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及光的反射定律

合集下载

镜面成像与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成像与光的反射定律
物理意义: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光在界面上反射时所遵循的 规律,是理解和分析光学现象的重要基础。 反射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镜子、眼 镜、摄影镜头等都涉及到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的限制:当光线入射角过大时,会出现全反射现象,此时光的反射定律不再适用。
镜面成像与光的反射定律
汇报人:XX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镜面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成像与光的反射定律的联系
添加章节标题
镜面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光线、反射光 线和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光线的路径是 可逆的
镜面成像的基本概念
镜面成像原理: 光在镜面上发生 反射,形成虚像
THANK YOU
汇报人:XX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 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镜面成像的应用
镜子:用于日常生活和个人形象的展示 眼镜:矫正视力,保护眼睛 望远镜:观测远处物体,科学研究 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医学和科学研究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的基本概念
光线在平滑界面上的反射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定律的应用:镜子、眼镜、 摄影等
光的反射定律的几何解释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两侧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实例
汽车后视镜:利用反射原理,司机 可以观察到车后的情况,提高行车 安全性。
镜面成像与光的反射定律的联系:镜面成像的 本质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即光在镜面上发 生反射时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及光的反射定律[技巧]

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及光的反射定律[技巧]

第四讲平面镜成像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设计实验能力。

3.了解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应用。

活动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再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像的大小、像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活动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要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什么器材?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用这些方法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吗?你们的困难之处是什么?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再给你一个等大的物体,试一试能抓到那个像吗?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实验中这个等大的物体起到什么作用?4、进行实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5、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多做几次,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6、将白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说明什么?7、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1)蜡烛的像能与另一只蜡烛重合,说明像与物体。

(2)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

(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像与物相对平面镜。

活动三:球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当堂训练1.你通过探究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像的大小跟物体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_.2.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________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叫________像,它________用光屏承接.3.小明同学身高1.6m,他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到平面镜里自己像的距离________m,他的像高________m;若他向镜面前进0.5m,则他与镜子中的像相距________m;若他以1m/s的速度靠近镜子,则像以________m /s的速度________镜子.4.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________,投影仪上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使我们看到前方银幕上的字.5.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6.潜水员在水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的船,他在潜望镜中看到船的像是________像,像的大小与船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光反射到耳道.( )7.如图2.3-1是我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发出的光射入人眼,所以人眼看见了像B.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后会聚形成的C.平面镜成的像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9.以下元件,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 C.凹面镜D.以上都不是10.下列不是凹面镜应用的是( )A.太阳灶B.汽车后视镜C.手电筒的反光装置D.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反光镜11.如图2.3-2所示,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12.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2.3-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A.21:10 B.10:21C.15:01 D.12:0l13.按要求作图:(1)如图2.3-4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日.(3)如图2.3-6所示:S'是点光源S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完成光路图.(4)如图2.3-7,在各方框内恰当的位置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5)如图2.3-8所示,在潜望镜原理示意图中画出两块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面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的传播方向.14.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
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成像物体与像的关系: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而且虚像与物
体对称。

虚像的特点是光线未交汇,在成像位置后面的镜面反射。

3.成像位置与物距的关系: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有关。

如果
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
距相等且物像距相等;如果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相等但物像距相反;如果物体位于与
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无限远。

4.倍率:对于平面镜成像,倍率的计算公式为物体的像的高度
与物体的高度的比值。

正值表示像是直立的,负值表示像是倒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适用于理想的平面镜,如果考虑了透明度和光线的吸收损耗等因素,成像的规律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总结以上几点,对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就完成了。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镜的成像知识点平面镜是指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根据成像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角度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镜面之间的连线与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以物体点为中心,与镜面对称的像点被称为虚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呈镜像对称。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平面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是相等的,即d物 = d像。

5. 放大缩小关系:平面镜只能产生物象的放大缩小,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高度。

二、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凸透镜是由两个凸面组成的镜面,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有一些不同。

1. 球面折射定律: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时候,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在两侧折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球面折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透镜之间的连线在入射侧与法线重合,在出射侧与透镜面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凸透镜可以产生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光线会交叉在一点上,虚像是光线不会交叉而只是看起来会从特定位置射出。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凸透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满足倒数关系,即1/v + 1/u = 1/f,其中v为像的距离,u为物体的距离,f为焦距。

5. 放大缩小关系:凸透镜可以产生物象的放大和缩小,其放大率等于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

综上所述,平面镜与凸透镜在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对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的,而凸透镜则是通过折射实现的。

在物像距离关系上,平面镜的物像距离相等,而凸透镜的物像距离满足倒数关系。

在放大缩小关系上,平面镜只能实现物象的等大小,而凸透镜可以实现物象的放大缩小。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反射
1. 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
射。
2. 基本概念
一点 入射点
光的入射点,用“O”表示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三线 法线
经过入射点 O 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1) 白纸板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源自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2) 白色硬纸板放置方法: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3) 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的方法:将纸板沿法线转动。
(4) 探究光路具有可逆性的方法:将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
两角
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点:O 入射光线:AO 法线:ON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角 ί 反射角:角 γ
3. 光的反射规律
(1)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实验注意事项
(5) 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不同点
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后 的反射光
现象举例
相同点
镜面反射
光滑平坦
仍平行,只在一 黑板反光
个方向能看到
每条反射光线
漫反射
凹凸不平
向着各个方向, 日 常 中 绝 大部 都 遵 循 光 的 反
能在各个方向
射的定律
分都是漫反射
看到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和凸透镜是光学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元件,它们在成像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

本文将分别介绍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是一面光滑的镜子,具有镜面反射的能力。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1.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基础。

它表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满足以下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物像关系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以用物像关系来描述。

当物体距离平面镜为d1,像距离平面镜为d2时,有以下关系式成立:1/d1 + 1/d2 = 1/f其中,f为镜的焦距。

当物距离平面镜无穷远时,像距离为焦距;当物体距离平面镜等于焦距时,像无穷远。

3. 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有以下特点:- 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 成像与物体的实际大小相等。

- 成像直立,正负性与物体位置有关。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薄的透明光学元件,通过折射使光线汇聚或发散。

1. 薄透镜近轴成像规律当光线在薄透镜上通过时,会发生折射和透镜成像。

- 光线的折射规律:光线在透镜两侧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在两侧相等。

- 物像关系:当物距离透镜为u,像距离透镜为v,焦距为f时,有以下关系式成立:1/f = 1/v - 1/u- 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有以下特点:- 当物体在凸透镜前放置时,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成反比。

- 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

- 成像有时直立,有时倒立,正负性与物体位置有关。

2. 成像公式应用通过凸透镜成像公式,可以推导出放置物体和成像位置、大小之间的关系。

- 放大率:放大率指的是成像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

通过成像公式可以导出放大率的表达式:放大率 = 像高/物高 = -v/u三、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对比和应用平面镜和凸透镜在成像过程中有一些不同之处:- 平面镜成像呈现镜像对称的关系,而凸透镜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成反比。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 3.4 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镜子的外表为的镜子.①成像特点〔规律〕: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距〕;像与物的大小〔等大〕;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后面成的是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物理学中,把_能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练一练:〔1〕作图一一画出镜中AB的像〔2〕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高;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分别是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梳妆镜〔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三、了解光污染实验:平面镜成像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下图.〔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平板玻璃应选择〔厚/薄〕一点的,在实验中发现镜中有两个不重合的烛焰像,是由于的原因.〔2〕直尺的作用是;〔3〕两支相同的蜡烛作用是 ,这叫法.〔4〕当用B蜡烛去与蜡烛A重合时,眼睛应在侧〔A/B〕观察;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填: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5〕如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6〕实验应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7〕实验中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R课堂练习11、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 .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2、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3、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家〞特点时,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那么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4、平面镜的厚度为2厘米,当用手指贴在镜面上时,手指与像的距离是〔〕A 2厘米B 4厘米C 1厘米D 6厘米3、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 处,假设将镜子向人平移 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A. 3mB . 2m4、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 5m 远,如下图,假设视力表距平面镜 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A. 1m B . 2m C . 3m D . 4m5、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近,在镜中成的像越大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6、池中水的深度是 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X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水中 的月是 像〔填实或虚〕.7、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 处,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 ,他的像 距他.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 0.3m 后,那么他的像距平面镜有 .在他远 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8、请在以下图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5、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一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图〔 〕A 4点20分B 3点40分C 4点40分D 10点20分6、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2-11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哪一个〔〕【课后练习】1、平面镜成象的大小决定于A .平面镜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平面镜放置的位置2、如图所受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D .平面镜离开物体的距离A6♦收集数据 实验次数入射角“(度)反射角3(度)/ a 与/ 3的大小1Z a Z 32/ «_ / 33// 3 上验结论反射角入射角归纳结论2 .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时, 光线、光线和 线在 平面内;(三线共面)§ 3.5 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在两种介质 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 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路的几个术语:(1) AO 叫 光线;(2) OB 叫 光线;(3) ON 叫 线(辅助线);(4)入射光线 AO 与法线ON 的夹角叫 角;(5)反射光线 OB 与法线ON 的夹角叫 角. Alt*N A 人评 v J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线两侧;(两线两侧)(3) 角等于 角;(两角相等);并且反射光路是 的(如:两人从同一面镜子中相互看 见对方).实验:光的反射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 所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 Mb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二(2)假设将光线 EO 向ON 靠拢,那么 OF(靠拢/远离)ON 当光线EO 与ON 重合时,入射角是 度.(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实验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屡次改变 的方向,观察并记录 的大小;(4)以法线ON^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 面绕法线ONO 前或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存生/不存生),在纸板 B 上 (选: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的操作可以证实 这一结论是正确的.(5)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 ,这说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6)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小聪说, 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缺乏并加以改 进,—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到 外表(如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经反射后所示.(2)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 物体外表时,反射光线向着 方向,这种 的外表所发生的 反射叫漫反射.如图3-16所示.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 光的反射定律(选“遵循〞或"不遵循)练一练:黑板反光是光的 反射;电影银幕是光的 反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同一物体是 反 射.4、光反射的应用: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卫星遥感、光纤通讯等;光反射的危害:光污染等.5.球面镜:反射面为 曲面 的一局部. 光反射时,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向 方向.这种光滑镜面发生的反射叫.反射;如图3-15①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应用:如太阳灶、手电筒中反光装置②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应用:汽车的观后镜,这可以扩大.道路拐弯处的凸面镜.练习1、如下图,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晚上,小昆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白纸板和平面镜〔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白纸看上去很暗,由于白纸发生漫反射B.白纸看上去很亮,由于白纸发生镜面反射C.镜子看上去很暗,由于镜子发生漫反射D.镜子看上去很暗,由于镜子发生镜面反射3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4 .以下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 .坐井观天C .海市蜃楼D .立竿见影5.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部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制枝D.日全食6 .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假设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让平面镜绕入射点转一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A. a角度B . 2 a 角度C . 60° D . 30 °7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55 °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A. 80 ° B , 75 ° C . 70 ° D , 60 °8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8 .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9 .如右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平面镜成像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设计实验能力。

3.了解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应用。

活动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再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像的大小、像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活动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要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什么器材?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用这些方法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吗?你们的困难之处是什么?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再给你一个等大的物体,试一试能抓到那个像吗?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实验中这个等大的物体起到什么作用?4、进行实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6、将白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说明什么?7、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1)蜡烛的像能与另一只蜡烛重合,说明像与物体。

(2)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

(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像与物相对平面镜。

活动三:球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2、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当堂训练1.你通过探究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像的大小跟物体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_.2.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________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叫________像,它________用光屏承接. 3.小明同学身高1.6m ,他站在平面镜前3m 处,他到平面镜里自己像的距离________m ,他的像高________m ;若他向镜面前进0.5m ,则他与镜子中的像相距________m ;若他以1m /s 的速度靠近镜子,则像以________m /s 的速度________镜子.4.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________,投影仪上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使我们看到前方银幕上的字. 5.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6.潜水员在水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的船,他在潜望镜中看到船的像是________像,像的大小与船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光反射到耳道. ( )7.如图2.3-1是我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漫反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的像发出的光射入人眼,所以人眼看见了像B .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后会聚形成的C .平面镜成的像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D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9.以下元件,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 .平面镜B .凸面镜C .凹面镜D .以上都不是10.下列不是凹面镜应用的是 ( )A .太阳灶B .汽车后视镜C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D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反光镜11.如图2.3-2所示,AB 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12.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2.3-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21:10 B.10:21C.15:01D.12:0l13.按要求作图:(1)如图2.3-4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日.(3)如图2.3-6所示:S'是点光源S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完成光路图.(4)如图2.3-7,在各方框内恰当的位置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5)如图2.3-8所示,在潜望镜原理示意图中画出两块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面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的传播方向.14.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三)、课堂检测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2.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m.3.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为4毫米,由此可估算出镜子玻璃的厚度约为__/ 6/ 6毫米.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__度,当铅笔跟平面镜成α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___度.5.下图 “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 .3:40 B .4:20 C .8:20 D .9:407.在图2中,S’为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8.某发光点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 1A 和O 2B 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 的位置.9.作图:(1)作出下图甲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S 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 点,试作出这条光线.10.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1m B .2m C .3m D .4m11.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6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2.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3.测试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 .5mB .4.2mC .2.6mD .2.4m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15.人以0.5m /s 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______(变大/不变/变小),经过2s 像向平面镜走近 m .16.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其实他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 )像,当空中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17.在深1m的湖边,一只小鸟停在距水面5m高的树枝上。

水中的“小鸟”是光射到水面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一个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水中的“小鸟”距离水面_______m。

18.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 / s 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 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1)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 ,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 ,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 ;若涪江水再上涨0.5m ,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m 。

20.如图所示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

21.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

从侧面看, (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 ,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m 。

22.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它能把从地球上射向它的激光,沿着原方向反射回去,使光的传播方向偏转180°,如果这个装置是由两块平面镜按适当的方式组合,那么请你在图中的方框内准确画出两块平面镜的组合方式。

/ 62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