过程,只能由汇编语言直接访问。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笔记汇总
一、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Object Type)的集合。
这些对象和对象类型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和其它性质有关的对象;一类是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有关的对象。
前者如网状模型中的数据项和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和关系等。
后者如网状模型中的关系模型(set type)。
在数据库领域中,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进而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分类。
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称作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相应地,数据库分别称作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各种对象类型的实例(或值)所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在数据库中,主要的操作有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
数据模型定义了这些操作的定义、语法(即使用这些操作时所用的语言)。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而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指在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条件和依存条件,用以限制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的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2.概念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每个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表示成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首先必须将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转换为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然后将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转换为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
也就是说,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成一种信息结构。
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和DBMS。
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计算机系统上某一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因此,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笔记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笔记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笔记考核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
店铺整理了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笔记,欢迎欣赏与借鉴。
1.优化查询方法有:合理使用索引、避免或简化排序、消除对大型表行数据的顺序存取、避免相关子查询、避免困难的正规表达式、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用排序来取代非顺序磁盘存取、不充分的连接条件、存储过程、不要随意使用游标、事务处理等。
2.分布透明性有: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其中分片透明性是最高级别的透明性。
3.DBMS中事务持久性是由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事务的原子性是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隔离性是由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的。
一致性是由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
4.系统故障是指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硬件故障、数据库软件及操作系统的漏洞,突然停电等情况,导致系统停止运转,所有正在运行的事务以非正常方式终止,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一类故障。
5.多表连接查询,保证功能不变,可以使用视图以提高查询的执行效率。
6.联机事务处理(OLTP),联机分析处理(OLAP)OLTP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比OLAP系统的高且实现比较困难。
OLTP系统既可以访问单条记录,也可以访问多条记录。
OLTP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而OLAP对系统的响应速度要求较为宽松。
OLTP系统一般由企业中下层业务人员使用,而OLAP系统一般由企业的中上层或决策层使用。
7.DENY:拒绝。
Sysadmin管理员所有权限,服务器角色。
8.在where子句中可以建立辅索引来提高查询的执行效率。
9.要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用户数据库,则用户数据库中主数据文件的大小不能小于model的主数据文件大小,因为model自动复制到数据库中。
10.能够应用在master数据库上的备份方法是:完全备份、差异备份、日志备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原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原理(2013版)2015年4月9日录入目录第1章数据库原理概述............................................................................................................ - 7 -1.1 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 7 -1.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 7 -1.1.2 数据库、数据字典、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 - 7 -1.1.3 数据库系统中的人员........................................................................................ - 8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8 -1.3 数据库方法与文件系统方法....................................................................................... - 9 -1.3.1 数据库库方法的优势........................................................................................ - 9 -1.3.2 数据库与文件系统............................................................................................ - 9 -1.4 数据库应用简史........................................................................................................... - 9 -1.5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 10 -第2章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 10 -2.1 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10 -2.1.1 数据模型的概念.............................................................................................. - 10 -2.1.2 数据模型组成的要素...................................................................................... - 10 -2.2 数据模型的分类......................................................................................................... - 10 -2.3 概念数据库模型——E-R模型 ................................................................................. - 11 -2.3.1 概念数据模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 11 -2.3.2 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E-R图........................................................... - 11 -2.4 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 - 11 -2.4.1 层次和网状模型.............................................................................................. - 11 -2.4.2 关系模型.......................................................................................................... - 11 -2.4.3 面向对象模型.................................................................................................. - 12 -2.4.4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 - 12 -2.5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 - 12 -2.5.1 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实例和数据状态的概念.............................................. - 12 -2.5.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 12 -2.5.3 数据库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 13 -第3章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 13 -3.1 关系数据库系统概述................................................................................................. - 13 -3.1.2 关系数据模型.................................................................................................. - 13 -3.2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 14 -3.2.1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术语.................................................................. - 14 -3.2.2 关系的形式定义和关系数据库对关系的限定.............................................. - 14 -3.2.3 关系数据库中常用的表示方法...................................................................... - 15 -3.3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 15 -3.3.1 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的分类.......................................................................... - 15 -3.3.2 实体完整性约束.............................................................................................. - 15 -3.3.3 参照完整性约束.............................................................................................. - 15 -3.3.4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 16 -3.3.5 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的检查.......................................................................... - 16 -3.4 关系操作语言——关系代数..................................................................................... - 16 -3.4.2 基于传统集合论的关系操作.......................................................................... - 17 -3.4.3 一元专门关系操作.......................................................................................... - 17 -3.4.4 二元的专门关系操作...................................................................................... - 17 -3.4.5 扩展关系操作.................................................................................................. - 17 -第4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 - 18 -4.1 SQL概述..................................................................................................................... - 18 -4.1.1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 18 -4.1.2 SQL语言的特点............................................................................................. - 18 -4.1.3 SQL的数据类型............................................................................................. - 19 -4.1.4 SQL对关系数据库模..................................................................................... - 19 -4.1.5 SQL语言的组成和语句类型......................................................................... - 20 -4.2 SQL的数据定义......................................................................................................... - 21 -4.2.1 模式的定义和删除........................................................................................ - 21 -4.2.2 基本表的定义、删除和修改........................................................................ - 21 -4.2.3 索引的建立和删除........................................................................................ - 22 -4.2.4 域的建立和删除............................................................................................ - 22 -4.3 SQL的数据查询......................................................................................................... - 23 -4.3.1 简单查询........................................................................................................ - 23 -4.3.2 连接查询........................................................................................................ - 24 -4.3.3 嵌套查询........................................................................................................ - 24 -4.3.4 集合查询........................................................................................................ - 25 -4.3.5 SQL中的连接表和外连接............................................................................. - 25 -4.4 SQL的数据修改......................................................................................................... - 26 -4.4.1 插入数据........................................................................................................ - 26 -4.4.2 删除数据........................................................................................................ - 26 -4.4.3 更新数据........................................................................................................ - 26 -4.5 SQL的数据控制......................................................................................................... - 26 -4.5.1 权限授予........................................................................................................ - 26 -4.5.2 权限收回........................................................................................................ - 27 -第5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二)............................................................................... - 27 -5.1 SQL视图..................................................................................................................... - 27 -5.1.1 视图的概念和定义........................................................................................ - 27 -5.1.2 视图的查询.................................................................................................... - 28 -5.1.3 视图的修改.................................................................................................... - 28 -5.1.4 视图的作用.................................................................................................... - 28 -5.2 数据库程序设计........................................................................................................ - 28 -5.2.1 数据库程序设计概述.................................................................................... - 28 -5.2.2 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 29 -5.2.3 数据库程序设计中的交互序列.................................................................... - 29 -5.3 SQL的存储过程与SQL/PSM...................................................................................... - 29 -5.3.1 SQL存储过程与函数概述............................................................................. - 29 -5.3.2 SQL/PSM.......................................................................................................... - 29 -5.3.3 创建、执行和删除存储过程和函数............................................................ - 30 -5.4 SQL触发器................................................................................................................. - 32 -5.4.1 触发器概述.................................................................................................... - 32 -5.4.2 创建触发器.................................................................................................... - 32 -5.4.3 触发器的激活................................................................................................ - 33 -5.4.4 删除触发器.................................................................................................... - 33 -5.4.5 触发器示例.................................................................................................... - 33 -5.5 嵌入式SQL................................................................................................................. - 33 -5.5.1 嵌入式SQL概述............................................................................................ - 33 -5.5.2 使用嵌入式SQL时应解决三个问题............................................................ - 34 -5.5.3 嵌入式SQL程序的组成................................................................................ - 34 -5.5.4 在嵌入式SQL中使用游标检索多个元组.................................................... - 35 -5.6 动态SQL..................................................................................................................... - 35 -5.6.1 动态SQL的概念和作用................................................................................ - 35 -5.6.2 动态SQL的语句类型和执行方式................................................................ - 35 -5.7 SQL的其他功能......................................................................................................... - 36 -第6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 - 36 -6.1 “不好”的关系模式中存在问题............................................................................ - 36 -6.2 函数依赖.................................................................................................................... - 37 -6.2.1 函数依赖的定义............................................................................................ - 37 -6.2.2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 37 -6.2.3 码.................................................................................................................... - 37 -6.2.4 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 - 37 -6.3 1NF、2NF、3NF和BCNF............................................................................................ - 38 -6.3.1 1NF及进一步规范化..................................................................................... - 38 -6.3.2 2NF.................................................................................................................. - 38 -6.3.3 3NF.................................................................................................................. - 38 -6.3.4 BCNF................................................................................................................ - 38 -6.4 多值依赖和4NF......................................................................................................... - 39 -6.5 关系模式的分解........................................................................................................ - 39 -6.5.1 模式分解的等价标准.................................................................................... - 40 -6.5.2 关于模式分解的几个事实............................................................................ - 40 -6.6 数据库设计................................................................................................................ - 40 -6.6.1 设计过程概览................................................................................................ - 40 -6.6.2 概念结构设计................................................................................................ - 40 -6.6.3 逻辑结构设计................................................................................................ - 41 -6.6.4 物理结构设计................................................................................................ - 41 -6.7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 - 41 -第7章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 - 42 -7.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 42 -7.1.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42 -7.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成分和工作流程............................................................ - 42 -7.2 存储管理.................................................................................................................... - 42 -7.2.1 物理存储介质简介........................................................................................ - 42 -7.2.3 缓冲区管理.................................................................................................... - 43 -7.2.4 数据字典........................................................................................................ - 43 -7.2.5 索引结构........................................................................................................ - 43 -7.3 查询处理.................................................................................................................... - 44 -7.3.1 查询处理概述................................................................................................ - 44 -7.3.2 查询执行........................................................................................................ - 44 -7.3.3 查询优化........................................................................................................ - 44 -7.4 事务管理.................................................................................................................... - 45 -7.4.2 故障恢复........................................................................................................ - 45 -7.4.3 并发控制........................................................................................................ - 46 -第8章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性.............................................................................. - 46 -8.1 概述............................................................................................................................ - 46 -8.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 46 -8.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 46 -8.2.2 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技术............................................................................ - 47 -8.2.3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查询处理........................................................................ - 47 -8.2.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 - 47 -8.2.5 分布式恢复.................................................................................................... - 48 -8.3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体系结构...................................................................... - 48 -8.3.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 48 -8.3.2 面向WEB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 - 48 -8.3.3 面向WEB应用的软件开发............................................................................ - 48 -8.4 安全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安全性............................................................................ - 49 -8.4.1 数据安全性问题概述.................................................................................... - 49 -8.4.2 基于授予收回权限的自主访问控制............................................................ - 50 -8.4.3 多级安全性的强制访问控制........................................................................ - 50 -8.4.4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 - 50 -8.4.5 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 - 50 -8.4.6 加密................................................................................................................ - 51 -8.4.7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 51 -第9章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51 -9.1 对象及对象-关系数据库.......................................................................................... - 51 -9.1.1 面向对象数据库基本概念............................................................................ - 51 -9.1.2 对象数据库标准、语言和设计.................................................................... - 52 -9.1.3 对象-关系数据库模型.................................................................................. - 52 -9.2 几种应用数据库系统................................................................................................ - 52 -9.2.1 主动数据库.................................................................................................... - 52 -9.2.2 移动数据库.................................................................................................... - 52 -9.2.3 多媒体数据库................................................................................................ - 52 -9.3 数据仓库.................................................................................................................... - 52 -9.3.1 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 - 53 -9.3.2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 - 53 -9.3.3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 53 -9.4 数据挖掘.................................................................................................................... - 53 -9.4.1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 54 -9.4.2 关联分析........................................................................................................ - 54 -9.4.3 分类和聚类.................................................................................................... - 54 -第1章数据库原理概述1.1 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1.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1.信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三.doc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三2017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三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5.1关系数据库:按照二维表格组织和存储的相互关联的关系(表)的集合。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
5.2主码约束:惟一性;最小性,不能取空值,并且取值要唯一外码约束:如果两个关系R和S,X是R的属性或属性组,且X 不是R的码,但X是S的码,则称X是R的外码。
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的值。
5.3逻辑设计的内容:定义和描述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完整性等目的:得到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库模式。
步聚:ER图转化关系模式;优化关系模式;数据完整性设计;外模式设计5.4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由模式名、属性、完整性约束组成,关系是一个表中记录的集合,关注和强调的是值(模式实例)的集合,也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状态的反映。
5.5关系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对关系所满足条件的定义。
作用:限定和检查数据库所含实例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静态:主码、外码、域(用户定义);动态:基于业务规则5.6伪传递规则:X-Y,YW-Z,则XW-Z成立。
5.7规范化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范式,即关系模式满足的条件,它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指南,也是衡量关系模式设计优劣的标准。
目的:消除数据冗余及避免操作异常,基本过程:对关系进行分解。
一个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分解(投影)方法可转换成多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个过程叫规范化。
5.81NF:R的每一属性均不可再分;2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
在1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3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只依赖于主码。
在2上消除非主属对主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5.9ER模型转换关系模型:实体集转为同名关系;联系转为一个关系,各实体集的码及联系的属性转为关系的属性(1:1均可、1:n取n、m:n取集);合并具有相同码的关系。
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技术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技术知识点归纳1、定义:系统规划与分析是面向将要开发的DBAS,通过了解用户实际需求,明确该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并从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的角度,确定系统中数据库软件的功能、性能范围;2、系统规划与定义包括:(1) 任务陈述:描述所要开发的DBAS的总体目标;(2) 确定任务目标;(3) 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4) 确定用户视图;1、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四方面:(1) 经济可行性: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DBAS的成本主要包括:A、软硬件购置费用;B、系统开发费用;C、系统安装、运行、维护费用。
(2) 技术可行性:是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对系统软件、硬件、技术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建议;A、硬件可行性研究是分析DBAS的硬件平台环境和设置;B、软件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可用的DBMS和操作系统的选型评估,对中间件和开发环境的选型建议,对DBAS开发模式和编程语言的建议;C、技术方案的选择是根据系统技术需求,提出DBAS 可能采用的合理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3) 操作可行性:是论证是否具备DBAS开发所需的各类人员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工作环境等,以及为支持DBAS开发如何去改进加强这几方面资源。
(4) 开发方案选择:目的是提出并评价实现系统的各种开发方案,从中选出一种适用于DBAS软件的开发方案;1、项目规划是项目管理者对资源、成本和进度做出合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DBAS项目开发计划。
2、项目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2) 根据DBAS软件开发模型,分解和定义整个项目包括的工作活动和任务;(3) 估算完成该项目的规模和所需各种资源;(4) 制定合理的DBAS项目计划3、项目规划的结果应形成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计划文档,即项目计划书。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及易错点总结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总结1、DBMS功能:|-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操纵功能(DML)|-数据库运行管理和控制功能(建立、运行、维护、安全性、完整性、并发访问、数据恢复)|-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导入、数据转换、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库重组织、性能监视)2、DBMS查询处理器的功能模块:DML编译器、DDL编译器、嵌入式DML预编译器、查询执行引擎3、存储管理器的功能模块:权限和完整性管理、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4、软件生命周期: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5、DBAS生命周期: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与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规划与分析|-系统规划与定义:任务陈述、确定任务目标、确定范围和边界(做什么、什么不做、做到什么程度)、确定用户视图|-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对系统软件、硬件、技术方案做出评估和选择建议)、经济可行性(分析成本及收益)、操作可行性、开发方案选择|-项目规划: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根据系统规划与定义的工作内容,具体说明项目的最终产品及期望的时间、成本、质量目标;定义整个项目包括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估算完成该项目的规模及所需的各种资源;制定合理的DBAS项目规划,包括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预测和监控方案|-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从对数据组织与存储的设计角度,辨识应用领域所管理的各类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与数据处理需求分析结果一起,组成数据字典,形成“数据规范说明书”|-数据处理需求分析:从数据访问和处理的角度,明确对各类数据项所需进行的数据访问操作,分析结果可以表示成DFD,也可表示成事务规范(事务名称、事务描述、事务所访问的数据项、事务用户)|-业务规划需求分析:反映应用程序的功能、性能需求,为后续系统设计阶段的应用程序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性能需求分析:数据操作响应时间(从请求到返回结果)、系统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事务或数据查询的数量,TPS每秒事务数)、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量、每TPS 代价值(系统性价比)|-存储需求分析:数据库初始大小、数据增长速度|-安全性需求分析:DBAS安全性级别(一般为C级,军政部门为B级)、各类用户的视图和视图访问权限、DBAS应有的保护口令机制或其他安全认证机制|-备份和恢复需求分析:备份数据库的时间和周期、备份方式|-系统设计|-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依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结果,分析辩识需要组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类应用领域对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联关系,并采用概念数据模型表示出来,得到独立于具体DBMS的数据库概念模型(E-R图,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步骤:选择局部应用-分析设计各个ER图-局部ER图合并)|-系统总体设计:一个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复杂系统,采用自上向下、由简到繁、逐步求精的设计原则。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一1.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载体;信息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内涵。
2.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满足三条件: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易于人们理解;易于计算机实现三个组成要素:数据结构(静态,数据对象本身结构及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对数据对象操作及操作规则的集合)和完整性约束(语义约束:数据模型、数据内部及之间联系)3.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外模式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也称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或用户视图。
内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也称为物理模式或存储模式。
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像关系,使得应用程序不必随之修改,从而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随之改变,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4.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共享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包括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程序。
5. 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与控制、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DBMS包括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查询处理器实现面向用户的查询分析处理和优化功能。
存储管理器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应用数据的接口。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4级-数据库原理
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对数据进行追加、插入、删除、检索等操纵
数据库运行控制:(Data Control Language,DCL)
A.安全性控制B.完整性控制C.并发控制D.数据库恢 复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
2、数据库
Data Base
(1)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库是存在于计 算机存储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文件组成的统一体,
是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2)数据库是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库中的数 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的,这种结构化形式实质上就是数 据库的数据模型,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3)数据库是相关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既有某特定应 用领域涉及的各种基本数据,也有反映这些数据之间联系的 数据,也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之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四级数据库原理
汉方科技
课程介绍
1.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2.掌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主要 数据模型。 3.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4.深入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语言(重点)。 5.深入理解关系数据理论,掌握数据库分析 与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难点) 6.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库 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运用) 7.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汉方科技
知识模块
基础篇
第01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第02章:数据模型及体系结构 第03章:关系型数据库理论
设计篇
第04章:数据库系统设计概述 第05章:数据库系统需求分析 第06章:数据库系统概念设计 第07章:数据库系统逻辑设计 第08章:数据库系统物理设计
201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共73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工程师》第一章引论1、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划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技术(IT)。
1.1 基本概念1.1.1 信息与数据1、信息、物质、能量是组成客观世界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2、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的自然属性。
3、数据(Data)--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不同的物理符号体现出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
4、信息与数据间存在固有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
信息则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数据的内涵,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5、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收集、组织、存储,进而从已数据出发,抽取或推导出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了新的信息。
6、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指对数据的分类、收集、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业务的重要环节。
7、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的区别在于,数据处理除了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外,还可通过数据管理得到的数据进一步深加工,从中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
1.1.2 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DB,DataBase)--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3、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DBS一般分成三个层次:(1)计算机硬件平台;(2)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3)用户;在不引起混淆和歧义的情况下,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库原理概论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DB)是按一定结构组织并可以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可共享的大量相关联数据的集合,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型,并可为在一定组织范围内的各种用户所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定义、操作、管理、构建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是数据库和用户之间的一个接口,并为不同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库提供便利。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文件系统面向个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2.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生命周期1.项目规划阶段①系统调查,对应用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画出层次图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
②可行性分析,从技术、经济、效益、法律等方面对建立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讨论。
③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总目标,并对应用单位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在得到决策部门授权后,即进入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工作。
2.需求分析阶段①数据需求分析②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处理需求分析、业务规则需求分析)③性能需求分析(数据操作响应时间或数据访问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每秒TPS代价值)④其他需求分析(存储需求分析、安全性需求分析、备份和恢复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①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型。
常用的数据库抽象方法是“聚集”、“概括”。
聚集:将若干个对象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组合成一个新的对象。
概括:将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对象抽象成更高一层意义上的对象。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知识点:DBAS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知识点:DBAS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工程师》知识点:DBAS
DBAS软件组成
1、数据库应用软件在内部可看作由一系列软件模块/子系统组成,这些模块/子系统可分成两类:
(1)与数据访问有关的数据库事务模块: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数据库事务方式直接对数据库中的各类应用数据进行操作,模块粒度较小;
(2)与数据访问无直接关联的应用模块:在许多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应用系统中,对数据库的访问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其他功能则与数据库访问无直接关系,这部分模块粒度可以比较大。
2、DBAS设计开发的硬件方面:主要涉及根据系统的功能、性能、存储等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并与开发好的DBAS 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组成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DBAS生命周期模型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
(1)参照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等5个基本活动组成;
(2)将快速原形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开发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许渐进、迭代地开发DBAS;
(3)根据DBAS的软件组成和各自功能,细化DBAS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引入了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数据访问与处理设计、应用设计三条设计主线,分别用于设计DBAS中的数据库、数据库事务和应用程序;
将DBAS设计阶段细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的设计内容又涵盖了三条设计主线。
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笔记归纳
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笔记归纳
计算机等考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笔记归纳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 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户利用DDL定义数据库对象的三级模式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结构特征。
(2) 数据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用户利用DML对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或更新;
(3) 数据库运行管理和控制功能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1.5.2 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
1、 DBS可分为用户、人机交互界面、DBMS和磁盘四个层次;
2、用户可分为四类:数据库管理员DBA;专业用户;应用程序员;终端用户;
3、 DBMS可分为两部份:
(1) 查询处理器:面向用户查询请求;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DML编译器、嵌入式DML的预编译器、DDL编译器、查询执行引擎;
(2) 存储管理器:面向数据存储访问,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权限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沖区管理器;
4、磁盘存储的'类型:
(1) 以数据库文件方式存储的应用数据;
(2) 数据字典;
(3) 为提高查询速度而设置的数据库引擎;
(4) DMS运行时的统计分析数据;
(5) 日志信息。
四级操作系统原理_考试真题复习资料_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局部1.操作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外存储器,以及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软件系统:各种程序和数据软件系统又分为:应用软件,支撑软件〔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器〕集中了资源管理功能和控制程序执行功能的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2.操作系统的任务: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向用户提供各种效劳功能〔一方面向程序开发和设计人员提供高效的程序设计接口二向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提供接口〕3.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共享,随机4。
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设备管理,用户接口5.操作系统的开展1.手工制作2.早期批处理3.多道批处理4.分时系统6.UNI*系统C语言编写,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树形文件系统7.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20世纪70年代微软MS DOS 单用户单任务1984年苹果操作系统1992 微软交互式操作系统WINDOWS 3.11995 window951991 linu* linu*遵循UNI*标准POSI* 继承UNI*全部优点8.安卓系统操作系统分类1.按用户界面的使用环境和功能特征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随后的开展多了个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特点成批处理。
目标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作业吞吐率高〔单位时间计算机系统处理作业的个数〕缺点: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重点1.1一般指令和特权指令运行模式:用户模式,特权模式为用户效劳的用户模式称作为目态为系统专用的特权模式称为管态机器指令划分为一般指令和特权指令特权指令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停机指令〕1.2 SPOOLing多道程序的根本思想是在存中同时保持多大作业,主机可以以交替方式同时处理多个作业分时系统设计思想: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为假设干个小片段称为时间片特点: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及时响应用户输入的交互命令,用来衡量系统及时响应的指标是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越好实时系统是使计算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主要目标在严格时间围,对外部请求作出反响,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几个方面的能力1实时时钟管理2.过载防护3.高可靠性嵌入式操作系统高可靠性,实时性,占有资源少,智能化能源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管理1 文件的存取方式依赖于文件的物理结构,存放文件设备的物理特征。
2 文件系统实现的文件按名存取是通过文件目录查找完成的。
3 在成功执行打开文件系统调用时,系统返回用户一个文件描述符。
4 在对磁盘访问时,优化寻道时间可以显著改善磁盘读写性能。
5 快表的另一个名称是TLB,当切换进程时,要刷新快表。
快表的内容是页表的一部分。
快表存放在高速缓存中,对快表的查询是按内容并行进行的。
6 文件控制块必须保存的信息有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时间,磁盘块起始地址。
7 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记录顺序一致的物理结构叫顺序结构。
8 提高文件系统性能:块高速缓存,磁盘驱动调度,目录项分解法,引入当前目录,采用相对路径文件名。
9 打开文件时不需填写文件读写方式。
10 直接索引启动磁盘一次,一级索引启动磁盘2次,二级索引启动磁盘3次。
11 寻道时间最能影响磁盘读写功能,调度时间不会影响磁盘的读写功能。
12 FAT文件系统是windows支持的文件系统,FAT指的是文件分配表,FAT16是指系统中用16表示簇号。
FAT文件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是连接结构。
13 文件储存空间的分配单位通常是数据块。
14 必须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至少包含文件名和文件物理存储地址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FCB)15 扫描算法SCAN又称电梯算法。
16 UNIX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系统空闲去管理通常是成组链接法。
17 FAT32采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链接结构。
18 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存取的只有索引结构(易于文件扩展)和连接结构,索引结构包括多级索引结构。
19 提高检索速度和节省储存空间的方法有软连接。
20 从用户角度看,文件控制块FCB最重要的字段是文件名。
21 文件的逻辑结构(操作系统提供用户使用的文件组织形式)有流式结构和记录结构。
22 使用文件系统时,显式的进行open(操作),目的是将文件控制块读入内存。
Close操作目的是将文件控制块写入磁盘或缓存。
23 平均寻道时间短但容易引发饥饿现象的是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
24 在多级目录的文件系统中,用户对文件的首次访问通常都给出文件的路径名,之后对文件的访问通常使用文件描述符。
25 文件存取控制与保护的方法有存取控制矩阵,用户权限表,口令或密码。
26 从用户角度看,建立文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文件按名存取。
27 文件的物理结构有索引结构,顺序结构(磁带机最适合),链接结构,I节点结构。
28 优化设备分配方案与改善磁盘读写速度无关。
29 树形目录的优点有:加快目录的检索速度,解决了重名的问题(用户角度看主要目标),便于实现文件共享。
30 文件储存空间的管理方法有空闲块表,空闲块链表,位示图,成组链接法。
31 用户无法创建根目录,只有在操作系统格式化时创建。
32 文件大小,创建时间,拥有者,文件访问权限,文件逻辑结构信息,文件物理结构信息,文件使用信息,文件管理信息。
33 逻辑块号到磁盘块号的转换是由物理结构决定的。
34 若磁头向磁道顺序增加的方向移动,采用电梯调度,首先升序访问比磁头当前位置大的道,再降序访问比当前位置小的道。
采用最短寻道优先调度方法,首先找磁头当前位置最近的道,然后次之。
35 按照文件的额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36 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权限是755,可读(4)可执行(1)可写(2)不可写(0)37 链接结构的特点是使用指针表示文件中各个记录的关联。
(存取速度慢,不适于随机存取,存储碎片少,有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38 物理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
39 按照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系统文件,程序库文件,用户文件。
40 将磁盘块的地址放在一个一张表里,则为索引结构。
(磁盘利用率低)41 按照文件的保护方式可分为只读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按照存放时限可分为永久文件,临时文件和档案文件。
42 随着不断的创建和删除文件,顺序结构能导致产生磁盘碎片。
(支持连续和随机存取,查找速度快,文件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转换简单)43 读写硬盘时数据传输花费时间最短。
44 外储存设备存取大致过程有读状态-置数据-置地址-置控制-再读状态45 先来先服务按照请求序列访问46 构成文件的基本单位是信息项。
47 创建文件时无需检查存取权限,读写文件时需要。
48 磁盘上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存取方式有连续结构(随机,顺序存取方式),链接(顺序存取方式),索引(随机顺序存取方式)。
49 完成打开文件操作时必须指定文件打开方式。
50 特殊文件通常与设备驱动程序紧密相关,Linux的EXT2文件系统区分大小写。
系统文件之允许用户通过系统调用。
目录文件属于系统文件。
51 通常二进制可执行文件采用的逻辑结构为流式结构。
死锁1 死锁产生的原因有:系统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当,进程推进顺序不对。
2 存在一个安全序列则为安全状态,如果不存在安全序列则为不安全状态。
安全状态不会发生死锁,不安全状态一定会发生死锁。
不安全状态不一定为死锁状态。
3 解除死锁的方法有:剥夺某些进程所占有资源,撤销某些进程,重新启动程序。
4 进程出现饥饿是指进程的优先度较低而长时间得不到调度。
5 银行家算法实现的是死锁避免算法。
6 死锁定理的描述是指当且仅当当前状态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化简的。
7 预防死锁的策略有:可以向输出缓冲区写数据,一次分配所有资源,有序分配资源,剥夺其他进程的资源。
8 形成死锁的必要条件有资源互斥使用,部分分配资源,已分配资源不可掠夺,资源申请形成环路。
9 对于系统中独占设备,为预防出现死锁,最佳的分配策略是静态分配,分配时加锁。
10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无法推进下去。
相关进程进入阻塞且不可唤醒。
11 活锁是指任务没有被阻塞且可以调度。
活锁的实体在不断的改变形态,而死锁的实体形态是在等待。
活锁可以自行解开而死锁却不行。
12 允许发生死锁,通过定时运行资源分析程序并报告是否有死锁的方法为死锁检测。
13 死锁解除的方法有资源剥夺法,撤销进程法,进程回退法。
14 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相当于消除请求与保持条件。
设置黄色网格缓冲区,可以退出道路相当于消除不可剥夺条件。
立交桥消除互斥条件。
单向行驶消除循环等待。
I/O章节1设备表:建立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中的对应关系2设备缓冲技术:协调吞吐速度相差很大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工作3提高系统文件性能的方法有:块高速缓存,磁盘驱动调度,目录项分解法。
4设备与CPU之间数据传送和控制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通道控制方式。
5 在I/O管理中,缓冲池管理中着重关注实现进程访问缓冲区的同步。
6 I/O软件的层次结构有:用户应用层,设备独立层,设备驱动层,中断处理层。
7 磁盘,磁带通常被分为块设备,键盘,终端,打印机被分为字符设备。
8 不同的I/O设备可以并行工作。
9 输出设备返回“准备就绪”则说明输出缓冲区已空,可以向输出缓冲区写数据。
10 设备分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设备固有属性,设备分配算法,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的独立性。
11 磁盘通常的I/O控制主要采用DMA方法。
12 设备分配的主要数据结构及顺序:系统设备表,设备控制表,控制器控制表。
13 高速缓存不是缓冲的一种。
缓冲区有单缓冲区,双缓冲区,缓冲池。
14 通道类型有:数据选择通道,字节多路通道,数组多路通道。
15键盘盘通常的I/O控制主要采用中断方式。
16 SPOOLing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有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17 设置设备管理功能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的使用。
18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利用输入/输出/询问指令测试一台设备的忙闲状态,并根据忙闲的状态来决定是否继续询问。
19 计算机的I/O系统硬件结构主要包括:适配器和接口设备,设备控制器,设备硬件。
20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有: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提高设备并发度)以及实现设备的独立性。
21 中断控制方式:在CPU启动外设后不用去查询其工作状态,可继续执行主程序。
22 计算机I/O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与设备无关的操作系统软件,用户级软件。
23 DMA方式:控制器从CPU直接接管对总线的控制,数据交换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和I/O设备之间运行。
24 “饥饿”:相关进程没有阻塞,但调度被无限推后。
25 通道控制方式:一个独立与CPU的专门I/O控制的处理机,有自己的通道命令,可由CPU 执行相应的指令来启动通道,操作结束时向CPU发送中断信号。
26 内存属于可重用资源。
读操作时也为共享资源,写操作时为临界资源。
27 时钟中断属于不可重用资源。
28 设备分配策略包括先来先服务,高优先级优先。
29 在I/O软件的层次中,设备无关软件层实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设备无关的逻辑块,对设备进行统一命名,对不同速度的设备采用缓冲区来匹配,向用户报告出错处理情况,提供一致的系统调用。
30 中断控制方式需要中断控制器,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设备控制器。
31 设备直接控制需要设备状态寄存器,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设备控制寄存器,设备数据缓冲区,地址译码器。
32 DMA控制方式需要DMA控制器和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33 通道控制方式需要通道控制器,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设备控制器,通道程序代码,。
34 外存设备控制器可以连接光盘,磁盘,磁带。
并发与同步1 一个进程等待另一个进程向它发送信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步关系(并发的进程共享同一个变量)。
2 empty信号量表明空闲资源数,full信号量表明是满的资源数目,mutex信号量用于实现互斥访问初始值为1。
3 P(S)将信号量S的值减一,当S<0时进程置入等待状态,否则继续执行(S>=0)。
V(S)将信号量S的值加一,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4 管程是一种同步机制,引入管程是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管程是将共享变量和对共享变量的操作封装在一起。
5 P,V操作可以实现进程的同步,互斥和前趋关系。
6 已满的邮件槽发送进程不能再申请互斥锁。
7 先来先服务是不可以抢占的调度算法。
8 TS指令实现互斥的算法是测试锁变量的值,如为1,不断重复测试变量的值;如为0,则立刻将锁变量测值置为1,进入临界区,退出临界区时将锁变量的值测试值设为0(检查是否可以进入临界区)。
9 当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且需要相互通信时,共享内存可以高效的共享大量信息。
10 生产者往缓冲区放产品时需要使用P操作确保缓冲区有空闲槽。
11 对信号量有四种操作初始化,P(等信号),V(发信号),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