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俄罗斯核潜艇
北风之神核潜艇
北风之神:振兴俄军的"国之重器"的资料图:“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海航中。
资料图:“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一级的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艇。
据俄罗斯海军司令2010年底声称,鉴于白海的冰况,原定于2010年12月17日在白海进行的年内第三次“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试验将推迟到2011年春季进行。
如果不出所料,这次推迟后的试射很可能首次在“北风之神”级(955型)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上试射,并采用水面发射导弹的方式进行。
通过此举,新型“布拉瓦”导弹将与其运载系统“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实现“珠联璧合”,共同承载起俄罗斯振兴海军的梦想和期望。
而这一刻,俄罗斯海军也正在热切盼望着携带“布拉瓦”导弹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早日归编。
“北极熊”为何钟情“北风之神”?“北风之神”级属于俄罗斯第五代(第一代H级;第二代Y型;第三代D级,分D-l型、D-2型、D-3型、D-4型;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被命名为“尤里·多尔戈鲁基”号。
“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原计划于2002年投入使用,但因经费跟不上致使入役时间一拖再拖。
目前,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在根据俄国防部订货建造4艘“北风之神”级潜艇,共需几万亿卢布,每年5000亿-7000亿卢布。
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15年前使“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数量达到8艘。
俄罗斯人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使其作出如此慷慨之举而发展海军重器?首先,北约东扩的锋刃已逼临俄罗斯国境线。
俄罗斯感觉到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气息。
俄决心在21世纪保持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而拥有一流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正是关键所在。
面对俄水面舰艇实力无法与美抗衡的现实,俄军唯有下力发展潜基弹道导弹才能弥补其打击力量的不足。
俄海军认为,未来俄潜基核打击力量要占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57%以上,要能担负70%或更多的战略使命,所需费用却仅占国防开支的6%。
俄罗斯海域核污染
俄罗斯海域核污染
近年来,俄罗斯的海域环境受到了核污染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与俄罗斯海域核污染有关的事件和问题:
1. 核潜艇事故:俄罗斯海域发生了几起核潜艇事故,导致了核辐射泄漏。
其中最著名的是2000年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导致了核污染的释放和大量官兵丧生。
2. 核废料排放:俄罗斯的核能发展计划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核废料排放。
一些核能站点在海洋中排放了核废料,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3. 核试验遗留物:苏联时期,俄罗斯在北冰洋地区进行了大量核试验。
这些核试验导致了大量的核废料和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释放,造成了长期的核污染问题。
4. 俄罗斯核电站:俄罗斯拥有多个核电站,其中一些位于靠近海洋的地区。
如果这些核电站发生事故或泄漏,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的核污染。
5. 海洋物种受威胁:核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放射性物质可以积聚在海洋生物体内,对海洋动植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需要加大力度改善核安全管理和废
物处理。
国际社会也应该密切关注俄罗斯海域核污染问题,并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保护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K-19核潜艇事件
K-19核潜艇事件K-19核潜艇降旗仪式上的老艇员们“如果1961年苏联K-19核潜艇在挪威海域爆炸,其生态灾难将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10倍,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戈尔巴乔夫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月1日报道,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当天致信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提议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1961年7月4日苏联K-19核潜艇事故中的全体潜艇人员,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英勇行为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1961年7月4日,苏联核潜艇K-19在挪威牙伊迈因岛附近的挪威海域内发生事故:潜艇的核反应堆的一条管道泄漏,导致反应堆过热,可能发生爆炸。
岛上就是北约的一个军事基地,当时又是冷战高峰期,核潜艇爆炸后果可想而知。
戈尔巴乔夫在信中讲,当时事故发生后,艇上官兵立即采用了所有规定的事故处理措施,但最终无济于事。
艇长扎捷耶夫召开了技术专家紧急会议后,下令“尽快装上潜艇最初方案中没有规定的一条水管,利用备用饮水箱里的水给核反应堆制冷”,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作业,终于将核反应堆的温度降到操纵台可控温度范围内,避免了爆炸事故。
但是,由于作业人员在核辐射和气溶胶极高的环境中时间过长,事后几天到数周之内,共有8名潜艇人员牺牲,还有14人于回国不久后死去。
2001年,美国因特梅地亚公司导演了大型灾难影片《K-19》。
影片由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和利亚姆·尼森主演。
影片《K-19》在宣传时表示,该片将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1961年:当年的K-19是苏联第一次进行海下核弹道导弹实验,不想却因反应堆故障而在北大西洋海面引发悲剧。
“寡妇制造者”不仅牺牲了28条生命,而且几乎引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长久对峙。
然而,《K-19》一上映,就遭到了K-19核潜艇真实幸存者们的强烈抨击和质疑。
幸存者们认为,影片充斥着“伏特加”、“喝酒”等词,将英勇修复核潜艇的K-19官兵描写成了不负责任的酒鬼。
一些苏联退役官兵批评,导演以商业眼光拍电影,完全不尊重事实,这对生还者是又一次伤害。
“塞拉”级核潜艇——俄罗斯“金鱼”
潜艇,尤其是核潜艇,一直是苏联海军发展的重点,苏联研制型号最为众多的是攻击型核潜艇,而成果最为辉煌的则是第三代,一下推出了三种型号,分别是“红宝石”设计局的“麦克”级(685型),“天青石”设计局的“塞拉”级(945型),“孔雀石”设计局的“阿库拉”级(971型)。
毫无疑问,它们的同时推出是带有竞标性质的,也反映出当年苏联海军在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上,采用的是广泛比较、重点选择的稳健思想,以期获得最佳方案。
当年苏联强盛的国力,也为这种探索与尝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与物质保证,那是苏联/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岁月。
在这三种潜艇中,“塞拉”级的钛合金艇体、大型双壳结构以及大潜深、高航速、强火力与良好的隐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
但由于它造价昂贵,没能成为主力艇型。
苏联一共建成了4级13艘钛合金核潜艇,包括7艘“阿尔法”级(705型)、4艘“塞拉”级,1艘“麦克”级,1艘P级(661型)。
除了P级是飞航导弹核潜艇外,其余全是攻击型核潜艇。
昂贵的造价为它们赢得了不无挖苦意味的“金鱼”之称。
苏联钛合金核潜艇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其中很多至今仍无人打破:P级创造了44.7节的水下航速记录,“麦克”级曾创下了1 250米的潜深记录。
“阿尔法”集高速、深潜于一身的综合性能堪称出色,但航行噪音高、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它的明显不足,所以综合性能最好的钛合金核潜艇当首推“塞拉”级。
随着苏联解体,严酷的经济状况使得俄罗斯再也不会不计成本地进行军备竞赛了,“塞拉”级成了钛合金核潜艇的封笔之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阿尔法”级是一种实验色彩很浓的攻击型核潜艇,计划酝酿于1956年。
由于其实验性质,苏联海军把“阿尔法”级列为“代”外之艇。
“塞拉”身世“塞拉”级由天青石设计局设计,总设计师为克瓦沙。
苏联海军于1972年3月批准了该艇的设计任务书,与“麦克”级、“阿库拉”级基本同期建造、服役。
该艇共建造了4艘,其中945型(代号为“梭鱼”,北约称其为“塞拉”Ⅰ)2艘,945A型(代号为“秃鹰”,北约称其为“塞拉”Ⅱ)2艘,全部布署在北方舰队。
美_俄核潜艇技术发展述评_陈虹
2 发展历程简述
核潜艇从诞生到现在已发展了半个世纪 。 与其 他军事装备一样 , 驱动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来 自 2 个方面 :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 。 作战使命需求决 定了核潜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 而更新更高的 技术则支撑着核潜艇更多更好地完 成其使命任务 。 作为需求牵引的一个典型例证 , 在冷战时期 , 美国攻 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作战目标是苏联的核潜艇 , 而苏联 则需同时应对水下和水上威胁 , 因此 , 苏联发展了巡 航导弹核潜艇 。 核动力本身则是技术推进的一个典 型例证 , 它不仅实现了 “真正的潜艇 ”, 更导致了国防 战略思想的变革 — — —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二次核报复 能力是使人类免于核战争灭顶之灾的主要因素 。 因 此 , 核潜艇的发展一直和国际 、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 对 核潜艇技术发展的讨论离不开对当时国际环境的认 识。 在讨论技术发展时 , 一般会采用 “分代 ”的概念 , 把技术特征作为分代的主要依据 。 由于对技术特征 的了解和划分标准不同 , 对核潜艇技术的分代有各种 不同见解 。 本文从设计指导思想的角度来划分 , 把设 计建造年代和设计指导思想相近的核潜艇归为一代 。 原因是 : 第一 , 核潜艇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尖端产品 , 技 术细节和实际性能的保密性高 , 直接从技术特征入手 进行分析 , 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 , 准确性较差 。 而设 计思想必然要反映时代需求 , 比较容易根据当时的国 际形势和公开发表的可信文献分析得到 。 第二 , 设计 指导思想必定对产品的技术特征有重要影响 , 可以认 为设计思想不同 , 产品技术特征有较大不同 。 第三 , 设计指导思想一般会在同时期相关技术的发展中体 现 , 可以从密级较低的相关技术发展报道中探寻当时 关心的技术思路 。 例如 , 可以认为 “大青花鱼 ”号常 规动力试验潜艇反映了当时对快速性的关注 ; “利普 斯科姆 ”号反映了当 时对低噪声的 关注 。 根据这 种 划分方法得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结果 , 最为典型的是 把美国 “海狼 ”级和 “洛杉矶 ”级划为一代 , 因为它们 都基于冷战时期的深海对抗思想 。 2. 1 探索阶段的核潜艇 二战后到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 , 美国在世界上率 先开展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 成功建造出 “鹦鹉螺 ” 号和 “海狼 ”号核潜艇 , 给潜艇技术带来了革命 性的
哪里的海水被核污染了
哪里的海水被核污染了
海水可能受到核污染的地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地区:
1. 弗拉基米尔湾(俄罗斯):弗拉基米尔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
苏联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于2000年
在此地沉没,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周边海域。
2. 富士川和相模湾(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量放射性物质从福岛核电站泄漏到太平洋。
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措施减少污染物流入海洋,但一些污染物仍然进入了富士川和相模湾。
3. 科拉半岛(俄罗斯):科拉半岛位于俄罗斯西北部,附近有苏联/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基地。
在过去几十年中,该地区发生
了一系列核事故,导致海水受到污染。
4. 核试验场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多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了核武器试验,一些试验在海洋中进行。
这些试验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核污染的具体范围和程度取决于事故或活动的规模和性质,对于那些受到核污染的地区,相关政府和组织通常采取措施来监测和减少污染的影响。
俄罗斯945АБ多用途攻击核潜艇
一
段 时期
,
北 约 也 将 其 称作
一
山脉
”
) 是 苏 联 研 制 的 第三 代 核 动 力 攻 击 潜 艇
也 是 目 前 俄 罗 斯 海 军 中性 能
一
流 且 最 为神秘 的
。
级王
牌核 攻
,
击 潜艇
。
事 实上
,
正
是 由 于 该 型 艇 的存 在
才 使 得 俄 罗斯 继 续 作 为
,
个 海 洋 大 国存在 于 世
一
种 改 进 型 9 4 5 A型
☆ 发展 缘 由
2 0 世 纪 8 0 年代
,
步 深 化 改 良工 作 另 外 也 可 看 作 是 争 第 四 代 攻 击 核 潜 艇 的方 案
一
天 青石
。
强 硬 对 强硬 的 态 度
“
,
美 国总统 里 根 上 台 对 苏联采取 从 外 太 空 的 星 球 大 战计 划 到
— —
结 果很 容易被我 们探测 到 洛 杉矶
‘
于 是双 方 的角
Ty p e 9 4 5 M u l t i p u r p 0 s
e
At t a
c
k S u bm a r in e
of
Ru s
s
ia
n
Na v y
回园函
★ 施征 ★
“
9
P
C
a
,
一
/
“
5AB
北 约代号
“
多用途攻 击 核潜 艇
火星
,
”
,
9452
多用 途 攻 击核 潜艇 ( 俄 称 M
塞拉
世界三大潜艇
北风之神级
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
“北风之神”是俄罗斯研制的最新型战略核潜艇,长170米,宽13.5米,水下最高 航速29节,最大潜深450米,定员107人,排水1.7万吨。每艘可携带16枚“布拉瓦” 洲际弹道导弹。
左:双层壳体
右:单层壳体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1976年开始建造的一个核动力潜艇等级。共有18艘俄 亥俄级潜艇在美国海军中服役。 由于先前服役的几舰舰体老化,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因此,俄亥俄级 俄亥俄号潜艇 (SSGN-726)、密歇根号潜艇 (SSGN-727)、佛罗里达号潜艇 (SSGN728)和佐治亚号潜艇 (SSGN-729)在2002年开始进行了改装,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 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台风同北风之神对比
"台风"级水上排水量23200吨,水下排水量48000吨;最大长度172.8米,最大宽度 23.3米,平均吃水11.0米。核动力装置为OK-650型,2座压水堆,总功率380兆瓦齿轮 传动式汽轮主机组2×50000马力,4台自主式透平发电机4×3200千瓦;双桨,7叶低 噪声定距桨,在螺旋桨导管内;辅助动力柴油发电机2×800千瓦;铅酸蓄电池,辅推 电机2X190千瓦;2台外伸式可旋转推进器,用电机传动,750千瓦。水上最大航速12 节,水下为25节。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艇体属单壳型,在结构与布置等方面均与众不同。艇体艏艉部是 非耐压壳体,中部为耐压壳体,整个耐压体仅分成四个大舱,从艏至艉依次是指挥舱, 导弹舱,反应堆舱和主辅机舱。指挥舱分为三层:上层设有指挥室,无线电室和航海仪 器室;中层前部为生活舱,后部为导弹指挥室;下层布置4具鱼雷发射管。导弹舱共装24 枚"三叉戟"导弹,对称于中心线平行布置。反应堆舱的上部是通道,下部布置反应堆。 主辅机舱布置动力装置。
北风之神 俄罗斯最后的核战略支柱
“ 北风之 神 Ⅱ 是俄 罗斯最新一 级 弹道导弹核潜艇 ,也 是俄 罗斯新世 纪 赖 以维持 核 大国地位 的命根 子。今年 1月 25 日`俄 罗斯 北 德文斯 克政 府新 闻发言人 宣布 ^俄 将 于今 年 3月 开 工 建造 第三艘 “ 北风之 神 ” 级 战略 核 潜艇 。该发 言人 “ ” 级核 ′ “ ” 绍称 ,新 建造 的这艘 北 凤之神 潜艇将被 命名为 弗拉基 米尔 莫 诺 马 赫 号 (弗 拉 基米 尔 ・ 诺 马赫是俄 莫 彐历 史上著 名 的政 治 家和统 帅 ,n13~1125年 曾为基辅 大公 ). “ ” 承担 弗拉基米 尔 ・ 诺 马赫 号 建造 任 务的依然是 位 于北德文斯克市的北 方机 器制造厂。 目前该厂还在 为俄 罗 莫 灬 “ ” 靳海军建造 另外两艘 北风乏神 级核 潜艇 ,分 别为 “ 亚 涅 尤里 多 尔戈鲁基 号和 “ 力山大 ・ 夫斯基” 号。本文将 寸该 级艇 的发展 背景 及技 术层面进 行详 细个绍 “ ” 诞 生记 北风 之 神
径管道相连 )、 两座可带动 2台 低噪声 7叶 定距螺旋 推 进 器 的蒸 汽 轮 装 置 。 主能源 装 置 总 功 率约 为
98000马 力 ,保 障最大潜航速度达到 26节 ,水 面速
“ 度 达 到 15节 (据 悉 ,后 来 新 型潜艇 还 吸取 共 青 ” 城 号核潜 艇乘 员大部遇 难 的教训 ,配 备 了更先进 安 全 的 、可 供 仝 体 乘 员使 用 的浮 游 救 生 舱 )。 定在 经过 讨论并参考海 军 的意 见 ,苏 联部长 会 议决 ” “ 德尔塔 IⅤ 型第 7艘 完 工后开始建造 955型 。 结果还 没等 到这 一 天 ,苏 联 就解体 了 。解体后 的俄
:F上
俄罗斯铅冷快堆发展概述
俄罗斯铅冷快堆发展概述铅冷快堆具有安全性高、燃料增殖能力强、可嬗变放射性核素和技术相对成熟等突出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苏联/俄罗斯是最早研究铅冷快堆的国家,解决了铅冷快堆应用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并把该技术成功应用到“阿尔法”级攻击型核潜艇上。
“阿尔法”级核潜艇极大地提高了其海军的战斗力,但同时该级潜艇也曾发生三次严重核事故,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苏联/俄罗斯在总结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铅冷快堆技术,使得目前俄罗斯的铅冷快堆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取得较大突破,因此俄罗斯在铅冷快堆领域的经验对于我国铅冷快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概况苏联/俄罗斯于1952年启动铅冷快堆研究。
经过多年研究,解决了铅铋合金净化问题,掌握了抑制材料腐蚀的氧控技术,并把铅冷快堆技术成功应用到“阿尔法”级核潜艇上。
1963年苏联建成第一艘用于试验和训练的铅(接上页)3.10大洋洲2018年,大洋洲地区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组成为:石油(51%)、电力(21%)和天然气(16%)。
2018年,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1%,天然气占17%,水电占16%,其他可再生能源占13%。
大洋洲电力容量和总发电量2018年为冷快堆核潜艇。
1971年第一艘“阿尔法”级核潜艇服役,1971—1981年间又先后有6艘“阿尔法”级核潜艇服役,并在1982—1990年间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阿尔法”级具有机动性强,速度快等特点,其服役极大地提高了苏联海军战斗力,对北约水面军事力量造成重大威胁。
苏联解体后,迫于经济形势和外部压力,俄罗斯退役了全部“阿尔法”级。
近年来俄罗斯将铅冷快堆同时应用于军民领域,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军用领域,铅冷快堆被用于“状态6”无人潜航器的核动力系统。
“状态6”未来将成为俄重要的核战略威慑利器。
在民用领域,俄罗斯于2011年启动了“突破”计划,对铅冷快堆产业链进行整体布局,计划建成一座BREST-0D-300铅冷快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燃料设施一快堆氮化物燃料制造厂和乏燃料后处理厂。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拥有潜艇的制造技术,比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等这些国家。
潜艇最早的发明是运用在战争中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上十大的潜艇排名吧。
NO.1 德国VII型U型潜艇德国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
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
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
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
NO.2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NO.3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性能参数排水量:1526/2424吨艇长:312英尺艇员:60人(6名军官)武备:1门3英寸甲板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鱼雷) 最大航速:20.25节/水面,8.75节/水下动力:柴/电推进,双轴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NO.4 英国T级潜艇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共建造15艘,二战期间共有9艘战沉;第二批(Tempest Class)共建造7艘,主要于地中海地区服役;第三批又称图坦卡蒙级(Tutankhamen Class),该级艇建造于二战后期,战争期间仅有两艘损毁,部分潜艇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海洋的静默杀手【美苏核潜艇大】
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问世后,各海军大国纷纷发展核潜艇。
其中,历史上传统的潜艇强国德国和日本因为是战败国而无缘跻身其中。
而中国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也成功拥有了核潜艇。
迄今,世界上共有5个核潜艇国家,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
在这之中,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核潜艇的发展最有代表性,无论是建造级别、建造数量还是发展水平都是其它三个国家无法企及的。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
“鳐鱼”级(上图)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 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
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
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
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
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
它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它使美国攻击核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
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 米。
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
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
图说台风级潜艇(上)
图说台风级潜艇(上)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研制过的最具代表性的军事武器之⼀,其影响之⼴泛远超同⼀时期的其他任何潜艇。
作为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潜艇,⼀举促成了苏联潜艇在1980年代早期军事能⼒的巨⼤飞跃。
台风级还对前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产⽣了深远的影响。
台风级战略潜艇和阿库拉级攻击型潜艇的名字总是让⼈感到很困惑,所以让我们先解决这个问题。
在西⽅,北约报道的前苏联潜艇的名称是基于⾳标字母表(如阿尔法、布拉沃、查理等),但以这种⽅式只能命名26种潜艇。
台风级在俄语中被称为阿库拉级或鲨鱼级,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勃列⽇涅夫在⼀次演讲中说,美国三叉戟战略核潜艇(即后来的俄亥俄级)的发展将迫使苏联建造Тайфун即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尽管前苏联设计师将其命名为项⽬941阿库拉,但台风这个名字在西⽅却流传甚⼴。
其实项⽬971阿库拉攻击型潜艇,在俄语中被称为Shchuka-B或Pike-B,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该级潜艇的⾸艇K-248被命名为阿库拉号。
在本⽂中将项⽬941战略核潜艇称为台风级,因为如果你与俄罗斯海军军官或潜艇设计师交谈,他们也会确切地知道你在谈论的是什么潜艇,他们偶尔也会使⽤北约的名称,但项⽬编号可以说是区分俄罗斯潜艇的最好⽅式(因为北约的名称并不能总是准确地反映潜艇的类型)。
这就是引发了这⼀切的弹道导弹——R-39。
作为对美国三叉戟导弹计划的回应,这种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作始于1971年。
该导弹是迄今为⽌研制过的最⼤的弹道导弹,直径2.4⽶,长16.1⽶,重达84,000公⽄,⽐美国的三叉戟 D-5导弹⼤得多。
⼀枚这样的⼤导弹就需要⼀艘⼤型潜艇来运载,所以红宝⽯设计局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被要求设计⼀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运载R-39。
潜艇设计师:谢尔盖·尼基奇·科⽡廖夫。
位于列宁格勒的红宝⽯设计局有⼀位战略弹道导弹潜艇专家:谢尔盖·尼基奇·科⽡廖夫。
他是以下潜艇的总设计师:项⽬658(北约称为:酒店 H级)项⽬658M(北约称为:酒店II HII级)项⽬667A 纳⽡格(北约称:洋基级)项⽬667B(北约称为:德尔塔I级)项⽬667BD(北约称为:德尔塔II级)项⽬667BDR(北约称为:德尔塔III级)项⽬667BRDM(北约称为:德尔塔IV级)项⽬941 阿库拉(北约称为:台风级)先后有多达92艘潜艇是按照科⽡廖夫的设计建造的。
核潜艇的知识
完!
• 备注2:指挥塔围壳经加固以适应冰下作战。
苏、俄
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苏联型号为971型“白斑狗鱼-B”,是苏联 研制生产使用的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是俄罗斯核潜艇有史以来设计的
静音效果最好的核潜艇,也是目前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攻击型核潜艇。 “阿库拉级”为北约命名,该词取自于俄文Akula,意为鲨鱼。
潜艇
中国核潜艇
• 核潜艇是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 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 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 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 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 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 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 “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 主要实现形式。中国海军拥有 一支核潜艇部队,这已不是什 么秘密。在1996年3月的台海危 机中,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发挥
结构特点 大型平顶艇壳位于主耐压壳体上方,内部安装战略导惮发射管; 指挥塔围 壳表面圆滑细长,潜水舵安装住指挥塔围壳前端,后部有独特突出结构; 指挥塔围壳后方艇体逐渐艇尾方向收缩; 艇尾平顶式尾舵,前缘略倾。
英国
“特拉法尔加”级是英国第三代攻击核潜艇,首艇“特拉法尔加”号于
1979年4月开工,1983年5月服役,到1991年共建造了7艘,所有艇均配
•
结构特潜点,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攻击核潜艇的主力。
• 艇体外观修长低矮,耐压壳体前后端轮廓倾斜;圆顶形艇体;前置可伸缩式艇身 潜水舵;修长突出的声纳整流罩位于指挥塔围壳前缘顶部;指挥塔围壳位于艇体 中部略前位置,前后缘垂直并与艇体平滑融合;艇尾大型平顶式尾舵;
• 备注1:耐压壳体及外表面覆盖合成橡胶消音瓦;
了其应有的作用
动力 水下续航能 力 自持力 装备
核动力分类
武器装备分 类
核反应堆
双头鹰之盾 ——蜕变中的俄罗斯c三位体”战略核力量
武器装备2013.08 / 军事文摘 /25—蜕变中的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谢瑞强 惠 凯2012年12月,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中将宣布,俄罗斯将研制一种新型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以取代现役的SS-18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2013年1月,建造时间长达17年之久的俄罗斯“北风之神”级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955型)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正式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2013年3月,普京主持召开俄罗斯国防工业发展会议,表示:“我们必须加紧研制前景看好的新型战略轰炸机”……一系列消息表明,俄罗斯正积极研制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新型战略轰炸机,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阶段。
在核裁军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美国在完善现有“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基础上,仍积极研制新型核武器运载工具,部署针对中俄洲际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企图进一步接近“核霸权”目标。
目前,“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已成为俄罗斯遏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战略挤压、维持美俄战略平衡的最可靠、最廉价的手段,强大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可以营造有利于俄罗斯复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俄罗斯的复兴保驾护航。
因此,俄罗斯近期增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密集举动,是为维系俄美之间的低水平核均势,维持全球战略平衡,也是处于上升期的俄罗斯对美国研制新型核武器运载工具和推进反导体系建设的回应。
前 言. All Rights Reserved.俄罗斯陆基核力量现状苏联解体对苏/俄战略火箭兵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苏联苦心经营40载形成的完整导弹研发、生产体系,被破坏得七零八落,不少导弹工厂散落于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射,分导式多弹头,最大射程10000千米。
不同点是,前者可携带10个核弹头,后者只可携带6个弹头,单弹头当量30~50万吨TNT。
目前,二者的早期型号都已退役,现存的SS-18主要是生产较晚的Ⅳ和Ⅴ型,共约50枚,SS-19的数量更少。
国外核潜艇年度动态述评
位 。英 国希望 通 过研制 新 一 代 “ 敏 ” 攻 击 型 核潜 机 级
艇, 重新恢 复 核潜 艇 工 业 基 础 , 未来 核 潜 艇 的研 制 为 奠 定基 础 。法 国“ 凯旋 ” “ 级 可怖 ” 弹道 导 弹核潜 艇 号
收 稿 日期 : 0 1— 3— 7 2 1 0 0 ;修 回 日期 : 0 1 0 0 2 1 — 5— 6 作 者 简 介 : 琬 (9 3一) 助 理 工 程 师 , 事 潜 艇 技 术 情 报 分 析 研 究 工 作 。 田 18 , 从
・
1 8・ 3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第3 3卷
所 有部 件 的战 备 和 可靠 性 进 行 了验 证 。该 型导 弹是
一
导 弹核 潜 艇 。2 1 0 0年 2月发 布 的《 四年 防务评 估 》
报 告 中写 到 , 2 1 到 0 5年 , 国海 军 需 要 维 持 5 美 3~5 5 艘 攻击 型 核潜 艇和 4艘巡 航 导弹 核潜 艇 的基本 规模 。 美 国海军 白 2 1 0 1财 年 开 始 , “ 吉 尼 亚 ” 攻 将 弗 级
基 战 略核威 慑力 量 。
反 篓 s0 及率 粤 号 3 压 力 功 s0 堂 5 马 0 G
。 、 。
~
鱼 雷 发 射 管 4具 、 巡 航 导 弹 发 射筒 l 2具
根 据美 国海 军 2 1 0 1财 年 预 算 计 划 和 海 军 专 家
R nl ’o re的相 关 报 告 , S N( 的 详 细 设 计 o a O R uk d S B x) 工作将 于 2 1 0 5年 开始 ,0 9年 开 始 建 造 首 艇 , 艇 21 首 于 22 0 9年 前建 成 服役 。2 2 0 2年 开 始 建 造 第 2艘 潜 艇, 其余 1 0艘将 于 2 2 0 4~2 3 0 3年 开 工 , 别 于 2 3 分 01
“北风之神”:俄罗斯最后的核战略支柱
I M c ac H。o R 6 )
Shi bo p
维普资讯
在 北 极 冰 区 活 动 , 一 定 要 很 容 易 破 冰 而 出 发 射 导
弹 。该级艇将 在 21世纪初 服役 ,首 先将代替老 旧 的 “ 尔 塔 I ”型 、“ 尔 塔 I ”型 、“ 尔 德 德 I 德 塔 I I”型,并在 2 1 I 0 0年左右代替 “ 台风”级与 “ 尔塔 ”I 德 v型,成为苏联唯一 一型弹道导弹核潜
“台风 ”级 ,该级艇 的出现 导致整 个凹方陷 于恐慌之 中, 美国好 莱坞抽摄 潜艇工程 作出如 F越定:新 一缎弹 的 巨片 “ 杀 红 十 ”就 是 以 “ 追 青风 ”级为 题材 ,西 方对 “台风 ” 的 道导弹核满睡要县有攻击世界上任何 惧 怕可 见一斑 战略 目标 的作战能 力 其 设计忤战 现 在披露 的资料表 叫. 嚣联海军 庄经过 多年实践运 行后 发现 “台风 ” 级 的性能 与造 价相 比 教费比不 岛.有 蠕于此, 苏联部长 会议 作出决定 , 目标是 为了对付 美国, 以美崮本土
海 、 鄂 霍 次 克簿 利 北 冰 洋 地 区 一 一 这 些 海域 完 全 在 俄 罗 斯 海 军 的控 制之 下 ,
这个任务虽后的结局就是出现 r 世界 卜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 艇——g l 4 型
● D l 德 术 蟮 一4)型据 潜 艇 是 俄 罗斯 战 4 ¨ 略 t港 稚 甘 王 力之 一 竹 上 高 高 璧起 神 平 台 宴 々 是 用耒 商王 S — 一 j弹 道导 弹 的地 方 s H 2
作 为 主 要 攻 击 目 标 . 其 主 要 活 动 海
发展 “ 尔塔 IV”型 作为 “ 德 台 缀的 补充 但 “ 德尔塔 Iv”毕竟 是 域为北 冰洋 该 级艇应 具有 一系 从 “ 德尔塔 【 】 J ”型改进而柬的 .虽然 各项 性能较 好 但却没 有质的提 高 列适于 在北极冰层 下活动 的结 构特 于是,研制新 一级弹道 导弹潜艇 再一次提上议 事月程 点 ,如 储备 浮 力 犬 ,梃 体结 构 坚 8 0年代中期,萄 麟部长会议听取海 军的意见后 对新一级弹道 导弹 核 固.且很容 易突破冰层 。由于通常 :
“幽灵潜艇”之谜
“幽灵潜艇”之谜1999年9月,俄罗斯海军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里出事沉没,艇里118名官兵全部不幸遇难。
据报道,得到挪威协助的打捞遇难官兵遗体的工作因出事海域风大浪急,又进入寒季而被迫于11月7日停止。
这次海难事故震惊了全世界,至今,俄罗斯和欧美各国对事故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该潜艇内部的鱼雷舱发生爆炸而引起灾难,也有说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因受到国籍不明的核潜艇的撞击而沉没入海底……真相究竟如何,尚待时日。
这里说的是发生在过去的“幽灵潜艇”之谜。
5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国在波涛汹涌的南太平洋的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的航空母舰“小鹰”号一直被一艘神秘莫测的潜艇跟踪。
当它被舰艇发现,受到鱼雷和深水炸弹攻击时,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在马利亚纳群岛,美日双方的舰队在激烈的大海战中,这艘神秘莫测的潜艇又出现了,它只观战,不参战,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它却救起了许多交战双方落水的海军战士。
这些落水的战士被一股神秘的海浪送上了救生艇。
这一举动,打消了日美双方海军舰队的疑虑。
此前,双方都认为这艘来无踪去无影的潜艇是高技术的精品,是超级武器。
它的速度和反应之快极其惊人,就是五六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科技力量也造不出这样先进的潜艇。
当时的美国海军把这艘神秘莫测的潜水艇称之为“幽灵潜艇”。
那么,“幽灵潜艇”是谁建造的呢?这项很了不起的科技成果如果谁取得,谁就会在未来的海洋战争中取胜。
为此,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动用多艘潜艇在南太平洋各水域搜寻。
前苏联当然也不甘落后,派出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各海域搜寻。
谁知,不仅未发现踪影,反而血本无归,美国的两艘技术装备很先进的核潜艇――“打谷机”号和“长尾鲨”号在1963年和1970年先后失踪了,前苏联有三艘核潜艇在搜寻中先后神秘地失踪于深海大洋里,两国的损失都很沉重,却又不便公诸于世。
“幽灵潜艇”连续不断地在各国的海洋中出现,不能不引起各国的关注。
超空泡减阻技术简介
超空泡发展过程
当航行体在流体中高速运动时,航行体表 面的流体压力就会降低,当航行体的速度 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流体的压力将达到 汽化压,此时流体就会发生相变,由液相 转变为汽相,这就是空化现象。随着航行 体速度的不断增加,空化现象沿着航行体 表面不断后移、扩大、进而发展成超空化。 其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状态:游离 型空泡、云状空泡、片状空泡和超空泡。
俄罗斯暴风鱼雷
超空泡减阻发展现状——美国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速推进器和水翼方面的 超空泡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发展超空泡高速射弹 和超空泡鱼雷两类超空泡武器,其中机载快速灭雷 系统(RAMICS)已于1995年研制成功,该系统使用 20mm的超空泡射弹,可穿透水下15m处的水雷。
机载快速灭雷系统
• 复合材料减阻 当流体流经疏水表面时产生了壁面滑移,使得边界面上的速 度梯度减小,从而减小了边界上的剪切力;由于边界面上的 速度梯度减小,推迟了层流附着面流态的转变,使得附着面 的层流流态更加稳定,也使得层流边界层的厚度增加;同时 疏水表面微凸柱间的流体剖面形状证实了确实存在无剪切空 气-水面。
超空泡减阻技术
“暴风”号超高速鱼雷
• 第一代“暴风”鱼雷的优缺点同样明显,其优点是高速、 强打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而缺点则是射程短(10公里), 只能作直线航行,目标搜寻能力有限,打击敌人的同时, 自身潜艇也难以逃脱敌舰的报复。因此第一代“暴风”鱼 雷不久就退出了现役。但苏军及其后的俄军一直没有放弃 对这种鱼雷的技术改进,改进后的“暴风”鱼雷长8.29m, 质量2697kg,头部装有空化器和战斗部,靠火箭动力推进, 水下行进速度达到230节,比西方国家最先进鱼雷的速度要 快几倍。
• 通气管口。通过人工通气使空泡伸长并覆盖航行体表面 以降低阻力;
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基地概览
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基地概览腻罗斯海潜艇基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核动力潜艇从科拉半岛的五个海军基地启动:西里察湾基地,维佳沃基地,加德日耶沃基地,北莫尔斯克基地和格列米哈基地——其中的一些基地又被划分成了几个停泊点.废弃的核燃料则存放在其中的两个基地上:西里察湾基地及格列米哈基地.固态及液态放射性废弃物在岸上的存放地点则有六个.此外,在海军基地和造船厂里,还有许多可以容纳废弃燃料集合及固体或液体放射性废弃物的技术保障船.另外,大量放射性废弃物被贮存在科拉半岛的造船厂和北德文斯克市.退役的核潜艇也存放在这些造船厂里.俄太平洋舰队核潜艇的基地则主要是在堪察加半岛的海军基地上.这些基地不仅是核潜艇驻泊用的母港,还是核潜艇退出现役之后暂时栖身的地方,而且,令人闻名生畏的废弃核燃料等有害物质,从核潜艇上转载下来之后,也多是存储在这些基地之上.海军基地的发展俄罗斯将核潜艇基地建在科拉半岛上,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可以直入大西洋,而且还有属于不冻的自由通路.大多数基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在冷战期间,作为各种核武器的载体,核潜艇的研制及建造得到了高..46..o海风度的优先发展权.然而,核潜艇基地的基础建设,技术服务保养以及核潜艇造船厂的发展,却落后于核潜艇本身和正在建设中的设备的发展速度. 从新潜艇下水到这些设备准备使用,通常需要五至八年时间.苏联北方舰队的第一艘核潜艇(K-3)是在1958年下水的,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进行设备中无法使用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废弃核燃料的第一次处理.随后各种型号的潜艇,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在尼尔比奇亚海军基地,台风级潜艇的许多入坞设备仍然不完善,专供台风级潜艇使用的码头及设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仍然没有建成,而第一艘台风级核潜艇却早在1981年就已经列装了.许多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设备仍在筹划之中,其中多数已经开始建造了.但是这些工程大多数都不曾完成.在安德列耶夫湾,正在建立一套液体放射性废弃物处理设备,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成过.还有一个例子,在同一个基地,一套打算投入使用的废弃核燃料装载设备一直停留在计划阶段.放射性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并不是当务之急,这是由于缺乏特别为此指定的技术和财源.其实,无论由什么地方提供经费,实际建成的设备一旦投入使用,都是为海军服务的.而且,虽然苏联海军核潜艇基地的位置,是由相关军事专家确定的.但是,建立任何一个特定基地的真正决议,都是由苏联高层领导人最终批准的.因此,对莫斯科而言,特殊设备及时的完成,比建筑的规格和设备的质量更重要.科拉半岛的海军基地,是由军方的人员建造的,但他们实际上却缺乏在北方严寒的气候中建造地基坚实的建筑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虽然他们在接受任务之后都经过了相应的培训,但那些矗立在军营的劣质军用建筑,却反映出那仅是一些低水平的培训.没有建筑技能的现役士兵被调去从事军事建筑工程工作.由于负责批准基地各项工程的领导入主要是军队的人员,指挥官的职责也就成了保证建筑212程的最终期限.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基地的"宜居性"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自然也就不言自明了.当然,最初对各种核潜艇和存贮库可能给环境造成的恶劣结果,不仅没有给出具体的界定定义,也没有对这些设备工作前的工人遭受的辐射量加以限定.而且,由于苏联核潜艇的高速发展是与冷战息息相关的,因此,未来不得不拆除核潜艇和清理贮存库的可能性更是从来没有被考虑过.简单的辐射安全规则介绍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关于公共安全和其他权威文件的规则都是保密的, 公众和相关监督部门很难得到.当地的权威人士从来没有听说过海军基地和造船厂内部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在今天,俄罗斯国家辐射保护机关,也都未必有权知道北方舰队行动相关资料.1994~,曾经打算开放海军基地以便于普通监督机关对辐射安全进行评估.到叶利钦下命令指派国家核监督机关负责在海军基地监督核安全时才完成的.虽然有了总统的命令,海军还是拒绝允许国家核监督机关的代表进入海军基地.1993年,北方舰队否决了摩尔曼斯克当地环境委员会一项关于了解科拉半岛海军基地放射性废弃物贮存库资料的要求.1995年春,委员会被批准参观安德列耶夫湾的设备.目前,国防部直接负责控制海军基地放射性废弃物和废弃核燃料的贮存和设备.废弃核燃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形成核反应堆的使用,维护和退役都会产生需要轮流处理, 运输和贮存的放射性废弃物. 在正常工作期间,给核反应堆补给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废弃核燃料.俄罗斯早期的核潜艇依靠浓缩235U反应堆,它们一般在服役7到10年之后补给燃料. 现在,俄罗斯核潜艇在工作3到5年后补给燃料.自20世纪80年代起,废弃核燃料与北方舰队的某些退役核潜艇就分开了.早期,潜艇在干船坞给反应堆补给燃料.最近几年,更为常见的是潜艇浮在码头上与废弃核燃料技术保障船进行反应堆燃料补给.补给燃料的工作,是一项既浪费时间,又有很高危险性的工作.俄罗斯潜艇的反应堆停止工作后至少要冷却90天,才能开始转移废弃核燃料的工作.转移废弃燃料的工作大约需要一个月,而将新燃料放置到反应堆以便反应堆运转的工作则需要2到3个月.给反应堆进行更换燃料需要先撤掉反应堆的一部分外壳.采取一些防止放射性尘埃扩散的补救措施.一回路被切断,燃料集合单独被转移.保障船的起重机就是用来做此项工作的.燃料集合被放置在特殊的金属容器中以便保障船保存.当所有的燃料集合被转移完毕后,就开始进行反应堆的检查和修理工作.新燃料集合被放入,一回路中充满了新的冷凝剂.反应堆的盖子被扎紧,外壳被移动的部分也回归原位.补给燃料工作时产生大约1O立方米强度液体放射性废弃物.另外,还会产生如核子控制棒,工作中被污染的反应堆槽和其他设备的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反应堆各种过滤器的置换,导致大约1立方米的强度放射性离子交换吸附剂产生.这个过程导致2至3立方米液体放射性废弃物的堆积.补给燃料时,反应堆大部分零件都被更新了. 这些换下来的零件也被视为放射性废弃物.正常情况下,补给燃料操作产生155到200立方米废弃物.北方舰队贮存着大量的来自于事故中——特别是发生在潜艇补给燃料期间的事故——受到不同严重程度破坏的核潜艇维修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 而事故中最常见的问题则是反应堆运作的时候,燃料集合发生爆裂.结果,燃料集合更换的更加频繁了.现在,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程序,要点如下:1.废弃燃料集合转移从反应堆转移到北方舰队的326型技术保障船"谢维尔卡号"的贮存舱,随后,转移到玛丽娜级2020型技术保障船上.2.废弃核燃料集合暂时贮存在这些服务性船上.最终运输到北方舰队在安德列耶夫湾(以前也在格列米哈)的岸上贮存设备之中.3,废弃核燃料集合在这些设备中暂时贮存三年.4.将废弃核燃料集合转移到北方舰队的技术保障船上, 然后运到摩尔曼斯克市谢夫马尔布奇的海军第35造船厂. 5.将燃料集合再次装载到运输集装箱,运到Mayak,并在那里进行贮存和最终回收. 科拉半岛的各海军基地间,有相当多的废弃核燃料集合的运输.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据西方专家估计,已有总放射性为3.7TBq(100 Ci)的7000立方米液体——中低放射性废弃物贮存在北方舰队海军基地和造船厂.另外,还有高放射性废弃物.液体废弃物贮存在浮轮,停泊的技术保障船和油轮上.特体废..47..弃物的年产生量在2.000~2.500立方米之间.科拉半岛的所有贮存容器满了以后,情况就变的严峻了.一部分液体废弃物被带到摩尔曼斯克海湾的处理厂处理.1994年,北方舰队把1.000立方米废弃物运了到那里,1995年运了200立方米.即使处理厂的容量能够增加,北方舰队也将面临承担处理和运输的费用的困难. 据西方专家估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大约有8.000立方米中低放射性固体核废弃物贮存在北方舰队基地和造船厂.这些废弃物的总辐射量大约为37TBq(1000 ci).这些固体废弃物贮藏在混凝土仓库,船上和户外.固体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大约为1000立方米.每年的废弃物产生量会随着退役的集合动力而显着地增长.北方舰队没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现在,那些可以燃烧或压缩的各种废弃物不合理的占用着贮藏库的大量空间.潜艇反应堆控制杆的贮藏备受关注.控制杆是由硼合金制成的,用以控制核反应堆的输出量,它们与燃料同时更新.旧控制杆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但是他们与低中辐射性的固体废弃物一起贮藏.据西方专家估计,目前北方舰队基地和造船厂中,应当贮藏着几千个这种控制杆.西量察fill基地西里察湾基地是俄罗斯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海军核潜艇基地.该基地位于接近科拉半岛最西面的西里察海湾, 距挪威边境大约45公里.西里察海湾自科拉半岛的内部朝向莫托夫斯基海湾,横穿东..48..南沿岸的雷巴奇半岛.该基地上只有一个配有海军基地设备的城镇,被称为扎杰尔斯克,其位于距西里察海湾中心东部6公里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城镇被称为北德文斯克7基地.也被称为摩尔曼斯克一150或扎杰尔尼.扎杰尔斯克约有30000人,他们大多数是海军和他们的亲属.该城是在1959年第一批海军设备运来时建立的.西里察湾核潜艇基地其实由小罗巴特卡基地,大罗巴特卡基地,尼尔比奇亚基地和安德列耶夫湾基地组成.西里察湾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 世纪80年代初被考虑扩大.基地码头总长度20600米.通常, 最新的潜艇一旦服役就要在西里察湾停泊,其中包括攻击性潜艇,战略性潜艇和战术潜艇. 645型(I(一27),661一巴巴级(I(一162)~m685-麦克级(共青团号K--278)也在这里停泊.通向西里察湾的路在摩尔曼斯克和丽特萨河西部几公里的尼克尔之间的公路转弯.通向基地的铁路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却仍然没有建成,不过,这条线路可以到达台风级潜艇的基地——尼尔比奇亚.1.小罗巴特卡基地小罗巴特卡基地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在西里察湾建立的第一个基地设备.自1958年夏天,苏联第一艘核潜艇——K一3就在这里驻泊.亚历山大院士指挥苏联核潜艇进行第一次海试所住的房子,至今仍然在基地内保存完好.1959年,包括K._5,K一8和K一14在内的苏联第一支核潜艇大队在小罗巴特卡基地成军.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大罗巴特卡基地(距海湾2公里以外的另外一-I"-海军设备)的码头设备的建设完成.随后,核潜艇被转移到那里,小罗巴特卡基地接着被作为修理基地,现在,那里仍然有5个码头和一个不固定修理I--2.大罗巴特卡基地大罗巴特卡基地是西里察湾建立的第二个基地设备,位于距海湾2公里远处.大多数现代核动力潜艇都驻泊在这里.这个基地虽然也驻泊过某些第一代核潜艇,但其驻泊最多的核潜艇却都属于第二或第三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罗巴特卡基地曾有32艘现役潜艇和2艘705一阿尔法级(K-493和K-373)退役潜艇驻泊.K--373的反应堆里仍然残存着核燃料.这个型号的第三艘潜艇——K一123, 也驻泊在大罗巴特卡基地.基地的其他潜艇还曾包括两艘奥斯卡I级949型潜艇(K-525和K-206)和六艘奥斯卡II级949A型核潜艇(K一148,K-119,K一410,K-266,K一186 和K一141),还有过九艘核潜艇维克多-III级671RTM型和至少11艘维克多一I级671 R一型核潜艇以大罗巴特卡基地为基地,北方舰队的四艘塞拉级945型核潜艇通常也在这里驻泊.大罗巴特卡基地上共有八个码头及一个用于技术保障的浮动船坞,此外,基地上还有一个微型的核废弃物储存点,用于存放取自核反应堆一回路中的样本水,以及在核动力装置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态放射性废弃物.一旦这些中间存储器被添满,废弃物就会被运到对岸安德列耶夫湾的大贮存库.3.尼尔比奇亚基地尼尔比奇亚基地位于西里察海湾内部,是西里察湾基地最新的一个海军核潜艇基地. 第一批码头设备于20世纪60 年代末准备完毕投入使用.基地设备刚开放时,它作为回声-II级675型核潜艇的基地,后来还曾作为旅馆级658 型潜艇的基地.1977年,由于尼尔比奇亚基地被改造为长达174米的941型台风级巨型核潜艇的驻泊基地,其他型号的核潜艇都被转场至了科拉半岛的其他基地.这个级别的第一艘潜艇于1977年开始建造. 从1971到1981年这段期间, 尼尔比奇亚的基地设备被扩大为包括三个大码头和许多海岸新设备的基地.然而,虽然新的核潜艇都在尼尔比奇亚基地驻泊,但是许多新设备并不完善.例如许多需要完成的,用以潜艇能量内部供给的大设备在西里察湾基地一直没有建成.许多为三个新码头建立的起重机也没有建成.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所有六艘台风级941型核潜艇(TK-208,TK-202,TK一12, TK一13,TK一17和TK-20) 都驻泊在尼尔比奇亚.每艘台风级核潜艇都装有200枚战略弹头,当所有的潜艇停在港内时,它们上面总共有1200个核弹头.在海上为台风级核潜艇运输战略核导弹的运输船, 其贮存库则装有16枚导弹, 每枚携有10个核弹头.潜艇停泊的三个码头位于陡峭的山脉下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块陨石滑落到此,毁坏了码头上的许多建筑物.此外,岸上还有一个船修理厂,大的浮动式码头和以地面基地的放射性原料及固液体废弃物贮存设备.因为贮存设备很小,废弃物定期被运到安德列耶夫湾.尼尔比奇亚位于西里察海湾的最内部.海军基地还有一个干船坞用于给台风级潜艇进行修理.还有一个较小的固液体放射性废弃物暂时贮藏库.4.安德列耶夫湾基地西里察湾的第四个海军基地——安德列耶夫湾基地,是唯一一个没有潜艇驻泊的基地.安德列耶夫湾位于西里察湾西面,距扎杰尔斯克5公里,北方舰队最大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废弃核燃料贮存设备,就全部安装在这里.安德列耶夫湾占地20000平方米. 它的建筑及设备如下:(1)供浮动式技术保障船往货车上转载废弃燃料的码头.(2)设备,32号建筑.(3)辐射保护监督单位和设备,50号大楼(4)液体放射废弃物(不可再利用)净化设备.用于其他的用途.(S)废弃核燃料贮存池,5号建筑.该池已于1989年废弃.(6)三个部分被掩埋的混凝土制废弃核燃料干货贮藏罐.(7)转移废气核燃料的起重机.(8)废弃核燃料储存容器露天存放点(9)被分为隔间和户外的混凝土制固体放射性废弃物贮存舱.废弃核燃料集合通常储存在建筑内部的两个贮存池中. 货车装载废弃核燃料的入口在最左边.废弃核燃料集合被安装在屋顶上的起重机吊到他们被贮存的贮藏池.贮存标志十字型的池区是大多数燃料集合的贮藏处.另外,这还有柴油..49..机燃料动力站,机械车间,变压站,石油和柴油机贮存库和入坞设备.所有这些建筑和设备,起重机都是在1960至1964年建立的.1986年国防部决定重建安德列耶夫湾,安装核废弃物处理设备——在码头安装一个新的装载废气核燃料和固体废弃物的装置.安德列耶夫湾没有原住民,移民每次都是坐船从西里察湾东岸来的.1993年,这里实际人口仅有规定劳动力人数的64%.安德列耶夫湾本身没有围墙.某些比较重要的贮存库被部分围墙保护着.由于两个燃料元件于1993年7月28号晚失盗,贮藏室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后来燃料元件在距贮藏库600米远处被找到.接着两位艇长被宣判偷盗.现在,一队防卫警卫队保护着贮藏室的新鲜核燃料.据西方专家估计,共计21000个废弃核燃料集合和总共12000立方米固液体放射性废弃物贮存在安德列耶夫湾. 1982年2月,5号建筑的人员曾发现2号池中的水的质量下降,还发现严重的泄漏.很明显,贮存设备已经无法再使用,需要采取措施将燃料集合从建筑中转移出去.专家们经过认真检查后发现大量高放射性水从池子中向外泄漏, 于是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1983年2月14日,国防部的访问团参观安德列耶夫湾.该访问团通过了停止泄漏的措施并修正了将三个混凝土集装箱变成废弃核燃料贮存库的计划.同时也决定5号建筑不再用于贮存废弃核燃料集合.1986年6月,开始了从2号贮存池转移装载着燃料集合.50.的集装箱的工作.这时,贮存池的辐射性最高.大多数集装箱被转移到混凝土池3A.1984年1月,1000个集装箱全部被转移完毕.一个复杂的因素就是大量的燃料集合从集装箱中溢出,需要从贮存池的底部吊出来.大约70个集装箱不能被正常地提出来;为此还给它们安装了特种起重机. 从1号个贮存池转移集装箱之前,等待了两年的允许降低辐射标准的决定终于得以批准. 1号贮存池被盖子封住,2号贮存池也就空了,执行这项工作的职员受到赞扬,他们被给予额外的假期和殊荣.工程的领导者得到240卢布奖金,等同于他半个月的薪水. 1989年,从1号贮存池和2号贮存池剩下的保存集装箱转移燃料元件的工作开始了.两个池子都清空了,总共有1400燃料集合集装箱被取出.一组专家被命令转移坠落到池底部的燃料集合,他们成功地将吊上来的集装箱安置在安德列耶夫湾其他贮藏地之后,该组成员受到了赞扬,苏联给予他们的各种荣誉.甚至赠送了某些人一辆汽车.该组领导人布鲁金还被授予了"苏联英雄"勋章.清空5号建筑的工作的总成本大约500万卢布(1989年数字).这次事故的信息直到1993年3月才被西方一个环保组织透露给了媒体.不久,俄罗斯环境顾问阿列克谢?亚博卢科夫发表关于向海中倾销放射性废弃物的官方报告时, 俄罗斯官方才首次证实安德列耶夫湾发生过放射物泄漏.保存废弃核燃料的容器:根据北方舰队技术部专家的建议,苏联建造了三个较大的地下混凝土槽作为将来贮存废弃核燃料的贮存库.三4"-~- 存库原本准备储藏液态放射性废弃物,但是没有这样使用.每个槽的容量为1000立方米, 它们位于5号建筑的正下方. 北方舰队司令部的提议被通过了,修改成本(1982年数字)总共为40万卢布.在修建过程中,贮存槽中安装了直径为25到27厘米的管道,管道间的缝隙被水泥添满了.然后装有7个燃料集合的集装箱被放到管道中.储存废弃核燃料的这种方法被称为干燥储存,里面不用水作为冷却剂和防辐射材料.以中心通气系统代替冷却系统.1号混凝土槽(3A)的改建工作于1982年11月由军队人员开始执行.7个月后,1983年6月,混凝土槽投入使用.2号和3号槽(分别为2A和2B),分别于1985 年和1986年投入使用.1号贮藏槽中保存着900个燃料集合集装箱,在两个新贮藏槽中分别有1200个集装箱.相当于大约21000燃料集合或90 个反应堆中心.现在,三个贮存槽已全部完成.废弃燃料集合的集装箱被转运到2A贮存库.共有1000 个集装箱储藏在该贮存库.这些贮存库储藏废弃燃料集合的用途是临时的,也是暂时性的.工人操纵起重机举起燃料集合从被混钢墙保护的贮存容器中进进出出.贮存库内部建了一套空气冷凝系统.保存着燃料集合的贮存单元之间的缝隙被混凝土灌满了.废弃核燃料的户外存储:除了这三个混凝土贮水池,在安德列耶夫还有一个存放着52个集装箱的户外空地, 集装箱内放置有废弃燃料集合.这些燃料来自最初苏联核潜艇的补给燃料工作,1962年它们被放到了现在的存储地.1991年有约20个集装箱被清空,废弃燃料集合被运到了_c5雅克.剩下的装有200~220个燃料集合的集装箱仍就存放在安德列耶夫的户外.直到上世纪中期,还没有关于怎样处理它们的决定,也缺乏有关容量的精确数据.由于这些集装箱暴露在户外已差不多35年,它们已经被严重腐蚀. 其中的一些盖子已经破裂,雨水可以进入其中直接与燃料元件接触.在2A和2B混凝土贮水池旁边的废弃燃料元件再装地,有6个装有废弃燃料元件的TK一11(6型)运输集装箱.因为没有多余贮存设备,所以它们还未转存.安德列耶夫湾铀的存储:为估计存放在安德列耶夫的废弃核燃料集合中的235U 的总数量,需要许多关于每个燃料集合的详细信息.据西方专家估计,有相当于90个反应堆活性区的燃料集合存放在3个贮水池内.按照规定第一代俄罗斯潜艇每个反应堆活性区有约50千克的235U,第二代核潜艇反应堆活性区有70 千克的235U.在第三代潜艇的反应堆有约115千克的235U.包括第二,三代潜艇反应租在内的铀的总数量在300-350千克之间.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第一代核潜艇退役开始,由于科拉半岛缺乏暂时贮存设备, 这些被搁置的潜艇反应堆中都应带有核燃料.维佳沃基地维佳沃的海军基地包括两个:阿拉湾和乌拉湾.维佳沃市作为一个军城,有20000居民住在乌拉湾东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里就成为了一个柴电潜艇支队的基地,从1979年开始,其也成为一个核潜艇基地.乌拉湾基地成为停放柴电潜艇及水面舰艇的地方,所有的核潜艇则停放在阿拉湾基地.在20世纪80年代,阿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设计思想双壳体,小分仓,大储备浮力,多轴推进,水上不沉性,传统艇型,双轴双桨。
攻击型核潜艇第一代十一月级N(noveber)级1958年,627型1艘,627A型13艘,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背景:解决有无问题,超长核鱼雷错误设计,双壳体小分舱和大储备浮力原则,超3000吨大型化设计,技术:鱼雷线型柠檬状艇首,沿用楔形首扁平尾双桨,AK25高强度钢588MPa,BM-A型核反应堆,北极主被动综合声纳站,指标:航速30.2节,最大潜深310米,1970年4月12日海洋军事演习K8号失事沉没,结论:核反应堆很不可靠,技术已经落后依然大量建造,造成资源浪费。
第二代维克托级V(victor)级,共3型48艘,671型15艘。
671PT型7艘。
671PTM型19艘,671PTMK 型7艘。
背景:美苏军备竞赛剧烈,研制时间紧迫,型号未经过验证即大量建造。
结论:戈尔什科夫的下不为例,说明苏联海军内很少有人能向总司令论证出什么。
V1型671型1967-1974年。
水下高速研究和水滴型验证,背景:水下高速航行验证,美国完成白鱼号声呐试验,1962~1967建造14艘长尾鲨级,指标:排水量3500/4700吨,航速10/32节,潜深320/400米,技术:水滴型艇体和单轴推进,AK29型高强度钢784MPa,双层减震框架结构,采用交流电制,OK300/BM4核反应堆,红宝石(MPK300)声纳站第二代,SS-N-15暴风雪53火箭助推反潜鱼雷,CET65双平面主被动声制导两用鱼雷,结论:水下高速航行(30节以上)无需辅助舵,V2型671PT型1974-1978年,设备换装武器升级的过渡产品,背景:总段组装建造法,美国华盛顿级服役形成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指标:排水量3970/5120吨,双层减震框架,交流电制,卢比康(MPK400)声纳站第二代,牡熊星座PT全纬度自动导航系统,破雷卫超长波通信拖曳天线,胖姑娘65-73型650mm反舰鱼雷,V3型671PTM/671PTMK型1977年,二三代过渡产品,新设备技术螺旋引入,背景:逐艘降噪改进计划(追赶洛杉矶级688-I型),舰载设备更新计划,指标:排水量4900/6280吨,航速10/30节,技术:流线型拖曳声呐导流罩,前后串联螺旋桨设计(PTMK型),公共马车PTM作战指挥系统,鳐KC/2M(MPK500)声纳站第三代200千米,BA111暴风超空泡鱼雷,SS-N-16瀑布轻型反潜导弹,SS-N-21石榴石第二代巡航导弹(惯导和地形修正),运用:V级完成北极作战航行试验。
美国拖曳声呐试验监测。
结论:1983和1986演习证明美国海军面对大量集结的现代化核潜艇不能组织有效的对抗。
串联式螺旋桨效果不佳,超空泡鱼雷噪音大无制导适用性差,阿尔法级A级1971-1977年,705型4艘,705K型3艘。
钛合金钢和液体金属冷却剂反应堆试验艇,背景:超高速设计降阻要求,水上不沉性规定争议,指标:排水量2300/3180吨,潜深320/400米,航速14/41节。
技术:高级轿车流线型指挥围壳,48-OT3钛合金钢588MPa,OK550/BM40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模块化整体组合式设计,和弦作战情报系统(海洋水声系统第二代和索日全自动导航系统),统一电网400Hz交流电制系统,气动液压式鱼雷发射装置,全员漂浮救生舱,结论:钛合金加工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液态金属冷却剂可靠性太差,从此改为发展压水堆,共青团员级M(Mike)级1983年,685型1艘。
二三代过渡产品,深潜试验艇,背景:超潜深设计要求,拉斐特级不断换弹,俄亥俄级开始研制,钛合金加工专项研究计划,深潜设备专项研究计划,指标:排水量5680/8500吨,潜深1000/1250米,航速14/30.6节。
技术:球型首平行中部水滴型尾,48T钛合金钢,压载水仓高压空气火药吹除系统,运用:1989年4月7日返航时失火沉没。
结论:1000m深度声呐和其他设备难以探测和攻击潜艇,高压空气系统损管性低下,第三代塞拉级S级1984~1993年,945型2艘,945A型2艘,自动化试验艇背景:60~70年代美国核潜艇快速发展,显示外部综合系统计划,实尺舱段模型试验,指标:排水量6300~8200/6470~8500吨,潜深480/600米,航速18/35节。
技术:0K650A/6506核反应堆,钛合金700~720MPa,海王星综合显示处理系统,橡胶防声呐涂层,石榴石SSN21巡航导弹,暴风超空泡鱼雷。
TEST71电动力复合制导鱼雷,应急损管空气吹除系统,结论:钛合金钢艇体价格高昂,此时苏联高强度钢技术大幅进步,从此钛合金潜艇不再发展,阿库拉级1985~2010年,971型7艘,971U型5艘,971A型1艘,971M型2艘,指标:排水量5700/7900吨,深度520/600米技术:减阻修型光滑设计,减震浮筏结构,消音瓦区分设计,7叶大侧斜螺旋桨,全艇自动化控制系统(囊括作战指挥系统、动力系统,艇务系统、损管系统),鲨腮舷侧声呐,鼠叫主被动声呐,水声软硬对抗系统,俱乐部导弹家族,USET80热动力复合制导鱼雷,航迹跟踪装置影响:苏联在攻击型核潜艇水平超过了美国。
第四代雅森级2010年下水,885型,背景:苏联解体,多用途化(统一攻击型和飞航导弹型两个系列核潜艇),指标:排水量5900/8600吨,航速17/28节,深度450/550米。
技术:半解析连续修正导航,第四代OK650B/KTP6长寿命(25year)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阿亚克斯综合声呐系统(艇首球型低频声呐100km,舷侧宽频声呐,甚低频拖曳声纳,),总结:金属冷却剂反应堆和钛合金艇壳,落后设计思想和领导意志,弹道导弹和核潜艇兼容性,固体燃料推进剂,导弹通用性和多功能性,可靠性和批量生产要求,与海军勤务兼容性,和国家战略统一性,双壳体小分仓,大储备浮力。
水滴型和单轴推进,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一代旅馆级(hotel)H级1961年。
共3型8艘,追赶美国的应急产物,背景:由N级攻击型核潜艇改进而来。
解决有无问题,系统可靠性差实战能力弱。
指标:水上4030吨,水下5300吨,最大深度300米。
技术:8型结构舰体结构,P13导弹,射程560千米,误差4千米,水上发射。
杨基级(yankee)Y级1967年。
共3型34艘,模仿华盛顿级可靠的潜射核力量,参考美国华盛顿级。
此时拉斐特级大量服役。
水上7850吨,水下10100吨,工作深度320米,最大400米P27导弹,射程2400千米,误差1.3千米。
水下发射。
采用围壳舵,成熟的核反应堆OK700,拥有齐射能力。
乌云作战情报指挥系统,潜艇航行自动控制系统,消磁系统和电场主动补偿系统,潜艇气候分析系统Y2级。
有些科研单位在申请任务时也要说些大话,要不然争取不到任务。
第三代德尔塔级(deltan) D级1972年。
共4型,潜射洲际导弹能力和堡垒战术,装备洲际导弹,采用龟背艇型。
排水量8900/11000吨。
下潜深度320/400米P29导弹,射程7800千米,星光制导。
分导多弹头。
单桨水滴型。
各型逐艘改进。
第四代台风(typhoon)级1984年,只1型4艘,固体导弹不过关导致性能不达标,采用品字型耐压艇壳结构。
此时三叉戟I的俄亥俄1981年开始服役。
水上23200吨,水下48000吨,深度400米。
P39导弹,射程8000千米,可靠性差。
固体燃料推进剂。
OK650反应堆。
钛合金壳体。
居住性良好,托鲍尔941综合导航系统(包括交响乐卫星导航系统),超低频电台,结论:过于巨大的体积造成潜艇基地的巨大负担,固体弹道导弹技术可靠性未解决,北风之神级,新世纪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指标:排水量14000/17000吨,技术:布拉瓦SS-NX-30固体燃料导弹8000千米,浆喷推进系统,影响:由于布拉瓦固体弹道导弹屡次发射失败,进度严重拖延。
至今未服役。
总结:Y级和D级较为成功,D2级和台风级严重失误,SSN20和布拉瓦问题严重,固体燃料技术始终没有突破,飞航导弹核潜艇背景:赫鲁晓夫“军事上的革命”,弹道核导弹+核潜艇万能理论,反航母的需求。
歧途:J级常规动力651型1963-1968年,16艘。
领导头脑发热产生的怪胎,背景:政治指标与军事技术的矛盾产物。
指标:排水量3174/3750吨,航速16.8/18节,潜深240/300米,P6水上发射飞航式导弹,运用:低磁钢降磁试验,反声呐涂层试验,银锌电池试验,651Ǝ型辅助核反应堆动力试验艇,P6导弹只能在水上状态发射,无隐蔽性可言。
凹陷的尾流槽导致脉冲声波参数特殊,使其极易被探测和跟踪。
结论:银锌电池因苏联银产量低而受限,小型核反应堆推进方式效能较差。
演习证明常规动力潜艇在大洋与美国海军较量,存在先天不足。
低磁钢耐腐蚀性差,不适合作为非耐压艇壳。
军事科研应以军事需求和科学规律为依据,而非领导的意志。
回声级(echo),赫鲁晓夫导弹水下化的要求,E1级659型,1961-1962年,5艘。
背景:潜艇加导弹的理论,N级基型改进设计应急赶工。
指标:排水量3731/4920吨,航速21/29节,潜深240/400米,技术:P5型SS-N-3C飞航式对地核导弹500千米,结论:目标信息获取问题,和导弹精度航速低下问题,限制其实战价值。
E2级675型,675MK型,675MKB型,1963-1968年共29艘。
反航母需求的产物,指标:反航母理论需求,排水量4450/5650吨,航速14/23节,潜深240/300米,技术:自变量导弹制导控制系统,P6型SS-N-3A水上发射飞航式导弹350~450千米,成功型飞机目标指示系统、运用:升级改进:燕子B型卫星目标指示系统,刻赤型第二代声呐,K170改装为潜水母艇,1973年6月13日K56与贝格院士号相撞沉没,1979年7月2日K116核反应堆破损导致核辐射,1984年6月K131发生严重火灾,1985年8月K31(431)换料时发生反应堆爆炸,结论:BM-A型核反应堆可靠性太差,人员操作失误问题十分严重。
神甫级(priest)P级661型,1971年,1艘,试验型飞航导弹核潜艇,指标:排水量5197/7000吨,航速19/44.7节,极限潜深400米,技术:紫晶石P70/4K66/SS-N-7水下发射反舰导弹70千米,钛合金艇壳验证(由于钛供应紧张导致建造延迟),西格玛661型全维度导航系统,水下双向超高速保密无线电通信系统,结论:水下反舰导弹潜力巨大,水下高速航行噪音大,高速回转会产生动力横倾,超高速(40节)水下航行并不实用。
第二代查理级(charlie)C级,技术过渡的产物,C1级670型,1968-1972年,11艘,指标:排水量3574/4560吨,航速12/26节,潜深240/300米,技术:采用P级验证的技术,单双混合艇壳体结构,半一体化核反应堆8900KW,运用:K429由于操作失误多次沉没,K43曾租借给印度,C2级670M型,1975-1980年,6艘,指标:排水量4300/5350吨,技术:P120/4K85/SS-N-9海妖/孔雀石导弹110~120千米(其与紫晶石不兼容因此要造新艇),运用:缟玛瑙导弹和火山导弹发射试验(因苏联解体和下马),第三代奥斯卡级(oscar),标准的航母杀手(如果战时有卫星支持的话),O1级949型1982-1983年2艘,O2级949A型1986-2007年12艘,背景:舰载反舰导弹沙箱P500/4K80/SS-N-12 技术上巨大突破,指标:排水量13400/18300吨,水下航速28节,潜深420/500米,技术:三层艇壳设计,OK650B自然循环核反应堆齿轮传动9.8whp,24具海难/花岗岩P700/3M45/SS-N-19导弹1.5~2.5马赫550千米,鳐3型MK540声呐系统,全体逃生支持系统,艇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自动减少横倾和自动防险系统,双重指控备用系统,使用:2000年8月12日K141库尔斯克号演习时鱼雷爆炸沉没,结论:胖姑娘65-73型鱼雷安全性差,被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