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de)教育思想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de)时代.政治、经济(de)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de)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de)实学思潮.他们以批判(de)、求实(de)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de)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de)具有进步意义(de)教育观点,对于传统(de)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de)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de)实学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王夫之、颜元是实学思潮(de)代表性人物,从他们(de)思想主张中,可以看到实学思潮(de)基本特点和内容,以及他们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改良(de)、具有初步民主思想(de)新教育(de)要求.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学者称其为船山先生.自幼“颖悟过人”,习读“五经”,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青年时代他以“东林”、“复社”为楷模组织了“匡社”,曾举兵起义.阻止清兵南下.失败后,投身于桂王(de)南明政权任翰林院庶吉士.嗣后,辞职返家,坚持反清.33岁起流居湘西,与瑶民混居,以授徒讲学和从事着述为业.57岁,迁徙在湘西蒸左石船山,筑茅舍而居,名“湘西草堂”.在这里十七年如一日,热心教育生徒,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不朽着作.现存船山遗书共72种,258卷.与哲学、教育和政治有关(de)着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黄书、噩梦等.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de)一位伟大(de)唯物主义思想家.在他(de)着作中,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de)基本理论问题上,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de)卓越见解.他(de)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王夫之关于人性(de)观点,有其特点.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先秦诸子至宋明博儒,都局限在性(de)善、恶方面;而王夫之则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de),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de).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de)潜在(de)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de).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de).王夫之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他说:“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鲁论二十篇皆言习.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已失之习,而欲求之性,虽见性且不能救其习,况不能见乎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养其圣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代毛,必不能胜.”这一段话不但说明“习”对于人性(de)重要,而且说明不良教育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就注意教育.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de)观点.他认为人(de)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de)接触,是通过后天(de)实际活动取得(de),这也正是人和禽兽只有先天本能(de)重要区别.那种所谓不待学而能(de)生知之说,只不过是“释氏夸诞之淫词而已”.二、理与欲统一(de)道德观王夫之反对理学家(de)“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de),“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有欲斯有理”.“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王夫之这个观点(de)重要意义在于他把人们正当(de)物质利益要求,即“人欲”,着做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de),绝不能灭人欲以求天理,禁欲、窒欲都是阻碍人性发展(de).在这种主张之下(de)教育,就要重视人性(de)发展,满足人们(de)欲望,要推己及人,要节欲而反对灭欲.他说:“推其私而私皆公,节其欲而欲皆理.”王夫之(de)这种道德观,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级需要(de),有着要求解脱束缚(de)意义.三、知行观和教育过程王夫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既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之说,也不同意王守仁(de)“知行合一”之说.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他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又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他认为在人们(de)认识中知和行各有其功效,又必须相互为用,因此,只有知行并进,才能“知同而起功”,这是认识事物(de)一条定理.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识,要在行上检验知识.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de)主张,是教育上(de)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de)一般规律.根据这一观点,他强调指出,获取知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求知识要落到行上,要从行上检验知识(de)效果功用.他曾以下棋为例,说明下棋知识,必须通过对奕才能获得,只是终日看棋谱,是不成(de).四、学思结合(de)教学思想王夫之认为,学与思(de)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de)关系.他说:“致知之途有二:日学日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惟先觉之是效,思则不拘于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就是说,学要博学而思则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de)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de)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de)框子所构牵.学习(de)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愈可贯通.深入思考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de)必要.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可使学习有进步.为学教人都必须重视学与思(de)结合.王夫之(de)观点,发展了先秦儒家学思结合(de)论述,同时反映了王夫之朴素辩证法(de)思想.五、学习法和教学法王夫之在着作中,除谈及以上教育理论(de)见解外,还从自己研读、着作体会出发,谈到许多教与学(de)原则和方法.(-)立志王夫之和其他学者一样.主张为学要以立志为先.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他认为,意与志不同,“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庸人有意而无志,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君子持其志而慎其意,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盖志一而已,意则无定而不可纪.因此,“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志正,则意虽不立.可因事以裁成之”.人之立志,必须专一.他说:“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他这样强调立志(de)重要性,在为学、力行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二)“有序”和“不息”相结合王夫之认为,教学不但要“习”,还要注重“时”,指出“学而不习,习而不时”是学者(de)通病.他所说(de)“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循序渐进之义,一是有恒之义.他把学记这样标点:“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解释说:“时者,有序而不息之谓也,恒守也.”而“有序”和“不息”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de).教学既要循序渐进,不减等、不速成,又要有恒心,不间断.这样就可以使学习较易,“因其序则可使之易”.那种一旦豁然贯通之说是靠不住(de).(三)因材施教王夫之主张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育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de)特点进行教育.他认为学生是有个性(de),有“刚柔敏钝之异”,教育要顺应学者(de)个性去施教,偏高偏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他说:“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也,其效也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他认为一个人有长处也有偏处,教者要引导发展学者(de)长处,使他能够进步;矫正学者(de)偏处,使他能够走上正确(de)道路.他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他还认为教者教学要根据学者(de)接受能力、基础乃至于主观努力(de)程度等等,总之,要根据学者(de)具体条件去施教.他说:“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教人(de)道理是一个,但在方法上却要因人而异.王夫之所述因材施教(de)原则,是对儒家传统教学思想(de)继承和发展.(四)自勉与自得王夫之主张教师对学生(de)要求必须严格,绝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苟且偷安(de)心理;学生对自己也应该坚持高标准,不能要求教师降低要求来迁就“俯从”自己(de)“易为”与“无知”,否则将使学生陷于“不知不能”(de)悲境.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他所指(de)高标准,是指“圣功”而言,但他所讲(de)原则是具有积极意义(de).王夫之在强调“自勉”(de)同时,还指出注重“自得”,即学习积极性原则.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学之,则虽教亡益.”这里他强调学生学习要用“求通之志”,即要有学习心理上(de)准备性和努力钻研(de)继续性,然后再有教师(de)启发式教学,就会获得好(de)效果.这就是“教在我而自得在彼”(de)道理.六、论教师(de)作用和条件王夫之在教学上极重视教师(de)作用.他认为“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顺天下之师受.”教者学者是一种道义(de)结合,教师负有“正人心”(de)重要任务,绝非可有可无者.正因为教师如此重要,选择教师关系到整个社会(de)人心道德.因此,王夫之说:“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指出,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为上,能做学生(de)榜样.“躬行”是陶冶学生(de)根本.躬行即是“身教”,即是“不言而教”.所谓“圣人有独至,不言而化成”.只有以不言之化,而行感化之教,才能使学生“自生其心”,达到真正(de)自得.教师(de)“躬行”在道德教育上具有极重要(de)意义.王夫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de)、正确(de)知识.能够“温故知新”.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王夫之说:“夫欲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贤者于此,必先穷理格物以致其知,本末精粗晓然具着于心目,然后垂之为教,随人之深浅而使之率喻于道,所以遵其教,听其言,皆去所疑,而可以见于行……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王夫之提出(de)对教师(de)要求,都是教师所应必备(de)条件,不仅在当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代也有借鉴意义.。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一、引言王夫之(1768年-1851年),字子夏,号夫之,江苏无锡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对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理学复兴之祖”。
二、理学的基本观点王夫之的理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 天人合一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天道所主宰的,而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一部分,应该与天地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他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天道的规律,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夫之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然后要顾及家庭,维护家庭和睦;接着要关心国家,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最后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天下人民谋福祉。
3. 以学为主王夫之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
他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他主张以学为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政治家。
三、王夫之的理学思想与现实意义王夫之的理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 培养人才王夫之提出的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挑战。
2. 倡导道德伦理王夫之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在当今社会,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王夫之的理学思想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塑造国家的精神风貌至关重要。
四、总结王夫之的理学观通过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学为主等基本观点,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他的思想对培养人才、倡导道德伦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三、 教学思想
(三) 学思“相资以为功”
王夫之指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如何学,如何思,学与思的关 系又是怎样呢?
第六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晚年隐居于石船山,后人称其为船山先生。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 子家庭,从小“颖悟过人”,4岁起即跟大哥王介之读书,7岁读 完《十三经》,被视为是“神童”。10岁起,他直接受业于父亲 王朝聘及叔父王廷聘。他14岁考中秀才,24岁与大哥同时中举。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施教,即“因人而进”。他说:“ 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
正因为要“因人而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王夫之还认为,实施“因人而进”的关键在于熟悉、了解学生。
三、 教学思想
(二)“施之有序”
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该顺序进行, 即所谓“施之有序”。王夫之把“立教之序”分为五个阶段:
感谢观看!
在王夫之看来,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政治,只有“政立民安”,政治清明,人民安居 乐业,才能“学校兴”。
二、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二)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王夫之关于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是同其人性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夫之 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他提出人性“日生日成” 的著名论断。
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
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唐甄的思想主张如下:1、贵实是唐甄思想的基础,讲求实事、实行、实治和实功是其先进的思想,更是其毕生的追求。
在唐甄看来,实治实功落实到政治上,就是要凡是为民,而为民的首要标准就是实现富民。
2、唐甄把富民提高到惟-正确的立国之道竭力宣扬,他认为民富才能国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为政首在富民,他从根本上强调统治者要以富民为执政宗旨。
同时,他明确指出:富民不是富在府库,富极少数为政者,而是富在编户,要让占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民都富裕起来。
这一认识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正是他思想的进步性所在。
3、明清之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新兴市民阶层逐步壮大,唐甄从中汲取政治营养,并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涵盖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思想。
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探微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语》中。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使他们成为善良、正直、有礼貌的人。
王夫之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他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王夫之还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和榜样,要树立正直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此外,王夫之还认为,教育应该是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王夫之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了他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视。
他的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王夫之德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王夫之德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意义作者:李晖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8期摘要: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对于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主要倡导的是以正志为本的教育模式。
他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德育思想,这里面充分的体现出了他对于德育教育的独到见解,其理念对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根据王夫之学术研究的德育思想部分的主要观点进行表述并通过相关资料加以论证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发展所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德育教育;王夫之德育思想;当代意义一、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主要觀点(一)“审才顺性”的德育认知王夫之认为人性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一个过程,也必然经历了时间的沉淀。
因此他指出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更应当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体特性,例如受教育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天命之谓性,命日受则性日生矣。
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
”。
也就是说“性”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处于动态额的变化之中,这就需要个体去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自觉性,从而使得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去接受教育。
在道德教学的方法上强调审才顺性、注重启发、防微杜渐、培根因本,他认为建立一定的社会奖罚机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并且以此来作为德育教育的动力。
同时,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这种观点,他认为没有人天生是什么都懂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应该就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一方面,环境的客观性决定了他朝着好或坏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主观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决定跟随好或坏的一方发展。
在人的天性和后天性里,王夫之更注重研究人后天性。
强调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自然能够促进人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从而塑造良好的人性比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正其志于道”的教育理念王夫之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崇尚“明德修己,止于至善”的优秀传统儒家教育理念。
四岁时,王夫之与他的哥哥一起入学,崇祯年间(1642 年)和兄长王介之一同参加了科举考试。
王夫之有什么名言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有什么名言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简介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
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
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考中秀才。
但是在中举的道路上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次虽然人们都佩服他的学问,但是他却没有考中举人,直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与他的兄长同时考中举人。
王夫之生活的年代正是崇祯年间,当时的时局比较混乱,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清朝军队也在关外虎视眈眈。
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衡阳以后曾将招王夫之和他的兄长一起前往为谋士,但是他们两个没有去,而是躲避了。
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以后,王夫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痛,甚至到了好几天不吃饭的地步。
之后清朝军队进入中原,王夫之投身到了抗击清朝军队的事业中,但是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消灭了。
之后王夫之回到家乡隐居,在这里他发誓不剃发,终其一生也没有剃发。
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著述,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进行总结,写出了诸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巨作,他的思想从此影响社会,最终在七十九岁那年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著作之后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王夫之名言王夫之作为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
在这些著作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他的名言名句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
首先,是关于人性论的名言,王夫之说“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意思说人性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终生注定了的,而是在这一生中逐渐发展变化而改变的,人的个性和各种习性都是在后天养成的,人性是可以主观养成的。
也正是他的这一论断,所以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和习惯的养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严格要求改变原有的性情,这样也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其次,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王夫之说:“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王夫之(385年-433年),字世法,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南朝宋初期著名的士人,以文才和政治才能闻名于世。
其思想主张涵盖了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夫之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他主张重视礼教,认为以礼教作为国家的基本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
他将礼义看作是一种道德原则,应该贯彻于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他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具备德行才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尊重。
其次,王夫之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他主张将教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建设,应该重视培养人才。
他主张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传授经典中的道德伦理和知识智慧,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才干。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倡学以致用。
此外,王夫之的文化主张反映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他主张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
他提倡对经典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希望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后代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同时,他也主张文化的创新,认为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变革相适应。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教育和文化的思考和贡献。
他主张政治的稳定性和纲常性,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个体能力的培养,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既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主张文化的创新和活力。
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后世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然而,尽管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于强调礼教的作用,对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他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融合相对较少。
此外,他的政治主张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不足,具体落实上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教育名家丨“六经责我开生面”——王夫之
教育名家丨“六经责我开生面”——王夫之王夫之:立志修身方读书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一代文化巨人王夫之颠沛流离,历经磨难,辛勤著述,至死不渝。
他自承“六经责我开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阐发,建立了自己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被后人喻为“东方黑格尔”。
他秉承“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之志,一生忠于故国。
他的气节学养,他的勤勉创新,都与其严格的家教密不可分。
这家教延绵多世,泽被后人,让王氏子孙受益至今。
●石船山下的怪人康熙十四年(1675)秋,衡阳曲兰镇石船山乡来了一个怪人,他在“山间有一巨石,形似一覆船”的石船山前筑草庐三间,因处湘江之西,取名为“湘西草堂”,从此与家人定居于此。
人们发现,每当从茅草屋里移出那清瘦的身影时,不管阴晴昼夜,他必定打伞或戴斗笠,脚上则套着一双木屐,10多年里始终如此。
当然,这个怪人极少出门,多在闭门著书。
偶尔,他会抚一下七弦琴,于是,时而沉郁悲怆时而慷慨激昂的琴声便在这山间悠悠回荡。
至死,他都没有遵清朝的法令剃发留辫。
这个怪人就是王夫之。
王夫之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大明亡了,作为遗民,他头上打伞,表示头不顶清廷之天;足穿木屐,表示脚不踩清朝之地。
这是个姿态,也是最后的无奈坚持。
早先,他也曾举兵抗清,可惜很快就败下阵来。
于是跑到广东投奔南明永历政权,获授行人司行人,但被同僚陷害,险些丧命,四处流亡,直到辗转回到衡阳。
在这个“食禽过不栖”的穷地方,他“安之若素,终日孜孜不倦,刻苦自励,潜心著述”,度过了最后17年光阴。
因太过勤奋,以至常常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晚年,他病魔缠身,穷困艰辛,常连笔墨纸张都买不起,向别人讨一些废旧账簿来著述。
但他仍然坚拒清廷的接济拉拢,让人既心酸又感佩。
●家学渊源家教森严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300多年过去了。
湘西草堂的枫叶,绿了又红,红了又绿。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记者再次探访草堂。
四周树木环抱,门前高悬赵朴初题写的“湘西草堂”匾额,正门两旁挂着著名的自题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教师教学观及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启示
王夫之教师教学观及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启示贝尔蒙特·王夫(BermanMontessori)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家,代表了一种国际化的儿童教育模式。
他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具有重要性,不能单纯地要求他们接受知识的灌输。
根据这一理论,他提出儿童教育的“三大原则”,即发现学习、尊重学习、发挥个性。
这一理念被称为“蒙特梭利教育学”,广受欢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观念。
一、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核心思想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核心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孩子在学业和社会方面发挥自身潜能。
蒙特梭利教育学主要包括“子宫期认知”、“室外时间”、“仪器训练”、“家庭教育”等几个主要内容。
贝尔蒙特·王夫认为,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意味着保护他们的尊严,不压抑他们的想象力,而是创造一种氛围,使他们可以充分发展,发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同时,通过物品环境中的丰富多样的物品和自由的室外活动,允许孩子自主地实践、比较、研究和交流,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经验。
二、高校教师教学应当借鉴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思想高校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课外知识丰富的胸怀为准则,激励学生发现自身潜能,发展学科外的能力,发展灵活性、创造力、适应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学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强调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让孩子们相信自己,自信地进入某一优质的个性,以积极的心理和思想让自己成功。
高校教师可以借鉴蒙特梭利教育学思想,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身学科外的知识,例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参与实验活动,了解外语,运用家庭生活知识等,以便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想法,采用“仪器训练”、“社会建设”、“家庭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王夫之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王夫之,字子安,号梦溪,湖南长沙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主张以“师道尊严”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王夫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王夫之的教学理念1. 师道尊严王夫之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尊严。
他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2. 格物致知王夫之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他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真谛。
3. 德育为先王夫之强调德育为先,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其行为和成就。
他主张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王夫之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王夫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讲授法。
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 问答法王夫之认为,问答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他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答,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中领悟知识。
3. 实验法王夫之注重实践教学,他认为,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知识。
因此,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举例法王夫之善于运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王夫之的教学实践1. 建立严谨的课堂氛围王夫之在教学中,注重营造严谨的课堂氛围。
他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勤奋学习。
同时,他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 注重实践教学王夫之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
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实习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关爱学生成长王夫之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王夫之教育名言之思想_
父刚母柔,教养道合。家长如何对儿童进行适度的教育,王夫之认为,“父刚母柔,教养道合,故得上九克家之子”。(《周易内传》卷一)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父应刚严母应宽柔,这样才能教养出“克家之子”,即能昌大家族传统的年轻一代。王夫之尤其强调“父刚”在儿童教育上的特殊意义。他说:“初上之刚严,父也,原本其功,父道之严为本。故家人之德成于初上”。就是说,父亲对儿女的教育应以刚严为根本的指导原则。王夫之所说的“母柔”,井非溺爱之意。在母柔中仍含有刚严的因素。他认为,儿女衣食住行等习惯的培养,母亲实际上负有最大部分的责任。如果母亲由于溺爱偏私,让儿女放纵懒惰,则父亲将无法督教其儿女。因此,母教不可不严。王夫之认为,作为教师应帮助纠正幼儿在家庭中巳经养成的坏习惯。由于母亲的溺爱,儿童常常养成纵欲贪利、喜怒无常等不良习惯。教师必须首先帮助幼儿纠正和改除这些坏习惯。这说明教育时,需要宽严相济,恩威并施,既要赏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也要批评学生的缺点、错误,并要给予适当的惩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出色的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赏识教育是认可的,但对惩戒教育有误解,执行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甜蜜的惩罚既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又维护他们的自尊,让道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
关键词|王夫之教育观点知行关系学思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0-09
作者信息|李晶,女,1976年生,河北中医学院讲师,050200;
张学茹,女,1970年生,河北中医学院副教授,050200;
秦爱军,男,1964年生,河北中医学院副教授,050200;
韩聚强,男,1968年生,河北中医学院副教授,050200;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性:人的自然质性。量:容纳的限度。谓教人应顺着人的资质特性,采取切近的办法去加以深造,达到各人所容纳的限度即可。主张教师对学生必须实施因材施教。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才能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是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必须考虑到学生对象参差不齐的客观实际,“各如其量”的进行施教,切忌形式主义的一个模样儿对待,才不致犯错误。“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以人言之,始则视其质,继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殊焉。……斯造就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于此,而岂一概之施,成乎蹂等之失也哉”。(《四书训义》卷十)王夫之这个观点具有唯物主义精神。因此,王夫之在教学法理论上提出外一个“教之多术”的新鲜见解,这是对中国古代“因教施教”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必须根据学生“刚柔敏钝之异”的个性特点对他们实施因材施教。而且学生各有所长,也各有其偏,教师要善于导人之长,补人之短。
第八章-朱熹、王守仁、颜元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认为教育是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必须受制于政治 和经济;同时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论断,教育 可以使人继善成性,改恶为善。 (2)教学方面提出了因人而进、施之有序和学思结合 等主张。 (3)道德观上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相连,提 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道德修养上 强调立志、自得、力行等。 (4)对教师提出了“必恒其教事”、“明人者先自 明”、要正言、正行、正教等。这些思想在当时富有 时代气息,影响较大。
3、“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六府(水、 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 (六德、六行、六艺),其中六德包括知、仁、圣、义、忠、 和;六行包括孝、友、睦、姻、任、恤;六艺包括礼、乐、 射、御、书、数(体现在他所主持的漳南书院,教材278 页)。 “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与理学教育有本质 区别,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外,还包括门类繁多的 自然科学知识、军事知识及各种技能。这是我国近代课程设 置的先声,也是颜元对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意义: 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 相对独立的阶段,确立了两者在任务、内容 和方法上的侧重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基础 与深化的内在联系 。反映了教育本身的发 展规律。
对小学的论述对南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子读书法》要目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朱子读书法》分析
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集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于一体 读的是圣贤之书 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和讲上。 “天下之 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 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 格物穷理,变成读书穷理。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明朝中叶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明朝反 传统教育思潮的领袖。他曾经在阳明洞书院讲学,故称阳 明先生。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的主观唯心 主义观点,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 仁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 “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阳明 学派”(与陆九渊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该学说 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朝中叶后广为传播。
王夫之论教师思想述评
王夫之论教师思想述评[摘要]古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教师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些问题聚焦在“教师应该怎样做”上。
通过对王夫之论教师的思想进行评述,对其“必恒其教事”“明人者先自明”“正言、正行、正教”等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王夫之教师思想述评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他对教育问题如教育作用、教学思想、道德观和道德修养、教师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本文仅对王夫之论教师的思想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王夫之论教师的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恒其教事”王夫之认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该有恒心、耐心和爱心。
他曾说:“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讲习的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事业坚持不懈,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恒心、耐心、爱心是不可少的。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恒心。
教育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从一个新手教师要成长为一个骨干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新手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会有许多不适应,如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念的缺失;角色转换迟滞;从业能力不足;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等。
工作几年以后,这些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同时新的问题又会出现。
在面对这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如果一位老师没有恒心,会很容易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
而一旦对教育没有了信心,其教育信念必然坍塌,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这显然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恒心。
有耐心是指对工作、特别是对学生不烦躁,即“诲人不倦”,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很聪明、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的,总会有一些学生接受东西比较慢一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给学生反复讲解。
因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很容易丧失自信,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是这个学生更加落后。
所以,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
有爱心是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否则只会误人子弟。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
他自幼伶俐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念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人。
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连年。
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阻碍较大,同时继承和进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那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相互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进展的最顶峰。
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庞大阻碍。
王夫之著述共计400多卷,800多万字。
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
而王夫之的论述那么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那么日成也。
”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
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要紧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
所谓“后天之性”,即通事后天的“习”取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能够说无所谓善恶。
“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人一辈子长、进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确实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
具体而言,“习”在人的进展进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阻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取得增强和进展;二是令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妥而成的“恶习”(要紧指人们的思想道德问题)。
王夫之以为,人性确实是“习”的进程中“日生日成”的。
可见,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以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
口
口
的理学教育进行 了深刻 的 坚 持反 清 。3 3岁 起 流 居湘 上 , 占有 重要 地位 。 批判 , 提 出了经世 致用 的 实 西 , 与瑶 民 混 居 , 以授 徒 讲 人性论和教育作用 学教 育 思想 , 在 中 国教 育 思 学和 从事 著述 为业 。 5 7岁 , 王 夫 之 关 于 人 性 的观 想 史 上 有 重 大 意 义 。王 夫 迁徙在 湘 西蒸 左石 船 山, 筑 点 , 有其 特 点 。在 中 国思想
节 其欲而 欲 皆理 。” 王夫之 的 二 : 日学 目思 。学 则不 恃 己之聪 “ 孟子言性,孔子言 习。性者天 公 , 道, 习者人 道 。 《 鲁 论》 二 十 篇 皆 这种 道德 观 , 是适 应 资 本主 义 萌 明 , 而 一 惟 先觉 之 是 效 , 思 则 不 言 习 。故 日: l 生与天道 不可 得而 芽和 新 兴 市 民阶 级需 要 的 , 拘 于 古 人 之 陈 迹 而 任 吾 警 悟 之 有 着 灵 。学非 有 碍 于思 , 而 学愈 博 则 闻也 。 ’ 已失之 习 , 而 欲求 之 性 , 要求解 脱 束缚 的意义 。 虽 见 性且 不 能 救其 习 , 况不 能 见 三、 知行观和教育过程 思愈远 ; 思正有功于 学, 而 思 之
的、 具 有初 步 民主 思想 的新 与哲 学 、 教 育和 政 治有 关 的 教育 的要 求 。
王夫 之 ( 1 6 1 9 —1 6 9 2 )
王夫 之认 为 , 人性 是一 著作有 绸 易外传》 《 尚书引 种 人 类 所 具 有 的潜 在 的发 义》 《 读 四 书 大 全 说》《 张 子 展能力, 即所谓“ 气 禀” 。这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王夫之(1131年-1203年),字伯安,号伯安居士,南宋开封府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文化名流。
王夫之可谓学富五车,通诸子百家之说,其学问涉及经、史、子、集、古,尤以《周易》为重。
他在思想上主张天人合一、心学为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人称为“理学南宗”之首。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天人合一、心学为本:王夫之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
他认为天理与人心是相互依存的,人心是天理的具体表现。
他说:“故道尊天,道尊一物之意;道尊一物,言人之性情;天有气,气从物生;物有性,性从心来;心有存思致知之意,心之生,道之情也。
”可见,他认为道、天、人、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在修身养性的道路上,他主张以心学为基础,认为心是人的根本,只有修心养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治学重实践、强调实证:王夫之主张治学要实事求是、注重实证。
他在研究经史文献时,不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加注重实地考察和实际经验,力求真实可信的实证。
他强调必须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他说:“古人所言,必须选择实证,观察其实事,而加以思维比对,然后才能达到真正的信仰。
”三、推崇周易、强调象数:王夫之在儒家经典中尤其推崇《周易》。
他认为《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具有辩证思维方法的经典之作,它通过象数之言,揭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他认为通过周易的学习可以达到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四、注重教育、倡导儒学复兴: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导儒学的复兴。
他强调儒学教育要关注人的心灵和性情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体现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公民责任感,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情操、有文化修养的人才。
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后来的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儒学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的实学思潮。
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
王夫之、颜元是实学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从他们的思想主张中,可以看到实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以及他们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改良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新教育的要求。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学者称其为船山先生。
自幼“颖悟过人”,习读“五经”,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
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
青年时代他以“东林”、“复社”为楷模组织了“匡社”,曾举兵起义。
阻止清兵南下。
失败后,投身于桂王的南明政权任翰林院庶吉士。
嗣后,辞职返家,坚持反清。
33岁起流居湘西,与瑶民混居,以授徒讲学和从事著述为业。
57岁,迁徙在湘西蒸左石船山,筑茅舍而居,名“湘西草堂”。
在这里十七年如一日,热心教育生徒,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
现存《船山遗书》共72种,258卷。
与哲学、教育和政治有关的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黄书》、《噩梦》等。
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
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王夫之关于人性的观点,有其特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先秦诸子至宋明博儒,都局限在性的善、恶方面;而王夫之则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的。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
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
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
王夫之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他说:“孟子言性,孔子言习。
性者天道,习者人道。
《鲁论》二十篇皆言习。
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已失之习,而欲求之性,虽见性且不能救其习,况不能见乎!《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养其圣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
人不幸而失教,陷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代毛,必不能胜。
”这一段话不但说明“习”对于人性的重要,而且说明不良教育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就注意教育。
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这也正是人和禽兽只有先天本能的重要区别。
那种所谓不待学而能的生知之说,只不过是“释氏夸诞之淫词而已”。
二、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王夫之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有欲斯有理”。
“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
王夫之这个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即“人欲”,着做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绝不能灭人欲以求天理,禁欲、窒欲都是阻碍人性发展的。
在这种主张之下的教育,就要重视人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欲望,要推己及人,要节欲而反对灭欲。
他说:“推其私而私皆公,节其欲而欲皆理。
”王夫之的这种道德观,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级需要的,有着要求解脱束缚的意义。
三、知行观和教育过程王夫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既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之说,也不同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之说。
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
他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
”又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
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
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
”他认为在人们的认识中知和行各有其功效,又必须相互为用,因此,只有知行并进,才能“知同而起功”,这是认识事物的一条定理。
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识,要在行上检验知识。
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根据这一观点,他强调指出,获取知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求知识要落到行上,要从行上检验知识的效果功用。
他曾以下棋为例,说明下棋知识,必须通过对奕才能获得,只是终日看棋谱,是不成的。
四、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
他说:“致知之途有二:日学日思。
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惟先觉之是效,思则不拘于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这就是说,学要博学而思则深入。
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子所构牵。
学习的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愈可贯通。
深入思考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
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可使学习有进步。
为学教人都必须重视学与思的结合。
王夫之的观点,发展了先秦儒家学思结合的论述,同时反映了王夫之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五、学习法和教学法王夫之在著作中,除谈及以上教育理论的见解外,还从自己研读、著作体会出发,谈到许多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王夫之和其他学者一样。
主张为学要以立志为先。
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
”他认为,意与志不同,“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
庸人有意而无志,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君子持其志而慎其意,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
盖志一而已,意则无定而不可纪。
因此,“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志正,则意虽不立。
可因事以裁成之”。
人之立志,必须专一。
他说:“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
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
”他这样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在为学、力行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序”和“不息”相结合王夫之认为,教学不但要“习”,还要注重“时”,指出“学而不习,习而不时”是学者的通病。
他所说的“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循序渐进之义,一是有恒之义。
他把《学记》这样标点:“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解释说:“时者,有序而不息之谓也,恒守也。
”而“有序”和“不息”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
教学既要循序渐进,不减等、不速成,又要有恒心,不间断。
这样就可以使学习较易,“因其序则可使之易”。
那种一旦豁然贯通之说是靠不住的。
(三)因材施教王夫之主张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育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教育。
他认为学生是有个性的,有“刚柔敏钝之异”,教育要顺应学者的个性去施教,偏高偏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他说:“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也,其效也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
”他认为一个人有长处也有偏处,教者要引导发展学者的长处,使他能够进步;矫正学者的偏处,使他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
他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他还认为教者教学要根据学者的接受能力、基础乃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等等,总之,要根据学者的具体条件去施教。
他说:“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
”教人的道理是一个,但在方法上却要因人而异。
王夫之所述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对儒家传统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自勉与自得王夫之主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绝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苟且偷安的心理;学生对自己也应该坚持高标准,不能要求教师降低要求来迁就“俯从”自己的“易为”与“无知”,否则将使学生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
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
”他所指的高标准,是指“圣功”而言,但他所讲的原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王夫之在强调“自勉”的同时,还指出注重“自得”,即学习积极性原则。
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
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学之,则虽教亡益。
”这里他强调学生学习要用“求通之志”,即要有学习心理上的准备性和努力钻研的继续性,然后再有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就会获得好的效果。
这就是“教在我而自得在彼”的道理。
六、论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王夫之在教学上极重视教师的作用。
他认为“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
……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顺天下之师受。
”教者学者是一种道义的结合,教师负有“正人心”的重要任务,绝非可有可无者。
正因为教师如此重要,选择教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心道德。
因此,王夫之说:“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
”指出,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为上,能做学生的榜样。
“躬行”是陶冶学生的根本。
躬行即是“身教”,即是“不言而教”。
所谓“圣人有独至,不言而化成”。
只有以不言之化,而行感化之教,才能使学生“自生其心”,达到真正的自得。
教师的“躬行”在道德教育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王夫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正确的知识。
能够“温故知新”。
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
王夫之说:“夫欲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
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
贤者于此,必先穷理格物以致其知,本末精粗晓然具著于心目,然后垂之为教,随人之深浅而使之率喻于道,所以遵其教,听其言,皆去所疑,而可以见于行……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
”王夫之提出的对教师的要求,都是教师所应必备的条件,不仅在当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代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