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一)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db14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0.png)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平面镜成像是中考物理的必考知识点,你掌握的如何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一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二成像特点: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白纸(记录平面镜,物、像的位置)。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⑵操作:①在白纸上画一直线,把玻璃板竖直的放在直线上。
②把一只蜡烛放在板前,记录好位置。
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没有点燃的蜡烛,直到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看上去也被点燃了),记好像的位置。
③把一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没有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成在光屏上。
④移动前面蜡烛的位置,再做几次得到白纸上的信息。
⑤处理白纸上的信息,链接AA′,BB′,C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像距,物距填入表格。
物到镜面的距离叫物距,像到镜面的距离叫像距。
⑶结论:由完全重合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由光屏上没有像得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由测得的物距和像距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综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面镜成像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实验现象和结论】(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像_1
![3.平面镜成像_1](https://img.taocdn.com/s3/m/34e515e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S M
S'
注意标垂 直符号
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学校楼梯口镜子能帮 你整理衣帽
利用练功房的平面镜,同 学们可以矫正自己的舞姿
(2)扩大视野空间
商店里利用平面镜可以 扩大视野空间
在狭小的医务室利用平面 镜成像检查视特制小镜子看到病 人口腔不易看见的地方
距离/cm
与镜面的夹角
4.30
4.60
90°
2
6.80
6.60
90°
3
9.20
9.20
90°
【基于证据得出结论】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交流反思】
1.实验器材的选择 (1)实验应选用_较__薄__的玻璃板,否则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差值较大且会出现两个像。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便__于__确__定__像__的__位__置___。 (3)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比__较__像__与__物__的__大__小__关__系_。 (等效替代法)
光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生态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光污染的防治:(1)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多植 树。(2)住宅区的建筑物应少用或不用反光性强的建筑 材料,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墙,应有自动转向反 光系统。(3)对已经产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墙,用新型的 亚光外墙建筑材料置换或对受光污染影响的地方增加隔 光措施等。(4)建立并完善光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
能同时看见昆虫背部和腹 部的观察箱
2.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危害
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 会造成光污染
夜间行车时,车内物体在前 挡风玻璃上成的像会干扰 驾驶员的视线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辅导讲义 -2022-2023学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辅导讲义 -2022-2023学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9018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8.png)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同步辅导讲义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课题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源,理解光的传播2、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3、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授课日期教学内容Ⅰ.知识梳理一、要点提纲:(一)光的传播1.光源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等光源可以分为两类人造光源蜡烛、白炽灯等注意:有些物体本身不会发光,但它们能够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不要误解为光源。
如月亮和其他行星。
问题:人们为什么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呢?回答: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线照射到该物体上反射回来的光传到了人眼睛里。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路线,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理想模型法)(1)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是对实际存在的一束极细的光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光线。
(2)光线是为研究光的传播而建立的一种物理模型,从而用几何的方法来描述和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4.光的直线传播的运用(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2)小孔成像(3) 日食、月食日食太阳地球月食太阳地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天上的明月是光源B、夜晚,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C、我们能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D、只有太阳是光源练习2、a星星b月亮c太阳d钻石e开着的电灯 f灯笼鱼 g(开着的)无影灯h萤火虫一定是光源的是,一定不是光源的是,可能是光源的是。
练习3、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光在_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填“大”、“小”),其值是_________km/s。
练习4、太阳发出光射到地球上,需要500s的时间,则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km。
练习5、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观察它投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短,从早晨到傍晚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练习6、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月食现象B、影子的形成C、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见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答案】1.B 2. 一定:c、e、f、g、h、i;一定不:b、d;可能:a;3.同种、均匀;大; 3×105;4. 1.5×1085.B6.C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上会发生反射现象。
平面镜光的反射
![平面镜光的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cf39c5a802d276a200292e36.png)
平面镜和光的反射一、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的大小 ;所成的像是像。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 ,所以物与像是以镜面为轴对称图形)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平面镜和透镜)虚 像 实 像成像原理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能否有光屏接收能否用眼睛直接看到 正立还倒立3、平面镜的作用有 和 。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五)、光的反射 1、如图所示ON 表示 ,AO 表示 ,OB 表示 ,其中入射角是角 ,反射角是 ,这两个角大小 (相等/不相等) 2、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的角为30o,则入射角等于 度,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夹角等于 。
3、如右图所示,图a 表示的是 反射,图b 表示的是 反射,它们的共同的点是 ,不同点是 。
电影院中的银幕和教室里的黑板属于 反射,我们现在大楼外的玻璃幕墙在晴天产生的反射属于 反射。
【典例分析】 考点1:平面镜成像要点:1、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一)作图依据的原理 1. 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实际中总概况的话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二)作图的规范化要求1. 平面镜的反射面和非反射面不能混淆,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
2. 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实物用实线表示。
3. 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4. 为了表示实物和虚像的对称点,实物和虚像都要标上箭头或字母。
(三)平面镜作图题的类型和解法1. 确定平面镜的位置(1)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置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解这类题的一般程序:①找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及其交点.②此时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两倍的入射角或者两倍的反射角大小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③画平面镜.平面镜与法线垂直. 例1、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AO 和反射光线OB ,画出法线和平面镜。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5.2 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5.2 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0672f414791711cc7917f3.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5-2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目录 (1) (3) (5) (8) (10)一、平面镜1.平面镜(1)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如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一些平面的玻璃、表面十分平整的金属面等。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光源S向周围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S',人感觉光好像是从点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但实际上光线在镜面发生了反射,并没有到达镜子的后面,镜子后面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因此是虚像。
虚像实际并不存在(不能在屏上显示),因此画虚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要用虚线表示(如下图所示)。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正立的虚像;②无论远近,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
(4)平面镜成像的两种作图方法①用反射定律作图(如图甲所示),先画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任意的入射光线,用反射定律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再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另一条反射光线,最后作出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所得的交点S',即是点S 的像。
②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如图乙所示),过点S作一条与镜面垂直的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O,再在另一侧截取与SO等长的线段OS',S'就是S的像。
【易错提示】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因此没有光从虚像上射出来,不能用光屏承接。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
二、球面镜1.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如下图所示。
反射面是球面的外表面的镜属于凸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内表面的镜属于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发散,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该凸面镜的虚焦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8d68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png)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d19b0cec3a87c24128c463.png)
一、光的反射
1. 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
射。
2. 基本概念
一点 入射点
光的入射点,用“O”表示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三线 法线
经过入射点 O 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1) 白纸板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源自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2) 白色硬纸板放置方法: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3) 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的方法:将纸板沿法线转动。
(4) 探究光路具有可逆性的方法:将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
两角
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点:O 入射光线:AO 法线:ON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角 ί 反射角:角 γ
3. 光的反射规律
(1)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实验注意事项
(5) 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不同点
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后 的反射光
现象举例
相同点
镜面反射
光滑平坦
仍平行,只在一 黑板反光
个方向能看到
每条反射光线
漫反射
凹凸不平
向着各个方向, 日 常 中 绝 大部 都 遵 循 光 的 反
能在各个方向
射的定律
分都是漫反射
看到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c2556c9d192e45361166f537.png)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图:
光
注意:虚像
的 反
不是由实际 光线会聚而 成的,而是
射
由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
原 理
线相交而成, 只能用眼看 到,不能呈
现在光屏上。
反馈练习:
是真的吗?
学以致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
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A
A′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B
B′
N
我学我用:
例: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 1m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是 1m ;当他向镜面移近0.5m时,人与像之 间的距离是 1m ;像的高度是 1.6m 。
四、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相
爱
平
面
景物的水中倒影
镜
练功房
检查牙齿
古人对水梳妆;铜镜
看 不 到 尽 头 的 长 廊
得出结论:
光屏上_没__有__(“有”或“没有”)像,说明平 面镜成的是_虚__像(“虚”或“实”)。
链接:小孔成像因为___能__ _(“能”或“像
(“虚”或“实”)。
探究活动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阅读教材P59完成实验步骤3、4、5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4.5的操作, 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平面镜成像
相
生
遇
活
平 面 镜
中 的 平 面
镜
一、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
相
滑 的
识
玻 璃
平
面
镜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0de464d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6.png)
§ 3.4 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镜子的外表为的镜子.①成像特点〔规律〕: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距〕;像与物的大小〔等大〕;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后面成的是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物理学中,把_能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练一练:〔1〕作图一一画出镜中AB的像〔2〕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高;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分别是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梳妆镜〔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三、了解光污染实验:平面镜成像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下图.〔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平板玻璃应选择〔厚/薄〕一点的,在实验中发现镜中有两个不重合的烛焰像,是由于的原因.〔2〕直尺的作用是;〔3〕两支相同的蜡烛作用是 ,这叫法.〔4〕当用B蜡烛去与蜡烛A重合时,眼睛应在侧〔A/B〕观察;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填: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5〕如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6〕实验应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7〕实验中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R课堂练习11、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 .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2、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3、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家〞特点时,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那么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4、平面镜的厚度为2厘米,当用手指贴在镜面上时,手指与像的距离是〔〕A 2厘米B 4厘米C 1厘米D 6厘米3、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 处,假设将镜子向人平移 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A. 3mB . 2m4、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 5m 远,如下图,假设视力表距平面镜 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A. 1m B . 2m C . 3m D . 4m5、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近,在镜中成的像越大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6、池中水的深度是 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X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水中 的月是 像〔填实或虚〕.7、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 处,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 ,他的像 距他.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 0.3m 后,那么他的像距平面镜有 .在他远 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8、请在以下图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5、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一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图〔 〕A 4点20分B 3点40分C 4点40分D 10点20分6、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2-11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哪一个〔〕【课后练习】1、平面镜成象的大小决定于A .平面镜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平面镜放置的位置2、如图所受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D .平面镜离开物体的距离A6♦收集数据 实验次数入射角“(度)反射角3(度)/ a 与/ 3的大小1Z a Z 32/ «_ / 33// 3 上验结论反射角入射角归纳结论2 .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时, 光线、光线和 线在 平面内;(三线共面)§ 3.5 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在两种介质 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 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路的几个术语:(1) AO 叫 光线;(2) OB 叫 光线;(3) ON 叫 线(辅助线);(4)入射光线 AO 与法线ON 的夹角叫 角;(5)反射光线 OB 与法线ON 的夹角叫 角. Alt*N A 人评 v J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线两侧;(两线两侧)(3) 角等于 角;(两角相等);并且反射光路是 的(如:两人从同一面镜子中相互看 见对方).实验:光的反射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 所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 Mb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二(2)假设将光线 EO 向ON 靠拢,那么 OF(靠拢/远离)ON 当光线EO 与ON 重合时,入射角是 度.(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实验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屡次改变 的方向,观察并记录 的大小;(4)以法线ON^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 面绕法线ONO 前或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存生/不存生),在纸板 B 上 (选: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的操作可以证实 这一结论是正确的.(5)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 ,这说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6)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小聪说, 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缺乏并加以改 进,—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到 外表(如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经反射后所示.(2)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 物体外表时,反射光线向着 方向,这种 的外表所发生的 反射叫漫反射.如图3-16所示.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 光的反射定律(选“遵循〞或"不遵循)练一练:黑板反光是光的 反射;电影银幕是光的 反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同一物体是 反 射.4、光反射的应用: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卫星遥感、光纤通讯等;光反射的危害:光污染等.5.球面镜:反射面为 曲面 的一局部. 光反射时,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向 方向.这种光滑镜面发生的反射叫.反射;如图3-15①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应用:如太阳灶、手电筒中反光装置②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应用:汽车的观后镜,这可以扩大.道路拐弯处的凸面镜.练习1、如下图,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晚上,小昆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白纸板和平面镜〔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白纸看上去很暗,由于白纸发生漫反射B.白纸看上去很亮,由于白纸发生镜面反射C.镜子看上去很暗,由于镜子发生漫反射D.镜子看上去很暗,由于镜子发生镜面反射3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4 .以下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 .坐井观天C .海市蜃楼D .立竿见影5.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部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制枝D.日全食6 .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假设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让平面镜绕入射点转一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A. a角度B . 2 a 角度C . 60° D . 30 °7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55 °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A. 80 ° B , 75 ° C . 70 ° D , 60 °8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8 .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9 .如右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八年级物理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7153475f0e7cd1842536b5.png)
第一节 光的反射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s m /1038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
光速:空气>液体>固体;声速:空气<液体<固体。
6.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光屏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8.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9.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比较反射角的变化。
10.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方法:将带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11.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00。
12.使入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4.镜面发射和漫发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16.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发射;平行光照射粗糙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两支蜡烛要求相同。
3.选用玻璃板的好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并比较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大小关系。
5.在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一侧观察。
6.探究像的实虚时,眼睛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7.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4第四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程
![4第四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b811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e.png)
性质:会聚光线 应用:太阳炉、太阳灶
性质:发散光线 应用:观后镜
返 回
作业:
练习: 完成《终结性练习》光现象(二) 目标与达成评估
C
直 线 传 播
反 射
A,D B,C,E,F,G,H
返 回
课堂小结
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在反射是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
应用 改变光路
成像
成像原因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凹面镜 球面镜
中考命题导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会画反射图像。 2.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知道平面镜 成像的原因,会画物象关系光路图。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返 回
本节课内容
• 1.光的反射 (1)概念 (2)光路图 (4)分类
(3)规律
2.平面镜成像 (1)原理 (2)特点
(3)球面镜 返 回
平面镜成像:根据物象的对称性,画图时找 出相应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返 回
45o 变大
不能
光路可逆
排除实验结论偶然性
沿OE射出 在
较黑暗
位置 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
便于找到像的
玻璃板前后面所成的不同像
不能 虚
不变
例3.作图题 (1)根据下图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画出平面镜中物体AB的像。 A、
一、光的反射:
1.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
叫光的反射
N
A
光的反射平面镜PPT课件(初中科学)
![光的反射平面镜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8145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5.png)
四、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 这样的像叫做虚像。。
生活中的现象
检查视力的人是背对灯箱,面对镜子
回归书本,掀开成像实质
光的反射、平面镜课堂小结
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现象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特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
平面镜成像实质
同学们,再见
无处不在的光的反射
海上日出日落之所以吸引人们,是因为海面水平可以反射光。 请思考:如图真的有两个太阳在发光吗?
三.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常用作平面镜的材料有:玻璃、平静的水面、磨平的金属表面等。
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图片来源浙教版教材
思考: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什么?
2.1光的反射 平面镜
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的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站进入并网发电期,估 计每年可提供1.98亿度清洁电。14500面定日镜不仅追着太阳跑,还将太阳光聚集 到集热塔顶部进行光电转换。从空中俯瞰,宛如一片巨大的银色向日葵田,场面 十分壮观。
1.给你一个小平面镜和手电筒,请你设法把光通过平面镜打 在教室墙上指定的区域内。
②为便于视察,该实验最好在
图片来源浙教版教材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③用相同的蜡烛,看玻璃另一侧的蜡烛被点燃,是看到前面蜡烛火焰
的像,这样做比书中棋子做实验有什么优点?
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
思考: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什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为便于视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 境中进行; ③用相同的蜡烛,看玻璃另一侧的蜡烛被点燃,是看到前面蜡烛火焰 的像,这样做比书中棋子做实验有什么优点? 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f748e1844769eae109ed17.png)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色: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反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察看(2)、采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立像的地点(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假如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搁置:竖直搁置。
假如玻璃板搁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不论如何挪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整同样的蜡烛。
选完整同样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行靠,由于:试验次数太少,结论拥有有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整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可以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办理白纸的方法:连结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丈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丈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假如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由于利用坐标方格纸能够直接在纸上确立物与像的地点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透镜对光拥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线。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透镜对光拥有汇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伸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结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过像点)。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4a3bab4028915f804dc2df.png)
- 1 -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一).如右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
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 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 跟着减小,使∠i 增大,∠r跟着增大,∠r 总是 等于 ∠i ,说明: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右侧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B 板上看不到 反射光线 , 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3)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更好地显示光屏上光传播的路径 。
(4)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 入射时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5)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多次改变入射角、反射角 多测几组数据 。
(6)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小华利用如右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若将纸板B或向后折,在纸板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 异侧 。
(选填“同侧”或“异侧”)(3)将纸板A 、B 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帖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反射光将沿 图中的OE 方向射出,说明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光线EO 靠拢法线时,反射光线OF 靠近 法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 远离 法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5)入射角为30°时,量得反射角也恰好为30°,小华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 不可靠,理由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
(6)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5516ac3cee06eff9aef807de.png)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 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 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里的像很远? 平面镜里的像比物体小?
像比物体大?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刻度尺 白纸 (4)实验探究
(4)结论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A’
正立的虚像
B N B’
倒立的实像
•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 可以在光屏上承接 • 实像都是倒立的
•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 不能用光屏承接 • 虚像都是正立的
4、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
2 1 3
4
潜望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
(3)、扩大视野空间
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 、 像 关 于 平 面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镜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轴 对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称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1. 将物体拿走,在物体的位置竖放一张白 纸作为光屏,在白纸上能看到物体的像吗? (注意:直接看,而不是透过玻璃板看) 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实像: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5.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 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 光的直线传播 )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
)
)
( 光的直线传播 )
6.天上的太阳在平静的湖水中成的像是 虚 ____像,像和天上的太阳大小相等 .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21db3fbb4cf7ec4bfed00b.png)
课题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了解并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特点;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像的大小关系实验器材:两支大小形状相同的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个光屏、一把直尺、一张纸和火柴。
实验步骤:参照如图2—3-1所示的步骤完成实验:(1)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前面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后面的蜡烛的像;(2)将另一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上去这支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此时后面的蜡烛就代替等同于前面蜡烛的像,此时对比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用直尺量出此时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4)改变燃着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连做两次,分别观察蜡烛与像的大小关系,量出蜡烛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记录下来;(5)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6)将玻璃板稍微倾斜一下,不再与桌面垂直,看一看像的变化,还能重合吗?(7)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实验结果: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镑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一句话概括: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距离相等、大小相等),成虚像。
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反光又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的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及测定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2)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玻璃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不利于实验.(3)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让没有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只蜡烛的位置也就是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3 平面镜成像
![§2.3 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fe7c7fd076eeaeaad1f33081.png)
§2.3 平面镜成像(1)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方法,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 能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铺垫】1、什么是光的反射?答:2、光的反射定律::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具】平面镜、蜡烛、玻璃板、火柴【预习指导】找一面镜子,研究一下物体在镜中成像的特点,然后自学课本42—44页的内容,熟悉43页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像以及平面镜的虚像是怎么形成的.和同学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面镜成像.最后阅读《科学世界》部分,了解一下什么是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新课导航】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 提出问题:照镜子时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像,像和本人到底有什么关系?2. 作出猜想或假设: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填“正立”“倒立”)的,镜中像与本人大小关系是。
想一想: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感觉到的这些是否都正确。
3.设计实验、准备器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镜中的像看得到摸不着,无法进行测量和比较,怎样将它具体化呢?答:2)怎样才算真正找到了摸不着的虚像?答:3)如果镜中的像模糊不清,会影响我们的研究,怎样让镜中的像横清晰呢?答:4)怎样既看到点燃的蜡烛的像,又看到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呢?用平面镜行吗?答: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和资料小活动:这是在平面实验步骤:镜里看到的钟表,1)此时表的时间是:2)3)4)实验次数物体大小cm像的大小cm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的夹角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有时无论前后左右怎样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这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答:5.综合分析扥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是的像,像与物体大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如果把像和物体的对应点一一连接起来还可以看出,像和物体关于镜面。
平面镜成像规律你能尝试着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吗?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期课改教材分析(第一、二单元)之二
案例分析:我将以第一个光学的案例来结合具体分析活动卡的应用以新教材提倡的探究法的实施。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反射定律后的一个应用知识点。
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达成,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并应用于生活中,把课延续到课外。
教学方法:
运用人认识自然规律事物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整堂课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综述)通过团队合作探究,学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常见现象问题。
体会科学家的观察、提问、实验验证的过程;感受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好奇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小游戏,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多思考的好习惯。
师生一起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也体现了一种生命教育。
1、认知和技能领域:
知道平面镜概念;
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理解虚像概念;
知道平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潜望镜;
2、方法和过程领域:
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
体会科学家的观察、提问、实验验证的过程;
感受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好奇心;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小游戏,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多思考的好习惯;
4、重点: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合作探究;虚像的概念。
教学器材:
学生实验——两块玻璃板、刻度尺、白纸、自制木块、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火
柴、英文字母纸、潜望镜、化装镜、
教师演示——两块玻璃板、刻度尺、白纸、自制木块、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火柴、穿衣镜、魔术盒、动画视频、
教学过程说明:
情景1:小魔术“硬币变小了”引入,激欲。
感悟实验:大穿衣镜和小化装镜中自己的像。
引出“平面镜”与“成像”的概念。
探究1——实验:竖直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活动卡实验进行规律初步探究,得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探究2——实验:斜45°玻璃板的活动卡实验进行规律进一步探究,得到“像与物等大”“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情景2:以多媒体动画展示平面镜成像的验证,作为规律掌握的巩固,以及进一步落实难点“虚像”概念。
活动2——小游戏:“猜猜小游戏”请同学想办法看到高于身高的障碍物后的情况。
潜望镜的应用。
作业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平面镜的应用材料的收集;
反思:
规律的得到及应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方法应用合理;
作业布置时可以考虑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材料,作为下一课的反馈作业和引入;
遇到的问题:玻璃有厚度,实验时形成双像的解释。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学习活动卡的使用,从自己用下来的感觉,活动卡虽然应该和课本结合使用但似乎更重要,它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验素材和方法,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拓展实验等,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个相关知识点阐述的预设思路。
有些章节的活动卡教学预设思路是很好的,比如速度概念由S——t图象引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由实验引出,然后由G——m图象引出g的数值单位;密度概念的引入等等,包括平面镜规律的教学探究过程。
但在课堂的设计中也不必拘囿于活动卡的预设思路。
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以及课堂突发情景来重组活动卡提供的素材,或者不依照活动卡,完全以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没有新教材我们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了探究法,因为这本就是物理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所以今天我想实实在在地说一下探究法。
如果每堂课里都使用探究法进行合作学习是完全不可能,除非没有考试压力。
原因有三,一探究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课时不允许;二探究对于初中生来说,也需要合适的内容;三探究对实验器材也有较高的准备要求。
所以我们一般在重要概念的引入、重要规律得出时进行有效的探究。
这两个单元里我们可以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物体的颜色等。
在案例当中,我采用的就是在教师逐步引导下的有限的、有效的、在一课时内可以达成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
让他们不仅掌握知识点目标,也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