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复习重点
【眼球的解剖结构作用】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1外层纤维膜: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
包括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2中层葡萄膜: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作用。
从前至后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3内层视网膜: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作用。
眼球内容物:1房水: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睫状体,维持眼内压,屈光介质。
2晶状体:眼屈光介质,可滤过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玻璃体:眼屈光介质,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
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
1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又称土疳、土疡、偷针。
西医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
2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又称疣病、睥生痰核。
西医的睑板腺囊肿,也称霰粒肿。
3风赤疮痍:是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的眼病。
类似于西医的病毒性睑皮病。
4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又名风弦赤眼等。
西医的睑缘炎。
5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位临床特征的眼病。
又名目脓漏等。
西医的慢性泪囊炎。
6漏睛疮:只是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
又名大眦漏。
西医的急性泪囊炎。
7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米粒样的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
又名金疡。
类似于西医的泡性结膜炎。
8火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局限性隆起且疼痛的眼病。
又名火疡。
类似于西医的表层巩膜炎及前巩膜炎。
【大题】
【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
西医沙眼。
<诊断依据> 1上睑内面红赤,脉络模糊,有细小颗粒,色红而坚,或夹有色黄而软的栗粒状颗粒。
2黑睛上方赤膜下垂,赤脉末端生星点翳膜。
3睑内面可见瘢痕。
下垂。
【暴风客热】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的眼病。
西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诊断依据> 1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或有与本病患者的接触史。
2患眼惨涩痒作,灼热流泪,眵多黏稠,白睛及睑内面红赤。
3结膜刮片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治疗> 内治去风清热,外治清热解毒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药水。
1风重于热证
症状:痒涩刺痛,羞明流泪,眵多黏稠,白睛红赤,胞睑微肿;兼头痛鼻塞恶风;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银翘散。
2热重于风证
症状:目痛较甚,怕热畏光,眵多黄稠,热泪如汤,胞睑红肿,白睛红赤浮肿;兼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疏风。
泄肺饮。
3风热并重证
症状:患眼热疼痛,刺痒交作,怕热畏光,泪热眵多,白睛赤肿;兼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思饮便秘叟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散。
【天行赤眼】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
西医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诊断依据> 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成点片状,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
2正处于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辨证论治>
1初感疠气证
症状:患眼惨涩灼热,羞明流泪,眼眵稀薄,胞睑微红,白睛红赤,点片状溢血;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耳前颌下可扪及肿核;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驱风散热饮子。
2热毒炽盛证
症状:患眼灼热疼痛,热泪如汤,胞睑红肿,白睛红赤臃肿,弥漫溢血,黑睛星翳;口渴心烦便秘叟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泻火解毒。
普济消毒饮。
【聚星障】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联缀,或聚团,伴有惨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
西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依其病变形态分别命名为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盘状角膜炎。
<诊断依据> 1常有感冒史,或在劳累后发病。
2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沙涩疼痛,畏光流泪。
3抱轮红赤,黑睛可见星点状或树枝状或地图状混浊,荧光素染色检查阳性;或黑睛深层混浊状如圆盘。
病变区知觉减退。
<治疗> 若病灶扩大加深者,外治配合散瞳药物滴眼治疗。
1风热客目证
症状:患眼惨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或少,或疏散或密聚;伴恶风发热,鼻塞,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银翘散。
2肝胆火炽证
症状:患眼惨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白睛混赤,黑睛生翳,扩大加深,呈树枝状活地图状;兼胁痛口苦咽干,溺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龙胆泻肝汤。
3湿热犯目证
症状:患眼泪热胶粘,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地图状,或黑睛深层生翳呈圆盘状混浊,肿胀,或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伴头重胸闷,口粘纳呆,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
三仁汤。
4阴虚夹风证
症状:眼内干涩不适,羞明较轻,抱轮微红,黑睛生翳日久,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常伴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
滋阴去风。
加减地黄丸。
【凝脂翳】是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相当于西医的细菌角膜炎,主要指匐行性角膜溃疡和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诊断依据> 1常伴有黑睛外伤史,或同时伴有漏睛病史。
.黑睛米粒样混浊,继则扩大呈圆状、片状,表面浮能如凝脂,荧光素染色检查阳性,常伴有黄液上冲。
若凝脂、眵泪及黄液上冲呈黄绿色,疑为绿脓杆菌所致。
3角膜刮涂片及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治疗> 本病起病急,来势猛,症状重,变化多,宜综合救治。
1风热壅盛证
症状:病变初起,头目疼痛,羞明流泪,视力减退,抱轮红赤,黑睛生翳,边缘不清,如覆薄脂;可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新制柴连汤加减。
2肝胆火炽证
症状:头眼疼痛明显,强烈羞明,热泪如汤,,白睛混赤,黑睛生翳,状如凝脂,神水混浊,黄液上冲;可伴有口苦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龙胆泻肝汤加减。
3热盛腑实证
症状:头目剧痛,眼睑红肿,眵多浓稠,热泪如汤,白睛混赤浮肿,黑睛翳险,状如凝脂,扩大加深,黄液上冲量多,眵泪、凝脂及脓液色呈黄绿;可伴发热口渴,溺黄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四顺清凉饮子加减
4气阴两虚证
症状:羞明较轻,或眼内干涩,轻度抱轮红赤,黑睛溃陷,日久不敛;常伴体倦便溏;舌红脉细数,或舌
淡脉弱。
治法:偏阴虚者,滋阴退翳;偏气虚者,益气退翳。
偏阴虚者用滋阴退翳汤或海藏地黄散加减;偏气虚者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瞳神紧小】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多伴有抱轮红赤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前葡萄膜炎。
瞳神干缺瞳神紧小失治、误治。
致瞳神与其后晶珠黏着,边缘参差不齐,失去正圆为临床症状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前葡萄膜炎。
<诊断依据> 1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
2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或小点状、羊脂状物沉着。
3神水混浊(丁道尔现象阳性)。
4瞳神紧小或瞳神干缺。
<辨证论治】>
1肝经风热证
症状:突感轻微的眼珠疼痛,畏光、流泪,视物稍模糊;轻度抱轮红赤,黑睛后壁可见少许粉尘状物附着,神水轻度混浊,瞳神稍有缩小,展缩欠灵;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新制柴连汤加减。
2肝胆火炽证
症状:眼珠疼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胞睑红赤,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点状或羊脂状沉着物,神水混浊,或黄液上冲,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缩小,展缩不灵,或瞳神干缺,或可见神膏内细尘状混浊;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
龙胆泻肝汤加减。
3风湿夹热证
症状:发病较缓,病情缠绵,反复发作。
眼珠坠胀疼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力缓降;胞睑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点状或羊脂状沉着物,神水混浊,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缩小,展缩失灵,或瞳神干缺,或瞳神区有灰白膜样物覆盖,或可见神膏内细尘状、絮状混浊;常伴肢节肿胀,酸楚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抑阳酒连散加减。
4虚火上炎证
症状:病史较缓,时轻时重,眼干不适,视物昏花,或见抱轮红赤,黑睛后壁可有粉尘状沉着物,可见神水混浊,黄仁轻度萎废,瞳神干缺,晶珠混浊;可兼失眠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散加减。
【绿风内障】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诊断依据>1头眼胀痛,目珠胀硬,眼压升高明显。
2视力下降。
3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肿胀。
4黑睛雾状水肿,前房极浅。
5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不灵。
<辨证论治>
1风火攻目证
症状:头痛如劈,目珠胀硬,视力锐减,眼压升高,胞睑红肿,白睛混赤肿胀,黑睛雾状水肿,前房极浅,黄仁晦暗,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不灵,房角关闭甚或粘连;多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绿风羚羊饮加减。
2气火上逆证
症状:头眼剧烈胀痛,视力骤降,眼压升高,白睛混赤,黑睛雾状混浊,前房极浅,黄仁晦暗,纹理模糊,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不灵,房角关闭甚或粘连;伴有胸闷嗳气,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泻火降逆。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3痰火郁结证
症状:头眼胀痛,视力锐减,眼压升高,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雾状水肿,前房较浅,瞳神稍有度散大,展缩不灵,房角关闭甚或粘连;动辄眩晕,呕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降火逐痰。
将军定痛丸加减。
【络组暴盲】是指患眼外观正常,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视衣可见典型的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视网膜动脉阻塞。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部分视野缺损,部分患者起病前可有一时性视物模糊,头痛头昏等。
2眼部检查外眼如常,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至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即“樱桃红”
<诊断依据> 1突然视力下降或丧失2视网膜动脉极细,血柱呈节段状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后极部广泛灰白水肿混浊,黄斑樱桃红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治疗> 本病为眼科急重症,抢救应尽早,尽快,以通为要,兼顾脏腑虚实。
辅以益气行气。
1气血瘀阻证
症状:眼外观良好,骤然盲无所见,眼底表现同眼部检查,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明目。
通窍活血汤加减
2痰热上壅证
症状:眼部症状及检查同前,形体多较胖,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口苦痰稠,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涤谈通络,活血开窍。
涤谈汤加减。
3肝阳上亢证
症状,眼部症状及检查同前,目干涩,头痛眼胀或眩晕时作,急躁易怒,面赤烘热,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脉弦细或数。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镇肝熄风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
症状病发日久,视物昏蒙,动脉细而色淡红或呈白色线条状,视网膜水肿,视盘色淡白,或伴短气乏力,面色萎黄,倦怠懒言,舌淡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通脉。
补阳还五汤加减。
【络损暴盲】指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等因血管壁渗漏或破损引起出血而视力骤降的眼病,如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诊断依据> 1中老年发病者常有高血压等病史,青年发病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眼前黑影及视力障碍史。
2有典型眼底临床表现: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班,或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硬化征象,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则多见周边部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败鞘或机化膜。
3荧光素眼底静脉血管造影,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治疗> 治疗时应注意止血勿使留瘀,消瘀避免再出血。
1气滞血瘀证
症状: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底表现同眼部检查,全身可有眼胀头痛,胸胁胀痛,或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愤怒暴悖,烦躁失眠,舌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等。
治法:理气解郁,化瘀止血。
血府逐瘀汤加减。
2阴虚阳亢证
症状:眼症同前,兼见头晕耳鸣,面热潮红,头重脚轻,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阴潜阳。
天麻钩藤饮加减。
3痰瘀互结证
症状:眼症同前,或是病程较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通络。
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
症状:病程较久,视网膜静脉反复出血,其色较淡,常伴有面色萎黄或晄白,心悸健忘,肢体倦怠,少气懒言,月经量少或淋漓不断,纳差便溏,舌淡胖,脉弱。
治法:养心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
【目系暴盲】指目系因六淫外感、情志内伤或外伤等患眼倏然盲而不见得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视神经炎、严重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引起视力突然下降的视神经病。
<诊断依据>:1视力突然下降甚至短期内失明。
2视盘炎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者,眼底有相应改变(若视盘炎,可见视盘充血,边界模糊,严重时视盘充血肿胀,视网膜中央静脉充盈,迂曲,视盘及周围可见少许出血和渗出,水肿),球后神经炎者,眼球转动时感球后疼痛,内外眼检查常无异常改变。
3急性者有瞳孔改变。
4视野检查有中心暗点等损害。
视觉电位检查异常。
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治疗> 宜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时抢救视力。
1肝经实热证
症状:视力急降甚至失明,伴眼球胀痛或转动时作痛,眼底可见视盘充血肿胀,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盘周围水肿,渗出,出血,或眼底无异常,全身证见头胀耳鸣。
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热,兼通瘀滞。
龙胆泻肝汤加减。
2肝郁气滞证
症状:患眼自觉视力骤降,眼球后隐痛或眼球胀痛,眼部检查同前,或者平素情志抑郁,或妇女月经不调喜叹息,胸胁疼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症状:眼症同前,全身症见头晕目眩,无心烦热,颧赤唇红,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活血祛瘀。
知柏地黄丸加减。
4气血两虚证
症状:病久体弱,或失血过多,或产后哺乳期发病。
视物模糊,兼面白无华,或萎黄,爪甲色淡白,少气懒言,倦怠神疲,舌淡嫰,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通脉开窍。
人参养荣汤加减。
油酯片,每次0.3—0.6mg,每日2—3次。
2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5mg或阿托品1mg。
3间歇性按摩眼球,以降眼压。
4吸入95%氧及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