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合集下载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20 分)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资本积聚是指()A、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B、个别资本靠吞并其它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C、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D、个别资本靠组织股份公司来扩大资本规模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A、资本家腰包里掏出来的B、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C、工人前一生产过程所创造的D、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通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预付资本5、假定出现Ⅰ(1600V+1600m)>Ⅱ3000C,这时社会资本()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状态中进行6、资本流通的公式是()A、G—GB、W—WC、W—G—WD、G—W—G′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A、劳动者B、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C、劳动对象D、生产什么8、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因为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B、是劳动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值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10、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1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C、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1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B、不变资本的产物C、可变资本的产物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提高为条件A、个别劳动生产率B、社会劳动生产率C、部门劳动生产率D、资本有机构成1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所有权的垄断C、土地的等级差别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15、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A、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B、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C、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实现的剩余价值D、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实现的价值16、《资本论》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在()A、第一卷B、第四卷C、第三卷D、第二卷17、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商品价值等于()A、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B、旧价值+新价值C、旧价值+剩余价值D、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剩余价值18、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都有使用价值C、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有价值D、价格的变化都反映价值的变化19、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A、不能比较B、在创造价值的数量上没有区别C、前者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后者D、后者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前者2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工作日D、个别劳动时间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10 分)1、《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A.本质B.规律C.运行机制D.全部矛盾【参考答案】A2.资本是不断地在运动中的,它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这种价值增值规律是()。

A.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B.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C.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D.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律【参考答案】B3.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

其中,购买阶段的资本职能是()。

A.生产职能B.货币职能C.流通职能D.支付职能【参考答案】B4.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表明()。

A.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要条件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资本主义工资制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参考答案】ABCD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揭示了()。

A.价值增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生产规律D.资本主义再生产规律【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参考答案】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则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2.如何理解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参考答案】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这是因为:第一,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资本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第二,在资本循环中,资本要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并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第三,资本循环顺利实现的条件,也就是资本周转顺利实现的条件。

资本论 作业、复习题

资本论  作业、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作业及复习题一、作业1、如何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答: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所述:“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即,《资本论》研究的对象,一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二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交换关系。

研究对象侧重是生产关系。

2、谈谈你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答: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③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关系。

④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三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

⑤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3、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盛行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时期。

在生产技术改进缓慢的情况下,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4、“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

这样,它才为工业⑤资本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

如何理解这段话?答:这段话的意思说,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时期,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彻底剥夺了农村居民生产,使所有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都成为了商品,这才形成了巨大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

《资本论》选读重点问答题

《资本论》选读重点问答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思考题导言思考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资本论》的方法。

3.《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4.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作为《资本论》研究起点的商品?(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从商品开始?)2.什么是商品?怎样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马克思是怎样分析商品使用价值的?3.马克思是怎样从交换价值这一现象出发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价值的秘密的?4.商品的价值实体是什么?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5.什么是劳动生产力?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同商品使用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存在什么关系?6.什么是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两因素的关系怎样?7.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8.为什么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的对立运动来源于劳动二重性?9.什么是价值形式?价值表现两极的规定性是什么?10.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辩证关系怎样?11.商品价值是如何通过价值形式得到表现的?12.等价形式有哪些特点?分析等价形式有什么重大意义?13.商品内在矛盾是如何通过价值形式而表现为两个商品的外部对立的?页脚内容114.为什么商品的相对价值量不能完全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15.商品形式如何掩盖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和根源是什么?)16.什么是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在商品上的表现怎样掩盖了生产者的社会关系?17.试从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18.怎样理解价值这个范畴?19.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怎样形成的?20.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2章复习思考题1.第2章与第1章第3节的关系怎样?2.商品交换要具备什么条件?3.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什么决定的?4.如何理解交换过程的矛盾?它同商品内在矛盾的关系怎样?5.为什么说“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6.为什么说“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第3章复习思考题1.概述货币的五种职能以及五种职能之间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关系。

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复习题在以下四种理论中,哪一种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论述的内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A.资本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所吸收请简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请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请简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如何运用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请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基础,阐述你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为什么?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者不如悦之者。

”)答案:C.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此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但并非孔子的话,而是其弟子子贡所说。

)答案:D.法制(法制是法家的主要思想,而不是《论语》的主要思想。

)请填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外表恭敬而没有礼仪的约束,就会显得劳累不堪;如果只是谨慎而没有礼仪的约束,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如果只是勇敢而没有礼仪的约束,就会显得悖乱无章;如果只是直率而没有礼仪的约束,就会显得尖刻伤人。

答案: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请填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一切,看待一切都比较达观,所以显得坦荡荡;而小人总是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一点点失误,所以总是忧愁烦恼,显得长戚戚。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答案:“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

也就是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和谐为重,不要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资本论〉选读》习题集和答案(完整版)

《〈资本论〉选读》习题集和答案(完整版)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 D.互利、互惠关系
30.必要劳动时间是
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 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
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
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 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
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 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
32.商品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
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
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
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 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
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
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
14.为什么说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内容及理论结构。

(完整word版)《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完整word版)《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G'-- D.WG-W'-- C.GG-W- B.WW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资本论选读期末复习资料

资本论选读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从个别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运动过程体现出来的基本关系1.在货币资本循环中G、P、W’的一般职能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职能。

货币资本循环:G — W(A/Pm)…P … W' — G'只有从G——W作为资本循环的一个阶段考察,G才是货币资本。

G——W从形式上说不过是一个价值从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它之所以能成为具有确定职能的一个阶段,只是由于它的物质内容,即货币所购买到的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性质:它们不是消费品,而是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G——W(A/PM)一方面表示一种质的关系,那就是一定额货币成在性质上互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另一方面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那就是这个货币额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必须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在数量上互相适应。

如果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不能在数量上互相适应,那么就有一部分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

这个阶段一经完成,买者就不仅支配了生产的人和物的因素,而且支配了一个比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量来得更大的劳动量。

因此他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物品的价值会大于各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即生产出生出剩余价值。

所以,在货币资本形式上预付的价值,现在是处在生产资本形式中,即处在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力的实物形式中。

资本价值取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后,就不能继续流通,只能进入生产消费,即进入资本的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执行的职能是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是一般的生产职能。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这样结合起来的:一方面,在生产之前,劳动者作为自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作为商品而存在。

另一方面,它们是在作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价值的一种存在形式即生产形式时,才结合起来。

结合的结果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化成一个超过它们价值的产品量,即包含剩余价值。

正是这样一种结合方式,使生产职能同时成为资本职能。

商品能执行资本职能,只是由于它在流通开始以前,已取得资本性质。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精品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精品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未经校对,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简答题:1、马克思怎样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的论断,阐述了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产生?答:一、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决定了交换过程通过交换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彼此让渡自己的商品,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以实现。

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推动货币产生。

如甲商品拥有者想同乙交换商品,而乙却想同丙交换商品,这就产生了矛盾。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起初没有固定的商品作为交换手段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由金和银商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就形成了货币。

三、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具有价值,可分割,便于发挥货币职能,因而金银商品最适合充当货币。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答:一、含义:这是因为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

即从货币的性质来说,它是一般等价物或商品价值的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另一方面货币具有量的有限,即货币量少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

货币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

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货币二重性矛盾的原理,分析人们储蓄存款心理。

货币的主要方面是货币量的有限性。

人们的收入少,不能如愿地购买所需的东西,就不得不贮藏货币。

或者预期收入达不到预期支出,也会迫使人们贮藏货币。

因此,人们收入增加,是缓和货币二重性矛盾的关键。

3、怎样理解价值规律的两重含义?价值规律的核心是什么?答:两重含义:一是就同行业的各企业来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之间按其价值量等价交换。

二是就不同行业各个生产部门来说,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要由合乎比例的生产这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决定,从而使这种商品的生产合乎比例。

价值规律的核心是制约或节省劳动耗费面实现效益。

4、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和形式是什么?怎样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答: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是市场竞争;价值规律贯彻的形式是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 量商品A =y 量商品B 是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A.G W G --B.W G W --C.G W G '--D.W G W '--22.商品价格由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20 分)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资本积聚是指()A、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B、个别资本靠吞并其它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C、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D、个别资本靠组织股份公司来扩大资本规模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A、资本家腰包里掏出来的B、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C、工人前一生产过程所创造的D、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通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预付资本5、假定出现Ⅰ(1600V+1600m)>Ⅱ3000C,这时社会资本()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状态中进行6、资本流通的公式是()A、G—GB、W—WC、W—G—WD、G—W—G′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A、劳动者B、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C、劳动对象D、生产什么8、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因为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B、是劳动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值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10、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1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C、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1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B、不变资本的产物C、可变资本的产物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提高为条件A、个别劳动生产率B、社会劳动生产率C、部门劳动生产率D、资本有机构成1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所有权的垄断C、土地的等级差别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15、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A、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B、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C、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实现的剩余价值D、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实现的价值16、《资本论》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在()A、第一卷B、第四卷C、第三卷D、第二卷17、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商品价值等于()A、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B、旧价值+新价值C、旧价值+剩余价值D、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剩余价值18、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都有使用价值C、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有价值D、价格的变化都反映价值的变化19、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A、不能比较B、在创造价值的数量上没有区别C、前者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后者D、后者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前者2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工作日D、个别劳动时间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10 分)1、《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 D.W-GW'--G'GWW- B.WG-- C.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G'-- D.WG-W'-- C.GG-W- B.WW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大学资本论选学考试试题

大学资本论选学考试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资本论》选读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商品的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__,与这一劳动生产率成__(B)A.正比正比B.正比反比C.反比反比D.反比正比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A)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贮藏手段C.流通手段世界货币D.流通手段贮藏手段3.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C)A.剩余价值B.生产力水平C.资本积累D.剥削手段4.具体劳动生产出的是( D)A.价值B.商品C.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5.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 A)的转化形式。

A.价值、价格B.价值、使用价值C.价格、使用价值D.价值、质量二、判断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2.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3.工作日的可变量,工作日的长短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4.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会消失,但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石金银。

(√)三.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一切商品都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表现和衡量自己的价值。

2.具体劳动: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

3.相对剩余价值:我们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地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4.资本有机构成:四.解答题1.货币价值尺度和货币价格标准有什么区别?(1)代表内容不同: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当作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是当作一个确定的金属重量。

(2)作用不同:作为价值尺度,它把不同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各种价格,转化为想象的金属;作为价格标准,计量这些金的量。

(3)计量的对象不同:价值尺度时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是以一个确定的金量为单位来计量表现各种商品价值的不同的金属本身,而不是计量这些不同金量的价值。

资本论复习资料讲解

资本论复习资料讲解

资本论复习资料讲解《资本论》选读期末总复习一、不定项选择题1、“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其意思是说()A.评价资本家和地主不要带有主观色彩B.地主和资本家是天生的剥削者C.地主和资本家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体现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然人2、“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决定C.个别劳动量等于社会必要量的单个商品是该种商品社会价值量大小的样品D.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实际上也是该种商品的平均价值量3、“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那是因为()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的交换价值量要由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共同决定D.影响交换双方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劳动生产率变动是不一致的4、“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这里所说的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是指私人劳动的()A.社会有用性和社会均等性B.社会多质性和社会平等性C.社会交换性和社会变动性D.社会公平性和互利性5、“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是指()A.金和银不适合同时充当价值尺度B.衡量商品价格的尺度应该是同一的C.货币不能同时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D.货币不能同时表示多种水平的价值6、“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贮藏者”,意思包括()A.货币贮藏者和资本家都具有绝对的致富欲B.货币贮藏者不知道货币退出流通本身不会自行增殖C.资本家知道资本只有不断投入流通才会发生价值增殖D.资本家通过不断把货币投入流通实现价值的无休止增殖7、“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都能得到利益,但在交换价值上双方都不能得到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

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

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

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

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

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答:(1)应当首先明确资本总公式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总公式的矛盾是直接从资本流通形式上看的矛盾,如果从资本运动的全程或实质上看,货币羽化为资本,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不仅不与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反而是这些规律的应用。

(2)所谓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集中到一点,就是价值性质的规律即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而表现在流通上就是等价交换的规律。

(3)按照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商品流通领域本来是由等价交换规律支配的,但是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却使原有的价值G羽化为G’,即增殖了的价值,这是和等价交换规律相矛盾的。

6.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答:(1)价值既然是由劳动形成的,它的量的大小就是由劳动量的多少即劳动时间长短决定的,但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劳动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亦然。

7.试述“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

答:(1)商品怎样成为货币。

商品是通过交换过程成为货币的,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商品是由用于劳动的产品,商品占有着的商品对他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对别人却有这样的使用价值,为了获得对他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他会用自己的商品去换取别人的商品。

在交换过程中,商品本身就充当了货币的作用,成为一般等价物,它也就在交换过程中转化为货币。

(2)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因为商品本性潜伏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内在矛盾,同一交换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一切商品所有者既是个人过程又是一般社会过程,因此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使商品生产处于困难的境地,随着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潜伏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发展起来,为了交易需要这一对立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来解决商品和一般等价物的矛盾,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知道由于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性而最终取得这个形式为止,商品就在统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

(3)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对每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每个别的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因而他的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他们只有使他们的商品同任何另外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才能使他们的商品作为价值,从而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

因此只有社会的行动才能使一个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

因此,一切商品使一个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

通过这个W来全面表现他们的价值,于是这个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

由于这个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独特的社会职能,商品就成为货币。

这种商品的自然形式成为社会公式的等价形式,他的特殊社会职能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

8.“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金银天生不是货币。

金银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前就已经作为两种金属存在在世界上。

金银作为自然物质,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比如可以制作工艺品等。

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能一般的普通商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所以金银并不是天生就是货币。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具有货币即价值适当的表现形式:分成的每一分都是均质的,能抽象的等同人类劳动,差别只有量的产别,能随意分割、合并,所以金银自然而然就是货币,即货币天然是金银。

9.“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答:(1)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其量的大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这就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

(2)但是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生产商品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价值却不能直接由劳动时间表现,而必须在商品交换中采取物的形式。

货币就是表现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它把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量,表现为它这个一般等价物的同名量上。

11.“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开辟道路。

”这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有什么现实意义?答:句子解释:(1)商品价格既然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值,而且还取决于货币的价值。

(2)商品价格既然取决于商品与货币的价值比例,在市场上商品是代表供给,货币是代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因而商品价格的高低还受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动、不一致的。

因此,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

(3)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就是价值的规则或规律,它是在价格与价值量不一致中,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作为其波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现实意义:(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对商品流通也有调节作用。

(2)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促进企业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优胜劣汰。

(4)促使商品生产者诚信经营。

12.怎样理解“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答:(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第一,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第二,不等价交换同样不产生剩余价值;第三,即使在交换中加进一些不相关的东西,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可见,无论是等价物交换或者不等价物交换,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产生离不开流通。

流通中商品所有者全部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就只剩下商品所有者和它商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商品的价值量。

但是由此不会产生出超过这个价值量的余额。

(3)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3.“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答:(1)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性质是由劳动资料,尤其是机械性的劳动资料的发展水平、性质决定的。

因此,劳动资料对判断经济时代起测量器作用,更是判断标准。

(3)由于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14.“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答:(1)“一定点”是指劳动者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

(2)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3)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过程必然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3)劳动过程的实质在于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而劳动只是在生产使用价值所耗费的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限度内才被计算。

劳动力应该在正常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且劳动力具有本身的正常性质,都满足才能算是劳动过程的有用劳动。

(4)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劳动力价值这一必要劳动时间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5)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