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陶瓷原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陶瓷原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陶瓷原料是制造陶瓷的基础材料,其市场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陶瓷原料行业的市场需求、供给、价格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趋势。
一、市场需求陶瓷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餐具、瓷砖、卫浴等领域,因此对陶瓷原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和家居装饰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陶瓷原料的需求。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特色的不断追求,对差异化和高品质的陶瓷原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市场供给陶瓷原料主要包括石英、长石、粘土、瓷石、白云石等多种矿产资源。
目前,国内外陶瓷原料供给量较为充足,但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引导行业向优质原料、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
三、市场价格陶瓷原料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陶瓷原料的价格波动较大。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原料价格上涨;相反,市场需求下降时,原料价格下跌。
另外,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对原料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政策环境陶瓷原料行业是一个涉及到资源和环保的产业。
政府对于陶瓷原料行业的监管将继续加强,强化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的监管,加强对企业的联合惩戒和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高陶瓷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综上所述,陶瓷原料行业的市场环境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供给相对充足,价格波动较大,政府将加强行业监管。
行业企业需要关注市场供求变化和政策法规的更新,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陶瓷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陶瓷行业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前景等方面对陶瓷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一、行业趋势:1. 智能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
陶瓷行业同样面临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陶瓷产品具有更高的智能集成度和智能互联性,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 环保节能趋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陶瓷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荷。
因此,研发环保节能的陶瓷制造技术和产品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3. 个性化定制趋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趋个性化,需求从大众化向个性化、差异化转变。
陶瓷作为一种装饰材料,个性化定制尤其重要。
该趋势推动陶瓷行业朝着个性化定制、小批量生产的方向发展。
4. 创新设计趋势: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是提升陶瓷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设计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外观设计,还包括陶瓷材料、工艺和生产工艺的创新。
随着陶瓷行业竞争的加剧,创新设计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
二、市场需求:1. 建筑陶瓷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陶瓷砖、卫生洁具等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 生活陶瓷需求:生活陶瓷产品是指餐具、茶具、装饰摆件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活陶瓷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3. 工业陶瓷需求:工业陶瓷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等行业。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高性能、高强度、高耐磨、高绝缘等特殊要求的陶瓷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三、前景展望:1. 创新技术将推动陶瓷行业发展:陶瓷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推动产品设计、材料性能和工艺等方面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 智能化转型将提升陶瓷产品附加值:智能陶瓷产品的出现将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摘要:一、中国陶瓷行业的历史与文化二、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1.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数量及营收2.陶瓷砖累计产量三、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陶瓷行业的历史与文化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陶瓷制品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类如下:日用陶瓷按照烧制温度,可以分为低温瓷、中温瓷和高温瓷。
中低温瓷主要以色釉炻瓷为代表,高温瓷主要为白瓷、釉下五彩瓷、强化瓷等。
我国的陶瓷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约五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陶器,并在商代中期出现了早期的瓷器,魏晋南北朝的南青北白”,唐朝的唐三彩”,宋代的哥窑、官窑等,都代表着中国陶瓷行业的辉煌成就。
二、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2020 年1——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094 家,实现营收2506.70 亿元,增长0.36%。
另外,陶瓷砖累计产量达84.5 亿平方米,同比增加1.07%。
由此可见,我国陶瓷市场需求旺盛,过去我国是粗放型生产的陶瓷大国,现在正在向陶瓷强国转变。
根据2020-2026 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陶瓷行业按照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
建筑陶瓷中绝大部分为陶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而成。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建筑装饰、家居、酒店等。
三、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陶瓷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在未来,陶瓷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陶瓷行业的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
此外,陶瓷行业的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国色釉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等 角度进行 了分析评述 。
图 分类 号 : Q1 443 文 献 标 识 码 : T 7 .+ A
0 引 言
中国是世 界上 日用和 建筑 陶瓷及卫 生陶 瓷的生产 大国 ,
需, 以及东南亚 、 中东 、 南美洲 、 东欧 、 非洲陶瓷产业 的蓬勃发 展 , 国色釉料特别是仿 古砖色釉料行 业进 入稳定发展时期 。 我 目前 , 金属釉 、 全抛釉 以及不透水熔 块 、 不透 水化 妆土 、 印色 辊 料、 辊筒印刷粉 、 筒印釉 已经进 入成熟稳定 的发展阶段 。向 辊 下游陶瓷产 业延 伸应 用设计服 务 , 定品质 、 稳 降低成本 、 势 蓄 而发是 目前国内色釉料产业发 展的主流 。出现 了一批行业骨
年来 以耐磨釉面为标志的全抛釉 面瓷砖 ,集仿古砖的纹理层 次、 质感丰富与抛光砖亮光的优势于一体 , 其抛釉过程的废料 磨 出率仅是通体玻化 砖 、 布料玻化 砖 的 1 , / 同时节 电效果达 3 2 %, 5 而且 图案 仿真度 高 , 烧制成 本低 , 抛光工艺 节能降 引领 耗低碳潮流 。其 中瑭虹釉料 、 道氏制釉 、 永坤色釉 、 康立泰 、 远 泰制釉 , 色思 诺釉料等 知名色釉料 企业 以及新 景泰 、 希望 , 美 嘉等陶机企业 , 对推 动全 抛釉 技术 进步 功不 可没。 目前的全抛釉技术解决了早期全抛 釉产 品易磨损 、 、 吸污 露底等质量缺陷, 物化性能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全抛釉产 品的表面釉层完全保护了花纹 图案 , 其细腻 的花纹清楚可见 。
源颜料有限公司 、 西省景德镇 大千色 釉料有限公 司等 , 江 湖南 省有醴陵市科 兴实业有限公司等 。
2 国外 色釉料 企业进 军 中国陶瓷行业
在国内化工色釉料企业 大举进军国 际市 场的同时 ,国外
2024年釉料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釉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产品,广泛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特种陶瓷等行业。
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釉料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以下是2024年釉料行业的分析和发展趋势:1.行业规模扩大:随着建筑业和装饰业的增长,釉料需求将继续扩大。
另外,新兴市场的建筑领域发展迅猛,也将成为釉料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2.环保成为主导: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釉料企业开始关注环境友好型釉料的研发和生产。
在2024年,环保釉料将成为市场的焦点,拥有环保认证的釉料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
3.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新型釉料材料和生产工艺不断涌现。
在2024年,行业内将出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如超低污染釉料、功能性釉料等,这将进一步推动釉料行业向环保、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
4.市场竞争激烈:由于釉料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激烈。
在2024年,釉料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市场需求分析1.建筑陶瓷行业需求稳定增长:建筑陶瓷是最大的釉料应用领域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需求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住宅建设需求旺盛,将拉动釉料市场的需求增长。
2.卫生陶瓷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卫生陶瓷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4年,卫生陶瓷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推动相关釉料产品的需求增长。
3.特种陶瓷发展迅猛:特种陶瓷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电子陶瓷、新能源陶瓷、生物陶瓷等。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特种陶瓷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将成为2024年釉料行业关注的重点。
三、市场竞争格局1.国内企业压力加大:目前,国内釉料行业竞争格局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
但近年来,由于釉料市场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大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2.行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釉料行业内的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陶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陶瓷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陶瓷器皿,而是涉及到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子陶瓷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陶瓷产品行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行业。
二、行业现状分析1. 陶瓷产品种类繁多在当前市场上,陶瓷产品已经涵盖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电子陶瓷等多个领域。
每一种陶瓷产品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美观的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陶瓷产品的品种和规格也在不断增加。
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陶瓷产品制造技术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陶瓷工艺不断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也让陶瓷制造更加高效、精准。
3.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陶瓷产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之一,陶瓷产品的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在国内市场,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涵盖了建筑、家居装饰、餐饮等多个领域。
4. 竞争激烈,品牌效应凸显陶瓷产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知名陶瓷品牌层出不穷。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品牌效应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三、发展趋势展望1. 技术创新成为发展主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渗透,陶瓷产品制造业也开始迎来技术创新的时代。
以3D打印、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陶瓷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从定制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2. 绿色环保成为关注焦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环保成为陶瓷产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无污染、低放射性、无公害成为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生态陶瓷、环保陶瓷等新产品将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3. 定制化需求增加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个性化的趋势,陶瓷产品市场也不例外。
我国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的新特点和发展动态
高光泽无公 害陶瓷装饰 材料用熔 剂 的制 备方法 ( 无铅无
维普资讯
2 3更重视开发特殊功能和复合功能 的新产 品 .
陶瓷 专 利 “ 瓷 发 光 釉 及 其 制 备 方 法 ” “ 放 射 性 彩 汝 、无 色 夜 光 釉 陶 瓷 釉 制 造 技 术 ” “ 辐 射 远 红 外 烧 结 釉 料 ” 、高 、 “ 菌釉 料 及 杀 菌 陶 瓷 ” “ 健 抗 菌 多功 能 陶 瓷 釉 及 其 陶 杀 、保
菌 剂 ” “ 种 麦 饭 石 无 机 抗 菌 剂 及 其 制 备 方 法 ”“ 种 核 、一 、一
摘
要
本 文 通 过 对我 国 2 2年 内 (95 2 0 18  ̄ 0 6年 ) 瓷色 釉 料 与添 加 剂 发 明 专 利 和 实 用, 纳 了其 研 究 新 特 点 , 对 其 发 展 动 态 作 出 了 预测 。 归 并
关健词
陶瓷 , 釉料与添加剂 , 究新特点 , 色 研 发展 动态
平 相 比还 存 在 较 大差 距 .具 体 则 表 现 在 作 为 主 要 装 饰 材
烧成 . 使产 品更 加绚丽多彩 、 巧夺 天工 。 中, 国的陶瓷 其 我 色釉 料专利 有 “ 陶瓷用低温 大红色釉料 及其制 造方法 ” 、
料 的色釉料 以及各类 陶瓷添 加剂等 。随着我 国改革 开放
料” “ 种新型铬 锡紫颜料 及其制备方 法 ” “ 、一 、 陶瓷器无铅
金红 色颜料 及 制造方 法 ” “ 土着 色 的金色 光泽 颜料 ” 、稀 、 “ 珠光 颜料 ” “ 、 氟金 云母珠 光颜 料及 其制 作 ” “ 色珠 光 、银 颜料 ” 专利将 色釉料世 界装饰得 五彩缤纷 , 等 深受 国内外
陶瓷原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原料储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建国后的地质调研与科学普查发现证实,陶瓷原料的主要种类,如高岭土矿物、石英、长石、高铝硅酸盐矿物、碳酸盐陶瓷原料、镁硅酸盐矿物等主要矿物储量十分丰富,成为几千年来一直支撑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开发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陶瓷业对于硅灰石、磷灰石、锂灰石、各种特种硅酸盐矿及宝石类硅酸盐矿和工业废料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因为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陶瓷原料物质资源,因此能够得以长期支持着中国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目前国际上陶瓷原料出口大国紧紧盯住我国市场,将各种陶瓷原材料出口到中国的建陶企业.此外,我国一些企业兴起的各类陶瓷原料出口业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究竟如何做好这篇文章本文想利用此机会谈一下笔者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原料储藏及开发利用概况我国陶瓷原料矿物资源十分丰富,陶瓷原料矿点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我国陶瓷企业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创造出很大的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掌握的比较具体的情况简介如下.陶瓷黏土:如依据最新统计资料,全国已经探明的陶瓷黏土矿床达到180余处.其中高岭土矿床,湖南占全国的29%,其次有江苏、广东、江西、辽宁、福建等省,探明的储量均达到1000万吨以上.福建省龙岩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高岭土矿,其储量高达5400万吨.瓷石的储量以江西和湖南最多,湖南醴陵马泥沟的储量达到1亿吨.陶土的储量中以新疆为最,仅塔士库一地陶土矿储量就达到1.7亿吨.另外还有吉林、江苏、江西等省集中了全国75%的陶土储量.作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黏土,可用于陶瓷坯体、釉色、色料等配方.如我国许多瓷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高岭土生产的细瓷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高龄土原料除了用于生产陶瓷产品外,还被广泛用于造纸工业以及建筑材料中涂料的填料等多种用途.石英:石英在地球上储量多,在陶瓷工业中属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产品的坯体、釉料等配方.我国优质石英资源储量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大量出产.其中以湖南、江西、河北、福建等省最丰富.它们通常以水晶、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燧石、硅藻土、海卵石及粉石英等形式存在.石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体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减小坯体的干燥收缩,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在烧成中,石英的加热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高温时石英成为坯体的骨架,与氧化铝共同生成莫来石,能够防止坯体发生软化变形;石英还能提高瓷器的白度与半透明度.高石英瓷即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档瓷器产品.石英在釉料中能够提高釉的熔融温度与黏度,减少釉的膨胀系数,也能够提高釉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与耐化学腐蚀性.此外石英在建筑卫生陶瓷与各类耐火材料中也有很大的使用.熔剂原料:通常指能够降低陶瓷坯釉烧成温度,促进产品烧结的原料.陶瓷工业常用的熔剂原料有长石、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萤石、含锂矿物等.这类陶瓷原料在我国储藏都非常丰富,而且分布较广.我国长石资源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河南、河北、辽宁、内蒙等地.烧成前长石属于非可塑性原料,可以减少坯体收缩与变形,提高干坯强度.长石是坯釉的熔剂原料,在坯体中占有25%含量;在釉料中占50%的含量.长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烧成温度;在烧成中长石熔融玻璃可以充填坯体颗粒间空隙,并能促进熔融其他矿物原料;长石原料还可以使坯体质地致密,提高了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与半透明度.在各种陶瓷产品中,长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陶瓷原料.碳酸盐类熔剂原料:作为主要的陶瓷熔剂原料,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品种非常多.它们有碳酸钙、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菱镁矿、碳酸镁、石灰岩等.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在我国分布面积很广.如方解石、石灰石,我国各地均有出产.石灰岩分布我国北方河北、内蒙、山西、陕西与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出产方解石的地区有湖北鄂西咸丰、江西萍乡与景德镇、湖南湘潭;菱镁矿的主要产区集中在辽宁海城与营口,储量占全国80%以上,约为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此外山东、河北、四川、甘肃、西藏、青海都产出菱镁矿原料.碳酸盐类熔剂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发挥熔剂作用.尤其在陶瓷面砖中,使用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其用量在5--15%之间.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与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蚀性;降低釉的高温黏度与增加釉的光泽度等优点.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使用很多.镁硅酸盐类原料:我国镁硅酸盐类原料资源储藏丰富,产地有辽宁、山东、内蒙、广西、湖南、云南等地.该类原料主要有滑石、蛇纹石及镁橄榄石.滑石在陶瓷工业中用途范围很广,可以生产白度高,透明度好的高档日用陶瓷产品、电瓷、及特种陶瓷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坯料中加入滑石后,可以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提高产品的半透明与热稳定性.滑石加入到釉料中时,能够防止釉面的开裂,增加釉料的乳浊性.并能扩大釉料的烧成范围,提高成品率.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还采用部分动物骨灰,用于生产新型乳浊釉料,取得成功,实际上动物骨灰也属于磷硅酸盐种类. 此外还有广东的萤石、霞石、锆石英,新疆的含锂矿物,东北地区的透辉石,遍布全国许多地区的硅灰石及磷酸盐类原料等,在我国的储量均非常丰富,许多原料可供使用上千年或上万年.这一资源优势既能够为继续推动我国陶瓷发展打下基础,又为我国发展陶瓷原料大批量出口,创造了丰厚的条件.众所周知,原料是发展陶瓷工业是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在我国陶瓷行业大江南北各地陶瓷厂都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因此充分了解各种陶瓷原料的工艺性能,并且使陶瓷原料在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来满足这些工艺性能要求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陶瓷原料生产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与精细化的目标,原料的开采与综合利用水平也很高,因此保证了各种陶瓷产品的高档、高品位与经济利润,并能推出一大批品牌产品.世界上有许多陶瓷原料出口大国,采取国际化经营策略扩大了市场,增加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陶瓷企业大部分采用陶瓷原料的原矿进行坯料或釉料的配料配方,因此造成产品实物质量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到我国陶瓷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陶瓷产品正在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同时,对于国外精细原料,包括釉料、色料、坯料、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口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陶瓷原料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我国陶瓷原料的加工与利用,必须克服过去小农经济的经营办法,必须采取现代化精加工、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措施,将陶瓷原料的加工生产当作一种国际化的产品来看待,在此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发展.2、陶瓷原料出口面临商机目前我国陶瓷原料出口面临着很好的时机.首先我国陶瓷企业在开发利用陶瓷原料方面取得丰富的技术与经验.近20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取得惊人的发展.由于大量采用了低温陶瓷原料,大大降低了产品烧成温度,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迈步走向世界陶瓷强国的路途上,脚步更加扎实了.我国在除了好好利用开发现有原料资源的同时,还开展了着眼开发新原料资源的努力,如采用工业废料、废渣、炉渣等开发研制瓷砖,生产绿色建陶产品等先进技术,为世人所瞩目.这些对于陶瓷原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应该是开展陶瓷原料出口的基础.从目前各陶瓷生产国家情况看,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存在陶瓷原料储量匮乏,搞得是“无米之炊”,而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的处境.因此国际市场上对于各种陶瓷原料的需求看涨,陶瓷原料的出口将长期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我国各种陶瓷原料品种丰富、储量大,完全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我国是陶瓷原料储量大国,但未能成为陶瓷原料出口大国.其原因是过去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束缚与影响,我国陶瓷行业在陶瓷原料深层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在陶瓷原料的经营出口方面存在有很大差距.现在世界上形成几个陶瓷原料出口大国,甚至是出口强国.如比较有名的有澳大利亚的高岭土与锆英石、亚洲印度的高岭土与韩国的长石、南美巴西的石英、美国的球土及非洲摩洛哥的石膏等,都是世界上着名的出口陶瓷原料品种,在陶瓷原料出口上每年都要赚取到巨额利润,有的已经成为陶瓷原料出口强国.特别是许多陶瓷原料经过精细加工提纯后,其经济价值大大提高.国外企业在对普通陶瓷原料进行科学配方后,可以生产出直接供应企业用来生产各种高档陶瓷的原材料产品,包括优质的坯体原料、釉料、低温熔剂以及各类流行时髦的色料颜料品种,颇受各陶瓷生产国的欢迎.在陶瓷原料加工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许多专门经营陶瓷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国外的好经验应该学习与吸收.近50年来,我国陶瓷业虽然也开展了一些陶瓷原料出口业务,但是出口状况不能尽如人意.无论在陶瓷原料的出口数量还是出口品种方面,都还未能形成大气候,尚未能够进入世界陶瓷原料出口前茅位置.在陶瓷原料的精细加工与开发利用方面,我们与国外先进国家还存在着很大距离.近年来由于我国陶瓷原料的开发利用产业落后,许多急需的原料品种要由国外进口.目前国外许多陶瓷原料产品,包括釉料、坯料、色料等产品,正在大量出口到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直逼我们这个建陶生产大国的眼皮底下.由于国外普遍采取陶瓷原料专业化经营方式,更加符合建筑卫生陶瓷国际化经营分工越来越细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事实证明,尽快运用高科技发展我国陶瓷原料加工生产,开辟陶瓷原料出口,应该成为我国陶瓷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为陶瓷原料产业化与大批出口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在我国,陶瓷原料产业化、精品化与国际化经营,应该成为加速我国陶瓷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积极的努力把陶瓷原料深加工与扩大出口这块蛋糕作的更大些,从而不断壮大中国陶瓷的实力.3、加大陶瓷原料出口业务的策略我国现在有条件将陶瓷原料出口搞上去.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球上陶瓷原料几乎所有的硅酸盐矿物与无机非金属矿物,在我国都有丰富的储藏.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陶瓷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这些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而成.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美术陶瓷、普通电瓷等,大多数采用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及非金属矿物原料制成.现在,国际陶瓷行业根据原料在陶瓷坯釉中的作用,主要原料分成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及熔剂原料三大类.可塑性原料属于黏土原料,它们有瓷土、高龄土、木节土、紫砂土、膨润土、陶土等.非可塑性原料包括石英、瓷粉、熟料等硬质原料.溶剂原料有长石、方解石、滑石、白云石等用于降低烧成温度的原料.此外除了矿物原料外,还有人工合成的化工原料,如氧化锌、硼砂、硼酸、红丹主要用于低温釉与釉上色料熔剂.用于乳浊釉的乳浊剂有二氧化锡、氧化锆、二氧化钛、硅酸锆等.特种陶瓷产品的原料有各种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陶瓷色料原料有氧化钴、氧化铬、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锆等.另外还有陶瓷添加剂如增塑剂、减水剂、絮凝剂等.石膏也是陶瓷的重要辅助原料.上述原料在我国储量均非常丰富,并且在发展陶瓷业的过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如果合理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将这些原料产品大批量出口到国际市场.我们具有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过去荒废了不少的时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去不知珍惜与充分开发利用.文学名着红楼梦中所言:“大有大的难处”.过去由于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过去国人很少懂得珍惜资源.许多地方对陶瓷原料资源乱采乱挖,使得许多陶瓷矿物资源受到不应有的破坏.在有的陶瓷工厂中是“废泥遍地”.此外就是由于我国陶瓷行业存在认识误区,多年来没有将原料本身当作产品看待,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与高科技支持,导致长期以来国内陶瓷原料专业化、标准化开采与加工技术水平低,陶瓷原料产品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陶瓷工业的需求,拖了整个陶瓷工业发展的后腿.目前我国陶瓷原料产业化水平低,表现在进行陶瓷目前我国陶瓷原料产业化水平低,表现在进行陶瓷原料精细加工制作的企业少;二是用于出口的陶瓷原料种类以粗型的原矿物料居多,产品的附加值低;三是目前出口的陶瓷原料产品与国际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加以解决.不过,目前这些状况已经引起国内陶瓷业界同人的注意.发展我国陶瓷原料出口产业,必须采用高科技提高生产加工技术,唯有精加工才能提高原料产品的附加值与经济利润.应该采取步骤加大资金投入,抓紧发展一批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的陶瓷原料生产基地.在主要陶瓷原料产区鼓励民间投资,建设与发展一批大型原料加工生产企业,主要各种生产精细化陶瓷原料品种,一部分供国内企业使用,一部分出口到国际市场.或者采取与国外陶瓷原料企业合作的办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建立合资企业,促进我国陶瓷原料产业的发展.国内陶瓷企业应该注重完善自己本身的原料供应体系,应该关注陶瓷原料的供应体系.积极配合原料生产厂家开发新产品,替代同类进口,借以降低产品成本. 尽量避免受国际市场波动之虞. 在开发出口陶瓷原料产品时,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在巩固低档陶瓷原料出口市场的同时,加大高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开发一批精细陶瓷原料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精细陶瓷原料产品,尽快提高陶瓷原料产品的档次,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与地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系列,不断增加新品种,提高出口原料产品的档次.在我国发展成为陶瓷生产大国的同时,也尽快发展成为陶瓷原料生产与出口大国.。
陶瓷行业未来发展方位变革及发展趋势
陶瓷行业未来发展方位变革及发展趋势陶瓷行业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变革及发展趋势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的陶瓷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因此,陶瓷企业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行业也面临着加快技术创新的压力。
传统的陶瓷制造方式和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陶瓷企业需要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行业的升级和创新。
再次,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设计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于陶瓷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品牌形象的产品。
最后,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和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陶瓷企业需要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整合,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推广、销售和服务的创新。
同时,陶瓷企业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提高物流和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方位变革及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和技术升级、设计和个性化需求以及产业链整合和互联网的应用。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创新和变革,陶瓷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陶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陶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陶瓷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
目前,陶瓷行业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方面,陶瓷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除了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外,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等新兴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艺术陶瓷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另一方面,陶瓷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比如,一些先进的陶瓷生产企业采用了数字化设计、3D 打印等技术,生产出了更加精美的陶瓷产品。
未来,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环保。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陶瓷行业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
二是个性化定制。
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陶瓷行业将更加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是智能化制造。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陶瓷行业将逐步实现智能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建陶色釉料产业发展现状解析
2 0 年度 中国建 筑 陶瓷 产 品 的产 量 预 计 达 到 5 07 0 亿 l 以上 , 1 1 2 各个建 陶产 区大干 快上产 能仍在 不 断放大 , 这对 陶瓷 色釉料及 相关化 工原 材料 的需 求量 也 是惊人 的数 字 。据 初步估 计 , 消耗 原 材 料 2 9 l 计 算 , 按 3k/1 1 2 每 年需要 原材料 大约 1 多 t按 耗油 3k /e 算 , 年 亿 ; 9 h 计 每
“ ” 正 如一直 缺乏 国际品 牌 的建 陶 产业 一样 , 强 , 色釉 料 生产 企业 同样是 “ 只见 星星不 见 月亮 ” 。意 大利 卡 罗 比 亚 色釉 料公 司每月 釉 用 色料 产 量 达 到 30 0t而 我 国 0 , 釉用 色料 每月 能 达 到 3 0t 量 的企 业 屈指 可数 。在 0 产
牌 企业 。
欧、 、 美 日等 国家高 端 建 陶产 区仍 然 是 卡 罗 比亚 、 比托 施、 陶丽 西 、 福禄 、 巴斯 夫 、 斯 玛 格 、 信 万 丰 、 利 伊 古 贺 氏、 司马化 工公 司等洋 品牌 的天下 , 以见 到来 自中国 难
的 色釉料产 品 。
随着 中国建 陶企 业 对产 品品 质 的要 求 日渐 提 升 , 对 色釉料 品质 的控 制 也越 来 越 严 , 其 是佛 山知 名 的 尤 建 陶企业 对一 些 品质 不稳 定 、 管理 落 后 的作 坊 式 化 工 企业 兴趣 渐减 , 以前 占佛 山 陶 瓷化 工 原料 相 当大 销 售 份额 的潮 州 色料受 到 了佛 山品牌色釉 料 企业 的强烈 冲 击 , 售量 已有 所 下 滑 , 销 像新 中源 、 明 珠 、 牌 、 美 新 鹰 唯
闽清 , 山东 淄博 、 沂 , 临 四川 夹 江 、 山 , 浙 、 海 , 眉 江 上 湖 南醴 陵 、 潭 , 湘 江西 高 安 、 乡 , 北 唐 山、 邑 一 带 。 萍 河 高
中国陶瓷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中国陶瓷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一、中国陶瓷出口在逐年增加,但价格偏低根据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中国日用陶瓷产品出口16.78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加10%,进口额为2561万美元,增加22.5%。
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陶瓷贸易额和单件产品创汇却很低,这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产品的成本高、价格低。
在美国中档陶瓷市场上,20头的陶瓷用品,日本产品的价格为80-300美元,台湾的为30-80美元,中国的仅有13-34美元,单件创汇中国平均仅有0.32美元,这远低于世界平均出口创汇0.87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于英同、日本的1/7,法国的1/3。
二、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问题中国国内的陶瓷需求在上升,但品质则相对较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产品的要求层次会越来越高,高档次产品将成为今后陶瓷产品发展的主流。
而明略公司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多集中在中、低档次,据统计中国的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60%-70%是中、低档产品,而日本的中、低档产品只占20%,意大利的中、低档产品率更低,仅为2%-4%。
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质量普遍较差,1999年,中国陶瓷产品的一级品率为平均50%,日本同期为80%,意大利则高达96%-98%。
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很难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
陶瓷文化面临的舶来品的冲击陶瓷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堆积。
陶瓷制品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有了它独特的一席,它早已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家中并受到喜爱。
然而陶瓷作为一种古老悠远的文化,近几年却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外国的瓷器正在以它们时尚多变的形象对传统的陶瓷文化做出挑战,另外随着搪瓷等一些的其它材质的日用品的出现,中国的传统陶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中国成为陶瓷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因而产品主要以价格优势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
陶瓷釉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陶瓷釉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彭忠婷; 钟雪莲; 阮代锬; 周骏宏; 王珏【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22【总页数】4页(P14-16,29)【关键词】陶瓷; 釉料; 牙舟陶; 基础研究; 展望【作者】彭忠婷; 钟雪莲; 阮代锬; 周骏宏; 王珏【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磷化工实验室贵州都匀 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43随着当今时代不断的变化发展,陶瓷产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人们对陶瓷产品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陶釉的发展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能耗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上的一层玻璃质薄层,具有一定功能和性能的薄层,陶釉的发展历史悠久,如草木灰釉的出现可追溯到我国殷商时期,低温铅釉陶器始于汉代,当今我国的釉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色釉料出口,这都证实了我国釉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釉的种类不断增多,这些种类可按照烧成温度、外表特征、组分可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虽然国内釉料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应用范围广阔,但是我国陶釉的发展水平远低于西方国家,由此继续开拓釉料的应用领域,提升产品性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基础釉料的研究及其展望。
1 釉在陶瓷中的作用及要求1.1 常见组分在釉料中的作用及影响[3-14]釉的原料一般由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研磨配制而成,釉料中各成分与坯体成分对产品性能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坯体效果对釉层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适当引入一些活化剂NaCO3、磷酸三钙、硼砂等,不但可提高制品玻璃化程度和透明度,且骨质较硬不易发生形变,促使釉层在胚体表面富集促进玻璃相釉层生成,当然选用合适的白色坯体也能较好的提高釉面各种效果[2]。
戴长禄等对一些组分在釉料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分别从始熔温度与熔化温度、粘度、表面张力、析晶与分相、热膨胀性能、耐化学腐蚀性、机械强度方面分析各组分对陶瓷表面的效果及其作用如下[3-14]。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陶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行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
中国陶瓷行业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国。
目前,中国陶瓷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拥有众多的陶瓷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实力,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中国陶瓷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陶瓷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陶瓷企业不断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同时,陶瓷企业也积极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第三,中国陶瓷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壁垒的降低,国际市场对中国陶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陶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
这些国家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品牌优势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推动了陶瓷行业向高端、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中国陶瓷企业关注的重点。
在生产过程中,陶瓷企业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并加强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陶瓷行业在规模、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陶瓷企业仍需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的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陶瓷行业现状格局及前景分析e
我国陶瓷行业现状格局及前景分析e
一、我国陶瓷行业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我国陶瓷行业正处在业绩持续发展
的阶段。
2023年,我国陶瓷产业总产值3676.1亿元,增长17.9%,配套
产值2637.3亿元,增长17.8%,出口总收入956.2亿元,增长19.7%。
根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水泥制品行业发展相对平稳,出口总额约占行业总额的47.2%,比2023年增长2.2个百分点;耐
火材料行业整体发展平稳,出口总额约占行业总额的26.3%,比2023年
增长7.8个百分点;瓷砖行业稳步发展,出口总额约占行业总额的20.4%,比2023年提升了7.3个百分点;瓷器行业整体发展良好,出口总额约占
行业总额的5.4%,比2023年增长9.6个百分点。
二、我国陶瓷行业格局
首先,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陶瓷行业由六大类子行业组成,分别是
水泥制品行业、瓷砖行业、瓷器行业、耐火材料行业、日用瓷行业、特种
陶瓷行业。
其次,从市场结构上看,市场规模不仅面向国内,而且还向国
际发展,出口率已经达到了市场收入的近30%。
最后,从产能结构上看,
我国陶瓷行业的产能结构主要由小型企业为主,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
占比为39.7%和18.3%。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陶瓷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2020-2026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陶瓷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
建筑陶瓷指用于建筑物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
建筑陶瓷中绝大部分为陶瓷砖。
陶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而成。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公共建筑装修又分为城市轨道、商业中心、科教场馆、隧道工程、酒店、办公楼和体育馆等。
陶瓷砖按照吸水率不同可以分为瓷质砖、半瓷砖和陶质砖。
瓷质砖的吸水率小于等于0.5%;半瓷砖吸水率在0.5%-10%之间,包含炻瓷质、细炻质、炻质砖,吸水率逐渐增大;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陶瓷砖按照工艺不同可以分为抛光砖、抛釉砖、抛晶砖、仿古砖、瓷片和微晶石等。
由于不同陶瓷砖在工艺特点和吸水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对应的应用场所也有所不同。
在防滑和抗污性能上,仿古砖>抛釉砖>抛光砖;在耐磨性上,仿古砖>抛光砖>抛釉砖;在光泽度上,抛釉砖和抛光砖则明显胜过仿古砖。
《2020-2026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对陶瓷市场进行了详细的陶瓷行业分析,内容包括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陶瓷市场供需分析,陶瓷行业竞争分析,陶瓷进出口分析,陶瓷竞争对手分析,陶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陶瓷行业市场风险分析。
最后对陶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做了分析预测。
陶瓷报告链接:https:///bg/2020-01-14/539908.html2020年第一季度,陶瓷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行业资深人士认为,由于推迟复工时间、“煤改气”大限倒计时等多方因素,第一季度陶瓷整个产业链都大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现状陶瓷色釉料是每一件陶瓷产品所不可或缺的材料,除了表面有明显上釉痕迹的陶瓷产品之外,没有上釉的陶瓷产品也普遍使用了坯体色料,色釉料对于一件陶瓷产品来说,虽然没有像空气对于人那样重要,但其重要性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了,已经是陶瓷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我国陶瓷色釉料的发展现状存在认知和评估的一些误差,对此,我们通过近年来对整体行业陶瓷产品产能的考察及对色料行业的考察,做出以下关于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现状的解析,以期对业内人士的决策给出一定的参考。
一、陶瓷色釉料产量产值分析1、陶瓷矿物原料年消耗为2.5亿吨卫生陶瓷、日用陶瓷、琉璃瓦西瓦产品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上釉产品,陶瓷砖产品至少三分之二也是上釉产品,而三分之一没有上釉的产品普遍大量使用坯体色料,可以说陶瓷色釉料几乎使用在每一件陶瓷产品中。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 年我国建筑陶瓷砖的产量为75.7566 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为 1.7784 亿件;日用陶瓷年产量达270亿件,其中艺术陶瓷产量50多亿件。
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大国。
陶瓷砖产品平均以每平方米消耗25公斤原材料计,2010年75.76亿平方米的陶瓷砖将需要1.9亿吨陶瓷原材料。
计上1.78亿件卫生陶瓷、270亿件日用陶瓷(包括工艺美术陶瓷)以及没有计入的琉璃瓦、西瓦等陶瓷产品,估计目前我国传统陶瓷行业每年消耗各种陶瓷矿物原料约2.5亿吨。
2、陶瓷色釉料年产值约300亿元近几年随着仿古砖产品的流行,仿古砖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大,陶瓷砖产品中上釉产品的比例逐年增加,陶瓷色釉料的品种、用量都在不断增长。
最近全抛釉产品、微晶产品及喷墨印花的流行,不仅增加了新的色釉料品种,也大大提升了色釉料的用量。
宏观上来看,中国75.76亿平方米陶瓷砖的产值约2500亿元,色釉料约占总产值的8~10%,粗略估算我国陶瓷砖方面色釉料的产值约为200~250亿元,如果涵盖卫生陶瓷、日用陶瓷,我国陶瓷色釉料的市场总量约300亿元。
3、2010年陶瓷色釉料年产量536.37万吨由于中国陶瓷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大国,陶瓷色釉料产品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大国,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色釉料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拥有各种色釉料生产制造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约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佛山、潮州与山东的淄博。
广东、山东两省的色釉料企业占全国色釉料企业总数的60%以上。
2010年瓷砖产量为75.76亿平方米,在75.76亿平方米陶瓷砖中:30%的抛光砖(陶瓷砖总量25%的抛光砖使用3%的坯用色料);40%的瓷片(1000克釉/㎡);20%的仿古砖(320~760克釉/㎡);其中10%的仿古砖产品为全抛釉;10%的外墙砖(400克釉/㎡);外加0.5%的西瓦琉璃瓦(1200克釉/㎡)、卫生陶瓷(400克釉/每件)、日用陶瓷(15克釉/每件)。
2010年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使用色釉料共计515.78万吨;其中:成釉450.35万吨、全抛釉6.07万吨、坯用色料54.36万吨、釉用色料5.02万吨、色釉料出口20.6万吨。
合计2010年陶瓷色釉料产量536.37万吨。
4、2010年中国色釉料总产值约为283.90亿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色釉料出口国,2010年各种色釉料出口20.6万吨,出口金额1.62亿美元。
出口平均单价790美元/每吨(折合每吨人民币5290多元),广东、山东两省的色釉料企业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
按2010年我国色釉料产品出口的平均单价每吨5293元计算,我国2010年陶瓷色釉料的产值为283.90亿元人民币。
这一结果与根据陶瓷产量产值所作的色釉料产值300亿元的估算比较接近。
事实上,这一计算结果应该是略偏低,大量使用色釉的仿古砖产量逐年都在递增,对平均每件卫生陶瓷与每件日用陶瓷的釉料消耗都使用了偏低的基础数据。
更何况这里根本没有涵盖一些新兴的色釉料品种,如:干粉釉、喷墨印花用墨水等。
也没有包含电工陶瓷、电瓷、电子陶瓷所使用的陶瓷色釉料。
估计目前:成釉有70%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30%为色釉料企业生产的;熔块有40%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60%是色釉料企业生产的;色料5%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95%是色釉料企业生产的。
二、色釉料企业分布情况全国规模以上的色釉料企业有五百多家,其中:广东省有218家,山东省有142家,福建省有31家,江西省19家,湖南省有34家,江苏省有18家,河北省有14家,其余省份共有51家。
色釉料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国的三大陶瓷产区:广东的佛山陶瓷产区有118家,广东的潮州陶瓷产区有74家,山东的淄博陶瓷产区有125家,三大产区共有色釉料企业317家,占全国规模以上色釉料企业的60%以上。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色釉料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在大部分色釉料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除喷墨印花的墨水还主要依赖进口外,其他陶瓷色釉料产品都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国内陶瓷色釉料企业可以说品种齐全,各有专长,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1、色釉料企业专业化程度低陶瓷色釉料从陶瓷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陶瓷生产制造的上游行业仅20多年历史,实际上这种分离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完全的,特别是成釉与熔块,目前仍然有不少陶企自己生产制造大量的成釉与熔块,如:宏宇、新中源、新明珠等大型陶企。
某些陶企所拥有的熔块及成釉生产规模在陶瓷色釉料行业都可算上较大规模。
目前估计约70%的成釉、40%的熔块、以及少量的色料仍还是陶瓷企业自己生产制造自给自足。
尽管如此,陶瓷色釉料产品专业化生产制造的比例一直在逐年发展增加,陶瓷生产制造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正在为大多数企业所放弃。
2、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我国陶瓷色釉料行业进入门槛低(投资、技术、环保等),整个行业大多数为小企业,小企业多而分散,很多色釉料生产小企业仅靠一两个色釉料品种以及相应的一两个陶企的业务关系而生存。
同时由于大多数陶瓷企业货款支付滞后,甚至拖欠货款,信用欠缺,而导致色釉料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不仅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也导致企业研发资金不足,产品质量控制升级及新产品研发得不到保证。
陶瓷色釉料企业厂家多、规模小、分散几乎成为这个行业目前的特点。
目前年销售5亿元的色釉料企业甚少,销售3亿元的色釉料企业就是大企业。
大多像样的陶瓷色釉料企业的规模保持在5000万~1.5亿元人民币产值之间。
这种行业状况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陶瓷色釉料行业的发展大相径庭。
但是随着陶瓷色釉料行业的发展,陶瓷色釉料企业的经营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一方面陶瓷色釉料专业化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不少新兴的色釉料品种(如:金属釉、全抛釉、闪光釉、干釉等)相继出现,这些新品种釉的出现往往使生产制造集中度比较高,而且目前大多陶瓷色釉料企业往往兼营其他陶瓷原辅材料。
5亿元产值的陶瓷色釉料企业近几年才开始出现,陶瓷色釉料企业的规模将不断壮大。
3、行业竞争无序陶瓷色釉料行业进入门槛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色釉料企业估计有2000多家,特别依附在一些新兴的陶瓷产区。
很多小型、微型陶瓷色釉料企业甚至连营业牌照都没有,依托一两个色釉料配方就投入生产。
环保方面通过偷排、税收方面通过漏税来降低成本,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在一些地方处于鱼龙混杂、各自为政的状态,以短期利益为重,依靠一两个关系客户及某些潜规则偏安一方,罔顾行业整体利益。
技术保密形同虚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行业本身不够自律,互相挖人、挖技术、拼价格的现象随处可见,人员流动性巨大,尤其是技术人员与出口部经理最为吃香,部分色釉料企业老板文化层次较低,跑业务出身,抓住某次机遇、某个客户,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小富即安、思维僵化,自大自傲的情绪弥漫,员工生活福利保障制度、培训学习计划滞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后劲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色釉料企业做强做大以及长远的发展。
4、色釉料行业服务意识欠缺陶瓷色釉料企业与陶瓷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彼此是上下游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互动与服务意识在两个行业间都非常缺乏。
大多数陶瓷色釉料企业过于看重短期利益,缺少全面服务意识,而陶瓷企业一味追求购买更低价、付款条件更优惠的色釉料及原辅材料,没有将陶瓷色釉料企业视为真正的新产品开发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导致色釉料企业在整个陶瓷行业生产链中仅仅处在一个供应商的位臵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严重制约着色釉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
国外知名的陶瓷色釉料企业往往主张色釉料产品、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是密不可分的。
陶瓷企业与色釉料企业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共同发展是上下游企业双赢的发展方向。
现在随着色釉料产品在陶瓷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色釉料企业的技术服务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肯定陶瓷企业与色釉料企业之间的合作、服务、共同开发将成为这两个上下游行业的主流。
5、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国际上一些着名的陶瓷色釉料生产企业,如:美国的福禄FERRO 公司、德国的巴斯夫BASF、西班牙的陶丽西TOR?鄄RECID 集团、博耐德(Bonet)、奇美瓷(Quimicer)、意大利的卡罗罗比COLOROBBIA 集团、美高(Metco)、爱斯玛格拉斯ES?鄄MALLGLASS 集团、意达加(Ita?鄄ca)、庄兴万丰(Johnson Metthy)等都在中国设有厂家和分公司,地点多设在位于华东的苏州、昆山和上海一带。
还有大鸿制釉、万兴无机、星谊精密陶瓷科技等台资企业。
这些世界知名色釉料企业纷纷登陆中国,一方面给中国的陶瓷色釉料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中给中国色釉料企业带来了提升进步。
6、国内产品出口恶性竞争2010年我国各种陶瓷色釉料出口20.6万吨,出口金额1.62亿美元。
出口平均单价仅790美元/每吨(折合每吨人民币5290多元);而进口各种陶瓷色釉料1.9万吨,进口金额7899万美元,平均单价4157美元/每吨。
是陶瓷色釉料出口平均单价的五倍多。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色釉料企业产品出口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我国色釉料产品品种齐全,中国色釉料企业很多产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主导地位,如:包裹色料、闪光釉等,但由于行业的自律不够、竞争过度,我国色釉料出口价格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