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跨度和桥面宽度a)计算跨径:25m。
b)主梁全长:25.8m。
c)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11.5+2×0.5m(防撞栏)。
(2)技术标准a)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b)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c)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2.主要材料(1)混凝土:主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均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
(2)钢材a)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
b)施工工艺: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金属波纹管和夹片锚具,波纹管内径70mm,外径77mm。
c)本算例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3.相关设计参数(1)相对湿度为80%。
(2)体系整体均匀升温25°C,均匀降温23°C。
(3)预应力管道采用钢波纹管成形,管道摩擦系数μ=0.25。
(4)管道偏差系数k=0.0015。
(5)锚具变形和钢束回缩量为6mm(单端)。
(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度按26kN/m3计,普通钢筋混凝土重度按25kN/m3计,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计。
单侧防撞栏线荷载为7.5kN/m。
4.结构设计本设计图中,主梁各部分构造尺寸所对应构件温度为20°C。
(1)本设计为简支T形梁。
(2)桥面板横坡度假定为和桥面横坡度相同,本算例假设为平坡。
(3)主梁断面:主梁高度1.7m,梁间距2.5m,其中预制梁宽度1.80m,翼缘板中间湿接缝宽度0.7m。
主梁跨中肋厚0.2m,马蹄宽为0.46m,端部腹板厚度加厚到与马蹄同宽,以满足端部锚具布置和局部应力需要。
(4)横隔梁设置,横隔梁共设置四道,间距4.824m,端横隔梁宽度0.25m,跨中横隔梁宽度0.16m。
(5)桥面铺装:设置总厚度17cm,其中水泥混凝土厚度8cm,沥青混凝土厚度9cm,两者之间加设防水层。
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桥梁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桥梁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熟悉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计算能力;(3)掌握桥梁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桥梁工程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
2.桥梁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讲解桥梁设计的依据、步骤和要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设计能力。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介绍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4.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
5.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桥梁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桥梁工程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相关内容。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目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 桥梁设计说明------------------------------------------------------------------3 计算书---------------------------------------------------------------------------4 参考文献-----------------------------------------------------------------------27 评语-----------------------------------------------------------------------------28 桥梁总体布置图--------------------------------------------------------------29 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30 桥面构造横截面图----------------------------------------------------------31《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10人以下为一组)1、单跨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跨径为23米,计算跨径为22.5米,桥面净空:净—8.5+2×1.50米)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2、河床地面线为(从左到右):0/0,-3/5,-4/12,-3/17,-2/22,-2/27,0/35(分子为高程,分母为离第一点的距离,单位为米);地质假定为微风化花岗岩。
3、材料容重:水泥砼23 KN/m3,钢筋砼25 KN/m3,沥青砼21 KN/m34、桥梁纵坡为0.3%,桥梁中心处桥面设计高程为 2.00米三、设计内容1、主梁的设计计算2、行车道板的设计计算3、横隔梁设计计算4、桥面铺装设计5、桥台设计四、要求完成的设计图及计算书1、桥梁总体布置图,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CAD出图)2、桥面构造横截面图(CAD出图)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4、主梁内力计算书5、行车道板内力计算书6、横隔梁内力计算书五、参考文献1、《桥梁工程》,姚玲森,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2、《梁桥》(公路设计手册),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3、《桥梁计算示例集》(砼简支梁(板)桥),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含条文说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含条文说明六、课程设计学时2周桥梁设计说明桥梁设计包括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姓学教学院专业年指导教职单2017年7月目录1.设计资料 (1)1.1题目 (1)1.2设计资料 (1)1。
3设计内容 (3)1。
4参考资料 (3)2。
计算说明书 (5)2.1各种参数计算 (5)2。
2桥面板内力计算 (6)2。
2。
1单悬臂板内力计 (6)2.2.2铰接悬臂板内力计算 (7)2。
2。
3主梁内力计算 (8)2。
2.4横隔梁内力计算 (18)2。
2。
5挠度、预拱度计算 (21)11。
设计资料1。
1题目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计算1.2设计资料1. 主梁细部尺寸单片主梁的梁宽为1.78m ,其细部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单片主梁示意图2. 桥梁净空一净14+2米(如图1-2所示)图1—2桥梁横断面示意图3. 跨径和全长(如图1—3所示)图1—3主梁立面图标准跨径主梁30.00b l m =;计算跨径29.50b l m =;预制全长29.96l m =全;4. 上部结构主梁布置图(如图1-4所示)(单位:cm )图1-4主梁布置图5.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23.0/KN m 。
6. 材料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容重263/KN m ;桥梁铺装为C25混凝土垫层厚6。
5~17cm ,容重253/KN m ,沥青混凝土厚2cm;容重243/KN m 。
7. 设计方法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等。
8.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 D62—2004).1。
3设计内容1.桥面板内力计算计算T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和悬臂板的设计内力。
2.主梁内力计算1)计算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2)计算主梁在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弯矩、支点和跨中截面的剪力;3.进行主梁内力组合,并画出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 X.5m人行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0 =21.70m (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 l =21.20m (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I全=21.66m (主梁预制长度)3 设计荷载公路— I 级;人群荷载 3.0kN m 24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 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 (重力密度为23kN m3),混凝土垫层厚6cm (重力密度为24 kN m3),T梁的重力密度为25 kN m36 T 梁简图如下图沥青混凝土50mm"水泥混凝土垫层60mm二、设计步骤与方法I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沥青表面g i : 0.05 X1.0 X23 1.15 kN m混凝土垫层g2: 0.06 X1.0 X24 1.44 kN mT 梁翼板自重g3: g30.08 0.14 1.0 25 2.75 kN m2悬臂板长I。
160 1820.71m弯矩M Ag 1gl1 2-5.34 (0.71)2 1.35kNm2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剪力Q Ag gl o 5.34 0.71 3.79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 160 1811130 18 -2 2160 18 11 130 1841.18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I c 丄 160 18 113 1601218 1141.2211~21 18122181302130 41.226.63 106m 4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m cm cG 15.45 1039.81.577 103 2 2Ns /m混凝土弹性模量E :10取 E 2.80 1010 N /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10O.。
6630003.790 Hz31.577 10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 1 0.1767Inf 0.0157 1.22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 =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Pb 1140 20.82… M Ap 1 I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桥梁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桥梁工程的组成和结构类型;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4.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5.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桥梁工程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特点和魅力;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桥梁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16米简支梁课设

3.桥面铺装
全断面5片主梁,设3道横隔梁,横隔板厚0.16m,高度取主梁高的3/4,即0.75m;路拱横坡为双向1.5%,由C35混凝土三角垫层控制;桥面铺装为0.08m厚的沥青混凝土。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二、基本设计参数
及 故满足构造要求。
2)截面复核
已设计的受拉钢筋中6Ф28的面积为3695mm2,6Ф25的面积为2945mm2,
由前面钢筋布置图可求得:
则实际有效高度
判断T形截面类型
由于 > ,故为第I类T形截面。
求受压区高度x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又 ,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2)、抗剪钢筋设计(计算跨径15.50m,C30砼,主筋用HRB335级钢筋 ,箍筋用R235级钢筋 ,I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二级,查规范得 , ,, , )。
鉴于跨中剪力 影响线的较大坐标位于跨中部分故也采用全跨统一的荷载横
向分布系数 来计算。
(5)、计算跨中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6)、计算支点截面车道荷载最大剪力
做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眼桥跨方向的变化图形和支点剪力影响线
鉴于横向分布系数沿跨内部分变化不大按不变的 来计算。
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长度:
对应于支点剪力影响线的荷载布置如图,影响线面积为
1.03
1.00
0.97
0.94
7.99
B/4
1.05
1.06
1.07
1.07
1.02
0.97
0.93
0.87
0.83
7.93
B/2
1.22
1.18
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总说明书1。
1设计依据根据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2公路设计概况1。
2.1概况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路基单幅两车道,宽10米。
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二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15000辆。
1。
2.2规范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
3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0+000,终点B:K1+268为所给全长1.268公里.1.4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
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140。
5米1。
5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1.6路线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1268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 2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 1。
6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 300平曲线占路线长(%) 40直线最大长(米) 273。
37变坡点个数(个)3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 2。
4最大纵坡(%) 2。
7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50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60001.7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 1+4+4+1=10米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路肩为2%,行车道为2%。
2、加宽、超高方式: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
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结构设计形式及尺寸说明(1)结构形式1. 跨径标准跨径:15.96m计算跨径:15.60主梁全长:16m2.主梁主梁采用横截面为T型的截面梁,主梁片数为3片,主梁高为1100mm,梁肋宽为180mm,端部厚度为130mm,根部厚度为150mm,翼缘板宽度为1600mm主梁间距为2200mm,主梁中间采用600mm 现浇湿接缝。
主梁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见附图1。
3.横隔梁横隔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式等厚形式,厚度为150mm,共设置4道,横隔梁间距为5.2m,横隔梁布置及详细具体尺寸见附图14..桥面净宽净—6m(行车道)+2×0.75m(人行道)。
5.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6.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均厚10cm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7.桥面连续本设计为两跨一连,对于简支T型梁桥桥面连续的做法为首先把两梁接头处的桥面板用连接钢筋连接起来,钢筋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用玻璃丝布和聚乙烯胶带包裹,使其与现浇混凝土隔开,两端之间的变形由这段范围内的钢筋承担,另外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设置连续钢筋网,使整个桥面铺装形成桥面连续构造。
8.桥梁支座支座采用矩形板式橡胶加劲支座,尺寸为16cm×47cm,厚度为40m(橡胶片)和52(橡胶片加2cm厚钢垫层)。
9.桥梁桥墩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式桥墩,桥墩高为8.0m,墩帽高为0.4m,墩身高为7.6m桥墩布置及结构尺寸见附图210.桥台桥台采用实体式U型桥台,结构形式及尺寸见附图311.伸缩缝伸缩装置采用U 形锌铁皮式伸缩装置,这种桥梁伸缩缝以U 形锌铁皮作为跨缝材料,锌铁皮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弯曲部分开凿梅花眼,其上设置石棉纤维垫绳,然后用沥青胶填塞这样,当桥面伸缩时,锌铁皮可随之变形,下层锌铁皮可将渗下的雨水沿桥横向排出桥外。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任务叙述依据设计资料,按照桥梁纵横断面设计的要求,拟定3个桥型方案,分析每个桥型方案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
二、方案描述1、方案一: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图01)(1)跨径布置:桥梁全长为760.0m,其中主桥为三跨一联的预应力变截面混凝土连续刚构桥(130m+240m+130m),两边引桥均采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T梁(20m*13=360m)。
依据:因其通航等级为Ⅲ级,通航净空为净宽50.9m,净高10.0m,故选定主跨跨径为240.0m,边跨跨径为主跨的0.54倍即130.0m,引桥部分按最经济原则进行分孔,采用20.0m 的标准跨径。
(2)上部结构:横截面布置采用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顶宽19.5m(包括2*0.5m防撞栏),底板宽11.2m,支点处梁高13.3m,跨中处梁高4.4m,梁底立面及箱梁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而引桥为高度为1.5m的连续T梁。
中跨箱梁在支点、L/4、跨中各设一道横隔板以抗变形。
在中间跨处不设置桥面纵坡,左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3.5%的纵坡,右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0.84%的纵坡。
依据:因支点截面的梁高约为中间跨跨长的1/16~1/18,故选定支点处梁高为240/18=13.3m,跨中梁高约为支点梁高的1/1.5~1/3,故选定跨中处梁高为13.3/3=4.4m。
因跨中桥面标高为171.9m,左岸线标高为158.6m,高程差为13.3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3.5%,右岸线标高为164.2m,高程差为7.7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0.84%。
(3)下部结构:桥位处主要地层有粘土、砂砾、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微风化层。
基岩埋置较深,因此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
桥墩均为实柱式墩,其中9、10号主墩直径为4.0m,桩径为2.0m,1~9号墩和11~17号副墩直径为1.5m,桩径为1.1m,承台均为低桩承台,桩基达到微风化岩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道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的理解,熟悉具体工程设计的计算内容、步骤与方法等,使理论与实践能较好较快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以及参考资料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应用文字和图表准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1)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内容;(2)内容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3)图纸要求按照制图规范绘制;(4)设计说明书要求版面整齐、美观。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20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2、设计资料:1)桥面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m主梁全长:19.96m计算跨径:19.5m桥面宽度:净—16m(行车道)+2×0.75(人行道)+2×0.25(栏杆) 2)设计荷载计算荷载:公路一级,人群荷载3.5 ;3)材料选定混凝土:主梁用C40,人行道、栏杆及桥面铺装用C25;钢筋:直径 12mm采用Ⅱ级钢筋,直径<12mm采用Ⅰ级热轧光面钢筋。
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钢筋砼与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四、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内容1、结构布置1)主梁高:1.30m;2)主梁间距:2.0m;3)主梁梁肋宽:18cm;4)翼缘板尺寸:与腹板交接处14cm,悬臂端8cm;5)横隔梁:跨间等间距布置3根中横隔梁,间距4×4.85m(连同端横隔梁在内),下缘厚度取为16cm,上缘厚度取为18cm。
6)桥面铺装:采用4cm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6cm厚的C25铺装层。
2、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截面的面积计算2)截面形心轴的确定3)截面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2)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4、主梁内力计算1)恒载内力计算2)活载内力计算3)内力组合5、主梁的正截面设计6、主梁的斜截面设计7、全梁承载力复核1)斜截面抗剪强度复核2)斜截面抗弯强度复核3)正截面抗弯强度复核8、主梁的裂缝宽度复核9、主梁的变形验算10、CAD作图:桥梁各部分尺寸,包括纵断面、横断面、跨中截面,计3个图;五、学生成绩评定(1)断面尺寸作图占20%;(2)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规范程度占20%;(3)计算正确程度占60%;。
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1课程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I)课程设计专业:茅以升桥梁14012017年7月目录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1)(一)设计资料 (1)1.桥梁跨径及桥宽 (1)2.设计荷载 (1)3.材料及工艺 (1)4.设计依据 (1)(二)横截面布置 (1)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1)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2)(三)横隔梁沿跨长的变化 (4)(四)横隔梁的设置 (4)二、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5)(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5)1.永久作用集度 (5)2.永久作用效应 (6)(二)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横梁法) (7)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7)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8)3.车道荷载的取值 (13)4.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13)(三)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17)三、横隔梁计算 (17)(一)确定作用在跨中横隔梁上的可变作用 (17)(二)跨中横隔梁的作用效应影响线 (18)1.绘制弯矩影响线 (18)2.绘制剪力影响线线 (20)(三)截面作用效应计算 (21)四、行车道板计算 (22)(一)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22)1.永久作用 (23)2.可变作用 (24)3.作用效应组合 (24)(二)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25)1.永久作用 (26)2.可变作用 (28)3.作用效应组合 (31)五、支座计算 (32)(一)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32)(二)板式橡胶支座橡胶层总厚度验算 (33)1.从满足剪切变形考虑 (33)2.受压稳定 (34)3板式橡胶支座竖向平均变形 (34)4.抗滑稳定验算 (35)课程设计总结 (37)参考文献 (37)附录 (38)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一)设计资料1.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40m(墩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39.96m ; 计算跨径:39.00m ;桥面宽度:0.25m (栏杆)+1.5 m (人行道)+9 m (车行道)+1.5 m (人行道)+0.25m (栏杆)。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构造、分类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桥梁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
3. 引导学生掌握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了解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工程案例,具备初步的桥梁设计方案评价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桥梁平面图绘制的能力,掌握桥梁施工图的识图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桥梁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事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桥梁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力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桥梁工程概述-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 内容:桥梁的定义、分类、功能;桥梁工程发展简史;桥梁工程相关基本概念。
2. 桥梁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设计原理;第三章 桥梁设计方法- 内容:桥梁设计基本原则;桥梁结构受力分析;桥梁设计计算方法;桥梁设计方案评价。
3. 桥梁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技术- 内容:桥梁施工工艺流程;桥梁施工关键技术;桥梁质量控制与验收。
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内容: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桥梁设计方案比选;桥梁施工过程分析。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组成;2. 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养护措施;3. 掌握桥梁工程中涉及的主要力学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桥梁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分析桥梁工程结构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桥梁工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桥梁结构组成与设计原则:讲解桥梁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及附属结构,阐述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组成与设计原则3. 桥梁工程力学原理:分析桥梁工程中的受力特点,讲解力学原理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工程力学原理4. 桥梁施工技术:介绍桥梁施工的常用方法、工艺及设备,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技术5. 桥梁养护与管理:讲解桥梁养护的重要性、方法及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养护管理的意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养护与管理6.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解析

桥梁⼯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解析学号(桥梁⼯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钢筋混凝⼟空⼼板桥设计净-9+2×0.5m(护栏),跨径L k=13m,公路Ⅰ级起⽌⽇期:2013 年 5 ⽉27 ⽇⾄2013 年 6 ⽉7 ⽇学⽣姓名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程学院2013年6 ⽉ 4 ⽇⽬录1.封⽪ (1)2.⽬录 (2)3.课程设计任务书 (3)4.桥梁⼯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6)1).设计基本资料 (6)2).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6)3).板梁的内⼒计算和内⼒组合 (10)4).板梁正截⾯抗弯强度计算与配筋 (14)5).板梁斜截⾯抗剪强度核算与配筋 (15)6).板梁(T梁)挠度计算与予拱度设置 (17)7). 板式橡胶⽀座设计 (21)5.参考⽂献 (2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 —2013 学年第2 学期⼟⽊⼯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程专业10道桥2 班课程设计名称:桥梁⼯程课程设计设计题⽬:钢筋混凝⼟空⼼板桥设计完成期限:⾃2013 年 5 ⽉27 ⽇⾄2013 年 6 ⽉7 ⽇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郭红梅董鹏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期:2013 年 5 ⽉24 ⽇任务书⼀、⽬的与要求桥梁⼯程课程设计是⼟⽊⼯程专业道桥⽅向《桥梁⼯程》专业课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的在于通过桥梁⼯程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深化掌握本课程的实⽤理论与设计计算⽅法,为今后独⽴完成桥梁⼯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应⽤所学建筑材料、结构⼒学、弹性⼒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涵⽔⽂、桥梁⼯程、墩台基础等课程知识和桥梁实习所积累的⼯程实践经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时按量独⽴完成所规定的设计⼯作。
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标准图、技术规范与经验公式,正确拟定各部结构尺⼨,合理选择材料、标号。
2.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与其他因素作⽤下的内⼒,进⾏配筋设计与强度、稳定性、刚度的校核。
3.正确理解《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条⽂,并在设计中合理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梁桥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路桥) 学号:44110819 姓名:郑华凯 指导老师:田立华 时间:2014-10-20
目
录
1 结构布置与尺寸拟定………………………………………………2 2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5 2.1 施工阶段——简支梁状况……………………………………5 2.2 使用阶段——连续梁阶段……………………………………5 2.3 特征截面的毛截面特性………………………………………5
3 内力计算………………………………………………………6
3.1 恒活载换算及行车道板计算…………………………………6 3.2 活载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9 3.3 恒载及活载内力计算………………………………………13 3.4 温度应力计算………………………………………………17 3.5 基础沉降内力………………………………………………20 3.6 内力组合……………………………………………………21 3.7 内力包络图…………………………………………………23
f1
13.616 EI C 2l 2 mc
(4-1), f 2
23.651 EI C 2l 2 mc
(4-2)
式中: f1 , f 2 ——基频,Hz,计算连续梁冲击力引起的正弯矩效应和剪力效应 时,采用 f1 ;计算连续梁冲击力引起的负弯矩效应时,采用 f 2 ;
l ——计算跨径, m ;
1 e ai , n ai 2
a
2
i
48.05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Pa ;
I C ——梁跨中截面惯性矩, m 4 ; mc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mc =G/g;
G——结构跨中处每延米结构重力,N/m; g——重力加速度,g=9.81m/s 2
13.616 EI C 3.45 1010 0.66095 13.616 f1 = =3.993Hz 2l 2 mc 2 36.92 1.4217 25 103 / 9.81
1 nl G C I TC 1 1 12 E C I C ai2
2
2
1 4 36.9 0.4 E 1 7.2864 107 1 1 7 2 12 E 1.428 6.9095 10 (1.55 4.652 ) 2
0.264
中跨跨中:
3.2 活载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采用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连续梁跨中截面处的横向分布系数, 采用杠杆原理 法计算支点截面处的横向分布系数。 连续梁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是将变截面的连 续梁转化为等截面的简支梁进行等效计算。参考胡肇滋《桥跨结构简化分析—— 荷载横向分布》 的有关内容。 对于三等跨连续梁横向分布系数进行简化分析计算。 (1).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连续梁等效简支梁的过程中,按照跨中的挠度相等来进行的。参考胡肇滋的 《桥跨结构简化分析——荷载横向分布》利用力法求解。 三跨等截面连续梁:
g1' 1.32103 25 33.03kN m
①每延米梁重 g1 :包括横梁,按等面积算。 跨中截面面积 A 1 =1.42166 m 2 支点截面面积 A 2 =1.81600 m 2 一片端横梁重:1.67 0.35 3.1 25=45.30kN 一片中横梁重: (1.72 3.1-0.7462-1.2098) 0.2 25=16.88kN 加权平均截面积:
(4-3)
2 =0.1767ln6.935-0.0157=0.326
用于正弯矩效应和剪力效应:1+ 1 =1+0.229=1.229 用于负弯矩效应:1+ 2 =1+0.326=1.326 (3)行车道板计算 由于相邻两片箱梁间距较小,桥面板拟采用单向板,纵向为每延米桥面板。
图 1.5 单向板荷载计算
A1 A2 3 (36.9 1 3) A1 2 A3= = 36.9 1.42166 1.81600 1.81600 1 3 (36.9 1 3) 1.42166 2 36.9 A2 1
=1.4484 m 2
g1 =1.4484 25+
45.3 16.88 37.90kN/m 36.9
2.1 施工阶段——简支梁状况
依据《公预规》4.2.3 条,边跨及中跨边,中梁的跨中和支点截面都取实 际宽度作为有效宽度。
2.2 使用阶段——连续梁阶段
同样依据《公预规》4.2.3 条,边跨及中跨边,中梁的跨中和支点截面都 取实际宽度作为有效宽度。
2.3 特征截面的毛截面特性
本设计主梁截面变化不大,取跨中截面,支点截面作为特征截面,计算 使用阶段的相关截面的几何特性。 方法:①使用 Midas civil 中截面特性值计算器工具计算; ②采用手算,将截面简化,梁高取 200 厘米,不计桥面横坡。结果相 近。
中梁跨中与支点截面的惯性矩之比为 1.15<2。根据《公预规》4.2.5 条, 不考虑截面惯性矩变化的影响,以等惯性矩梁计算分析,全跨均取跨中截面 几何特性。
5
3 内力计算
3.1 恒活载换算
主梁横隔板等采用 C50 的混凝土, 重度为 25kN/ m 3 , 调平层采用 C40 的混凝 土,重度为 24kN/ m 3 ,沥青混凝土铺装,重度为 23kN/ m 3 。 由施工过程可知结构恒载分为: 预制箱梁一期横载集度 g1' ,成桥箱梁一期横载集度 g1 ,二期横载集度 g 2 。 (1).恒载集度 只算中跨中梁,一期恒载集度相同,二期恒载均摊。 全梁平均面积 A=1.32103 m 2
ij
其中
1 n
e ai I i 2 a I i i
(4-5)
1 nl G C I TC 1 1 12 E C I C ai2
2
(4-6)
C 为抗扭惯矩换算系数,等截面 C =1,; C 为抗弯惯矩换算系数,对于等截面
9
三跨连续梁,中跨 C中 =1.818,边跨 C边 =1.428,G=0.4E。 (参照胡肇滋《桥跨 结构简化分析——荷载横向分布》 ) 取 Midas civil 截面特性值计算器工具计算结, I t 7.2864 107 cm4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到 值。其中:G=0.4E 边跨跨中:
M 0 p (1 ) M 0g
P (l b1 / 2) 8a
1 2 gl 8 1 Q支 gl 0 (1 ( ) A1 y1 A2 y 2 ) 2
计算参照上图 1.5,将结果列入下表 1.2 中 表 1.2 单向板跨中及支点处内力计算表 μ Mop (kN· m) Mog (kN· m) M0(kN·m) M 中 (kN· m) M 支 (kN· m) Q 支(kN) 22.2 24.8 47.0 23.5 -32.9 103.4 0.239 24.0 24.8 48.7 24.4 -34.1 107.4 0.33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图 2-1 箱梁典型横断面图 单位(cm)
(4)桥跨结构 体系转换过程中桥跨结构计算简图
成桥后桥跨结构计算简图
(5)截面变化点位置
-3-
图 2-4 截面变化点位置 单位(cm)
(6)横隔梁厚度 中横隔梁采用 20 厘米,端横隔梁采用 35 厘米
-4-
2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毛截面几何特性是结构内力,配筋及变形计算的前提。
1)单个车轮荷载在跨径中间 铺装层厚度 H=0.08+0.1=0.18m 梁厚 t=0.18m 板计算跨径 l0=1.88m 有效宽度 a=a1+l0/3=a2+2H+l0/3=0.20+2x0.18+1.88/3= 1.37m> l0/3 =0.63
8
b1=b2+2H=0.6+2x0.18= 0.96m 当 t/h= 0.10<1/4(即主梁抗扭能力大者): 跨中弯矩 M 中=+0.5M0 支点弯矩 M 支=-0.7M0 式中 M0= M0p+ M0g。
-1-
1 结构布置与尺寸拟定
(1)梁高 参考已有桥型和《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等跨布置的连续梁高跨比采用 1/15-1/25,预应力简支梁高跨比采用 1/16-1/25,参考已有桥型,对比跨径 40 米的简支转连续, 主梁采用箱形截面, 选择梁高 H=2 米, 高跨比 H/L=1/19。 (2)底(顶)板厚度 依据《公预规》9.3.3 条,对于连续梁跨中箱型截面,底板厚度一般为 20-25 厘米,不应小于板净跨径的 1/30,且不应小于 200 毫米。简支梁跨中 截面,采用 18-25 厘米。参考已有桥梁,跨中底板厚度取用 18 厘米。对于支 点处截面一般为梁高的 1/10-1/12,取支点处底板厚度为 25 厘米。腹板间距 不大于 3.5 米时, 连续梁顶板跨中截面 18-20 厘米, 不应小于板净跨径的 1/30, 且不小于 200 毫米。取顶板厚度为 18 厘米。 (3)腹板厚度 根据《公预规》9.3.3 条的规定,腹板厚度不应小于 14 厘米。有预应力 束管道布设通过时采用 20-30 厘米,有预应力束锚固时采用 35 厘米左右,参 考已有桥梁取支点截面,腹板厚度为 32 厘米,跨中截面腹板厚度为 20 厘米。 箱梁典型横断面图如图 2-1 所示。
②现浇调平层,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及内外侧栏杆重 现浇调平层:11.75 0.08 24 4=5.64kN/m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11.75 0.1 23 4=6.76kN/m
RC 防撞护栏: 15 4 3.75kN/m 钢护栏: 8 4 2kN/m
g 2 =5.64+6.76+3.75+2=18.15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