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北师大版品社三上《我们生活在一起》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课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遵守规则,与人为善,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开始从自我为中心转向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他们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共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环境中,需要遵守规则和与人为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我们生活在一起需要遵守规则和与人为善。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图片等教学资源,提供直观和生动的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场景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在一起的。
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发生在学校里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冲突和问题的。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们生活在一起教案 北师大版
我们生活在一起3-1-1邻里之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选择自己要参与讨论的题目,并准备好有关材料。
(二)教师准备1.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参与本课题的教学,并事先了解家长内心的真实想法。
2.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状况,了解参加辩论的人数,确定好双方的主辩人。
3.布置好辩论会现场。
〖本课题教学目标〗1.感受并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懂得邻里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它不仅使大家都感到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3.初步尝试并掌握辩论的学习方式。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主持人宣布辩论题目,并提出辩论要求。
2.辩论会开始(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3.双方的主辩人做陈述。
4.家长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
〖实施过程〗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学生对于俗话“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我组织了一个辩论会。
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远亲不如近邻”,反方的观点是“远亲胜于近邻”。
讲明了辩论的规则,让学生加入自己赞同的一方参加辩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
同时我把这节课设计为开放课,邀请了五位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
在课堂辩论中,学生有教师指导的辩论方法,又有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鲜活、具体的事例,还有家长的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持“远亲不如近邻”观点的学生说:“只要爸爸、妈妈下班晚,我就到邻居奶奶家写作业,有时我还在他们家吃晚饭。
”有的学生说:“一天我夜里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是邻居家的叔叔帮助妈妈将我送到医院的,使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还有的学生说:“一次我家楼上跑水,水哗哗地往下流,邻居见我家没人,就在门外用土和砖堵住,没有让水流到我家屋里,爸爸、妈妈非常感激。
”持“远亲胜于近邻”观点的学生说:“我的表哥考上了大学,家里的亲戚这个送500元,那个给1000元,请问邻居能做到吗?”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下班比较晚,每天都是我的小姨到学校接我回家。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但对于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还不够明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不遵守规则、自私自利、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问题,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标志牌、角色道具等,用于情景模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与人为善、珍惜集体荣誉,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
2.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4.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导入新课。
2.教学基本内容:(1)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
(2)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我们生活在一起》(道德与法治北师大三上)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杜长虹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一单元围绕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展开,他们或是我们的亲人、或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又或是经常见面的邻居。
第一课探讨的是我们的居家环境和环境里的人,也就是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区、一栋楼或者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们。
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群居是我们的天性。
认识邻居,是我们探索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十分必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是离我们最近的陌生人。
邻里之间,各自日常的生活既是独立的又多多少少会产生些关联,因此,我们要学会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建设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实现和谐的居家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如何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2.学会尊重他人,维护公共利益。
3.了解和掌握公德。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观察邻里之间的关系。
2.学会辨别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文明居家的观念,学会尊重邻里关系,培养正确的社会公德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立和谐的居家环境。
2、教学难点:树立文明的公德观。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准备生活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六尺巷的故事(课件)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很明白:退让。
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
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我们居住在一个群体性的社会中,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基本意识,和周围的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尊重,才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谐和美好。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和准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规则。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的理解和接受。
2.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看法,增强对规则和准则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图片,视频等。
2.教学道具:用于情景模拟的道具。
3.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的典型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引发学生对生活规则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和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例如,模拟公共汽车上的排队上车,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看法,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4.巩固(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析典型案例,讨论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在学校和家庭,我们还在哪里需要遵守规则,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遵守规则。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我们生活在一起》
《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一单元围绕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展开,他们或是我们的亲人、或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又或是经常见面的邻居。
第一课探讨的是我们的居家环境和环境里的人,也就是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区、一栋楼或者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们。
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群居是我们的天性。
认识邻居,是我们探索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十分必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是离我们最近的陌生人。
邻里之间,各自日常的生活既是独立的又多多少少会产生些关联,因此,我们要学会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建设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实现和谐的居家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如何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2.学会尊重他人,维护公共利益。
3.了解和掌握公德。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观察邻里之间的关系。
2.学会辨别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文明居家的观念,学会尊重邻里关系,培养正确的社会公德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立和谐的居家环境。
2、教学难点:树立文明的公德观。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准备生活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六尺巷的故事(课件)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很明白:退让。
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
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我们居住在一个群体性的社会中,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基本意识,和周围的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尊重,才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谐和美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第一课我们生活在一起。
(板书)一、邻里之间活动一:我们的邻居教师根据课件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邻居(农村和城市)。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1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围绕“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主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品德。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遵守规则意识不强、尊重他人不够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热爱集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热爱集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书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规则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组讨论,总结出课文中所提到的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3.交流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遵守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 我们生活在一起 教学设计 (1)
1 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录象、故事和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合作的事例,了解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2.通过在小组合作,体验在集体生活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合作成功的条件。
3.通过活动获得感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感受怎样与他人合作才会取得成功。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也有与人合作的愿望,但缺乏合作的意识与正确的方法。
现在家庭环境好,孩子少,在家里是孩子说了算,从来不为别人着想,与人合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学校自然表现出自私的行为,好的东西不愿与同学分享,在活动中更不愿与别人合作。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当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认同时,就会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们还没有学会善于倾听或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合作的条件。
教学难点: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体验活动中的成功喜悦。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小活动初步感知合作。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合作上一节课,有信心做好吗?现在老师和大家先做个小游戏。
请同学们伸出一只手,试一下能拍响吗?两只手呢?一只手拍不响,两只手就能拍响,你想到了什么?(双手合作才能拍响)过渡:在生活中有很多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情,需要其他人一起合力才能完成的事,就叫做合作。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蚂蚁搬豆》。
不过看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看完了,你要告诉我这首儿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幻灯片)播放视频歌曲故事《蚂蚁搬豆》,揭示课题。
师: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蚂蚁能成功地把豆搬回家呢?生:(团结、合作、一个人做不到如果多些人的话就能做到。
)师小结:就是说蚂蚁懂得合作的道理才能把都搬回家。
那么你们想像蚂蚁那样学会合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品德与社会里新的一课:让我们学会合作。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二、联系生活,认识合作的广泛性。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和法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但在道德和法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治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生活在一起》。
情境可以是两个小朋友在公园里玩耍,由于没有遵守公园的规则,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规则?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如交通规则、校规、法律等。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规则和法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则和法律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案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件,让学生分析事件中的人物是否遵守了规则和法律,以及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我们生活在一起》课件
35 30 25 20 15 10 5 0 会 不会
您与邻居互相往来吗?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您遇到困难,会向邻居求助吗?
40 35 30
有很多 有一两个 没有
25 20 15 10 5 0
会 不会
您的孩子在小区有伙伴玩吗?
您临时有事,会把孩子交给邻居照看吗?
生活中的不文明
他们做得对吗——
生活中的不文明
他们做得对吗——
生活中的不文明
他们做得对吗——
一件麻烦事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家里的小事变成了大家的坏事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我该怎么办?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大家一起努力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
讲文明 树公德
谢谢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
3.1
我们生活在一起
六尺巷
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 当上了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 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 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让。家后撤三尺,
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六尺巷
谜 语:
(打一字)
邻里之间
我家在农村——
邻里之间
我家在农村——
邻里之间
我家在农村——
我家在农村——
邻里之间
我家在城市——
邻里之间
邻里之间
我家在城市——
“现在的邻里关系”调查问卷统计
4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经常往来 偶尔往来 从不往来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1《我们生活在一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和判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社会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社会公德相关的小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案例中的人物是否遵守了社会公德。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社会公德的概念,让他们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5.情景模拟:设计一个与社会公德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社会公德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生活在一起1.社会公德的概念2.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3.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1 我们生活在一起 教学设计 (4)
1 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故事和不同时段邻里关系的对比,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通过小组合作谈论问题、情景表演,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3、通过自制卡片,完善“邻里树”,了解更多邻里友好相处的好方法。
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2学情分析中段学生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群体游戏等方式学习知识,针对这一特点,本课将设计参与体验、合作交流、制作发表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提升生活经验。
3重点难点1、通过观看情景故事和不同时段邻里关系的对比,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通过小组合作谈论问题、情景表演,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4教学过程环节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一发命令,耳就能听,究其原因,居住挨近。
师:谁能给“邻”字组个词?从这些词里我们都能看出,它有挨得近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与挨得近的一群人有关板书课题:邻里之间学生猜谜语学生给“邻”组词积极参与师生对话,尽快融入课堂情境。
环节二:情景对比畅谈感受师:以前的邻里关系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1、出示图片,指导观察图画。
2、谈图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3、采访4、出示调查统计表(现在的邻里关系)1、观察图片,描述图上内容,谈感受。
2、观察调查统计表3、对比以前和现在的邻里关系,谈感受针对情境故事积极发表见解,主动谈感受,能认真观察对比材料,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评价目标一)环节三:合作探究情境表演师:良好邻里关系的构建不只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是邻里关系更和谐。
出示三个讨论问题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出示汇报要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评价别人的发言和表演能主动参与小组合作谈论问题、情境表演,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上册《1我们生活在一起》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21
六 尺 巷 的 故 事
1、故事的名称为什么叫“六尺巷”? 2、我们从古人身上学到什么?
如果遇到像相声 中的邻居一样发生小 摩擦该怎么办?
为楼 什的 么住 你 ?户 喜 吗欢 ?二
邻里文明公约 1、主动帮助有困难的邻居。 2、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3、讲文明讲礼貌。 4、不在小区大 声喧哗。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1我们生活在一起》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家家乐 我家你家和他家, 共称邻里如一家。 紧急时候伸出手, 远亲不如近邻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助互谅互谦让, 和睦相处乐哈哈。
世外桃源小区邻里间和睦相处
邻里互助 和谐万家
来,尝 尝我们 家的桃 子。
别客气
我出差这些 天,多亏你 照顾萍萍。
张奶奶,我忘 带房门的钥 匙了。
快进来,在 我家坐一会 儿。
明天楼道里 要通煤气, 家里可要留 人呀!
谢谢您!
你真是热心肠,我一把年纪 ,儿女不 在身边多亏有你这邻居 张奶奶,你 去哪?我送你 去吧!
讲身边邻里之间的故事
1、故事的名称为什么叫“六尺巷”? 2、我们从古人身上学到什么?
做一张邻里友爱卡回家后添上自己、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情,留下联系方式, 送给需要它的邻居,好吗?
有爱卡
你好!我是__房的住户,我们 一家都很热心肠,我爸爸能修理 电器,妈妈能缝纫衣服,我能做 一些家务活。遇到麻烦事找我 们家,我们会竭尽全力帮 助你 。我们家的电话是
78952135986
儿歌 邻里好 赛金宝 邻里好,赛金宝, 家家都有老和小, 多为邻居想一想, 不给邻居添烦恼。 楼道口,东西少, 家中活动声要小, 小宠物,管管好, 不添麻烦为最好。 懂谦让,能宽容, 相互理解矛盾少。 讲道理,再协调。 法律武器身边靠。 邻里好,赛金宝, 和谐生活多美好, 你帮我来我助你, 生活从此乐陶陶!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教材从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但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能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让学生能够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让学生能够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的情景,用于模拟和实践。
3.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意义,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各种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情景,模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他们通过操练中学到的知识,巩固他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社会中,更好的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他们学习到的知识。
3.1我们生活在一起 第2课时(教案练习)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上3.1 我们生活在一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2:带上小铲、卫生纸、塑料袋及时清理粪便。
生3:休息时,管理好自己的宠物,以免打扰他人休息。
拓展提高同学们,在你的小区里,邻里之间还存在着哪
些问题?你的家人是如何处理的?
生1:邻居的叔叔,经常会把垃圾放在楼道上忘记扔掉,我妈妈看见就会顺便帮他扔到。
生2:楼上住在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弟弟,小弟弟经常会在客厅里跳绳,爸爸就让我带着小弟弟到楼底下去玩。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开拓学生的视
野,增强学生课
外知识。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生活在一起》第二课时,知道了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行为。
会
直接影响我们的居住环境,因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
要注意文明礼貌和规范行为,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
设一个美丽的居住环境。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我们生活在一起
一、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二、邻居间友好相处的方法
三、如何管理宠物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生活在一起2 北师大版
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拍照,了解自己家居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
2.通过列举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体会保护家居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3.通过对生活中不文明的事例进行讨论和修正,使学生能对保护家居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1.体会保护家居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2.能够为家居环境的优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自省在保护家居环境方面有什么不足,应当怎样做。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展示生活。
1)播放《一同去郊游》师:同学们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游一游我家的小区,好吗?生:好。
师:那么请看大屏幕。
请你注意看,找一找哪个图片不属于小区环境呢?(出示小区公共设施和自己家里和院子的图片)师:谁找到了?生回答。
师:你们找的很完整,这些属于个人财产,而小区提供给我们使用的则叫做公共设施或公益设施。
你能介绍一下你家小区的公共设施吗?生1:这是我在小区拍到的垃圾桶,我们的生活垃圾都扔到这里。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面,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干净。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方便我们生活的设施,例如小区照明灯灯,楼梯灯,公共楼梯、电梯,宣传栏。
生2:这是我家小区的小公园,我常来这里玩和休息,我非常喜欢这里。
除了这些,小区在每家楼前、道路两侧,都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在一些路边还设置了长椅和休息亭。
生3:这是我在小区拍到的游乐园,每天都有很多小弟弟,小妹妹在这里玩耍。
爷爷奶奶们在这里聊天,这也是小区人最多的地方,常常从这里传出来欢笑声。
生4:这是小区里的健身设施,爷爷奶奶们每天早晨都会到这里锻炼身体呢。
我把这些当成了我的大玩具,也会到这里来玩。
生5:这是我家楼梯边的消防栓,有了它,就保证了楼里居民的安全。
除了这个,在进楼口还有安防箱和可视电话以及小区里的摄像头,这些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证。
师:现在我们的家居环境越来越美,身边的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春北师大版品社三上《我们生
活在一起》word导学案
常书丽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感受并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民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里和谐相处的意识。
3、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差不多要求。
4、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知识链接】
【自学导航】
1、明白得“邻里”那个词的意思。
2、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
”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3、你和你的邻居发生过哪些事,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邻居。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邻里之间应该如何样相处?
(温馨提示:每个小组举荐一名中心发言人进行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看哪个小组展现的最好)
【拓展延伸】
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邻里文明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