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知觉、注意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处理和运用信息,以及这些心理过程背后的神经基础。
以下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它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可以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外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如听某个声音或看某个物体;内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内心活动的关注,如思考某个问题或回忆某个经历。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任务的难度、个体的兴趣和情绪等。
二、记忆:记忆是指保存和再现信息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暂时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长时记忆是相对永久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检索是将存储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
记忆的效应有很多种,如串联效应、相似性效应和情境依赖效应等。
三、知觉: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后,会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知觉过程中存在很多错觉现象,如视觉上的错觉、听觉上的错觉和触觉上的错觉等。
四、概念:概念是指对事物的一般性的思维表达。
它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概念可以分为原型概念和概括概念。
原型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典型代表的认知,如对鸟的典型代表是鹦鹉;概括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整体认知,如对鸟的整体认知是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
五、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它涉及到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
语言的习得过程可以通过婴儿的语言发展来研究,而语言的使用过程可以通过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来研究。
认知心理学考试大纲
认知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认知心理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认知心理学概述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2、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思想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趋势(二)感知觉1、感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感觉的定义和分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的阈值和感受性感觉适应、对比和后像等现象2、知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觉的定义和分类(如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知觉的组织原则和影响知觉的因素3、感知觉的信息加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模型(如模板匹配理论、特征分析理论等)(三)注意1、注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注意的定义和功能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的特点和区别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3、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和多阶段选择理论资源分配理论和认知负载理论(四)记忆1、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记忆的定义和作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和区别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念和特点2、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短时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长时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干扰理论等)3、记忆的策略和提高记忆的方法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五)思维1、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和区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特点和区别2、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如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如问题情境、知识经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方法3、推理和决策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特点和规律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决策的因素(如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六)语言1、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语言的定义和功能语言的层次结构(如音位、语素、词、句子等)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2、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语言理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如词汇识别、句子理解、语境等)语言产生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如言语计划、言语执行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规律(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控制变量、随机分组等)认知心理学实验的常用范式(如双耳分听实验、Stroop 实验等)2、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的特点和应用3、调查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特点和应用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的特点和应用三、考试形式和题型(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二)题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名词解释知觉的理解性
名词解释知觉的理解性知觉是人们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
它涉及到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加工和解释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知觉的理解性被定义为人们对刺激意义的认知和理解的能力。
知觉的理解性包含两个方面:感知和认知。
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并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通过这些感觉器官,我们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从而获取信息。
然而,仅仅通过感觉并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还需要通过认知来理解和解释所感知到的刺激。
认知是指人们对感知到的刺激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过程。
这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认知过程。
人们通过将感知到的刺激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和匹配,来理解和解释刺激的意义。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它的特征和我们已有的关于猫的知识,来认知和理解这只动物是一只猫。
这种认知的过程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界的环境。
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我们能够获取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红绿灯的时候,我们知觉到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前进,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前行。
另外,知觉的理解性还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物体、理解语言和解释事件等。
然而,知觉的理解性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之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有些人可能对刺激的感知更加敏锐,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其意义,而有些人则相对较差。
其次,刺激的复杂程度和个体的知识背景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在面对复杂的刺激时,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理解和解释,而对于陌生的刺激,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
总结来说,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对刺激意义的认知和理解的能力。
它由感知和认知两个方面组成,并通过比较和匹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刺激的理解和解释。
知觉的理解性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外界环境。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概念、问题解决、推理和言语等。
下面我们逐一来看看其主要内容。
1、知觉: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应地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相对而言,感觉信息是具体的、特殊的,知觉信息是较抽象的、一般的。
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A、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具有间接性质。
然而,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争论。
但是心理学早就确定了许多事实,如斑点图的知觉,言语对知觉的影响,定势效应等。
B、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体现为上下文的作用。
当前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总的看来,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
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的假设,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Bruner和Gregory的看法,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
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做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照这个学说看来,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的概念都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短短而形成各种假设。
知觉因而是以假设为纽带的现实刺激信息和记忆信息相结合的再造。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觉时意识不到假设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是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考验的。
假设考验说赋予知觉老实巴交主动性和智慧性的色彩,是目前在认知心理中有相当影响的知觉理论。
知觉的假设考验说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理论。
北京大学认知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认知: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它是人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点的理论定向,角度或途径,她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3.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4.认知科学:是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5.近因效应现象:在一个长的刺激系列中,最后的项目回忆的最准确。
简答论述1.试分析认知心理学简史答:①19世纪:内省法(冯特):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的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的客观的报告这些感觉。
冯特特别指出,像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威廉•詹姆斯的记忆理论②20世纪:行为主义: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她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行为之一者很少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
格式塔心理学家也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③当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信息加工途径有两个重要的成分: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2.认知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①脑损伤病人研究:脑损伤研究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对大脑组织的理解②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P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像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③磁共振成像(乂区1):研究者让强但无害的磁场穿过被试的头部。
这种技术为脑解刨学提供了详细的图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只需5秒钟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要90秒。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 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 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 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 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 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 定的克服作用。 •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 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 静。 •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 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 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 安全感。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 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都存在感觉对比。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
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 重量的改变。 K=?
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 视觉(亮度) • 动觉(重量) • 痛觉(皮肤灼痛) • 听觉(音调) • 触觉(皮肤压力) •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 味觉(盐咸味)
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总结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记忆、注意、知觉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实验和观察,试图揭示我们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涉及了多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点。
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进行总结。
一、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它认为大脑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具有相似之处。
信息加工理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输入、处理和输出。
1. 输入阶段: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比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2. 处理阶段: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涉及到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如注意、感知、记忆等。
3. 输出阶段:大脑处理完信息后,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进行输出。
二、记忆理论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感知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1. 感知记忆:又称感觉存储,是指我们暂时保存感觉输入的能力,但持续时间很短暂。
2. 短期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指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一些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3. 长期记忆:是指我们能够长期存储和保持的记忆,包括事实记忆、过程记忆和情绪记忆等。
三、注意力理论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指的是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事物或任务上的能力。
1. 分心注意力:指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无法有效处理信息。
2. 整合注意力:指注意力能够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事物或任务上,能够有效处理和加工相关信息。
3. 选择性注意力:指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视其他无关的信息。
四、语言理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载体,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语言理解:包括语义理解、句法理解和语用理解等。
语义理解指的是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句法理解指的是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语用理解指的是理解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2. 语言产生:指我们如何组织和生成话语,涉及到思维规划、语法选择和音韵编码等过程。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 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 激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 感觉能力越差。 感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 1 )不同刺激物作用 ( 2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因素 ( 3 )年龄
影响对他人知觉选择的因素(社会知觉的错觉): (1)第一印象效应(First impression)或(首因效 应)(primary effect) “第一印象”指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所获得的 印象。 主要是根据对方的仪表、表情、姿态、言谈、举止、 年龄、身材、相貌、服饰、打扮等印象而形成的。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它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 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因为我们在最初接触陌生人 的时候,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此时印象最为鲜明、 强烈,而后继信息的输入,我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 使其对我们的影响在下降。 交友:朋友、一见钟情 求职 招聘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 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 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E = 1 / R 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因刺激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 有所不同。
典 型 的 几 何 图 形 错 觉
咖啡墙错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左 氏 错 觉
Back
A Fraser螺旋
B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 图 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 组同心圆构成。 组同心圆构成。看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 图 图 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A图 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各章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第一章绪论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P2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
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p4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由两部分组成;p9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P12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P12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P13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P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P13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
P14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
P14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P14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第二章 知觉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为什么认知心理学体系中没有感觉这一章?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直接、孤立 • 知觉:综合 • 知觉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 • 总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感觉不能回答客体“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属于更低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因而没有被包 括在认知心理学体系中。
Navon实验之二
• 实验材料
实 验 结 果
实验结论: 1.对于大字母的识别要快于小字母; 2.小字母的识别,在冲突条件下反应时最长。
以上实验的总结
• 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 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 知觉阶段。 p30
第二节 模式识别
一、基本概念 1、模式 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 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2、模式识别 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 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知觉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但在不同情况下各有侧重; Eysenck(1984)认为,良好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 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逐渐增多; 这种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刺激物论和假设检验论的 分歧;
实验证据:Tulving, Mandler和Baumal(1964)的字词
二、模式识别一般过程 模式识别是一个知觉过程,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 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 三、模式识别理论(具体解释匹配过程)
(一)模板说 1、核心思想 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 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 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心理学中的感知与知觉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感知与知觉理论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而感知与知觉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加工、组织、解释和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而知觉则是指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意义上的处理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中的感知与知觉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实践。
一、感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感知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觉和对感觉进行加工与解释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理论和概念用于解释和理解感知。
其中,感知过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感觉器官、感觉阈、感觉适应和感觉常规性等。
感觉器官是我们感知外界刺激的器官,比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通过这些感觉器官,我们可以获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信息。
感觉阈是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小强度,超过或低于该强度我们才能感知到刺激。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长时间接收到同一刺激后的适应过程,我们对该刺激的感知会减弱。
感觉常规性是指外界物理刺激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我们感知的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感知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经典的感知理论,如感知心理物理学、图像组织理论和感知的顶-下处理模型等。
感知心理物理学主要研究感觉到刺激的强度与感觉到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概念包括绝对阈和相对阈。
图像组织理论关注感知过程中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主张人们在感知中会通过整合局部特征来构建整体认知。
顶-下处理模型则指出,感知过程从感觉器官开始,经过低层次的感觉处理,逐渐发展到高层次的认知处理。
二、知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意义上的加工和理解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感官信息的处理,还需要依靠前期的经验、期望和注意等心理过程的参与。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觉理论与概念被用于解释和理解知觉。
知觉过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知觉组织、知觉判断、认知图式和知觉辨别等。
知觉组织是指对感官信息进行整合和组织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够从杂乱的感觉输入中提取出有序、连贯的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形成对 世界的完整认识。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 加工和组织,感觉信 息是知觉的原材料。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外界信息,进而形成对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个体的行为反 应。
个体能够觉察到的刺激的微小变化量。
差别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02
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 组织、解释、构建和整合 的过程。
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需要人的大脑参与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引发个体的情感体 验和情绪反应。
04
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是引起感觉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光、声、气味等。它们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被接 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受器
感受器是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殊结构,如眼睛对光线的感受、耳朵对声音的感受等。 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解释。
质量控制
在工业和工程领域中,感觉与知觉原 理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进行快速 、准确的判断,保证产品质量。
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
通过感觉与知觉的干预手段,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 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康复。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利用感觉与知觉原理,了解患者的认 知和情感状态,采用相应的咨询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章认知感知觉
对 象 与 背 景
花瓶? 侧影? 花瓶? 侧影?
1-38
1-39
1-40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对象与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动机和 知识经验的影响。 知识经验的影响。
北京師範大學SEM講座 26
3、根据知觉是否正确,还可将知觉分为正确 、根据知觉是否正确,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 的规律。 的规律。
1-22
• • •
•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 、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 知。
1-13
C.联觉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 联觉现象。 联觉现象 理现象。 理现象。 颜色感觉容易产生联觉,如,红色象征革命和吉庆, 因此,红色的旗帜会使人感到威武庄严;绿色象征 春天,表示青春和健美,给人以喜悦和宁静的感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_感知觉
编码不同 • 还可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
二、客是两种方向不同 的信息加工过程,两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统一的知 觉过程
第三节 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 模式: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 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 长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 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支持模板匹配理论的实验证据:
• 菲利普斯(Phillis,1974)的实验 • Warren(1974)的实验 • Person的实验 • 模板匹配理论比较容易在计算机上加以
实现
模板匹配理论没有明确的问题:
•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开始的还是 从整体特征开始的?
• 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 • 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
• Lindsay & Norman(1977)、 Gibson(1969)的研究
• Neisser(1964)的实验 •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像实验 • 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
1963,1968)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 Lettvin(1959,1961)的研究证明青蛙的
• 决策:比较之后,对刺激信息模式与哪一种记忆信息编码 最为匹配作出判断,从而了解模式的意义并赋予模式名称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
核心思想:在人的长时记忆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 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 贝或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刺激存在着一一对应 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言语系统:指构成语言的各个层次的单位,及其互相对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网络。
整个语言形成由各个分支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系统”,语言单位处于语言系统之中才具有自身的价值。
短时记忆: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储存少量信息的记忆系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阶段。
特征(特征匹配说中的):是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以及关系。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记忆系统的一种,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通常是指1秒钟左右的时间,即刚刚感觉到所注意的信息时间(有人把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大量的、被注意到的信息很容易消失,能够记住的东西才进入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
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
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亦称“数据驱动加工”。
是指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
与“自上而下加工”相对。
由外部刺激开始和推动的加工过程。
其特征是信息流程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知觉单元到较大知觉单元,即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如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就采用这种加工模式。
在此加工过程中,每一加工阶段的信息都作为下一加工阶段的输入信息,驱动下一阶段加工的进行。
控制性加工: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中的一种注意加工形式。
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它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
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加工机制研究
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加工机制研究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人类从感知到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机制。
其中,知觉加工机制是人类认知过程中最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具体探讨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加工机制研究。
一、知觉加工机制的定义知觉加工是指人类如何将外界的各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信息以及其他非感官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和概念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了感知、注意、分辨、认知和选择等多个环节,以及认识感知对象的一系列过程。
而知觉加工机制也是指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心理加工机制。
二、知觉加工机制的类型知觉加工机制主要分为底层加工和高层加工两大类。
底层加工主要包括了感知、分辨和选择等加工过程。
而高层加工则包括了注意、记忆和语义等加工过程。
1、底层加工感知是指人类的感觉器官接受到某一特定感官刺激后所进行的第一步信息处理过程。
感知加工的基本特点包括了客观性、稳定性和自动性等。
分辨则是指人类在感知到一定数量的刺激后,通过差异性是进行分辨。
而选择则是指人类在面对诸多刺激时,根据某种标准从中筛选出所关注的刺激。
2、高层加工高层加工是指人类在认知加工过程中进行的较为抽象和深入的加工过程。
其中注意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有选择性的关注和集中注意的一种加工过程。
而记忆则是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从短期到长期不同阶段的记录和保存信息的能力。
语义加工则是指对感知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提取的一种加工过程。
三、知觉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知觉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主要采用行为测量、神经成像和计算建模等手段。
行为测量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者的反应时间、正确率等参数来测量知觉加工机制中各个环节的表现和效果。
而神经成像则是通过使用fMRI、PET等技术,对人脑在进行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进行成像和研究。
计算建模则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尝试重现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加工机制。
四、知觉加工机制研究的进展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知觉加工机制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感觉和知觉原 理,通过创伤治疗等方法,帮助来 访者处理过去的创伤经历,减轻心 理压力和焦虑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感觉和知觉原理,根据学生的不同 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结合多媒体资源, 可以创造更丰富、更立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03 注意力管理
感觉与知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感知 和行为。
当个体对某种刺激产 生感觉时,会根据已 有的经验和知觉对这 种感觉进行解释和组 织。
个体的知觉不仅受到 感觉信息的影响,还 受到个体认知、情绪、 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通过改变感觉输入或 调整个体的认知因素 来影响个体的知觉和 行为。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
内部感觉
由身体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如平衡感、运动感和内脏 感觉等。
感觉的测量
01
阈限测量
测量感受器的最小刺激量,即感受器的阈限值, 如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等。
02
主观测量
测量个体对刺激的主观感受,如心理物理实验中 的心理量表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目录
• 感觉 • 知觉 •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01
感觉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 01 的反映。
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认知活动的 02 基础。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大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大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诸多方面。
它关注的是人类思维和知觉的机制,探究心智活动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在大学心理学课程中,学习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大学心理学课程中常见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知觉与注意知觉是人类通过感官接收和解释外界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感觉器官、感觉神经途径以及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
知觉的基本理论包括感知组织原则、感觉阈限、注意选择等。
感知组织原则指的是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将零散的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例如近似性、接近性和闭合性等原则。
感觉阈限则是指人类感知能力的界限,例如绝对阈限和相对阈限。
而注意选择则是人类将有限的注意资源集中在感兴趣的信息上,而忽略其他干扰性信息。
第二部分:记忆与学习记忆是指人类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
在大学心理学中,学习记忆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是人类记忆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短期记忆指的是短暂存储信息的能力,它有限的容量和持续时间。
长期记忆则是指持久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学习理论则关注人类如何通过学习来获取和巩固知识,其中包括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理论。
第三部分: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是人类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产生创造性想法的能力。
在大学心理学课程中,学习关于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是必要的。
其中,推理与决策是思维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理是指根据已知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决策则是指从多个选择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启发式和判断启发式。
问题解决则是指通过思考和运用策略来解决困难和复杂的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与创造性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语言与沟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学习语言与沟通的基本理论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过程至关重要。
语言习得理论涉及人类如何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学习语言的过程;语义和语法理论探究人类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含义和语法规则;交际理论分析人类在社交中如何运用语言来达到理解和沟通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S= KlgR S:心理量;R:物理量; K:常数
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二、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 四、联觉 五、感觉联合(通感)
一、感觉适应
棒体细胞
• 视觉现象-------色调、明度与饱和度;浦肯
野现象;明适应与暗适应;颜色视觉;色 弱与色盲;视觉后象;闪光融合
颜色视觉 色调——光波的波长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 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光适应:快 暗适应:慢
视紫红质分解
暗
视紫红质合成
光
二、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 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性质相反
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 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 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 是负后像。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 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都存在感觉对比。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
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
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 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 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
• 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 • 公式:ΔI/ I=K • 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
机体觉(内脏感觉)
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作用
•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 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超载与感觉剥夺
•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 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感觉的融合
三、几种主要的感觉
• 1、视觉 • 2、听觉 • 3、肤觉 • 4、味觉与嗅觉 • 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视觉
角膜→前房→瞳孔→ 玻璃体→视网膜(最 外一层是视细胞层) →视神经→外膝体→大 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觉
• 适宜刺激-------可见光 • 生理机制-------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与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
“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
“冷色”使视觉收缩;
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 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 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 色等宽。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 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 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 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 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 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 定的克服作用。 •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 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 静。 •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 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 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 安全感。
要增加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 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 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 变。 K=?
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 视觉(亮度)
1/60
• 动觉(重量)
1/60
• 痛觉(皮肤灼痛)
1/30
• 听觉(音调)
1/10
• 触觉(皮肤压力)
1/7
•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1/4
• 味觉(盐咸味)
1/3
费希纳定律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 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 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 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 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 彩。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感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
感觉和知觉
感觉 sensation
• 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
– “跟着感觉走” – “我对你没感觉” – “感觉真没意思”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案例:小豌豆识真公主的童话故事
故事里的心理学理论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 要点:
– 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 感觉的生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