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高架工作面采煤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采高大倾角采场管理实践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采高大倾角采场管理实践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采高大倾角采场管理实践
李晓宇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2(000)033
【摘要】针对神宁集团清水营煤矿110203综采工作面大采高大倾角综采技术特点,采用综合技术有效管理采场,并对回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为地质条件类似条件工作面开采取得了成熟经验。

【总页数】1页(P88-88)
【作者】李晓宇
【作者单位】神宁集团清水营煤矿,宁夏灵武 7514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复杂条件下大采高孤岛采场围岩控制研究与实践
2.大倾角、大采高复杂地质条件煤层开采实践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倾角大采高仰采实践
4.大倾角煤层大采高采场基本顶时序性破坏机理
5.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范文(5篇)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范文(5篇)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范文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开采大倾角煤层。

然而,由于大倾角煤层的特殊性,传统的矿山开采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高效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安全回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大倾角煤层的特点及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需求大倾角煤层是指煤层倾角大于45°的煤层。

相对于普通煤层,大倾角煤层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大倾角煤层产量高,资源丰富;其次,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稳定性差,易发生顶板下垮、底板破裂等地质灾害;另外,大倾角煤层的综合利用价值低,难以进行分层开采;最后,由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顺序受限,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问题,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

具体而言,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综采工作面的支护问题,确保顶板和底板的稳定;其次,需要解决煤矿通风和瓦斯抽放问题,保证矿井的安全作业环境;最后,需要解决大倾角煤层回采的顺序问题,合理安排回采顺序,降低安全风险。

二、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实践1. 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是保证工作面稳定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支护方法在大倾角煤层的工作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新型支护技术。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具有支护强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撑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减少顶板下垮的风险。

在实践中,可以将锚杆支护与喷浆锚索支护相结合,既能增加支护刚度,又能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另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综合支护方法。

综合支护方法包括采用支架、锚杆、喷浆等多种支护方式,综合运用不同的支护措施,提高支护效果。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倾角和煤层的稳定性特点,灵活选择支架的数量和支护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课件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课件
回采工艺
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进行回采,即在 工作面推动过程中,通过放顶煤的方 式将顶煤垮落,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并采用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将煤炭运输 至地面。
设备配置与选型
采煤机
选用具有大功率、大倾角适应性 的采煤机,能够在大倾角工作面
上稳定运行,提高开采效率。
液压支架
选用具有足够支撑力和防滑性能的 液压支架,能够有效地支撑工作面 顶板,防止工作面塌落和滑坡。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 采技术研究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概述 •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 •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方案 •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工程实践与效果分
析 •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的经济与社
会效益分析
01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 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技术创新与改进方向
支架防倒防滑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支架易倒滑的问题,研究新型支架防倒防滑技 术,提高工作面安全稳定性。
采煤工艺优化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采煤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提高采煤效率和质 量。
智能监测与控制
引入先进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实现对工作面开采过程的实时监 控和自动控制,提高开采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特点
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煤炭资源回收率。
定义: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 术是一种在煤层倾角较大(通常 大于15°)条件下,采用综合机械 化放顶煤技术进行开采的方法。
适应大倾角煤层开采,有效解决 传统开采方法中工作面布置困难 、设备稳定性差等问题。
对开采设备要求较高,需具备较 好的防滑、防倒和稳定性。
05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 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复杂条件大倾角厚煤层分层综采技术研究

复杂条件大倾角厚煤层分层综采技术研究
文 献标 识 码 B
了矿 井安 全 生产 , 得 了显著 的社 会 经 济 效 益 。 取
关键词
分层铺 网
中 图分 类 号 T 8 34 D 2 . 4
St dy o he t c o o y o o pr h n i e m i i n c m p i a e u n t e hn l g fc m e e sv n ng i o lc t d
1 工作 面地 质条件
工作面采用 后退式综采采煤法 , 分层下行 开采 , 全部垮 落法管理顶板 。M 104 5一 双滚筒液压无链牵引 G 8/3 W 采煤机落煤 , 采煤机组 上下滚 筒割装 煤和运 输机 前移 配合装运底板煤 , 采用 S Z 3/ 0 W 型中双链铸焊封 G 70 40 底式刮板输送机运煤 。下顺槽采用转载机 和带式运输 机各一部。工作 面铺设金属菱形 网护顶 。
g o o i a n g d p a l hik e m e l g c la d bi i ng e t c s a
LIYi—x un
( ufn ol ieo i e mn ru o , t ) H aegC a M n f n nMi gG opC . Ld X w
1 48
互 i 撼j ; 舛技
21年第3 0 2 期
复 杂 条件 大 倾 角厚 煤层 分层 综 采技 术 研 究
栗 宜训
( 汶 矿 业 集 团公 司 华丰 煤 矿 , 东 宁 阳 2 11 ) 新 山 7 4 3


该 文论述 了华丰煤矿厚煤层分层综采技 术, 完善 了大倾角、 深部高应力下的分层综采工艺 , 解决 了设备 下滑 、 设备 防倒技术难题 , 确保 深部 冲击地压 大倾 角 托伪顶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煤矿深部开采的不断深入,工作面的倾角也越来越大,仰采段的安全开采技术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倾角开采的特点、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倾角开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倾角开采的特点倾角开采是指煤层埋深较大,倾角较急的煤层进行开采。

这种开采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地质条件复杂:倾角煤层常常伴随有断层、煤岩交叠等地质构造,给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工作面走向维度大:倾角煤层在地质构造上的长空间性,导致了工作面走向维度的增大。

3. 煤壁受力不稳定:由于倾角煤层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壁受力不稳定,易发生冒顶、垮塌等现象。

4. 安全隐患多: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煤壁受力不稳定等原因,倾角开采常常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

三、倾角开采的安全开采技术为了应对倾角开采的安全隐患,煤矿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许多安全开采技术措施。

1. 合理支护系统:在倾角开采中,采用合理的支护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强煤壁的稳定性,减少冒顶、垮塌等事故的发生。

2. 特殊排水系统:针对倾角煤层通常存在的排水问题,煤矿企业可以结合地质条件,设计特殊的排水系统,保证煤层内的排水通畅。

3. 安全设备改进:针对倾角煤层开采中存在的安全设备制约问题,科研单位需要对安全设备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倾角煤层开采的需要。

4. 安全培训加强:对于倾角煤层的开采人员,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倾角开采技术的应用倾角开采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典型案例包括:1. 某煤矿采用了新型的支护系统,在开采倾角煤层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了煤壁的冒顶、垮塌事故的发生。

2. 某科研单位研发的专用排水设备,在倾角煤层的开采中取得了较好的排水效果,解决了原有排水设备无法适用的问题。

3. 某煤矿加强了对倾角煤层开采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1 地质概况平煤股份十三矿井田面积53.6365km2,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平均20o,煤厚平均6m,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7.42m3/t,绝对涌出量为27.34m3/min,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为2.99m3/t,相对涌出量为11.01m3/min,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矿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3-5月,矿井涌水量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850m3/h,全矿井最大涌水量1700m3/h。

平煤股份十三矿己15-17—11022综采工作面,该采面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层倾角平均28°,在掘进期间共揭露大小断层34条,断层最大落差24m,其中大于3m的断层有13条,f2、f4、f5、f6、f8、f9、f13、f18、f25、f26、f29、f30、f34对回采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且采面外段部分回采三角煤,为再生顶板。

该采面回采的主要水源有顶板砂岩水,顶板砂岩含水性较差,在顶板裂隙发育处及断层破碎带附近会有滴水、淋水现象,对采面回采影响较小。

预计该采面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

2 过断层的主要方法2.1 过斜交于工作面断层的方法1)过落差小于1m,煤层向上断离的断层,落差比ff>1/2时:在遇断层之前,采取沿顶回采、丟煤和降采高等措施。

推过断层交面线后,将支架顶梁往上挑,其仰角一般为15度。

即每割一刀上漂200~250mm,再推数米后爬至顶板。

根据断层落差大小,应预测从变坡点至复位点之间的水平推采距离。

若顶板破碎还应采取人工做超前、打水力膨胀锚杆或树脂固化等方法。

3)过落差小于1m,煤层向下断离的断层,落差比ff>1/2时:遇断层之前,要加大工作面采高,使支架达到最大支撑高度,且支架前铺金属网,为过断层做好准备。

将要过断层时,煤机往下卧底,以降低采高。

2.2 过垂直于工作面断层方法1)落差较大,煤层向上断离;断层煤带煤层变薄的断层时:当工作面煤层断层处变薄时,其小于支架的最小支撑高度时,应视其顶底板岩性和硬度,可分别采取直接割顶或破底。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旋转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旋转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瓦斯治理措施。回采期间预计 瓦斯绝 对涌 出量 5 m n m / i,采
用 顶 板 走 向钻 孔 、顺 层 孑 和 老 塘埋 管 等 瓦 斯 综 合治 理 措 施 。 L
3 大 倾 角综 采工 作面 旋采 方案
3 1 设 备 配 置 .
1 14T作 面设 备 配 置 如下 :MG 0 / 10一WD 型采 22 5013
21 0 2年 第 1 0期




复 杂 地 质 条 件 下大 倾 角旋 转 综 采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喻 希 乐
( 淮南矿业集 团 潘北煤 矿 ,安徽 淮 南 22 8 ) 3 07

要 :受断层 影响 ,矿 井 只能 布 置 零 星块 段 回采 ,工作 面走 向大 多限 制在 3 0~ 0 m 之 0 70
间 .万吨掘进 率 居 高不 下 ,生产 能力 无 法形成 规模 ,严 重影 响矿 井效益 。为 增加 综采 工作 面连 续 推进 长 度 ,减 少巷道 掘进 率和搬 家次数 ,提 高煤炭 资 源 回收率 ,需对复 杂地 质条件 下大倾 角旋 转
综 采 关键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
关 键词 :大倾 角 ;旋 转 式采煤 ;加 架 ;综 采
工 作 面 可 采 范 围 内发 育 有 7条 断 层 ,其 中 影 响 比较 大
潘 北煤 矿地处淮 南矿 区 ,地 质条 件复 杂 、煤层 倾 角之
大 属 淮 南 矿 业 集 团新 建 矿 井 之 首 。井 田 处 于 潘 集 背 斜 和 尚 塘 耿 村 集 向 斜 共 翼 部 位 ,总 体 为 一 单 斜 构 造 ,主 要 发 育 3 条 大 断 层 ,分 别 为 F 、F 和 F ,贯 穿 整 个 矿 井 ,受 褶 曲 和 大 断 层影 响 ,矿 井 中 、小 断 层 特 别 发 育 。矿 井 东 翼 以 9 。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

浅析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是指倾角大于30°的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段。

由于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在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和工作面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开采技术来确保采煤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的地质条件一般较为复杂,存在着顶板易涌水、顶底板岩性变化和断层等问题,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岩层支护和预防顶底板事故的措施。

常用的岩层支护措施包括锚杆支护、钢网支护和喷浆支护等,可以有效地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并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在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的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工作面结构。

常用的采煤方法包括综放开采法和顶煤控制法等,可以在保证煤炭开采效率的控制底板沉陷和保持采空区的稳定。

工作面结构应当合理布置巷道和工作面的位置,通过合理的通风和逃生系统,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

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的安全开采技术也包括煤矿通风和瓦斯抽放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工作面的正常通风,控制瓦斯浓度,有效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过瓦斯抽放系统,可以将矿井中的瓦斯抽放出来,减少瓦斯的积聚和爆炸风险。

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的应用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需要合理设计工作面的开采周期和进出巷道的方式,以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

还需要加强工作面的监控和管理,采用数字化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面的问题,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工作面大倾角仰采段的安全开采技术及其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工作面结构、通风瓦斯和监控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应用。

只有完善各项安全开采技术,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才能实现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开采。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研究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研究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研究近年来,煤矿工作面冒顶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而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冒顶问题更加突出,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特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采煤方式,其特点是工作面呈现大倾角布置,一般倾角在45°以上,同时也具有工作面宽度大、开采强度高和覆岩条件不良等特点。

由于工作面的倾角增大,加之岩层的斜交构造和复杂岩性,导致工作面的岩层掌子面出现了复杂的倾斜、断层、节理和褶皱等地质构造,使得工作面掘进施工难度加大,冒顶事故风险也随之增加。

二、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冒顶处理技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

有些学者将老方法直接应用于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效果并不好,专家建议应该根据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方面,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众多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硬质、软硬结合或软硬分离的方式来控制冒顶事故。

硬质方法主要是采用支护技术,将工作面周围的煤岩支护起来,增强岩体整体稳定性;软硬结合的方法是通过加强掘进机构、调整工作面开采方法、优化掘进工艺以及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等复合措施,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软硬分离的方法则是采用隔离控制法,对冒顶控制区域进行填充灌浆,将冒顶控制区与煤体高度分离,从而防止岩层向下运动导致冒顶事故。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冒顶地质特点和采煤工艺条件进行选择。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室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岩层掌子面的失稳机理,开展了冒顶风险评估、灾变预测、现场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工作,为冒顶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冒顶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掌握工作面的岩层掌子面失稳情况,提高冒顶控制的精度和效果。

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不等长调斜开采实践

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不等长调斜开采实践

T es d ci e et w u ae e angiac fr csot pii dslco rh dutdicnt npa h t yahe m ns ol h v cr i ud ne ee ne eot z et nf e js l ao ln u v d a t r e th m e e i ot a e ni i
u e u lln h,d u l l p n o l a e e l gc l o d t n ,w t e a ay i n o a io n t ek y tc n c n q a e g t o be so e a d c mp i td g o o i a c n i o s c i i t n lssa d c mp rs n o e h i a hh h e l
复 杂地质 条件 下综 采工作 面调斜 方 案的优化 选择 有一 定 的指 导 意义 。
关键 词 :大倾 角 ;综 采 工作 面 ;双坡度 ;不等 长 ;调斜 开 采 中 图分类 号 :T 8 3 2 D 2 .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9 9 2 1 )40 0 -3 6 1 0 5 (0 1 0 -0 70
YU Zhi—z o hu

( i i o 2 Mie X n . n ,G o uX niE e y C m a yL d ,H a a 3 1 2 jN u t ij n r o p n t. o g u i n2 2 0 ,C ia n hn )
Ab ta t codn ea j s d ici d m nn f h ul m c a i d c a m n g fc n e ehg c n d sr c  ̄A c r i t t du t n l e i g o efl e h nz o l ii ae u d rt i i l e , g oh e n i t y e n h hn i

大倾角复杂煤层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防治技术实际应用研究

大倾角复杂煤层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防治技术实际应用研究

大倾角复杂煤层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防治技术实际应用研究作者:马修水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20期【摘要】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煤炭资源开采逐渐呈现出向深、向西部转移特点。

在西部煤炭储量中,有超过50%都为大倾角煤层,研究大倾角厚煤层的开采,是确保西部煤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高效、高产的客观要求。

本文主要以Y矿业集团的3258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大倾角厚煤层长壁开采的特点、技术条件,并着重探讨了长壁综放开采的方法及稳定性控制措施。

【关键词】综放开采大倾角厚煤层技术条件工艺流程我国对于煤层种类的划分,以煤层倾角度数为依据,可划分为以下几类:倾角在0°~8°之间的为近水平煤层,0°~25°叫缓倾斜煤层,25°~45°为倾斜煤层,45°~90°为急倾斜煤层。

关于大倾角煤层的定义,至今尚无确切的阐释,大部分说法将其定义为煤层倾角度数等于或大于35°~55°者。

以煤层厚度为依据,可将煤层划分为以下几种:厚度≤1.3m为薄煤层,厚度在1.31~3.5m为中厚煤层,厚度≥3.5m为厚煤层。

在才开过程中,对于厚度3.5m,倾角在40°左右的大倾角煤层,应用的是长壁综放开采法,该采煤法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

1 工作面概况Y矿业集团的X煤矿为中型矿井,其3258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处于沟谷纵横的高山丘陵地区,断层发育,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所采煤层结构复杂,有冲击倾向性,倾角在0°~46°,平均43.2°,厚度在3.6~ 7.6m,平均6.5m。

工作面直接顶为厚3.1m的粉砂岩,基本顶为厚25.3m的中细砂岩,直接底为厚4.57m的粉砂岩。

采煤方法选用综放开采法。

配套设备如表1所示。

2 大倾角厚煤层的开采特点分析3258工作面是典型的大倾角厚煤层,其覆岩运动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顶板覆岩垮落时,角度效应明显。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综放开采工作面出切眼的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综放开采工作面出切眼的研究
溜 子 支 架 后 退一 工 作 面 推 进 困难 ” 一 境 地 . 而形 成 工作 面 歪 、 、 防 止 因小 漏 冒破 坏 顶 煤 的 完 整 性 。 这 从 咬 倒架 的局 面 。可 能 原 因 是 工 作 面 直接 顶 未 跨 落 甚 至 初 次 放 顶 之 前 , 由

于 工作 面老 塘 方 向 属 未 充 满 状 态 . 顶煤 一 旦 离 层 , 部 分 漏 向老 塘 , 一 一 部分 从 支架 前 漏 向 工 作 面 前 部 溜 子 , 得 支 架 处 于 “ 空 ” 态 , 支 31 大 倾 角 综 放 工 作 面 出 切 眼期 间 的设 备 防滑 使 蹬 状 为 . 架歪 、 、 埋 下 伏 笔 , 推 移 前 、 部 溜子 时 , 带 动 支 架 向老 塘 方 向 咬 倒 在 后 将 后退 , 而 造 成 工 作 面 难 以 推 进 。 从
中煤 集 团大 屯 公 司 徐 庄 煤矿 在 长期 的综 放 开 采 中 . 历 了多 个 复 杂 地 必 须 上 金 属 网 。做 完 超 前 支 护后 用 木 锚 杆 对 煤 壁 进 行 锚 帮 , 支 架 前 经 在 质 条 件 下 大 倾 角 综放 工 作 面 的 回采 . 工 作 面 顺 利 出 切 眼 与 试 采 方 面 梁 煤 壁 处 用 2 0 x 3 ( m) 圆 钢 刹 杆 进 行 超 前 锚 帮 , 外 露 4 0 在 50 ̄ 2 m 的 其 0~ 进 行 了深 入 的 现 场研 究 和实 践 经 验 。这 些 工 作 面 如 7 2 、 12 7 5 、 5 0 m. 支 架 前 梁 到 达 该 处 后 在 外 露 端 再 上 大板 , 得 支架 前 梁 托 2 2 7 7 、1 2 0 m 待 使 大 40 x0x0m 7 3 、 11工 作 面 构 造 较 为 复 杂 , 层 发 育 、 量 多 , 落 差 大 于 2 住 大 板 . 板 规 格 :0 0 2 0 3 ( m) 19 7 7 断 数 且 m 以上 断 层 两 条 以 上 。 文 以徐 庄煤 矿 复 杂 地 质 条 件 下 大倾 角工 作 面 的 本 2 过 断 层 时 , 层 的 下 盘 如 “ 层 面三 角 带 ” 煤 稳 定 且 运 输 机 竖 ) 断 断 顶 出切 眼 与试 采 为 例 , 述 该 条 件 下 出 切 眼 的 对 策 和技 术 措 施 , 阐 以期 为 直 弯 曲允 许 . 推 进 过 程 中可 以逐 步 减 少 割 底 板 的厚 度 : 刀 “ 顶 、 在 每 挑 同类 型 工 作 面 出 切 眼 与 试采 的成 功 提 供 借 鉴 。 抬刀 ” 高度 不 大 于 2 0 m, 时 保 证 工 作 面 的 回采 高度 , 挑 顶 、 刀 ” 0r 同 a “ 抬 坚持“ 挑后抬” 原则。 先 的

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

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

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井的一些工作面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复杂的条件下。

在这些复杂条件下,传统的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分析目前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通常指的是工作面的倾角、煤层厚度、煤层岩性、构造地质条件等等都比较复杂的工作面。

这些工作面通常会出现采高不均匀、支护难度大、煤层易下坠等问题,给煤炭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还可能出现工作面周边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岩爆等安全隐患较多的情况,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压力。

二、传统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通常是通过采用支架、工作面调整等方法来实现工作面的调斜。

但在复杂条件下,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传统的支架和调整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工作面的稳定需求。

由于支架可调节范围有限,对于不规则的工作面形状和地质条件,支架可能无法完全适应。

传统的支架和调整方法对于安全隐患的解决能力也较为有限。

在复杂条件下,瓦斯、岩爆等安全隐患极易发生,而传统方法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一种可能的新思路是结合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综采工作面的调斜和安全生产。

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支架和自动化调整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调整,适应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形状和地质条件。

这些设备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工作面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作出调整,保障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瓦斯抽采和岩爆预警技术,对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进行精准监测和预警。

通过分析瓦斯含量和岩爆风险等数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开采技术实践与简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开采技术实践与简析

C 背斜 : 7 轴向 N 0 8 。E, 5 。~ 0 波幅 3 ~ 0 南翼煤 层倾 角 0 5 m, 大, 背斜轴附近 , 煤层产状 、 厚度及结构发生 突变 , 对工作面 的
回采 有 很大影 响 。
1 设 备 配 套 及 调 整 . 2
板, 支架达到初撑力 , 防止 出现歪架 、 挤架 、 咬架 等现象 。
C 8向斜 : 向 N 0 ~ 0 w , 幅 4 ~ 0 为一 宽 缓 的 轴 6。 8。 波 0 6 m, 褶 曲构 造 , 工 作 面 主 要 位 于 其 翼 部 , 工 作 面 的 回采 有 较 大 本 对
影 响。
( ) 机 截 割 时 , 头 4组 支 架 底 板 必 须 顺 应 巷 道 割 平 , 1煤 机
防止歪架 。机头 2 0组支架顺应好底 板坡度 , 如坡度超过 1 度 5 时 , 及时改 变拉架顺序 , 应 即每一循环 均从端 头 1 开始逐 #架 次往工作面拉移 。 () 2 移架 时 , 操作人员 必须站在 架箱 内操作 , 及时 观察周 围管 线 及 后 尾 梁情 况 , 防止 刮 卡 管 线 及 尾 梁 掉 入 后 部 运 输 机 。
东滩煤矿隶属兖矿集 团 ,该矿一采 区至今还有 7个工作
面 没有 进 行 回采 , 采 储 量 约 3 0 可 0 0万 吨 。所 采 煤 层 均 为 山西
翼 , E4 受 F 7断层 ( 差 83 及 c 落 . m) 7背斜轴 的双重影 响 , 内 面
及顺槽煤层倾角都很大 , 均 2。~0 , 部达 3。~0 。 平 0 3。 局 5 4o
要 探 讨
1 工作 面简 介
1 工 作 面 地质 条件 简 介 . 1 10 综 放 面 位 于 一 采 区 下 部 , 斜 长 度 120 走 向 回 31 倾 9 .m, 采 长 度 13 m, 79 自东 向 西 回采 , 下 标 高 一 1.— 5 55 工 井 5 50 9 . m, 图 1 10 3 1工 作面 大 倾 角 区段 平 面 图

大倾角工作面置换支架的研究与实践

大倾角工作面置换支架的研究与实践
煤 ,G S D~一6020型刮板 运输 机运煤 , 3/ 2 采用 Z 20 / Y 60 0 /0 1 0架 ) Z 20 /3 2 .B ( 1 1 92 ( —5 和 Z60 1/0 5 E 5 —10架 ) 两
3 支护方案设计
() 1吃网距离 :Z 60 1/0 5 C型充 填支架长度 Z 20 / 32 .B L 5 3 按照有关技 术管 理规定 要求 , = .m, 确定工作 面吃 网距离 1m 3 。网与锚带施工 至 4 架处。 8
() 它要求 : 为减少 5 #支架处 的顶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和 3其 ① 1
满足撤除的需要 ,9 } 5 }支架在吃 网过程 中逐茬拖 4 {、 } 0
() 2 本次支架 置换工 作是 “ 以小 换 大 ” 。充 填支 架
*收稿 日期 :0 8 5 7 20 —0 —0
后 , 5 #支架共 同支护顶板 , 与 1 并作为下一步安装 回柱
架 的情况。为此该矿探索 在工作 面原位置 直接 进行支 架置换工作并取得 成功 , 现 了综采 工作 面的稳产 高 实
产。
1 T作 面 概 况
长度为 5 3 , Y 60010支 架 长度 为 3 8 空 间 富 .m Z 20 192 .m, 裕 系数大 , 不存在支护空 间不足 的问题 。 2 2 2 不 利 因素 . .
绞车 的空间 ; 考虑 充填 支架最小 使用高度 13 顶 ② .m, 梁厚度 0 4 撤除 高度按 不低 于 18 .m, .m考虑 。③ 为减 少支架对其 顶板锚 杆 的破坏 , 强调锚杆外 露长度最 大
作者简介 : 周加启(94 , , 1 一)男 工程师 , 6 现任泰 山能源有限公 司疆
() 1工作 面坡度 较大 , 需采取防倒 和防滑措施 ;2 () 停产时间长 , 工作 面有 可能 出现较大 的压 力显现 和顶 板下沉量 ;3撤 除准备 工作量大 , () 需打 9 排锚 带 、 两排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摘要】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对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对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从初期阶段到现在的发展变化。

然后对当前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对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特点。

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对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进行了展望,对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概述、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关键技术、优势与不足、改进与创新、展望1. 引言1.1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概述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是指在煤矿等矿山工作面采煤时,工作面与地面的倾角较大,通常超过30度以上。

在这种复杂的工作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经济性都面临着挑战。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的回采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旨在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和探索创新方法,提高大倾角工作面回采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开采。

通过研究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可以为矿山生产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本文将就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关键技术探讨、优势与不足以及改进与创新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发展历程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是一种针对大倾角煤层进行开采的技术方法,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

当时,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对深部煤矿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技术应运而生。

大倾角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工艺研究

大倾角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工艺研究

AbtatT nwrc vm n l i teky eho g f nuesf m n gudr o pee od i sT k i su i C a s c:oko kmoe e tu e cnl yo esr a ii ne m lxdcn io . aeQn hi n ol r o r e sh t o e n e tn g y

要: 复杂条件下大倾 角大采高工作面 围岩运动规律是保证安全 回采的关键技术 , 以宁东矿 区清 水营煤
矿大倾角 “ 三软 ” 富含水大采 高工作面为背景 , 根据现场监测 , 系统分析 了开采扰动过程 中工作 面采 场应 力
应 变 演化 的特 殊 规 律 , 断 出工 作 面 直 接 顶 垮 落 步距 1 老 顶 初 次 垮 落 步 距 3 . 周 期 来 压 步 距 为 判 2m, 9 3 m、 1 0~1 5m左 右 , 针 对 现 场 开采 中遇 到 的一 些 实 际 问 题 , 出 了一 些 切 实 可 供 了科 学 依 据 。 关 键 词 : 三软 ” “ 富水煤 层 ; 倾 角 ; 采 高 ; 大 大 围岩 运 动 规律 中图 分 类 号 :D 2 . 1 T 8 3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29 (00 0 —0 4 0 10 — 7 8 2 1 ) 8 0 1 — 4
3 3 m , ro i ih ig dit n e i run 0 ~ 1 , nd a me ts m e p a t a r b e n s n e mi n nc une e nd pu 9. pe dc weg tn sa c s ao d 1 i 5 m a i d a o r ci lp o l ms i e c nig e o tr d a t c

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实践

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实践

¥ 2 作 面位 于 常村 煤 矿+ 2 平 S 采 区 西坡 3工 5 0m水 3
向斜轴 附 近 , 作 面长 20m, 工 1 可采 长度 30m。地 质 3
条件 复杂 , 层 裂隙发 育 。所 采煤 层 为 3 煤 煤 , 60 ~ 厚 .l
连 接来完 成 拉移 ,这 种软 连接 方 式难 以控 制后部 输 送
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综放工作面-,T, -- -实践 …— . z 一 . - , .
梁 建 军
( 安 矿 业 集团 公 司 常 村 煤 矿 I西 长 治 潞 1 1 060) 4 12
【 要】 介绍常村煤矿+ 2 摘 5 Om水平S 采区S 2 3 3 低住放 顶煤综采工作面。 在煤层煤质松软 、 断层发 育、 工作 面坡度 1。 3
间 。 同时 , j角 区外 帮煤 壁 被 压酥 , 受挤 压 变形 量 大 ,
护 帮 难 。 增加 安 全 m 口管理 难 度 。 成 外帮支 护单 体 造
柱 回收的 困难
由于¥ 2 3 丁作面切 眼坡度 为 l 。3 。其 中 9 3~ l . 0架 至 机 尾7 围 , 均坡 度 为 2 。最 大达 到 3 。加 之 回 0m范 平 6, 1,
24 其 它 问 题 .
S 2 作面运 、 3工 回两巷 沿底 板掘 进 , 波状 起伏 , 有 坡 度0一 6 , 。 l 。 支护 方式 为梯 形 工字 钢棚 . 与外 帮铺 设 金 顶 属 网 。煤 层平 均厚 度 60 I采 高 为 28m. 余 为放 . I, 3T . 剩
维普资讯
第 6期( 第 9 总 3期 )
机 械 舌 』 斤 毖
MEC HANI CAL MANAGF MEN T AND DEVE OP L MEN T

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及设备管理

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及设备管理

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及设备管理一、引言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是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工作面形状不规则、煤层倾角大、煤岩层分布不均匀等情况下的工作面。

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开采工作面的规划和管理十分困难,需要采用更加科学和精细的方法来保证安全高效地进行开采和设备管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方法及设备管理。

二、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特点1. 地质条件复杂: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通常存在着多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岩层走向变化等,给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工作面形状不规则:由于煤层的不规则分布和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工作面的形状通常不规则,需要特殊的开采方法进行处理。

3. 煤层倾角大: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煤层倾角通常比较大,这给设备操作和煤矿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 煤矿设备适应性要求高:由于工作面的不规则性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采煤设备的适应性要求很高,需要采用一些专业化的设备来进行开采和管理。

1. 采用区域化垂直分组采煤法:采用区域化垂直分组采煤法是在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开采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煤层的不规则分布,将工作面划分为几个区域进行分组采煤,每个区域采用单独的采煤工艺,逐步形成煤矿。

2. 采用全托盘开采技术:全托盘开采技术是在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中的一种先进的采煤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在煤矿工作面上安装大型托盘设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的开采,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采用智能化采煤设备:在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采用智能化采煤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设备具有定位精准、自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有效应对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不规则的挑战。

1.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在极不规则综采工作面的设备管理中,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工作面的不规则性,设备容易受到损坏,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 w,带宽 1 m x0 K O
K S Z 00 8 G 3 0 幛 2 台 薄层状冰 平层理, 厚度 5 m。 移动 站 体 工 作阻力 K N 6 0 00 巷 台 1 . 质构造情况 3地 特 初 捧 力 K N 5 6 04 B S1 2 O 6 O 2 自 扬程 2m, t 6 r / 0 10r h  ̄ 水泵 本 面 在掘进 过程 中共 揭露 出 l 7条断 层 ,其 中上 巷 6 征 对底板最大比压 MP s 4 a 2 B W(GQ 3 8 0 2 台 {讴 5 m. i 3m% Q K )0 - 5 i 0 10 条, 下巷 3条 , 中间巷 7条 , 中过 F 2断层 有 冒顶 , 眼 1 其 1 切 亡 O米全岩巷道 , 表 3 条, 由于落差较大有 1 破顶总长 3 0米 , 造成切 眼大 于 架不接顶 ,没有足够的 初撑力 ,受煤层及 自重 序号 项 目 3 。坡的巷道有 3 0 7米长。 单 位 本面预计 倾 向下 滑力 的作用 , 液 1 . 4水文地质 顶底 直接顶厚度 5 产 21 2 4下巷共施工 4个底板疏水 降压钻孔 ,将煤层 底板下伏青 压 支架 尾发 生下摆 , 1 板条 基本顶犀度 1 7 灰 岩 及 其 下 巨 厚 火 成 岩 裂 隙 承 压 水 施 放 减 压 , 放 水 量 在 生 向下的滑动 ,造成顶 件 直接底犀度 2 5  ̄ 2 m ̄,该 地区 的底板承 压水水位 由最初 的 一 5 m下 降至约 梁 倾 倒 及 尾 粱 下 滑 。 0 10 3 20 2 直接项初次垮落步距 m 1 0 .2 . 当 3 0 降低 了底板承压水 的压力 , 2 1 0 m, 使 2 2面底板水 突水机率大大 51 液压支架挤架 。 初 来压 步 距 1 6 降低 ;根 据物探报 告底板 最大水 量 7 ~ 0 m ,一般水 量 l O 支架 出现下滑时 ,顶梁 O8 02 次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I h ^ 30 1 m ; 综合 顶底板情况 , 本工作 面最 大涌水 量 9 ~ 2 3 , 0 10 m / 一般涌 侧护板在下滑力的作用 3 h 来 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 m 00 9 水 量 1~ 5 3 。 0 2 m/ h 下将会收缩 。如果相邻 压 来压显现程度 不明显 支架 稳定 状态较 差 , 将 1 . 5瓦斯 、 煤尘 自燃等特征 来压步距 1 1 会 出现几组支架同时下 煤 的 自然倾 向等级 为 I 类 , I I 不易 自然 , 煤尘 不爆 炸 , 面属于 本 周期 滑的现象 , 顶梁滑动 , 侧 高瓦斯 区 , 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 8 0 / n . m3 。 2 mi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 ,l N『 30 I 5 4 来压 护板在较大下滑力的作 2 设 备 选 型 最大平均】 风藤皈移近量 06 0 用下 收缩 量 累计 增 加 , 21工作面采场支护强度计算 : . 来压显现程度 不明显 而 按 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规定 , 合理支 护强度的计算 ,2 2工作 造成 支架 间距 减少 , 21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l h ^ 30 5 形成挤架。 .. 51 3当局部 5 平时 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 面支架需要 承受 的荷载为 8倍采高的岩石重量。 08 0 顶板压力 Q X采高 X岩石容重 X工作 面长 X支架最大控顶 发生挤架后 ,其上 部支 6 =8 直接顶悬顶情况 m 1 0 距 架 间距将 自然增 大 , 在 7 底板容许 }压 七 MP a 2 3 ( . X2 2 8x3 5X10x47 ) N 5 . K 4 移架过程中 ,由于支架 8 直接顶类型 类 2 =3 8 6 9 l o KN 处于活动状态 ,稳 定性 9 基本顶级别 级 I 】 较差 ,在下滑力和支架 工作 面共需要有 8 0台液压支架 1 0 巷道超前影响范围 2 0 自重 分力 的作用 下 , 顶 22 Z 60 /1 2型液压支架特征 ( . Y 0 02 / 4 见表 1 ) 梁易偏向架间距超 宽的方 向向下倾倒 ,由此支架会产生上下错位 , 工作 阻力 F 60 0 K =(0 0 8 ) N X 48 0 00 OKN , 当错位高度超 过支 架顶梁厚度时 , 咬架 、 倒架将接踵而 至。 5 . 2防止 液压支架下滑 、 挤架 、 咬架 的措施 :. 1根据煤体松 软 52 . 可见 F >Q, 所选 支架的工作 阻力能满足支护要求 。 割煤移架 , 严格执行跟机移架操作 , 同时割煤 后应 及时推出伸 根据 2 1 2 2工作面的采深 、 地压 , 此种支架 的工 作阻力 、 初撑力 、 情况 , 缩梁 , 做好及时支护 , 护好暴露的顶板及煤壁 。522移 架操 作必须 . . 对底板最大 比压 , 均满 足 2 1 2 2工作面条件 ( 见表 2。 ) 严格执行带压擦 顶移架 ,严禁支 架大起大落 ,降架高 度不得超 过 3 采煤 工 艺 移架前必须清理好架前和架间浮煤 ,以减少移架阻力 , 移 , 。 采用 MG 0 /0 一 1 机割煤 , 割深度 06米 , 307 0 WD 煤 截 . 两采 一准 , lO O mm, 架时 , 活动侧护板收缩量 以能顺利移架 为原 则 , 不得将 活动侧护 板 两端头斜切进刀 。 4 本 工 作 面 实 际 测定 矿 压 参 数 :见 表 3) ( 次收完 , 防止架间流碴。5 - . 3液压支架移到位后 , 2 活动侧 护板 必 须立 即推 出 , 同时确保距支架 中心 1 0 . m±00 m, 5 . 5 均匀布置。52 .. 4 5 大倾角高架工作面顶板管理 根据 2 1 2 2工作面实践 , 51 . 液压支架 在顶板管理 中出现 下滑 、 尾粱倒架 、 咬架 、 挤架 原 伪斜 开采是 防止支架上窜下滑的有效措施 , 因分析:.. 51 1液压支架下滑 。 2 2工作面 , 断层影 响, 21 受 局部倾 角达 下端 头超 前工作面 , 和工作 面成 9 。较为合适 , 3 既能抵 消支架在推
科 技论 坛
・ 9・ 5

杂 ( 河北邯郸矿业集团公 司陶二矿 防实区, 河北 邯郸 0 60 ) 5 15 摘 地 2 1 要: 陶二矿 2 2工作面工作 面, 角 2 o ~3 。 , 倾 0 7 局部 受断层 影响可达到 3 。 , 7 平均 2 o , 向长 50 倾斜 长 6 — 2 m , 2 走 5m, 0 10 面 积 530 , 73m 煤厚 3 m, . 容重 1 5 m , O .t 3 7 / 可采储量 207 吨 , 945 外面 5 米长 , 采 9 米后 , 8 推 2 和里面对接 。本面 20 年 1 09 2月份投产 ,01 质 2860 , 月产量 2000吨 , 回采过 程 中, 架及 支架下滑事故在 过断层期 间时常发生 , 2 1 年 元 月份结束 , 共采煤 7 6吨 平均 5 在 歪斜倒 组织正规循 环难 度较 大, 造成 单产、 工效较 低。 条 ; ; 关键词 : 复杂地质条件 采煤 地质构造 件 机械设备配备表 1 . 层情 况 1煤
1地 质 概 况 -
表 1 Z 6 0 / 14 Y 0 02 ,2
表221 2 2综 采 工作 面

型 液 压 支 架 特征 表
容 单 位 规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 28 45 平 均煤厚 31 为 复杂结 .~ .m, . m, 构煤层 ,在煤层 中下部距 离底板 06 11 .~ .m处,有一层厚 约 01 的粉砂岩夹矸 , . m 为无烟煤 。 1 顶 底板 状 况 . 2 本面北部煤 直接顶板为 中砂 岩灰色 , 以石英为 主, 长石 次之 , 下部含泥灰 团块 , 分选 好, 胶结, 度 2 m, 钙质 厚 1 南部直 接顶灰黑色粉砂岩 , 泥质胶结易破碎 , 0 7 , 厚 ~ m 局部有细砂
8 0
集 t大拄顶距4 0 m最小34 mm 90
部 电机动 率 2 0 w2 0 K '


顶 I 接顶 直
板 f 基本顶




I I
刮板 输进机 S z 6 Ho G 74 0
备 件 底
底 顿 允 许 比 压
24 aF 02 MP (= )

使用



地点
i备名棒 殳
果焦 机
规格型号
MG 0 /0 - D1 3 0 0V 7 V

单位
备 注
大l
煤层厚 度
煤 层 倾 角 适

2- 14 2
() ‘ s5 3
台 电机 甚功率 7 0 w 0K

作 锻压支槊

Z 6 0 1 2 Y 00 1 4
乳化 戎 j 泵
绞 车
B W-1/ 1 R 3 53 5
J2 D5
2 古 电机功率 2 0 w 0K

岩, 灰黑色 ; 为灰黑色粉砂岩 , 底板 泥质胶结夹细砂岩 薄层 ,
地 质构造
总 支架高度
不曩 竞 架过断层
21 ~42
两 刮板辅选机 S W-0 G 4T 皮带运{机 S D 5 茸 J 一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