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引言。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桥梁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方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展开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门优质的桥梁工程课程。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1. 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桥梁结构、材料、荷载、设计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桥梁工程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桥梁工程的设计与创新。
通过案例分析、设计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桥梁工程的团队合作。
通过团队项目、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桥梁工程的伦理和责任。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桥梁工程中的伦理和责任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四、评价方式。
1. 考试。
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桥梁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价。
通过项目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堂表现。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优秀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桥梁工程人才。
桥梁工程1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1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了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如受力分析、稳定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完成小型桥梁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桥梁工程,培养对工程建设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桥梁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本概念: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功能,参考教材第1章。
2. 桥梁设计原则: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如受力分析、材料选择等,参考教材第2章。
3. 桥梁施工技术:阐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桩基施工、上部结构施工等,参考教材第3章。
4. 桥梁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等,参考教材第4章。
5. 桥梁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小型桥梁的设计方案,参考教材第5章。
6. 桥梁模型制作: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桥梁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第6章。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桥梁基本概念(第1章)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第2章)第三周:桥梁施工技术(第3章)第四周:桥梁力学原理(第4章)第五周:桥梁设计实践(第5章)第六周:桥梁模型制作与展示(第6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桥梁工程相关知识。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桥梁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桥梁工程的组成和结构类型;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4.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5.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桥梁工程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特点和魅力;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桥梁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1.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6.能够撰写桥梁工程的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创新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分类、组成部分和功能。
2.桥梁的设计原理:包括梁桥、拱桥和悬索桥的设计计算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和桥梁装饰施工。
4.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桥梁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权威的桥梁工程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桥梁工程的实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桥梁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
3. 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不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设计简单的桥梁方案,并进行比较与评价。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桥梁发展简史及现代桥梁技术2. 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桥梁方案比较与评价方法3.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 常见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 不同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优化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评价5. 课程设计实践- 简单桥梁方案设计及比较-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及优化- 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第三周: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第四周:桥梁工程实例分析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及优化)第六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材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桥梁工程基础》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知识目标:(1)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2)掌握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受力特点及设计原理;(3)了解桥梁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4)熟悉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2. 技能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结构初步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能对桥梁工程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和养护维修方案设计;(4)具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工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增强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4)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上述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依据课程目标,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桥梁结构设计原理:讲解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
涉及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
3. 桥梁施工技术:阐述桥梁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内容。
参考教材第五章至第七章。
4. 桥梁养护与维修:介绍桥梁养护维修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
涉及教材第八章内容。
5.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管理问题。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程课程设计(完整版)桥梁⼯程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资料1 桥⾯净宽净-7 +2×1.5m⼈⾏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21.70m(墩中⼼距离)计算跨径l=21.20m(⽀座中⼼距离)主梁全长l=21.66m(主梁预制长度)全3 设计荷载公路—I级;⼈群荷载3.02kN/m4 设计安全等级⼆级5 桥⾯铺装沥青表⾯处厚5cm(重⼒密度为233kN/),混凝⼟垫层厚6cm(重⼒密度为m243mmkN/kN/),T梁的重⼒密度为253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图⼆、设计步骤与⽅法Ⅰ. ⾏车道板的内⼒计算和组合(⼀)恒载及其内⼒(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计算) 1)每延⽶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宽板条的恒载内⼒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 0 5.340.71 3.79Ag Q gl ==?=kN(⼆)汽车车辆荷载产⽣的内⼒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1.420.71 3.24m o a a d =++=++?=2)计算冲击系数µ结构跨中截⾯的惯矩c I :翼板的换算平均⾼度:()1814112h =+=cm 主梁截⾯重⼼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 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弹性模量E :取102.8010E =? 2/N m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梁桥的基频:3.790f===Hz按照《桥规规定》f介于1.5Hz和14Hz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10.1767ln0.0157 1.22f-µ=+-=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µ=1.22 3)作⽤于每⽶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p obPM la=-+µ-=-??-=-·kN m 作⽤于每⽶宽板条上的剪⼒为:()14021 1.328.5244 3.24ApPQa=-+µ=?=kN(三)内⼒组合1)承载能⼒极限状态内⼒组合计算ud g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PM M M=+=?-+?-=-·kN m ud g1.2 1.4 1.2 3.79 1.428.5244.48A APQ Q Q=+=?+?=kN2)正常使⽤极限状态内⼒组合计算ud g0.7 1.350.7(14.18)11.28A APM M M=+=-+?-=-·kN mud g0.7 3.790.728.5223.75A APQ Q Q=+=+?=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当荷载位于⽀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和主要受力分析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施工过程及关键工序;4. 学生能够认识桥梁工程中的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工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桥梁结构,并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和展示;4.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手段,收集和整理桥梁工程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桥梁工程入门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领域有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一章内容列举:桥梁的定义、分类、发展简史、桥梁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2. 桥梁结构及受力分析:讲解桥梁的主要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二章内容列举:桥梁结构类型、力学原理、受力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
3. 桥梁材料及性能要求:介绍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要求;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三章内容列举:钢材、混凝土、木材等桥梁工程常用材料及其性能指标。
4. 桥梁施工技术:讲解桥梁施工的基本工序、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四章内容列举:施工准备、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工程桥梁方案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桥梁方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桥梁工程桥梁方案课程是一门针对桥梁设计原理和方案制定的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包括桥梁结构设计原理、桥梁荷载计算、桥梁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桥梁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知识,为日后从事桥梁工程相关岗位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桥梁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原理。
2. 掌握桥梁荷载的计算方法,了解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3. 了解不同类型桥梁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掌握桥梁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方法。
4. 掌握桥梁施工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规范。
三、教学大纲1. 桥梁工程概论(1)桥梁工程概念及发展历史(2)桥梁工程的分类和主要特征2. 桥梁设计原理(1)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2)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3)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法3. 桥梁荷载计算(1)车辆荷载和行车荷载(2)动载效应及其影响(3)桥梁荷载计算方法4. 桥梁方案的选择和优化(1)桥梁类型及其适用场景(2)桥梁方案比较和评价(3)桥梁方案优化设计5. 桥梁施工与监理(1)桥梁施工技术和工序(2)桥梁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3)桥梁监理规范和要点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采用面授和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实际桥梁工程项目中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论文撰写作为课程的结束环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桥梁工程方案设计的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总结,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技术撰写能力。
五、实践环节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不同类型的桥梁工程项目,了解不同桥梁结构的特点及其设计要点,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设计实习安排学生进行桥梁工程设计实习,结合实际项目案例,独立完成桥梁方案设计,加强学生对桥梁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目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桥梁设计说明------------------------------------------------------------------3计算书---------------------------------------------------------------------------4参考文献-----------------------------------------------------------------------25评语-----------------------------------------------------------------------------26桥梁总体布置图--------------------------------------------------------------27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28桥面构造横截面图-----------------------------------------------------------29《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10人以下为一组)1、单跨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跨径为23米,计算跨径为22.5米,桥面净空:净—8.5+2×1.50米)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2、河床地面线为(从左到右):0/0,-3/5,-4/12,-3/17,-2/22,-2/27,0/35(分子为高程,分母为离第一点的距离,单位为米);地质假定为微风化花岗岩。
3、材料容重:水泥砼23KN/m3,钢筋砼25KN/m3,沥青砼21KN/m34、桥梁纵坡为0.3%,桥梁中心处桥面设计高程为2.00米三、设计内容1、主梁的设计计算2、行车道板的设计计算3、横隔梁设计计算4、桥面铺装设计5、桥台设计四、要求完成的设计图及计算书1、桥梁总体布置图,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CAD出图)2、桥面构造横截面图(CAD出图)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4、主梁内力计算书5、行车道板内力计算书6、横隔梁内力计算书五、参考文献1、《桥梁工程》,姚玲森,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2、《梁桥》(公路设计手册),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3、《桥梁计算示例集》(砼简支梁(板)桥),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含条文说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含条文说明六、课程设计学时2周桥梁设计说明桥梁设计包括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设计计算7.1 设计资料7.1.1桥梁跨径及桥宽1、桥面净空净-7m+2*0.75m人行道。
2、主梁跨径及全长l=17.00(墩中心距离);标准跨径:b计算跨径:l=16.50 (支座中心线离);l=16.96m(主梁预制长度)。
主梁全长:全7.1.2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kn/㎡。
钢筋:用HRB335钢筋。
计算方法:极限状态法7.1.3桥梁截面结构组成桥梁截面结构组成7.1.4技术规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3)、《桥梁工程》。
(4)、《混凝土设计原理》。
7.2梁的内力计算7.2.1结构自重效应计算混凝土公路桥梁的结构自重,往往占全部计算荷载很大的比值,梁的跨径越大,结构自重所占的比重也越大。
结构自重集度计算表见7-1。
表7-1:结构自重集度计算表计算出结构自重g 之后,则梁内各截面的弯矩M 和剪力Q 计算公式为X M =2gl *x – gx*2x(7-1) x Q =2gl*x – gx (7-2)式中:l —简支梁的计算跨径; X —计算截面到支点的距离。
主梁自重差生的结构内力见表7-2。
表7-2:边主梁自重产生的内力注:括号( )内值为中主梁内力。
7.2.2汽车、人群荷载内力计算1、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采用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位于靠近主梁支点时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0m 。
按杠杆原理法进行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基本假定是忽略主梁之间横向结构的连接作用,即假设桥面板在主梁梁肋处断开,而当横向支承在主梁上的简支梁或悬臂梁来考虑。
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使用于桥上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结,且桥的宽跨比B/L 小于或接近0.5的前提下,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对于汽车、人群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m 的计算公式如下 汽车:q m =2qη∑(7-3)人群:r m =r η (7-4) 式中:q m 、r m —对应汽车和人群荷载集度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竖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可以涵盖以下内容:
1. 桥梁设计基础: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要求,包
括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相关知识。
2. 材料力学与选择:介绍常用的桥梁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以
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选择原则。
3. 桥梁结构设计:学习桥梁的不同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如梁式桥、拱桥、悬索桥等,包括桥梁斜拉索和桥梁悬臂等设计要点。
4. 桥梁荷载计算:了解桥梁荷载的分类和计算方法,包括静态荷载
和动态荷载的计算,以及荷载组合的处理方法。
1
5. 桥梁抗震设计:介绍桥梁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波的选取、结构抗震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6. 桥梁施工管理:学习桥梁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
7. 桥梁监测与维护:了解桥梁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以及桥梁的日常维护和修复工作,包括定期巡检、变形监测、裂缝处理等。
8. 桥梁项目实践:进行桥梁设计项目的实践,包括桥梁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绘制等。
9. 桥梁安全与管理:学习桥梁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包括桥梁安全检查、桥梁事故案例分析等。
2
以上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 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3. 熟悉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4. 了解桥梁工程的养护与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2. 学会使用桥梁设计软件进行简单桥梁的设计;3. 能够运用桥梁施工技术,完成桥梁模型的搭建;4. 掌握桥梁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组织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桥梁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桥梁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桥梁设计原理-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结构体系与受力特点- 桥梁设计的主要步骤与注意事项3.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桥梁施工安全措施及质量管理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著名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5. 桥梁工程管理与组织- 桥梁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桥梁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桥梁工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6. 桥梁养护与维修- 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 桥梁检查、评估与养护策略- 桥梁加固与改造技术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系统组织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3.熟悉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4.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结构受力情况;6.能够运用基本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工程结构形式;8.能够独立完成桥梁工程的设计案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敬畏之心;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
2.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讲解桥梁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桥跨、桥墩、桥台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受力特点。
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如受力分析、内力计算、稳定性分析等,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
4.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如弯矩计算、剪力计算、扭矩计算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
5.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如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流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桥梁的结构特点、功能、材料与施工。
2. 设计思路2.1 设计目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座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桥梁,以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具备一定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2.2 设计步骤•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桥梁的设计要求、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等。
•选定桥梁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地形、环境和承载能力等因素,选定桥梁类型和结构形式。
•进行荷载计算:根据桥梁的设计使用条件、设计常用荷载和地震作用等因素,进行荷载计算。
•进行结构设计: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梁、板、柱等结构元件的设计,并进行桥面铺装和栏杆等装置的设计。
•进行材料计算与选择:根据不同结构的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并计算其使用强度。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对桥梁施工的主要组织形式、流程、施工队伍、施工工期等进行设计。
•制订施工方案: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具体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
2.3 设计要点桥梁工程设计的重点在于结构安全性,需要满足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对于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荷载计算:需要充分考虑桥梁在使用中所受到的荷载情况,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温度应力和振动等因素。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的结果设计桥梁的结构形式、元件和材料等,满足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施工安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环境保护:需要考虑桥梁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设计结果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结果是一座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桥梁。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桥梁类型:钢筋混凝土拱桥•桥梁跨度:100m•桥梁宽度:10m•拱高:20m•拱度:100m•桥梁总重:2000吨•拱墩设计: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拱肋设计:箱形钢结构•栏杆设计:铝合金栏杆•桥梁铺装:沥青混凝土4. 总结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我们需要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构造及功能。
2. 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桥梁设计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
3. 掌握桥梁施工技术,了解桥梁施工组织与管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工程案例,具备初步的桥梁设计方案比较与评价能力。
2. 能够独立完成桥梁设计计算,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对工程学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材料学、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功能,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整体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桥梁设计原则与流程: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设计原理3. 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分析桥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结构设计计算4. 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介绍桥梁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使学生了解桥梁施工过程及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桥梁工程设计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掌握在桥梁工程课本中所学到理论知识,并经过亲自做桥梁工程设计来熟悉设计方法、计算理论、计算公式,熟悉在桥梁设计中如何运用桥梁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
2、设计基本资料:说明:学生共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基本资料不同,简支梁主梁高H 分别取为:130CM、133CM、135CM、139CM,见图1。
1)桥面净宽:净7+2×0.75M2)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23)材料:主筋:Ⅱ级,构造筋:Ⅰ级混凝土:桥面铺装:C25,主梁:C304)结构尺寸:详见图1、图2主梁:计算跨径:L=1950cm全长:L=1996cm人行道、栏杆每延米(两侧)重2.0KN/m(为每片主梁分到的值)。
3、设计计算内容:1)计算行车道板内力,并据此计算和配置翼板主筋。
行车道板按铰接板计算;汽车荷载:按车辆荷载计算。
2)主梁设计计算:①、计算主梁1#、2#、3#在汽车、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
支点用杠杆法,跨中用G —M 法。
②、桥梁沿跨长纵向按IL(影响线)布载求活载内力。
③、计算活载跨中弯矩时,不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沿桥长方向的变化,计算支点活载剪力时,要计入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方向的变化的影响。
④、主梁控制截面:M 中 、M 1/4 、Q 支点⑤、主梁跨中截面受拉主筋计算(其余钢筋不算)。
⑥、计算活载挠度及预拱度。
参见教材第172页公式。
3)横隔梁内力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按T 形截面配置下缘受拉主筋)。
说明:①、横隔梁内力计算采用“偏心法”,取中横隔梁计算。
②、控制截面:M 3、M 2-3、Q 1右、Q 1-2右4、绘图内容:1)上部构造纵、横剖面图(纵断面只画主梁,参见教材第152页,图2-5-55,但尺寸要改变)。
2)主梁配筋图(参考教材第81页,图2-4-15绘制,但主筋按自己计算值配制,梁高按各组的H 值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 必须严格执行各桥梁设计规范,每一设计步骤都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要训练会查规范、会用规范。
2、 设计中多参阅有关资料,特别是对于没有设计经验的初学者来讲,更应多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和实例。
3、 绘制桥梁设计图时必须按桥梁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绘制,从线形、布置、到标注方式都力求准确无误,不得自行、随意设定图中的各项参图 2数。
4、养成科学的求真务实态度,要求计算准确,计算说明书格式要规范,计算中所取各种参数要有根有据。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计算行车道板内力,并据此计算和配置板主筋。
2、主梁设计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
3、横隔梁内力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4、绘图内容:上部构造纵、横剖面图主梁配筋图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王序森等.桥梁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JTJ041-2000)3、姚玲森.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4、凌治平等.基础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6、金成棣.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设计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马保林.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吴胜东等.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雒文生.水文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2、Man-Chung Tang.Cable-Stayed Bridges.2000 by CRC Press LLC13、Kenneth J. Fridley.Timber Bridges.2000 by CRC Press LLC1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函设计规范.(JTG 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发出任务书日期:2014年9月12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14年9月26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主管院长签章计算书(梁高139cm)一.荷载及其效应(一)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沥青混凝土层面:10.02 1.0230.46(/)g kN m =⨯⨯=C25混凝土垫层:()20.060.12g 1.024 2.16/2kN m +=⨯⨯= T 梁翼缘板自重:30.11 1.025 2.75(/)g kN m =⨯⨯=合计: 5.37(/)i g g kN m =∑=(二)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弯矩:22011 5.37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力:0 5.370.71 3.81()Ag Q gl kN ==⨯=(三)车辆荷载产生的效应将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如1图所示:后轮轴载为140P kN =,轮压分布宽度如1图所示:对于车轮荷载中后轮的着地长度为20.20a m =,宽度为20.60b m =[由《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查得].则得:1220.2020.110.42()a a H m =+=+⨯= 1220.6020.110.82()b b H m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020.4220.71 1.4 3.24()a a l d m =++=+⨯+=冲击系数取:1 1.3μ+=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图 110111400.82(1)2() 1.32(0.71)14.18()44 3.2444Ap b P M l kN m a μ=-+⨯⋅-=-⨯⨯⨯⨯-=-⋅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11140(1)2 1.3228.09()4 3.244Ap P Q kN a μ=+⨯=⨯⨯⨯=(四)荷载组合 恒+汽: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g Ap M M M kN m =+=⨯-+⨯-=-⋅ 1.2 1.4 1.2 3.81 1.428.0943.90()A Ag Ap Q Q Q 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21.47A M kN m =-⋅43.90A Q kN =二.主梁计算(一)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跨中荷载弯矩横向分布系数(按G-M 法) (1)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x I 和Tx I ①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x a因桥面铺装层最厚与最薄处的厚度分别为8cm 和14cm 。
故平均板厚:11(814)11()2h cm =+=截面重心位置:1113914211139182244.9()1421113918x a cm ⨯⨯+⨯⨯==⨯+⨯ ②主梁抗弯惯矩x I323242411111391421114211(44.9)1813918139(44.9)1221227983075()7.983110()x I cm m -=⨯⨯+⨯⨯-+⨯⨯+⨯⨯-==⨯ 图 2③主梁抗扭惯矩Tx I主梁抗扭惯矩近似等于各个矩形截面的抗扭惯矩之和,即:3Tx i i i I c b t =∑i c ,矩形截面抗扭惯矩刚度系数;i b ,i t ,相应各矩形的宽度与厚度。
查课本《桥梁工程》P126表2-5-2可知:11/b 11/1600.069t ==,11/3c = 22/b 18/(13911)0.141t =-=,20.303c =故333411.60.110.303 1.280.1832.9710()Tx I m -=⨯⨯+⨯⨯=⨯ ④单位宽度抗弯及抗扭惯矩:244/7.983110/160 4.98910(/)x x J I b m cm --==⨯=⨯ 354/ 2.9710/160 1.8610(/)Tx Tx J I b m cm --==⨯=⨯(2)横隔梁抗弯及抗扭惯矩 ①翼板有效宽度λ计算:44 1.6 6.4()l b m ==⨯=1(4.850.15) 2.35()2c m =⨯-='100h cm =,b'15cm = / 2.35/6.400.367c l ==根据/c l 比值可查附表,求得: /0.548l λ=,所以:0.5480.548 2.35 1.29()c m λ==⨯=②求横隔梁截面重心位置y a :11122'2''222''0.1112 1.290.15 1.0222 1.290.110.15 1.00.21()y h b h h b a h h b m λλ+=+⨯⨯+⨯⨯=⨯⨯+⨯= 图3③横隔梁的抗弯惯矩y I323211132322411'22()'''h'()12212210.111 1.02 1.290.112 1.290.11(0.21)0.15 1.00.15 1.0(0.21)1221223.2210()y y y h h I h h a b h b a m λλ-=⨯+-++-=⨯⨯⨯+⨯⨯⨯-+⨯⨯+⨯⨯-=⨯④横隔梁的抗扭惯矩Ty I3Ty i i i I c b h =∑11/11/4850.0310.1h b ==<,查表得11/3c =,但由于连续桥面的单宽抗扭惯矩只有独立宽扁板者的翼板,可取11/6c =。
22/15/(10011)0.17h b =-=,查表得20.298c =。
故333410.11 4.850.2980.890.15 1.97110()6Ty I m -=⨯⨯+⨯⨯=⨯⑤单位抗弯及抗扭惯矩y J 、Ty J2541 3.2210/' 6.6410(/)485y y J I b m cm --⨯==⨯3641 1.97110/' 4.0610(/)485Ty Ty J I b m cm --⨯===⨯(3)计算抗弯参数θ和扭弯参数α0.340θ==='B ,桥宽一半;l ,计算跨径。
()/2Tx Ty G J J E α=+影响。
)按《公预规》3.1.6条,取0.4c c G E =,则:50.025α-==0.158=(4)计算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①已求出0.340θ=;查G-M图表,可得下表。
系数梁位荷载位置,θ=0.340校核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K 10 0.95 0.97 1.00 1.04 1.06 1.04 1.00 0.97 0.95 8.03 B/4 1.06 1.07 1.08 1.09 1.03 0.98 0.92 0.87 0.80 7.97 B/2 1.25 1.20 1.18 1.10 1.00 0.92 0.83 0.75 0.70 7.96 3B/4 1.43 1.33 1.20 1.03 0.95 0.85 0.80 0.75 0.68 7.97 B 1.62 1.44 1.23 1.07 0.93 0.83 0.75 0.68 0.58 8.03K 00 0.80 0.93 0.98 1.10 1.13 1.10 0.98 0.93 0.80 7.95 B/4 1.68 1.53 1.33 1.23 1.10 0.90 0.60 0.38 0.20 8.01 B/2 2.60 2.30 1.75 1.40 1.00 0.57 0.20 -0.23 -0.55 8.02 3B/4 3.30 2.75 2.10 1.50 0.92 0.38 -0.18 -0.58 -1.09 8.00 B 4.20 3.30 2.44 1.64 0.83 0.18 -0.53 -1.09 -1.70 8.02②用内插法求实际梁位处1K和0K值实际梁位与表列梁位的关系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