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时事政治专题复习方法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事政治专题复习方法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以问题为主导,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重构新的知识体系,突出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的树立。
一、合理确定选题
热点专题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关系到热点专题复习的方向是否正确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有些老师在确定选题时,喜欢跟着新闻媒体走,这是不妥当的。
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的,而高考是面向高中学生的,两者所关注的热点必然有所区别。
如何确定选题呢?在此我
提出四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我为主。
所谓“以我为主”,就是以与我国有关的热点为主。
根据这一原则,就是要重点关注国
内热点,重点关注国际上与我国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对于与我国没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则做冷处理。
如巴以冲突、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等,虽然媒体炒得很热,但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
作为热点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不作为热点处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管,还是要花一点
时间跟学生提一提,即作为“冷点”处理。
在处理“热点”和“冷点”的关系上,要坚持重
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第二,贴近学生。
所谓“贴近学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必须是高中学生给予关
注的或者说应该给予关注的热点;二是不超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必须是高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热点。
亦即它不仅是学生所关注的或应该关注的社会热点、
焦点,而且还必须与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较为合理的结合点。
简单地说,高考热点是学生眼中的热点,而不是专家或媒体眼中的热点。
第三,具有长效性。
所谓“长效性”,是指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影响上的深远性。
具有长效性的热点,反映
的往往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考年年浓墨重彩大做文章的高频区域,如“三农”问题、结构调整、扩大内需、两大战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入世等。
对于不具有长效性的一时的热点,可做冷处理。
第四,有定论。
高考试题必须保证其科学性,特别是政治学科的试题。
因此,高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
有三类热点问题难以进入高考试卷:一是政治上比较敏感,中央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二是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在广泛争论的问题;三是发展不够充分,尚处在试验观察阶段的问题。
二、占有适量材料
第一,必须占有适量材料。
对学生来说,时政专题复习是一个学习性的认识活动,它的任务和目标也是由感性认识
上升与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只有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才能实现认识的飞跃。
联系高考的实际来看,一方面,虽然现在文科综合高考取消了纯时事题,但并不意
味着不考时事政治。
如去年高考第3题,题干是“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做这一题,弄清“临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欧盟国家,要借助地理知识,
弄清“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则要借助时事政治知识;虽然地理老师把这
一题划归到地理学科“帐下”,但仅靠地理学科的知识而不借助时事政治知识,是无法做出
这一题的。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试题都以时事政治材料作为背景材料,或与时事政治热点有隐性关联,学生如果对时事政治材料缺乏足够的了解,显然是不可能做好高考试题的。
第二,材料类型要多样。
从材料内容上看,既要有宏观的抽象的材料,又要有微观的具体的材料(典型事例)。
宏观的抽象的材料主要是重要会议的精神、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政策以及对形势的宏观
分析等,这类材料比较易于搜集,也易于把握,命题者难以出新,因而高考命题往往用得比
较少。
相反,一些微观的具体的材料,如只反映某部门、某地区、某企业、某农村的事例,
由于其丰富多彩,难于被猜中押中,也有利于命题者出新,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需要从具体材料中分析概括出一般的抽象的结论,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
因此,高考命题的选材以微观的具体的材料居多,往往是通过具体材料隐性介入时政热点,讲究知微见著、以小见大。
所以,我主张在搜集宏观的抽象的材料的同时,还要着力搜集一些微观的
具体的材料;在材料的使用上,我主张通过宏观的抽象的材料,直接把握重要的理论观点和
中央精神,着眼于知识的掌握;通过微观的具体的材料,概括和提炼观点和精神,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比如,去年高考试题的第38题,就是通过洞庭湖的变迁这一具体材料,考查了农业结
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第39题,选取了千年古都开封的历史变迁这一具体材料;第40题则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政、史、地三个学科的知识。
这都体现了微观入手、以小见大的命题思路。
第一卷中的选择题也大体如此。
武汉市今年2月调考的两道题,一道是通过某乡镇的经济发展这一具体材料考“三农问题”,一道是以某钢铁企业的发展这
一具体材料考新型工业化问题,也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
今年的5月调考题我们仍然会坚持
这一点。
此外,由于高考试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选材上往往以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社会生活中光明和进步的一面为主,突出“主旋律”;对反映和揭露“问题”的材料的选用,
则比较谨慎。
因此,在搜集材料时对两种材料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都要有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意志。
从材料形式上看,既要有文字材料,又要有图表数据材料。
文科综合试题比以往的单
科试题更多地运用了图表,阅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对考试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还要多搜集一些图表数据材料,用以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近两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政治学科的试题都是纯文字材料,今年恐怕会有变化,要多加注意。
第三,师生共同搜集材料。
搜集材料的工作,不能由教师一个人包办,可以走群众路线,发动学生一起搜集。
要知道,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熟悉材料并初步分析的过程。
具体方法是,教师先确定若干专题,然后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到两个专题,在教师的指导由学生自主搜集,并分类整理,再全班交流。
三、以问题为中心
第一,以问题为中心的重要性。
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探究模式。
具体说来,就是围绕某一专题或几个相关专题,提供背景材料,然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要求分别或综合运用政、
史、地三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这一模式中,问题处于主导地位,知识的运用服从于问题的
解决。
以往的高考命题模式是以知识为主导的,命题者在命题时首先考虑的是今年要考哪些
知识?其次,为了考这些知识,应提出什么问题?再次,为了提出这些问题,应选择什么材料?其思维过程是知识——问题——材料。
现在则倒过来了,先考虑要考哪些社会热点,再考虑围绕热点能提出哪些问题,最后才考虑可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
适应高考的这一特点,
专题复习应强化“问题意识”,用问题来主导复习的全过程。
现在有很多时事政治的复习资料还没有跟上高考的这一变化,还是以知识为主导和主线的旧思路。
突出的表现是,在提供一大堆材料后,不是马上提出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科知识的分析,而是立即寻找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展开十分详细乃至烦琐的
分析。
由于没有问题的引导,这类分析往往显得零乱不堪,学生看了也往往不得要领,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主张先提出若干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科知识的分析。
由于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逻辑性、系统性,那么,用问题来引导学科知识的分析,就
能使整个分析呈现出层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这就有利于学生围绕社会热点构建知识体系。
同时,强调以问题为主导,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创新始于质疑和提问,不会质疑,不会提
问,就不会创新。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提问
的能力。
前年上海高考试题第32题,就有这样一问,要求学生就电脑网络对经济与社会发
展的影响提出一个问题,并不要求回答。
得分的多少取决于能不能提出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有
没有价值。
这一创新性试题重视了“问题意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首先,提问要有知识价值。
这就是说,提出的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科的核心知识、主干
知识,特别是那些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文科综合测试试卷中,政治学科的题量只相当于原来单科考试题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点知识的覆盖面大为减小,在这一情况下,知识考查的重点必然放在学科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上了。
因此,在提
问时,我们要考虑回答问题需要运用什么知识,这些知识是不是学科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
其次,提问要有思维价值(或能力价值)。
所谓有思维价值,是指提问有利于考查学生
的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试题,强调能力立意。
以去年第38题为例,试题基于洞庭湖的变迁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逻辑联系:第(1)问,从客观变化入手开始设问,要求回答湖区经济发展了怎样的变化,考查了学生
结合书本知识对现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第(2),在第(1)问的基础上追寻这些变化所体现的政府政策意义,要求学生从材料中进一步提炼出与政府政策相关联的内
容和意义;第(3)问,又以更具抽象和概括意义的哲学启示作结,要求学生结合前两个设
问的回答,根据有关材料做出回答。
三个设问环环相扣,全面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
辩证思维能力。
这就启示我们,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一下这一问题是否考查了
学生的能力,以及考查了学生的什么能力,要明确提问的思维价值。
再次,提问要有教育价值。
所谓有教育价值,是指提问的立意要高,要着眼于对民族
的、国家的和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思考,要体现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意志,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高考不仅具有考核和选拔的功能,还担负一定的宣传教育功能,特别是文科综合试题中的政治学科试题。
在教学中,我们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觉悟目标,强调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性;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仍然要强调这一点。
另外,在提问这一点上,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提出的问题要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
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睛看世界”的特定要求,要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
不可否认,新闻媒介、专家学者对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对我们搞好专题复习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住了鼻子。
因为他们探讨热点问题的方式与高考的方式是有很大
的区别的,他们可以运用某些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
化的一家之言,有很大的自由度。
而高考命题不仅受制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和生活经验;同时高考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
(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其答案也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
认同度,必须能服众,否则就会引起广泛的争议和巨大的麻烦。
概括地说,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不一定是高考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定是高考设问的角度。
四、着眼于知识的运用与再生,注重知识体系的重构
与以往的高考不同的是,现在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既不考纯粹的理论体系(矛盾的普遍性),也不考纯粹的时事政治材料(矛盾的特殊性),而是考两者在特定指向下的结合,即围
绕特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时事政治材料,重新构建新的知识
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训练学生知识迁移、再生和重构的能力。
这一过程分两
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围绕每个专题构建时政专题知识体系。
做好这一步的工作,有一个前提,
就是首先要构建起学科理论知识体系。
一些学生在答题时经常出现角度单一、要点不全、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不健全。
虽然说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
武器的批判,但没有批判的武器也必然完成不了武器的批判。
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学科
知识体系的工作,应该主要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完成;但如果学生的这一工作没有完成好,
则可以通过本轮复习加以弥补。
构建时政专题知识体系,主要做法是针对每个专题,提出具有系统性的问题,主要是热点的内涵、原因、如何应对等,简单地说,就是针对热点问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然后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
完成这一步的工作,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
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批判现实的勇气和能力。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确定研究专题。
第二步,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材料,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撰写成短篇论文。
第三步,批阅学生论文,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质量较好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并确
定论文作者为专题发言人,作好发言准备。
第四步,课堂交流、讨论。
由选定的5-6人专题发言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发言人发
表完自己的观点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质疑、反驳或补充,使发言和讨论交替进行。
课堂活
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训练学生知识迁移、再生和重构的能力,还可以及时发现第一轮
知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弥补。
第二个阶段,把握热点专题之间的联系。
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为什么要做
这个工作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从客观必然性方面分析。
各种时事政治热点在同
一年发生,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我们有必要运用联系的
观点,分析这种联系。
一是从高考应试的现实必要性方面来分析,不仅某些高考试题本身就
涉及多个热点(如去年高考第38题,涉及“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问题等三个热点),就整个试卷来看,也往往有一个整体考虑,有一个中心思想。
分析热点
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各个热点,还有利于全面把握试
题和试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