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论文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随着一些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结构新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功能物质的发现、制备和利用使得有机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有机化学发展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了便于保存,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食品添加剂应用到了食品领域。

例如:酶制剂一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主要是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增味剂一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原有口味的物质;防腐剂能一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f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

其中防腐剂用的最普遍。

2有机化学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针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白色污染?如何处理废物并实现废物再利用?甚至实现零排放?都可以利用有机知识来初步的解决。

例如:Fenton氧化法深度降解HM 生产废水――HA具有爆速强、能量大、热安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混合炸药、火箭助推剂和高能发射药等,然而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多种有毒物质。

因此,Fenton氧化法被发明出来后,立即被广泛利用,它由过氧化氢和亚铁离子组成氧化体系,通过催化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攻有机物分子,并使其氧化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从而实现对难降解物质的深度氧化。

[2]Np的环境化学研究进展一_Np作为长寿命、高毒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在乏燃料所包含的核素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若这类核素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有核的国家将Np作为高放废物进行深地质处理。

但是,还是会污染地下水,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现在根据它的溶解行为和迁徙行为进行研究来减少Np的污染。

[3] 3有机化学发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被应用到了药物研究领域。

早在中国的古代,酿酒技术和。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钠和体液潴留,降低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

此类药可单独使用降低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有机化学实验中常遇到需要对液态有机物进行干燥处理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如乙醚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溴乙烷的制备以及环己烯的制备等,在这些合成实验中,产物常常要经过洗涤、干燥,并最终通过蒸馏才能达到一定的纯度。

干燥剂的使用能够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1干燥的意义和作用在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较纯的产物,往往需要进行蒸馏操作,但液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产物的严重损失,最终导致产率严重降低。

在许多合成反应中,需要严格的无水条件,但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

有些化学反应是通过分析产生的水来判断反应进程的,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反应进程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液态有机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涤等操作带入的,反应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另外,反应溶剂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

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也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反应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

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还是进行脱水后再使用。

上面所述所有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

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干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燥剂选择不好,则除杂效果不好;干燥剂用量少,除杂效率就会降低;干燥剂用量偏多,则可能吸附部分液态化合物,使产物的最终产率降低。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化学精度计算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化学精度计算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正在输入为您倾心整理,淘宝小店正在输入为您倾心整理,淘宝小店正在输入为您倾心整理,淘宝小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Figure2—2∥v箨luesofHar『Imettregressionbetween△BDEsw.subsntuem啄’conslan协forx—zhom。

Iysisof4.Y-C6H4.X—Z.X=BH,CH2,NH,O,SiH2,PH,andS.Z=F,H,Me,andLi./对于x.Me键,取代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几乎与x—H键相同,BH—z除外,分别为cH2.z(小r,小矿),NH—z(大r,大矿),o—z(大r,大矿),s狂{2一及小r’小矿),.Pli(小r'小矿)和s—z(大r,大∥)。

而对于Y_c6H4一BH—Me,BH—Me键存在良好的Hammett关系“-:O.95)’与BH.H键的结果迥然不同(FO.49),前者反应常数是O.4,而后者的反应常数几乎为零。

对于x—F键,取代基效应远小于x.H键。

例如,o—FBDE的矿为1.2,远小于。

一HBDE的4.o。

cH2一F,siH2一F'PH.FBDEs的矿均为负值。

但是x=BH是个例外:BH.F的,为o.2,大于BH-H的o.O对于x一【.i键,取代基效应大于x-H链。

所有的x—LiBDE都很好的符合了H锄mett方程。

例如,cH2。

LiBDE的,=3.2,远大于cH2一HBDE的o.6。

2.5.4甜取代基效应的影响对于Ph.BH,H,Ph—cH2。

H,Ph—NH.H,Ph—SiH2一H和Ph—PH·H,将其x上的NcH3,sicH3,PcH3以及BF,cF,NF,siF,PF时矿和r值几乎保持不变。

说明a一取代基为CH3和F时几乎不改变远程取代基对X.zBDE的影响,而当X=BLi,cLi,NLi,SiLi,PLi时则会引起矿的不规则变化。

最有趣的是当Ⅸ一取代基为NI{2和cN时的这两种情形(见Figure2-3):当x变为x=BNH2,cmqH2,NNH2,sil{NH2,PN啦时候,矿值会发生大幅度减小。

有机化学与医学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与医学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与医学化学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有机化学和医学化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规律的学科,医学化学则是将化学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

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推动有机合成的发展,还可以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有机反应和有机合成的学科,其在化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中也包含着许多有机化合物。

医学化学则是将化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便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有机化学和医学化学之间的结合,可以实现有机合成的精确控制,开发出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有机化学在医学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在医学化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有机合成方法的发展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通过有机化学的手段,可以合成出各种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从而拓宽了药物的种类和选择范围。

其次,有机合成也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的前体,进一步优化药物的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此外,有机化学还可以用于开发荧光探针、化学传感器和其他用于医学诊断的工具。

医学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医学化学对有机化学的应用同样不可忽视。

医学化学的研究通过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机制,可以指导有机合成的设计和优化。

例如,通过研究酶催化的反应过程,可以设计出特定的底物和产物,实现对有机合成的催化控制。

此外,医学化学研究也可以为新的有机反应提供灵感和创新。

结论有机化学和医学化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应用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两者的结合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推动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进展。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机化学与医学化学的联合应用,对于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篇一:有机化学论文模板²研究论文²中文题目作者1a 作者2a,b 作者3a 通讯作者*,a,b(a单位1 合肥230031)(b单位2 大连116023)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

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Authora,d LI, Yi-Lina,b LI, Yinga LI, Yang*,a,b(a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pectroscopy,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230031)(b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Abstract Content of abstract (英文摘要应符合英文语法,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Key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正文(以1.5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有机化学论文范文1备课时需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确定讲课内容和重点。

例如,在给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时,需向同学阐述有机化学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特殊是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削减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讲到乙烯聚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向同学介绍聚合物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

比如说,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乙烯,常用药物纯化分别、污水治理领域的膜分别技术,其核心部件膜组件也大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聚醚砜超滤膜、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等。

而在膜技术领域,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膜技术进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这些都要用到有机化学相关学问。

通过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引导,可以提高同学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忱。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

在讲解相关反应机理时,对于化学反应过程最好做成动画演示,关心同学理解并且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解碳原子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中,电子跃迁,轨道的杂化过程可通过flas 演示,老师应结合每一步动画讲解相应的机理,从而让同学对抽象的过程有宏观的熟悉。

同时,在采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留意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对于一些反应过程必需利用板书进行具体的讲解,过分依靠课件有可能造成细节讲解不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活化。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先布置一个有关蛋白质的小课题,让同学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中进行讲解。

例如,在生活中,假如误服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食物,如何采纳急救措施,其解毒原理又是什么?儿童重金属中毒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同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查阅,搞清晰相关问题的原理,同时又增加了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有机化学论文1000字

有机化学论文1000字

有机化学论文1000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正以越来越快的脚步迈向现代化,各行各业都在大步向前。

有机化学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有机化学己经在科学领域、经济建设、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人类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反应以及合成方面将有更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新的要求,都给有机化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

它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得到有效发展。

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例如,医药、有机肥料、食品、炸药、香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

对于征服疾病如癌症、控制遗传、延长寿命将起到巨大作用。

有机化学的简介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

分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颜色艳丽的染料化学工艺的发展使得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几乎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一百多年前,染料来自动植物,自从发现煤焦油以后,鲜艳的合成染料代替了天然染料。

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20世纪50年代。

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

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

广泛应用的洗洁精洗洁精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部可以看到洗洁精的踪迹。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以壳聚糖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了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 聚糖(HACC),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对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产率及产物溶解性的影 响,讨论了pH值对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pH为6.0时,水溶性HACC 产物的产率高于pH为4.0、7.0和9.0时的产率;高效液相色谱表征发现了季铵盐 产物的分子量比壳聚糖原料的分子量低。 2.从配伍稳定性、表面张力及杀菌活性等方面研究了HACC与表面活性荆相互 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HACC浓度为1×10。g/ml时,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一100)、两性表 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配伍稳定;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时,SDS浓度超过1×10。mol/L会产生沉淀;加入HACC后,CTAB, TritonX.100和C12BE的表面张力曲线均有一转折区域,且CTAB,TritonX.1001临界胶 束浓度(cmc)增大。 3.以平板抑菌法研究HACC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Mw41.55×104, 9.02x104,3.57x104,0.17×104)HAc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ureus),枯草杆菌(丑 subtilis),表皮葡萄球菌假epidermidis),以及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均显示出杀菌 活性。较高分子量的HACC对革兰氏阳性菌显示出较强的杀菌活性,在Mw9.02xl 04 至Mw O.17×104之间,杀菌活性随分子量的减小而减弱。当浓度小于10 g/L时,HACC 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伍CO忉和绿脓杆菌(P.aeruginosa)无杀菌活性。阳离子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fl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摘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实验课程。

文章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改革后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要求[1,2]。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志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求异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3-5]。

辽东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是面向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从1995年起,我们就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近年来,我们在借鉴国内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再结合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并在总结以前的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深化,并编写了符合本校各专业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其中实验内容分成五个层次,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趣味性实验,以求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系统、全面地训练,期望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精选基础性实验,巩固及培养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结合我校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各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针对不同的专业,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如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偏重选择与生物及药物相关的实验,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氯甲苯杀虫剂的合成;对于环境及矿物工程专业,偏重选择治理环境及浮选药剂的实验,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

新课程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新课程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人们的现代生活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知识急剧膨胀、学科迅猛发展、社会需求骤增。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既要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是日益重要、日趋紧迫的工作。

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积极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适合现代化进程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

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而教师对所教课程的爱好与兴趣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诸多化学学科中,我最喜欢的正是有机化学这门课,所以各方而投入的精力都比较多,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首先我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重点介绍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从占到今,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也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其次,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凡是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历史知名人物除了对其生平及主要成就介绍之外,还引导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学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与生命现象(制药专业)及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专业)密切相连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从而理解并解决疑难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及质量的提高。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充分、准确、高质量的教师备课过程是离不开的。

教师在准备每一堂课内容时,都必须阅读大量的参考书来保证知识的准确度,同时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全面理解和诠释每一个知识点,并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应深入学习、研究该门学科的新知识及科技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并将这些新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教育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同前进。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论文3000字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论文3000字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论文3000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食品领域、环境领域、医药领域和材料领域,运用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就可以将有关问题迎刃而解,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重点探讨了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有机化学;生活;应用领域;广泛现状;化学看起来很深奥,实际上与生活密切联系,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而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初次接触有机化学我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够巧妙的利用有机化学解释生活现象,深感受益匪浅。

因此,探索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和实际观察,谈了些粗浅的看法。

一、食品领域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领域的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一,在食品的运输、保鲜等各个方面,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为了便于保存,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成分不同,如漂白剂膨松剂酶制剂防腐剂等。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透过氧化反应,达到漂白的目的;膨松剂主要是酵母的作用,酵母是活性微生物,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发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也是制作面点最科学、最有营养的方法;酶制剂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经过提纯、加工后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防腐剂山梨酸钾(CH3CH)以山梨酸(C6H8O2)和碳酸钾(K2CO3)为原料,实现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适量使用对人体无害。

二、环境领域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一种新兴高科技技术在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有机化学可以抑制一些有些污染物的产生,因此,环境领域的有机化学也是有机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又一领域。

金属有机化学论文

金属有机化学论文

金属有机化学中卡宾的发展摘要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中, 含过渡金属-主族元素(C, N, P)双键的卡宾配合物化学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对人们理解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的成键理论很重要, 而且这类配合物具有一些很好的、以及特征性的反应和催化性能. 在过去的30 年中, 人们在含稀土金属-主族元素(C, N, P)单键的稀土金属烷基、胺基配合物以及膦基配合物化学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稀土卡宾配合物化学是相关研究工作者接下来需要和渴望开拓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合成得到了一些稀土桥联卡宾配合物和稀土卡宾配合物的模拟物. 虽然它们离稀土金属----主族元素双键的稀土末端卡宾配合物有差距, 但可以为稀土末端卡宾配合物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本论文论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及最近在稀土末端氮卡宾配合物上的一个突破.关键词稀土碳卡宾氮卡宾膦卡宾合成反应性能稀土元素是由处于Ⅲ B族的钪、钇及镧系金属 , 共 17种元素组成. 稀土元素独特的电子层结构, 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于主族和其他过渡金属元素的独特化学性质. 与主族金属相比, 稀土金属离子配位数高, 更有利于底物的络合和活化 . 与其他过渡金属相比, 稀土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配位没有方向性 ,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趋向于高配位; 大部分稀土金属离子具有+3价的稳定价态(Ce, Eu, Yb, Sm离子相对容易变价 ), 不易发生 d区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常见的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 ; 稀土元素虽然属于副族 , 但稀土金属 -碳键和稀土金属 -氮键的离子性强 , 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 ; 由于氧化态较高 , 从软硬酸碱分类上看, 稀土金属离子属于硬酸, 易于与 O和 N等硬碱配体作用, 具有强的亲氧、亲氮性, 而与在 d区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广泛应用的软碱配体, 如有机膦、烯烃及羰基等作用较弱, 一般难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过去的 30年中, 人们对含稀土金属-主族元素 (C, N, P)单键的稀土金属烷基、胺基以及膦基配合物已经有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 这些配合物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构特征和反应性能, 已经被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和聚合物合成. 然而, 在合成含稀土金属-主族元素 (C, N, P)双键的稀土金属末端碳卡宾、氮卡宾和膦卡宾配合物方面仍面临挑战. 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中 , 卡宾配合物化学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对人们理解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的成键理论很重要, 而且这类配合物具有一些很好的、以及特征性的反应和催化性能. 如其涉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环丙烷化,Fischer-Tropsch 合成, 与烯烃和炔烃的环金属化, 氢胺化反应, 磷氢化反应, 碳氢键活化和其他许多有机官能团的转换反应等.含稀土金属-主族元素(C, N, P)双键的稀土金属末端卡宾配合物难于合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硬酸性的稀土金属离子和卡宾基团的轨道能量匹配性差[12]. 另外, 稀土金属离子的大离子半径和高配位数的特征, 也使得稀土金属末端卡宾配合物易于发生聚集, 卡宾基团以桥联的形式存在, 从而失去稀土金属-主族元素双键结构和反应特性. 稀土金属末端卡宾配合物化学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本文论述了人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文中介绍含二价阴离子(CR22−,NR2−, PR2−)卡宾基团的稀土配合物, 对于中性氮杂环卡宾, 因为其特性和二价阴离子卡宾基团有本质差别, 在此不作论述.一、稀土卡宾配合物1.稀土碳卡宾配合物1979 年, Schumann 等报道了离子对型的稀土烷基配合物[Li(Et2O)4][Lu(CH2SiMe3)4]会慢慢分解, 脱去SiMe4, 生成一个新的配合物, 这个配合物在元素分析结果上符合稀土卡宾配合物Li[Lu(CH2SiMe3)2-(CHSiMe3)]的组成. 将该配合物与TMEDA(四甲基乙二胺) 反应, 他们得到了[Li(TMEDA)] [Lu-(CH2SiMe3)2(CHSiMe3)], 并通过1H NMR、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熔点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 另外, 通过[Er(CH2SiMe3)3·(THF)2]在戊烷中分解, 他们得到了元素分析结果上符合[Er(CH2SiMe3)(CHSiMe3)]组成的配合物(图1)[22]. 但以上3 个配合物都没有X 射线单晶表征的支持, 其具体结构也无从了解, 对这些配合物反应化学的研究也没有文献报道.图11.1稀土桥联碳卡宾配合物第一例结构明确的, 含[CH2]2−碳卡宾基团的稀土配合物直到2006 年才由Anwander 小组报道. 他们发现烷基稀土和烷基铝的加合物{Cp*Y[(μ-Me)2-AlMe2](μ-Cl)}2 和{Cp*6La6[(μ-Me)3AlMe]4(μ3-Cl)2 (μ2-Cl)6}在四氢呋喃作用下, 逐渐分解生成[Cp*3Ln3(μ-Cl)3(μ3-Cl)(μ3-CH2)(THF)3](Ln = Y 和La) (图2). 在这两个配合物中, 具有强反应性的[CH2]2−碳卡宾基团通过与3 个稀土离子Ln3+的桥联配位作用而被稳定. 在钇配合物中, 桥联碳卡宾基团的碳原子到金属钇离子的键长为2.424(2)~2.450(2) Å, 明显短于稀土桥联甲基配合物[(1,3-Me2(C5H3)2Y(μ- Me)]2 中桥联甲基与金属离子的键长(av. 2.61 Å), 而接近于离子型稀土甲基配合物[Y(CH3)(THF)6]2+ [BPh4]22−中末端甲基与金属离子的键长(2.418(3) Å). 该配合物可以发生与Tebbe 试剂[Cp2Ti{(μ对羰基的亚甲基转移反应, 还可以催化δ-戊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图21.2稀土Pincer 型碳卡宾配合物由于稀土金属-碳双键高度活泼, 含稀土金属-碳双键的稀土末端碳卡宾配合物很不稳定, 非常难合成, 而这类配合物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 一些研究小组在它的模拟物上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 希望能帮助了解稀土金属-碳双键的性质和反应性能.2008~2010 年, Liddle 等利用该Pincer 型配体, 合成了多个稀土Pincer 型碳卡宾配合物 (图3). 在对稀土Pincer 型碳卡宾配合物 [Y(C(Ph2P= NSiMe3)2)(Bn)(THF)]与二苯甲酮反应的研究中, 他们发现反应中发生的是稀土金属与苄基间的金属-碳单键对二苯甲酮的羰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烷氧基配合物[Y(C(Ph2P=NSiMe3)2)(OCPh2Bn) (THF)], 而不是稀土金属- 碳双键参与了反应. [Y(C(Ph2P=NSiMe3)2)(Bn)(THF)]与偶氮苯反应的情况类似, 稀土金属-碳单键对偶氮苯的N=N 基团进行加成反应(图4). 这些反应说明这种Pincer 型碳卡宾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碳双键的反应性还要低于稀土金属-碳单键的反应性能. 因此, 稀土Pincer 型碳卡宾配合物虽然相对易于合成, 但其反应性能显然要低于理想中的稀土末端碳卡宾配合物.图3图42.稀土氮卡宾配合物2.1稀土桥联氮卡宾配合物2009 年, 张洪杰和李兴伟等通过二价钐配合物和偶氮苯的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了一个具有立方烷结构的稀土桥联氮卡宾配合物 (图5).1999 年, 谢作伟等在Me2Si(C9H7)(C2B10H11)与4当量NaNH2反应的THF溶液中, 加入1 当量的LnCl3,得到四核的氮卡宾簇合物[{(η5-μ2-C9H6SiMe2-NH)Ln}2(μ3-Cl)(THF)]2(μ4-NH)(THF)n (n = 1, Ln = Gd,Er; n = 0, Ln = Dy). 在这些配合物中, [NH]2−卡宾基团与4 个稀土金属离子配位.随后, 谢作伟等以(ArNH)2Yb(μ-NHAr)2Na(THF)(Ar = 2,6-iPr2C6H3)与 2 或 4 当量的n-BuLi 反应,得到稀土桥联氮卡宾配合物{(ArN)(ArNH)Yb(μ-NAr)}2{[Li(THF)][Na(THF)]}2 和{(ArN)2Yb(μ-NAr)}2{[Li2(THF)][Na(THF)]}2 (图6)[40]. [NAr]2−卡宾基团与两个稀土金属离子, 或与一个稀土金属离子和两个碱金属离子配位. 其中以后一种配位模式存在的,其Yb-N 键具有较显著的双键特征.图5图62.2稀土末端氮卡宾配合物近年来, 我们小组基于配体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考虑,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三齿氮配体, 这类配体可以很好地稳定高活性的稀土双烷基配合物. 进而我们利用这类配体合成了钪的烷基胺基配合物, 该烷基胺基配合物在外加Lewis 碱DMAP(DMAP = 4-二甲胺基吡啶)促进下, 发生烷基消除反应, 分离得到了第一例稀土金属末端氮卡宾配合物{Sc[MeC(2,6-(i Pr)2C6H3N)CHC(Me)(NCH2CH2NMe2)](2,6-(i Pr)2C6H3N)(DMAP)} (图7). X 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 Sc-N(氮卡宾)双键的键长(1.881(5) Å)要比Sc-N(胺基)单键的键长(2.047(3) Å)短得多. 我们对相应的烷基胺基配合物和末端氮卡宾配合物分别进行了DFT 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末端氮卡宾基团的两个p 轨道和钪离子的d 轨道重叠, 而胺基只有一个p 轨道和钪离子的d 轨道重叠.图7二、总结与展望稀土卡宾配合物化学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近年来备受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合成得到了一些稀土桥联卡宾配合物和稀土卡宾配合物的模拟物.另外, 稀土钪末端氮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表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 稀土末端卡宾配合物是可以得到的. 接下来, 含大半径稀土金属离子的末端氮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比稀土末端氮卡宾配合物更活泼稀土末端膦卡宾配合物, 以及稀土末端碳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是摆在研究者前面的一个个挑战. 这些新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必然会具有不同于已知稀土金属配合的反应和催化性能. 对稀土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反应和催化性能的研究, 不仅是对现有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也是对整个过渡金属-主族元素多重键化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发展.参考文献1 钱长涛, 杜灿屏. 稀土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 Schumann H, Meese-Marktscheffel JA, Esser 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organometallicπ-complexes of the rare earths in theoxidation state Ln3+ with aromatic ligands. Chem Rev, 1995, 95: 865–9863 Edelmann FT, Freckmann DMM, Schumann H.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non-cyclopentadienyl organolanthanide complexes.Chem Rev, 2002, 102: 1851–18964 Arndt S, Okuda J. Mono(cyclopentadienyl) complexes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Chem Rev, 2002, 102:1953–19765 Rabe GW, Riede J, Schier A. Synthesis, X-ray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NMR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two homolepticfour-coordinate lanthanide complexes: trivalent (t Bu2P)2La[(μ-P t Bu2)2Li(thf)] and divalent Yb[(μ-P t Bu2)2Li(thf)]2. Inorg Chem, 1996, 35:40–456 Hong S, Marks TJ. Organolanthanide-catalyzed hydroamination. Acc Chem Res, 2004, 37: 673–6867 Molander GA, Romero JAC. Lanthanocene catalysts in selective organic synthesis. Chem Rev, 2002, 102: 2161–21868 Shen Z, Ouyang J, Wang F, Hu Z, Yu F, Qian 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catalysts and the cis-polydienes preparedtherewith. J Polym Sci, Polym Chem Ed, 1980, 18: 3345–33579 Yasuda H. Organo-rare-earth-metal initiated living polymerizations of polar and nonpolar monomers. J Organomet Chem, 2002, 647:128–13810 Hou Z, Luo Y, Li X. Cationic rare earth metal alkyls as novel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J Organomet Chem,2006, 691: 3114–312111 Amin SB, Marks TJ. Versatile pathways for in situ polyolefin functionalization with heteroatoms: Catalytic chain transfer. Angew Chem IntEd, 2008, 47: 2006–2025。

有机化学论文 (优选.)

有机化学论文 (优选.)

有机化学课程论文功能151邓子尧152498目录一.基本反应及其机理 (3)1.亲核反应 (3)1.1.亲核取代反应 (3)1.2.亲核加成反应 (5)2.亲电反应 (6)2.1.亲电取代反应 (6)2.2.亲电加成反应 (8)3.消除反应 (9)3.1.双分子消除反应 (9)3.2.单分子消除反应 (10)二.醇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10)三、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2)摘要:有机化合物种类纷繁复杂,其反应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总结起来这些反应都是由基本反应衍生出来的。

因此了解基本反应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在有机化合物中,醇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质,掌握对醇类的分类与制备方法可以更好地研究这一物质。

有机化学对新材料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中,需要用到大量有机化学的知识。

关键词:有机化学、基本反应、醇类的分类与制备、应用一.基本反应及其机理1.亲核反应1.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或称亲核性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带有正电或部份正电荷的碳上,碳原子被带有负电或部分负电的亲核试剂(Nu—)进攻,与该碳原子相连的某原子或基团被取代。

常分为两种反应: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 N1)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 N2)⑴.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 N2)机理: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就是有两种分子参与了决定反应速率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称为S N2反应。

“S”表示“取代”,“N”表示“亲核”,“2”表示“双分子”。

以溴甲烷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为例CH3—Br+OH-CH3OH+Br-其反应机理如下:S N2反应机理具有以下特点:①.S N2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协同反应。

该反应只有一个过渡态,反应时旧键(C—Br键)的断裂和新键(HO—C键)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一先一后。

这类反应叫做协同反应。

②.S N2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双分子反应。

参与这一步反应的是一个CH3B分子和一个OH-离子,相当于两个粒子,这样的机理叫双分子机理。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
有机化学与生活。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化学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食品、药品、化妆品还是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有机化学在食品加工和保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品中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等都是有机化合物。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味和安全的食物。

其次,有机化学在药品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许多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合成出来的。

这些药物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能够拥有更加有效、安全的药物。

此外,化妆品和日常用品中也大量使用了有机化合物。

香水、洗发水、沐浴露
等产品中的香味成分,以及洗涤剂、柔软剂中的活性成分,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发展为化妆品和日常用品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为食品加工、
药品研发、化妆品和日常用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得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味、安全、舒适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有机化学与医学论文

有机化学与医学论文

有机化学与医学论文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吧。

摘要: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使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面临不少困境,如理论课时的减少,学生人数的扩增,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

对此,本文作者分别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论文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

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

一、了解学生化学基础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域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根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有较好的研究医学有机化学的根蒂根基;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研究,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根蒂根基薄弱,普遍存在观点恍惚,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招致这部分学生研究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招致研究乐趣和信心的损失,终究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研究任务。

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根蒂根基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但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应到根蒂根基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根蒂根基较好的学生更高的研究需求。

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根蒂根基薄弱的学生单独举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研究。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水相条件下醛的缩合及氧化反应研究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水相条件下醛的缩合及氧化反应研究

中圜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住论文第一章:藏基似合物托相有机反应综迷
75oC.2h
Scheme42
稍早前他们课题组p目还报道了取代水杨醛在水相中在蒙脱土催化下与丙二酸或丙二酸酪进行缩合生成香豆素.3.羧酸及其酯(Scheme43)。

舻联:。

+《:嚣舻卓X。

巾酗
Scheme43
2006年Hagiwara等【5日在水相条件下用硅胶接枝的各种胺作催化剂,研究了各种醛与间氯苯磺酰乙腈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接发生Mislow-Evans重排生成烧基嵋≯不饱和腈的产物(Scheme44)。

U吣+
掩D
Scheme44多组分反应(multi.componentreact/on,MCR)是指由3个或3个以上的起始原料进行反应,用一锅煮的方法最终生成一个终产物,在终产物结构中含有所有原料的片断的合成方法。

MCR在一步反应中一次形成数个甚至十多个化学键而无需分离出中间体,减少了分离操作,提高了反应的效率,与传统的二组分反应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而且MCR一般产率较高,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工业化,在固相和液相中均可实施。

近年来水介质中的多组分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4年靳通收课题组p1用两分子5。

5.二甲基一1,3.环己二酮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催化下与芳醛发生三组分反应一步生成氧杂蒽衍生物(Scheme45)。

14
¨。

有机化学实验《甲基橙的制备》论文

有机化学实验《甲基橙的制备》论文

甲基橙的制备摘要:甲基橙,亦称“金莲-D”,化学名是“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

【1】0 .1%的水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分光光度测定氯、溴和溴离子。

可与靛蓝二磺酸钠或溴甲酚绿组成混合指示剂,以缩短变色域和提高变色的锐灵性。

氧化还原指示剂,如用于溴酸钾滴定三价砷或锑。

【2】在偶联反应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过强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

为此在偶联反应步骤加入 1 mL冰醋酸和15 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反应体系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此外再次验证了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对氨基苯磺酸二甲基苯胺甲基橙偶联反应重氮盐一、引言甲基橙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橙黄色粉末或结晶状鳞片,与水配比即可得到甲基橙溶液,主要作为酸碱指示剂使用,测量的PH范围是3.1--4.4(由红至黄色)。

本实验以重氮盐制备过程中控制温度的变化及偶合过程中试剂间滴加方式的不同对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实验部分2.1实验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烧杯量筒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主要试剂:NaOH 对氨基苯磺酸亚硝酸钠N,N-二甲基苯胺盐酸乙醇乙醚冰醋酸淀粉-碘化钾试纸2.2实验步骤(1)、重氮盐的制备在50ml烧杯中、加入10ml 5%氢氧化钠溶液和2.1g对氨基苯磺酸晶体,温热使结晶溶解,用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

另在一试管中配制0.8g亚硝酸钠和6ml水的溶液。

将此配制液也加入烧杯中。

维持温度0-5℃,在搅拌下,慢慢用滴管滴入3ml浓盐酸与10ml水配成的溶液,直至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现蓝色为止,继续在冰盐浴中放置15分钟,使反应完全,这时往往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3】(2)、偶合反应在试管中加入1.3ml N,N-二甲基苯胺和1ml 冰醋酸,并混匀。

在搅拌下将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

然后缓缓加入约25ml 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为碱性)。

甲基橙粗品呈细粒状沉淀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中分子重排
吴孝余高分本1404 20142402825
摘要对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常见的一些分子重排反应,进行分析归纳。

其结果证实:在种种分子重排反应中,总是趋向于生成结构更稳定的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或自由基中间体及其产物。

关键词稳定性结构的中间体及其产物;亲核重排;亲电重排;自由基重排;芳环上的重排;其它重排
分子重排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反应,它不仅是有机化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重排反应得以合成。

本文拟按迁移的始点原子,终点原子的不同,对一些知名的,尤其具有合成价值的分子重排分类、讨论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基因或原子W从A 原子上迁移到B 原子上而形成新的分子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重排反应一般可以用下面的通式表示:
W为迁移基因,A, B分别为迁移的始点原子和终点原子。

A、B间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原子相连。

对于多数重排反应,W常为C、H、O、N、S、X 等原子,A、B可以是C、H、O、S、P等原子
一、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
缺电子重排就是首先形成缺电子中心,其次迁移基团带一对电子转移到缺电子原子上,最后与亲核试剂作用或发生消去反应等形成产物形成缺电子体系主要有四种途径①形成碳正离子, ②形成氮烯,③形成碳烯,④形成缺电子
氧. 下面就生成缺电子中心的方法分别介绍碳正离子重排,缺电子氮参加的重排,缺电子氧的重排和碳烯的重排
1、重排到缺电子的碳原子上:
(1) 片呐醇重排邻位二醇用无机酸及其酞抓处理时发生的重排,其产物是片呐酮这种重排一般都认为是质子进攻一OH脱水后形成C+,然后发生烃基(R
一) 或一H的转移,缺电心转移到经基碳原子上,最后失去质子,完成重排反应
基团迁移能力的顺序是:芳基>烷基,H的迁移无规则.几种取代苯基的相对迁移能力:
除邻位二醇外,邻位氨基醇、卤代醇也可有类似的重排反应:
在重排过程中,若离去基团在3。

碳原子位置,重排是S
N
1过程若离去基团在1。

碳原子位置,重排反应是S
N 2过程若离去基团在2。

碳原子上, S
N
1与S
N
2过程都
有2。

碳原子上连有芳基,倾向于发生S
N
1过程2。

碳原子上连有烷基,更倾向于发
生 S
N 2过程S
N
2的过程中,迁移基团从离去基团的反位迁移到缺电子中心上
3.缺电子氧的重排
(1)氢过氧物重排(过氧化氢烃的重排)
氢过氧化物重排反应指烃被氧化为氢过氧化物后,在酸的作用下,过氧键(-O-O-)断裂,烃基发生亲核重排生成醇(酚)和酮的反应。

[
(2 贝耶尔一维林格重排(插氧反应)
在这两种亲电子氧的重排中,迁移基团的亲核性越强,迁移能力越强,基团迁移顺序为:
一Ar> 叔烷基> 仲烷基> 伯烷基> 甲基
二、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
在亲电重排中,反应物分子消去一个正离子留下一个碳负离子或具有活泼的未共用电子对的中心,迁移基团不带电子对迁移
1.史蒂文斯重排
是指含有活泼看ɑ-的氢原子的季按盐或梳盐,在碱性试剂作用下,ɑ-氢原子以质子形式脱落形成碳负离子,烃基从氮原子或硫原子转移到相邻的碳负原子上的反应
此反应是亲电重排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移去活泼ɑ-H,形成碳负离子,然后迁移基团( 节基) 以正离子形式迁移到负碳上.即不带电子对的基团迁移到富电子的原子上,所以亲电重排亦称富电子重排.该重排同样存在着体系电性“由失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所不同的仅是:亲核重排为正电重心转移,而亲电重排则为负电重心转移
2.法沃斯基重排
是指ɑ-卤代酮在OH-或-OR作用下重排得到竣酸或竣酸酷的重排
若生成的环丙酮中间体不对称,则取决于开环生成的C—的稳定性。

3.维蒂希重排
苯甲基或烯丙基醚等在强碱性试剂(烷基锂、笨基锂、氨基钠、氨基锂等)作用下,碳一氧键断裂形成新的碳一碳键,使醚转变成醇
反应通式为:
三、芳环上的重排
芳环上的重排有一些独特之处,所以要单独讨论.比较重要的芳环上的重排有联苯胺重排与N一取代苯胺的重排,这两种重排都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重排,为分子内重排.
4.1联苯胺重排
氢化偶氮苯在强酸作用下重排生成联苯胺
重排历程一种认为是正离子自由基历程,另一种认为是π络合物历程4. 2 N一取代苯胺重排
N一取代基可以是一NO
2、一Cl一SO
3
H 等基团,N一取代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
重排,取代基从氮原子迁移到苯环的邻对位上一些反应是分子内的重排.
如:
综上所述:
1.重排规律,
分子重排具有以下规律:
(l) 从起因来看,由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所致.
(2) 从重排位置看,亲核重排发生在缺电子原子上.如:两“纳(呐)”重排(瓦格纳一米尔文重排和片呐醇重排)均发生在缺电子的碳原子上;两“曼”重排(贝克曼重排、霍夫曼重排)均发生在缺电子的氮原子上,亲电重排则发生在富电子原子上.
(3) 从迁移基团看,迁移基团(或原子)须携一对电子迁移到缺电子的迁移终点原子上;或迁移基团以正离子形式迁移到负碳上.
(4) 从迁移基因的迁移轨迹看,一般以1,2一迁移为多见.
(5) 从基团迁移倾向的大小来看,一般亲核(或亲电)性强的基团迁移的倾向大.
(6) 从迁移范围看,迁移基团(或原子)始终未脱离其所在的分子
2.重排内因
现以亲核重排为例,探讨分子重排内因.在亲核重排中,是通过碳正离子或氮正离子中间体的形成而进行的.如在碳正离子的重排中,带正电荷的中心碳原子为s 扩杂化状态,它具有三个s
声杂化轨道,尚有一个未杂化的空p轨道,且垂直于。

夕杂化轨道对称轴所在的平面.因此,它们都具有亲电性能,容易和亲核试剂发生反应与中心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烷基不仅其诱导效应是供电子的,而且由于C一H。

键轨道与此空p轨道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交盖),可使口电子离域并扩展到空p轨道上,产生一P超共扼效
应,
分子重排反应中的吕·查德里原理使中心碳原子所带的正电荷分散到烷基上,从而增加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中心碳原子相连的C一H。

键愈多,愈有利于电荷的分散,该碳正离子的能量愈低,体系愈稳定.从上述重排规律中不难发现:亲核重排均有一个“碳正离子(或氮正离子)的产生~ 转移(变换)~ 消失”的过程;亲电重排则有一个“碳负离子的产生~ 消失”
的过程.因此,碳正离子、氮正离子或碳负离子在此重排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缺电子中心或富电子中心的存在是分子重排的关键.由于这些缺电子或富电子中心的出现,使原分子的电性失衡(局部电性突然增强,打破了原来的电性平衡).
该分子为使其自身趋于稳定状态,需通过C一C或C尸附键等进行电性(正电性或负电性)分散,从而导致了迁移基团的迁移.迁移基团的迁移趋向是使电性的失衡部位由原分子的一端或一侧向中心部位转换,产生了如由伯碳正离子变为仲碳正离子,或由仲碳正离子变为叔碳正离子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电子云重新分布,电子云密度趋于平均化的过程.弥补或纠正了由引发剂所带来的整个分子电性不平衡问题,使分子的能量降低,最终形成了新的稳定结构.此过程是削弱“原平衡被打破”趋势的过程.综观分子重排的全过程,是电性重心转移即电性分散,过程.其发展趋势是向着能使整个分子趋于电性平衡的方向发展,即通过电性分散,使分子局部的电显性(电性的显现程度)减弱,趋于分子整体的电性平衡.
[参考文献]
1. 张霜梅.浅谈有机亿学中分子的重排反应;河北:驻马店商业学校,驻马店1997
2. 王子瑛.分子重排反应中的吕·查德里原理;安徽:泰安师专 2001
3. 寿凯胜.分子重排反应探析;浙江:浙江衢州高级中学,2006
4. 丁金城.浅谈重排反应;山东:淄博师学报 1994
5. 李景宁.有机化学:北京:高等出版社2011
6. 雷光东,蒋达荣.1,2- 亲核重排中基团迁移选择性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36-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